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讀出大票神童



 


王財貴:兒童讀經不是填鴨是填牛


  「要小孩讀經,不是形同走回頭路,進行填鴨教育嗎?」談到讀經,一般人的反應莫不覺得艱澀難懂,連大人都覺得吃不消,何況是小孩!


王財貴卻不以為然地說:「兒童讀經,絕非填鴨,而是『填牛』教育!兒童擁有豐沛的記憶力,就像牛有四個胃,經典怎麼背也不嫌多!」


「背那麼多作啥?小孩能懂嗎?」


「生命有自己的深度,大人焉知孩童不懂!就算現在不懂,將來可以慢慢反芻!」


「背了以後,忘記怎麼辦?」


「經典裡的字句字字珠璣,就算忘了,這些思想的精華也會在生命底層發酵,深刻地影響孩子的一生。」


「一句話就是一輩子。」憑著這樣的教育熱情,今年五十一歲的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教授王財貴,無怨無悔地走上了推廣「讀經教育」之路。


外表溫文儒雅,說起話來批判精神與幽默兼具的王財貴,是國學大師牟宗三的入室弟子,曾經擔任過《鵝湖月刊》社長的他,是「讀經教育」運動的靈魂人物。自稱對讀經教育是「全生命投入」的他,不僅引發了世界性的華人讀經熱,直接或間接地造就了無數個「讀經神童」,最近,他還計畫推動「英語讀經班」和「特教讀經班」,把讀經教育的經驗應用到英語教學和特殊教育上,希望創造出另一個「讀經奇蹟」。


科學填鴨 抹煞創造力


在很年輕的時候,王財貴就已將推廣讀經教育當作一生的職志。王財貴回憶道,十七、八歲時,在師專念書的他,發現自己的語言能力不夠,修養、智慧也不足,於是開始反省他過往的學習歷程:「小時候,我其實很聰明,不論什麼課文,都能倒背如流。為什麼現在的語文能力還是不好?」


後來,王財貴仔細翻閱中學時代的國文課本,發現幾乎所有文選的作者,古自韓愈、蘇東坡,近如胡適等人,都是從四、五歲就開始讀古文、學做詩詞,他由此得到啟發,並逐漸從現代的教育心理學中建構出他的「讀經」學習理論。


王財貴指出,依據研究,六歲至十三歲是一個人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代,至十三歲到達頂峰後,只可繼續維持或走下坡,相反地,理解力的發展,在一至十三歲間通常是緩慢上升,十三歲之後才有長足進展,並可因經驗及思考磨練而終生進步,直到老死。


「由此可見,現代臺灣的學校教育方式,其實是違反教育心理學及兒童心智發展原則的。」王財貴認為,臺灣的語文教育和文化教育太過簡單,「認為只有實用的、孩童可以懂的才能教。」造成孩子所學的永遠不敷他下個人生階段的需求,導致人文素養低落,相反地,數理科內容又太過艱澀,超過一般學齡兒童的理解力發展程度,過度「科學填鴨」的結果是,八成的孩子害怕思考數理問題,等到上了大學,理解能力發展成熟之時,對研究的興趣早就被抹煞殆盡了!


成效非凡 大陸也傳讀經熱


「讓小孩在無壓力環境下,透過不斷朗誦吟唱的輕鬆方式讀經,不僅能充分利用其記憶力,在不知不覺中識字,還可刺激其圖像思考和創造力,平衡左右腦的發展。」王財貴說,讀經讀得好的話,一個幼稚園的孩子最多可認識幾千個字,日後再發展寫作、理解力自然不成問題。


從師專畢業到國小教書後,王財貴開始在自己的班上進行兒童讀經實驗,後來,又拿自己的小孩來當「白老鼠」。他的四個小孩,在接受讀經教育後,個個變得聰明乖巧,原本到五、六歲還不太會講話的老二宣曆,在國小三、四年級背完一本《老子》、半本《論語》後,成績突飛猛進,不僅以高分跳級考上台大哲學系,大學才念了三年,又同時考上台大和中央大學哲學所的榜首,表現十分驚人。


證實了讀經確實可以提高孩子的語文能力、考試成績、健全人格之後,王財貴決定全面向社會推廣「讀經教育」的理念。在全國電子專賣店董事長林琦敏的支持下,一九九四年初,王財貴成立了「華山講堂讀經推廣中心」,在短短五年內,就促成了全台上百萬名兒童加入讀經班的行列,至今,香港、澳門、中國大陸、歐洲、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等國,都可見到讀經班的蹤跡。


這二、三年來,在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推波助瀾下,讀經教育在中國各地都引來官方與民間的熱烈回響,如今已成為大陸最當紅的學習熱潮,許多中小學已將讀經列為正式學習科目,估計全大陸已有三百萬人以上接受讀經教育,不少教育學者也積極在進行讀經教育的理論及成效研究。


