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無明煩惱對治法--1

2012/07/22 08:24


  緒 言



  今日,深具道心者的著作;或依其演講及法教而編成的書,幾乎不可勝數。既然已經有了這麼多的智慧寶典可供研讀,我覺得實在無須把自己所能提出的一點建言加進去了。不過,有很多人要求我將過去十五年來在各地法輪中心所發表的一些忠告出版,他們覺得這樣做會對我的學生,以及對那些與我無緣相晤之人,有所助益。


  在他們的懇求之下,我懷著能於某方面稍有助益的希望,同意把這本書付印,以使與他人分享我的淺見。我本人極不成熟,所知有限,自覺所提出的忠告,只能幫助那些頭腦像我一樣簡單的人,或那些比我還差的人,對於博學多聞、道心純正的本書讀者,我要在此向他們致歉,因為他們一定會發現本書內容貧乏。


  然而,你如果是像我一樣的初學者,則你從研讀本書中所能獲得的益處,或許大部分要看你是否用功,以及發心實修的程度了。我確信,諸位當中必定會有些人多多少少獲得一點助益。


  真正的益處在於發展和平與互諒——瞭解世間,也瞭解我們周遭的人。有了此種發展,個人的智慧即成為自利利他的智慧,其價值將擴及家庭、社會,甚至各國。


  本書的第一部分是對日常生活的一般忠告,是對我們如何體驗自身處境與困難的觀察,第二部分提供應付這些困難的各種修心之法。至於應該如何劃分這些修心之法,我不敢肯定。我們可以將其當作或用作禪修法、身心鬆馳法或精神治療法。我並非博學之士,而且也沒有能力解決每一個人的問題,只是跟一般人一樣,以朋友的立場提供各位一些方法罷了。


  我們老是在尋求一個與此不同的世界,一個世間的天堂。但是,這一生究為天堂或地獄,全要看自己、全要看我們的內在、全要看我們的動機。在我看來,我們最須要的是按部就班地努力前進,逐漸趨於互諒。我想這樣天堂自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也就不必再去追求世外桃源了。


  我希望本書能促進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互諒。對此目標,我獻上所有本書可能產生的功德。


  一九八七年四月於噶舉三昧耶林 法聖阿康仁波切



  英文本編者序


  會晤過阿康仁波切的人都感受得到他的謙虛,知道他的仁慈、樂於助人,以及其法教的落實與悲心。他在佛法修行方面的教導,適合所有人,無論是有職業、有子女的在家居士,還是出家的佛教僧侶;他所說之法,簡單明瞭,平易近人,無不能用。


  仁波切的法教,很難單靠印刷出來的文字予以表明,因其法教中,身教的分量很重。無論發生何事,他都能不為所動,不忘空義;當事態演變成小題大作時,他的幽默常能予以化解,去除其毒。運用本書中所集之忠告與修法,會使我獲得極大的助益。仁波切的法教,直截有力,難以盡述,本書僅略示其廣大解悟之深厚而已。不過,仁波切的做法是,我們永遠要盡力而為,並要以此為滿足。


  《伏虎》這本書,乃根據仁波切演講的筆記與錄音編輯而成。在編輯過程當中,仁波切也惠予加入一些原始資料。沒有一本書是盡善盡美的,但我們已在此盡可能忠實無誤地把仁波切的開示傳達給讀者。


  仁波切在旅居西方二十年中,曾于歐美及南非說法,他已瞭解西方人所遭遇的是何種困難。現代生活的壓力、緊張及匆忙,實非修禪的環境、使人放鬆身心。是故本書中的法教,乃出自仁波切的悲心大願,旨在令人於日常生活的情況下得到幫助。這些法教,將有助於我們的世界,更能放鬆自己的身心,更能對內在與周遭的各種事物敞開胸懷。如是,我們即能超越那老想要令其美夢成真的。相反地,我們將會逐漸瞭解,我們每天接觸到的所謂現實,猶如夢幻,或許從而減輕了痛苦。


  《伏虎》一書,是在各方屢次請求之下而出版的,特別是應仁波切日益增多的弟子們的請求,他們鮮有機會面晤仁波切,故希望仁波切能以出書的方式,令所有需要的人均得其教。對仁波切的弟子來說,本書旨在令其記憶複新,令其想起仁波切的忠告而有所感悟;對其他的人來說,本書將開示他們為何修心及如何修心。願本書能令每一位讀者皆獲啟示。


