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3 〉




2009/11/02 09:03


「所以者何?」所以然的理由是什麼呢?「上人應更求上法,我終不斷其功德。」這個「上人」,就是高上的人。但是這裡邊也可以說,比阿羅漢更高尚的人;大家都是阿羅漢,但是他若是發無上菩提心,他就高過了不發無上菩提心的阿羅漢了。那麼這樣的人,「應更求上法」,他應該再發無上菩提心,去求得佛無上菩提的妙法,不能夠停留在阿羅漢的境界,應該這樣做。「我終不斷其功德」,我是聲聞人,但是我始終不管到什麼時代、什麼時間,不會障礙這個「上人更求上法」的功德的。


這若在唯識的經論上說,就這個阿羅漢裡面有佛性,他有聲聞的種性,他也有菩薩、佛的種性,所以他證了阿羅漢,他還能發無上菩提心的;這在唯識的經論上有這樣的說法。在這個經文上,倒沒有提有沒有佛性這個問題;只是說他若發心,我也隨喜。所以從文的表面上看,應該是和《法華經》的意思相合了。天台智者大師解釋《法華經》的時候說,佛在其餘的世界,天台智者大師說那是方便有餘土;這些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實在是到方便有餘土去了。在方便有餘土的世界,又見到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他說《法華經》,他又發無上菩提心了;那麼這是《法華經》上的意思。但是這件事,天台宗說方便有餘土,和唯識宗沒有方便有餘土這樣的安立,但是它說到有受用土,應該是屬於受用土裡邊的。


憍尸迦!何等是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應薩婆若心,念色無常,念色苦,念色空,念色無我。


前面這一大段文是回答的緣起;因為佛的神力加持,所以須菩提尊者能為大眾說般若波羅蜜。這下面第二段,就正式的回答這三個問題。


這下面回答分三大段:第一段是「答三問說般若」,前面提出三個問題,回答這三個問題,說般若法門,這是第一段。第二段「釋疑說般若」,解釋疑惑,又說般若法門。第三段「疑除悟解散花供養」。這一大段的文分這麼三段,有這三樣意思。


現在第一段「答三問說般若」,分兩段:第一段是「答後二問」,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暫時先不答,先答後面兩個問題。這分三科,第一科是「答二問」,分為兩段。第一段「答般若體問」,就是回答中間的這個問題。什麼是般若法門?般若法門的體相是什麼樣子呢?回答這個問題。這分兩科,第一科「明無常觀」,第二科「明從無常觀轉入無生觀」。這個答般若體相,分這麼兩段加以解釋。


這一段是說明什麼叫做般若法門;它的意趣,是令我們學習般若法門的人明白什麼叫做般若法門,是這樣意思。第一段「明無常觀」。


「憍尸迦!何等是般若波羅蜜?」這是把這個問再提出來。「菩薩摩訶薩應薩婆若心」,這一句話是有所簡別的。就是如果你是菩薩的話,是「應薩婆若心」,就是與薩婆若心相應的。這個「薩婆若」是什麼意思呢?在〈往生品〉,在本經〈往生〉那一品裡面也有這句話。這句話,龍樹菩薩的解釋,它就是一切種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薩婆若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你要發無上菩提願。你想要修止觀,你先要發願。我為什麼要學習般若法門呢?我想要成就無上菩提,先要有願。這樣子才可以名之「菩薩摩訶薩」,才稱之為大菩薩。我們通常說菩薩,我們漢文佛教的習慣,說「菩薩」,就指大乘佛法裡面的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而這裡面包含著「摩訶薩」的意思。但是在印度佛教的習慣上的用語來說,「菩薩」這個字是通於三乘聖人的;這阿羅漢也是菩薩、辟支佛也是菩薩、菩薩也是菩薩,這個都是發道心的人。但是加個「摩訶薩」呢,就是聲聞菩薩、緣覺菩薩就不是了,唯有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名之為「菩薩摩訶薩」,就有這樣意思。