幾年來,讀經班培養出天才兒童的新聞屢見不鮮,不少體制內的教師也躍躍欲試,且在實際的教學經驗中認識到讀經教育的好處。台中縣大里市崇光國小的朱安邦老師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讀經兩年 全班改頭換面


四年多前,深為教育瓶頸所苦的朱安邦,在王財貴的鼓勵下,開始了班上同學的讀經教學計畫。一開始,因為怕家長反對,朱安邦自掏腰包,買了五十本《論語》讀經本送給班上同學,還規定大家不能帶回家,以免家長發現,沒想到,這個實驗計畫後來居然讓朱安邦成為全校最紅的老師。


雖然每堂課只讀十分鐘的經書,班上同學的進步速度卻遠超乎朱安邦的意料之外。實驗進行兩個月後,班上同學的讀書風氣逐漸改善,記憶力普遍提高,不僅國文成績進步了,數學、社會等科目也明顯變好,連整潔、秩序比賽都拿到全校第一名。


經過兩個學期,整個班級的文化氣息已不能同日而語。除繼續讀經外,朱安邦也鼓勵班上同學多閱讀課外讀物,結果一年下來,平均每個孩子看了八百本書,而且人人樂在其中,沒人喊苦叫累。


要升五年級時,班上同學面臨要換導師的命運,全班家長聯名上書給校長,希望由朱安邦繼續留任,幸運地如願以償。在朱安邦兩年多的帶領下,這個班幾乎「改頭換面」,成為全校公認的模範班,到六年級時,班上學生已有人看完三千本書,學完「英語九百句型」,全班數學平均成績排名全校之最,作文、音樂、美術、體育等術科表現更是一等一。


要把學生帶成這樣,想必是費盡心神吧?事實恰好相反。班上同學養成習慣後,只要上課鐘一響,班長一聲令下,讀經聲自然響起,朱安邦不僅不需要操心,還多出許多時間來改作業、做行政工作。更神奇的是,每天陪著學生們念經,「耳濡目染」三、四年下來,朱安邦的智慧潛能也被開發出來,已經教了十多年書的他,去年以榜首考上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優異的成績,連他自己都喜出望外。


讀聖賢書 潛移默化心性


朱安邦的教學經驗並非特例,不少帶過讀經班的老師都有類似的體會。台中縣旭光國小教師林素花就指出,她的班級原本班風浮躁,學生的心不在書本上,第一次月考,數學平均七十八分,開始讀經一個多學期後,月考的數學平均竟然進步到九十二分。


更讓林素花感到興奮的是,班上學生的品行和人際關係,也在讀經後「潛移默化」,有了顯著的好轉:一位從一年級就開始逃學、蹺家的孩子,本來經常對老師口出惡言、跟同學恐嚇勒索,在讀經一段時日後,竟帶著希望的口吻來問她:「老師,古人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是真的嗎?」後來,這個孩子的表現,果真令人刮目相看,變得知書達禮、合群友善,就連以往指名不願讓自己小孩和他同坐一桌的家長,都認為他的改變是個奇蹟。


小孩讀經之後,變得脾氣溫和,更懂禮貌、體貼他人、會幫忙做家事等,是許多家長們的共同經驗,而許多原本有學習困難、身心發展障礙的孩子,也因讀經的機緣而徹底改變了人生的際遇。


去年全國經典科段總會考,從六千多位小學生中脫穎而出,唯一獲得最高段(六段)榮譽的考生林伯丞,小時候原本是個每位老師見了都頭疼的過動兒,為了安定他的心性,林伯丞在當消防隊員的父親林益申,每天清晨四、五點起床陪兒子讀經,經過近五年的訓練,目前就讀於新竹頂埔國小六年級的林伯丞,性格變得十分沉穩,課業成績從中等程度躍升為名列前茅,不僅出口成章,《論語》、《孟子》、《易經》、《老子》、《學》、《庸》等經典背得滾瓜爛熟,還利用課餘時間到新竹師範學院語文研究所旁聽。


「早一天讀經,就早一天有效果,晚一天讀,就少掉一天的機會。過了十三歲,就永不回頭。」經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的王財貴,人前人後都主張「培養大人物,要從小開始」,堅持「要背就背最好的」的他相信,中文讀經可以成功,英文讀經也絕對可以成功。


「一個孩子,在上國中前就會讀莎士比亞的作品,絕非不可能的事。」王財貴說,最近他已在積極規畫推廣英語讀經班的事宜,準備讓小孩從莎士比亞、林肯總統就職宣言等英語經典開始讀起,目前已有部分學校的老師願意和他一起作實驗,相信臺灣社會要出現英語讀經的熱潮,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