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本質永恆不變 --1

分類:自性論說
2012/07/13 11:27

方法隨著時代在改變


  問:佛教過去的理論或方法有錯誤的地方嗎?


  答:法的本質永恆不變,因為真理是原本如此、畢竟如此的。理論的本質不變,但是方法會隨著時代而改變。安祥禪並不需要改變你現在的生活方式,只要求改變你的心態。如吃素,做不到也不勉強。又如參話頭,也不適合現代工業社會一般在家人的修學方式。只要時時保持心裏清楚明白,沒有妄想雜念就行。正如古德所說: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問題在於你日常生活中是否能保持得住。保持你目前的心態──有念即無念。不到一個禮拜,你會容光煥發,親和力提升,人緣越來越好。學禪的人以求心安為起點,做生意不會逃漏稅,影響所及,作奸犯科的人減少了,社會安定,國家才會富強。


  無念並非沒有正念


  問:我從事科學研究工作,須用腦力思惟,如何與無念不相矛盾?


  答:不矛盾。無念是要求無妄想,並不排除正念。平時無念──無妄念,有事時把感情投入理智的思惟,把它集中成為焦點,產生意志力,在那一焦點上,就會爆發出智慧的火花。


  知、情、意的融合,就是誠。如此不僅不會影響學禪,而且還可以提高研究或工作的效率。


  六道輪回即是因果法則


  問:因果關係及六道輪回如何理解?


  答:佛在菩提樹下悟的是因緣果。起因加上所要的條件便產生結果。大宇宙的存在現象無一不是條件的組合,這包括有形或無形的,宇宙中沒有任何單一存在的事物,一切都是組織現象。組織是萬有的唯一原因,是創造的唯一手段。音樂家將簡單的音符譜出了美妙的樂章;美術家用簡單的線條勾劃出絢麗的畫面。改變了組織條件,就改變了功能、作用與型態。離開組織就沒有存在的事物。所以說,萬法原本皆空。空不是沒有,空是無限發展的可能,是創造的勢能,萬有的本質與歸宿。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房子不空不能住人,空是體、空是用。心空,靈性才能抬頭;原本的自我才能呈現。行所知,言所行,這是可以實驗的。


  何以見得有六道輪回?這是因果法則。我講不二法門:一多不二、苦樂不二、得失不二、自他不二……都是事實,不是理論。你的問題可以從一多不二來探討:譬如大海的水分子,從一滴水以至全部海水,其水分子都是全同,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理,人的本心在未吸收客觀的差別因素以前都是全同,所以自他不二。由於存在決定意識,人的接觸環境不同,性格和行為的差異,就影響到對將來的結果。例如好吃懶做,突出本能,死後只好投生豬胎,因為物以類聚,以及業力導引。業力是一個人一生中思想、語言、行為的總和,業牽著靈魂隨著因果律往返於六道,靈魂以業力為素材,乃是有品質的生命體,來自原本的自我。真實的必定是原本、永恆如此的,稱為法身。法身遍虛空,沒有業,則無一物,但是隨著想念、行為,能幻化出萬事萬物,產生因果輪回。


  所以人要學禪,要消業。而學禪的重點則在體悟不二法門,第一腦筋要單純,第二保持安祥。把一切差別相統一起來,不再逐物遷流,逐相而沉,才能消業,才能解脫。


  智商可遺傳 物以類聚故


  問:智商高低,對學禪有差異否?


  答:智商太低的人無法成佛。佛是大智慧、大覺者。所以學佛首先要修福慧。智慧很可貴,智商可遺傳,因為前世的性格與內涵,跟現在的父母相近,所以來投胎。物以類聚,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子女。如果夫妻感情調和,小孩會愈來愈健康,愈來愈聰明,長大後一定是個人才,緣生很可貴。所以人與人之間應和睦,社會以安定為尚,學禪以心安為尚。


  去掉我執才會有真正的謙虛


  問:內心很謙虛的人,能否去掉我執?


