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史論集--2

2013/03/15 10:49
  無 上 密 認 為 人 的 精 神 和 物 質 色 體 、人 體 的 精 和 血 、氣 和 脈 、男 身和 女 身 等 都 是 陰 陽 二 極 、相 依 相 存 的 統 一 體 。人 類 和 一 切 生 命 的 存 在 是 陰 陽 平 衡 協 調 的 結 果 。陰陽 不 平 衡 協 調 ,生 理 和 心 理 就 會 受 到 影 響 ,導 致 身 心 產 生 疾 病 。精 神 和 肉 體 粗 分 陰 陽 分 離 導 致 死亡 ,細 分 的 意 識 和 物 質 載 體 ,非 一 非 異 ,永 不 分 離 ,是 轉 世 和 解 脫 成 佛 的 基 因 。這 就 是 顯 法 中 未 開示 的 身 心 密 理 。
  由 於 利 用 了 人 體 的 陰 陽 以 及 生 理 和 心 理 方 面 的 特 殊 關 系 ,密 宗 在 心 靈 淨 化 的 修 證 方面 也 有 了 與 顯 宗 截 然 不 同 的 修 證 方 法 和 道 路 ,男 女 合 體 修 法 也 是 其 中 的 一 個 方 便 法 門 。假 若 利用 人 體 的 生 理 和 心 理 上 的 某 種 特 殊 規 律 ,達 到 散 亂 分 別 意 識 息 滅 的 深 定 狀 態 ,激 發 深 層 微 細 智能 ,雖 不 合 常 規 ,為 什 麼 就 不 能 采 用 呢 ? 何 況 這 種 方 法 不 僅 僅 是 密 宗 的 發 明 ,也 是 佛 法 固 有 的 證悟 方 便 法 門 之 一 ,出 於 《華 嚴 經 ·入 法 界 品 》。
  《華 嚴 經 ·入 法 界 品 》的 主 旨 是 說 明 三 乘 佛 法 入 道 第 一 法門 ——親 近 善 知 識 法 門 ,說 的 是 釋 迦 牟 尼 在 因 地 投 生 為 善 財 童 子 時 覓師 求 法 的 過 程 。
  善 財 親 近 的 53 位 男 女 菩 薩 上 師 中 ,第 26 位 是 婆 須 蜜 多 女 菩 薩 。善 財 去 拜 見 女 菩 薩 時 ,女 菩 薩 告 訴 善 財 說 :求 法 人 啊 ,我 已 證 得 菩 薩 解 脫 法 門 ,叫 做 離 貪 欲 際 。得 這 個 法 門 ,我 能 隨 眾生 意 欲 而 變 現 身 形 。如 果 是 天 王 要 想 見 到 我 ,我 就 會 變 為 天 女 出 現 在 他 面 前 ,而 且 此 天 女 形 貌 美麗 無 比 ;如 果 是 人 或 非 人 等 想 要 見 我 ,我 就 變 現 為 人 和 非 人 的 美 女 ,出 現 在 他 們 面 前 。不 論 是 誰,只 要 他 想 見 我 ,我 就 隨 愛 好 而 變 現 身 形 ,出 現 在 他 的 面 前 。如 果 有 的 眾 生 生 愛 欲 來 看 我 ,我 就 為他 說 法 。他 聽 到 說 法 後 ,就 會 消 除 貪 欲 之 念 ,證 入 菩 薩 無 著 境 界 三 昧 。