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理學:損失趨避 與 框架效應




2010/12/31 10:15


周舜欽:從負60 萬,到正100萬


《智富月刊》摘要:

練小錢》起薪不到兩萬,五年也能攢下百萬
背負助學貸款 新鮮人靠 ETF 脫貧
月入不到 2 萬元,在台北,要存到 100 萬元,得花多久時間?
只要 5 年,真的,只要 5 年!

今年 28 歲的周舜欽靠著自修練出來的理財好習慣,雖然收入不多,照樣可以穩穩地「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踏入社會就負債。為求翻身,硬擠 3000 元到社大上「投資心理學」學致富

10 年前,周舜欽順利考上中原大學機械系,但他完全開心不起來,因為私立大學工學院的學費貴,單是繳學費已是家人沉重的負擔,因此,他申請助學貸款,同時開始在餐廳打工,賺自己的生活費。

可是,周舜欽對機械沒興趣,加上要半工半讀,沒好好念書,竟花了 6 年才畢業,使助學貸款墊高到 60 萬元。大學要畢業時,他對未來感到茫然,因為自己的人生是從負債開始,有機會翻身嗎?

為了延後面對生活、還債的壓力,並好好思考未來的路,想從事教職的周舜欽打算去考社會教育研究所,並到社區大學應徵工作。2006年,他如願達成了這兩個計畫。

剛開始,周舜欽在社大 1 個月的薪水不到 2 萬元,他必須支付每月的房租、生活三餐,並償還助學貸款,不過,節省的他還能擠出餘錢,花 3,000 元去上社大的課程。其中,社區大學資深教師許世穎所開設的「投資心理學」,讓他的人生從此改變。

回憶當初選這門課的動機,「我想知道,要擺脫貧窮,除了靠工作,還可以怎麼辦?」周舜欽說。結果,一學期的「投資心理學」課程上下來,周舜欽的理財觀念和行為都大幅改變

「一般人可能覺得學習、工作、投資是分開的 3 件事,但如果能把 3 件事合在一起做,收穫自然變大。」課堂上如此學,在生活中,他基本上也依循著「投資心理學」原則去做
( 許世穎 Dewey 常說:成功的投資,是成功人生的延伸!)

周老師曾任社區大學業務經理,目前係「大型非營利組織」高階主管,並擔任智富心理學教師群知識長。個人設有
周舜欽「成功智富心理學」部落格

 

損失趨避 與 框架效應


投資心理學,或其他將心理學融入經濟、財務領域的行為科學(如行為經濟學行為財務學),其發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更早還可追溯到凱因斯所提出的「動物精神」(參考動物本能天下遠見)。但投資心理學真正受到重視,則是在2002年心理學家卡尼曼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後

卡尼曼和其研究夥伴特佛斯基對一件事情感到好奇,就是為何大多數(90%)的股票投資人都賠錢,於是開始著手研究。他們發現股票投資人普遍地、有規律的犯下一個錯誤─出盈保虧也就是股票小漲就獲利出場,而股票下跌則續抱不停損,導致大部分投資人都是滿手賠錢貨,當然不可能賺錢。這便是投資心理學上著名的處置效應

為了找出處置效應的原因,卡尼曼和特佛斯基發現人們有一種趨避損失的心理傾向。每個人都不喜歡損失,這是無庸置疑的,但研究發現人類趨避損失的強度遠比想像中大。損失帶來心理衝擊的程度,大約是獲利帶來心理衝擊程度的2.5甚至人們為了趨避損失,常常做出不理性的行為,導至最後蒙受更大的損失而不自知

現在有一個擲硬幣的賭博遊戲,如果你擲出正面則可獲得10,000元獎金,如果擲出反面,則要付出10,000罰金,你玩不玩?由於損失10,000元的痛苦程度,高於獲得10,000元的快樂程度,所以大部分的人不玩。如果獎金增加為15,000元呢?增加為20,000呢?大多數的人還是不玩。平均要等到獎金增加為25,000元,一般人才會參加

這傳統經濟學假設的理性決策模式並不符合,畢竟只要期望值為正數(平均獲利大於損失),人們應該就會選擇參加,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人們做決策時考量的並非只有單純的經濟誘因,還包括心理動機等其他因素

除了損失趨避之外,另一個在投資心理學中著名的心理偏誤便是「框架效應」,指的是運用不同的方式(框架)來描述同一個問題,就可以讓同一個人做出不同的決定。這當然也違反人是理性的假設,畢竟是同一個問題,怎會換個問法就有不同的答案呢?

