談心說識(四):生命的根源--2

分類:法相宗
2012/12/31 12:28

  3、所知依


  《成唯識論》卷三:“或名所知依,能一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


  所知,指徧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的三性。這三性,因為是一切心法之所知的,所以說名為心。而這識為這些三性所知的諸法之所依止,所以得有此名的安立。


  《攝大乘論講記》說:“佛法不外乎轉迷啟悟,轉染成淨的實踐。轉迷啟悟與轉染成淨的關鍵,即是知。智、明、正見、正觀、正覺、般若、阿毘達磨,這些都無非是知的異名。在聲聞乘中,即以知三性為主。此三性,即真妄、空有與染淨,為大乘學者所應知的。”此應知自性染淨真妄(指三性),如知道它的因緣,即能使之轉化,轉化妄染的為真淨的。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身,長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


  是在說明,阿賴耶識的產生,一方面是依如來藏心,另一方面是依無始來的虛妄習氣。在這真相的如來藏,與業相的虛妄習氣相互交織之下,才成立其為阿賴耶。因此從一切法依阿賴耶識而生的方面看,是雜染諸法的所依;另一方面看,也正是迷悟關鍵所在。迷、悟、染、淨,都依藏心而有。這雜染的習氣,反應到清淨的如來藏心,因而成為阿賴耶識,現起一切的虛妄之相。


  從阿賴耶雜染種子所生起的,即依他起染分而成為偏計執性的生死;如對治雜染的種習,熏成清淨種子,即能轉起依他淨分而成為圓成實性的涅槃,這與根本佛教的緣起中道一樣,“此有故彼有”,即級起流轉生死。“此無故彼無”,即緣起的還滅而涅槃。轉染成淨與轉妄為真是可能的,而眾生不能,病根在無知。所以大乘佛教的修行,以契入應知自性的真智為道體。


  4、一切種子識


  《成唯識論》卷三:“或名種子識,能徧持世間諸種子故”。


  此識乃執持一切法之種子而不失之識,為阿賴耶識之別名。《成唯識論》卷二:“此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種。”(《大正藏》卷三十一,七下——八上)


  又《攝大乘論釋》卷二(《大正藏》卷三十一,三二八上——中):


  “謂有能生雜染品法,功能差別相應道理,由與生彼功能相應,故名一切種子識。於此義中,有現譬喻,如大麥子,於生有自芽有功能,故有種子性;若時陳久,或火相應,此大麥果功能損壞,爾時麥相雖住如本,勢力壞故,無種子性,阿賴耶識亦複如是。有生雜染諸法功能,由此功能相應故,說名一切種子識。”


  此識以能普徧的執持有漏、無漏一切的種子,所以叫做一切種子識。就是種子為所持,此識是能持。種子之識,依主得名。所以,其雖名為現行賴耶,但有時亦名種子賴耶,在論典中亦經常的發現。所謂現行賴耶、種子賴耶,因第八識向有持諸法生起之因的種子之特徵,所以這識以現行為中心而說以外,又以種子為中心而說,前者叫做現行賴耶,後者叫做種子賴耶。現行賴耶,雖指現在行轉的賴耶,就是第八理行識,但種子賴耶,是指賴耶所藏的種子沒有現行。種子賴耶用賴耶之稱的,畢竟是顯示種子的所在。現在這種子識,也是持種子的識,就是種子之識依主得名的解脫。現行賴耶名雖說是普徧的,但種子賴耶名卻是稀有的,所以有時為種子即識的持業得名。


  “人爭的只不過是一張紙罷了!”曾聽到一位在寫新聞稿的人這麼說過。怎麼說呢?人為什麼爭一張紙?


