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助念法
(一)甚麼是助念?
各位善知識:你有沒有聽說“助念”這回事?在這裏我可以靜靜的告訴您。
“助念”,就是當病人,醫藥無效,壽命已盡,臨命終時,請別人幫助他(她)念佛,用念佛的功德,送他(她)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完最後的一程。讓他安安樂樂,自由自在,往生佛國。這樣無論對生者、對死者,兩者皆得安樂。
譬如一個人,要乘飛機,或坐輪船出遠門,親友們都來送行,祝福出門的人,有一個愉快的旅程。“助念”的事也和這情形一樣,只不過送行是送生人出門旅行,親友話別。“助念”則是送亡人往生佛國,最後“訣別”。這是佛教所具有的特點,也就是“助念”的本意。
大家都知道,世人都想多活幾年,誰也不想死,也不願死,但誰也逃不過無常的定律。無常到來,壽命已盡,不死都不成,怕死也要死,不怕死也要死,人總歸要死的。同時,死的滋味並不好受,佛說:“人死如活馬剝皮”,這是說人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儒家說:“朝聞道夕死可矣”!為什麼?因為聞道之死,等於未死,因其聞道,得超升故,助念的事,也是如此。助念就是念佛,佛就是道。不論亡者生前做何行業,只要他有一善行,臨命終時,獲一善友,起一善念,為他助念,誦一佛號,而他本人,也仗此助念,得聞佛號,得入佛道,迴光返照,而得超升。
這是一個人,生死的重要關頭;也是人生最後的一著,信佛善友,不可不予“助念”!
(二)為什麼要助念?
普通人以為人不喘氣了,就算死了,事實不然。
須知人死之後,八小時內,他雖不喘氣,但他的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七末那識—又名傳達識,第八阿賴耶識—又名含藏識,含藏一切染淨種子)還沒有完全走完,普通人所謂三魂七魄還沒完全離開。雖然他當時已不能說話,但還恍兮惚兮的知道。並且對世事發生留戀,對未來發生憧憬。恰在此時,用善業輔助他;用佛聲指引他,其靈性不昧,隨此佛聲,自會往生佛國。
你到過街市嗎?你看見過魚市場的大魚嗎?一條大魚在案板上,被魚販活生生的劈開成兩扇之後,它的內臟肌肉仍在活動,要幾小時後才停止。牆上的壁虎,尾巴被截斷之後,仍然蜷動不已。受刑之人,人頭落地,全身仍在翻滾。雞被殺之後,仍在跳動。這就證明人雖不喘氣了,但其知覺仍沒完全離開。按照佛經所說,約過了八小時後,其識神才完全離開身體,變為“中陰”。中陰、就是人已死,而靈性尚未投生的時候,名為“中陰身”,亦名“中有身”。這時,其在生眷屬,不但應該助念,而且在七七四十九日之內,應該誦經、禮懺,廣作佛事,予以超度。
另有一問題大家也須搞清楚,即人死之後,照普通說是“氣走春風肉走泥”,氣隨春風去了,肉身變為泥土,一了百了。但其精神靈魂,是否也從此化為烏有?
這裏若照佛經所說:人死之後的四十九日內,其神識—即中陰身—之去向,有三種力量來決定。(一)是隨重業去;(二)是隨習氣去;(三)是隨現念去。尤其屬於第三者為最多。
第一隨重業去者:如人在生,有大善業,或有大惡業,未死之前,其果報已定,既死之後,即可隨重業去受報。做善的生天堂;生佛國;做惡的落地獄,墜傍生。各隨所業,各受其報。
第二隨習氣去者:如人在世,各有其嗜好,各有其偏好,好有好習慣,壞有壞習慣,習慣性成,不易移改。一旦死去,仍隨其嗜好習慣,先到同類相引的環境中去投生。
第三隨現念去者:即是隨他臨終時之現前“一念”,去投生六道,或上升佛國。這一念最要緊!如人在世,無重大善業,無重大惡業,亦無特別偏好習慣,命終之時,其現前一念之附於微小氣體,(如電波般)飄忽游離,無所適從。此時若聽到家人之哭泣聲,即觸起貪戀的一念。若聽到念佛,即觸起解脫的一念。貪戀即下墜,解脫即上升。
普通有句俗語說: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這“助念”的事,就是要“一錘來定音”!明白點說:就是用“助念”來扭轉亡者的“念頭”!啟發他的現前一念,指引他的現前一念。一念慈善,即生善處,一念邪惡,即生惡處,不可不慎。
“念”字,是上面一個“今”字,下面一個“心”字,合起來就是“念”字。“念頭”,即是“今心之開頭”,不是過去,不是未來,只要今心之“開頭”。“念頭”,就是今心之出發點,亦即常言所說之“舉心動念”。當亡者將要“舉心”,將要“動念”的時候,就在此時,用“助念方法”,加以啟發;加以開示,加以指引,這就是為什麼要助念的最好的說明。
(三)助念有什麼好處?
