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史論集--1
當今 世 界 有 一 部 分 佛 教 曆 史 學 家 和 站 在 純 小 乘 佛 教 立 場 否 定 大 乘 佛 教 和 金 剛 密 乘 的 小 乘 學 者 ,根據 佛 經 流 傳 遲 早 的 曆 史 順 序 被 錯 誤 地 認 定 ,先 產 生 小 乘 部 派 佛 教 ,中 期 產 生 大 乘 顯 教 ,後 期 產 生金 剛 乘 。
如 果 他 們 的 這 種 觀 點 得 以 成 立 ,從 根 本 上 就 可 以 否 定 大 乘 顯 宗 和 密 宗 經 典 是 佛 說 。但前 面 兩 種 人 的 觀 點 ,只 是 以 不 完 全 的 佛 經 資 料 為 依 據 ,漏 掉 了 藏 傳 佛 教 的 大 批 資 料 。對 此 , 在 《六字 真 言考 釋》一 文 中 提 出理 由 予 以 反 駁 。其 理 由 如 下 :
一 是 佛 經。佛 經 是 佛 弟 子 記 錄 整 理 的 佛 陀 言 論 。佛 經 中 的 密 咒 密 法 有 兩 種 ,一 種 是 散 見於 大 乘 、小 乘 顯 法 經 典 中 的 密 咒 和 涉 及 密 法 的 言 論 ,一 種 是 專 講 密 法 的 《四 續 部 》經 典 。前 者 如 散見 于 《阿 含 經 》、《般 若 》、《華 嚴 部 》、《雜 集 經 部 》、《佛 頂 經 》、《大 莊 嚴 陀 羅 尼 》等 經 中 的 許 多 密 咒 、真言 和 涉 及 密 咒 的 佛 言。後 者 如 佛 陀 給 烏 杖 焉 國 王 恩 紮 菩 提 講 的 《密 集 主 續 》和 給 香 巴 拉 國 王 月 賢等 講 的 《時 輪 主 續 》等 《四 續 部 》佛 經 。這 類 密 典 在 藏 文 佛 經 《甘 珠 爾 》部 共 有 398 種 ,占 佛 經 總 數 的 51%;另 有 印 度 佛 教 學 者 研 究 佛 經 的著 述 ,藏 譯 集 子 稱 《丹 珠 爾 》,其 中 收 譯 的 密 部 論 著 共 有 1747 種 ,占總 數 的 74.8%。這 類 論 著 中 有 佛 親 傳 弟 子 恩 紮 菩 提 著 的 《密 集 主 續 疏》,有 公 元 前 2 世 紀 白 蓮 種 王 著 的 《時 輪 續 略 疏 無 垢 光 》,還 有 公 元 前 1 世 紀 大 佛 學 家 龍 樹 著 的 《五 次 第 》、《菩 提 心 疏 》等 7 部 密 法 論 和 其 弟 子 提 婆 著 的 《密 行 明 燈 》、《空 行 母 儀 規 》等 7 種密 法 論 ,及 月 稱 的 《密 集 大 疏 明 燈 》等 。這 麼 多 的 經 典 資 料 , 足 以 說 明 密 法 的 來 源 。特 別 是 龍 樹 、提婆 、月 稱 是 大 乘 顯 教 中 觀 論 的 奠 基 人 ,如 果 說 密 法 來 自 印 度 教 的 話 ,他 們 這 些 虔 誠 的 佛 教 信 徒 怎麼 會 把 旁 門 外 道 的 “邪 術 ”當 作 佛 門 正法 來 進 行 研 究 和 推 廣 呢 ?如 果 說 “密 法 是 公 元 7 世 紀 應 運 而 ”的 東 西 的 話 ,那 麼 ,對 佛 經 中 的 密 法 典 藉 和公 元 前 的 佛 教 學 者 的 密 法 論 著 該 作 如 何 解 釋 呢 ?如 果 都 是 後 人 的 “偽作 ”,那 麼 ,有 什 麼 有 力 的 證 據 能 證 明 是 “偽作 ” ?
