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上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已得無量善利,當求無上佛大菩提。何以故?佛菩提者,世出世間無等等故。若未來世諸眾生等,發意欲求佛菩提者,當修四法。何等為四?一者當發大菩提心,寧失身命,不應退轉。二者應當親近善友,甯失身命,不應遠離。三者應修忍辱柔和,寧失身命,不生嗔恚。四者當依寂靜之處,寧失身命,不思僓鬧。諸善男子,如是四法,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諸欲求勝果;當發菩提心。
策勤精進行;須依善知識。
忍辱佛所贊;稱為有力人。
空閒聖所居;無畏猶獅子。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複作是言:諸有智慧大慈悲者,能修如上四種之法,其人則能解脫生死,出離魔網,成等正覺,得大涅槃。爾時世尊,說此經巳,彼諸比丘,及諸菩薩,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
此經見新文豐公司出版的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七卷七零八頁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講解
釋文珠
很多人問我,開始學佛,首先要修學那些法門?我都告訴他們,最初發心學佛,應該學習菩薩修行的四種方法。那就是:第一要發菩提心,其次要親近善知識,笫三要修忍辱柔和行,第四要依止寂靜處,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然後再進修六度、四攝等大乘法門。
因為學佛的人,如果不發菩提心,勤求佛道,志在成佛,就會失去修行的目標;等如沒有目的地的航行,將會在佛法大海中飄流,無法靠近覺岸。
學佛的人,如果不親近善友,接受善知識的指導,認識佛法,瞭解真理,如法修持;就好像沒有舵手的船隻,將會迷失方針,無法朝向佛果菩提邁進。
學佛的人,如果不修忍辱柔和行,虛心接受善友的忠告,耐勞忍苦,依教奉行;則在生死苦海中,將無法衝破煩惱的波浪,勇往向前,登陸涅槃彼岸。
學佛的人,如果不依止寂靜處,調攝身心,持戒修定,開發智慧;則猶如缺乏基礎的建築物,將無法向上發展,達到最高層次,圓成佛道。
因此,佛特別在“菩薩修行四法經”中,勸導當時己得善利的大比丘們,應該回小向大,發菩提心,勤求佛果菩提。同時,還特別聲明,末法時代,發心學佛的人,應當修學此經所說的四種法門。所以我們學佛,又想成佛,首先就要修學佛說的:“菩薩修行四法”,缺一不可。
這次為期三天的佛學講座,我特別選講這部經,目的就是要將這四種法門,介紹給各位,作為學佛的起步;因為這部經文字雖然短少,但其內容,卻教導我們,學佛應有的目標,應有的態度,以及應有的忍耐與修持;若然我們能依教奉行,一定可以利己益人,遠離魔障,成就佛道。
一、正釋經題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是本的總題,前八個字是別題,後之一字是通題。現在先解釋別題,可分三段來說明。
“佛說”二字,顯示此經,不是菩薩所說,亦不是聲聞、緣覺二乘聖人,或諸天、或化人所說,而是“佛說”。佛是教化主,“菩薩”是接受教化的人,“修行四法”是佛教導我們修行成佛的基本方法。
佛是甚麼?佛是已經覺悟的聖人,梵語佛陀,華言覺者。佛在世時,有一天偶然離開精舍,步向森林,最後,在一棵大樹下靜坐。當時有一個婆羅門教的信徒路經此地,看見佛印在泥土上的足跡,出現千輻輪相,心想,這是人的足跡嗎?於是循著佛的足跡走去,看見一個相好莊嚴,慈威兼備的人,在樹下靜坐,於是上前問:“你是天神嗎?”佛很親切的回答:“我不是天神。”又問:“你是天龍八部嗎?”佛答:“都不是。”“那麼,你是人嗎?”“我也不是人。”“那你究竟是甚麼呢?”佛說:“天龍八部,人與非人,都是由煩惱業力所生,困居三界的苦惱眾生,而我,是已經斷盡煩惱,解脫生死,超出三界的覺者,我應該被稱為“佛陀”。
正因為佛是已經斷盡煩惱,解脫二種生死,超出三界的覺者,所以不同於凡夫的不覺,不同於外道的邪覺,不同於二乘的偏覺,也不同于菩薩未圓滿的正覺,而是三覺圓,萬德備的大覺聖者。因此,佛字從人從弗,表示佛是從人修學而成的,但佛並不是普通的一般人。
