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病況百百款 治癒絕非小兒科

分類:媽咪寶貝
2012/08/07 08:24
小孩病況百百款 治癒絕非小兒科

一般常用「這算小兒科」,比喻事情很簡單。家長常有「醫師你幫我小孩看一下,需要開藥我再掛號」的誤解。但是,小兒科真的這麼簡單嗎?

兒科病人第一要觀察其活力,是疾病嚴重度的指標,比發燒幾度還重要。嚴重哭鬧的小孩,可能極度不舒服,並不只是怕醫師;平常好動的小孩突然變得安靜,也要小心。第二是了解現在的症狀,兒科困難之處在於病人本身不太會表達,甚至連隨行家屬,也要打電話問保母、老師或奶奶才知道。

除此之外,家屬說的發燒,可能指37.6℃的正常偏高體溫;發燒5天可能只燒第1天和第5天,第2到4天體溫正常;媽媽說寶寶食欲不好,可能體重早已超標;便秘可能是喝母奶的正常現象,拉肚子可能是嚴重便秘造成的滲便。這些症狀常需醫師進一步釐清,才能正確判斷。

還要觀察小孩的成長發育,扣除早產和遺傳因素,長太快要小心性早熟,長太慢要小心發育遲緩等。

至於身體檢查,除了小孩可能不配合以外,也遇過媽媽說肚子痛很久的小孩,觸診肚子每個地方,問他「痛不痛?」,都回答「痛」。追根究柢,原來他正在學說話,會複述問題的最後一個字,即使輕輕碰頭髮,也一樣答「痛」。如果沒有同時考慮小孩的表達能力,可能要多做許多無謂的檢查。

很多人以為小孩還小,能有什麼病史?其實疫苗接種史、有沒有住過院、是否常常不明原因發燒、長過玫瑰疹、感冒是不是常常超過兩周才好、父母親有沒有過敏性疾病、上學了沒、家中有無其他小孩,這些都有助於診斷。

兒科處置,困難在於病人不配合和「小」。打針、抽血,都要面臨比大人細的血管,常找不到適合的血管,有時甚至要打入比針還細的血管,更是一大難事。胸管、中央靜脈導管、氣管內管等等,都考驗醫師的技術和穩定度,還有眼力。

兒童不是大人的縮影,而是未來健康的基礎。一個兒科專科醫師的養成,和內科一樣需要3到5年的教學醫院訓練,並不斷累積臨床經驗。

然而其他科醫師如果訓練有素、有全人醫療的觀念,當然也可以擔負第一線兒科診療的責任。

兒科的看診,從第一眼的接觸就已經開始,診察的重要性遠大於藥物,小兒科不只是小兒科而已!


【2012/08/06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小孩病況百百款 治癒絕非小兒科 | 健康天地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276925.shtml#ixzz22ocC8cMB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