二 是 貫 穿 整 個 密 法 的 佛 教 哲 學 思 想 。佛 教 的 哲 學 思 想 和 相 應 的 理 論 體 系 是 在 徹 底 否定 婆 羅 門 等 印 度 諸 教 派 教 義 基 礎 上 建 立 起 來 的 。佛 學 的 “苦 、集 、滅、道 ”四 真 諦 和 “無 常 、苦 、無 我 、性 空 ”等 “四 法 印 ”,“業 果 報 應 ”、“十二 因 緣 ”、“佛 心 論 ”、“涅 槃 ”等 觀 點 ,都 是 針 對 印度 教 的 常 見 、斷 見 思 想 和 世 間 法 提 出 來 的 。佛 教 思 想 的 對 立 面 是 什 麼 ?凡 系 統 研 究 佛 法 的 人 ,無人 不 知 。而 在 密 法 中 反 映 的 “性 空 觀 ”、“佛 心 論 ”、“解 脫道 ”、“無 常 觀 ”、“六 道 輪 回 ”、“業緣 生 成 說 ”、“超 世 法 ”等 等 基 本 教 理 觀 點 和 大 乘 顯 教 的 觀 點 完 全 一 致 ,而 與 婆 羅 門 等 印 度 教 的觀 點 完 全 對 立 。在 《時 輪 續 》、《密 集 續 》中 明 確 指 出 ,婆 羅 門 等 印 度 教 的 觀 點 屬 於 邪 見 。《勝 樂 法 》明確 宣 稱 ,此 法 是 佛 陀 為 了 鎮 壓 濕 婆 (印 度 教 主 神 )邪 魔 ,化 為 勝 樂 62 尊憤 怒 相 傳 給 聖 弟 子 的 。如 果 說 “密 法 發 源 于 印 度 教 ”,那 麼 ,對 此 類 問 題 又 該 作 何 解 釋 ?如 果 說 印 度 教 的 思 想 “滲 透 ”在 佛 教 密 法 中 的 話 ,“滲 透 ”的 思 想 有 哪 些。
三 是 表 現 在 密 宗 文 化 中 明 顯 的 反 印 度 教 的 文 化 特 點 。除 密 部 諸 佛 的 形 象 和 壇 城 、法 器、裝 飾 之 類 的 象 征 意 義 完 全 反 映 佛 教 教 義 外 ,反 印 度 教 的 明 顯 特 征 如 :九 首 大 威 德 金 剛 腳 下 踩 著婆 羅 門 教 、印 度 教 的 主 神 大 梵 天 、濕 婆 、毗 濕 奴 、因 陀 羅 、六 面 童 子 、毗 那 牙 迦 、太 陽 神 、月 亮 神 等八 大 天 神 ,時 輪 金 剛 腳 下 踩 著 濕 婆 和 愛 欲 魔 ,勝 樂 金 剛 和 瑜 伽 母 都 在 腳 下 踩 著 濕 婆 和 時 間 女 神,大 威 德 和 勝 樂 金 剛 在 手 中 還 提 著 血 淋 淋 的 大 梵 天 的 頭 顱 。濕 婆 是 印 度 教 主 神 ,大 梵 天 是 婆 羅 門教 的 主 神 。印 度 教 中 有 供 奉 男 根 的 性 崇 拜 習 俗 ,而 在 時 輪 腳 下 踩 著 愛 欲 魔 。大 多 數 金 剛 像 手 持 彎刀 ,在 密 藉 中 注 明 ,手 持 彎 刀 象 征 奪 取 愛 欲 魔 之 命 。此 類 文 化 特 征 ,不 只 一 例 。如 果 說 佛 密 是 從 印度 教 中 產 生 的 ,那 麼 對 這 類 現 象 又 該 怎 麼 解 釋 ?
