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下

2012/07/18 10:42

  佛說:我們一旦發了菩提心,就應該矢志不移,無論環境如何惡劣,人事怎樣變遷,都要堅定立場,緊守崗位,甚至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脅,也寧可犧牲性命,亦不退失菩提心。因為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是名魔業,(見華嚴經)。魔,是貪戀三界物質享受的迷途眾生。退失菩提心的人,縱然曆劫修行,積聚功德,若不發願我與眾生,共成佛道,缺乏舟子渡人,同登彼岸的共利精神,則其果報只在人天,福樂有限,福盡還墮,不能出離六道生死,佛視之為魔業。因此勸導弟子們:假使熱鐵頂上旋,終不退失菩提心。但我們欲想保持菩提心不失,非親近善知識不可。所以佛說:


  二者,應當親近善友,甯失身命,不應遠離。


  善友,就是善知識。何謂善知識?善知識,是指諸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以及一切正知正見,解行並進,悲智雙運的學佛修行人。我們親近這些善知識,接受他們的教化,可以增長善根,可以啟發智慧,可以長養慈悲,可以利己利人,甚至可以轉凡成聖,成就佛道。是以華嚴經說:善知識能令人住於菩提心,能令人生諸善根,能令人行諸波羅密,能令人解說一切善法,能令人成熟一切眾生,能令人得決定辯才,……能令人安住於普賢十大願王,能令人入一切佛智所入,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大般涅槃經亦說:如是親近善友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佛在世時,文殊師利菩薩,教導善財童子,廣親近善知識,以增廣菩薩行,以成就菩薩道。並勸導善財童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當念隨順,不應違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但應恭敬,勿見其過,……”善財童子依教南行,輾轉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聞善知識教,皆能隨順,專心憶念,思惟修習,皆得法益。特別是在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處,得聞種種讚歎善知識功德,及種種隨順菩薩行門,正念思惟時,竟然出生無量智慧,身心清涼,法喜充滿。所以我們學佛修行,欲想增益道業,得不退轉,一定要親近善友而遠離惡知識。因為惡知識令人增長邪見,毀諸善根,破戒墮落。佛在增一阿含經中,常常勸誡弟子們:當親近善知識,莫近惡知識。現在此經,釋尊勸導諸大比丘,當發心勤求佛果大菩提之後,又勸諸比丘,當親近善友,可知善知識,對發菩提心的重要性。


  善知識可分為三類:一是外護善知識,即是照顧或供給自己衣食住行,令自己衣食無缺,得以安心辦道的依止師。二是同行善知識,與自己同道同行,互相砌磋,互相策進的同參道友。三是教授善知識,即弘經演教,能令我們理解佛法,止惡修善的教經阿闍梨(親教師)。


  不管是那種善知識,都有其獨特的德行與個性,也有其度生的方便與原則;有人從慈門攝受眾生,有人從威門教導弟子,當然亦有人慈威兼施接引大眾。例如:昔日西藏的密勒日巴尊者,依止馬爾巴上師學法,上師竟然用種種方法來折磨他。首先要他建造一所圓形的房子,供給大眾共修。房子將要落成,上師忽然改變主意,要他改建半圓形的。半圓形的房子造好了,上師又要改建四方形的,四方型的房子快要完成了,上師又說長方型的比較好;如是三番四次,功敗垂成,上師還要疾言厲色,呵斥密曰勒巴尊者,辦事不力,甚而趕出師門,不肯傳法。連他的師毋都同情他,反怪上師冷酷寡恩。但又有誰能體會上師的苦心,要透過種種折磨以消除他宿生殺人的惡業,使他業障淨盡,成為佛門龍象呢?假如沒有馬爾巴上師的權巧方便,或沒有密勒日巴尊者的尊師重道,任勞任怨,不生嗔恨,不思遠離的堅忍精神,又怎能雕琢磨煉成密勒日巴尊者偉大的人格,以及不平凡的成就?