  答:謙虛和我執是互為因果的,沒有我執的人他是真謙虛,有我執而又很謙虛的人那是假謙虛。你必須真正去掉我執,那才是真謙虛。任何人能處處謙虛,就是一種功德。人如果不謙虛,驕傲、自大,處處跟別人磨擦,給別人製造煩惱,別人的煩惱反射到你的身上,你也煩惱,你如果處處謙虛,你就是在散佈安祥,製造喜悅,你就有功德,你也活在喜悅中。我覺得去掉我執以後才會有真正的謙虛,而不是謙虛能夠去掉我執。不過,能夠謙虛對於去我執是有幫助的,因為我執是很難的事,你能夠去得掉我執,那一切都圓滿;而謙虛也是很難的,我明明會,別人卻說我不會,明明我做得對,他卻說我不對,我不但不氣惱,反而很誠懇、很謙虛地說請你多指教。若能這樣已經開始去我執了。


  你如果能謙虛到極點,而別人誣衊你、壓低你,把你貶低而你又不生氣,那就是真的去掉我執了。你這個問題很好。


  正信可以提升性靈


  問:在我的業務工作上,經常要面對各種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這種環境中,應如何保任心態,而不影響修行?


  答:宗教都很好,凡是信神的人都是有良心的人,在心理上不要以為他跟我的信仰不同,我跟他是對立的、是矛盾的,這就錯了。釋迦牟尼就是上帝;上帝就是釋迦牟尼嘛!我講這個話,不是開玩笑,不是戲論。你想一想,天主教說聖靈、聖父、聖子三位一體,為什麼說聖父、聖子與聖靈?因為沒有聖靈,就沒有聖父、聖子;因為只有聖父、聖子他不靈嘛!以宗教哲學來講,聖靈是宇宙生命的本體,聖父聖子是人格化的神,人格化的神跟聖靈合而為一。儘管天主教沒有說人可以成佛,或成為上帝,但是人成佛或成為上帝不但是可能,而且是事實。


  古老的印度教說有大梵、梵天、濕婆。大梵就是聖靈。梵天就是上帝。濕婆就是毀滅之神。上帝是創造之神,濕婆在梵文中的含意應該是夏娃。跟天主教的亞當夏娃一樣是毀滅之神。


  宗教文字的記載,看不懂的地方那是真語、實語或者說是寓言。佛講羊、鹿、牛三車是寓言,三車是假,一車是實。佛講貧子衣珠二十年中但令除糞都是寓言,我們要瞭解宗教的真實,最好由自己去體悟,體悟到了以後,便進入了不二法門,能入不二法門,便一切都是不二:苦樂不二、人我不二、得失不二、菩提煩惱不二,一切不二,佛教與其他的任何宗教也都是不二的,用不著計較分別。如果你的心力很強,用愛心去包容一切,別人不排斥你,那就是你的勝利,是真正的勝利。


  不執有為便是無為


  問:如何把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處處調和的修行變成無為


  答:剛才講禪宗的法門是不二的。你不要以為有為無為是對立的。你要時時自覺,自覺的時候你做了什麼呢?自覺,你能要他不覺嗎?你不能吹熄生命之火,它就是時時自覺,除非你神經衰弱,否則你想什麼都會知道。我們在座的朋友,絕大部分自己想什麼自己都知道,這麼多年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很好笑。能進入不二法門,有為就是無為(有為不執著有為便是無為),無為就是有為,沒有辦法劃分。我這樣說,各位想必能夠感受得到,你要找絕對的無為,沒有。因為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沒有一樣東西是停止不動的。其實它是動的,因為所有的物質都是原子堆積的,所有的原子都是電子構成的,電子是動的,它若不動的話,便不能保持質子的平衡,不能維持質子的穩定性,那裏還會有這個茶杯呢?它若不穩定老早消失了。所以天下沒有任何事物是不動的,所謂的真無為就是有為;有為、無為是不二的。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最後他說我沒有說一個字,在他來講是真語、是實語,不是說笑話。你說他是有為是無為呢?四十九年弘法度生,遭遇到很多困難,是有為無為呢?各位不要用二分法,要把它一元化,要進入不二法門就是一元化,如果你把它分為有為、無為,分得愈多,心亂得愈厲害,你想保持安祥就不可能。時時自覺的覺受就是無為,自覺還要用力氣嗎?要付出多少熱量功能才能無為?不需要!要自覺就自覺。


