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自性真佛偈”淺釋
【《六祖法寶壇經》原文】
師言。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雲。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
【淺釋】大師說:你們各位好好注意聽,在將來後代迷昧的人,若認識眾生,就是認識佛性。若不認識眾生,也就不認識佛性。假設你不認識眾生而去找佛,就是找一萬個大劫也找不著。你想找佛,就要在眾生裏邊找。常不輕菩薩見到眾生就叩頭,就因他認為一切眾生都是佛,所以他才能成佛。若他見一切人都是魔,他自己也就是魔。
我現在教你們要認識自己心內的眾生,要見自己心裏的佛性,不要向外馳求。你想見佛,就要先恭敬眾生,認識眾生是佛,那你也就明心見性。眾生不認識佛,而非佛不認識眾生,你若自心覺悟,那麼你這個眾生就是佛。若你自己愚癡,不明白不覺悟,雖你本來是佛,現在也就變為眾生。自己佛性是平等平等,如此一來,眾生也就是佛。若你心邪險,盡看人不對,你縱是佛,現在也變為眾生,所以佛和眾生是在一念之間。你心若不直,彎彎曲曲,佛就在眾生裏;你若能直心,眾生就成佛了。每個人心裏都有個真佛,自己這個佛才是真佛。若你自己心裏連一個佛都沒有,那你又到那裏去找真佛呢?真佛就要你心有一真佛。佛即心,心即佛,你存個正念就是佛,存個邪念就是魔。生一清淨念就是佛,生一染汙念就是魔,就看你生什麼念?若你能自淨其心,這才是真正佛呢!你若心不清淨,沒有一正心、佛心,那你到什麼地方去找真佛?找不著的,所以說:“佛在心頭坐。”
你們各位自心就是佛,不要向外馳求,更不要生懷疑心。若向外馳求則沒有一物可以建立成功。萬法都是從自己心裏生出來。故經上說:“因為心生,所以種種法生。若心滅,則種種法滅。”所謂:“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一切法不離自心,亦不離自性。我現留下一首偈頌,和你們分別了。”各位要注意這首偈頌,壇經最重要的就是最後這首偈頌,這首太好了!六祖大師不但留給當時的人,亦是留給我們現在修行人。此偈名叫:“自性真佛偈”。我們都有份,都應依此偈修行。若識此偈,就能自見本心,而自成佛道。
【原文】
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見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時魔在舍 正見之時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 即是魔王來住舍
正見自除三毒心 魔變成佛真無假
法身報身及化身 三身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淨性 淨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當來圓滿真無窮
淫性本是淨性因 除淫即是淨性身
性中各自離五欲 見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頓教門 忽悟自性見世尊
若欲修行覓作佛 不知何處擬求真
若能心中自見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見自性外覓佛 起心總是大癡人
頓教法門今已留 救度世人須自修
報汝當來學道者 不作此見大悠悠
【淺釋】
什麼叫真佛呢?人人都有個真如自性,它又叫實相,又叫如來藏,又叫佛性。真如就是你的自性,自性也就是你的真如,自性真如也就是真佛。真佛你已認識,就應知魔王是什麼,魔王就是你的邪見,你的三毒。而三毒也就是你的邪見,邪見也就是你的三毒,有邪見,有三毒,就是魔王,三毒就是貪嗔癡——貪財、貪色,貪一切都是三毒。有如出家後貪著攀緣,到處想多收幾個徒弟,這都是三毒。像在這個道場,誰皈依都是自己發心皈依,若不發心也不勉強。若我叫你皈依我,你問說:“你夠不夠作師父的資格?你夠不夠作一好善知識?”那我就沒有話講了。
當邪迷時就生出無明,一有無明就生出愛欲,一有愛欲就是魔在你家裏。你有正見而沒有貪心嗔心癡心,沒有邪知邪見,將心裏收拾得乾乾淨淨,這時就是佛在堂。
佛和魔是由你自性所顯現,你自性若生邪見,就有貪嗔癡三毒生出。若無邪見,三毒就不生。若生三毒就是魔王來住你的房子裏,你的房子也就是你的身體。若有正見,就將三毒除去。沒有三毒心時,魔王就變成佛祖,這個道理是最真而不虛假,你只要存正見就是佛,若你存邪見就是魔。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和千百億化身,雖說是三身,而這三身是由你一身變化出來的,這叫三而一,一而三,三身即是一身,一身就是三身。若在自性裏見自性的真佛,這就是將來成佛菩提種子。你有菩提種子,將來定結菩提果,結菩提果也就是成佛。
你本來的自性是從你化身生出一種清淨自性,你清淨自性法身也在你化身中。自己的自性能使你的化身行正道,則將來圓滿菩提自性的這種量也是無窮的。
人有一種淫欲心,但不要怕,你看楞嚴經的火頭金剛,他本來淫欲心很重,但以後他能用鍛煉的功夫將淫欲的火變成智慧火,而作火首金剛。所以說淫欲本是淨性因。你若存一正念,這就是淨性的因,你若存一邪念,那就不清淨。所以,淫欲的性不是將其斷了,而是將其變成淨性。本來淫性是不清淨,但要將它變成淨性——正知正見。這就對了。所以說除淫即是淨性身,除淫,就得清淨的法身。
你在自性裏要離開五欲,什麼叫五欲呢?即是色聲香味觸,有的說是財色名食睡。這五欲你都要遠離,在自性裏不起邪見,時時要有正知正見。你能離開五欲,就會見性,見性在很短的期間,就會得到真如妙性。
我們在今生都遇到頓教的法門——禪宗的法門,忽然間開悟而明自本心,見自本性,這時就能親見世尊及十方諸佛。你若想修行,想作佛的話,你不在自性裏用功夫而向外馳求,那就不知到何處去找真佛。
若你在自己本心裏去找自己真正的佛性,而能明心見性,見到真如妙性,這就是成佛的種子。你不迴光返照反求諸己,盡向外馳求,生一念頭要向外找佛,這就是最愚癡的人。
這禪宗頓教法門現在我已傳給你們,世人遇此法門需要自己修行,不能不修行啊!我現在對你們各位學道的人講,你若不這樣想,那就空過時光蹉跎歲月,一點好處都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