  兩人想戀,爭一張結婚證書;孩子出世,努力供他念書,爭的是一張文憑;工作以後,爭的是鈔票……。當時聽了這個解釋覺得十分有趣,但也有深沈的悲哀,因為這些“紙”的價值都是我們人定的,後來卻為它爭得頭破血流。


  “可靠的不是人,而是人的修養。”這是王邦雄先生一篇文章中的話。人性是惡、是善,自古爭論到現在,每個哲學家也各持已論。其實也有道理的,人能把握的人性只有自己而已,但有許多時候人也不能夠約束自己,因此也有人說“人性是不可以試驗的”;人生在世,因為活著,就有許多狀況會出現,許多事情要解決,而可以主宰一個人行事時的公正與否,只有靠他平日的修為。這些平日的修為主是種子的熏習,熏習就是心理上和行為上的活動作用。每一個活動熏成一個種子。種子由第八識保持不壞,遇緣生果。所以我們的起心動念,就是熏習造業。例如不能“忍一時之氣”是因(種子),“起爭執”是緣,“從此不相往來”是果。


  第八識所含藏的種子無量無數。


  依三性說:有善種、惡種、無記種,都屬有漏。


  有漏法種又有三種:1、名言種子、2、我執種子、3、有支種子(業種)。


  又種子的異名今略舉七種:1、種子、2、習氣、3、功能、4、界、5、隨眠、6、粗熏、7、親因緣。


  5、阿賴耶識


  《成唯識論》雲:“或名阿賴耶,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大正藏》卷三十一,十三下)


  “或名阿賴耶”,譯為藏,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種意思。是梵文?laya的音譯,意為橫躺於底層,是(?li埋沒)這個梵文動詞所衍生出來的名詞。例如,hima雪,t?laya埋沒之處,合成一詞為himalaya喜馬拉雅,意為大雪山。為雪所埋沒之處。


  能藏、所藏、執藏,為阿賴耶識自體之相,今略說之。


  (1)能藏義:阿賴耶識自身是能藏,前七識心心所法及其他一切法的種子是所藏,是此第八阿賴耶識所執藏故。一切法必有種子為因緣,方能生起,所以此識是宇宙的本體。我們造的業種子和我們的名言習慣心識活動的種子,為此阿賴耶識所攝藏,後遇緣時方能生果,故此識亦為人類生命之本體。在未生果前,這些種子攝藏在阿賴耶識中,不失不壞。我們舉心動念都會熏成種子,經雲:“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這念佛的一念,就是一個種子,作將來成佛的因。可是這一念種子,經無量劫而不失不壞,就是因為它攝藏在第八識中的緣故。


  (2)所藏義:第八識自身是所藏,前七識行轉識及其相應諸法,是能藏。因為在現行的果位即現生命上,第八異熟果識被前七轉識所熏所緣,故第八識又是所熏、所緣,前面七個心心所法,又是能熏、能緣。我們現在所活動的、所覺察的一切心理現象,就是前七識的活動。第八識被包圍在這些活動之中,故為所藏。因為它是無記性,故能受熏成種子。現行果法,就是我們現在的這個生命的總體。這總體的活動在表面上只有前六識最明顯,第七識就不易覺察了。但是第七識對第八識是親切纏縛著,因此我們前七識活動為能熏,就是能藏;阿賴耶識表面上無力活動,是所熏,就是所藏了。依此二義,這第八識——阿賴耶識是遍一切法的,與一切法和合不離的,就是宇宙萬有之心體,也可以名為宇宙心。


  (3)我愛執藏:這正是說明第七識與第八識的關係。第八識是永遠相續不斷的,乃至成佛亦不斷滅。人生的觀念,總以為有個常住不斷不壞的生命存在,這個常住的生命總體,就以為是“我”。這就是第八識被第七識執持以為“自我”。所以這第八識體就是“我體”。人生的我執我見,自他分別,物我不平等的觀點,就是從此發源的。第八識是所愛執藏著,第七識是能愛執藏者。“我愛”本指第七識相應的我愛自私心理。由此,我愛也就表示了第七識的特性,是愛“我”執“我”的;第八識被此我愛心理所執藏,故雲我愛執藏。人類的“私我”觀念從此種心理關係上所產生,故阿賴耶識作“我愛執藏”。以上的三藏義,是說明阿賴耶識的自體之相。