佛在未成佛之前,雖然也是和我們一樣,同是在六道生死輪回中受苦的眾生。後來因為接受因善知識的教導,覺悟自己本具佛性,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本覺),於是開始發菩提心,“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始覺),如是不斷進修,直至斷盡無明煩惱,福慧具足,圓成佛道(究竟覺),因此佛字,又含有本覺、始覺、究竟覺的意義。古人將從人道開始覺悟、修行、直至成佛的過程,分為六個階段,名之為六即佛;並有人用偈頌說明六即佛的境界。六即佛是:
(一)理即佛
理是理性,又名佛性,眾生原本具足的佛性,與十方諸佛所證的法身理體,無二無別。如華嚴經說:“善哉!善哉!大地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楞嚴經亦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受輪轉。”可知眾生之所以輪回六道,沉溺生死,主要原因,是迷真起妄,隨著妄想分別執著,起惑作業,以至迷失理性。古人頌言:“動靜理儘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正是形容眾生迷真逐妄,不知反妄歸真的境界。
(二)名字即佛
眾生本具佛性理體,雖迷而不失,若得善知識的開示教導,覺悟佛性本具,謂之名字即佛。例如:在楞嚴會上佛告阿難:“汝與眾生,寶覺真心,各各圓滿。”阿難因此發現自己的佛性,雖迷之亦不失,即用無限感恩的心情,贊佛稀有,能令他“銷除億劫顛倒想,不曆僧祇獲法身。”這就是從語言文字方面,得來有關於佛性本具的消息,古人頌言:“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意思是說:眾生曆劫沉淪,不知反妄歸真,而今因學佛聞法,始知佛性不生不滅,“但除妄念,即如如佛。”反而悔恨自己一向迷真逐妄,蹉跎歲月,枉受生死。
(三)觀行即佛
既然已經得知佛性本具,就應該發菩提心,勤求佛道,謀求親證本來具足的真如自性。若想契證此真如自性,非從聞思修不可。由於多聞佛法,瞭解佛法,依理起行,精進不懈,念念反觀自性,不貪戀諸法幻有的現象,也不執著諸法的空性,自然止息妄念,可以契證中道妙理。古人頌言:“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四)相似即佛
修學佛法的人,由於持戒修定,觀行力強,就會引生無漏智慧,破除見思煩惱的障礙,依稀見到若隱若現的真如自性。古人以:“四住雖脫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裏見花紅。”的偈頌,形容已斷見思煩惱的聖人,雖證我空真如之理,但法執依然存在,未得法空。猶如眼中有毛病的人,看見虛空之中,有狂花亂舞。在菩提覺道上,位在十信。
(五)分證即佛
在修行的路途上,十信位滿,進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直至等覺,位位深入,破法執、斷塵沙,進侵無明。若能斷一分無明,即證一分法身。所謂:“無明分分斷,法身分分證。”修行至此,己經轉凡成聖,親見常住真心,事理圓融,貫通無礙;但仍未斷盡最後一品無明,猶如隔紗觀月,朦隴不清,故古人偈頌說:“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矓。”
(六)究竟即佛
等覺菩薩,由於無功用道,斷盡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即修學圓滿,二利究竟,福慧具足,三惑盡,三智圓,三德顯,深入妙覺果海,究竟成就佛果菩提。故頌曰:“從來真是妄,今日妄是真;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此頌說明覺悟成佛,不過是反妄歸真,恢復本來具足的真如自性而已,在真如自性之外,更無另一法可得,所以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正如佛在金剛經所說:“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
學佛的人,由凡夫開始修學,直至究竟成佛,於其中間,經歷以上六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是背塵合覺,朝著菩提覺道邁進,因此,名之為六即佛。現在經題中的“佛”字,是指六即佛中的究竟即佛。