  大般涅槃經說:第一善知識,所謂菩薩諸佛,以三種善調禦故。何等為三?一者畢竟軟語;二者畢竟呵責;三者軟語呵責。在善知識而言,無論是用軟語指導與安慰;或是厲言呵責與教誡,其動機都是出於慈悲,都是金石良言,有利於行的忠告,絕不會是妄言綺語,討人歡喜。可惜忠言逆耳,除非對方是善根深厚,忍耐力強,而又勇於改過的大智慧人,否則,勢必因善知識的忠告而反感,或因善知識的調教而心生怨恨,憤然離去;結果,遠君子,親小人,求升反墮,招至不可彌補的損失。因此,佛勸弟子們親近善友,要堅定立場,不管發生任何障故,即使事態嚴重至危害自己,亦應該寧願捨棄身命,而不輕易遠離善知識。免被惡友牽連,誤入歧途,退失道心。


  三者,應修忍辱柔和,寧失身命,不生嗔恚。


  忍辱柔和,亦是菩薩修行基本方法之一。我們無論是發菩提心,或親近善知識,都要忍辱柔和,不可心浮氣燥,更可不嗔恨心重。不然,既無修養,又缺乏忍耐,一遇逆境,便退初心,稍不稱意,即生怨恨,試問如何親近善知識,依教奉行?又如何實行菩薩道,弘法利生?是以發菩提心、親近善友,是求佛無上大菩提的根本,而修忍辱柔和行,卻是發菩提心親近善友的根本,非修習不可。


  忍辱,是六度之一,又名忍耐,又名安忍。可分為三類:對他人的侮辱逼害,譏誚怒駡,忍而不嗔;對他人的稱讚或恭敬供養,忍而不喜;不為外界順逆二境所動,名生忍。對外界種種災害,以及寒暑逼迫,或對內在生老病死種種憂悲苦惱,能安然忍受,一心辦道,不為境轉,是法忍。十地菩薩,知一切法,原無生滅,安住于真如實性理,是無生法忍。


  修忍辱柔和行,身口意三業都要忍。能忍受他人的打罵與傷害,或見眾生危險恐懼,以身代之,是身忍;受人侮辱,不出怨言,或被人非理呵責,皆能默然忍受,是口忍。面對怨敵,心不懷恨,被人橫加譭謗,心不惱亂,是意忍。我們欲想成就三業的忍耐力,必須修習以下的六種忍:


  一力忍、逆境當前,能極力忍受,對他人橫加毀辱,不思報復。二反忍、面對逆境,反躬自責,若無過錯,定是宿世惡業所追,招感惡果,理應忍受。三忘忍、當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何必計較,記恨在心?四觀忍、運用智慧觀察,世事幻有不真,原無能忍所忍,何必著相,心生執著?五喜忍、被人侮辱,心生歡喜,因為逆境,可以孕育自己的忍耐力,正是吃虧是福,既有利於我,為甚麼不喜歡接受呢?六慈忍、運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慈愛憐憫侮辱自己的人,不僅原諒他,還誓願一定要度他。


  初發心菩薩,雖然未忘人我,仍然執我執法,但能夠在逆境當前,產生以上六種心理反應,一定可以止息內心憤怒之火,化熱惱為清涼,成就忍辱柔和行。至於深位菩薩,進修忍辱波羅密,可分五個階段,亦即仁王般若經所說的五種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賢位菩薩,能調伏內心,令煩惱不起,名伏忍。初二三地菩薩,得見法性,深信不移,名信忍。四五六地菩薩,分斷無明,分證法身,能隨順菩提道,趣向無生果,名順忍。七八九地菩薩,悟證諸法無生理,安住於無生法中,名無生忍,又名無生法忍。十地等覺菩薩,盡無明,證法身,入妙覺,得涅槃寂滅理,名寂滅忍。


  此外,菩薩本業經說:忍有六種,菩薩善戒經說:忍有九種,十地經及華嚴經說菩薩有十種忍。忍的種類雖多,概括而言,不外是在進修佛道的過程中,對內、外、順、逆、苦、樂等境界,安住不動謂之忍。淺位菩薩,不但要忍受內心煩惱的衝動,外在人事的惱害,以及自然界的種種災害;還要忍受在修行過程中,所發生種種苦境,逆境,與順境。至於深位菩薩,已證我法二空之理,對內外順逆苦樂等境,能不執著;對上求佛道,經歷的五十五位所證得的法喜,以及下化眾生時,所遭遇的種種障礙與成就,皆應該安忍不動,不為物喜,不為己悲,直至二利究竟,即可成佛。由是可知,忍辱不止是初發心學佛的主要條件,亦是成佛必備的因素。因此佛勸諸大比丘,發心勤求佛無上大菩提,不但要親近善友,還要修忍辱行。因為若能忍受他人橫加毀辱,就不會因善知識的嚴加督促而輕易遠離;若能安然忍受自然界的災害,就不會因環境的惡劣,而退失菩提心。