  念念自知,你若沒有神經衰弱,沒有妄想症,你自己心裏想什麼,自己應該清楚地知道。如果妄想多了就變成多頭意識,多頭意識就違反安祥,心就混亂了。久而久之會神經衰弱。如果你能做到時時自覺、念念自知、秒秒安祥,那你已經是無為了。


  以誠待人可以化阻力為助力


  問:在逆境中如何化阻力為助力 。


  答:假如你認為阻力存在的話,阻力就是阻力,怎能變成助力呢?你若是不接受阻力所帶給你的壓力,你很樂觀、很耐煩,像數學分解因式的括弧一樣,一層一層的把那些括弧去掉,問題就解決了。我們用耐心、用包容、用樂觀、用不執著,以誠待人,就可以化解阻力為助力。


  面對至親去世的正確態度


  問:修學安祥禪的人該如何面對長輩至親的死別?又應該如何處理後事?


  答:佛法講隨緣,隨緣就是適應當前的條件,這個緣字有很多解釋,應用最多的是條件。你問我,我告訴你了,但是大家反對這麼做,你也莫法度(台語),大家主張怎麼做就怎麼做,不必起什麼爭執,不必堅持一定要怎樣。親人死了,我們悲傷,我們就痛哭一場,生離死別是人之常情。我們可以哭,但是不要自我催眠──說我好傷心,我好傷心……那不好。生老病死誰都不能避免,我們紀念死者,我們就努力做好人,不要讓他失望,這就對了。


  至於說如何處理?人死後最好是火葬,火葬有三大利益:第一,葬費便宜。第二,不占空間,現在人口一天比一天多,到墳地看看,死人占了活人的空間,這也不好。第三,人剛死的時候四肢五官都還正常,如果你把他土葬,他仍然貪戀著屍體,執迷不悟地說這就是我,看著屍體一天天的變化,嘴唇幹了牙齒就露出來了;肉爛掉了鼻孔就出來了,眼睛爛掉了,兩個空洞就出來了,他會以為自己就是那副樣子,所以鬼都是很難看的。如果用火葬就可免去這一層顧慮。所以火葬比較好。


  至於親人死了,哭泣悲傷,那是沒有幫助的。他的靈魂還不會立刻走,由於他貪戀著紅塵,捨不得這個家,所以多半還在附近活動。人是有靈魂的,現在的科學已經證明了,人沒有死前過磅,一斷氣再過磅,體重明顯減輕了。這時請個高僧給他念經超度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他的文化不太高,念經他也不一定懂是什麼意思。如果不懂,那就沒什麼效果。不如你用台語給他事先錄一篇安祥之美,他一斷氣就放給他聽,或許對他有些幫助。


  人都是癡啊!癡而執,由生執到死執,你如果想教他早些解脫,就不如一把火燒掉,讓他無可貪戀,找不到屍體了。你能不能當家作主火葬呢?如果親戚朋友都反對,你也莫可奈何,不如他活著的時候多孝順他,給他快樂,不要使他生氣就好了。


  善用思惟有益健康


  問:看電視時,目睹骨肉分離的情景,會掉眼淚,對修行是否有礙?


