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運動,活化大腦抗憂鬱




2010/07/26 09:25


洪蘭:閱讀 + 運動,活化大腦抗憂鬱


文.洪蘭


2010/03 康健雜誌 3月份網路專欄


報載有對夫妻,因妻子重度憂鬱,苦不堪言,決定自殺解脫,先生不忍她黃泉路上獨行,便陪她一起燒炭。這則新聞讓我看了很不忍,因為現在對憂鬱症已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它有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上的原因,有藥物可以幫助,病人也可透過運動方式幫助自己減輕病情。


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大量運動到他心跳最高數字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時,他大腦中會分泌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些神經傳導物質都跟情緒有直接的關係,百憂解就是阻擋血清素的回收,使病人大腦中的血清素比較多,心情好起來。臨床實驗也發現憂鬱症的病人每日持續運動三個月後,百憂解的藥量可以減少。


憂鬱症、巴金森症、阿茲海默症和老人失智症是現在耗費最多社會成本的慢性疾病,每一個國家都致力於這些疾病的預防。研究已發現防止大腦老化最好的兩個方式是閱讀和運動,它們都能使腦細胞活化,增進大腦神經連接的密度,運動對第二類型的糖尿病更有幫助,初期的糖尿病病人若能每天運動、控制飲食,可以不必服藥。


瑞典曾經追蹤七十五歲的老人一直到他們九十五歲,結果發現每天只要運動四十五分鐘,他們大腦中白質(神經纖維)的退化程度就有顯著改善。老人家膝蓋軟骨已開始退化,不適合跑步或做劇烈運動,連出門散步都最好拿著枴杖,以防跌倒。最適合老人的運動是游泳,因為水有浮力,關節不會像跑步時那樣因承受太多重量而受傷,游泳又是個全身的運動,直接訓練心肺的功能,因此瑞典每一個社區都有游泳池,游泳也使老人走出公寓跟社區接觸,老人需要跟人對話,關在家中看電視會使大腦退化得很快。美國甚至由公家出錢請計程車把老人送到社區的活動中心去跳舞、游泳和健身。看起來這好像是浪費納稅人的錢,其實老人若身體健康,節省下來那些看不見的醫療費用才是更可觀。


我們台灣也看到運動對學習的幫助(血清素也直接影響記憶),又看到每年暑假溺死很多的孩子,一棵幼苗來不及長大便夭折,真是令人痛心,因此看到政府終於要蓋游泳池,讓偏鄉和山區的孩子也可以學游泳時,真是非常高興。此舉老人和孩子都受益,堪稱一石二鳥、一舉兩得。


其實,台灣很缺游泳池,很多縣市和鄉鎮連一座都沒有。台灣是個海島,島國的孩子怎麼可以不會游泳?不要孩子去河裡冒險,就必須提供他安全的游泳環境,在神經學上,要改變一個行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要的行為的神經迴路去取代不要行為的。


一件事只要是對的,就應該去做,不可因困難而放棄。「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困難是可以克服的。我們不能因為吃飯會哽到而不吃飯,也不能因為可能有弊端而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


柏拉圖說:「為了讓人類有成功的生活,神提供了兩種管道:教育與運動」。希望以後報上不要再有孩子溺死,父母呼天喊地的鏡頭,也希望健保的費用能控制住,不要每天喊漲。

<
以上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原文刊登於20100225聯合報,授權天下雜誌群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