  我們修忍辱行,目的是要對治嗔恚,因為嗔恚,能毒害人的法身慧命,能燒毀人的善根。佛在遺教經中告諸比丘:嗔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嗔恚。世間盜賊,只劫人身外財物,嗔心之賊,卻能劫奪修行人的功德法財。所以說: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免輪回苦,善自護嗔心。有一次,天帝釋提桓因問佛:何物殺安穩?何物殺不悔?何物毒之根,吞滅一切善?何物殺而贊?何物殺無憂?佛答:殺嗔心安穩,殺嗔心不悔,嗔是毒之根,嗔滅一切善,殺嗔諸佛贊,殺嗔則無憂。慈悲的佛陀,雖然教人戒殺,但卻特別贊許人殺除嗔心;而忍辱柔和,正是殺除嗔心唯一的武器,也是消滅嗔毒唯一威猛的消毒劑。


  據說:禪宗神秀大師的高足華嚴和尚,住持洛陽天官寺時,座下弟子三百余人中,有一高齡弟子,個性暴躁又固執,一次,因生病末能隨眾過堂食飯。有一沙彌來頂禮向他借缽,初不肯,後來經不起小沙彌苦苦懇求,勉強取缽借與,但叮嚀囑咐小沙彌要小心,如缽破損,等如要他的老命云云。因此小沙彌捧缽而行,特別小心。食畢送缽還時,因過於集中精神維護其缽,反被路邊石頭拌倒,瓦缽墮地破碎,沙彌急往請罪,老僧因此嗔罵不己,病情加劇,突然一命嗚呼。由於死時嗔怒心末息,竟然因嗔恨心力的牽引,墮落畜道,受蟒蛇身。


  一日,華嚴和尚集眾講經時,忽聞寺外山谷傳來異聲,急召小沙彌站在身後。不久,大蟒蛇至,怒目四顧,似在找尋目的物。和尚戒眾勿動,待蛇至身邊,即以錫扙止之,喝令。蛇即低首閉目伏地,似在恭聽教導。和尚用錫扙叩其頭言;既明三業可怖,何不放下?接著為蛇說皈依、懺悔,並命眾僧為蛇念佛回向。蛇離開後,和尚對亡僧的弟子說:你師數十年修行,應證聖果,可惜嗔恨心重,今因一缽殞命,而墮蛇身,特來向沙彌討債,幸我在此,為他說法懺悔,令離畜道,你是弟子,出去一看究竟。其弟子沿著山路行數裏,見蛇撞巨石而死。和尚對眾人說:蛇已投胎裴侍郎家為女,聰明異常,十八歲即死,再轉男身,出家修行。可見嗔恨心,實在是障道因緣,若非華嚴和尚拯救,老僧如何脫離畜身?是以佛教導諸比丘,要修忍辱柔和行,以對治嗔心。即使逆境逼害,危及性命,亦寧可放棄身命,不起嗔心,免招墮落。


  四者,當依寂靜之處,寧失身命,不思僓鬧。


  梵言阿蘭若,譯名寂靜處,寂靜有二種:一是身寂靜,二是心寂靜。舍俗棄欲,摒息眾緣,閒居靜處,遠離鬧市,身口惡行,止息不作,是身寂靜。修習禪定,心不散亂,遠離貪嗔癡,意的惡行,停止不作,是心寂靜。(見釋氏要覽)據此可知,持戒修定,三業清淨,就是依寂靜處。


  初發心菩薩,除親近善友,修忍辱行外,還要嚴持佛戒,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言綺語,不兩舌惡口,遠離身口諸惡,令身口清淨;又要修習禪定,止息心中妄念,不貪,不嗔,不癡,不惡見,令心清淨。如是身心俱清淨,身心都寂靜,然後用清淨寂靜的身心,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入世救世,利己利人;不為逆境所轉,不為順境所動。假使在修行菩薩道的過程中,環境惡劣至威脅生存,也寧可捨棄身命,亦不放棄道業,而為世間五欲塵勞所動。就是依寂靜之處,寧失身命,不思僓鬧


  所以依寂靜處,並非教人一定要遠離鬧市,潛居深山,不問世事,作個自了漢。因為發菩提心行菩薩,必須要入俗利生;如果身居深山,遠離群眾,將如何教化眾生呢?是以此中不思二字的意思,只是說一個行菩薩道的人,即使身居鬧市,心亦恒在定中,而能超然物外,不為境轉而己。