  答:你能看電視,想必時間很充裕,那也不壞啊!對修行沒有什麼妨礙。有些人看電視,看完了以後氣得不得了,說這個壞人為什麼不死啊!我的小孩看電視,說你這個精靈王,這麼壞,怎麼老天爺不懲罰他,還要他當精靈王嗎?沒有天理!說著說著拍桌子。我說少爺!這個桌子不堅固,當心壞了!(哄笑)看電視對修行雖無大礙,但如果有多餘的時間,不如閉目養神,或坐在那兒反省,我感覺這個比看電視獲益要大,對身體的健康、對做人的通暢、對自己的家庭幸福,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你有一個小時看電視的時間肯做反省功夫、肯去冥想,就是指月錄講的思盡還原、性相常在,對人的健康很有益處。你要是每天什麼都不想,到了六十歲就會得老人癡呆症;如果一天到晚亂想,不到六十歲,就會精神分裂。


  所以,要善用自己的心去思惟,思惟生命的本源;思惟何以是不二法門?把這些問題都思出答案來。虛雲老和尚為什麼活了一百二十歲?當他一百一十二歲時,遭到雲門事變,被打得斷氣三次都沒有死,那是因為他想得很多,他所想的不傷身體,不影響健康,為什麼?因為他所想的都不是為他自己,他所想的跟他個人的利害得失無關,因此虛雲老和尚活了一百二十歲。臨走的時候,還寫了一首詩,不但沒有患老人癡呆症,而且智慧更昇華。


  放輕鬆 執著越少安祥越深


  問:安祥髮露時,覺得比以前通暢。然而要如何去行,才能使安祥更加深,不會因執著或把玩光景而耽擱。又安祥加深後,怎樣才不會退失?


  答:安祥髮露以後就要保任及管帶。每隔一個時段,一個小時或兩個小時就回顧一下,看安祥在不在?這是自覺的功夫,這個就叫保任,也叫管帶。發覺安祥不在,就要反省為什麼?是我不重視它?是我輕忽?還是我犯了錯誤?至於說如何使安祥加深?那是很簡單的,要放鬆,不要緊張。修心就是要放鬆、要看淡,要保持輕鬆,不要抓得太緊,抓得太緊就是執著啊!你要想安祥穩定而能上升就要離執;執著越少、安祥越好,你要是執著越多,那就越緊張,越緊張就越不調和,越不調和,安祥就沒有了。你什麼時候沒有執著,什麼時候你就安祥深深。安祥與執著是誓不兩立的。


  認真反省 識心達本


  問:當我體悟到本心,當時的感受法喜充滿,見到人、事、物都很親切,就像老師講的自他不二,可是這種覺受會流失,無法斷惑,應如何保有而增強心力?


  答:修養很好的人能研究透徹自他不二的所以然,也就是佛法講的大圓覺海,那是生命的本體,瞭解了那個,在理性上雖有認知,但他保持不住,為什麼保持不住?被境所轉。外面的環境會左右你。要能夠八風不動,得失、利害、毀譽、稱譏你都不會動搖,別人說你很了不起,你也不得意忘形;別人說你不夠看、差勁,你也不會煩惱。你有了一百萬也不會喜歡得發狂,丟了一百萬也不會上吊,這就是自他不二、得失不二、毀譽、稱譏不二,你就能保有安祥了。


  像這樣的保持是不容易的,你能夠有這個境界,有這個心光的髮露,這已經是難能可貴,你要保持它,就必須不為外境所轉。道教有所謂的魔考──有魔來考驗你。釋迦牟尼悟道以後,天魔波旬也都在考驗他啊!你要能夠接受考驗,就必須堅持不二法門,自己要先徹底反省。


