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身心,身心安住《2》




2009/10/12 09:22


8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人說「我是佛教徒。」這是四句。你不學習佛法,你知道什麼呢?你能有什麼?你什麼也不知道。佛法裡面的寶,佛法裡面那些財富,你完全得不到,完全得不到的。


所以這一個地方若有個寺廟,就是香火廟,功德無量,都有無量功德。因為你供了佛像了,有人到那兒去磕頭了,這就是栽培善根。若是你在這裡弘揚佛法,使令這個地區的人在這裡開大智慧,功德有多大?所以發心造廟,功德是很大的。當然我再說一句話,你能夠幫助成立一個佛學院,你的功德還是更大!因為大家在這裡學習佛法,他將來學習好了,他有這個能力去弘揚佛法,他的功德都有你一份,都有你一份的。所以這上面說:「學習賢聖戒,遠離惡不善」,這裡包括學習佛法在內,不然這個事你做不到的。


「克己勿縱肆」,說我學習戒,我不要殺盜淫妄,我遠離惡不善,有的時候明知道不對,還是做不得主,還要做錯事,那怎麼辦呢?「克己勿縱肆」,你要降伏自己,不要放縱自己,要這樣做才可以。「制心勿恚害」,要制伏自己的瞋心,不要煩惱,不要輕易煩惱,要制伏自己的心,不要煩惱。要用理智觀察問題,不要說「你罵我,我就不高興。」不應該這樣子。罵我可能罵得有道理,你還是應該接受的。就是罵得不合道理也不在乎,也不要在乎這件事。若是「你罵我,我不高興,我不來了!」那就是另有問題了。所以我想這件事,「克己勿縱肆,制心勿恚害」,應該這樣子。


「己所不欲者,勿施與他人」,你自己不歡喜的事情,你不要這樣子來對付那個人。別人罵我,我不歡喜,我也不要罵人,這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別人對我說謊話,我不高興,那我也不要對別人說謊話。別人對我說謊話,我不高興,但是我同樣的欺騙別人,那合道理嗎?這不合道理。所以你若這樣想呢,「己所不欲者,勿施與他人」,你若這樣想,就能夠對於你「學習賢聖戒,遠離惡不善,克己勿縱肆,制心勿恚害」,這件事就容易做到。你就這樣想,「己所不欲者,勿施與他人」,你持戒就容易一點。


「栽培慈愍心,安住清淨戒」,常常安住自己,安住在慈愍心。這個慈愍心很重要,「我們大乘佛法重視慈悲!」這句話是對的,實在所有的佛教徒應該栽培慈愍心。說是一個螞蟻,我不要碰到牠,不要把牠弄死了,因為牠也歡喜生存;我們從這裡開始栽培慈愍心。說我對我的父母恭敬、供養、愛護,別人的父母我也愛護,從這裡栽培慈愍心。這個「慈」,慈能與樂,就是歡喜別人身心安樂,歡喜別人得到如意的事情,這就叫做慈心。「悲」,悲愍是什麼意思?就歡喜別人不要有不如意的事情。別人有不如意的事情,我同情他,那就是悲愍心。你若有這樣的心情的時候,你持戒也容易持戒,那麼你就不容易殺嘛,你就不會殺了,不會殺害有生命的動物、一切物了,也不會盜,殺、盜、淫、妄都清淨了。說是用「己所不欲,勿施


9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於人」的智慧,用「栽培慈愍心」的智慧,「安住清淨戒」,這也是一個身心安樂住的開始,從這裡開始。


奢摩他調心,滅除於散亂,勤習勿懈怠,得定不為難。


前面就是用這樣的正憶念,如理作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這個智慧,加上「栽培慈愍心」來「安住清淨戒」,也能使令我們遠離過失、能增長功德,但是還有事情辦不到。雖然我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栽培慈愍心」,我們還是有些事情做不到。說我不生貪心,但是有可愛的境界來了,這個貪心就是來了;有些不高興的事情,心裡面就忿怒;這個貪瞋不容易調伏,那怎麼辦呢?佛告訴我們:「奢摩他調心,滅除於散亂,勤習勿懈怠,得定不為難」,就是用奢摩他、用毘婆舍那的方法來調心,這件事就辦到了。