對了!有人問我:“助念”有什麼好處?且聽我慢慢道來。
大家都知道:人生有四個階段,就是生、老、病、死,也稱為四種定律。前三個且不管它,單說最後一個“死”吧!古往今來,多少英雄好漢,誰也免不掉這一關,但死有死得安樂與不安樂之分罷了。
照常理:人生活著要享受,死時也要安樂才對。大抵人在臨終時,有下列四種現象:(一)是怕死!(二)是痛苦;(三)是放不下;(四)是神志不清。這四種事如果不解決,就在家人之哭泣聲中逝去,那是死得並不安樂。但如果用“助念”方法呢!那就在臨終時,可以開示他;安慰他;提醒他;指引他。讓他在念佛聲中,身心放下,正念分明,無掛無礙,無恐無怖,自自然然,安安靜靜,往生佛國,這樣就是死得安樂了。
儒家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大抵人在還有一口氣時,總不想死,但到氣將斷時,知道不能再生了,就會希望有個依靠;有個著落。這時用“助念”方法,使亡者得仗佛光,萬緣放下,皈依我佛,若身若心,都獲得最後的歸宿,這就是助念的好處。
諸位天天都聽收音機,報告新聞天氣,這些報告,是由何處得到?是由天文臺的發報機,經過發射台,發出許多電波,人們的家中有收音機,按照發射台發出的頻率,接收電波,即可收聽。人的心意,也像一具發報機,心念一動,即發出許多“念波”,發出之後,其量周遍,同類相聚。善念與善念相聚,惡念與惡念相聚。善念聚,則善業彌漫,惡念聚,則惡貫滿盈。
助念的好處,就是用大眾念佛所發出的“念波”,觸起亡者念頭所發動的第一念!幫助他這一念,持續不斷,與十方法界之善念相聚,工夫到家,自然善業滿盈。末了,也隨此一心不亂之善念,往生佛國。
普通一般常識也都知道:念善即是天堂,一念惡即是地獄,是天堂是地獄,全憑當前一念。現在助念念佛,就是要促使亡者,觸起其當前一念,把握其當前一念,不使一念有差,誤入歧途。
(四)為什麼念阿彌陀佛
助念時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這有什麼好處?噢!告訴你,因為阿彌陀佛,在他成佛的時候,曾經發了四十八大願,其中之一是說:若有人,欲生我的極樂國土,他只要念我的名字,至至誠誠,那怕是只念了十聲,也可以生到我的極樂世界來。因此佛教就提倡念佛求往生。這說明亡者欲往生佛國,而佛國的主人,也招手接引,兩相吻合;兩家情願,必定往生極樂國土。
助念,在我們普通人說,只是很平常的聽到念一句阿彌陀佛,但在鬼神和孤魂看來,則是金光,是蓮華,是眾多的佛相。亡者看到金光;看到蓮花;看到佛相,自然生歡喜,頓起超升佛國之心。這就是助念時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好處。
有一個事例做證明:民國初年,諦閑老法師住持觀宗寺。門下有一僧人名志誠,平素慳吝,多年來存銀洋多枚,甚珍視,朝夕攜之,不離身邊,以致影響其參禪用功。一日患病,為陰曹捉去,二鬼逼其自前殿搬銀至後殿庫房,搬了半天,又坐下來休息。志誠以自己生前,貪心未了,耽誤用功,現時人已死,有銀亦無用,甚悔之。對被逼搬銀事,無心去做。稍後,二鬼來,見志誠工夫未做妥,甚怒,猛以膝頭撞之,志誠覺痛楚,隨應聲念“阿彌陀佛”一聲,頓時陰曹,全現金光,驚動閻王出現,詢之,知為二鬼偷懶。又知志誠貪銀,被抓來做勞役,閻王斥之,二鬼遂將志誠放回。
志誠在世,死去半日複回,詳言陰曹事,知為心系銀錠所誤,遂發心精進念佛,痛改前非,終獲修成。
江北張某,性凶厲,素以屠豬為業。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忽大病,適來一雲水僧語之曰:汝因作惡多,死必墮豬身,宜速念佛懺悔。張某於臨終之最後一刻,輕舉左手作禮,口唇微動,念“阿彌陀佛”一聲遂去世。僧曰:只此一手,誠心禮佛,此手可免現豬形,可惜只此一手。雖然,因此亦可免一刀之苦;遂去世。時其鄰居,生一小豬,前面左腳仍為人手形,行路時此腳不著地,時時對人作單合掌狀。其家人贖得之,送上海寶華寺放生園內,永遠放生。上海 狄平子 居士,曾攝影了一張照片,並為文以記其事;現在這張照片,我還保存著,可以作證明。這證明念“阿彌陀佛”,是有這樣大的好處。