各 種 思 想 文 化 都 有 一 定 的 傳 承 性 ,並 不 是 像 山 中 的 竹 筍 那 樣 突 然 破 土 而 出 的 全 新 的孤 立 的 東 西 。佛 教 也 一 樣 ,不 是 釋 迦 牟 尼 一 人 創 造 的 。佛 法 被 稱 作 三 世 一 切 如 來 之 法 ,一 切 佛 都是 聞 如 來 法 、行 如 來 道 而 成 佛 的 。
在 大 乘 佛 教 經 典 中 說 :釋 迦 牟 尼 不 是 此 生 證 道 成 佛 的 ,他 在 此 生 前 ,經 過 三 個 阿 僧 衹劫 年 的 無 數 次 轉 世 ,發 菩 提 心 ,修 菩 薩 六 度 萬 行 ,積 累 色 法 二 身 的 成 因 ——福智 雙 資 糧 ,於 此 生 前 在 報 身 佛 國 色 界 無 上 天 成 佛 ;然 後 轉 生 在 兜 率 天 名 曰 白 髻 勝 童 ;然 後 才 轉 生釋 迦 族 淨 飯 王 太 子 ,29 歲 出 家 前 ,隨 順 世 俗 學 習 文 化 和 摔 跤 、射 箭等 各 種 技 藝 ,娶 妻 生 子 等 ,享 受 人 間 五 欲 之 樂 ,然 後 才 出 家 、修 道 、降 魔 、成 佛 、說 法 度 眾 ,按 人 類生 命 無 常 規 律 ,在 80 歲 時 于 索 羅 林 示 寂 。
小 乘 佛 教 認 為 悉 達 多 太 子 成 佛 前 是 凡 人 ,是 修 道 後 此 生 成 佛 。但 大 乘 經 典 明 示 ,釋 迦牟 尼 屬 於 轉 世 教 化 眾 生 的 化 身 ,降 生 至 示 寂 ,共 12 種 事 相 ,均 是 所現 相 。同 時 ,在 《賢 劫 經 》中 說 ,在 此 一 賢 劫 中 共 有 一 千 個 佛 依 次 出 世 說 法 ,釋 迦 牟 尼 是 賢 劫 第 四佛 ,此 前 還 有 拘 留 孫 佛 、迦 那 迦 牟 尼 佛 、迦 葉 佛 等 三 佛 出 世 說 法 。釋 迦 牟 尼 佛 是 依 過 去 無 數 佛 所修 所 說 之 法 而 修 道 成 佛 ,是 繼 承 先 佛 之 法 。
“法 ”是 自 然 規 律 ,只 能 認 識,不 能 新 創 。所 謂 “證 悟 ”,是 認 識 和 體 驗之 義 。在 《般 若 經 》中 說 :“佛 出 世 與 否 都 一 樣 ,法 性 常 在 。”此 “法 性 ”就 是 指萬 物 的 自 然 規 律 。佛 只 是 揭 示 法 性 ,使 眾 生 認 識 法 性 ,並 非 創 造 法
佛 和 佛 法 是 互 為 因 果 的 。佛 從 法 中 生 ,故 稱 “般 若 ”為 “佛 母 ”;法 由佛 說 ,故 稱 “佛 法 ”。不 聞 如 來 法 ,不 修 如來 道 ,不 能 成 佛 ;同 樣 ,佛 不 說 法 ,法 無 從 生 。因 此 ,佛 和 佛 法 的 關 系 也 和 蛋 和 雞 的 關 系 一 樣 ,邏 輯上 無 法 確 定 先 有 佛 或 者 先 有 佛 法 。
印 度 古 老 的 數 論 、勝 論 、順 世 等 許 許 多 多 佛 前 思 想 文 化 和 佛 教 之 間 ,也 存 在 著 一 種 繼承 演 變 、發 展 、統 一 對 立 的 複 雜 的 關 系 。如 印 度 教 中 毗 濕 奴 救 世 的 十 相 中 就 有 佛 陀 之 相 ,他 們 認為 佛 陀 是 毗 濕 奴 大 神 的 化 身 ;佛 教 中 也 有 “佛 陀 為 萬 教 開 祖 ”之 說 ,認 為 一 切 行 善 的 宗 教 都 是 佛 陀 的 化 身 所 創 。因 此 ,又 把 濕 婆 、毗 濕奴 視 為 千 百 億 佛 陀 利 眾 化 身 之 一 。
