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得好!/心臟科名醫-魏崢 的「慢食」情趣



分類:健康報報

2010/08/17 11:33





講得好!


 


 







看一個國家的國民教育,要看他的公共廁所.

看一個男人的品味,要看他的襪子。

看一個女人是否養尊處優,要看她的手。

看一個人的氣血,要看他的頭髮。

看一個人的心術,要看他的眼神。

看一個人的身價,要看他的對手。

看一個人的底牌.要看他身邊的好友。

看一個人的性格,要看他的字寫得怎樣。

看一個人是否快樂,不要看笑容,要看清晨夢醒時的一剎那表

 



情。

看一個人的胸襟,要看他如何面對失敗及被人出賣。

看兩個人的關係,要看發生意外時,另一方的緊張程度。

 







心臟科名醫-魏崢 的「慢食」情趣

 

 



魏崢慢食 一天未必吃三餐



 



 



天天與死神拔河搶救病患,心臟外科醫師日日處在千鈞一髮的緊張場



 



面,巨大的壓力成為常態,因此像多數外科醫師吃飯都快。心臟科名



 



醫魏崢卻能從壓力中,領略「慢食」的情趣,他總是慢慢吃,吃少一



 



點,吃得挑剔一點。



 



   若說,魏崢是心臟移植第二人,國內恐怕還真沒人敢稱第一。他完



 



成國內第一例成功心臟移植;世界第一例人工心臟移植後,等待心、



 



腎移植成功;第一個不輸血幼童心臟手術。



 



   國內心臟移植手術,有一半是魏崢所帶領的振興醫院團隊所完成,



 



「世界第一」、「全國首例」、「唯一」等字眼不斷與魏崢的名字連



 



在一起,代表一個又一個成功手術的亮麗成績。



 



 



吃太快 往往會吃過頭



 



   



在手術檯上,親眼看過、親手經歷這麼多生命的在分分秒秒間起落,



 



對「生命」他自有想法。但魏崢笑說,「談到養生,我不及格耶!」



 



不過,對於吃,魏崢有一套他自己的領略,國人還不知道「慢食」是



 



啥時,魏崢已經身體力行。



   



「不要等到肚子餓極了才吃飯,就像煞車煞不住一樣,肚子餓才吃



 



飯,容易吃得猛,容易吃過頭。」他說,食物進入肚子,變成血糖



 



後,血糖上升才感覺到飽。若是吃太快,身體來不及察覺,等感覺到



 



飽時,往往已經吃過頭。



   



魏崢認為,人吃三餐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他舉例,老虎抓了一隻羊,



 



吃飽了就走。而人類不僅吃過頭,還是動物界裡,唯一一個需要定時



 



吃三餐的動物。



 



 



餓了才吃 要吃得精緻



 



   



魏崢說,我們應該聆聽身體的訊息,肚子有點餓了才吃飯,人類卻明



 



明肚子不餓,只因為時間到了就吃飯。「我們小時候被父母逼著吃



 



飯,實在想不通,如果不餓,何必要吃飯?」



   



魏崢不是不在乎吃,相反的,他主張美食主義,「不好吃的,我不要



 



吃。」與其暴飲暴食,魏崢喜歡慢慢吃,吃少一點,吃好一點。當



 



然,品質好的食物就貴,因此也不會吃多,燒菜也不會燒多。



   



他看著纖瘦的女兒竟還禁食,還吃來路不明的瘦身食品;奉行晚上5



 



後不吃東西,所以女兒幾年來都不吃晚飯。坊間的流言比名醫爸爸還



 



有說服力。魏崢無奈的說,應該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因為這是身



 



體在告訴你,身體需要什麼東西。



   



魏崢也反對素食主義,吃素是不錯,但人畢竟不是牛,無法消化太多



 



纖維質,吃 一公斤 的草也不會飽。他說,炒青菜時,放些許肉絲,紅



 



燒豆腐,放些許肉絲,既增添鮮美滋味,也滋養身體。多數外科醫師



 



吃飯都快,魏崢認為,吃飯是一種情趣,要慢慢品嚐,不要連自己剛



 



才吞吃什麼到肚子裡都不知道。



 



 



基因決定生命 別神經兮兮



 



 



難免應酬時,魏崢喜歡去知名法式餐廳法樂琪。他說,別人請客,點



 



餐要顧主人面子,而自己請客總不能要求別人一起少吃。法樂琪的沙



 



拉吧,沙拉新鮮又好吃,而且沙拉吧上有素咖哩飯,清淡口味的咖哩



 



飯也引得魏崢食指大動。



   



為了好玩,他在自家樓台種青菜。他發現,季節不對的食物不能吃,



 



若硬要種出非當季的蔬果,得用很多殺蟲劑,否則植物根本長不起



 



來。



   



看多生死來去,魏崢是個基因決定論者。他說,人一出生時,基因已



 



經決定一切,有人30多歲就動脈硬化,有人80歲冠狀動脈還彈性十



 



足,生命初始的時候已經決定一切,不需要為了追求「健康」,反而



 



把自己搞得神經兮兮。



 



 



專家觀點--吃八分飽 最健康



 



 



張扶陽(臺北榮民總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消化系醫學會理



 



事)



   



人一天要吃幾頓飯,主要受到文化影響,其實沒有定論,就像某些人



 



習慣不吃午餐,有些人夜裡還要吃宵夜。不過,現代人吃三餐已是約



 



定俗成,利用午休時間,讓上班族吃飯,總不能下午肚子餓,員工自



 



行離開工作崗位去吃飯。



   



人的食慾有一個複雜的機制,大腦會分泌激素,促進食慾;等到食物



 



進入體內後,會再分泌另一種激素,感覺飽足。食慾還會受到情緒、



 



荷爾蒙影響,癌症病患受荷爾蒙變化,始終胃口不開,不想吃東西。



   



少數必須使用靜脈輸液的禁食病患,若是禁食太久,胃部黏膜可能萎



 



縮,對抗外來細菌的能力就會變差。至於一般人,偶而一、二天不吃



 



飯,對健康影響不大。



 



   



最好注意日常生活飲食習慣,千萬不要暴飲暴食,吃八分飽,少刺激



 



性食物,此外,也要注意控制體重,避免過胖,以及少碰菸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