究竟即佛必證法身、報身、應身。佛的法身,名毗盧遮那,譯名遍一切處。在有情界言,即眾生本具的佛性;在無情界言,即諸法實相。古人言:“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就是依據佛的法身而言。佛的報身名盧舍那,譯名光明遍照。是由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煩惱盡,智光顯的自受用身;因曆劫修行的果報而得,名為報身。佛的應身,名釋迦牟尼,譯名能仁寂默。意思是佛綜合慈悲與智慧於一身,佛以慈悲故,憫憐眾生,不住涅槃,而應身無量,廣度眾生;佛以智慧故,不住生死,雖應跡三界,而能超越三界,如是悲智雙運,永劫往返於生死與涅槃之間,說法利生。現在此經,是應身的釋迦牟尼佛,對弟子們說的,因名“佛說”。
佛說此經之目的,是欲令當時修行已得善利,證小乘極果的大比丘們,回小向大,弘法利生,續佛慧命;同時也希望末法時代,佛弟子們,能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自利兼他,親證佛道,令佛種不斷,以遂自己入世教化眾生的本懷。
“菩薩”,又名菩提薩埵,華語是:大道心眾生,又名覺有情。是一類發菩提心,追求佛果菩提的修行人。所以菩薩,並不是指佛教寺院中,所供奉泥塑、木刻、或紙畫的形像,而是指自己覺悟,又能教化眾生,令眾生覺悟的人。可以說:菩薩就是實踐佛教精神的救世者,也是續佛慧命的接班人,有凡位,賢位,聖位,因位與果位元,各種不同的等級。
凡是歸依三寶,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學習大乘經典,廣修大乘法門,願意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人,都可以被稱為“大道心”眾生——菩薩。但這只是在開始學習階段的凡夫菩薩而已。一定要修學至十信位滿,才算是外凡位菩薩。再由十信位最後階段,開始實習,經歷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心,始名內凡位菩薩,亦即是賢位菩薩。再從十回向最後心,加功策進,斷無明,證法身,登初地,始可以轉凡入聖,正式開始菩薩利生的事業,實踐十度,由佈施的利生行業,究竟到達彼岸,然後登二地;再由二地持戒功德,究竟圓滿,到達彼岸,然後進升三地;…如是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智等十度次第修,十地次第證,地地斷無明,證法身,繼續晉升,直至十地位滿,進等覺,斷最後一品無明,入妙覺,圓成佛道極果,皆名聖位菩薩。等覺是因位,妙覺屬於果位。果位菩薩,亦即是從佛道中再來的菩薩;如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等,皆是果位菩薩。地前菩薩,是淺位菩薩,地上菩薩,才是深位菩薩。
今經題中所說的菩薩,是指最初發心的凡夫菩薩,以及實習中的淺位菩薩;因為深位菩薩,早已證得無生法忍,無需再勸其修學本經所說的四法。
“修行”,修是修學,修改,行是實行,是進取。我們學佛,不但要瞭解佛法,還要如法修行;在解行並進中,運用佛法來修正、改善自己不良的行為。例如:改惡行為善行,改邪行為正行,改自私自利的行為,變為大公無私的行為;一方面努力修改自己的壞習慣,一方面積極修學大乘法門,本著慈悲濟世的精神,去利己利人,謂之修行。
“四法”,是指佛勸導弟子們,要學習的四種修行方法。因為我們學佛,欲想成佛,非發菩提心,勤求佛道不可。然若想保持菩提心不失,當親近善友,接受善知識的教導與勸勉。若想精進修行,成就道業,當修忍辱柔和行,不應輕易遠離善友。特別是初發菩提心的凡夫菩薩,信心未堅,善根末深,更要一方面親近善知識,以助長道心;一方面修忍辱柔和行,不致因逆境當前,退失道心,或因善知識的忠言逆耳,或因日久生厭而遠離。同時還要嚴持佛戒,止心禪定,令自己身心寂靜,身心清淨;然後運用清淨寂靜的身心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菩薩修行的四法,該是由凡夫通往佛果菩提的管道。
“佛說”,是果上施化的聖者;“菩薩”,是因中修行的人;“修行四法”,是學佛、成佛的基本方法。佛是人,四法是法,故本經的別題,是從人與法立名。
