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淡薄世事以洞明塵世,清心內斂以高瞻遠矚。
在浮躁時代,人容易在喧囂塵世中迷失自己,作為感情動物,心難免為物欲所引,身難免為世俗所牽,讓人格昇華、心靈淨化便成了芸芸眾生之當今課題。
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筆下,人類的靈魂是上帝和魔鬼鬥爭的場所。
而“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的確可以看作是淨化靈魂、驅魔敬神的一劑良藥。
而寧靜會給人一種從容的心態。
寧靜不是平庸,而是一種處世的平淡,充滿著內涵的幽遠,超脫的清新。
寧靜是一種思考,寧靜的超脫是經過不斷思考而來,是一種脫俗的精神境界,是思考的結晶。沒有這份思考,思想的境界是不會昇華的。
寧靜而致遠是一個永恆的人類情結。記得有人說過:生活,生活,就是生著,活著。現在想來,何嘗不是如此。
所謂“生者”,就是作為生命個體的存在,了此一生,就應該以天下為己任,甘於清貧,樂於奉獻,耐得寂寞,不隨物欲而橫流,不為名利所困擾。
所謂“活者”,更需要擁有一顆虔誠之心,平和而恬靜地面對周遭一切,不因其喧囂與浮躁而焦灼不定。凝神靜氣,以尋求並定位自己的所好、所思、所向、所行。
“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的真諦在於:“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