但是它裡面的內含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要發無上菩提心。學習大乘佛法,你要先發無上菩提心。通常我們漢文佛教徒要受菩薩戒的時候才問:「你發菩提願未?已發菩提願」,那麼才給你受菩薩戒的;其他的事情,似乎沒有提出這個問題。但是在這裡面可說出來了,你要學習般若法門,你要發無上菩提心,有這麼一個規定。那麼以此為例的話,說我們學習小乘佛法,那你應該先發出離心。我為什麼要學習《阿含經》、《阿含經論》?我為什麼要出家呢?你要發出離心;就是我想要解脫生死苦、我想要得涅槃,你要有這樣的願,你才可以學習這個法門的。這是由「應薩婆若心」來推論,學習佛法應該先發願,有這件事。其實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沒有願,你可能不很精進,一定容易懈怠,是有這個問題的。


「念色無常,念色苦」,發了菩提願以後;這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句話,這只是這麼一句話,但是這裡面實在是包括學習了大乘佛法在內的,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的,不然你怎麼會發無上菩提心呢?發了願以後,你就應該這樣用功修行。「念色無常」,這個「念色無常」應該是有奢摩他在裡面的,先要修奢摩他的止,在奢摩他的止修成功了,然後就修毗缽舍那的觀的意思。我們通常說四念住或四念處,這個「念」,念裡面有觀的意思。這個「觀」和「念」,它的含意不是相同的,但是是不相離的。這個「念」是什麼意思呢?是把這個法門分明的、很明了的顯現在你心裡面,那就是念的意思。這個「念」是記憶的意思,憶念的意思。把這個法門顯現在心裡面以後,然後再做毗缽舍那觀,再去觀察、思惟。如果這個法門沒有顯現在心裡面,你觀什麼呢?你就不能觀了,所以這個念還是很重要的。


現在這裡呢,實在就是修四念處。「念色無常」,就是先觀察我們這個生命體,我們這個生命體,色、受、想、行、識,這是五蘊。我們的生命體由這五種成分組成的,就是我們要向無上菩提那裡去,你要先把自己的心要清淨一下。我昨天曾經說過,我們漢文佛教大家都是提倡念佛法門;只是念阿彌陀佛,叫你一心不亂,臨命終的時候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國。但是若學習般若法門呢,般若法門和念佛法門有一點不同。所謂念佛法門,就念佛名號叫做念佛法門;因為我們現在的漢文佛教所流傳的念佛法門就是這樣子,就是念阿彌陀佛名號,因為這樣比較容易。但是這個般若法門呢,是比念佛名號的法門要深了一點。


這個深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呢?就是我們學習般若法門,要把現在這個凡夫的境界,把它改造一下,目的就是這樣子。我想要得無上菩提,我現在是個凡夫,怎麼能得無上菩提呢?就是要把凡夫的境界改造一下就可以了,是這個意思。怎麼樣改造法呢?就是要修四念處。就是觀無常、觀苦、觀空、觀無我,這裡也包括著不淨,就是修四念處,這樣來改善自己內心的貪瞋癡的煩惱,就是這個意思。那麼念阿彌陀佛的法門,能容許我們內心裡面貪瞋癡嗎?也是不同意這件事的。但是有個不得已,有一個勉強的,就是不過問這件事,就是念阿彌陀佛一心不亂就好了;到了阿彌陀佛國的時候,你還是要修四念處的。不過,到阿彌陀佛國修四念處,可能是根性利,不像我們在娑婆世界的時候根性鈍。


這裡說先修無常觀。觀無常,受想行識先不說,先說色。色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我們的前五根都是地水火風這物質組成的,所以都算是色法。觀察是無常的;這個「常」,就是不變化叫做常。「無常」,就是沒有不變化,就是它要變化的。但這個變化中,有很顯著的變化、有不顯著的變化。不明顯的變化,就是剎那剎那間的無常;顯著的變化,年輕人可能不明顯,你若到五十歲以後,隔幾年再看見,就知道這個人老了,變化就是很大。譬如說我們現在這個燈的光明,我感覺它一直地在光明,不感覺它有什麼變化,實在光明裡面也有變化,就是剎那生、剎那滅的。但是我們的肉眼遲鈍,我們只看見它光,不感覺它有變化,但是若天眼可是不同了。我們現在肉眼看見地板就是這樣子,如果你是天眼看這些東西,可就不是這樣子了,就看見這個牆壁都是一個洞、一個洞的了,都是剎那剎那變異的。


當然這裡也包括著老、病、死,都是無常;觀察它是無常的,它是要老、要病、要死亡的。說是我現在也沒有老、也沒有病、也沒有死,但是決定要老病死的,你今天沒有老病死,過幾天可能病就來了,也可能就死掉了;總而言之,這件事是不能避免的。我們若能這樣觀察的話,就會避免了很多的煩惱,能避免很多的煩惱的。所以是「念色無常」。