「奢摩他」翻到中國話是止,就是修定。用止的方法來調這個心,調者轉也,我這個心裡面……;現在說「滅除於散亂」,我們心裡面就是願意東想西想,是非常自由的,什麼都想;現在呢,我們用奢摩他的方法來轉變這個散亂,叫這個散亂不散亂,滅除這個散亂。當然這個地方,《瑜伽師地論》關於這件事說得詳細,很詳細的說。在《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裡面也說得很詳細,就關於靜坐這件事,怎麼樣使令心不亂,叫它寂靜住,那上面說得很詳細的。天台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這本書,還有《摩訶止觀》這些書,還有《小止觀》、《六妙門》這些書,也都說到這些事情。要多讀這些書,你就會掌握到奢摩他的方法、和毘婆舍那的方法。這裡我們不詳細說了。


「勤習勿懈怠」,當然這件事呢,就是不容易,應該說是不容易。因為我們久遠以來心裡面亂,成了習慣了,你忽然間叫它不要亂,這是很難的。很難的呢,「勤習勿懈怠」,你精進地來學習這件事,你不要懈怠、你不要放鬆,我今天也靜坐、明天也靜坐、後天也靜坐,常時的學習呢,「得定不為難」,得到禪定也不是難的事情,也不是困難的事情。


我現在又有個妄想,我還是把這個妄想說出來。我也感覺到這個廣大的社會,不管是全世界各地方都是一樣,有才華的人也是很多,那個聰明智慧都是很好的,他們如果學習佛法,學習奢摩他、學習毘婆舍那,應該都會成功的,應該都會成功。但是他們把那個寶貴的精神、時間,不歡喜學習奢摩他、毘婆舍那,學習什麼呢?就學習去……就是在色聲香味觸上活動,學習得到一個滿意的色聲香味觸,就在這上活動。到最後一無所得,什麼也都沒得到,一口氣不來就走了,社會上的人都是這樣子。所以若是站在佛法的態度來說,這些有才華的人,精英之士,他用他的寶貴的精神,這個寶貴的精神就用在沒有用的事情上面,到最後一無所得就走了。


10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當然每一個人——有才華的人,他心裡面他都認為前途有很多好事等著他,他很有希望地向前衝。有才華的人認為那些笨的人都能成功,何況我有才華呢?都是認為很有希望,很快樂的在那裡奮鬥,都是感覺「我一下子就拿到了」,都是那樣子。但是我們在佛法上看,拿到了也好、沒拿到也好,到最後一無所得,什麼都沒有成就。但是我們佛教徒,佛教徒來到佛法裡面學習,靜坐的時候感覺心裡面亂,「唉呀!這件事辦不好,我不坐了」,走了。社會上的人他感覺那件事很困難,他也努力地去做,一定要成功,他會這樣。而我們佛教徒,「唉呀!很困難,算了,我不幹了!」這是不合道理的。社會上的人認為不能成功,「我非成功不可!」他有這樣心情。我們佛教徒,「唉呀!太難,算了算了,我不坐了!」這個事,我看有點不一樣,有點不一樣的。所以是「勤習勿懈怠,得定不為難」,不是太困難的,只要你掌握到正確的方法,又肯努力去做,一定會成功的。


毘婆舍那觀,諸行何有我,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毘婆舍那觀」,「毘婆舍那」是外國話,翻到中國話是觀,就是觀察思惟的意思。前面的「奢摩他」是止,就是使令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要動,明靜而住。這個「毘婆舍那觀」就是思惟觀察,這個是動;前面那個止是靜,有靜也有動。所以修行這件事,究竟是心裡面分別、是不分別呢?修行這件事也是分別,也要不分別;不分別也要分別。而這個不分別就是奢摩他的止,分別就是毘婆舍那觀,這是屬於智慧。


「諸行何有我」,怎麼樣觀察呢?就是修這無我觀,修無我觀。我們為什麼要修無我觀呢?說是你修行的方法,你怎麼知道它是正確的?你這個修行方法,你用什麼理由說這個方法是正確的?我認為我們佛教徒應該提出這個問題來。你這樣子用功修行,是對嗎?你這樣修行是對嗎?是錯的?是不錯的?你怎麼知道它是不錯?你怎麼知道它是錯呢?你應該提出這個問題。