有 的 眾 生 ,只 短 暫 地 和 我 見一 面 ,他 也 會 消 除 愛 欲 之 念 ,證 得 菩 薩 歡 喜 三 昧 ;有 的 眾 生 和 我 只 說 幾 句 話 ,就 會 遠 離 愛 欲 之 念,證 得 菩 薩 無 礙 聲 語 三 昧 ;有 的 眾 生 握 一 下 我 的 手 ,就 會 遠 離 愛 欲 之 念 ,證 得 菩 薩 遍 住 佛 國 三 昧;有 的 眾 生 上 一 下 我 的 床 ,就 會 遠 離 愛 欲 之 念 ,證 入 菩 薩 解 脫 光 明 三 昧 ;有 的 眾 生 看 我 一 眼 ,就 會消 除 愛 欲 之 念 ,證 得 菩 薩 寂 靜 莊 嚴 三 昧 ;有 的 眾 生 聽 到 我 的 聲 音 ,就 會 消 除 愛 欲 之 念 ,證 得 菩 薩摧 伏 外 道 三 昧 ;有 的 眾 生 見 我 瞟 他 一 眼 ,就 會 消 除 愛 欲 之 念 ,證 得 菩 薩 境 界 光 明 三 昧 ;有 的 眾 生擁 抱 我 一 下 ,就 會 遠 離 愛 欲 ,證 得 菩 薩 攝 一 切 眾 生 永 不 舍 離 三 昧 ;有 的 眾 生 和 我 接 吻 ,就 會 遠 離愛 欲 之 念 ,證 得 菩 薩 增 長 一 切 眾 生 福 德 藏 三 昧 。凡 是 眾 生 來 親 近 我 ,他 們 都 會 進 入 無 欲 境 界 ,證得 菩 薩 一 切 智 地 現 前 無 礙 解 脫 三 昧 。
  事 部 、行 部 、瑜 伽 部 、無 上 瑜 伽四 續,以 觀 樂 、笑 樂 ,執 手 樂 ,擁 抱 樂 等四 樂為 喻 ,其 出 處 顯 然 就 是婆 須 蜜 多 品
  與 《華 嚴 ·入 法 界 品 》這 段 經 文 相 似 的 經 文 還 有 :
  《毗 目 瞿 沙 品 》:善 財 童 子 為 菩 薩 無 勝 幢 解 脫 智 光 明 照 故,得 毗 盧 遮 那 藏 三 昧 光 明 ;為 無 盡 智 解 脫 三 味 光 明 照 故 ,得 普 攝 諸 方 陀 羅 尼 光 明 ;為 金 剛 輪 陀 羅尼 門 光 明 照 故 ,得 極 清 淨 智 慧 心 三 昧 光 明 。
  《慈 行 品 》:我 入 此 般 若 波 羅 蜜 普 莊 嚴 門 ,隨 順 趣 向 思 維觀 察 ,憶 持 分 別 時 ,得 普 門 陀 羅 尼 ,百 萬 阿 僧 祗 陀 羅 尼 門 皆 悉 現 前 。
  《大 天 品 》:若 有 眾 生 貪 著 五 欲 ,自 放 逸 者 ,為 其 示 現 不 淨境 界 ,若 有 眾 生 嗔 恚 驕 慢 ,多 諍 競 者 ,為 其 示 現 極 可 怖 形 ,如 羅 刹 等 飲 血 啖 肉 ,令 其 見 已 驚 恐 惶 懼,心 意 調 柔 ,舍 離 怨 結 。
  《普 救 妙 德 夜 神 品 》:世 界 名 毗 盧 遮 那 大 威 德 ,有 須 彌 山微 塵 數 如 來 於 中 出 現 ,名 毗 盧 遮 那 妙 寶 蓮 花 髻 ,於 蓮 花 中 忽 然 化 生 ,三 十 二 相 ,以 為 嚴 好 ,王 有 正妃 ,名 圓 滿 面 ,其 有 一 女 ,名 普 智 焰 妙 德 眼 ,形 體 端 嚴 ,色 相 殊 美 ,眾 生 見 者 ,情 無 厭 足 。
  其 最 後 佛 名 充 滿 虛 空 法 界 妙 德 燈 ,我 為 妓 女 ,名 曰 美 顏,見 佛 入 城 ,歌 舞 供 養 ,承 佛 神 力 ,躍 在 空 中 ,以 千 偈 頌 ,贊 歎 於 佛 ,佛 為 於 我 放 眉 間 光 ,名 莊 嚴 法界 大 光 明 ,遍 觸 我 身 ,我 蒙 光 已 ,即 得 解 脫 門 ,名 法 界 方 便 不 退 藏 。
