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本質永恆不變 --3

2012/07/13 11:32

  自修為上 弘法隨緣


  問:師父說修行人要熱情熾然,要有感同身受的慈悲心,這與 師父在叮嚀中說的堅守獨行道,交往簡為宜,己溺難救人,專心己躬事,兩者之間應如何體會、如何去做?恭請開示。


  答:這好像是很矛盾,一個普度眾生,一個是獨行道。古人講水邊林下長養聖胎,這是修行必要的條件。獨行道不是叫你到山上獨自一個人住,是說你走在熙來攘往人最多的大街上,好像只有自己一個人,那是獨行道。你如果沒有常獨行、常獨步的感覺,那你的安祥還沒有現前。當你摩訶般若現前以後,你走在西門町,走在頂好市場,你就有常獨行、常獨步的感覺。


  為什麼講獨行道呢?交往不能太多,太多了以後你就有虛脫感,感覺四肢無力,為什麼呢?說話最傷氣,假如那個人的品質不好、太低,那正負相消,酸堿中和,他就把你生命力浪費掉了。假如你不交往簡為宜的話,浪費你太多的生命力,你不能識根辨器,就不能度人,而且剛剛入門修行打基礎,見性了也要三年不說話,這是最低的。如果是擔負使命大任,要求更嚴格,像六祖開悟以後,在獵人隊裏隱居十五年。不是說悟了就講,有一點安祥就散播出去,而是自然散播,當他飽和了以後,他就把多餘的供養眾生。話說多了心會亂,你不相信,你試試看,當你口沫橫飛時,人家問你貴姓,恐怕你都忘了自己姓什麼,迷失到言語之中了。所以這個獨行道跟剛才講的有密切的關係。


  佛法講,剛才我講的就是,沒有講的就是。你若是一個人問我,我跟你講的又不一樣,大庭廣眾我只能這麼答覆。


  瞌睡是因為陰氣太重


  問:香港有一位朋友持誦金剛經時會打呵欠、流眼淚,有時在手臂,有時在大腿,或者是腰部的肌肉會跳動,這是什麼原因?


  答:這個問題說得還不夠完整,我給他補充一下:第一他平時喜歡作夢;第二他記憶力減退;第三他還有頭昏、頭痛的毛病。為什麼會這樣子呢?你若不讀金剛經,過去的問題壓在心底,一讀金剛經,把你陳年的那些心垢攪動,因為你過去太貪玩,不大注重自已的健康,作息不按時,晚上不睡覺,白天愛困。為什麼肌肉會跳動?膽固醇過高,血液的迴圈不好,神經衰弱。瞌睡就是因為陰氣太重,跟陽氣對照之下,陰氣就會顯現。對他來講,這是好現象,打一陣以後就不打了。這就是髮露陰氣,把內在的陰氣趕出來,這對他有幫助,因為陰氣太重,容易作夢,容易頭昏、頭痛,這都是陰氣作怪。


  咒──叫你不起分別 經──破除人的邪見


  問:誦經與持咒有何不同?為什麼咒是以梵音來發音,而經文是以翻譯音來發音?恭請開示。


  答:誦經持咒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因人的不同而有差別。咒就是總持,就是一心,就是真心。一心就是一念不生,就叫大總持。咒只發音,如果把意思注釋出來,那你就生心了。最簡單的是六字大明咒,嗡,嘛尼──升起大寶,巴米──蓮花。吽──破碎。咒不是不可以翻譯,大悲咒都可以翻譯,但是翻譯以後,心就不容易統一了,使持誦的人不易到達念而無念。佛法入門是以無念為開始,而佛法的究竟就是不二法門,真正的無念就是有念啊!真正有念也是無念。


  陀羅尼就是,你固然是不懂,但是你也未必能懂啊!經上講什麼?不知道。你說:我懂得意思,你所懂得的意思跟實在的法有差距。所以經咒沒什麼區別,咒的意思叫你不起分別心,而經的意思叫你破除邪見,各有功德。


  用大家聽得懂的發音


  問:現在各地安祥合唱團都在練唱心經這首歌,在練習當中產生了一些小小的疑問,想趁這個機會向 師父請示一下。就是每次在唱到菩提薩埵般若波羅蜜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我們對它的發音有不同的看法,因為我們都知道 師父曾經講過,像菩提薩埵應該念成ㄅㄨ ㄉㄚ ㄙㄚ ㄉㄚ,請問 師父:當我們在唱到這些梵語的時候,用什麼發音才是正確的?