現 在 有 許 多 研 究 的 結 果 表 明 ,佛 教 中 的 輪 回 、解 脫 、苦 集 滅 道 、宇 宙 存 在 模 式 等 在 佛 前文 化 典 藉 ,如 成 書 於 三 四 千 年 前 的 《吠 陀 》中 就 能 找 到 。同 時 ,悉 達 多 太 子 少 年 時 代 的 語 文 、算 術等 文 化 教 師 都 是 婆 羅 門 ,甚 至 出 家 後 學 習 世 間 禪 的 教 師 跋 迦 婆 仙 人 、阿 羅 羅 仙 人 等 也 是 婆 羅 門的 修 行 人 ;甚 至 ,第 一 次 求 佛 轉 法 輪 者 ,也 是 婆 羅 門 天 神 ——大 梵 天 和帝 釋 天 ,法 輪 的 象 征 ——八 輻 金 輪 也 是 大 梵 天 獻 給 佛 陀 的 。從 佛 教 和古 老 的 印 度 婆 羅 門 教 的 “我 中 有 你 ”的關 系 來 說 ,佛 教 吸 收 了 一 部 分 印 度 教 思 想 文 化 ,也 是 完 全 說 得 通 的 。從 另 一 個 角 度 講 ,印 度 婆 羅門 教 等 的 思 想 文 化 來 源 于 史 前 迦 葉 等 過 去 諸 佛 的 教 義 ,在 邏 輯 上 也 是 說 得 通 的 。這 就 是 “你 中 有 我 ”。
既 然 釋 迦 牟 尼 的 教 法 來 源 於 諸 過 去 佛 ,而 且 ,也 只 有 堅 持 這 一 原 則 ,才 能 說 得 通 “如 來 之 教 ”的 含 義 ;那 麼 ,為 什 麼 不 可 以 說 婆羅 門 等 外 教 來 源 於 釋 佛 之 前 的 佛 教 呢 ?
就 拿 佛 教 僧 侶 的 出 家 制 度 來 說 ,也 產 生 在 佛 陀 之 前 。如 佛 陀 出 家 之 前 ,出 遊 迦 毗 羅 城時 ,在 四 城 門 依 次 看 到 老 而 無 依 之 苦 、生 病 之 苦 、死 後 親 友 送 葬 悲 痛 之 苦 ,最 後 看 到 超 然 世 外 的行 乞 沙 門 僧 侶 而 頓 生 羨 慕 之 情 ,由 此 引 生 出 家 的 念 頭 。此 事 可 以 證 明 出 家 行 乞 的 沙 門 制 度 並 非佛 陀 所 創 ,而 是 早 已 有 之 。
同 時 ,佛 教 也 是 具 體 的 時 空 和 具 體 的 人 文 環 境 中 的 產 物 。在 漢 傳 佛 教 中 ,受 漢 族 曆 史文 化 的 影 響 而 形 成 特 殊 的 漢 傳 佛 教 ,從 寺 廟 建 築 、佛 像 造 型 、僧 侶 衣 著 、生 活 方 式 都 有 漢 文 化 曆史 特 點 ;藏 傳 佛 教 也 同 樣 受 到 藏 地 曆 史 文 化 和 原 始 苯 教 的 影 響 ,塗 上 了 一 層 濃 厚 的 藏 文 化 特 色。一 個 泰 國 的 僧 人 ,一 個 漢 僧 ,一 個 藏 僧 ,如 果 站 在 一 起 ,從 服 飾 上 很 難 相 信 都 是 同 一 個 佛 陀 的 弟子 。但 他 們 在 思 想 和 戒 行 上 有 很 多 共 同 點 。
同 樣 ,古 老 的 印 度 佛 教 產 生 在 印 度 的 古 老 文 明 環 境 中 ,很 難 脫 離 印 度 思 想 文 化 的 影 響。如 果 以 此 為 由 ,說 “佛 教 來 源 于 印 度 教 ”,因此 ,認 為 佛 教 是 外 道 ,那 是 非 常 錯 誤 的 。如 悉 達 多 和 提 婆 達 多 同 出 於 一 個 家 族 ,一 個 是 佛 ,一 個 是惡 魔 ,那 又 該 如 何 解 釋 呢 ?