我昨天曾經說過,說是這個天上的人的身體,他們的生命體比我們好得多。但是欲界天還不如色界天,色界天的身體還好過欲界天,但是也都是凡夫。若是你修學聖道成功了,到了法身菩薩的境界,就是棄捨了這個臭皮囊了,得了超越三界以上的這個法性生身的時候,那就是沒有老病死的,也不老、也不病、也不死,有隨意的變化,不可思議的神通道力。


小乘佛教就是說觀無常、觀苦、觀無我,就是這樣子;大乘佛教現在告訴我們,也是這樣修。非佛教徒,不是佛教徒,他對於佛教沒有信心,他看見了我們佛法有這樣說法,觀察世間都是無常的、都是空的,叫我們對於世間沒有歡喜心了,這佛教就是消極。但是實在來說,佛教是積極的;佛教是不滿意我們現在的老病死的身體,不滿意這個身體,想要再創造一個沒有老病死的生命,那麼在經論上就是「法性生身」,也可以說就是法身了。我們為了想要成就那個生命體,就得要棄捨這個,為什麼要棄捨呢?因為我們對這個身體很多的顛倒迷惑,在這個身體上生貪心、生瞋心、生愚癡心,引起各式各樣的煩惱;無量劫來,受這個煩惱的欺誑、受這個煩惱的傷害,但是我們始終不覺悟。所以佛菩薩慈悲,告訴我們這個身體不是令你滿意的,現在你感覺滿意,它靠不住的,到時候就是老了、病了、死了,你歡喜嗎?你不歡喜,也還非這樣不可的。這樣就是使令我們的煩惱就減少了,逐漸地減少、以至於沒有這個煩惱。所以應該這樣修觀。「念色無常」。


「念色苦」,這個苦就是苦惱,令我們的心情有這些痛苦的感覺。實在來說,也有的時候不完全是苦;譬如說書法家歡喜寫字,書畫家畫畫,畫到滿意的時候,這個字寫到滿意的時候,心情也快樂嘛,不完全是苦。還有其他的一些事情也是一樣,我們吃飯,合口味了也歡喜一點,不合口味是不高興。其他的事情很多,有痛苦的感覺、也有快樂的感覺、也有不苦不樂的感覺。為什麼只是說苦呢?這裡面也是有原因的。人,誰願意苦啊?都是不願意苦,而願意追求快樂嘛!但是追求快樂這件事,不是容易,你追求的時候很辛苦,就算你成功了,你要保護你所得的快樂,也不容易,也是很辛苦。若是失掉了,不得了!失掉了,有的人也可能會苦惱了幾天就不苦了,但是也有人可能會自殺了。那麼就是追求安樂的事情、追求快樂的事情,也令你苦,所以那個樂不真實令你滿意的。但是我們人對於樂的追求,這個希望心太強了,那個苦就不計較了,就是一直地追求這個樂。這是「念色苦」。


「念色空」,這個念色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這個身體是老病死,有剎那生滅的變化,這裡面沒有一個不生不滅、常恆住的東西,所以叫做「空」。我們一般人沒有這種思想,我們追求欲的生活的人沒有思惟這件事;我們日常生活所做的這一切事,都是追求欲,色、聲、香、味、觸使令它好又再好、好又再好,只想這件事。但是在印度的宗教界不全是這樣子,他們認為在這個生命體裡面,有一個常恆住、不老病死的。或者我們說這個臭皮囊,這個皮袋是臭的,裡面有個不臭的、不老病死的這個東西,有這麼一個……或者是理性,或者是什麼;有這種想法。我們漢文佛教徒,我們中國哲學也沒有明白的說這件事。那麼這件事呢,那就是有,這個就是有,在我們這個臭皮囊裡有另外一個東西。現在佛告訴我們沒有,這個身體裡面除了臭皮囊還是臭皮囊,另外沒有那麼一個常恆住、不變異的東西的;或者就是我。那個常恆住、不變異的,名之為我的體性的東西是沒有的,所以叫做「空」。