“經”之一字是通題,梵語修多羅,譯名契經。凡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教,無不上契諸佛所證的真理,下契眾生的根機。以其契理故能導人心於正軌,傳誦萬世而不變;以其契機故可垂範天下,不因時代的轉變而被淘汰;所以佛的言教或身教,皆名之為經。
又經字含有常軌與法則的意義,因為佛所說的經,不止是趣向菩提覺道的常軌,亦是開示人天正道的法則。此常軌,此法則,是經古今而不變,曆萬劫而常新的。不因人類思想的轉變而被遺棄,不因科學的進步而被淘汰;反之,人類思想愈進步,科學愈發達,物質愈文明,愈須要佛教的真理與慈悲,來彌補人類精神的空虛。所以面對新世紀將要來臨的我們,擔心的不是因科學的進步,會給佛教帶來被淘汰的危機,而是擔心佛弟子們,今後是否能運用佛法來領導科學,走向至善,以取消科學給人類帶來的厄運。
我認為本經所說的四種修行方法,不僅是學佛人進趣佛道的指南針,亦是一般人建立理想,啟發正智,走向和平,創造幸福的指路碑。如果一般人都能發菩提心,追求佛道的真理,終必建立理想的人生,不致迷失自己。一般人若肯遠離惡友,親近善知識,就可以拋棄邪惡,止於至善。一般人若能忍辱柔和,不嗔不暴,不思報復,自然可以止息戰爭,導致和平,又何必要發明征服對方的武器?一般人都能夠持戒修定,開拓智慧,則明天的科學,必然朝向造福社會,利益群眾方面發展,不致人類發明科學,科學反而毀滅人類。因此,佛說此:“菩薩修行四法”,不但是修行成佛的法寶,亦是適應任何時代的金石良言,因名之為: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二、次釋譯題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是本經的譯題。大唐是譯經的時代,中國唐朝文化鼎盛,因被稱為“大唐”。天竺,指印度天竺國,是譯經者的出生地。三藏,是譯者的德號,即是說:本經的譯者,非普通的僧人,而是精通經、律、論三藏的法師。地婆訶羅,是譯者的姓名,華言日照,原是印度天竺國人,在中國唐朝武則天執政時來中國,在弘福寺參加翻譯華嚴經後,再翻譯其他經典。本經,是他翻譯多種佛經中,文字最短少的一部。
三、解釋經文
(一)序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是經首通序,亦名證信序。是敍述佛說此經時,具足信、聞、時、主、處、眾等六種成就,以證明此經確實是佛說的。
“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意思是說:此菩薩修行的四法,是佛金口親宣,是我阿難親從佛處得聞。阿難稱我,若論本門,該是法身真我;若約跡門,該是無我;今隨順世間,故假言我。阿難常隨佛左右,且多聞第一,凡佛所說法,入耳達心,憶持不忘。今言此菩薩修行的四法,是我阿親從佛聞,並非輾轉傳聞,以顯此四法的真實可信,佛弟子們誠應依教奉行。凡佛經開始,皆有“如是我聞”四字,其原因有四:
一斷眾疑:佛滅度後,阿難被推選負責結集經藏。初升法座,相好如佛,眾起三疑:一疑阿難己經成佛,二疑釋尊再來,三疑他方佛至。及阿難唱言:“如是我聞”,三疑頓息。
二秉佛囑:佛將入滅時,阿難提出四問:一佛在世時,眾人皆以佛為師;佛離人間,弟子們當以誰為師?二佛在世時,弟子皆依佛住;佛滅度後,當依何而住?三佛在世時,惡性比丘,佛威德調服;佛滅度後,如何處之?四佛滅度後,結集佛經,經首當置何詞?佛答:一以戒為師,二依四念處住,三惡性比丘,默然擯之,四一切經首,當安“如是我聞”。阿難因秉佛囑,於一切經首,皆安“如是我聞”四字。
三息爭端:阿難本門雖深遠莫測,但跡門示同凡夫,從佛出家修行,只證初果,雖於結集經前,被迦葉尊者激勵,專心禪定,得證聖果,但德業不及諸大阿羅漢,何況上位菩薩?若不言:“如是我聞”,必招異議,而起爭端;今言如是之法,是我阿難親從佛聞,眾人皆知,阿難多聞第一,曆耳不忘,故息爭端。
“一時”是指機教相投,師資會合,佛說此“修行四法”之時。因為佛說法,時在天上,時在人間;即使同在人間,時間也不一致,例如:中國的時間,不同於美國的時間;而美國西部的時間,又不同於美國東部或南部。由於世間曆法不統一,所以佛經不能指明某年某月某日,只言“一時”,以顯時成就。