  答:用大家聽得懂的發音。我們念ㄙㄚ ㄅㄚ ㄙㄚ ㄉㄚ南無ㄅㄛ ㄙㄚ ㄉㄚ,他們不曉得是什麼意思,他們不瞭解,大家念菩提薩埵,我們就這麼唱念,跟大家念得一樣就可以了。


  摩訶般若波羅蜜,譯為大智慧到彼岸,為什麼不直說是大智慧到彼岸呢?因為有的人會說:那小聰明就不能到彼岸嗎?會叫人起分別心。大智慧是一切智慧的本源,沒有它,一切的智慧無從建立,無從發生。我們只要用安祥心去唱,我相信大家都能體會到安祥心是什麼;安祥心不影響你說話,安祥心不影響你做事,安祥心可以使你沒有壓力。現在大家都是沒有壓力的,不會讓你斬不斷、理還亂,不會有過去、未來、現在一大堆事物纏著你,現在什麼都沒有了,現在都是自由的人了,自由就是解脫嘛!現在就是解脫,大家要珍惜現在這種感受。


  心經隨時都可以念


  問:有人說心經晚上不能念,現在我們把它譜成曲來唱,晚上可以唱嗎?恭請開示。


  答:不但晚上可以唱,而且睡在床上也可以唱(哄笑),沒有這個禁忌,你在廁所裏也可以唱。比如說佛頭著糞,你把水肥倒在佛的頭上,佛也不會生氣,因為佛是不垢不淨,沒有什麼叫做乾淨,沒有什麼叫做髒的。


  精誠所至便能一心


  問:師父在《觀潮隨筆》裏本來面目中寫道:惠明上座在豁然開悟的同時,順手抓住了生命的永恆。請問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像惠明一樣的把握住而不致錯過?


  答:寫文章嘛!都不免有點枝枝葉葉,不用順手的字眼好像不瀟灑、不風趣,用個順手,也簡直多此一舉,畫蛇添足,本來面目就是永恆啊!證得本來面目的時候就是永恆了,所以他不必另外順手,也不必去,生命原本就是永恆的嘛!


  你說我們怎樣才能那麼瀟灑、那麼容易呢?你只要保持現在的心態。證道歌說但得本、不愁末,這就是修行的根本,只要保持這個根本,就能夠消千災,就能夠增加福慧,就能夠使你現在活得沒有壓力,就在這個無壓力的狀態之下,本來面目就會浮現。


  很多人問我修行境界,我都不跟他講,為什麼呢?每個人都不相同,因為講了以後會影響別人,所以不能講。


  總而言之,說證得本來面目,本來就是沒有面目,只有生命,為什麼沒有?我還是不講。你不要看我這個人好像是語無倫次,其實我說話還是很謹慎的,因為我很謹慎,所以有些話我說,有些話我不說,在不傳六耳的情況下,有些話我對你說。你若問我為什麼順手抓?因為順手抓,不順手也抓,不用就得到了,所以說是順手的。


  除安祥以外,沒有更好的方法


  問:自從閱讀 師父講詞以後便想學禪,心裏也想改正自己的缺點,可是一碰到事情便被外境所轉,請問 師父應如何修行才能不被外境所轉?