佛 教 之 所 以 是 佛 教 ,是 由 它 的 特 殊 的 思 想 內 涵 決 定 的 ,並 不 是 來 源 和 無 關 思 想 特 質 的種 種 表 面 文 化 現 象 決 定 的 。佛 教 出 於 世 俗 文 化 而 卻 成 為 出 世 的 道 德 和 智 慧 思 想 體 系 ,以 出 泥 而不 染 的 白 蓮 為 喻 ,是 很 能 說 明 問 題 的 。
科 學 上 把 化 學 成 分 和 分 子 結 構 完 全 相 同 的 事 物 視 為 同 類 事 物 ,同 樣 的 道 理 ,在 教 理 上與 大 乘 佛 教 完 全 一 致 而 只 在 方 法 上 有 差 別 的 密 乘 判 為 非 佛 外 道 是 站 不 住 腳 的 。”
判 定 佛 教 與 外 道 的 標 准 是 承 認 或 違 背 四 法 印 。四 法 印 是 :諸 有 為 無 常 、諸 有 漏 是 苦 、諸法 無 我 性 空 、涅 槃 寂 靜 。佛 陀 臨 終 遺 教 中 又 宣 布 了 3 條 標 准 :“見 行 合 於 經 、言 論 合 於 論 、行 為 合 於 律 者 是 佛 法 ,違 於 經 論 律 者 非 佛 法 。”
佛 教 自 佛 以 來 都 是 根 據 上 面 的 這 些 標 准 判 定 佛 法 與 邪 法 的 ,並 不 是“承 認 不 承 認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為 佛 法 與 外 道 的標 准。因 為 在 浩 如 煙 海 的 佛 經 中 ,能 被 唯 識 家 當 作 經 典 根 據 的 只 有 “六經 ”而 己 。
不 但 藏 傳 佛 教 不 是 佛 教 ,就 連 漢 傳 佛 教 八 宗 中 除 了 法 相 唯 識 ,其 餘 三 論 、天 台 、華 嚴 、禪、淨 、密 、律 等 七 宗 和 南 傳 佛 教 都 不 是 佛 教 。因 為 他 們 都 不 是 承 認 八 識 說 。
堅 持 科 學 原 則 的 有 理 性 的 人 類 在 學 術 和 政 治 領 域 向 來 提 倡 兩 條 原 則 :第 一 是 “堅 持 實 事 求 是 ”;第 二 是 “沒 有 調 查 研 究 ,就 沒 有 發 言 權 ”。這 兩 條 原 則也 符 合 研 究 佛 教 、評 論 佛 教 的 原 則 ,也 是 一 條 為 人 處 世 的 基 本 原 則 。
“密 宗 說 ”的 這 樣 一 段 話 :“我 們 所 修 的 即 身 成 佛 法 門 ,是 釋 迦 牟 尼 佛 ‘未曾 傳 過 ’的 ,這 是 ‘佛 滅 後 出 現 的 ’金 剛 持 所 傳 授 的 ,是 密 宗 所 獨 有 法 門 ,是 顯 宗 所 沒 有 的 最 快 速 成 佛 的 法門 。”為 表 示 這 些 話 是 出 自 密 宗 的 某 本 書 或 者 某 個 人 之 口 中 所 說 ,他在 這 些 話 的 開 頭 和 結 尾 加 上 了 引 號 。
第 一 ,“金 剛 持 ”是 釋 迦 牟 尼佛 傳 密 法 時 的 名 稱 ,釋 迦 牟 尼 和 金 剛 持 並 非 兩 個 人 ,只 是 說 顯 法 時 現 比 丘 相 的 稱 “釋 迦 牟 尼 佛 ”,說 密 法 現 輪 王 莊 嚴 相 的 稱 “金 剛 持 佛 ”。
第 二 ,釋 迦 牟 尼 佛 和 金 剛 持 本 是 異 名 同 體 ,故 懂 佛 教 常 識 的 人 是 絕 不 會 說 “密 法 是 釋 迦 牟 尼 佛 ‘未 曾 傳 過 ’的。
