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緣起說的教學體系及其演變歷程
前 言
一般的華嚴宗的法界緣起說法,正如三論宗的空,唯識宗的真如,天臺宗的諸法實相。代表著各自的思想特色,體現了他們教學的宗旨。“法界”究竟是什麼?“法界緣起”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演變的?這就是本文所要探討的主要課題。
華嚴宗初祖杜順的《法界觀》,奠定了華嚴的根本教學,為華嚴學派創宗立教打下了厚實的基礎。其弟子智儼,將法界觀發展形成十玄緣起、六相圓融,成為闡述法界緣起的兩大理論支柱。華嚴三祖法藏,在繼承師說的基礎上,綜合他們的思想,又將法界緣起說進一步完善起來,終於完成了創宗立教的偉大使命,使華嚴宗成為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法界緣起說得到空前的發展,此一學說得到充分的發揮。在當時學術思想十分活躍的佛教舞臺上,這一思想,無疑如同一朵綻放的鮮花,注入佛教以新的活力與使命。後來在澄觀清涼繼續研究之下,華嚴宗的教學思想理論達到高潮,法界緣起的教學體系,表露無遺。本文將以此為線索,探討他們的演變歷程,及其教學體系。
第一章法界緣起說的建立,主要說明法界緣起是依如來藏緣起說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思想理論。在法界緣起成立之前,是以如來藏緣起說來解釋法界緣起的,這在智儼早期著作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是受了地論派慧遠的影響。但智儼的思想主要仍是繼承了其師杜順的《法界觀門》學統。本章著重探討了《法界觀門》的三重法界觀。
第二章主要闡述法界緣起與十玄緣起和六相圓融之間關係。十玄門之說,雖然沒有明顯地見於《華嚴經》中,但是經文蘊含的思想,無不透露著十玄門的內涵,經華嚴祖師們的探索和創造,形成為十玄緣起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本章重點說明此一學說形成發展的過程,對智儼的古十玄與法藏的新十玄作了比較。新十玄之說更具代表性,並對十玄原理的教學思想,作了詳細的分析。
第三章闡述四法界之說四法界形成的起因、演變和完善的過程,認為對法藏的諸種法界之說,是四法界學說的起因,後來經澄觀而把三法界觀演變為四法界,完善了法界緣起的理論。
最後對法界緣起中的事事無無礙的思想特性,作了詳細解釋,說明華嚴宗在佛學教理史上獨特地位。
第一章 法界緣起說的建立
第一節 法界緣起說的形成由來
談起緣起論,一般分為業感緣起、阿賴耶緣起、如來緣起等緣起論。即在原始佛教時代,主要是以十二因緣觀,而建立業感緣起論,產生所謂部派佛教的煩瑣哲學,這是小乘佛教所主張。之後由於大乘佛學的興起,世親創導阿賴耶緣起。隨著大乘佛教的發展,《大乘起信論》又主張如來藏緣起,而最終華嚴宗的祖師又依據《華嚴經》明顯地確立了法界緣起的基本立場。這種種的緣起思想傳入中國,在教學上建立了各個獨特的基礎。華嚴教學因其基於法界緣起思想,因而能使自身徹底深化,不斷發展,終於最後達到了究竟完整體系,最能體現佛陀思想的核心。
法界緣起的思想源流乃是地論學南道派的淨影慧遠所著《大乘義章》卷第三四諦義中,說不空如來藏具有二種相,分如實心和如實法,在如實法中提到:“緣用實者,苦集等相,究竟窮之,實是法界緣起集用。不染而染,起苦集用;不淨而淨,起滅道用”。(大.44.511下)以染緣起和淨緣起之說,來解釋法界緣起,是為法界緣起思想的初級階段。同樣,在《大乘義章》卷一二諦義中,慧遠在確立了立性宗,破性宗、破相宗和顯實宗列舉顯實即真宗的《華嚴》、《涅磐》、《維摩詰》、《勝曼》四經後又說:“若論其實,皆明法界緣起法門;語其所德,皆是真性緣起所感。但就所成行門不同,故有此異”。(大.44.483.中)明確說明四經皆為法界緣起法門。這是所說的“語其所德,皆是真性緣起所感”,在解釋真宗時是這麼說的:“顯實宗者,大乘中間,宣說諸法妄想故有。