  答:你要說不被外境所轉是不可能的,平常修行很好,一涉及到客觀的事物,你就手忙腳亂。古人修得很好的,還會被境所轉,何況你才開始呢!所謂才一涉動靜,便成頹山勢,不見外人很好,一進入人群社會,就像山倒了一樣,崩潰了!我告訴你,除了安祥以外沒有別的方法。安祥就是你現在的心態,用你現在的心態待人接物、處理事情都不會亂,都是很好的;而且你跟人相處,別人總覺得你有無限的親和力,別人都願意接近你,你做事情也不會離譜,也不會做錯,這個叫中道,也叫摩訶般若。摩訶般若是什麼?很簡單,就是王陽明講的良知,就是直覺,一切的智慧建立在直覺上,沒有直覺就沒有辦法建立智慧,大智慧就是智慧的空白,就是沒有動筆以前的那幅名畫。你們如果瞭解了,那是很簡單的。


  為自己而活 不要太在意別人


  問:弟子個性內向,沉默寡言,遇事容易緊張,缺乏自信,請問師父如何做才能修正這些偏去的個性?恭請開示。


  答:還是安祥。一種藥治百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都可以治。人為什麼內向?我執太重,你說話,太在意別人的反應;你做一件事太在意別人的評價,所以處處好像為別人而活,處處讓別人牽著鼻子走,好像跟別人都有距離,都有隔閡,不敢面對群眾,群眾對你構成壓力。如果把自己沖淡一點,連我都沒有,壓誰啊!能夠做到無我,那還是偏,有無是兩個極端,莫如做到安祥。安祥是無我的啊!沒有執著,沒有想念。我相信你現在不會有內向、外向,沒有執著的自我,但是你也不會把自己的錢放入別人的口袋裏去。有我跟無我是不二的,你不要太在意別人的存在,不要太執著外境,也不要自我保衛觀念太重,不要這個樣子。佛法特別強調無我,人要能夠無我的話,就沒有什麼內向、外向。人要有我的話,就有了俱生無明,無明同在;若沒有我,無明根本沒它立足之地。因為你太執著自我,所以才內向,內向是我執的髮露。我執是什麼?我執就是眾生痛苦的本源,也就是苦根。


  不要突出自我,就沒有煩惱。但不突出自我,話說得很輕鬆,但是辦不到。很多人外向、內向,這是一個人的性格,一生都難改變的,唯一能改變的就是王陽明講的良知。他說:我的良知猶如金丹一粒,點鐵成金。我也講:我的安祥猶如金丹一粒,點鐵成金。你現在絕對不是內向,也不是外向吧!能救你的只有安祥,能改變你痛苦根源的也只有安祥。


  觀,是有為法,不如時時自覺


  問:觀心觀到念頭時有時無的時候,此時是追究念頭的來源?抑或是一直觀注下去?恭請開示。


  答:觀心這個名詞很容易使人誤會,為什麼呢?我們看指月錄有一段很滑稽,說你在幹什麼?我在觀心。觀者何人?心是何物?


  他答不出來,他為什麼這麼問呢?佛法講無我,既然無我,誰觀心?因為心是無所不在的,一切都是心,它不是一個東西,你怎麼觀?連地球都看不完,不要說銀河系,更不要說宇宙。說不切實際,所以我們不如自覺


  禪宗講參禪,參禪用現在話來講就是參詳,自己跟自己商量。有一種說法,說觀心是要看念的起處,所謂坐看雲起時,那你也看不到什麼東西。不如我的四句話,那是一直到成佛都夠了。


  這四句話就是時時自覺──我覺故我在。念念自知──你想什麼,知道就對了,從哪個地方出來你知道,它是從你心裏出來的!最通俗的解釋是這麼解釋,如果你要找到念起處,你就看到本來的面目了。我事先跟你預報一下,那就是本來面目。所以你不必去參,你就是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一念之起,自己都知道。然後事事心安──做每件事,只要心安無愧。然後秒秒安祥──你要能夠保持得住,每秒鐘都安祥。當然能夠保持到每秒鐘都安祥的話,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人是愈來愈年輕,事情愈來愈通暢,沒有壞處,倒楣的事不會輪到你,你保持安祥就像你現在這個樣子,也沒有什麼內向外向,也沒有什麼對與錯,乃至於連價值標準都沒有了。