  《救 護 一 切 眾 生 夜 神 品 》:同 陀 羅 尼 ,普 照 一 切 總 持 法 海故 ,同 秘 密 法 ,了 知 一 切 修 多 羅 中 妙 法 門 故 ,同 甚 深 法 ,解 一 切 法 如 虛 空 故 。以 上 所 引 《華 嚴 》這 些 經 文 是 密 咒 、密 法 是 純 真 佛 法 的 有 力 證 據。
  在 佛 法 中 有 禁 欲 這 種 戒 律 ,而 且 也 是 出 家 僧 侶 的 修 身 根 本 。藏 傳 佛 教 出 家 僧 侶 將 此 獨身 淨 戒 視 為 命 根 ,在 任 何 情 況 下 都 不 允 許 壞 此 淨 戒。密 法 《續 經 》都 進 行 了四法六 印的嚴 格 加 密 ,有 特 殊 的 名 詞 術 語 系 統 ,續 經 很 多 名 詞 所 表 達 的 都 是 隱 覆 義 、象 征 意 義 。若 得 不 到 開密 的 師 傳 密 訣 ,從 密 法 經 書 中 的 文 字 表 面 無 法 得 到 隱 誨 曲 折 所 指 的 真 實 含 義 。故 在 密 法 中 用男 性女 性等 字 眼 所 表 達 的 名 詞 術 語 另 有 隱 藏 的 其 他 含 義 ,如手 印一 詞 就 有性 空等 多 種 含 義 。如 中 觀性 空之 義 ,並 非 否 定 事 相 的 真 實 存 在 ,只 是 否 定 其 自 性 而 已 ,但 不 懂 佛 教 哲 學的 外 行 們 ,把性 空理 解 為 什 麼 都 不 存在 的虛 無之 義 。中 觀 所 主 張 的緣 起 性 空見 ,反 映 了 事 物 的 本 質 規 律 ,而 事物 的 本 質 規 律 是 推 不 翻 的 ,而 且 現 代 物 理 學 為 緣 起 性 空 的 理 論 提 供 了 有 力 的 證 據 ;應 成 中 觀 的經 典 理 論 被 大 量 地 譯 成 漢 文 和 多 種 外 文 的 情 況 下 ,一 切 歪 曲 瞎 說 就 像 陽 光 下 的 螢 火 蟲 一 樣 ,無法 迷 惑 人 們 的 眼 睛 。
  四 續 密 法 廣 如 大 海 。密 法 在 教 理 方 面 ,在 大 乘 佛 法 的 統 一 性 中 ,顯 現 出 特 殊 性 奇 光 異彩 ,從 更 深 的 層 次 上 破 解 了 生 命 的 規 律 。由 於 密 法 所 展 示 的 深 度 和 由 此 而 產 生 的 特 殊 規 律 不 符合 顯 乘 常 規 理 論 ,而 遭 到 見 識 淺 薄 者 的 非 議 ,這 並也 不 奇 怪 。   
  又 如 對 所 謂內 供 中 的五 肉五 甘 露為 事 例 ,證 明 無 上 密汙 穢 不 潔,把 業 印 修 法 侮 蔑 為淫 穢。但 我 們 要 問 ,密 法 的 這 種汙 穢 不 潔淫穢 不 潔之 像 ,是 誰 的 心 目 中 所 呈 現 的 境 像 ?
  《般 若 心 經 》中 說 :諸 法 空 相 ,不 生 不 滅 ,不 垢 不 淨 。
  《壇 經 》中 說 :若 真 修 道 人 ,不 見 世 間 過 。
  佛 言 :三 界 唯 心 ,萬 法 唯 識 。
  隨 其 心 淨 就 佛 土 淨 。
  淨 穢 無 自 性 ,乃 一 心 所 現 ,自 性 淨 ,則 一 切 淨 ,自 性 不 淨,就 一 切 不 清 淨 。
  自 性 清 淨 穢 土 是 佛 國 ,自 性 不 清 淨 佛 國 也 如 穢 土 。
  用 這 些 佛 經 的 標 准 ,衡 量 衡 量 自 己 的 知 見 言 行 ,究 竟 是 觀 察 者 的 心汙 穢 不 淨淫穢 不 淨呢 ?還 是 所 見 對 象汙 穢淫 穢不 淨 ?