  克立夫·何姆斯


伏 虎


  喬答摩佛言:調伏之心即安樂之緣。


  心是我們所有經驗的根本,于已於人都是如此。我們對世間如果認識不清,困惑與痛苦必會因之而起。這就像視覺有毛病的人觀物顛倒,亦如恐懼之人覺得無不可怕。我們也許對自己的無明與邪見大都不知,但目前的心實可比做野虎,在日常生活中橫衝直撞。在貪、瞋、癡的驅動之下,此不馴之心盲目追求其所欲,猛烈攻擊阻其前進者,對事物的真相鮮有瞭解。


  此一我們必須對付的野性,不僅屬於忿怒,實遠比念怒更為根深。願為貪、瞋、癡所驅使的這種性向,奴役著我們,而讓困惑及不良情緒稱霸;如是一來,心乃變得狂野不馴,我們的自由也因之遭到嚴重的損害。   通常,我們都是盲目地不知道自己的心究竟狂野到什麼程度,事情一出問題,就想以他人或環境為代罪羔羊,而不肯自我反省,找出苦因。但是,我們若欲獲得真正的安樂,那就必須面對內心的狂野而處理之。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知道如何持平,更有益地運用我們的精力,而不致害己害人。


  在伏此虎之前,我們必須先找到此虎。伏虎與找虎都不是容易辦到的事,但此中的困難與危險卻非面對不可。如果孩子太弱,發育不良,我們若只是聽其自然,讓他偷懶,那將對他毫無助益。父母有責任鼓勵他走動,以使他的身體能正常發育,逐漸轉強。因此我們可以視父母在這一方面的堅持為真正悲心的表現。同樣的道理,雖然修心可能很難,初修時甚至很苦,但是我們仍必須勇往直前地修下去。


  《伏虎》中的法教適用於任何受苦之人。東方人的面貌、衣著、風俗及說話的方式,或許與西方人不一樣,但人性是共同的,遠較面貌或膚色為深入。無論何時何地,親切的表現通常都會得到善意的回應,而不親切的表現則會招致忿怒、憂傷或痛苦。當我們想一想自身經歷的苦樂時,即可明顯看出,在幕後操縱我們一切言行之心,實乃東、西一致。但此心究在何處?若要發覺它的存在,我們只要審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欲望和痛苦就可以了。


  我們人的生活當中,充滿貪著,這會為己為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如果貪求不得滿足,我們就不快樂;縱然得到所求,快樂也是一時,因為必會另有所貪,取代前之所貪。我們所做的老是想要滿足那無盡、無形、廣如虛空的貪欲。


  這種過程在我們一生中一再重複。兒時我們要玩具,一個不夠,越多越好,然而不久就全玩膩了;長大了,我們想要的,也許是高等學歷或眾多朋友。貪欲令我們努力積聚財物,擁有各式服裝,購買特製食品,獲取房屋、汽車、收音機和電視機。較不顯著的是,我們可能還想在有生之年一直美貌無病。我們甚至還想得病,以吸引別人的注意,獲得同情與善待;可是一旦真的病了,我們又想要恢復健康。


  同樣的,我們對飲食的態度也受貪欲的影響,飽時想要餓,餓時則想要飽。在所有這些情況中,我們不斷尋求和夢想自己沒有的東西,而從未獲得滿足。我們雖歷盡艱辛,付出極大的心力與花費,卻老是不能如願以償。


  錯就錯在我們老是想於身外尋求快樂,而不知道快樂只能來自內心。如果我們摘下一朵可愛的花,過不了幾天它就不美了;但花雖枯萎,我們的貪欲依舊,還想要再摘下一朵。顯然,我們的貪欲不是任何一朵花所能永久滿足的,我們的貪欲無盡,需要無量的花來支應。是故,我們所必須做的是改變自己對世間的看法。我們必須學習接受自己的貪欲,但不可為其所驅使,唯有如此,才能以自己現有的為滿足,而不是老去追求更多。


  貪欲無盡。據說,心無色、無盡,貪亦如是——貪無形色,持續不斷。因此,唯有伏心,始可平撫那無盡的求取及滿足,使得解悟能夠發展出來。至此階段,我們可以說是稍微成熟、長大一點了。


  當然,我們多多少少都已修過自心。在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是僅憑衝動行事、喧囂;長大了,我們的確得學一些節制及自立。忍受苦難,與人交往,都使得我們有些解悟,自然有些成熟。因此可以說,我們在伏虎方面,已於日常生活中稍有所成,但尚未達到駕禦此虎的地步。


  葛傑天(Gurdjieff)用野馬及馴服馬師來形容修心;全然不管或不斷鞭打,皆非馴馬之正途,這兩種極端的作法必定失敗,我們須求中道。覺得野馬根本不值得佛力訓練,這種消極的態度是毫無益處的,反之,我們必須承認馬是野馬,而如實面對,並以慈悲的手段來馴服它;最得要的,或許是馬也一定要承認我們是馴馬師。