  這個阿賴耶識的名,可說唯在凡夫“異生”(指一切眾生且包含有不同種類各異故)位及二乘“有學”位才有。因此大乘唯識的立場說,凡夫從無始來,有此識之名存在,固不成問題,但就大小乘行者方向,可分開而言。就小乘行者言,從開始修學到有學聖者;就大乘行者言,從開始修行到七地菩薩,不論時間經過多久,於中此識皆名阿賴耶,累它一睦為現行我愛之所緣。可是到了八地以上的不退菩薩,和二乘無學的極果,那時第七識不起我執現行,亦即它不再為現行我愛所緣,不再有“我執”,因而第八識就不得再名為阿賴耶識,所以《成唯識論》說“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也就是說,到了無學聖者,八地以上的不退轉菩薩,就不再起我愛執藏。


  6、異熟識


  《成唯識論》雲:“或名異熟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此名唯在異生、二乘、諸菩薩位,非如來地猶有異熟無記故。”(《大正藏》卷三十一,十三中)


  異熟,梵文vipaka,願意為“與前因異時的結果已經成熟了”。“以前的因”指的是過去的業(行為),而“已經成熟的果”就是阿賴耶識。所以眾生在生死輪轉中所感受到的苦樂果報,就是由此識去感受。如作善業,就感受快樂果報,如作惡業,就感受痛苦的果報。雖因中所造的或善或惡有所不同,但到受果報時有“無覆無記”,所謂“因是善惡,果唯無記”。換句話說,現在的自我生命其存在主體的本質如同一張白紙沒有善惡,所以任何東西才能攝入其中。


  一般的宗教中分為善、惡二種,而佛教卻別立了一種從任何一方面也無法判定其善惡,亦即不屬善也不屬惡的價值觀;例如肚饑而食,無屬善惡是無記性,此為佛教價值觀的一大特色。


  異熟識是阿賴耶識的果相,因為異熟是從果上立名的,要具備三個條件才能叫異熟果識。(1)業果義:其自身一定是善惡業所感召的果報;(2)不間斷義:謂一期果報不斷,就是一個生命,從生至死,雖是有期限的,但從入母胎起至死亡為止,名日一期果報。雖可明見,但這只是這個身體的生與滅,其實,生命體是無限的,不間斷的,不因身體的死亡而間斷。(3)遍三界義:此異熟果必遍三界九地,如今生在欲界,來生或可到色界、無色界。前五識則不能遍三界,如鼻識與舌識色界就沒有了,無色界中五識皆無。故《成唯識論》雲:“此是能引諸界趣生、善不善業,異熟果故。離此,命根眾同分等,恒時相續,勝異熟果不可得故……此識果相雖多位多種,異熟實不共故偏說”(《大正藏》卷三十一,七下)


  此異熟識,不論是凡是聖,其所有果報,皆由善惡業的感,沒有哪個可超出此範圍。可是到了佛果,此識成純善無漏,不再成為有漏業所支配招感的無記異熟果。因此論雲:“非如來地猶有異熟無記法故。”


  7、無垢識


  《成唯識論》雲:“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來地有;菩薩,二乘及異生位,持有漏種可受熏習,未得善淨第八識故。”


  無垢識,或稱為阿摩羅識或庵摩羅識,是無漏淨分的第八識,真諦三藏另立第九識為無垢識。此識與大圓鏡智相應,由於是最清淨的,所以是諸無漏法之所依止。所依止的識是無垢清淨的,能依止的諸法當亦是清淨無垢,所以叫做無垢識。


  此無垢識依《成唯識論》上所言只有在最高的如來地才有,菩薩、二乘及凡夫眾生由於仍然執持有漏種子,而且還受前七識現行的“薰習”,所以尚未得無垢的“善淨第八識”。第八識有淨分亦有染分(雜染有漏),吾人之所以會為無明煩惱所系縛,皆因此第八識常被第七識執之為我,且愛之不舍。如同守護財寶者,嚴守不失。


  第八識有三相,自相、果相、因相。今將三相、三位、三名之關係死表如下:(略)