  特 別 是 對 持萬 物 由 心 造 ”——阿賴 耶 識 說 的來 說 ,對 密 法 的汙 穢見 、淫 穢見 ,等 於 是 自 己 心 靈 的 曝 光 。
  本 來 ,淨 穢美 醜等 屬 於 美 學 範 疇 ,沒 有 統 一 的 標 准 。對唯 識 論 者 來 說 ,由 于 阿 賴 耶 所 現 的 各 自 的 業 力 熏 習 差 別 ,同 一 條 河 ,人 、鬼 、天 各 見 不 同 ,人 見 是水 ,餓 鬼 見 為 膿 血 ,天 眾 見 為 甘 露 ,各 見 不 一 。
  就 拿 密 法 中 象 征 人 體 五 種 精 質 的 精 、血 、骨 髓 、大 小 便 來 說 ,它 們 是 人 體 內 的 物 質 ,無所 謂 淨 與 不 淨 。若 說不 淨,人 人 都 無法 清 除 這 些不 淨。在 自 己 的 身 上 ,不覺 得不 淨,但 將 這 類 物 質 從 人 體 分 離後 ,就 覺 得 不 淨 、很 髒 。這 究 竟 是 這 些 人 體 物 質 本 身 的 問 題 呢 ?還 是 人 們 的 思 想 觀 念 問 題 呢 ?從 佛教 哲 學 的 觀 點 來 說 ,在 人 身 上 最 不 清 淨 、最 肮 髒 醜 陋 的 東 西 ,不 是 色 體 上 的 這 類 物 質 性 的 東 西 ,而是 心 體 上 的 貪 嗔 癡 慢 疑 邪 見 等 精 神 屬 性 。但 世 人 因 無 明 覆 蓋 ,淨 穢 、美 醜 觀 顛 倒 ,把 不 淨 之 物 視為 清 淨 ,把 清 淨 之 物 視 為 不 淨 。佛 法 為 改 變 世 俗 的 顛 倒 觀 念 ,設 立 了 種 種 方 便 ,如 為 貪 欲 重 者 設立白 骨 觀,為 貪 愛 色 體 者 設 立 肉 體 腐爛 發 臭 的 不 淨 觀 等 。在 無 上 密 中 ,被 婆 羅 門 教 視 作穢 褻 不 淨之 物 的五 肉五 甘 露,經 加 持 ,就 轉 化 為 清 淨 甘 露 ,這 也是 對 治 世 俗 不 淨 觀 的 一 種 善 巧 方 便 。更 何 況 那 些五 肉五 甘 露並 非實 物 ,而 是 用 茶 酒 和 草 藥 代 替 ,用五 肉五 甘 露的 種 子 咒 文 ,觀 想 生 成 ,並 用 三 密 種子 等 觀 想 加 持 而 成 ,並 無 不 淨 之 處 。即 使 是 真 實 的五 肉五 甘 露,仔細 分 析 起 來 ,並 沒 有 什 麼 不 潔 之 處 。在五 甘 露中 ,精 血 骨 髓 是 人 體 的 精 質 ,大 小 便 也 是 飲 食 轉 化 的 化 合 物 。從 醫 學 的 角 度 看 也 不 是 什麼 不 潔 之 物 ,在 中 醫 上 ,大 小 便 都 是 藥 物 ,大 便 解 毒 ,小 便 對 治 療 和 保 健 都 有 神 奇 效 果。
  藏 傳 佛 教 一 開 始 就 顯 密 合 一 、三 乘 合 一 的 ,經 過 了 一 千 四 百 多 年 的 曆 史 ,經 久 不 衰 ,並以 其 慈 悲 利 眾 、智 慧 濟 世 的 強 大 的 生 命 力 ,進 入 了高 度 現 代 化 社 會 。在 一 千 多 年 的 曆 史 興 衰 中 ,藏傳 佛 教 不 但 把 印 度 的 佛 教 顯 密 經 典 理 論 的 聞 思 修 的 傳 統 完 整 地 保 存 了 下 來 ,而 且 把 印 度 的 十 明文 化 ,如 聲 明 ——梵 文 語 法 、時 輪 天 文 、曆 史 、文 學 等 繼 承 和 保 存 了 下來 。若 不 是 藏 傳 佛 教 保 存 的 曆 史 資 料 ,印 度 人 幾 乎 連 佛 陀 的 曆 史 也 無 從 得 知 了 。