假設國內爆發罕見的傳染病,預料某隔離地區可能會有會有600人喪生,目前已提出兩個因應計畫:

採用A計畫─可挽救200人性命

採用B計畫─有1/3機率挽救所有人,2/3機率救不了任何人

面對上述問題,大約有2/3的人選擇A計畫。



若換個方式描述問題:

採用A’計畫─有400人會喪命

採用B’計畫─有1/3機率挽救所有人,2/3機率救不了任何人

面對這個重新描述的相同問題,有超過3/4的人選擇B計畫。



這便是框架效應。而框架效應要能夠奏效,則必須和配合人類其他的心理偏誤。上述例子便是運用損失趨避的心理偏誤,來重新框架同一個問題,使人們做出不同的決定。



在待解決的難題中,ABA’B’兩種選項的期望值都一樣,但第一種描述中的A計畫,將焦點放在獲救的人數獲利框架),而第二種描述中的A計畫將焦點放在喪命的人數(損失框架)。由於人們會趨避損失,所以在第一種描述中自然會趨避B計畫,而第二種描述中則會趨避A計畫。



卡尼曼和特佛斯基將損失趨避心理和框架效應,進一步發展出一套可運用在投資上的理論,也就是其獲頒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展望理論」。



展望理論解釋,當投資人買進股票後上漲,便是處在獲利框架」中(等同於傳染病問題的第一種描述方式),投資人可以選擇獲利了結(等同於A計畫),或繼續持有,則有可能續漲或下跌(等同於B計畫),為了趨避損失,投資人自然會選擇獲利了結。



但是當投資人買進股票下跌,則是處在「損失框架」中(等同於傳染病問題的第二種描述方式),投資人可以選擇停損出場(等同於A計畫),或繼續持有,則有可能續漲或下跌(等同於B計畫),為了趨避損失,投資人自然會選擇繼續持有。



傳統經濟學認為投資人是「趨避風險」的,但在展望理論中卻不是如此,還要考慮投資人處在何種框架之中。當投資人處在獲利框架中(持有股價高於買進股價)時,的確會「趨避風險」急著獲利了結但當投資人處在損失框架中(持有股價低於買進股價)時,卻會「偏好風險」賭它會反彈上漲



展望理論解釋了處置效應的原因,但由於趨避損失是人類的天性,所以即使知道這個道理,如果沒有長期學習,訓練自己的心智(大腦)強度,一般人是很難克服的。停損的道理8歲小孩都聽得懂,但80歲的老翁卻做不到,所以九成投資人都賠錢,只有極少數花時間學習(或一時運氣好)的人能在股市中獲利。



展望理論亦解釋了許多現象,例如賭徒為何賭到傾家蕩產還不收手,原因也是因為一旦輸了錢,處在損失框架中,便會偏好風險,想要再賭一把,一次贏回來。



另外如果有不肖醫生為了賺取較高額的醫療費用,便可將提供給當事人選擇的醫療處置選項,套上不同框架(例如聚焦在手術成功的機率,或手術失敗死亡的機率)便可誘導當事人選擇對醫生有利的選項。



但所有心理偏誤只是人類的天性和本能,它是中性的,並非只有壞處。除了藉由終身學習和閱讀可以訓練自己的大腦(如額葉皮質)、有效克服眾多心理偏誤之外,我們其實也可以適當運用這些心理偏誤,來幫助自己。



例如,就算工作再怎麼痛苦、老闆再怎麼機車或同事再怎麼白目,一般人總是不敢冒險離職,轉換跑道或創業。用展望理論來解釋,那是因為你把自己架設在獲利框架之中,你覺得處在現在的工作中,有穩定的薪水和保障,所以偏向趨避風險,不敢貿然離職。



但如果你能換個方式描述現在的工作,你會發現你其實每天都過得不快樂、無法發揮潛能、對社會沒有貢獻,人生也毫無意義,簡直浪費時間和生命。把自己架設在這樣的損失框架中,也許可以使你偏好風險,寧願出去闖一闖,而不是繼續說服自己情況會有好轉的一天。



投資心理學就是一門判斷與決策的科學,不只運用在投資上,更能幫助你在人生中做出更好的決策!投資也不只侷限在財務上,WFH智富心理學課程更強調投資自己的腦袋與人生運用投資心理學正向心理學的智慧,幫助您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