  實在來講,禪也是反權威、反傳統、反價值的。但是它有個特質,它會隨緣,它不會反到大家不能接受,這是它存在的道理,而且它只反不說,你就莫測高深。


  安祥這兩個字所形容的心態,你能測得出他有多深?多淺?只要你能保持它,安祥對成佛來講,不僅是必須的,也是足夠的,而且不假外求。


  動機要誠要正


  問:在某些工作場合中,必須說些善意的謊言,這對修行的人來說,是否是一種過錯?恭請開示。


  答:善意的謊言嘛!性質不同,所謂的善意,是非標準是大家公認的,比如說這個藥明明是苦的,卻說這個很甜,你一口吞下就很甜了,換句話說要不是一口吞下就很苦,那不叫騙,那叫哄,為什麼哄呢?為他好,為他好的動機就叫哄他,你要是為自己好,那就叫騙,不騙人比較好。


  我有時候講話好像在騙你們,其實我說的是實話,我一點都沒有騙過人,我只是很保守,我說安祥好,說了萬分之一,還有太多我沒有講,安祥的確是好,是成佛所必需的,也是足夠的。


  學習用心如鏡


  問:容易觸景生情、激動流淚,這對修行人而言,是否會成為障礙?恭請開示。


  答:那是障礙,那的確是障礙。如果不觸景而生情,那就不是障礙,觸景生情要是抱著安祥心,那不叫障礙,那就是慈悲的髮露,如果沒有安祥,用分別心觸景生情就不好,分別心不好。我是把各位看得人人都有安祥。我的觀察是大家都有安祥,用你現在的心去看可憐的人,你慈悲掉淚是好的,你要是用分別心,有什麼就會感光。什麼叫不分別?就像是鏡子,鏡子只照東西不感光,人來了清清楚楚,離開了一點痕跡都沒有。莊子說用心若鏡,你若能用心若鏡,就沒有這種痛哭流涕,痛哭流涕對一個人反省到某一點,那是好事,看到很痛苦的人值得憐憫那也是對的,假如你常常注意任何問題都會痛哭流涕那就不好,過與不及都不是中道。


  佛只是沒有內涵 測個什麼


  問:六祖壇經機緣品裏說,諸天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這句話,恭請 師父解釋一下。


  答:這個太笨了,問這個問題太笨了!佛者覺也,佛的智慧是沒有內涵的,什麼是佛的智慧?沒有。我這麼講,有些外道會認為這個太污辱佛,我要是講錯了,我得惡報。佛是沒有智慧的內涵的,你要去測,測不到,當然是測不到,沒有內涵你測什麼?佛要是有內涵,那就不叫無上正等正覺。再高、再深只是個比較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大智慧還有更大的智慧,所以大智慧那是勉強的翻譯。


  佛的智慧是無上正等正覺,他不是,是,他若表現在功用上才叫,智是什麼東西啊!智是覺的流衍,覺是什麼?覺是佛的自受用境界,無上正等正覺,他有,你測得到嗎?比方說,我口袋裏有什麼東西,你猜吧!結果你猜什麼都是錯,因為我口袋裏根本沒有東西,空的、空空。道理最簡單。


  不具條件的打坐不好


  問:以前曾學過打坐,坐時身體會動、會哭、能聽到耳語,後經人勸說,即不敢再盲修瞎練。今願全心意學習安祥禪,但每靜下來觀心時,以前的恐懼感就會襲上心頭。請問 師父,如何克服這個障礙?


  答:我講的觀心是永不間斷,是時時自覺,是念念自知,不是靜坐;我沒有叫人靜坐,不要靜坐,什麼時候靜坐呢?到老了以後才靜坐,年輕的時候不要靜坐。靜坐的學問很大,我講了安祥禪,便懶得講其他,你若叫我講靜坐,佔用的篇幅應該比講詞多十倍。靜坐是很難很難的。


  有很多人靜坐,沒有坐好,坐壞了。比如說有人叫你守黃中──就是上丹田,守得好了以後可以開天眼,開了天眼你就麻煩了,為什麼?因為平時吃飯很平靜,一個人吃飯更好。開了天眼以後,你在吃飯時一大群鬼瞪著眼睛在看,在流口水,你能吃得下嗎?