  中 原 的佛 教 和 儒 家 為 代 表 的 傳 統 文 化,只 有 在 青 藏 高 原 上 保 留 下 來 了 最 後 的 一 片 佛 教淨 土 。在 布 滿 藏 區 的 佛 教 寺 院 中 ,不 僅 僅 是 念 經 誦 咒 、閉 關 坐 禪 ,而 且 仍 然 保 留 了 那 爛 陀 的 傳 統學 制 學 風 。除 了 藏 傳 佛 教 ,還 有 誰 認 真 地 履 行 佛 陀 的 教 導 呢 ?
  雙 運兩 種 法 合 修之 義 。這 個 名 詞 不 是 密 宗 的 發明 ,在 顯 宗 經 論 中 也 用 得 很 廣 泛 :如 悲 智 雙 運 、色 身 和 法 身 雙 運 、止 觀 雙 運 、智 慧 方 便 雙 運 、見 行雙 運 等 等 。在 密 法 中 ,雙 運一 詞 也 有多 種 含 義 ,如 在 《密 集 金 剛 續 》中 ,把 宇 宙 和 生 命 陰 陽 二 極 現 象 共 分 為 25 類:如 無 形 的 空 間 和 有 形 的 大 地 ,太 陽 和 月 亮 ,白 晝 和 黑 夜 ,流 動 之 物 如 水 風 和 靜 止 不 動 之 物 如 山嶽 ,有 和 空 ,肉 體 和 意 識 ,精 和 血 ,氣 和 脈 ,體 內 和 體 外 ,粗 分 肉 身 和 粗 分 意 識 ,細 分 身 和 細 分 意 識等 等 都 是 兩 兩 相 對 、彼 此 相 依 相 合 的 雙 運 現 象 ;世 俗 勝 義 二 諦 稱 為 根 雙 運 ,大 悲 心 和 見 空 智 慧 稱為 道 雙 運 ,色 身 和 法 身 稱 為 果 雙 運 ,大 樂 心 和 見 空 智 慧 稱 為 樂 空 雙 運 ,幻 身 和 光 明 心 稱 為 二 諦 雙運 ,佛 的 有 形 色 身 和 無 形 智 慧 法 身 稱 為 果 地 雙 運 ,還 有 破 斷 雙 運 ,證 悟 雙 運 等 等 。
  《密 宗 道 次 第 廣 論 》首 卷 以 教 理 二 證 說 明 :密 宗 成 就 的 快 速 在 於 色 身 (報 化 二 身 )成 就的 快 速 ,而 色 身 成 就 是 靠 觀 想 佛 身 的 天 瑜 伽 完 成 的 ;顯 宗 色 身 是 靠 三 個 阿 僧 祇 劫 的 廣 大 福 德 資糧 完 成 的 ,無 上 密 通 過 觀 佛 身 、化 幻 身 等 方 便 成 就 色 身 ,故 縮 短 了 修 色 身 的 過 程 ,這 正 是 密 法 的特 點 。