  在當時諸大比丘而言:寂靜處,就是其所證的偏空涅槃理。以其斷見思煩惱名寂,離諸苦患名靜。今回小向大,求佛菩提,但依止安住於其己得我空的寂滅理中,上求下化,深入社會,廣度眾生。雖終日度眾生,不見有眾生可度;雖然不見有眾生可度,又不妨終日度眾生。如是無住生心,廣修六度萬行;住寂滅理,而能大作佛事。就可以進而斷塵沙煩惱,破無明惑,登十地,證等覺,入妙覺,成就佛果無上大菩提。


  諸善男子,如是四法,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此是總結。如是四法指前文所說:一發菩提心,二親近善友,三修忍辱柔和,四依寂靜處等四種方法。前二種偏重于解,後兩種著重於行。解是求慧,行是修福,如是福慧雙修,解行並進的法門,該是一位覺悟而又發大心,修大行的人,所應該修學的。


  梵言菩提薩埵,譯名覺有情。指自己覺悟,又能覺悟他人的人。凡能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人,皆可稱為菩薩。菩薩是學佛的起點,也是成佛的基地。由基地出發,趣向佛果菩提,中間距離,非常遙遠難行。所以說:學佛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成佛更非一生一世可能成辦;必須要有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還要加上堅決果敢的恒心,始可完成這段遙遠難行的旅程。經文在菩薩之下,加摩訶薩三字,正顯示本經所說的四種方法,非發大心,修大行的人,不可能勝任。反之,若然是發大心、立大願,又具足智慧與慈悲的大菩薩,都應該修學此四種法門,而且在修學過程中,無論發生任何阻力與困擾,甚至危及生存,亦應該堅持到底,寧可喪失寶貴的身命,亦不放棄修學此四法。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爾時,是指佛說完菩薩修行四法,又勸弟子們應當堅決修學之時。梵言:祇夜,譯重頌。是用類似詩歌的句子,將前文的意義,重說一次。梵言:伽陀,譯名孤起頌,是用偈頌補充前文未曾提及的義理。現在,釋迦牟尼佛剛說完菩薩修行四法後,隨即運用五字八句的偈語,重說前文所說的道理,目的是要加深聽眾的印象,或為後來者重說一遍。


  諸欲求勝果,當發菩提心。


  是重頌前文四法中的第一種:當發大菩提心字包括當時在座諸大比丘僧,以及未來一切發心欲求佛果大菩提的人。勝果指佛所證的無上菩提。因為二乘聖人所證的偏空涅槃理,是果非勝;十地菩薩分證法身,雖勝而非果(未圓滿故),唯獨佛所證的菩提覺道,既圓滿又殊勝,因名勝果。佛言:凡是佛弟子,欲想求得諸佛所證既殊勝又微妙的菩提果,就應當發大菩提心。菩提心而言大,是顯其發心大,所以修因證果無不大。


  策勤精進行,當依善知識。


  是重頌四法中:應當親近善友精進是行,發心是願,我們學佛,應該以願導行,以行滿願。今既發起求佛大菩提的心願,當然要策動精進的行為。純善無惡是名精,升求不已是名進。但是眾生的劣根性,就是懈怠放逸;何況菩提道遙遠,菩薩道難行?我們欲想精勤修學,不致因逆境當前而退失菩提心,則非親近善知識,接受善知識的策勵、指導、與勸勉不可。


  忍辱佛所贊,稱為有力人。


  是重頌四法中:應修忍辱柔和。忍辱,可以對治嗔恨心,可以克服環境的困擾,可以掃除菩提道上種種障礙,還可以安忍於法喜不致得少為足。所以佛遺教經說:能行忍辱者,名為有力大人。又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阿含經說:若人有大力,能忍無力者,此力為第一,於忍中最勝。諸法集要經說:善安住於忍,為第一莊嚴。法華經說:忍辱是如來衣。維摩經說:忍辱是菩薩淨土。總之,千經萬典,無不讚歎忍辱功德。所以說:忍辱佛所贊,稱為有力人。