  阿賴耶識,依心理學說,是一種潛藏意識,或曰無意識。前者說明其功能作用潛伏而不顯現,後者是說無第六意識之活動作用。雖如此,但此識在唯識學上名為“不可知”,說明其作用微細而不可知,但是它亦有它的功用,含藏善、惡、無記種子,執持色身(由於有第八識的存在我們才得以保持色身不壞、會思考活動);去緣宇宙界的一切現界。


  此第八識是我們的生命根源,這生命體從無始以來乃至成佛皆不壞,只是轉變性質而已。如《解深密經》卷一雲:


  “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隨彼彼有情眾生,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濕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輾轉和合,增長廣大……。”(《大正藏》卷十六,六九二中)


  經文中的“一切種子”即是阿賴耶識的因相,由於此義,阿賴耶即是人的生命本源,經論上言,“根本識”、“究生死蘊”、“有分心”、“愛阿賴耶”等都是就生命體上說的,是屬精神方面。又《攝大乘論》卷上雲:


  “復何緣故,此識說明阿賴耶?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為阿賴耶識,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大正藏》卷三十一,一三三中)


  又在《攝大乘論》中立“所知依”,不是在說明宇宙萬有諸法,若染、若淨、若精神、若物質、若無形、若有形都是要依託此阿賴耶識方能生起。由此我們可說阿賴耶識是人生與宇宙的總合體,精神和物質的總聚體。


  四、善與惡的本源


  阿賴耶識是存在和認識的根源本體,同時也是形成善或惡的根本。


  佛教所謂的惡,一言以蔽之,即以貪(貪婪)、瞋(憤怒)、癡(無智)為代表的“煩惱”(Kle?a)(音譯:吉隸舍)。這些罪惡的一切心理狀態,都從阿賴耶識之中的煩惱種子所生,這些惡產生完畢之後,新的邪惡種子同時又種植於阿賴耶識之中。換言之,阿賴耶識就像取之不盡,不斷噴出罪惡熱湯的水壺。雖然如此,但是阿賴耶識同時也是使我們從罪惡邁向良善的橋樑。吾人通過阿賴耶識,駝為媒介體,可以達到舍惡趨善之境。阿賴耶識之中雖藏有惡的種子,但是也存在著善的種子,所謂善的種子就是生長善法的潛在力。這個善的種子經由某種機緣而發芽、結果、最後留下新的種子。像這樣,善的種子經過幾百年、幾千年不斷的增長培植,等到阿賴耶識全部都充滿善的種子的時候,生命的存在(精神和肉體)從根源上即完全變成善與美。更一步來看,不僅自己的生命如此,因為阿賴耶識能生出一切萬法,換言之,宇宙整個存在都達到完美的狀態。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一個平常看起來很忠厚老實的人,一旦發起脾氣來,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甚至還會開口罵粗話。又前不久有對夫婦上山來禮拜,做太太很虔誠地在佛前祈求道:“請佛菩薩能感化我先生,請他脾氣不好時勿伸手打人……”原來那位先生生平時很體貼,但一發怒,六親不認出手很重,以致家中不寧。懇談了幾次,並告訴他們可以請一幅觀音菩薩畫像回去,之後夫婦倆常常頂禮拜並虔心端詳莊嚴慈悲的菩薩聖容,如今其先生已不再出手打人,家庭又恢復和樂的氣氛。轉惡念為善念,有時因為業力的牽引很不容易達到,但可請求佛菩薩加被,自己平常若能多修持佛號,行善多與人結緣,自然幅報增長。語雲:“福至心靈”,凡事多為人著想,不怕困難,多承擔責任,福德積越多,做人處事也越有心得,越順利,越有人緣,心就開竅了,智慧也隨之增長。這種心理變化的過程即屬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是人類最深層的心理意識,雖飄渺幽深,但卻是化平凡的人生為不平凡之要鍵。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雲: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獲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這可說是用永恆的眼光,來看日常倫理的世界,真可謂不離此峯,而達彼峯。由凡入聖,融合平常心與佛心為一爐,此種心境亦是由第八識所生。