「念色無我」,我們這個臭皮囊,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但是色受想行識本身也是不自在的、沒有決定性的。這個色受想行識本身,它也沒有決定性,也是常常的變化的,它要依賴種種的因緣來支持它;如果支持它的因緣有變化了,那麼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也就隨著變化。你七天不吃飯,看你的精神怎麼樣?身體也是,它本身沒有獨自存在的力量,不自在,所以叫做「無我」。


這位發無上菩提心,與薩婆若無上菩提的願相應的這位菩薩,就是凡夫的菩薩;凡夫菩薩初開始的時候,你要這樣學習般若法門,你要這樣學習。這個學習,我剛才說過,你先要學習奢摩他,修止;或者是修一個鐘頭,如果你能一坐八小時,心裡面能明靜不動,那是更好。但是不可以只是修止,你同時要「念色無常,念色苦,念色空,念色無我」,要修這個四念處,要這樣觀察。這樣修觀的時候,就能使令你解脫愛煩惱,不愛了,對這個臭皮囊沒有愛心。當然,你還是要保護它,也不能糟蹋它;也不會在這裡執著這個是我,這個臭皮囊是我,也不會再有這種想法。你若能達到無我的境界,你就是聖人了,就名為聖人了。


我講到這裡,心裡又有妄想。我們佛教徒,我們在家的佛教徒、出家的佛教徒,當然,我剛才說了,我們就弘揚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但是我們佛教徒與佛教徒,我們彼此間的關係是什麼樣?就是不容易合,不容易合的。我反對你,你也反對我,就是煩煩惱惱這個境界,就是這樣子。如果你若「念色無常,念色苦,念色空,念色無我」的話,就沒有這個問題,人就容易合。因為你這樣修行的時候,能夠消滅自己的我、我所的這種煩惱,消除內心的貪瞋癡的煩惱。消除了這樣的煩惱,不管做什麼事,都不會為自己著想,也不會這樣想,是為大眾著想;我為你著想,不是為自己著想,那麼人就容易合了。你做方丈,我支持你。如果你若修四念處,有這樣的智慧、有這樣的德行的話,你提出的意見多數是合理的。因為不會為個人著想的嘛!所以提出那個意見,容易令人接受。就算是有的地方不那麼合道理,但是你沒有我、我所見,你不會太執著;別人若提出更好的計劃,你也一定會贊成,把自己的錯誤的思想撤銷,而不會堅持我的主意是對的,不會這樣。不會這樣,大家容易合。大家容易合,最低限度有兩種功德,就是個人的品德提高了,而佛教的大眾的事業也提高了。我認為若是能這樣做,社會上非佛教徒不敢說你是迷信,也不敢說你是寄生蟲,我認為會有這種效力,也不敢說。因為佛在世的時候,那些大阿羅漢,誰敢說阿羅漢是寄生蟲?誰敢說?我講一個小小的故事聽聽。


有個畢陵伽婆蹉阿羅漢,當然是乞食的,不像我們現在佛教徒自己有廚房燒飯,他不是,不做這種事。他常到那一家去乞食,那一家人不是個富貴的人家,是個貧苦的人家。這一天到那去乞食,當然也照常給他一缽飯菜吃,但是那個貧苦的人家,一個女居士,我們用現代的話就是女居士,她就哭。畢陵伽婆蹉說:「你哭什麼呢?」說:「阿闍黎!」這個女居士稱畢陵伽婆蹉,稱為阿闍黎。說是:「今天我們這個地區有一個重要的節日,大家都去集會,我不能去,這心裡面不歡喜,所以哭。」說:「因為什麼不能去呢?」「因為我是窮人,穿的衣服很破爛,就不能去參加。若想去參加,就得穿上一個新的、最美好的、最莊嚴的衣服才可以去,我沒有這個衣服嘛!」畢陵伽婆蹉說:「這很容易嘛!」很容易,是怎麼容易呢?「好!」這一句話就出來一個好的衣服。就給她穿上衣服了,看上去就好像富貴的人似的,她就去參加去了。