  我們欲想戰勝環境,成就佛道,固然要修忍辱柔和,我們欲想對治嗔心,取消人間仇恨,止息戰爭,創造和平,更要修忍辱柔和。可惜娑婆世界眾生,個性剛強,嗔恨心重,先天就缺乏忍讓的美德,凡事不肯忍讓,反而以為忍辱是恐懼心理,是弱者行為;往往為了表示自己是英雄好漢,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每因小事,拔刀放槍,致使我們的社會,充滿暴力,殺氣騰騰。其實,真正的英雄好漢,或胸懷大志的人,必能以柔制剛,忍辱負重。因為他們知道金錢、地位、勢力,都不是堅忍的對手,最後勝利,是屬於堅忍的人;若然小不忍則亂大謀。試看,中外古今,多少英雄豪傑成功偉業,無不是拜忍辱所賜。是以古人勸導我們忍一時之氣,可免百日之憂。又說:世事每從讓處好,人倫常在忍中全。特別是學佛修行的人,更要修忍辱柔和;以忍辱柔和的態度去親近善知識,學習佛法,精進不懈;以忍辱柔和的美德來行菩薩道,教化眾生,永不疲倦;亦以忍辱柔和的功德,來完成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菩薩道。


  空閒聖所居,無畏猶獅子。


  是重頌四法中最後的一種:當依寂靜之處。修行人若果知道外界一切事物,皆無常苦空,幻妄不真,心不扳緣執著,則內心自然安閒寂靜。可惜眾生往往被外界事物幻象所迷,每因角逐名利,人我對立,順我者貪,逆我者嗔,得之則喜,失之則悲;終日分別取捨,為境所轉,內心如何閒靜?所以佛勸導初發心菩薩,除了親近善友,與修忍辱柔和行外,還要持戒修定,放棄名利財富的追逐,取消人我是非的爭執,保持身心寂靜,三業清淨,甚至斷煩惱,了生死,轉凡成聖,親證我空真如之寂滅理,所以說:空閒聖所居。然後回小向大,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畏生死,不住涅槃,勇猛精進,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心無掛礙,無有恐怖,直趣菩提,故說;無畏猶獅子


  爾時世尊,說此偈己,複作是言:諸有智慧大慈悲者,能修如上四種之法,其人則能解脫生死,出離魔網,成等正覺,得大涅槃。


  此總結菩薩修行四法的功德。亦是說明釋迦牟尼佛說此經之目的。爾時,是指釋尊用偈頌重說四法之後,還要說明修行此四法的功德之時。諸有智慧,大慈悲者,是說能修行四法之人的殊勝。能修如上四種之法,是修因殊勝,其人則能解脫生死,出離魔網,是功德殊勝,成等正覺,得大涅槃。是證果殊勝。


  梵言:般若,譯名智慧。智是十度中第十智度;慧是十度中第六慧度。智與慧究竟有甚麼不同呢?大乘義章言:照知世諦者,名為智度;照知第一義諦者,名為慧度。知第一義是明理,知世諦是鑒事,能明鑒事理,達到事理無礙,事理圓融的境界,就是智慧。


  法華經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所以佛的智慧,非一般凡情聖智可能測知。因為凡夫對外界事物的認識,但憑妄想識心的分別,只知事物的現象,不知事物的本體,因名世間智,以其不能出離三界故。二乘聖人知諸法空相,證真諦理,能斷見思煩惱,解脫生死,出離三界,因名出世間智,以其只知一切法的總相,故又名一切智。諸佛菩薩的智慧,既能觀察世間事物的真相,又能深達事物的本體,親證諸法實相理。菩薩是因位,諸佛是果位,佛在菩薩之上,是以佛的智慧,名出世間上上智。


  一般人不瞭解智慧的層次,每將智慧與聰明連在一起,其實一個聰明的人,並不等如有智慧。因為很多時聰明的人,往往反為聰明誤;世間上很多作奸犯科,擾亂社會,自害害人的事,可能都是聰明人的傑作!還有,聰明人所知障重,不肯信因果,不肯接受佛教的道理。唯有慧根深厚的人,始可接受一乘佛法,深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因此肯發菩提心,勤求佛道以自利。雖然,但若缺乏慈悲心,不肯教導眾生以利他,則二利缺一,覺行未圓,亦不可能成佛。所以一個發菩提心的人,既有智慧,還要有慈悲;智慧是理性追求真理,慈悲是感性憐憫眾生,如是理性與感性平衡發展,智慧與慈悲融合為一,悲智雙運,福慧雙修,直至覺行圓滿,二利究竟,即得佛果無上菩提。所以佛說:必需要有智慧又有大慈悲心的人,才可以修學以上四種成佛的基本方法。