我現在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佛教徒是想要得涅槃,涅槃為上首,一切佛、一切阿羅漢、一切辟支佛都在涅槃那個地方;他們成功了,都在涅槃那個安樂處,在那裡,我現在學習佛法也要到那個地方去。那麼這是涅槃,就是清淨的緣起。說是我們不學習佛法的人,這是染污的緣起,就是生死的緣起。生死的緣起是怎麼回事?就是認為有我,執著有一個我。我們通常的人,我們也沒有學習哲學,社會上做醫生、做律師,只是在社會上做這些事情,沒有去思惟這件事,我們不知道——究竟什麼是我也並不知道;只是日常習慣上說:「這是我,我瘦了,我胖了」,就是這樣子。但是在印度其他的宗教,他不是這樣子,他是觀察這個身體裡面有一個我,是有體性的;在色受想行識之外,有一個真常不變的我,這個是我的體性。有我論者,


11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應該是色、受、想、行、識、我,應該是六個。但是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認為沒有我,只是色受想行識,只是五個,沒有那個六。所以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加上我就是七個了;釋迦牟尼佛說沒有我,只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沒有那個我的,是這樣意思。


我們凡夫沒學習佛法的時候,我們的思想也好,日常的語言、日常做事也是「我」,也是常常這樣講。那麼這個我有什麼問題呢?要保護這個我,你不可以傷害這個我。保護這個我就是愛,愛這個我,要保護,這是愛,愛就是貪;你若傷害這個我,你就是我的敵人了,我要恨,我要殺害你,就是貪、瞋;執著有我,不明白道理,那就是貪瞋癡。所以從這裡就會分別出來種種的問題,所以生死緣起就是這樣子來的。現在你想要改變,改變你的生活態度,那就是要無我;無我的時候,就不貪、不瞋、不癡了。我這簡單的說就是這樣子。


所以為什麼要修無我觀?因為執著有我,這是個生死的緣起;一切苦惱的根本,從執我開始的。所以現在我們要身心安樂住,要從無我才能夠身心安樂住,要觀察無我觀。這樣說呢,修無我觀是正確的,因為它不是生死緣起,它反生死緣起的。所以修無我觀,這個修行的方法是對的,是這樣意思。


「諸行何有我」,「諸行」,簡單說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個法。這五個法都是生滅變化的,所以都叫做「行」,是這樣意思。另外「行」這個字是什麼呢?實在這個「行」就是心,就是我們的分別心;一切法都是內心的分別在動,所以叫做「諸行」。「諸行」實在就是心行,就是你的分別心,一切一切都是心,都是內心的分別,這裡邊沒有個常恆住、不變易的我,沒有。「諸行何有我」,那裡有我呢?修這無我觀,這個地方應該多說,現在我們不要多說,就說到這裡。


「如夢幻泡影」,這個諸行一切的境界都「如夢」中境,「如幻」術所變的境界。「如泡」,下雨的時候,地面上起那個泡,你若注意的時候,那個泡很迅速地起來又滅了,起來又滅了,「如泡」。「如影」,那個樹,太陽一照這個樹就出來一個影,那個影和樹相似,但是那個影不是樹,是虛妄的,不是真實是樹。這表示世間上一切的境界都是不真實的,這樣觀察、這樣思惟。


「如露亦如電」,像那個露水,就是早晨起來,你看那樹葉上有一滴一滴水,那叫露;太陽一起來,那個露水沒有了,這是無常的意思。「亦如電」,像陰天,下雨的時候虛空那個閃電,即生即滅,這表示世間上一切法都是剎那生滅變化的,都不是堅固不可破壞的。你要作如是觀,作如是觀的時候就能增長智慧。


一個很明顯的,我昨天曾經說過,譬如說現在你若能修無常觀,修這個「亦如電」,就是剎那生、剎那滅,剎那生、剎那滅,你在奢摩他裡修觀的時候,作如是觀的時候,就會發生智慧。發生什麼智慧呢?譬如現在有人來讚歎你,讚歎你,心