“佛在”,佛是說法主成就。十方三世,無不有佛;今此佛字,獨指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在”是住的意思。一切眾生,無不有住:五戒是人住,十善是天人住,十惡是三惡道眾生住,三三昧是出世聖人住,首楞嚴王大定,以及金剛三昧等,是諸佛菩薩住。亦可以說:諸佛菩薩,原無所住,但為廣度眾生,示現人間,應機說法,故言“佛在”。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說法之處成就。舍衛國,譯名豐德國,是當年印度十六大國之一,是波斯匿王的國土。祇樹,指祇陀太子供給的花果樹木,給孤獨園,是指給孤獨長者須達多,不惜黃金布地而購買的花園。二人同心,共建精舍,供佛安僧,故又名祇園精舍。佛說此菩薩修行四法時,正是住在祇園精舍,故說:“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是眾成就。“大比丘”是明其類,千二百五十人,是標其數。梵語比丘,因含三義不翻。一乞士:佛制出家人實行乞食,有五種利益。一能除驕慢心,二可作世間福田,三無經營之累,四不貪積蓄,五可以一心辦道。因為出家人,外乞衣食以養色身,內乞佛法以活慧命,不同於一般為生活所迫而淪落為乞丐的人,所以名“乞士”。二破惡,貪嗔癡等煩惱,是生死因,當招致惡果。出家人能勤修戒定慧,破除貪嗔癡等惡因;惡因既滅,則惡果不生,當得解脫,名為破惡。三怖魔:魔王貪戀塵勞,喜歡子孫眾多。凡從佛出家的人,受具足戒時,地神贊善,魔王聞之,恐其成道,魔眾減少,心生怖畏,因名怖魔。
“眾”,梵語僧伽,譯名和合眾。出家的佛弟子,無論男女老少,皆共修佛法,共證寂滅理,是理和。出家人若能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謂之事和。凡能在事理和樂的團體生活中,精進辦道的出家人,無論男女,皆可稱之為僧。今言大比丘僧,是指佛的常隨眾。在比丘之前,加一大字,是顯此等比丘,非一般凡僧,亦非小乘聖僧,而是德高望重,人天景仰,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的菩薩僧,都能遊戲神通,助佛教化,故名:“大比丘眾”。
“千二百五十人”,是佛的常隨眾。佛初成道,先到鹿野苑度父族兄弟馬勝,小賢,摩訶男,及母族兄弟十力迦葉與憍陳如等五人,是佛教最初的僧寶。其次度耶舍長者的兒子及其眷屬共五十人,再去木瓜林度優樓頻螺迦葉師徒共五百人,以及度在象頭山的伽耶迦葉,在希運河的那提迦葉兄弟及其徒眾共五百人。接著度舍利弗,目建連等師徒共二百人,總計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略零言整,故言:“千二百五十人”。
“俱”字,意思是在一起。以上眾人,皆先修外道苦行,勤勞無功,後遇佛出家,如法修行,即證聖果,感佛恩德,誓不離佛,常隨佛左右,助佛教化;凡佛所到之處,無不隨從,凡佛說法,例必列席恭聽,故佛經每舉此千二百五十人代表聽眾,顯示眾成就。以上六種成就,足可證明此經是佛親說,是阿難親從佛聞,我等應當信受奉行。
(二)正宗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已得無量善利,當求無上佛果菩提。何以故?佛大菩提者,世出世間,無等等故。
此正是佛說本經的宗旨。“爾時”,是當佛在舍衛國祇園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共聚一堂之時,亦是諸大比丘眾,應該回小向大勤求佛道機緣成熟之時。“汝等”,指千二百五十大比丘眾,以及當時在座,已證小乘極果的阿羅漢們。此等聖眾,從佛出家,如法修行,斷見思煩惱,解脫分段生死,已得出世聖果的利益;且常隨佛學,常聞佛法,開發智慧,積聚功德,故說:“已得無量善利”。但善利之最,莫過於佛果菩提,所以佛勸導諸比丘:“當求無上佛大菩提”。
菩提,舊譯名道,新譯名覺,合言覺道。此覺道揀非凡夫之不覺,非外道之邪覺,而是諸佛所證三覺圓明,萬德具足的無上正等正覺,故言:“無上”。大菩提有三:一法身菩提,二報身菩提,三應身菩提。法身菩提,即眾生本具的如來藏性,此性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如水之在地,如電之在空,萬物共品,諸佛共證。報身菩提,是菩薩修因,十地位滿,由等覺進入妙覺果位所證得的靈明覺照,常樂我淨的涅槃境界。應身菩提,是佛隨順眾生應現的色身,有機則應,機盡還滅。如釋迦牟尼佛,降生淨飯王宮,出家、修行、降魔、成道,坐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等正覺,名應身菩提。只是法身菩提不名大,必須具足三身菩提方名大。諸佛因中修行,由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進入伏心菩提,得明心菩提,成就出到菩提,而證無上菩提,智圓理極,是名“無上佛大菩提”。
