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與人生

分類:自性論說
2012/07/02 16:58


正語帶來光明


  言語是為人處世非常重要的工具。儒家言:立德、立言、立功是為三不朽,能做到如此,則不僅能成就自己的性德,且能貢獻社會,利益國家。言語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代表一個人的誠信與德行。善良、積極、肯定、鼓勵等正面的言語可以使周遭人事物趨向光明;若是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等負面言語,不僅讓自己難以立足於社會中,亦帶給周圍的人痛苦、傷害,甚至危害社會、國家乃至世界,故儒家言: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就佛法觀點言,八正道中之正語是修道法門之一,正語即是由正見透過正思惟而表現於俗諦中,不僅是說正言、善言,更說宇宙人生的真理,如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度盡無數眾生,為迷途眾生點一盞無盡明燈,照亮娑婆世界的黑暗。所以,要說就要說好話,說正語、善言,既是說法佈施,又能圓滿周遭事物,廣結善緣。


心善則語善


  現今社會由於貪求功名、權勢、財物、情色等欲望,只重表相,短視近利,道德淪喪,常見惡言譭謗、惡意中傷之語,淫亂、巧言虛偽之辭充斥於報章媒體、家庭、社會,無所不及。推究這一切亂象的根源,就在這念心用錯方向,故發動於口,乃至以身行造作種種虛偽、無慚恥、傷風敗俗等惡事。孟子曰: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茍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所以,導正心的方向要從回歸人人本具的惻隱之心、慈悲之心做起。孟子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將禮義廉恥等倫理道德恢復、提倡,使心性回歸善良、真誠面;用仁義、道德作為立身處事的根本,從反省檢討自己的身口意做起,建立好的良知良能,不迷於外在的財色名食睡,進而幫助、利益他人,則人生方能走向光明道路。


口出惡言,苦報無量


  佛法告訴我們種善得善,種惡得惡之因果真理。在言說中,亦代表了心念的善惡真誠虛偽,若起心是善,是清淨心,所謂無欲則剛,則雖是忠言逆耳,卻是良藥苦口;口行無畏佈施,其道德正氣能震撼天地,攝受眾人,使人離惡就善,功德不可思議。若起心是惡,動之以口,發出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等,縱是諂媚逢迎,顛倒是非,終將嘗到惡報,故《四十二章經》雲: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諸經要集》雲:若以噁心,令他鬥亂,即是兩舌,得罪深重,墮三惡道中,唯得敝惡破壞眷屬。佛經亦雲:若以惡口罵詈,身死魂逝,墜墮三途。若墮地獄,割舌令自啖食;若墮餓鬼,口中蛆膿流出;若生禽獸,食啖糞穢,人怪其聲;罪畢為人,面貌醜陋,口氣常臭,唇齒皆缺。這些均是說明口過之惡報還自受之真理。而口過中又以大妄語罪所得惡業最深。大妄語如未證說已證得,未成佛說已成佛等,為博取信施供養,求名聞利養等而說,不僅害人修行走錯方向,更障人法身慧命,故受墮地獄的果報。是故口業為害甚重,不可不謹言慎行。


一句善言即是行善佈施


  佛法又雲,直心是道場。直心即是當下清楚明白的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未來,安住當下,使每一念均是正念、善念。于四威儀,一切行為之中,言無虛誑,則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方能與道相應。若心念不正,顛倒是非,使正道不明,邪詞惑眾,則是修道障緣,應當杜絕。《華嚴經》雲:性不妄語,菩薩常作實語、真語、時語;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無心欲作,何況故犯。在心念無法遠離貪、嗔、癡妄想無明時,更需修善以攝惡,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一句善言即是行善佈施,即是止一惡念,斷一惡行。從一字一語的外相中,磨煉自己斷惡修善之言說,則日行功深,即能轉識成智,無明分分斷,法身分分現,最後成就道業,利樂有情。


  俗語言:點到為止,遊刃有餘,寧可不夠,不要過頭。在言說中,要能知應對進退,一切適中合宜,則為人處世方能圓滿,俗諦圓融。日常生活中,常能覺察、覺照自己的言語、動機,以說善語、鼓勵之語、正語、真實語、佛法真理等,代替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精進用功,則人生旅程必得眾善緣相助,處世無礙,事事吉祥平安,最後必能覺悟真理,照破眾無明,悟菩提心,行大願行,普濟一切群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