  只有當我們如實接受自己時,成熟才有可能。為自己的野蠻找藉口,把責任推給社會、家庭或敵人,對我們是無益的。我們必須與自己的實情達成某種協議,而接受自己的心念,予以拘禁。


  例如,倘若我們不接受惡念,而把惡念剔出,放在垃圾袋裏,如是到了某個階段,袋子就會脹破,這可能導致精神疾病,使我們像野虎一樣,造成很大傷害。反之,我們可與不善合作,而予以轉化,虎力也能善用。


  正確的方法是以有威嚴、肯接受的態度來馴虎。縱然不能直接見此心虎,我們還是接受它。重要的是如實面對情況。不管有無宗教信仰,不管男女老幼,我們所受之苦都頗為相似,實質上不同的只是苦因。例如,老年有老苦,中年有工作應酬之苦,青年有受教成長之苦。我們在一生當中隨著自身的成長與轉變,無時不面臨接連不斷的苦。


  雖然苦的種類可能很多,而且其強度也可能因人而異,但解脫我們生存之苦的有效方法,則僅有一個,那就是接受它。我們依然繼續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情況,但不再想要全世界都符合我們之所欲及所期。如果年老,我們就安於年老;如果年輕,我們也要安於年輕——不管是何種情況,我們全都接受。一旦我們能做到這一點,痛苦就大為減輕;一旦我們能任由苦去,苦就會自然脫落,離開我們。這並非說只要對世間採取無所事事的消極態度就能解決問題,同時我們也不應為了要使自己的生活盡善盡美而永無休止地奮鬥;我們所應做的,乃是在這兩個極端中間采行中道。接受了人類的缺點之後,我們即可以在任何情況下,滿足地盡已之力,並依自已的瞭解程度彈性行事,對本身的發展及處境都了然於心。我們的目標始終是盡除苦因,而且不再給自己和他人製造新的苦因。


  首先,我們求除自己之苦。除苦之道,對任何地方的人全都一樣,一旦我們承認苦因主要在於之心無能滿足其欲,即可看出苦因在內,非由外來。無論我們生於何種社會、無論修道與否,了知貪欲起於自己的內心,我們就有進步了。我們將體會到他人跟我們一樣受苦,以致悲心自起。而且,還將明白,他人也像我們一樣只想快樂。


  佛教所說之悲,系的利益一切眾生之願。但當我們為自己起煩惱而自責時,看來似乎是對自己缺乏悲心了。如果對自己都無悲心,那麼我們又怎能悲憫他人呢?其實,這與責備根本無關,同時也無須虐待或懲罰自己,我們只是承認貪欲出自內心,而非心外。這種承認,喚醒我們潛在的信心與智慧,讓我們開始瞭解貪欲不僅出自我們之心,也同樣出自他人之心。至此,我們乃能配合他人,而對他人的悲憫也會隨之增長。如是,才會有真正的友誼。


  了知如何調伏自心,不僅對初修者有益,對任何人都有好處。我們也許認為自己博學多聞、熟諳人生,但對每一個人來說,根本首要之務乃是調心。調心能令我們增長慈悲,與自他為友,而不為敵。西藏有句諺語說:樹敵易如反掌,交友則需時日。脫苦之道就在培養友誼之中——於一切處,無論家庭、社會或國際間,都要培養友誼。我們要永遠以彼此善待為努力的目標。



  人身難得


  人身難得有如日間星。


  ——摘自岡波巴所著《解脫莊嚴寶論》


  我們現在亟須瞭解我們的人身是多麼有用、我們的時間是多麼寶貴,不必等到遭遇不幸才往這邊想。我們若能深感自己是何等幸運的話,便會趁早當下開發自心。


  從世俗的觀點來看,我們已知珍視自己的生命,而盡力予以保全。問題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自己,只是自己價值最小的方面。一般所謂的寶貴,系指盡力保身,令免老、病、凍、餓之苦,很少想到總有一天會死。大體上,我們喜歡的是永遠富有、健康、美貌,凡是不喜歡的,就想辦法去改變它;但苦進展不順,我們便避重就輕,不敢面對。我們人老是陷在苦樂的輪回當中。由於我們把心完全放在親屬、財產、外表、工作和娛樂上,以致生活的真正目的反而易於被忽略。


  其實,我們所能做的還有很多。保持自身溫暖舒適,免於痛苦,這是連愚蠢的昆蟲和動物都想要做的;如果我們也僅專志於此,而不能看得更遠的話,即是未能充分利用自己享有的殊勝機會,也就是浪費了自己本具的潛能。