  密 乘 續 經 共 分 :事 部 、行 部 、瑜 伽 部 、無 上 瑜 伽 四 部 。密 法 中 雖 然 有 業 印 雙 身 修 法 一 門,但 這 種 雙 身 瑜 伽 只 是 無 上 密 的 一 個 特 殊 法 門 ,是 許 多 法 門 中 的 一 個 法 門 。如 把 無 上 密 比 做 人 體,此 法 門 至 多 是 一 手 一 足 ;就 像 手 足 不 能 代 表 全 身 一 樣 ,此 法 也 不 能 代 表 無 上 密 。因 為 無 上 密 具有 龐 大 的 教 理 體 系 和 修 道 體 系 。在 修 道 體 系 中 ,總 分 觀 想 類 的 生 起 次 第 和 親 證 類 的 圓 滿 次 第 ;在生 起 次 第 內 又 分 結 合 器 世 界 的 佛 國 壇 城 觀 和 結 合 生 死 中 陰 的 報 身 、化 身 、法 身 觀 ,還 有 誦 咒 等 世間 和 出 世 諸 成 就 修 法 ;圓 滿 次 第 有 五 次 第 、六 行 、四 瑜 伽 等 多 種 分 類 ,其 中 包 括 了 許 多 修 證 分 支法 門 。圓 滿 次 第 的 主 要 修 證 成 就 是 真 假 幻 身 和 真 假 光 明 心 。所 謂 密 法雙運 成 就指 的 就 是 幻 身 和 光 明 心 雙 運 成 就 ,沒 有 別 的 意 思 。
  修 此 雙 運 成 就 ,必 須 開 啟 中 脈 。開 啟 中 脈 之 法 有 內 外 兩 種 方 便 。內 方 便 有 金 剛 誦 、寶 瓶氣 、烈 女 火 等 。烈 女 火 定 又 有 內 修 方 便 法 門 ,外 修 方 便 法 門 等 多 種 修 法 ;外 方 便 也 有 智 印 、誓 言 印、業 印 等 修 法 ,其 中 雙 身 實 修 法 被 稱 做業 印修法 。開 啟 中 脈 也 有 內 外 多 種 瑜 伽 行 ,業 印 修 法 並 非 惟 一 的 方 法 。
  藏 地 各 教 派 僧 人 密 修 士 ,在 修 行 的 高 級 階 段 ,開 啟 中 脈 時 ,只 許 采 取 內 修 烈 女 火 等 方法 ,不 允 許 業 印 實 體 修 法 。因 為 正 宗 藏 傳 佛 教 視 僧 人 的 梵 行 重 於 生 命 ,不 允 許 破 戒 。隆 慶 大 師 曾說 :修 密 士 面 前 只 有 兩 條 路 ,或 者 成 佛 或 者 墮 地 獄 。
  所 謂顯 密 結 合,其 結 合 的主 要 內 容 之 一 ,就 是 修 密 堅 持 顯 教 戒 律 。
  說 什 麼密 法 是 鬼 神 之 法 ,諸 佛 終 不 授 記 ,彼 等 鬼 神 可 以成 佛
  為 餓 鬼 道 眾 生 ,為 天 道 眾 生 ,一 切 眾 生 皆 有 佛 性 ,為 什 麼神 鬼 不 能 成 佛 ? 在 《華 嚴 ·入 法 界 品 》中 善 財 求 法 的 53 位 菩 薩 善 知 識 中 ,第 30 位 菩 薩 名大 天,經 曰 :善男 子 ,於 此 南 方 有 城 ,名 墮 羅 缽 底 ,其 中 有 神 ,名 曰 大 天 ,汝 詣 往 問 。
  第 31 位 菩 薩 名安 住,是 地 神 。經 曰 :此 閻 浮 提 摩 竭 提 國 菩 提 場中 ,有 主 地 神 ,其 名 安 住 ,汝 詣 彼 問 。
  第 32 位 菩 薩 是 主 夜 神 ,經 曰 :此閻 浮 提 摩 竭 提 國 迦 毗 羅 城 ,有 主 夜 神 ,名 婆 珊 婆 演 底 ,汝 詣 彼 問 。
  第 33 位 菩 薩 是 主 夜 神 ,經 曰 :此閻 浮 提 摩 竭 提 國 菩 提 場 內 ,有 主 夜 神 ,名 普 德 淨 光 ,汝 詣 彼 問 。