  佛說:如果有人真的依教奉行,切實修學以上所說的四法,則不止可以解脫生死,出離魔網,還可以成等正覺,得大涅槃。


  生死有二種:一是分段生死,二是變易生死。六道眾生,由善惡業力因緣,所招致的果報體,壽命長短不一,身段大小高矮肥瘦亦不一致,有分限段別;始起名生,終謝名死,因此名為分段生死。本來,有生必有死,我們不必怕死,不過最可怕的是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永無終止,如楞嚴經說: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實在太苦了。我們欲想離苦得樂,除非精進修學佛法,斷煩惱,破我執,始可解脫分段生死之苦,獲得聖人不可思議的勝妙身。此勝妙身,既無形軀勝劣之分,亦無壽命長短所限,神變自在,以其能變能易,因名變易,由於迷想漸減,悟心漸增,一增一減,因名生死。


  大乘義章中,將變易生死,分為三種。一是約眾生心識微細生滅而言:眾生的識心,念念生滅,前念滅時,後念又生,前後變易無常,因名變易生死;九法界聖凡,皆有此變易生死。二是由修無漏業所得的法身,神化自在,能變能易,變陽化死,名變易生死;此通於三界以外,大小乘聖人所受的正報身。三是指十地菩薩,地地斷無明,證法身,隱顯自在,能變能易,故名變易;此變易非死,但此法身,未出生死,猶為無常死法所隨,變易身上有其生死,因名變易生死;此限於地上菩薩的意生身。


  攝大乘論說生死有四種:地前菩薩,與初二三地的聖人,為利益眾生,特別留惑潤生,來投入生死,教化群迷,名方便生死;滅此生死,可登四地。四五六地菩薩,應眾生機,示現八相成道,名因緣生死;滅此生死,可進升七地。七八九地菩薩,有後有的生死,名有有生死;滅此生死,可入十地。十地菩薩,入如來地,即揖別生死,名無有生死。


  修行人若能斷見思煩惱,即可解脫分段生死,證阿羅漢果;菩薩若能斷塵沙,盡無明,即可解脫變易生死,證佛果無上菩提。


  梵言魔羅,譯名殺者。因為魔能劫奪人的功德法財,能殺害人的法身慧命,是危害眾生慧命的第一號殺手。大智度論將魔分為四類:一、眾生心中貪、嗔、癡、慢、疑、惡見等六種根本煩惱,能擾亂人的身心,令人不能安心辦道,名煩惱魔。二、組織眾生身體的色、受、想、行、識等五陰,能引生苦惱,障礙人修行,名五陰魔。三、死能斷人命根,令人停止道業,不能繼續進修佛道,因名死魔。四、欲界第六層他化自在天的天王,因貪戀五欲塵勞,喜歡破壞善事,阻礙他人修行,因名天魔。


  華嚴經說魔有十種。一蘊魔:即前所說的五陰魔,因為人的五蘊色身,眾苦交煎,能障礙人修道故。二煩惱魔:亦即前所說的六種根本煩惱,能令人迷惑事理,障礙正智故。三業魔:殺盜淫妄等十惡之業,能障蔽人天善道,令人墮落三惡途故。四心魔:我慢貢高的心理,能障礙人精進辦道故。五死魔:人的壽命有限,往往令人道業未成身先喪,停止修行故。六天魔:欲界天王,恐人出家修行,出離三界生死,導致魔子魔孫減少,每設法破壞人間善事故。七善根魔:修行人執著所種善根,得少為足,障礙進修故。八三昧魔:修習禪定,貪戀禪味輕安自在,不求上進,障礙深入三昧故。九善知識魔:慳法之人,不肯弘揚佛法,開導後學,作為眾生的善知識;或因我慢貢高,不肯接受善友勸導故。十菩提法智魔:對菩提法,起智分別執著,不能斷惑證真,障礙趣入佛果菩提故。由是可知,無論善惡因緣,凡是擾亂人心,障礙人精進辦道,不能斷煩惱,出三界的人與事,皆可以名之為魔。