(五)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助念”送終,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平素各大小寺院做功課,甚至人與人見面應答,也是念“阿彌陀佛”,這有何意義?且聽我略加解釋。
“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是梵語,即是梵天之語,若譯成中國語,“南無”,(naman-Namo)亦讀作那謨。即歸命、歸依、敬禮、救我、度我之義。阿彌陀佛(Namo-mitabhaya Buddhaya)譯雲:無量壽覺;或無量光覺。合起來讀,即是歸命無量壽覺,無量光覺。也可以說:歸命無量壽覺度我,歸命無量光覺救我。
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說:南無、即是歸敬義;阿彌陀即行持義,既歸敬,又行持,必得往生佛國。
還有:“歸依”二字的意思,含有回頭之義,如言: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世俗對於浪蕩江湖,風塵勞碌之人,有句俚語說:
“浪子回頭金不換”。
天主教和基督教,對人死之後,稱之為“息勞歸主”。都有“回頭”的意思。
照佛教的道理,當一個人臨命終時,用“助念”的方法,在亡者周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即是含有提醒亡者,了知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要乘此時機,迴光返照,認識你自己的自性,回到自己原來的家鄉。什麼是自己原來的家鄉?即是每個人的清淨自性,見到自性,即見到佛性,見到佛性,即回到了佛國。
(六)助念的規矩
病者生前已是病苦纏綿,苦不堪言,在將斷氣或已斷氣這段期間,最需要者為“寧靜”,寧靜就可讓死者死得安樂。這時對死者有需要注意的幾點,那是:
(一)不要移動
(二)不要哭泣
(三)不要嘈雜
(四)肅敬念佛
關於第一點,不要移動。因亡者臨終,需要寧靜,如移動他,可能使其身體痛苦,易生嗔心,嗔即墮落。如果想與沐浴或換衫,要在其病重時,預先為之做好,或死後八小時再做亦可,這是需要注意的第一點。
第二不要哭泣。親友去世,眷屬哭泣,這是人之常情。但死者剛咽氣,即對其遺體號叫痛哭,徒增其辛酸難過。不如忍著眼淚虔心念佛,送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樣兩皆心安。如果你忍不住眼淚哭聲,可以到另一室去,大哭一場,以舒鬱結,也是權變辦法。
第三不要嘈雜。死者斷氣後,許多親友聞訊,到來探視,同時也有許多後事安排,人多口多,你一句我一句,絮絮不已,衝破寧靜;不但影響亡者,也影響念佛人之專一。此時如有事相議,最好請至另一室,或到房外走廊,保持室內寧靜,安祥念佛,使亡者只聽到念佛聲,心念專一,淨念相繼,方是正道。
第四肅靜念佛。凡佛教信徒,或非佛教信徒,既知助念之好處,在料知其眷屬壽命已盡,或未斷氣,或漸斷氣,或已斷氣,或者病人預早有吩咐,即開始準備“助念”事,通知助念團友,到來念佛,送其往生。
念佛的方式有三個:
(一)是用備好的答錄機,一按鈕即可稱念;
(二)是善友們跟隨答錄機同念;
(三)是不用答錄機,只幾位善友同念。
另有幾點要注意者:
(一)人數不必太多;
(二)人多時可以輪班替換,免致時間長了辛苦;
(三)可以不敲魚磬,免致尖銳聲音刺耳。若必敲時,宜敲細聲,企於離亡者較遠處;
(四)不必燒香,可供小小花束;
(五)不要擾及鄰床病者,切記切記!