  有些血壓高的人,一守黃中就腦中風,一守丹田(又叫氣海),會造成什麼呢?首先的好處是引火歸元,那就是丹田發熱,丹田發熱的副作用是五陰熾盛,生命力超常的旺盛就有一種過剩的悲哀。我們的身體虧了、虛了,會力不從心、很煩,但是精力過剩了也很悲哀哦!過盛的時候,你想睡覺,睡不著覺;你想坐也坐不住;你想平靜一下,腦子亂動,念頭煞不了車,你如何使它不至於五陰熾盛呢?那你也做不到。像嚴格持律的弘一大師,是位大修行人,日中一食,他不希望五陰熾盛,產生精力過剩的副作用,所以他日中一食,這樣的保持半饑餓,就沒有機械慣性。


  什麼是機械慣性呢?我們這個肉體是個大工廠,是個化學工廠,我們吃的食物,澱粉質轉變成醣,醣跟許多元素產生化學變化,就支援每個細胞到五臟六腑。什麼叫過剩啊!假如消化液過多,我們總想吃,吃不飽,性荷爾蒙過多,那就產生性激素,激素就激動,你坐臥不安,甚至於變成了色情狂,製造性犯罪。為什麼呢?他不平衡,你若控制不好,他會失衡。所以不具條件的打坐不好。我講的觀心,不是打坐的時候觀心,而是說隨時隨地,你每個念頭都知道,這就是觀心啊!當中還沒有空檔,No space,觀心最好了,不必打坐。


  心安祥後 有緣的人會直接受惠


  問:自己造成的污垢可以借修行而摒除,但是子女先天性的疾病,或是由於過去世的因果致病,請問該如何減少子女所受的苦難?恭請開示。


  答:你自己修行很好,秒秒安祥,就會影響到子女,因為父母親跟兒女,有一條看不見的線在連系著。我講過曾子上山砍柴,家裏來了客人,他母親一緊張,那時候又沒有大哥大(哄笑),她就咬手指,曾子在山裏面忽然心疼,他知道家裏一定有什麼事,他就回來了。這條靈子線是連著的,你要想你的小孩活得比較好,那你就是先要把自己的心調和好,心安祥以後,你的孩子就直接受惠。有個會友叫吳瑞圖的,他原來身體很不好,行動都不方便;他現在生活過得很瀟灑、很自在。你要是對你孩子說安祥好,叫他學,或許不可能;不如你自己保持安祥。任何事情如果通不過實驗,那就不是真實的,有些人帶小孩,睡到半夜裏會哭,他跟我說:老師,我們住的環境靈氣不好。我說靈氣的開關在你的手裏,你們夫妻第一不要吵架,第二努力保持安祥。他說:這個安祥保持不來啊!我說:你不付出怎麼能夠獲得呢?你光說牛奶很營養,每天早晨到別人家門口去拿一瓶來喝,那個是不對的;你必須要自己去訂購,也即是說你要付出決心,照著老師的話去做,先徹底的做一次反省,不要急躁,仔細反省了以後,慢慢找出一些錯誤來,把它丟掉。我曾說錯誤是煩惱的原因,毀滅是罪惡的結果。你看那些活在罪惡裏的人,叫做邊緣人,隨時都可能掉進毀滅的深坑。活在煩惱裏的人,他必定是活在錯誤裏,他為什麼甘心活在錯誤裏?因為他沒有反省,沒有發現自己的錯誤。你為了精神有個寄託,就像五祖教人觀月輪一樣,你不妨先合掌說:老師啊!幫助我,讓我看到自己的錯誤……至於老師幫不幫你,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只要有誠意,事情就做得好。人就是希望有個依靠,有個依仗,單打獨鬥,他感覺不好著力,沒有地方使用力氣。你先禱告一下,然後就反省,把錯誤寫出來。為什麼寫出來?見光死,你沒有髮露出來,就不能曝光嘛!佛教裏有一本大智度論,說要在千人面前述說過去的不對,毫無保留,不要避重就輕,把自己最漏氣、最不能見人的都說出來,心裏的陰暗面就消失了。金剛經也說: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則為消滅。這個我不要求你在幾十個人面前述說自己種種的錯誤,用不著!其實你不說我都知道,我不是願意知道,知道那麼多人的過去不是太累嗎?那也是莫可奈何,也是一種無奈,因為你喊我為老師,我有什麼辦法?(哄笑)所以我們修行就要反省,把錯誤丟掉,其他枝枝節節不要去管他。


