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理學:損失趨避 與 框架效應
練小錢》起薪不到兩萬,五年也能攢下百萬
背負助學貸款 新鮮人靠 ETF 脫貧
月入不到 2 萬元,在台北,要存到 100 萬元,得花多久時間?
只要 5 年,真的,只要 5 年!
今年 28 歲的周舜欽靠著自修練出來的理財好習慣,雖然收入不多,照樣可以穩穩地「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踏入社會就負債。為求翻身,硬擠 3000 元到社大上「投資心理學」學致富。
10 年前,周舜欽順利考上中原大學機械系,但他完全開心不起來,因為私立大學工學院的學費貴,單是繳學費已是家人沉重的負擔,因此,他申請助學貸款,同時開始在餐廳打工,賺自己的生活費。
可是,周舜欽對機械沒興趣,加上要半工半讀,沒好好念書,竟花了 6 年才畢業,使助學貸款墊高到 60 萬元。大學要畢業時,他對未來感到茫然,因為自己的人生是從負債開始,有機會翻身嗎?
為了延後面對生活、還債的壓力,並好好思考未來的路,想從事教職的周舜欽打算去考社會教育研究所,並到社區大學應徵工作。2006年,他如願達成了這兩個計畫。
剛開始,周舜欽在社大 1 個月的薪水不到 2 萬元,他必須支付每月的房租、生活三餐,並償還助學貸款,不過,節省的他還能擠出餘錢,花 3,000 元去上社大的課程。其中,社區大學資深教師許世穎所開設的「投資心理學」,讓他的人生從此改變。
回憶當初選這門課的動機,「我想知道,要擺脫貧窮,除了靠工作,還可以怎麼辦?」周舜欽說。結果,一學期的「投資心理學」課程上下來,周舜欽的理財觀念和行為都大幅改變:
「一般人可能覺得學習、工作、投資是分開的 3 件事,但如果能把 3 件事合在一起做,收穫自然變大。」課堂上如此學,在生活中,他基本上也依循著「投資心理學」原則去做。
( 許世穎 Dewey 常說:成功的投資,是成功人生的延伸!)
周老師曾任社區大學業務經理,目前係「大型非營利組織」高階主管,並擔任智富心理學教師群知識長。個人設有周舜欽「成功智富心理學」部落格
投資心理學,或其他將心理學融入經濟、財務領域的行為科學(如行為經濟學、行為財務學),其發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更早還可追溯到凱因斯所提出的「動物精神」(參考《動物本能》天下遠見)。但投資心理學真正受到重視,則是在2002年心理學家卡尼曼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後
卡尼曼和其研究夥伴特佛斯基對一件事情感到好奇,就是為何大多數(90%)的股票投資人都賠錢,於是開始著手研究。他們發現股票投資人普遍地、有規律的犯下一個錯誤─出盈保虧,也就是股票小漲就獲利出場,而股票下跌則續抱不停損,導致大部分投資人都是滿手賠錢貨,當然不可能賺錢。這便是投資心理學上著名的「處置效應
為了找出處置效應的原因,卡尼曼和特佛斯基發現人們有一種「趨避損失」的心理傾向。每個人都不喜歡損失,這是無庸置疑的,但研究發現人類趨避損失的強度遠比想像中大。損失帶來心理衝擊的程度,大約是獲利帶來心理衝擊程度的2.5倍。甚至人們為了趨避損失,常常做出不理性的行為,導至最後蒙受更大的損失而不自知
現在有一個擲硬幣的賭博遊戲,如果你擲出正面則可獲得10,000元獎金,如果擲出反面,則要付出10,000罰金,你玩不玩?由於損失10,000元的痛苦程度,高於獲得10,000元的快樂程度,所以大部分的人不玩。如果獎金增加為15,000元呢?增加為20,000呢?大多數的人還是不玩。平均要等到獎金增加為25,000元,一般人才會參加
這傳統經濟學假設的理性決策模式並不符合,畢竟只要期望值為正數(平均獲利大於損失),人們應該就會選擇參加,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人們做決策時考量的並非只有單純的經濟誘因,還包括心理動機等其他因素。
除了損失趨避之外,另一個在投資心理學中著名的心理偏誤便是「框架效應」,指的是運用不同的方式(框架)來描述同一個問題,就可以讓同一個人做出不同的決定。這當然也違反人是理性的假設,畢竟是同一個問題,怎會換個問法就有不同的答案呢?
假設國內爆發罕見的傳染病,預料某隔離地區可能會有會有600人喪生,目前已提出兩個因應計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