(六)八小時後再移動其遺體。
(七)若病房人多不便,可將遺體連床,一併由電梯送至殮房,繼續念佛至八小時後,再為移動。
(八)若病者坐化,可任其自然端坐八小時,不必覆蓋任何衣物。惟須注意,不使其坐式傾斜。
(九)不必為亡者穿著上好衣服,身上可輕輕覆一淨潔床單。亡者終必埋葬或火化,著華麗衣服無用;可在事前代送人,與之結緣,猶有功德。
(十)八至十二小時後,料理一切後事,惟佛聲仍可繼續。
科學昌明,用答錄機領導念佛,固屬方便,但究不若人念為上。最少須有一二人跟答錄機同念,照原錄音帶之轉換。轉換錄音帶時,宜小心靜寂,勿使拍拍作響,有擾寧靜。
在婆羅州山打根埠,有人為邪祟所擾,善友們用答錄機念佛驅邪。初時,許多人跟答錄機同念,邪祟瞥見金光佛相,急去無蹤,人遂清醒。後來時間已久,念佛人相繼離去,答錄機雖開著念佛,但邪祟來擾如故。可見以人念佛為上。
(七)曲終人不散該如何?
常言道:“曲終人散”。念佛就是唱的“無生曲”,曲唱完了,人也應該散去了。但也有時並如此,曲終人不散,要好戲繼續上演,又該如何?這比如助念送往生,佛號念完了,人未往生,反而蘇醒,又繼續活了十餘年,這該如何?答:這是好事,是高興的事,是吉祥的事。已死之人,憑念佛功德,死而復蘇,不是更好嗎?本來壽命已盡,憑念佛功德,又增加壽命,不是更好嗎?本來原先常有病,憑念佛功德,百病不生,壽命延長,不是更好嗎?
這裏我給諸位說幾個事實做例子。
倓虛大師,十七歲時死去一日夜,因許願誦金剛經,得以還陽復蘇。此後,在六十至八十五歲期間,病重時,我曾四次為他助念送往生,都是仗念佛功德,死而復蘇,活到八十九歲才入滅。
普通人以為念阿彌陀佛,是為死人念的,對活人是“不大吉利”,不吉祥的,這是極端錯誤的觀念。你看!各寺廟佛堂,每日五時功課,都是念佛。人與人見面,也是念佛。這不但祛除了不吉祥,而且有大功德!
如人出遠門,要先預備資糧。生佛國去,念佛就是資糧;這叫做“淨土資糧”。一個人能多念幾千萬聲佛存起,這就是往生佛國的本錢,有了去佛國的本錢存儲,這是值得歡喜的事啊!
香港地各種宗教都有。有的家庭中,父母信佛,子女信天主,父母惟恐逝世後,子女不為打齋做功德,於是生前即在寺院之功德堂內,預先立一往生蓮位,照片、名字,全部落齊。只是用紅紙貼住,寫上長生祿位字樣。寺院的人朝夕給念阿彌陀佛祈禱,他本人也一樣種善根,結佛緣,有功德,並沒有什麼不吉祥的兆頭。
須知,念佛是功德事,讓人種德修福,長養菩提,增長善根。世間人沒一個嫌自己的功德過多的,功德善事,做得愈多愈好。念多點佛,作為往生佛國的資糧,臨命終時,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安詳而逝,蓮華化生,這該是大吉利,大吉祥的事呢!