  因此,我們必須知道自利利他方面所能成就的有多大,知此,才能遇向有用、有價值的人生旅程。哪怕是單獨一人,也能大有益於整個世界。以佛為例,他以佛法説明三億兆之人;耶蘇基督和穆罕默德也是如此。同樣地,愛因斯坦及巴斯德等大科學家,也做了對人類有價值的工作。我們也許不會有如此大的成就,也許不會發財成名,但只要有決心、毅力,還是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我們若能為自己及周遭的人帶來快樂,除去痛苦,即是已有很大的成就了。


  有時我們可能覺得似無伏心的必要,覺得自己已經夠快樂了,但這種快樂易失,假裝不是這樣也沒用。這種快樂有如兒童在海邊堆成的沙堡,遲早會被海浪沖走。物質的享樂頂多也不過是暫時的,而且常僅限於利已。


  反之,修心所產生的快樂則是穩定的,而且與時俱增,利己利人。它就像魔火一般,即使澆上冷水,還是繼續燃燒,焰光不減。例如,若有人對我們發怒,我們通常都會起不良的反應;不過,如果我們能耐心體會對方所感到的痛苦,那麼我們自會生起悲心,更能諒解。若無逆境,哪里有機會讓我們調伏自心,修行無量的大悲與大喜呢?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世俗的快樂,與忍辱成熟之心所產生的快樂,實有很大的差異。


  生活的正道,是學習實現利益一切眾生的目標。當我們只顧自己時,其利益僅限於一人;一旦有了利益一切眾生之心,生活便越來越有價值了。我們越能幫助別人,生活就越有價值,這就像汽車上的蓄電池一樣,其電力隨著車的使用而增強;若車停用,電力亦消。我們的生命亦複如是,善加運用,生命力增而不減;反之,若不了知人生的價值,即可能浪費時間和寶貴的機會,而時間和機會都是一去不返的。


  幫助別人並非意味著應該不顧自己。我們還是要尊重自己的身體,顧及自己的健康和儀容,因為傷害任何人,包括自已在內,都是不近人情、不合正道的。但是,當我們已有能力照顧自己時,即可進而幫助別人了。那時我們可以善用自己的能力,毫無分別地利益一切眾生。這種萬物一體的大慈大悲,會使我們的生活有價值、有意義,以致將我們的潛能完全發揮出來。


  以上所有,旨在教我們不要過於關心自己的事物。我們雖仍繼續享受人生,但方式與前不同,因為我們知道,放縱或傷害自己,即是作賤寶物,實際上也是對一切眾生不忠。例如:吸毒、抽煙、酗酒,到頭來對誰都沒好處。任何苦因,其苦果即使當時不顯,日後也必會出現。


  為了能正確了知寶貴人身的價值,我們有必要加以深思。困難之一是:我們易於低估它的稀有難得。不過,我們只要四處瞧瞧,即能看出自己是多麼幸運。無數的鳥、獸、蟲、魚,均任由環境擺佈,根本沒有解脫今生之苦的機會,即使在人類當中,曉得修道或願意修道的,也是極少數。西藏有句諺語說:人身之難得,有如日間星。如是思惟,有助於我們的認知,讓我們重視人生,重視人生所提供的稀有機會,以及細思人生所享有的眾多福祉。


  目前,我們也許認為自己的生活沒有目的、沒有價值。儘管遭遇困難和痛苦,我們的確仍有潛能去為我們生存的世間作有價值的貢獻。我們都有可佈施者,問題僅在是否知道該施什麼,及如何施。善施 一磅 ,即能為益甚大;而濫用百萬,卻只會造成痛苦。不管錢多錢少,只要能為正當理由而善加運用,結果都會有益。是故財施並不依靠外在因素——如個人的財勢或別人的贊許。顯然,過分重視我們的身體感受或生活狀況,會招致不幸的後果。


  不過,對那些有正知正見的人來說,不管是住在高樓、監獄、寺院,還是皇宮,全無所謂。內心有了真正持久的平安和鎮定,身在何處都會快樂。我們若能效法他們修學大悲菩提心的培植之道,即是在善用寶貴人生所賦予我們的難得機會。