  阿賴耶識是我們由惡轉向一個媒介,是動力之根源,從這方面來看,阿賴耶識也被視為具有倫理性、實踐性等意義,所以稱其為生命之根源。


  五、初能變——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


  第八阿賴耶識是人類最深層的心理意識,雖飄渺幽深卻是化平凡的人生為不平凡之要鍵。由凡入聖,融合平常心與佛心為一如之心境,亦在此識。阿賴耶識又名種子識,貯存了很多善的種子和惡的種子,這些種子現行時卻成為一種影響人們行為之根源。行為過後又成為經驗的種子再一次地貯存到第八識中,等待適當時機再起作用。


  因此《唯識三十論頌》雲:初阿賴耶識,異孰一切種,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第三頌


  作意受想思,相應唯舍受,是無覆無記,觸等亦如是——第四頌


  恒轉如瀑流,阿羅漢位舍。已說初能變。(《大正藏》卷三十一,六十中)


  這首偈頌是說明阿賴耶識的體相和作用及其能變性。而“實能變”是在說明經由過去所累積的經驗種子使得含藏在人們內心的存在價值,能去改變眼前的世界。


  例如幾個人共同欣賞一幅風景圖片,曾經去旅遊過和從未去過的人,感受一定有差別。如果在那個名勝區裏邂逅了現在的如意夫人,那看畫人的感受是甜蜜蜜的。若是在那兒丟了錢或遭遇搶劫,再一次使其憶起不愉快之事,對此風景畫一定不具好感。


  又當你喜歡上一個人時,他的缺點在你眼中儘是可愛的,雖生著一張麻臉,在你看來卻是一個美麗的酒渦。所以諺雲:“情人眼裏出西施”這並非是我們用內心去看外界的一切,實在是內心的影子把外界給改變了。曾在高職夜間補校上過課的老師說:“有次新學期開始他一進教室,正要開講課,卻發現一位女學生一直在流淚;事後關詢方知,年紀已三十幾歲的她因這計貧困一直無力就學,要到工廠上班養家,每天經過學校看到一羣羣穿著校服的幸運兒,內心很羡慕,晚上下了工,就站到夜間部的教室上邊聽了一些課,但又常遭工友來趕,心裏很難堪。如今可以正式地坐在教室裏上課,多年來的憧憬,終於實現,面對著久違的黑板不由得感動得掉下眼淚。試問有幾個是和她有同樣心情坐在教室看著黑板的。記得昔日筆者通過繁複的留學考試,第一次踏入日本大學的校園,那時的心緒亦是百感交集,泫然欲涕。而環繞在周遭的日本學生,同處在一個校園中,感受是截然不同的。這是因為“阿賴耶識”的緣故才有此不同的心境,感受有所差別。“在阿賴耶識”裏,被貯存的東西越多,這個人的世界也就越豐富。所以經驗的累積可形成智慧的大圓鏡智。由於存在第八識中的價值觀會去改變眼前所認識的世界,“初能變”所表示的即是此一層面。


  嘗雲:“禍福無門,唯人自招”,是在告訴我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的快樂、苦惱都是人自找的。自己和自己過去,若能明白“唯其心淨,則一切國土淨”之理加以實踐之,煩惱就不會生起。如星雲大師在其日記上所言:“人不一定要擁有金錢、感情、只要擁有信心、悲心、大眾、人緣,那才是最寶貴的。”


  在忙錄中,何妨暫時萬緣放下,靜下心來欣嘗一下大自然的美,“萬物靜觀皆自得”能擺脫外界的人或事所加諸於自身的束縛,心安理得,閉情適意地優遊於精神生活領域者,何其幸哉!一個過度注意外在的人反而會被外物所影響所支配,因為他的一舉一動,莫不相應於外在的一切變化。禪詩雲:


  我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假圍繞。


轉煩惱心為清淨心是轉識成智的功能,祝福大家有一顆自由自在任運自如的心,這一顆心就是大圓鏡智的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