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伯苓説到“定力”

分類:嘉篇選粹
2013/01/01 12:47



由張伯苓説到“定力”

作者:王曉河



  張伯苓,著名學者,曾任南開大學校長。當年,張先生從國外為學校募款數以千萬計,自己卻分文沒有截留。名氣很大的他始終在平民區的簡陋住宅中度日,過著布衣素食的生活,家中從無僕役。一次,張學良慕名來訪,見“校長公寓”竟這般模樣,直言“非為始料,令人敬佩”。張先生去北京辦事,永遠做三等車廂,每次都住花錢很少的小旅店。1951年病逝時,他毫無積蓄,窮得只有幾元錢。“不要愛錢,夠用就行”,他經常這樣告誡學生。


  在我看來,張伯苓一生高風亮節,無疑是頗有“定力”之人。


  那麼,何謂“定力”?就是堅固理念、清凈心地、克制物欲、適應環境之意志,就是開啟智慧、覺悟真理之心源,就是在面臨各種疑惑、困惑、誘惑時不受影響之心境與能力。


  人“定力”充沛,則正念堅固,如靜水無波,不隨物流,不為境轉;心地清凈,不被誘惑所迷,不為名利所動。有道是定則靜,靜能生慧;定則穩,穩則致遠;定則淡,淡則從容。人有“定力”,做人做事才有底氣和底蘊,才有品位和風範。


  人“定力”薄弱,就經不起誘惑,見名則爭,見利則沾,滑入泥坑,墜入陷阱;就容不得批評,一“批”即怒,一“評”即跳,“雷話”雷人,亂言亂語;或耐不住寂寞,心浮氣躁,變態失色;或禁不住困難考驗,氣節全無,灰心喪氣。人之失態、失德、失志、失足、失節,往往“定力”渺然所致。涵養“定力”,當是做人一大要訣。


  涵養“定力”當先“定心”,做到心無旁騖,心懷不變,心緒不散,心態不亂。欲“定力”須常守丹田之氣,常固立身之本,常修做人之德,接地氣,養大氣,壯底氣,揚正氣,硬骨氣,增元氣。不因私欲氾濫而投機鑽營,不因心態失衡而旁逸斜出,不因心浮氣躁而搖擺不定,不因得失而出賣良心,如是,方能葆有經久不衰的耐力,擁有銳意進取的魄力,富有攏心聚人的魅力。


  涵養“定力”離不開自尊、自愛、自強、自製。有哲人説:“能約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著名相聲大師馬三立就是能約束自己的人,他曾自擬為人處世的“十三條不該”和“三不、三對”原則。不該辦的事情,莫辦;不該去的地方,不去;不該要的禮物,不收;不該得的報酬,不要;等等。不為名利得失傷腦筋,不羨慕嫉妒,不在藝術上消極灰心。對自己的聲望,珍惜;對道德品行,端正;對衣食住行,知足。馬先生之所以在相聲界威望甚高,正是得益於這種始終不變的自律。


  “定力”為一門內修功夫,就是在浮躁浮誇中練就“耐煩”功夫,在曲折反覆中練就“堅韌”功夫,在功利場中練就“淡泊”功夫,在繁華迷人中練就冷眼功夫,在急功近利氛圍中練就“冷板凳”功夫。有了這些功夫,“定力”成矣。


  世事變化無常,生活豐富複雜,風險、誘惑、干擾多多,各種選擇數不勝數。唯有“定力”在身,堅定不移、堅強不屈、堅忍不拔,才能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誘惑所迷,不為任何干擾所動。


就像鄭板橋的詩所説:“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