按照佛經所說:當世人願生西方開始念佛的時候,極樂世界就有一枝蓮華開始標出。念佛的功行愈深,蓮華也就長得愈大。彌陀經說: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這是一點不錯的。
一九六四年,我去印度朝經,曾見那邊的蓮華有三尺七寸那麼大,蓮葉比蓮華更大,這樣比起來,比我們這邊的車輪還大得多呢!
念佛的人,一邊念佛,一邊發願往生,到了臨命終時,蓮華漸漸開放。直到這邊要往生的人,在佛聲中,最後一口氣斷,其靈性在極樂世界,也就即刻蓮華化生。
有人要問:人是有靈性的動物,蓮華是無靈性的植物,植物何以能化生動物?
答曰:不然!例如我們這個世界的木頭,是植物,可以生蟲。土壤,也可以生蟲。河水、海水、也可以生蟲,及生許多海產動物。梟鳥抱石為子,孵成小鳥。火龍、火獸、餓鬼、周身出火,無礙生存。虛空空體無物,亦生許多生物。冬蟲夏草,冬天為蟲,蟄居土內,夏天為草,茁長地上,半為植物,半為動物,又時而為植物,時而為動物。海洋中,萬千物體,既是植物,又是動物。佛在世時,印度有一棵奈樹,生一大鳳梨,鳳梨中生一奈女(見奈女因緣經。)這種例子舉不勝舉。
普通男女相悅,攬父母紅白二物,納想為胎,出生為人,是由不淨中生,屬於凡胎。念佛之人,心願虔誠,淨念相繼,功德所聚,以蓮華為父母,屬於經胎。此為佛金口所說,當是無可置疑的。如淨土詩雲:
一朵蓮含一經胎 一聲功就一華開
稱身瓔珞隨身現 盈器酥酡逐念來
另一偈雲:
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華為父母
華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後面的一個偈語,是佛門中,念佛人常誦的偈語,用以回向自己的念佛功德。
(八)蓮華化生
當一個人世緣已盡時,世俗上稱之為“死”!在佛教稱之為“往生”。“死”的意思,是說這個人沒有了;不存在了。“往生”則不同;往生並不是死,是從此而往彼。
例如:從九龍往香港;從香港往臺灣;往廣州。這只是主人家換了區域,換了住處。也等於搬了家,換了房子。從這所舊房子,搬過另外一所新的房子去。
不是嗎?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也叫做色殼子,以其有形有色如外殼故,就等於像一所房子,住久了,房子自然就陳舊了,變壞了,這時主人就要換房子了。
往生,就是從我們這個污濁世界,蓮華化生,到清靜的極樂世界去;換一個新的世界;換一所新的房子。
助念送往生,就是替臨終的主人,打理搬房子事,從舊的房子,送他到新的房子去。這並不是憂惱事,而是歡喜事。
憂惱是凡情,歡喜是道情。
平時人們指著自已的身體,給起名叫做“我”,這就錯了。身體並不是“我”,而是“我的”!它——是“我”所使喚的一件東西。每個人的清淨自性才是“真我”,“真我”所用的東西,用完了,或用壞了,就要換新的了。
助念送往生,就是要您蓮華化生,換過一個新的了。
往生的簡單條件,是憑自己平時念佛的工夫,和臨終時大眾助念的工夫,加上彌陀的願力接引,三緣具足,必定往生無疑!
一位大德,來佛教醫院養病,住了不久,自知世緣已盡,將到無常,預先囑咐親友,代為助念。他本人平時也有相當修養,對世情也很看得開,放得下。結果,在助念時,他靈光不昧,迴光返照,了悟無生,臨斷氣時,還留下了下麵四句偈語:
色空俱不著,
顯現古家鄉;
彌陀入我性,
性入無量光。
說完了偈語,便兩目雙垂,撒手西歸。
人死本屬於哀傷事,像這位病友之去世,使人在哀傷之中,反而又生起了稀有心,歡喜心;和讚歎心。因為人生早晚會有此一著呢!與其在痛苦呻吟中離去,莫如在安詳自在中離去。
各位善知識,這是有關本身很切要的事,你當同意此點吧!祝福珍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