妄想無體,起必托真,真者,所謂如來藏性。恒沙佛法,同體緣集故,不離不異,不斷不異;此之真性緣起,集成生死涅磐。真所集故,無不真實;辯此實性,故曰真宗”。(大.44.483下)即所謂真性緣起的“真”,指的如來藏性,真性緣起亦即如來藏緣起的別名,是生死和涅磐的集成。這樣看來,慧遠《大乘義章》中的“法界緣起”,實際上指的是染淨二緣起,與後來華嚴宗所說的法界緣起相比較,側重於真性緣起。另外,在他的《十地經論義記》一書中,使用如來藏緣起說來解釋法界,如他說:“法者,自體如來藏中具一切法,雖同一體,門別恒異;異故名界,行同法界”。(續藏.一輯二套第七一冊161)
由此可見,在法界緣起成立之前,是以如來藏緣起說來解釋法界緣起的。從智儼的法界緣起思想,可以看到他早期時代作品,明顯地受到慧遠的影響,在他二十七歲所著的《搜神記》中說:“依大經本,法界緣起乃有眾多,今以要門略攝為二:一約凡夫染法以辨緣起,二約菩提淨分以明緣起”。(大·35·62·下)而且將淨法緣起分為:本有、本有修生、修生、修生本有四門;染法緣起則分為緣起一心門,及依持一心門。其中,緣起一心門再分為真妄緣集門、攝末從本門及攝本從末門三門。可見法界緣起的形成,是受到地論宗南道派的極大影響的。
就宗派的傳承而言,智儼是繼承初祖杜順的思想,才正式將法界緣起作為代表華嚴宗的慣用辭彙,是代表著華嚴教學特色。譬如由智儼撰承杜順尚說的《一乘十玄門》說:“明一乘緣起自體法界義者,不同大乘二乘緣起,但能離執常斷諸過等。此宗不爾,一即一切,無過不離,無法不同也。”又說:“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所言因者,謂方便緣修,體窮位滿,即普賢是也。所言果者,謂自體究竟寂滅圓果,十佛境界,一即一切。”(大45·514·上·中)。從上面一段話,可以說,把法界緣起的宗旨說得十分清楚、透徹。開門見山的指出:大乘、二乘所說的緣起,但能離執常斷諸過等。而舉華嚴一乘緣起,自體法界,乃是稱性之極談,一即一切,無過不離,無法不同,明確地說明,這就是華嚴經中所說的。從因與果二門來闡明法界緣起自體之理。法界緣起之理,是以法界為體,緣起為用。由體而起用,因果之相宛然。用全於歸體,法界之貌湛然。雖然法界湛然不變,而因果之相繁興,雖然因果繁興,而法界常寂,以是果不異因,因不異果,以是一法界故,這就是華嚴圓教之理。因果同時成立,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如此圓因圓果。道理是在佛的大願海中,大智慧海中,大方便海中之所顯,謂一切塵,一切毛,一切刹海,一切佛及眾生,一切事物等,莫不是佛海之所印。如是一切,入於佛海,莫不皆空,是佛智慧大海,無邊無盡,深廣不可測。因此,法界緣起在表明自體因果,以菩薩的慈悲願力,來體究成佛的境界,所以,因果不二就是法界緣起成立的根源所在。
華嚴經以法界緣起為宗,(具雲“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不思議”為宗),故此經是為法界緣起論。這個道理今日的人們不難理解,但是最早以法界緣一詞明確的來解說華嚴經的,乃是第三祖法藏。在其所著《探玄記》中,第六列舉宗趣時,略敘十說(大·35·120·上·中·下)以顯一宗,來彰顯華嚴經的宗旨,透過比較之後,鄭重提出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為宗旨的決定性的千古之說。法界緣起從此成為後來學者,作為來研究華嚴教學的主要命題,影響著中國佛教的發展和完善。十說的內容具體如下所明:
(一)江南印師、敏師等多以因果為宗。
(二)大遠法師以華嚴三昧為宗。
法藏在《探玄記》中認為,此上二說但得所成行德,遺其所依法界。
(三)衍法師以無礙法界為宗。
(四)裕法師,以甚深法界心境為宗。
法藏認為,此上二說,但得所依法界,遺其所成行德。
(五)光統法師則以因果理實為宗,即因果是所成行德,理實是所依法界。法藏認為,此義雖說具足義理,然猶未能彰顯華嚴經真正的本義。
