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治七分養




2010/12/31 19:48


                


 



 


古語說:三分治七分養。這句話是說明養身的重要性。

 


第一養:心情。


清淨心,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清潔、乾淨、平靜。每天想像自己的身體像水一樣清潔、透明。思想不要給七情五欲充滿。心境保持平和。珍饈百味,吃兩盤就飽;衣裝百件,穿兩件就暖;廣廈千間,只能睡一屋一床;所以少欲無為,才能身心自在。

 


第二養:形態。


不要自作病相。不要給人覺得你病奄奄,或者精神不振的樣子;也不要裝病好讓別人同情照顧你。心清淨、不想病就不會得病.。穿著要整齊清潔,給人以健康的形相。經常要注意放鬆自己的五官和手腳。人在心情緊張的時候,五官和手腳就會不知不覺地用力,人在煩惱的時候身體也會變得沉重,所以要學會放鬆。有些人經常嘆氣,據最新科學測定,人嘆一口氣,身體的免疫力立刻會降低一半。我們要經常把舌頭捲起,頂著上顎,這是培養元氣的最好方法,古語說“開口神氣散,舌動是非生”,這也是少惹是非的最好方法!

 


第三養:水分。


每天起床喝兩杯水,大約一杯150ml。要慢慢地喝,心不平靜,著急就會喝得快。以前老師父可以把一杯水分成三百口來喝,這就是定功,沒有定力是做不到的。晚上睡覺前也要慢慢喝一杯水。一天的其它時間要隔一段補充一口水,一天加起來的水量有兩升就合乎標準。不要把茶、湯、牛奶等等當水,這些是飲料,不是水!也不要喝純水和蒸餾水,要喝礦泉水。在都市有條件的要變換不同的牌子的礦泉水來喝。在鄉下能喝到沒有污染的山泉那就更好了。我們排出的尿很清,水量就夠了;尿很黃,就表示體內血液粘稠,水分不足。

 


第四養:食物。


以清、淡、簡單的素食為標準。儘可能不碰肉食。人體的腸道比較長、用牙齒磨碎食物、體內不能無限地調節膽固醇和血脂的代謝、身體有汗腺、白天活動等等這些都是適合以植物為食的表現。如果一時斷不了肉食,可以到超級市場買冰凍的肉食來吃。新鮮的肉毒素比較高(動物臨死前恐懼會產生毒素),長期食用會影響健康。蔬菜瓜果也要適應季節的才吃,反季節的少吃。這樣才能減少食物對我們身體的影響。

 


第五養:淋浴。


調節好水溫,特別是冬天,水溫不要太熱,太熱會使皮膚乾燥。最好不用肥皂,可以用精鹽擦身體,並輕輕按摩,用毛巾擦擦背,沖洗乾淨就好。洗的時候加一個意念:清潔的水把身體的污垢全部都沖洗掉。洗完後要擦乾,特別是腳要擦乾,知道了“病從口入,寒從腳起”這句話後,更要時刻注意腳的保暖。

 


第六養:睡眠。


每個星期至少有四天晚上十一點要睡覺,子時不睡覺,肝膽兩條經絡得不到休息,補充睡眠十多個小時都不能夠補回來,越睡還越累。我們的大便很臭,就是肝臟在超負荷工作的症狀。

 


第七養:鍛煉。


把“生命在於運動”改一改,變成“生命在於相對運動”,心要靜,身要動。心不要亂想東西,身體不要久坐、久睡。運動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度,運動量就夠了。走路的時候不要急匆匆,老是低著頭看地下,要挺起胸抬起頭來平視前方,身體放鬆,按一定的節奏行走。人生志在參與,享受參與之樂,不強求結果;不要做匆匆過客,背著沉重包袱勞碌一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