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不從此法界流 無不還歸此法界
法界二字的真正意義,自從創建華嚴宗的時候,就形成了華嚴這一宗派特有的、實際上的意境。實際上法界一詞,其實成了代表華嚴宗的代名詞。法界二字的法字,即佛法的法,界即世界也就是類別,歸類之義。初看之下,沒有賦予法與界特殊的文字上的含義。但是到了中國佛教創建華嚴宗的裏面,法界一名,也就成了代表著華嚴和華嚴宗的思想。
華嚴宗亦名法界宗。天臺宗講諸法實相,華嚴宗講法界緣起。兩大佛教宗派的特性,通過實相、法界,就能即刻使人對於天臺與華嚴宗,生起不同的理解和在認識上的區別。從而使初學者,能夠很快的把握彼此的不同。可見古人在文字駕馭能力上,認識高度上的準確性。華嚴宗的一真法界,就是諸法的一體心性。故此一真法界亦名一心法界,其實不外乎人的心性。華嚴經上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為心造。可見法界之性,也即是人的心性。在凡人身上未見減少,在聖人心裏亦未見增加。故《心經》上雲:“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無不還歸此法界,無不從此法界流。在佛菩薩的眼中,有情眾生是未來將要成就之未來佛。但是眾生迷而不覺,迷失於無明之中。故流轉於生死長夜之中,在六道輪回裏不能出離。不過永遠不會迷失的是人性中的心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不明人生是苦,諸行無常,佛法教人轉迷成悟,轉識成智,最終離苦得樂,轉凡成聖。眾生流浪生死也好,菩薩普度眾生也好,都是因眾生有病而對症下藥,對於生與死、苦與樂、迷與悟皆是相對而言。佛說涅磐不生亦不滅,世間一切事象,如幻如化,虛而不實。唯有法界,不增亦不減,在凡在聖無得無失,全是法界心中所映現。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唯有一真法界如虛空中,包容萬事萬物。故有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之說。心外無物,只見一心有迷有悟,透過事物的現象,拔雲見日,穿過迷霧,徹見自心性的天空。一切無不從此法界流露顯現,一切最終還歸於法界之中。在體味佛法的法海之中,感受佛法的深沉。在佛教的精神感召之下,放開自己的心性。佛教不局限于時空的變換,佛法屬於每一個用心靈來觸摸和諦聽者的有情之聲。再美妙的語言,再動聽的歌聲,但是最需要的是,要有一個十分美好的心靈,良好的心態,面對現實世界的社會人生。
在美國洛杉磯法印寺聽印海長老講法界的涵義,他老人家講得十分自然有味道。他說:“法界之流好比喜瑪拉雅山源頭之水流,清澈清淨,中游之長江水流混濁不堪,好比凡夫眾生迷失的煩惱妄心,最終流歸東海,江水又恢復其往日的清澈。”他說這就是華嚴“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嘛,我們聽後哈哈大笑,但在笑聲背又把深懂艱難的佛法深入淺出的娓娓道出。讓我對印老十分的折服又歡喜不已!不過印老又補充一句說這是印順長老講的,這使我對印老更加的敬重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