  無 常


  如星、如霧、如燭光,


  亦如陽焰、霧、水泡、夢幻、閃電與浮雲


  ——如是我觀和合法。


  即使曉得自己內具潛能,倘若不解諸法無常,也會耽誤我們的發展。要能正確看待無常,我們必須了知無常的本性,這樣我們便能以對無常的認知,用於自身的體驗。


  首先,我們觀察外境——感官所能感知的一切。例如,四季的特徵是氣候轉變、溫度不同、晝夜長短有異。我們也許喜歡夏季,但當冬季來臨時,我們仍須予以接受,因為希望某一季永不離去、希望另一季永不來臨,這種希望是絕無可能實現的。我們非但不應抱此希望,同時還要盡力去玩味季節的變換;玩味隨季節變換而出現的各種花鳥,以及從綠轉黃繼而脫落的樹葉;玩味土地的由褐轉白,再由白轉褐。於一切處,在每一事物上,我們可以看出無常的確很美。


  我們生活中的細節也會起變化。從貧致富,從富返貧;今天失業,明天又找到工作;有時當老闆,有時做傭人。在政界,宦海浮沈,變化尤劇;許多領袖,掌權幾年就得下臺,或被推翻,甚至槍斃。影響我們個人事業的變化,也許不像那樣大起大落,但是仍然不斷發生。


  我們內心的生活與感受,也跳不出無常的運作。從早上醒來到晚上入睡,沒有一事可持久不變。我們的興致時高時低、希望及恐懼忽有忽無。我們常常深為外來的影響所左右。我們會因碰見多年不見的老友而感到非常興奮,但轉瞬間來了個敵人,又會令我們的心情完全改觀。試想一隻關在空屋中的猴子會怎樣在視窗上下跳動,我們即可對自己的心有些認識。我們情緒之忽起忽落,一如那只猴子。


  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我們出生、成長、上學、變老,而且遲早會死。我們的生命,越來越短,無可奈何。死亡來臨時,我們不得不把朋友、家人、財產全都留下。我們會對這種情況感到害怕或沮喪,但那不是接受無常的積極做法。我們不該那樣,我們應承認,這種轉變到了某一階段即無可避免,並應決心以更有價值、更具慈悲的方式度過餘生。此外,了知他人的命運亦複如是,會激勵我們以更大的愛心,對待那些正與我們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的人。


  我們目前的趨勢是,利用餘暇尋求享樂、滿足已欲;我們不是忽略修心,就是把修心延到最後。當然,我們有時都需要鬆馳一下,用不著走極端,不過,正確了知無常,會促使我們過更有價值的生活,且獲得長遠的利益,而非只顧今天、明天。


  無常的真正意義常被誤解。例如,我們可能認為,既然無常,我們的工作或事業就沒有價值,故應予放棄。但這種解釋不對,它是把真諦當作懶惰的藉口,當作逃避現實的方法。同樣地,如果我們有衣服該洗,而心裏想:我不去洗,因為我們明天就可能死。那麼我們的懶惰會因此而增加,絕對不會因此解悟。


  近來有很多年輕人對教育感到厭倦,以致當他們碰到無常的法教時,覺得此一法教提供了他們不再求學的理由——儘管不再求學會令他們的親友不安,會使他們自己受苦。無常並非意味著我們不該工作或求學,它只是說一切都在變化而已。


  我們無須一聽到無常便驚慌失措,或起過度的反應。相反地,我們應該善用無常,令其有助於我們過有意義的生活。我們在觀察一切事物如何轉變的同時,仍可毫無減損我們對生活的欣賞。


  正如安樂不可能隨時都有,憂苦亦不會一直存在;苦樂的轉換,十分自然。但無論當時的情緒如何,我們可以時時隨遇而安,即使是在非常痛苦之時,我們至少也是有所感覺,至少也能試著與那種感受的性質相配合。


  我們必須不再把內在與外在的任何事物,妄想為實有。如果我們一心想把事物之確定性看得越來越高,那麼當轉變無可避免地發生時,我們就苦了。過分在愛憎之中打轉,使得我們對所經歷的事物不是想要排斥,就是想要執著,因此,我們對發生的轉變,非但不肯接受,反而加以抗拒。像這樣連續不斷地打著必敗之仗,會讓我們的情緒忽高忽低,以致內心喪失安定。以上所說,重點全在我們必須了知沒有不變的事物,從而減輕對自己所作所為的執著。


  心既尚未調伏,我們所受之苦便永無休止,故宜趁早修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我們也許一廂情願的自以為萬壽無疆,但當我們仔細認真地考慮一下時,我們即可看出那明顯的事實——明天再修都可能太晚。我們之易變,一如其他事物。


  由此可見,無常遍及所有外在世界,也遍及我們內心經驗。我們既不能阻止無常,也不能避免無常。無常無時不在。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承認無常。如實接受無常,有助於我們欣賞自己所有,同時減輕對自己所有的執著。了知無常,會令我們不致誤入歧途去從事無謂地追求。非但如此,我們還可藉著將此項認知普遍用於生活之中而成熟自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