第 三 ,釋 迦 牟 尼 佛 和 金 剛 持 是 同 一 佛 ,三 乘 顯 教 經 和 密 續 經 都 是 佛 陀 在 世 時 親 口 所 說,而 且 有 信 仰 的 佛 教 學 者 以 可 信 的 文 字 資 料 和 聖 教 量 堅 信 不 疑 。故 在 密 宗 經 典 中 怎 麼 會 出 現 “密 法 是 ‘釋 迦 牟 尼 佛 未 曾 傳 過 ’的說法?在 藏 傳 佛 教 中 ,從 來 沒 有 把 傳 顯 法 的 釋 迦 牟 尼 和 傳 密 的 金 剛 持 看 做兩 個 人 。在 密 續 經 典 中 寫 得 非 常 清 楚 :佛 陀 去 烏 杖 焉 ,應 國 王 恩 紮 菩 提 的 請 求 說 不 離 五 欲 而 能 成佛 之 法 ,佛 陀 用 神 通 化 現 為 金 剛 持 佛 密 集 金 剛 相 演 說 《密 集 金 剛 本 續 》;佛 陀 在 36 歲 時 ,應 香 巴 拉 國 王 月 賢 的 請 求 去 南 印 度 海 岸 吉 祥 米 堆 塔 ,化 現 金 剛持 時 輪 金 剛 相 ,說 《時 輪 本 續 》等 多 種 密 法 ;又 在 須 彌 山 頂 峰 ,佛 陀 化 現 勝 樂 金 剛 相 ,說 《勝 樂 本 續》等 等 。
其 次 ,大 乘 佛 教 從 大 乘 經 典 的 內 容 和 說 法 對 象 等 確 定 大 小 乘 佛 法 是 同 期 所 說 ,對 此 ,彌勒 《大 乘 經 莊 嚴 論 》中 進 行 了 論 證 。同 樣 ,佛 陀 36 歲 說 《時 輪 本 續 》,其餘 密 部 續 經 也 都 是 佛 陀 所 傳 ,故 稱 佛 法 。
到 目 前 為 止 ,藏 文 密 續 和 儀 規 資 料 譯 成 漢 文 的 不 到 密 法 藏 文 書 藉 的 1%,
“釋 迦 牟 尼 所 說 的 是 解 脫 道 和 佛 菩 提 道 ,這 兩 種 法 道 ,是要 斷 離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的 煩 惱 ,才 能 成 就 的 ;解 脫 三 界 固 然 需 要 斷 除 三 界 之 縛 ——煩 惱 障 ,但 成 就 佛 菩 提 ,只 斷 煩 惱 障 還 不 夠 ,還 要 斷 所 知 障 。
又 問 :斷 三 界 煩 惱 ,只 有 一 種 方 法 嗎 ?如 果 是 那 樣 ,佛 說 八 萬 四 千 法 又 作 何 用 ?舉 一 個簡 單 的 例 子 :治 療 一 種 病 ,只 能 用 一 種 方 法 、一 種 藥 物 ?而 不 能 用 多 種 方 法 、多 種 藥 物 嗎 ?如 果 說一 病 可 以 有 多 種 醫 治 方 法 ,那 麼 ,為 什 麼 對 治 三 界 煩 惱 障 ,只 能 用 小 乘 離 欲 之 法 ,不 能 用 大 乘 不離 欲 之 法 和 密 乘 以 欲 為 道 之 法 呢 ?如 果 說 大 乘 菩 薩 道 是 離 欲 的 法 ,那 麼 ,佛 陀 對 國 王 、後 妃 、大 臣、在 家 弟 子 就 不 該 說 菩 薩 道 了 ,維 摩 詰 、阿 闍 世 王 等 就 不 具 備 修 菩 薩 道 的 資 格 了 ;尤 其 是 一 生 獲得 “大 貪 欲 王 ”、“殺人 魔 王 ”、“法 王 ”三名 的 阿 育 王 就 無 資 格 受 戒 修 菩 薩 道 了 。
大 乘 佛 教 認 為 ,眾 生 的 根 器 並 非 一 個 樣 ,相 應 的 度 化 解 脫 法 門 也 應 有 千 千 萬 萬 。無 論 “三 乘 ”、“一 乘 ”,也 無 論 顯 宗 、密 宗 ,實 教 、權 教 ,只 要 終 極 目 標 一 致 ,都 是 佛 法 。“條 條 道 路 通 羅 馬 ”,便 是 這 個 道 理 。