  在 善 財 求 法 的 53 位 菩 薩 師 中 ,地 神 、夜 神 、天 神 共 有 11 位 ,占 到 總 數 的 20.75%
  又 《圓 覺 經 》雲 :說 此 經 己 ,一 切 菩 薩 ,天 龍 鬼 神 ,八 部 眷屬 及 諸 天 王 梵 王 等 一 切 大 眾 ,聞 佛 所 說 ,皆 大 歡 喜 ,信 受 奉 行 。
  《楞 嚴 經 》雲 :佛 說 此 經 己 ,比 丘 、比 丘 尼 ,優 婆 塞 、優 婆 夷,一 切 世 間 天 人 ,阿 修 羅 ,及 諸 他 方 菩 薩 ,二 乘 聖 仙 童 子 ,並 初 發 心 大 力 鬼 神 ,皆 大 歡 喜 作 禮 而 去。
  《大 般 涅 槃 經 》雲 :爾 時 複 有 十 恒 河 沙 諸 鬼 神 王 ,以 毗 沙門 王 而 為 上 首 ,各 相 謂 言 :仁 等 ,今 者 可 速 詣 佛 所 ,設 供 具 信 於 諸 龍 ,持 往 佛 所 ,稽 首 佛 足 ,繞 百 千匝 而 白 佛 言 。
  那 麼 ,佛 說 法 的 眾 多 弟 子 中 有 沒 有 鬼 神 ,鬼 神 能 不 能 修 成 菩 薩 、進 入 佛 道 ,便 一 目 了 然。
  魔 化 形 為 佛 、危 害 眾 生 者 並 非 罕 見 。《大 涅 槃 經 》中 說 :魔等 尚 能 變 作 佛 身 。
  在 《大 般 涅 槃 經 》中 ,佛 說 :我 又 示 現 於 閻 浮 提 為 魔 波 旬,眾 人 皆 謂 我 是 波 旬 ,然 我 久 於 無 量 劫 中 離 於 魔 事 ,清 淨 無 染 猶 如 蓮 花 。
  《勝 鬘 經 》曰 :如 是 等 輩 眾 生 ,各 各 差 別 分 身 度 脫 ,或 現 男子 身 、女 人 身 ,或 現 天 龍 身 ,或 現 山 林 川 原 、河 池 泉 井 ,利 及 於 人 ,悉 皆 解 脫 。或 現 帝 釋 梵 王 身 、輪王 身 ,或 現 居 士 身 ,或 現 國 王 身 、宰 輔 身 ,或 現 官 吏 身 ,或 現 比 丘 、比 丘 尼 、優 婆 塞 、優 婆 夷 身 ,乃 至聲 聞 羅 漢 辟 支 佛 、菩 薩 等 身 而 以 化 度 ,非 但 佛 身 獨 具 現 前 。
  《無 量 壽 經 》雲 :世 尊 能 演 一 聲 音 ,有 情 各 各 隨 類 解 ,又 能 現 一 妙 色 身 ,普 使 眾 生 隨 類 見。
  《華 嚴 ·十 地 品 》雲 :雖 得 佛境 界 ,藏 而 示 住 魔 境 界 ;雖 超 魔 道 而 現 行 魔 法 ,雖 示 同 外 道 行 而 不 舍 佛 法 ,雖 示 隨 順 一 切 世 間 而常 行 出 世 間 法 。所 有 一 切 莊 嚴 之 事 ,出 過 一 切 天 龍 、夜 叉 、乾 達 婆 、阿 修 羅 、迦 樓 羅 、緊 那 羅 、摩 睺羅 伽 、人 及 非 人 、釋 帝 、梵 王 、四 天 王 等 之 所 有 者 ,而 不 舍 離 樂 法 之 心 。
  以 上 經 文 明 白 地 告 訴 大 家 :佛 的 方 便 智 慧 ,廣 大 無 比 ,不 可 思 議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