因何緣故,佛勸比丘們當發心勤求“無上佛大菩提”呢?佛說:因為“佛菩提者,世出世間無等等故。”世出世間,眾善利益,皆不可能與佛所得的大菩提相等,因言“無等”;但佛所證的大菩提,量等虛空,體遍法界,四聖六凡,有情無情,無不以此“無等”之法為性,所謂:“生佛體同,聖凡無二”,雖無等而同等,故言:“無等等”。
佛大菩提,若非善利之最,無上無等,稀有殊勝,何需“當求”?若非無等而等,生佛體同,又何必妄想追求?現在正因為無上大菩提,雖然稀有無等,卻是眾生本具的平等理性,如金剛經所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若不發心勤求,何止辜負佛恩,亦辜負自己。因此,佛勸巳得無量善利的大比丘眾,“當求無上佛大菩提”。
若未來世,諸眾生等,發意願求佛菩提者,當修四法。
佛無上大菩提,既是生佛平等,聖凡無二,然則何獨己得無量善利的大比丘們,應當回小向大,發心勤求?即使是末法時代,迷途眾生,亦應該發心勤求。不過末法時代,去佛遙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加以末法眾生業障深重,貪嗔熾盛,非親近善友,修忍辱行,以及依止寂靜處,持戒修定,以清淨的身心,勤求佛道不可。所以佛說:若果未來末法時代,芸芸眾生中,假如有發心願意追求佛果菩提的人,應當先修學四種最基本的方法。
何等為四?一者當發大菩提心,寧失身命,不應退轉。
初句是征問,一者以下,是佛說明菩薩發心願求佛道,必須修學的四法,還要有寧死不退的決心。
“大菩提”是佛所證極果,我們欲想證同於佛,首先應當發起追求佛大菩提的心願。於其中間,無論遭遇任何困難,都不可退失初心。我們為甚麼要發願追求佛果大菩提呢?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中,曾舉出十種因緣,作為我們應該發菩提心的理由,現分列如下:
一念佛重恩故:父母有養育之恩,朋友有提攜之恩,眾生有互助之恩,但都不及佛平等拔苦與樂之恩。因為眾恩惠我于一時,佛恩卻惠我於永劫;眾恩只助我生活所需,解除目前困境,佛恩卻能令我斷除煩惱,解脫生死。是以佛恩深如巨海,高如須彌,若然不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將無以報答佛恩。古人言:“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佛恩。”我們為報佛深恩,應當發菩提心。
二念父母恩故:我們修行辦道,欲想成就道業,必須憑藉四大色身,所謂:“借假修真”。然此色身,父母所生,欲報親恩,非發菩提心,廣度眾生,令多生多世父母,同出三界,共了生死,離苦得樂不可。蓮池大師言:“人而無孝,不足以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為孝。”又言:“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我們欲想完成孝道,報答父母深恩,應當發菩提心。
三念師長恩故:父母生我色身,師長生我慧命。世間師長教我知識,令我充實謀生技能,固然有恩於我;然佛門師長,教我佛法,令我心生慧解,知邪正,明因果,止惡修善,終得斷惑證真,離苦得樂,此恩此德,非發菩提心,弘法利生,無以圖報。所以為報師長恩,應該發菩提心。
四念施主恩故:出家人既不耕種,也不營商,生活所需,全靠施主供給,始可安心辦道;若不發菩提心,上求下化,利益眾生,則信施難銷。所謂:“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食而不修行,披毛戴角還。”是以念報施主恩,當發菩提心。
五念眾生恩故:眾生恩有兩重關係:一是無量劫來,我們在六道輪回中受生,皆有父母,因此,一切眾生可能是我們宿生父母,皆有恩於我。其次是人不可能離群獨居,必須彼此互相依賴,互相供給,始可生存。雖然士農工商,各司其職,似不相關,其實,是彼此互惠互助,互相有恩。若不發菩提心,利益群眾,將無以報答眾生恩。
六念生死苦故:古人言;“人生最苦是甚麼?無非生別與死離。”生別死離,固然是人生的苦惱,但眾生自從無量劫來,由業力所牽,輪回六道,上升下沉,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永劫升沉不已,求出無由,更是苦不堪言。今生既然幸得人身,又得聞佛法,得知佛性本具,無上菩提,人人有份,自當發菩提心,勤求佛道,願與眾生,共證菩提,離苦得樂。