  有些人跟我學法,我叫他反省,他不反省,我就逼他反省。他說我反省了,我也寫了。我說你寫的不對。他說老師沒看到怎麼知道不對?我說就是不對,你說你這個人看到壞人會生氣,忌惡如仇,這是缺點嗎?我說這是正義感嘛!他說偶爾會隨地吐痰,沒有公德心。我說這是小事情。他反省大概都是這一類的。要說對不起別人的事,他說我讀小學二年級時,借了鄰桌同學一張作業紙沒有還他,這個是我的錯誤。我說算了!你不用反省了,浪費時間嘛!你若真正反省,就要把埋在心靈深處的垃圾挖出來丟掉,把自己的個性變成佛性,佛性是無所不包的,而個性是跟任何東西都對立的,你必須把我執去掉,保持自他不二的心態,便是果位的聖人,就能長久保持,若能保持你就證果了,入聖位,就是聖人。


  如法念金剛經 成就金剛心


  問:修學安祥禪,是否一定要念金剛經?或者是因人而異呢?


  答:六祖聽人念金剛經而發心,因此就成了一代祖師,而且以後他的說法,沒有超越金剛經,他是在詮釋而且弘揚金剛經。六祖壇經可以說都是金剛經的注解。念不念金剛經因人而異,我曾經講過念金剛經的方法,金剛經跟別的經不同,它是佛法的本體經,是本體佛、法身佛的經。我坦白說:法身佛念這個經,念這個經就成法身佛,法身佛的修持法門是最高級的。中國從唐代六祖以後,大家都非常尊崇金剛經。金剛經能避邪、解冤、滅罪,功德很大,因為法身無邊,所以功德無量。但是念金剛經就不要有分別心,不要說如是我聞──我聽說事情是這樣…‥不要念一句想一句,解釋它的意思。你從如是我聞,念到信受奉行,然後把經一合,看看心態改變了沒有?這個是念金剛經的方法。如果你念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也這樣念,那就完全錯誤了,同樣是佛經,為什麼有兩個極端呢?那是因為對症下藥,有的人吃這種藥,有的人需要吃那種藥。總而言之,佛是大醫王,是大法王,他是對症下藥,你是什麼心態,他跟你說什麼法門。四十二章經裏說:譬如食蜜,中邊皆甜。都是好的。你若是學禪就念金剛經,你要是很忙就不要念經。


  常持正念 導正心態


  問:如何對治淫念?


  答:淫念人人都有,有很多人不能戰勝淫念,於是乎就墮落。在杜漏歌詞裏說:軀殼起念滋三毒。三毒就是淫、怒、癡,也就是貪、嗔、癡。貪財、貪色都是貪。你如果不想這個事,就沒這個事,越想,它就越嚴重。四十二章經裏說: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很多事情都是想出來的,當淫念來的時候,就想失意的情形,想那種很狼狽的樣子,你換個主題去想,淫欲之火就熄滅了。


  常言說:飽暖思淫欲,吃飽了沒事幹,就是佛講的五陰熾盛,色、受、想、行、識都很旺盛,都很飽和,他就會起貪、嗔、癡邪惡之念。


  人到生理過盛的時候,想打架,就是嗔,打不過人家沒關係,挨幾拳也很爽快。為什麼?五陰熾盛。所以說修行人要調飲食,譬如不要吃大蒜、蔥、韭菜、肉類……等。如果體重已超過標準,就不要再吃肉,喝點脫脂奶粉,蛋白質、鈣質也都夠了,吃點青菜、水果,幫助腸蠕動,對身體是有益的。


  我在桃園時,台南來了幾位朋友,他們跟我講起台南市最有名的幾種小吃,說著說著就流口水了。我說你要是不講,口水就少了,你如果想想那挑水肥的,就沒有口水了。這不是說笑話,佛法是因病予藥的對治法門。淨土宗、天臺宗有白骨觀,你想這個人活著時候很漂亮,男士很瀟灑,女人如花似玉,但是死了三天以後,他會是什麼形狀?四天、五天、六天以後,那再也不是什麼上帝的傑作,也不是藝術品了,那會很難看。到了一個禮拜以後,你看了會噁心,睡覺會作噩夢。再下去肉體腐爛、長蛆蟲,然後變成一堆白色的骨頭……。做這種觀想就不會起淫念了。