參加了,這個地區的人很多人認識她嘛,說:「怎麼你穿這麼好的衣服?是偷來的嗎?」說:「不是!不是!」就否認這件事。但是這個也說、那個也說,就把這話傳到政府、傳到國王那兒去了。國王也疑惑,窮人沒有錢,怎麼忽然間穿上這麼好的衣服,怎麼回事情呢?就把她叫來了;同時也把這個畢陵伽婆蹉叫來了,(我們簡單的說),叫來了。那麼就問:「你是窮人,怎麼穿這麼好的衣服呢?」說:「這是阿闍黎給我的,不是我有錢,我也不是偷來的。」說是:「你是出家人,也不做生意,都是靠別人供養的,你怎麼會有這麼好的衣服呢?」畢陵伽婆蹉說:「你要知道嗎?」說:「是的!」他就拿這個杖向地上敲一下、向牆敲一下,都變成黃金了,說:「你要問我怎麼來的?就是這麼來的。」這國王說:「好!好!好!阿闍黎,你是大神通,請你回去吧!」


這個阿闍黎,這些聖人有這種境界,你敢說他是寄生蟲嗎?你敢說他是迷信嗎?我看沒有人敢說這句話。你相信佛教也好、你不相信也好,你對他不敢輕視,你不敢輕視的。我們今天的……我們佛教徒,「捨本逐末」,這句話不要解釋了。
所以,「念色無常,念色苦,念色空、念色無我」,是我們佛教徒,為了自己得聖道,應該這樣學習;為了佛教的興盛,也應該這樣學習。說:「我不學習,我不願意這樣子,我就念阿彌陀佛」,也好,念阿彌陀佛,我也同意,也是好;到阿彌陀佛國也是可以,但是這裡的佛教衰了,這裡的佛教衰了!


念色如病,如敗癰瘡,如箭入身,痛惱衰壞,憂畏不安,以無所得故。


「念色如病,如敗癰瘡,如箭入身,痛惱衰壞,憂畏不安」,本來前面這四句話就夠了,修這個無常、苦、空、無我就夠了,下面為什麼還說這句話呢?就是我們這個鈍根人,這四句話還不能覺悟。你這麼說,我還放不下,世界上還是很美麗的,我這不是臭皮囊啊!所以又加上一句「念色如病」,我們有這個身體,就像有病似的;我們有這個身體,會引起很多的問題,引起很多的煩惱,很多的問題。「病」這個話,當然就是地水火風它們有衝突,不平衡了,就是有病了;那麼這可以看醫生,有可能會就治好了。


「如敗癰瘡」,這個就是比病重了,就是有腫瘤了;或者就是表現在外邊的,或者是在體內的,有腫瘤了。這個腫瘤,它破壞我們身體的力量非常大,不容易治得好,你就是看醫生也不容易治得好,所以「如敗癰瘡」。這在《瑜伽師地論》上解釋,表面上也是四大不調和,但事實上是有過去的業力,過去的罪業現在發作了,發作了就是會得這種病。但是這個罪業也不是說是決定不可以消除的,也可能會消除。就是我們佛教說,有定業、有不定業。你這個罪業是屬於不定,由這樣的罪業得到這個癰瘡、這個腫瘤,也還有可能會治好;如果是定業,就困難的。但是佛教徒念觀世音菩薩、念陀羅尼咒,你念《華嚴經》、《法華經》,念《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念《金剛經》,念大乘經典,這事不可思議,還是有可能會治好的。


這個定業、不定業,怎麼講呢?就是你做這件事,或者是做利益人的事情,或者做損害人的事情,你是經過計劃的,周密的計劃,明明白白的、歡歡喜喜的把這件事做成功了,這就是定業。你做功德也是定業、造罪也是定業,得果報的時候很難。你是過去世,你做的功德,而現在得了果報,這個定業所得的功德的果報,也是不可破壞的,土匪沒有辦法來搶你的,不行,不可以搶。如果造的罪業得果報的時候,你念觀世音菩薩,「哎呀!觀世音菩薩不靈」;其實不是不靈,就是過去的業力太厲害了,觀世音菩薩很難轉。我們古代的大德,說是叫做「轉」,用這個轉字,你向左轉、向右轉那個轉字,是用這個字;「轉業」,他沒有說消業。


我們現在的佛教徒,常好說「加持」,當然這密宗常好用這個字,的確有這件事,有這個加持這件事。譬如剛才前面那一段文,須菩提尊者他為大眾說般若法門,那就是有釋迦牟尼佛加持的關係,的確有這件事。但是這件事,也可能有人有這種經驗,就是得到了上師的加持,但是可能有一分鐘,你感覺到有加持,過一分鐘就沒有了;你承受不了!這樣的加持,可能上師是加持,觀世音菩薩不加持;因為加持等於沒有加持,對你沒有好處。那麼要怎麼樣情形呢?你本身一定要受持五戒、十戒、八關齋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持戒清淨,而能夠常常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的話,那觀世音菩薩可能會加持。因為對你真實有利益、對你真實能有幫助,佛菩薩才做這件事;對你沒有幫助,這件事佛菩薩不做,不做這件事的。