(六)今總尋名案義,應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其宗。即大方廣為理實法界,佛華嚴為因果緣起,因果緣起,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即理實法界,法界理實必無定性,無定性故,即成因果緣起,是故此二無二,唯一無礙自在法門,這就是第三祖法藏在綜合了諸家學說的基礎之上,超脫前者的束縛,發展形成而建立起華嚴宗完備的教學體系。
(七)別開攝法界以成因果,法藏認為普賢法界為因,舍那法界為果,是故唯以法界因果而為宗趣。並且由此而開展十事五對,來分別解說。
(八)會因果以同法界。這也是以五對十事略顯法界法門。與七八二門從開、會(合)、兩個不同的角度,以十事五對來統一因果與法界,彰顯華嚴經,最終通達於一真法界的理想境界。
(九)法界因果分相顯示中,亦有十義五門,以此來展示理實法界。
(十)法界因果是雙融俱離,這就是說明性相混融無礙自在的意義,為說明這一含義,再開展為十義,於一一法、一一行、一一德、一一位,都各統攝於無盡、無盡諸法門海中,良由無不該攝法界圓融,無盡法界緣起的實義,一切盡法界的事法,無不互為緣起。如此交相遍攝,如千光映射,又如帝網互融,因而形成重重無盡,如廣大無窮的網路,建構築成法界緣起偉大、恢宏、瑰麗的圓滿境界。
至此,法界緣起之說,它形成的由來,到了法藏大師,才算有了圓滿的結果,可見它的由來,不是偶然的,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終於有了自己應有的位置。從而,發揮出燦爛、輝煌光彩奪目、驕人的成果。
第二節 《法界觀門》的教學對法界緣起說的影響
華嚴宗創建法界緣起論無盡緣起的思想,就是來自法界觀的問世,依據《華嚴經》所說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的妙理,用三重觀門的獨特形式表現出來,囊括了華嚴奧旨,成為華嚴教學的根本。之後再經過第二祖智儼、法藏和澄觀的繼承、組織、發揮,成為華嚴宗重要的思想理論。
後來華嚴諸祖,便由杜順的法界觀,繼續發展形成各自獨立的教學,由三觀形成四種基本形式的法界觀,第一理法界,第二事法界,第三是就關係的立場,使理事勾通起來而成為和諧的理事無礙法界,第四事事無礙法界。智儼與法藏,甚至再透過十玄門來解說“無窮的法界緣起”,證明整個森羅萬象的世界,絕無孤立的思想系統存在。
杜順以前,華嚴的研究,亦由地論、攝論的學者所為,並且盛行研究,但是把它獨立城為華嚴宗,其得力于杜順的法界觀門。本書是將規模宏大的《華嚴經》內容,組織為簡明的東西。序於宗密《注華嚴法界觀門》的裴休述說:“此經雖行於世,但能通之者罕。有杜順和尚,歎曰,大哉法界之經,自非登地,何能披其文,見其法哉?吾設其門以示之。於是著法界觀。而門有三重:一曰真空門,簡情妄以顯理,二曰理事無礙門,融理事以顯用,三曰周遍含容門,攝事事以顯玄,使其融萬象之色相,全一真之明性,然後可以入華嚴之法界矣。”(大·45·683·中)又在《圓宗文類》卷二十二,法界觀門鈔序中說:“唐初有杜順師者,痛其若是,乃約《華嚴經》,撰法界觀,包總眾義,列為三門。其文不過數紙而備盡一經之意。”(萬·58·560·下)本書如日、凝然在其所著的《法界義鏡》說:“華嚴法界觀一卷,杜順大師述,一家高祖,是根本章。”(《佛教大系》本524頁)而成為確立華嚴宗的基礎。此法界觀,第一真空觀,第二理事無礙觀,第三周遍含容觀三觀,可與天臺三觀作比較,如《華嚴法界玄鏡》卷上說:“若約三觀初即空觀,二即假觀,三四即中道觀,三即雙照明中,四即雙遮明中。”(大·45·675·中)又,《注華嚴法界觀門》說:“即空假真俗三觀三諦已備。”(大·45·687·上)此三重觀乃是華嚴觀法的根本。由此,也生出四法界觀等。此法界觀門,受禪僧所愛好,為實踐之書而倍受尊重。故有“深明杜順旨,何必趙州茶”之說。
可以說,這是一部代表中國文化貫通《華嚴經》思想的理想著述。因此,他能長久的、深深地發揮著對中國佛教思維模式,無形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而倍受人們喜愛。它在華嚴宗的崇高地位,一直沒有受到懷疑,成為華嚴宗的傳世之作,華嚴宗人始終奉為聖典。