  老子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我最大的憂患是我有個肉體,餓了要吃,冷了要穿,做事做得好,別人會忌妒;做得不好,會遭別人輕視。老子還說要勤要儉,儉不是說用錢儉省,而是話要少說,免得傷中氣;性生活要減少,免得傷元氣。修行,不論學任何宗派,最重要的是獨行道。世法當中任何一門高深的成就也都是獨行道。日本的宮本武藏不娶太太,他如果有 家有 太太,跟人決鬥就不靈了,那是千分之一秒決生死的事。劍道、武術也是一樣,所謂的童子功、鐵布衫、金鐘罩都是童子功。所以,修行人要常持正念,經常觀心,要想就想光明解脫,想眾生之苦,這樣才能導正心態。


  有了安祥就不會生氣


  問:要做到不生氣很難,怎樣才能做到不生氣,使自己的心態安祥?


  答:我講牧牛圖頌,所謂的見牛就是見到安祥;慢慢調伏就是保任安祥;最後是人牛合一,安祥跟你合一,你就是安祥,安祥就是你。那個時候就是華嚴境界,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我有時候也不能免俗,也會感覺很懊喪;有的時候也愛生氣,若說我從來不生氣,那是騙人的話,我一年中也愛生那麼幾次氣,但我坦白跟各位講,安祥並不因為如此而消失。因為安祥就是我,我就是安祥,而我前一分鐘生氣,後一分鐘就哈哈大笑。你能夠無住生心,應無所住,不要他佔領你心理上的空間,那你的安祥很容易保任。


  你要保持甚深安祥的話,你有時間就觀心,觀心就是自覺,做自覺的功夫。觀心不是一天觀個幾個小時,而是長久持續的。你要是很忙的話,一天起碼要兩個小時,這樣才會有進步。


  開始觀心就有初步的安祥,初步的安祥就跟牧牛圖上說的一樣,一不小心牛就跑掉了,你要用繩子牽著它,到最後人牛合一,打都打不走,也即是禪宗講的露地白牛。人牛合一時才有甚深安祥。要安祥跟你合一,你必須下一番功夫,平時要時時保任及管帶,三個月乃至一百天,安祥都在,以後就不會溜走了,除非你大怒、大悲、大放縱,否則安祥不會走,安祥不走的話,你就是發光的人。


  現在有人發明了測光儀,可以把練氣功者的氣測出來,到了一百天安祥都不走的話,你伸個手指,你的光比氣功師強一百倍。各位不要以為安祥禪是無為法,我們也沒有學什麼功,你如果把安祥學得好,什麼都有,一切有為法都包括了,你每一秒鐘都是發光的人,這叫做光的天使。


  這一次禪學會推行散播安祥活動,就是集合光的天使,散播安祥。各位雖然很辛苦,但是很有功德,因為有了功德才可以莊嚴法身。


  時間即是生命 不要虛度此生


  問:最近我總是有虛度此生的感覺,請問 師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念頭產生?要如何去調適自己?


  答:有虛度此生的感覺很好,這個感覺就是善根髮露。有些人常常發牢騷,說我生不逢辰,歹運、歹命,都遇上壞的,因此無法得意。一個真正善根髮露的人,他會懊喪地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少壯沒有努力,所以現在還是蹉跎自誤。我們沒有掌握住今天,沒有把今天奉獻出來,就無法奢望明天會更好。不付出今天就沒有更好的明天。你今天的成就,就是昨天的付出,你如果昨天沒有付出,今天不可能會更好。


  我們知道宇宙是個因果網,誰也逃不過因果法則,你要想不虛度此生,就要抓住每一秒鐘的時間,好好的利用,而最佳的利用方法就是設法自我完成、自我發掘、自我淨化,設法從六塵的污染當中,把自己那個一塵不染的佛性發掘出來,讓祂抬頭,讓祂作你的主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