  學佛人自從最初發菩提心,直至圓成佛道,於其中間,魔障重重,猶如網孔眾多;或天魔運用種種魔術邪法,網羅善人,變為魔子魔孫,因此名之為魔網。佛言:凡發心學佛的人,若能修行前文所說的四法,發菩提心,親近善友,既忍辱柔和,不嗔不暴;又能持戒修定,增長智慧,離情去執,自利兼他,則其功德,必能解脫生死,出離魔網。此正顯示修行四法的功德殊勝。


  成等正覺,即證得佛果無上菩提。佛所證的無上菩提,與眾生本具的覺性相等,而此與眾生本具佛性相等的菩提,非凡夫之不覺,非外道的邪覺,非二乘聖人的偏覺,亦非菩薩覺行未圓滿的正覺,而是三覺圓明的正等正覺。


  大涅槃,簡非凡夫自性本具的涅槃,非二乘聖人所證的偏空涅槃,亦非菩薩所證未究竟的涅槃,而是佛所證究竟圓滿清淨的大涅槃。梵言摩訶般涅槃那,譯名大滅度,或大圓寂。意思是:大福德大智慧的正覺聖者,能盡煩惱障,能度生死海,故名滅度。又大福德大智慧的正覺聖者,證得法身理體,法無不備是圓,障無不盡名寂。修學至此,惑盡智圓,二死永亡,二利究竟,福慧具足,能為天人的導師,四生的慈父,終於到達佛果菩提。正是顯示得果的殊勝。


  (三)流通分


  爾時世尊,說此經己,彼諸比丘,及諸菩薩,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此文屬於本經的流通分,亦是結集佛經的聖者,敍述佛說完此經後的情形。當時在座的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僧,以及其他回小向大的比丘們,還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大乘菩薩等,無不皆大歡喜,且能深心信受佛語,表示願意接受佛教,奉行佛命,然後禮謝佛教導深恩,退而去修行。


  各位:現在你們也聽完這部經了,是否也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呢?我衷心的希望各位,也能夠信受奉行!因為本經所說的四法,不止是學佛成佛的基礎,亦是做人處世的原則。學佛人當然要修學,即使是社會上一般群眾,也應該學習。特別是現代人,更要學習此四法,用以平衡身心,利己利人。因為現代人,大都不明真理,不知因果,不識善惡,不分邪正,只憑個人情緒的衝動,意識的錯覺,做出很多不合情理的事,危害社會,破壞幸福。猶其是在邪知邪見的宗教日益流行的今天,人們更急於需要佛的正知正見,來澄清人類思想的混亂,使人自覺自勵,止惡向善,以取消人世間種種不合理的紛爭與不幸,而建立人間淨土,展現正覺的人生。


  現代人大都貢高我慢,自以為是,不肯尊重父母師長的管教,不肯接受善知識的勸導;喜歡結交惡友,損友,不知不覺,走向罪惡,誤入歧途,致使目前社會罪惡案件,層出不窮。我們欲想改善社會,拯救下一代,就要親近善知識,研究佛的真理,以及推展佛教忍辱柔和的道德教育,令一般無知的青年,遠離惡友,親近善知識,接受良師益友的輔導,服從真理,認識人生,建立品德,忍辱柔和,不嗔不暴,不致因無知的錯覺危害社會,不因驕傲與偏見,而輕慢父母師長的教導;而能謙虛忍讓,身心柔和,進德修業,利己益人。自可改善人際關係,化敵為友,進而改善國際關係,化干戈為玉白,止息戰爭,建立和平。


  還有,現代人大多數醉心物質享受,忽視精神文明,每為滿足個人私欲的佔有,不惜互相爭奪,互相攻擊,互相陷害;身則殺盜淫,口則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心則貪嗔癡,如是在十惡業操縱下的人生,既然不斷製造苦因,勢必招致無量苦果。我們欲想離苦得樂,非憑籍佛教的戒定慧三無漏學來規範行為,調伏身心不可。


  我們若能發菩提心,親近善友,修忍辱行,持戒修定,因定發慧,由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力量,斷煩惱,破我執,轉凡成聖,解脫生死,出離魔網。就可取消人生苦惱的一面,展現人生快樂永恆的另一面。再進而回小向大,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眾生以利他,直至二利究竟,福慧具足,即成等正覺,得大涅槃。究竟離苦得樂。所以本經所說菩薩修行的四法,的確是修行路上的明燈,亦是茫茫苦海的慈航;除非我們不想離苦得樂,覺悟成佛,否則,希望各位從今天起,就開始修學這四種成佛的基本方法。最後祝福各位,福慧增長,菩提上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