《密 宗 道 次 論 》中 說 :“有 人 以 離 欲 行 和 不 離 欲 行 區 別 菩 薩乘 和 密 乘 是 不 合 理 的 ,因 為 菩 薩 乘 和 密 乘 都 有 離 欲 、不 離 欲 兩 種 情 況 ,在 修 菩 薩 乘 的 弟 子 中 多 有未 斷 貪 欲 ,不 修 梵 行 的 在 家 菩 薩 弟 子 ,為 了 饒 益 眾 生 的 方 便 也 有 開 許 非 梵 行 者 如 星 宿 子 ,同 樣 ,在修 密 士 中 也 有 很 多 斷 貪 欲 者 。
在 對 密 法 的 攻 擊 中 ,就 是 無 上 密 中 的 一 種 特 殊 密 修 方 法 ——雙身 大 樂 修 法 。在 無 上 密 的 修 證 高 級 階 段 ,有 條 件 的 可 以 使 用 真 實 “業印 修 法 ”,即 陰 陽 二 體 結 合 、促 使 在 生 理 和 心 理 、氣 脈 上 產 生 特 殊 變化 ,激 發 深 層 智 慧 的 雙 身 修 法 ;但 和 印 度 性 力 派 的 “內 火 供 ”修 法 不 同。它 是 利 用 人 體 陰 陽 和 合 規 律 ,進 入 細 分 禪 定 狀 態 的 一 種 特 殊 修持 。是 不 染 世 俗 淫 亂 之 情 的 理 智 行 為 。在 密 法 中 對 此 法 的 修 練 分 觀 想 和 實 修 兩 種 。對 實 修 的 傳 授和 修 練 規 定 了 非 常 嚴 格 的 限 制 條 件 ,制 定 的 戒 律 非 常 嚴 格 ,絕 不 允 許 違 反 世 俗 倫 理 道 德 。在 佛 門的 僧 俗 兩 類 弟 子 中 ,為 保 重 僧 戒 ,只 有 觀 想 傳 承 ,沒 有 實 修 傳 承 。而 且 ,有 陰 陽 和 合 修 法 的 也 只 有無 上 密 部 ,事 行 瑜 伽 三 部 ,無 此 種 修 法 。把 通 過 生 理 和 心 理 相 互 影 響 的 辯 證 作 用 ,達 到 入 定 和 開發 深 層 智 慧 為 目 的 的 善 巧 方 法 視 為 “壞 戒 行 為 ”,其 根 源 ,一 是 來 自 小 乘 和 婆 羅 門 的 禁 欲 主 義 ,一 是 來 自 中 國 傳 統 的 封 建 禮 教 。
在 佛 教 中 ,有 僧 戒 、菩 薩 戒 、密 戒 三 種 。其 中 ,菩 薩 戒 和 密 戒 是 在 家 和 出 家 弟 子 的 共 同戒 律 。是 否 犯 戒 ,要 從 身 份 和 具 體 情 況 考 慮 ,不 能 一 概 而 論 。在 菩 薩 戒 中 ,在 利 眾 事 業 需 要 的 情 況下 ,殺 生 等 根 墮 戒 也 有 靈 活 開 許 的 規 定 。是 否 壞 戒 ,主 要 從 思 想 動 機 上 劃 分 ,不 能 僅 從 表 面 上 看待 。
佛 教 無 論 顯 密 ,淨 化 心 靈 是 終 極 目 標 。但 在 淨 化 的 手 段 上 有 小 乘 的 絕 對 禁 欲 行 、菩 薩乘 的 非 禁 非 縱 五 欲 行 、無 上 密 的 以 欲 為 道 行 為 等 ,視 眾 生 的 根 器 而 定 ,並 非 一 成 不 變 。佛 法 的 智慧 和 方 便 在 於 ,首 先 使 佛 法 適 應 眾 生 ,然 後 再 使 眾 生 適 應 佛 法 。種 種 方 便 體 現 在 佛 法 和 眾 生 的 相互 適 應 之 中 。
三 乘 顯 教 的 修 行 ,重 點 在 “心 ”,注意 力 集 中 在 非 物 質 的 心 性 本 身 ;而 密 法 ,更 確 切 地 說 是 無 上 密 ,把 人 的 意 識 和 物 質 色 體 看 成 了 相依 不 離 的 辯 證 的 統 一 體 。《佛 教 理 論 框 架 》中 說:“如 果 說 顯 宗 是 純 精神 的 一 元 論 的 話 ,那 麼 密 宗 就 是 精 神 和 物 質 的 二 元 論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