12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裡就歡喜了,「唉呀!這個人對我好,他讚歎我。」但是你若修無常觀的時候,修如電觀的時候,就感覺那一剎那那個人在讚歎我,第二剎那那個人就不是讚歎我的了,第二剎那的人就不是第一剎那的人了。你若修這個如電觀,就會有這樣的觀察。所以他來讚歎你,或者他毀辱你,也是這樣作如是觀,那就不同了。若我們沒有這樣修觀的時候,你這個人罵我,過了幾十年了,「喔!你這個人你多少年前罵我」,還是這麼想;但是若修無常觀,那一剎那早已經過去了,不是這個人了,我們就會覺悟到這裡。


所以,修這個如電觀、如露觀、修如夢觀、如幻、如泡、如影,這是六如,要這樣觀察。


法性本空寂,違從俱寂滅。


前面修無我觀,下面是修法空觀;但是先觀察一切法不真實,如夢是不真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都是不真實。由不真實再進一步,就觀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法性本空寂」,一切法本來都是空無所有的。


我剛才在「本性無分別」那裡曾經說了一段。這個呢,我們佛教徒也應該努力地去學習「法性本空寂」的道理。一般的,我們說這個是無常的、剎那生滅的,這還比較容易懂。但是觀一切法,我看見這真實是有嘛,那麼觀察是空的、是沒有,這比較難,比較是難的。但是在我們學習《中觀論》,或者是《大智度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它就是在說這個「法性本空寂」的道理。《金剛般若經》也是,也是說明這個道理的;「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就是諸法本空寂,「法性本空寂」,就是這樣意思。你能這樣觀察的時候,也自然就是沒有煩惱,也就是不受一切法了,自然是這樣子。


但是這段文呢,不是一開始就觀察「法性本空寂」;一開始先觀察無我觀,然後再觀察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再進一步觀察「法性本空寂」,是有一個次第的,這樣觀察。


「違從俱寂滅」,你不隨順我也好、你隨順我也好,令我滿意也好、令我不滿意也好,都是畢竟空寂的。你令我滿意,我心裡也不感覺到歡喜;你令我不滿意,我心裡面也不忿怒;你心不動了。「違從俱寂滅」,都是空寂的,所以心裡面不動,就是不受一切法的意思。下面舉一個例子。


如李廣射虎,知石則不入,故知彼諸行,虛妄分別有,實性不可得;


李廣這個人是漢武帝的時候一個將軍,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很有名的一個將軍。


13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他有一次,就是大白天,看見草裡面有一條虎臥在那裡;他這個人,他不是佛教徒,他趕緊拿起弓箭就射。一射呢,但是看牠不動,那麼他到那一看,是個石頭,不是虎,可是這個箭是射到石頭裡面去了。這時候他心裡面感覺到奇怪,這個石頭怎麼能射進去呢?那麼他又再射,射了多少次,射不進去了。這是在中國的歷史上一件事,不是佛教徒造謠,編出來的故事,不是的。


在這件事上,我們就應該覺悟到「法性本空寂」,應該覺悟到這個道理。就是你心裡面認為是虎,這個虎牠是肉長的,肉是個柔軟的東西,所以你射就能射進去。等到你認為是石頭的時候,你就認為石頭不是肉,是特別堅硬的,那時候你再射,射不進去了。一個射進去,一個射不進去,原因在那裡呢?就是你內心的分別。你認為是石頭也是內心的分別,認為是老虎也是你內心的分別,是這樣的。說是石頭,是你內心的分別,你就射不進去;射不進去,是你內心的分別。你認為是老虎,能射進去,也是你內心的分別。離開了你內心的分別,另外沒有虎,也沒有石頭的;也沒有石頭、也沒有老虎。所以,法性本來是空無所有的,不是真實的。說那個人在罵我,那個罵也是本性空寂的;我們認為是罵,是我們內心的分別,是這樣意思。所以從這裡能覺悟到「法性本空寂」,不是真實的,不是真實有這件事。


