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含義
什麼是菩提心呢?菩提心是為利益眾生而欲證佛境的心願。它源於心靈深處那種自我奉獻的萌動。就是當你深入觀想慈悲的時候,為救度眾生離苦得樂,必然會生起舍我其誰的責任感,並體悟到:如果想要徹底幫助其他眾生,唯一的途徑是自己要證悟菩提,如此才有真正幫助他人的能力。這時就會生起求證菩提的強烈決心,發願成佛是為了究竟利樂一切眾生。
正如《現觀莊嚴論》中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菩提心是由兩種心態構成的,一種是利他心,一種是成佛心,兩者缺一不可。如果僅有利他心而沒有成佛心,只能算是世間的一個好人而已,談不上是大乘修行人。僅有成佛心而沒有利他心,這是一個自私的佛,這個世界上也不需要這樣的佛。只有二者皆備,才是完整的菩提心。如果概括為一句話,那就是“為利有情而願成佛”!這是願菩提心。我們未來成就的方向和果位,是由現在追求的目標所決定,菩提心的這種慈悲大願,決定了我們將來必然成就佛陀的果位。
但僅僅有願心還不行,還要把願望變成動力,實際行動起來,沿著既定的目標一步步走下去,最終才能真正到達目的地。所以,在願菩提心的推動下,我們付諸於實踐,行持六度四攝等菩薩行,在菩提道上向成佛的目標邁進。這是行菩提心。它和前面的願菩提心合稱世俗菩提心。
隨著對菩提心行的不斷深入和拓展,在慈悲和奉愛中淨化和完善自我,我們的生命將充滿了喜悅——“樂在奉獻中”。在這無比的大樂之中,我們的洞察力將變得敏銳,我們的我執將消融,直接透視世間萬象的本質,從而爆發出一種現觀直覺智。在這種智慧的光輝照耀下,一切事物都不再是實有的存在,而是猶如夢幻般地呈現出來。“在看到事物實有的同時,它當體即空”,如同鏡中花、水中月一樣不真實。這時即證悟了空性。這種菩提心攝持下的空性被稱之為勝義菩提心。
我們通常所說的菩提心,在不加說明的情況下,一般是指最初策發其心求證菩提的願心。依照心力的大小,菩提心可以分為如下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國王式的發心。就是自己先爭取成佛,有了救渡眾生的智慧和能力後,再倒駕慈航渡一切眾生成佛。如同先爭取自己登上王位後,再盡君主的責任施恩於民眾。
第二種是船夫式的發心。就是爭取自己掌舵,帶領眾生共渡生死苦海,自己和一切眾生都能同時成佛。如同在江河上擺渡的船夫,他的目標是帶領乘客一起到達彼岸。
第三種是牧童式的發心。如同地藏菩薩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那樣,不為自身著想,先幫助眾生走出苦難牢籠,自己最後享受成佛的涅槃樂境。這就像牧童放牧羊群,永遠把羊群放在首位,先讓群羊飽足後才考慮自己。
無論哪一種類型的發心,都是把利樂眾生當作終極目標,自己成佛僅僅是一種利眾手段。最終都能趣入佛位。按照菩提心的修持儀軌如理觀修,真實地產生強烈的願心時,我們就踏上了成佛之路。但根據發心的強弱,成佛的速度會有所快慢。據經典上講,在這三種發心中,國王式的發心成佛最慢,船夫式的發心較快,從發心到成佛需要七大阿僧祇劫的時間,而牧童式的發心最快,僅需三大阿僧祇劫就能圓滿佛位。
如此看來,最強有力的發心是牧童式的發心,它能讓我們快速證得佛位。但你千萬不要造作地去想:“既然這種發心能讓我快速成佛,那我就發這種心吧!”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實際上已經失去牧童式的發心了,因為你的目的還是為了自己先成佛。菩提心應當是從心靈深處真切發出的,完全是出於悲憫輪回中的苦難眾生,是一種無我奉獻的心,不摻雜一點點自利的念頭。只有這樣的發心,才會產生無以倫比的巨大心力。
按照發心的特點和次序,菩提心還可分為二十二種發心。它貫穿於我們修行成佛的始末,伴隨五道十地的每一過程。作為整個大乘道修持的心要,從最初的發心到最終的成佛,都是在不斷圓滿這個菩提心。因此,我們應當重視菩提心的修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