雖然它是一篇簡短的文章,可是具有獨到的見解,並且是開創華嚴思想體系的精髓,因為華嚴宗從開宗以後的重要思想範疇,都是由法界觀的思想所啟發而展開來的。因此我們看華嚴宗的理論十玄門,就是第二代智儼根據杜順法界觀的見解發揮出來的。華嚴思想領域上的中心思想——法界緣起、無窮緣起,可以說是第三代法藏的最大貢獻,但是他還是根據法界觀與十玄門的理論所推演而成的。甚至第四代的澄觀所說事事無礙法界的重要文獻,還是從法界觀裏面的周遍含容觀所展開的擴大應用,一直到五祖的宗密,再把法界三觀、十玄門、四法界,融合貫通至圓覺經的佛性緣起裏,便把華嚴經的重心轉移到圓覺經的這一種大方廣中的別部。可以說已經將華嚴經所建立的這一套思想,像法界三觀、十玄門、四法界、無窮緣起、六相圓融觀等的這些理論統一起來,然後拿圓覺經裏面的一真法界如來藏心為體,圓照覺相為宗,離妄證真為用,一乘圓頓為教相,來作華嚴經的結論。
杜順思想是通過修習《華嚴經》而得來的。此經乃釋迦牟尼於菩提樹下徹悟,稱性之談,暢演之法界大經。在印度佛教,始終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傳至中國,經過歷代祖師們窮盡畢生的研悟之下,建立起一套體系完備,極具代表佛教中國化的八大宗派之一的華嚴宗,這時華嚴經才能說是找到歸宿,華嚴思想才充分的發揮了出來。從印度傳入中國,《華嚴經》一直充滿了無數的傳奇色彩。不過有一點,從後漢到東晉譯出六十華嚴,就被中國人士爭相注釋、傳誦,一時風行大江南北。杜順就在這種良好的氣氛中造就了這樣一部高水準的驚世之作。三重法界觀的第一門真空觀,解決人們對生命空間的最高理體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在此空觀的基礎上,建立人們對生命的理解又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不僅是單純地認識生命的最高境界,而且又使人們從高起點的人生信念上,又回復到現實生活當中。這樣在理想與實際之間建立起一座橋樑,超脫人與人之間的一道鴻溝,但是杜順並不滿足於此,更進一步大膽地提出周遍含容觀的恢宏構思,這時的天地,可以說達到生命的極限,一個圓滿和樂的大一統的世界呈現在人們眼前。表現郵杜順博大精微的世界觀。
第三節 《法界觀門》的義理說明
一、真空觀
真空觀是般若(智慧=空慧)的世界觀,般若的世界觀是“空”的世界觀。而此“空”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所以叫做“真空”。這是杜順對於“心”的過程所作的第一重要世界觀。
言真空者,非斷滅空,非離色空,即有明空,故名真空。真者,無虛妄念慮,空者無形質妨礙色相。這是宇宙層次裏面最高拓境界,它離言詮,絕思慮,是諸法的實相,非是斷滅空、離色空、即有明空,當然亦是無空相。故古德說:“實相言思斷,真如絕見聞。”因此,杜順大師建立真空觀,層層化除偏見妄執,使他們能觀色非實色,舉體是真空,觀空非斷空,舉體乃幻色,才會免除一切情塵的束縛,而達空色無礙之境。白居易依此觀而詠詩說:“須知諸相皆非相,若住無餘卻有餘;言下忌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空花豈得兼求果?陽焰如何更覓魚?攝動是禪禪是動,不禪不動即如如。”(萬·58·557·下)亦即是說,這個真空是含妙有的空,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所以它以無礙為出發點,展開對色空的勾通。沙門有誠在真空絕相觀頌說:“欲識真空理,心廓境還如,昨夜家家月,清光混太虛。”(萬·58·558·上)因為在真空觀裏面,不僅僅標榜一個理性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使理性世界無所不入,滲透至一切法界,所以在真空觀裏面,還要再形成四句觀門:第一是會色歸空觀,這個色是指的現實的物質世界,通過對物質世界的正確認識之後,把自身的素質提高,追求精神世界超然的真空理體,宇宙最高境界,說的也就是“色即是空”。