我們再多說幾句。我們眾生有多少種類,六道裡面我們是人,人的這一類;蛇、老虎、兔子,那是畜生世界的一類;另外還有鬼的世界、有地獄的世界、有天的世界,這是一類一類的。在佛法裡面講,這都是我們的業力所變現的;我們造這個業力,造這個業了,這個業若成熟了的話,它發生作用的時候就出現這個境界。譬如說我們現在是人,我們一口氣不來就死掉了,死掉了以後,就變成一條蛇的時候,人的世界沒有了,就是蛇的世界了。為什麼變成蛇的世界?就是你的業力。忽然間,人死了以後還跑到地獄裡面去了,地獄裡面實在什麼也沒有。為什麼有了地獄呢?就是你業力的變現。你若沒有這個業力的時候,沒有地獄。譬如說我們現在,我們是人的業力發生作用,也可能我們內心裡面有地獄的業力,但是那個業力沒有發生作用,我們就是沒有地獄,地獄的這些形相不顯現出來。我們人的業力顯現出來,就是人的境界顯現出來,都是不真實的。若是我們這個業力結束了,這個境界就沒有了;都是不真實的,都是內心的分別。


但是,這裡面另外有一點不同呢,就是這個世界上不是一個人,有我的境界,也有你的境界,大家都是人,有一點類似;同是人,這個業力就有一點類似,就變現出來這個境界,都是不真實的。如果若是真實的話,那可是有點問題,有什麼問題?就是這個人死掉了的話,他的業力所變現的境界應該繼續存在的,如果是真實的話。但事實上不是。他的業力,這個人死掉了,他人的業力結束了,他變現的一切境界都沒有了,都不同了,所以都是假的、都是畢竟空的。


14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為什麼出現這個境界呢?就是你內心的分別。你內心為什麼這樣分別?與業力有關係,這業力影響你的識。所以十二緣起裡面,無明緣行,行緣識,那個識是以行為緣而有識的。你這分別心,是由業為因緣才出現這個分別。說我現在是個男人,就是你的業力變成這麼一個境界,你就有男人的思想。如果死掉了,你的業力會變成女人的話,前生你是男人,今生你的業力變成女人,你就做女人的思想,業力使令你的心要這樣分別。但是我們若學習佛法的時候,佛法這個大智慧,你若重新的如理作意,就能改變一切的虛妄分別,就重新的變化了,就不同了。


「如李廣射虎,知石則不入」,就是你認為是石頭的時候,你射不進去;因為你執著那個是石頭,它很堅固。不是那個石頭令你射不進去,是你執著石頭那個執著令你射不進去。說是那個虎,認為牠是柔軟,令你射進去,也不是,是你的分別心令你射進去的。因為牠那個柔軟是你心的分別,是心的分別的境界。所以「知石則不入」。「故知彼諸行,虛妄分別有」,所以從這個事例,從李廣射虎這件事,所以知道世間上一切的行相都是內心的虛妄分別。


我們可能想:是大乘佛法這樣講,小乘佛法沒有這樣講——你可能會這樣想。其實不是,小乘佛法也這麼說。小乘佛法裡面講,在《大毘婆沙論》上有一句話:「鹿遊於野,法歸分別,真人歸滅。」它是四句話:「鳥歸虛空,鹿遊於野,法歸分別,真人歸滅。」「法歸分別」怎麼講?就是世間上一切事情,都是人內心的分別,那麼這句話就是唯識的思想,你不能說是唯識不是佛說的,不可以這麼說的。


「故知彼諸行,虛妄分別有」,就是內心的虛妄分別而有的。「實性不可得」,離開了你內心的分別,那件事情的實性是沒有的,那件事沒有真實性的。


應作如是觀。


我們修「諸行何有我」,修法空觀,同時也……;「諸行何有我」是修我空觀;這一段文是修法空觀,應該作這樣觀察。


止觀勤修習,逮得自在力,超越於假名,


「止觀勤修習,逮得自在力」,我們修止、修觀,不要懈怠,要精進地用功修習。「逮得自在力」,止得自在、觀也得自在的時候,「超越於假名」。得自在力的時候,就是這個境界出現的時候,你觀察它是空的,那就是空的。我們初開始修止觀心裡不自在,我要我的心安住不動,它偏要動,你說了不算,你不能做主的;觀察一切法空,偏要執著是有;自己和自己矛盾,初開始修行不行,它不自在。成功的時候,觀察是空的就是空的。