  禮多不怪


  問:曾聽過有些師兄講, 師父曾告誡弟子不要隨便到廟裏去,但我的父親在管理一座寺廟,有時需陪家人到廟裏去拜拜,自己感到兩難,請問 師父我究竟該怎樣做才對?恭請開示。


  答:這個我也不怪你,為什麼呢?你沒有到那個境界,到那個境界以後就理無礙,事無礙,任何事情都對的,都是恰如其分的存在。為什麼說不要隨便到廟裏去?因為物以類聚,廟裏供奉的是鬼神,你又不是鬼神,你去幹嘛?到卡拉ok裏的都是年輕人,娛樂的同類啊!你到保齡球館,喜歡打保齡球的到保齡球館,同類為朋為友,你若是修學安祥禪,就不要去。腦子裏如果有鬼神的陰影,對人的正常生活有干擾。至於說你去令尊大人的廟,你不是去看鬼神,你是去看令尊大人嘛!(哄笑)那沒關係,隨緣嘛!大家行禮,你也行禮,禮多人(神)不怪,沒有關係,這個沒有妨礙,不要心裏有芥蒂就好。


  誠敬信的有無 是進退的關鍵


  問:請問 師父,修行很好的人,為什麼還會退轉?要如何修行,才能生生世世永不退轉?


  答:我在台南第一次講禪、禪學與學禪時就說:有三個字你們必須做到,這三個字就是誠、敬、信。


  誠是什麼?是孔孟的心法,是儒家特有的一個字,是中國文化精神的核心。誠是什麼?不再重覆了。我曾說過:虛偽的因必得幻滅的果。你做什麼事,如果不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那就得不到真正的效果,也得不到真實的受用,所以做人第一要


  第二個要,不只是說對人很恭敬。敬就是說做事很認真,修行很認真,態度很認真,很謙虛,你若不敬,做事馬馬虎虎,那你學不好。不敬就是貢高我慢、自大。這樣的人都認為我很棒,你一定是自我膨脹,自我膨脹的結果就會犯很多錯,錯誤與煩惱同在,錯誤跟你的煩惱恒成正比,你要想不煩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錯誤改掉,你就不會煩惱。一定要向自己內心求答案,你有了煩惱,怨天尤人,那只會惡性循環,愈來愈壞,你要向自己求答案說:我為什麼會產生錯誤?我有那些不對會招來錯誤和麻煩?然後加以修正,那才能夠徹底解決。


  修行如何會退轉?自我膨脹、不誠、不敬、不認真,告訴你說:不要太著相,告訴你:我們的智慧、感情只投於奉獻、責任和義務裏,跟責任、義務無關的事不要去浪費生命力,不要去浪費精力,不要去胡思亂想,只注意如何去過一個實際的人生;也就是說,我們要想獲得,我們必須先要付出,我們靠眾生而活,我們不種地有飯吃;不開紡織廠有衣服穿,我們也應該奉獻我們一己之力,這樣的活,就對了。退轉就是說你不敬,你不尊重法,你不尊重人;該尊重的人你不尊敬,你不但會退轉,而且會大大的退轉;該信的你去懷疑,你找真理,找到真理以後,你去摧殘真理、譭謗真理,你怎會不退?


  比如說呂洞賓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用點鐵成金術送給一個很苦的年輕人一塊金塊,但是那個年輕人不要金塊,卻想要呂洞賓那根手指頭,人們的貪嗔癡三毒啊!會使我們修行退轉,而退轉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敬,該敬的人我們不敬,該敬的法我們不認真,那就會退轉了。菩薩有沒有退轉的?有啊!十地以下的菩薩都會退轉,退轉最顯著的就是他喪失了安祥,喪失了安祥最明顯的就是他不再容光煥發,他不再有親和力;但是他還有同化力,什麼同化力呢?他會使見了他的人,接近他的人都會煩惱,他會把煩惱傳染給別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