第二句明空即是色觀:就是要說明真空並不是異於物質形體,真空才是產生物質形體之性,而且進而擴充到一切法,都能達到相即而無礙的境地,說的也就是“空即是色。”然後到了第三句證明空色無礙觀:認為現實世界與最高的精神價值世界不是對立的、融絕的,因為那個最高的思想理念,就是在人與人之間真正實現,說的是色舉體是空,空舉體是色。最後的第四句就是泯絕無寄觀,說明真空,不可以說它是即色,也不可以說它不即色,同樣,不可以說是即空或不即空,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且就連不可得的概念也是不可得,那麼是說,否定的同時亦加以否定。如此便沒有所謂的對立世界,一切都是理性化的平等的,在這樣崇高精神境域中,人與人之間一律不分等級的差別。
杜順的真空觀,分為四句十門,請見下麵真空觀的兩個圖表。四句即:
真空觀圖表:
四句圖表:
一會色歸空觀,二明空即色觀,三空色無礙觀,四泯絕無寄觀。十門者,第一句會色歸空觀中有四門,第二句明空即色觀亦有四門,合計八門,加上第三句空色無礙觀一門,第四句泯絕無寄觀一門,總共十門,都在說明真空觀。
第一句會色歸空觀,又開四門。會色歸空觀是把“色”歸於“空”的意思。這四段前三段是說,色不空,以即空故,然後第四句才說色即是空的結論。
一色非斷空門,以幻色不即是斷空之理。不同於幻色非斷空。有不得其意的人,以為色是幻妄,空才是真實的。於是想離色滅色,而取斷滅之空,由此誤入邪見,故以此第一觀來揀別。
幻色的幻,是幻化不實,即無體性之義,它與真空不異,和生滅和合,緣聚則形顯,緣滅則歸真空,故說舉體是真空。既然是以無體性為真時,自然它就不是斷滅空。色有實色(實體、實質的色)和幻色(轉為觀念上的色)兩種,空也是斷空(虛無的空)與真空(空與有打成一片的空)兩種。第一句的(幻)色不即(斷)空是說,實色並不是斷空,因為實色的有與虛無的空是不能一致的,互相矛盾的。但般若的即空並不是虛無的空,而是色舉體即是空,這叫做即空或真空。
二色非真空門,以實色不即是真空之理,揀別於實色非真空,以為真空能生實色,實色即是真空,由此不達相妄之理,空說性真,故以此第二觀來揀別。實色之人以為色為實,即犯常見。不了性空之理,執實色為真空。說明實色與真空不能一致。如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說不即空。青黃無體,莫不皆空,故說即空。無體之空,非即青黃,故說不即空。依澄觀的注釋,以有、不二、不盡揀三亂意空。即:以有而揀斷滅空,以不二而揀異色明空,以不盡而揀空為有。空若是物,則有盡滅,若有盡滅,則有生起,但法空相,不生不滅,怎麼會是有?青黃之相,尚非真有,要須無性,怎可以空為有,要真空才是空(即空)的本義。
三色空非空門 以實色斷空非真空故。揀色空非真空,有以為斷空實色,由真空而生起,真空即是斷空實色。由此執空為斷,執色為常,墮斷常之見,背離真空之理,不瞭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凡於色空兩法均無體性,兩者不即不離方為真空之義。如牆處不空牆外是空,於是一聽到色不異空時,便以為它不異於斷滅空,剛一聽到空不異色時,便認為它與實色並無兩樣。如此執著於實色而取斷滅空,而不瞭解實無體性的含義,才另設這一門以揀情執。
四色即是空門,這個色即是空的色字已經包括了前面的幻色,實色及與斷空,道理為空是一顯色。然後,前面三門已揀妄情,唯恐猶有不悟之人,故以此第四觀顯之。經上說,色不異空,因色無性,空不異色,因空無性,二俱無性,即是真空。以色空原依真空起故。如《楞嚴經》卷六說:“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複諸三有。”然漚滅空本無,即顯空無性,況複諸三有,亦顯色無性,二俱無性,還一覺海,即是真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