七尊重己靈故:已靈,即眾生本具的靈性,亦即佛性。此性與諸佛所證的法身理體,無二無別。昔因無知,迷此真性,用諸妄想,顛倒行事,作種種惡業,由業感果,流轉六道,生死相續,致使靈性隱,煩惱現。今生既然僥倖,得聞佛法,知佛性平等,雖迷而不失,自當尊重自已本來具足的靈性,發菩提心,勤求佛道,積聚功德,使靈性出纏,佛性抬頭,恢復佛性的尊嚴;切莫自暴自棄,自甘墮落,是以非發菩提心不可。
八為懺悔業障故:懺是懺其前愆,悔是悔思己過,業是身口意三業,障是障礙。眾生的身口意三業,往往被內心的煩惱操縱,是煩惱障;作種種惡業,是業障;隨業受報,是報障。此三障能障礙人得生善處,障礙人止惡行善,障礙人出離生死,障礙人進修佛道;我們欲想斷煩惱,了生死,成佛道,非懺悔此三障不可,但其中以業障最強,故言懺悔業障。發菩提心,願求佛大菩提的人,自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心心念念,志在利已利人,自然不再造諸惡業,當然可以消除業障。是為懺悔業障的因緣,當發菩提心。
九為求生淨土故: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污染惡濁,雖然懺悔,可消除內障,但外在環境逼迫,惡友牽連,難免被境所轉,退失道心。所以最好是求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見佛聞法,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進修佛道,實習利己利人的法門,直至證得無生法忍,得不退轉,然後再來娑婆,廣度眾生,滿菩提願。是為求生淨土因緣,當發菩提心。
十為正法久住故:正法,指釋尊所說的教、理、行、果。佛所說的教理行果,若能久住世間,令善根眾生因聞而信,因信得解,因解起行,因行而證,如是轉展傳受,不僅可以改善個人身心,還可以改善社會,建立人間淨土,促進世界和平。因此,我們應該發菩提心,弘揚佛的正法,令正法常住世間,利益眾生。
省庵大師認為有以上十種因緣,我們應該發菩提心。此外,發菩提心的因緣,每因人而異,有人因逆境的衝擊而省悟,有人因順境的啟示而發心,亦有人由善知識的誘導,或由宿世善根成熟而發心……,無論是善緣或惡緣,是順境或逆境,皆有可能激勵我們發菩提心,故法華經言:“佛種從緣起”。
以種種因緣,令人發心學佛,勤求佛果無上大菩提,即可發現“正因佛性”;進而上求佛道,廣修般若,斷煩惱,了生死,即發明“了因佛性”;下化眾生,廣積福德,自可發起“緣因佛性”。由正因理心性,得真性菩提,顯佛法身;由了因慧心性,得實智菩提,成佛報身;由緣因善心性,得方便菩提,現佛應身。如是由發現三因佛性,得佛果三菩提,成就佛的三身,即是佛果無上大菩提。所以發菩提心,是學佛成佛的第一個條件。
我們若能在個人方面,覺知五蘊色身,無常苦空,煩惱逼迫,業力牽連,生死熾盛,因生厭離之心,願意追求佛果菩提,即是“煩惱無盡誓願斷”;在眾生方面,若能因觀眾生苦,發慈悲心,令一切眾生,皆可離苦得樂,共成佛道,即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在修行方面,若能勤修六度四攝等大乘法門,作為成佛的真因,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在證果方面,若能深信因果,如影隨形,作如是因,必招如是果,所以欲想離苦,當斷惡因,欲證佛果,當發菩提心,以自覺覺他,自度度人的積極行為,追求佛道,即是“佛道無上誓願成”。
“眾生無邊誓願度”是下化眾生利他度他的功德;“煩惱無盡誓願斷”,是自利自度的行為;“法門無量誓願學”,是上求佛道,自利兼他;“佛道無上誓願成”是上求下化,二利究竟。如是由發四弘誓願的菩提心,作為成佛的真因,結果,得證佛果無上菩提。可知“發菩提心”,不止是理性的追求,智慧的行動;亦是成佛的根本,是自度度人的主要力量。如果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夠發菩提心,追求佛所證的真理,一定可以促進人性的覺悟,自他兼利,甚至可以改善社會,使五濁惡界,變成安樂祥和的世界,令苦惱的人生,變成幸福快樂的人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