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才是治療關鍵
「我們無法用相同的自己,得到不同的未來。」
是啊,我們都希望改變,希望自己變的更好。我們希望自己健康
,希望自己有錢,希望自己人緣好,希望自己快樂,
希望自己一帆風順,希望自己心想事成…。但希望歸希望,
真正會因為希望而改變自己的又有幾人?
在我平常的工作中,會接觸到許多慢性疼痛的病患,
也會接觸到許多想要瘦身減重的民眾。
看似兩種完全不同的族群,不管在溝通方式或是治療內容
,有許多部分卻是非常相近的。
慢性疼痛的原因很多,主要歸因於姿勢不良、
過度勞動、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還有潛在的情緒障礙;
而肥胖,大家都知道起因於吃得太多、動得太少、
另外就是遺傳、年齡、內分泌失調、還有某些特定藥物等等因素。
慢性疼痛的病患,隨時都會發現身體有程度不一的痛感,
涵蓋的種類包括刺痛、撞擊痛、燒燙痛、悶痛及尖銳痛
。反反覆覆的疼痛還可能導致交感神經失調,
憂鬱或是躁鬱等情緒問題,在睡眠與人際關係上也會產生很大
的困擾;而肥胖的人常常因為全身關節磨損或是肌筋膜緊繃
而到處痠痛,肥胖的人也常出現憂鬱或是躁鬱等情緒問題,
而他們往往缺乏自信,在人際關係上也相對弱勢。
,慢性疼痛的患者有許多
是體重過重,而一大部分的肥胖患者則是長期被慢性疼痛所苦
。
在治療方面,對這兩種族群的治療方法雖然有所不同。
但是臨床經驗累積越多,就越來越發現治療成效的關鍵不在藥物或
是復健方式,而是他們的「心」。越是醫不好的慢性疼痛,
或者是怎麼減都減不下來的肥胖,如果我不去觸碰他們的心,
去探索真正失序的根源,我就沒能幫助他們擺脫疼痛或是
肥胖的惡性循環。
我曾經看過一本談減肥的書,書中不談如何計算卡路里,
也不叫人每天氣喘吁吁的作運動,更不會要人三餐只能吃
魔鬼減肥餐,他要你先從「整理自己的房間」做起。很有趣的,
該書作者認為當你開始整理自己亂七八糟的房間時,
其實就是整理自己混亂生活的第一步。而讓你過著混亂生活的人
,其實不是你的老闆、配偶、仇人,其實正是你自己!
生活的混亂,是來自於自己安靜不下來的心,
是來自於自己不願意改變的心。
人們都是用想法過生活,你在想什麼,你的生活就是什麼。
我們常常聽到:「個性決定命運」,
一個人的個性其實就是思想與心理狀況的總和
,而思想產生行動,行動產生結果,
把一連串的結果結合起來就造就了這個人的命運。
如果一個人經常性的正面思考,他會比較有行動力,
並且對於挑戰總是正面相迎,他將比較容易從嘗試中獲得成就感
,也更容易心想事成。反之,習慣性的負面思考,
會讓我們容易懷疑自己,
不敢輕易嘗試,最後發現自己的生活總是事與願違,諸事不順。
大部分的人這時候還是沒能發現問題其實出在自己
,還在抱怨別人或是抱怨老天爺,有時候還會找各種理由或
藉口解釋,好讓自己下台階。一直要等到生命面臨重大變故,
才會想要改變,但卻往往為時已晚。
舉例來說,對於慢性疼痛或是想要減肥的病患,
運動絕對是治標或治本最重要的關鍵因素之一,
而他們也都知道運動的好處。但是當我邀請病患開始運動時
,得到的回應往往是「我很忙!」
、「我上班很辛苦,回家都沒有力氣了。」、
「我身體不適合運動,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 他們還是不願意走出第一步,不全然是因為太忙或太累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不願意去改變。改變需要勇氣,
改變需要承受風險,多數人寧可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
也不想面對因為改變所需要付出的辛苦。所以西方哲人曾說:
「人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
看看我們四周的朋友,有好多人其實不滿意自己的生活,
有好多人現正在為健康狀況所困擾,
有好多人甚至不喜歡自己而不想去看鏡子裡面的自己。
再聽聽這些朋友說的話,他們會訴苦、
會抱怨、會問好多「為什麼是我?」、但是他們卻不會說
「其實這是我的問題,我應該…,我可以…」。
過去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這樣子的生活方式是不夠的,
甚至是錯誤的,我們必須有所改變
。與其期待外界的改變來滿足我們,
還不如自己先主動的進行調整。
外在事物並不見得會因我們的期待而有所改變
,但在我們等待的過程中,
卻是我們自己一直在承受身體與心理的痛苦。
不要再想了!我們都太會想了!
我們的心智其實就是自己的困境,它想要免於改變,
免於受苦,但世間所有的東西都在變,唯一不變的卻是我們自己
。我們把自己困在心智的牢籠裡,我們因為執著而飽受煎熬。
而我們所需要作的,就是拿起鑰匙,把門打開,讓自己走出來
。
我們無法用相同的自己,得到不同的未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