所以我們說是有病了,你還是可以念觀世音菩薩,還是可以念大悲咒,也可以念《大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還是可以念,那麼怎麼回事情呢?你今天也念、明天也念,你心會因此而得清淨。聖人心裡能離一切相,而能湛然不動,就是可以獨立的可以清淨,他心清淨。我們不可以,我們要有依靠,我們要念阿彌陀佛名號,或是念經、念咒,我們心裡面那個貪瞋癡就不動,那也就好一點,就是相似的有點清淨。如果天天念、天天拜佛,逐漸地逐漸地就清淨了,也能得到佛菩薩加持。如果你念經的時候,心裡也不清淨、念佛也不清淨、念咒也不清淨,這個對不起了,那就是非常遺憾了,那就很難轉,這個業是很難轉的,就是不能轉了。所以「如敗癰瘡」,這在《瑜伽師地論》是這麼解釋;這個癰瘡,就是過去有罪業,而現在有這樣的苦惱,「如敗癰瘡」。


這話還要再提一下,不然又不明白這個意思。我們有這個身體,就像有個癰瘡似的。我們不要以為我這個身體很健康,其實不是,這個身體很多的問題。就像那個駕車的人,駕這個車在公路上跑,跑得很正常,但是它已經有毛病了,如果過了幾分鐘,這個毛病一爆炸了就不得了。我們的身體也一樣,很健康、很好,哎呀!第二天就有問題了,一樣啊!所以我們若作如是觀的話,還敢放逸嗎?你要積極的栽培善根,不敢做惡事的。所以,「如敗癰瘡」。


「如箭入身」,說是這個敗癰瘡也可能會治好了,有神醫、有妙藥,一下子就把癰瘡治好,也可能的。現在說「如箭入身」,人射這個箭,這個箭頭射到你身體裡面,這個箭頭不容易出來的。那個箭入到你身體裡面,「痛惱衰壞」,就是一直地令你苦痛、令你苦惱,你就是遭衰了,這身體就被破壞了。這就譬喻我們有這個身體,就是這麼回事情,是特別苦惱的事情。


「憂畏不安」,有了這個身體,你心裡面常有憂愁。我現在,我看別人有糖尿病,我沒有;你真沒有嗎?也可能明天有了。所以就是心裡面有恐怖,有這個事情;好像是和虎狼共住那樣子,就心裡不安。


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個果報,果報是由過去的業力來的。我們過去造業的時候,也可能造一點好的功德業,也可能造了很多的壞業,有罪過的事情。我們現在反省我們自己,我們日常生活的時候,我們的心,清淨心有多少?這個染污心有多少?我們看見別的人走運氣了,我們心裡怎麼反應?我看見別人倒楣了,我心裡面怎麼反應?你若注意自己的時候,就發覺自己的染污心特別多,而這個清淨心、慈悲心,不是很多。我們今生這樣子,前生一樣也是這樣子。如果我們不遇見佛法,你不修學四念處,將來還是這樣子,也是這樣子的。所以這個身體靠不住的,「憂畏不安」。


說我今天我還能夠自由的活動,你趕快藉這個機會栽培善根啊!等到你身體不對勁了,你還想要做功德?你想要念佛,念不來啊!你想拜佛,也拜不來啊!想要念大悲咒,都念不來啊!所以現在能對付得過去,趕快要栽培善根啊!你這個時候你不在佛法裡面栽培,這個機會過去了,過去就沒有了。所以,「憂畏不安」;就是我們發了無上菩提心以後,應該拿出來時間作如是觀。要修奢摩他的止、也要修毗缽舍那的觀,應該這樣觀察。這樣觀察的結果,使令我們的品德提高了,就容易有功德,會減少過失。


「以無所得故」,這句話有點不同了。後面說:「是亦無所得,觀色寂滅離,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受想行識亦如是」,就和這個意思是相同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既然有這句話,我還是講一下,什麼叫做「以無所得故」。「無所得」,就是得不到什麼,沒有得到什麼,就是沒有的意思,就是空的意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