另外有一件事,就是我們常常靜坐,有的時候感覺這個身體沒有了,不感覺有


15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身體的存在。這件事在我們沒有靜坐的人,「你說這身體沒有了,這話是妄語嘛;大家都有身體,怎麼能說身體沒有呢?」但是你真實靜坐達到那個程度的時候,就感覺身體沒有了,有這個感覺。當然這個是感覺,而不是智慧;現在是觀一切法空是智慧,這智慧和感覺還不同,還不同的。


所以「逮得自在力,超越於假名」,得到自在的時候,世間上一切的……。「假名」是什麼?就是人說話,一切的文章、文句都是假名,說話也是假名,說話一個字一個字都是假名字;不會受這些假名字的動搖。你讚歎他,他心裡也不歡喜;你不讚歎他,他心裡也沒有不高興,這就是超越了假名字了。


最上捨現前,無擾亂懷喜,真實安樂住。


達到這個自在力,超越一切假名的時候,你內心裡面對於一切境界都不執著了,最殊勝的捨的境界現前了。捨的境界,就是一切境界都不現前了,也就是不受一切法的境界出現了。「最上捨現前」,不是苦樂憂喜捨的捨,和那個不同。


「無擾亂懷喜,真實安樂住」,這時候的一切境界,苦樂憂喜捨的境界都不能來擾亂你了;你在一切的境界裡面,一切境界不能擾亂你,那你內心裡面有大喜樂的境界。「真實安樂住」,這個時候心裡面真實是安樂住了,而不是虛妄的。


下面「結讚」。


四、結讚


金剛不壞身,不動如須彌,大悲利有情,同歸無上覺。


「金剛不壞身」是什麼?我們現在這個身體不是金剛,很容易就有病了,要去找醫生,也可能看好了,也可能還沒看好,就是這麼一個苦惱的境界,這個不是金剛。若我們,像前面學習賢聖戒,還學習奢摩他、學習毘婆舍那成功了的時候,有無漏的眼耳鼻舌身意,那是不可破壞的,那就是「金剛不壞身」。那個身體逐漸地逐漸地到佛的境界圓滿,就是圓滿報身,叫「金剛不壞身」。


「不動如須彌」,須彌山,世界上最高的一個山;八風不動,四面八方來的風,你不能飄動須彌山的。你得到「金剛不壞身」的時候,世間上一切境界不能動搖他,不能動搖他的。「大悲利有情」,這個時候的大悲心能普度一切眾生。「同歸無上覺」,和一切眾生大家都得聖道,得無生法忍,成就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


這個時候這位聖者,他的大智慧光明普照無量眾生、無量的世界。「壽命無數劫」,他的壽命不可以時間來計算的;沒有老病死了。


16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惑業苦皆遣,常清淨自在。


「惑業苦皆遣」,原來在凡夫的時候迷惑,造種種的罪業、受種種的苦,這個時候完全都排遣出去了。「常清淨自在」,他的身口意常是清淨的、是自在的。


圓滿無量德,安樂解脫者。


「圓滿無量德」,無量的功德都圓滿了。「安樂解脫者」,這個時候是一個安樂,得大安樂、得大自在,解脫一切惑業苦的一個聖人。那麼這時候是身心安樂住,而不同於凡夫的苦惱了。


這裡邊有些地方應該多講一點,但是我很對不住,我不能講太多,就講到這裡。


我們是到八點就停下來,還有幾分鐘,或者我們再延長一刻鐘,各位如果有問題,我們準備一刻鐘的討論時間。


問:師父剛剛說有個故事要講沒有講。


答:要講故事啊?我講了李廣的故事了。我看這個故事也是可以講,但是我想如果你們有什麼問題我們提出來討論,這個故事我們再有因緣再講,好嗎?


問:師父慈悲!那我先開始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剛才師父講第一段的時候,有個「勝義安樂住」,那「勝義」好像師父有提到是究竟?


答:對,究竟的境界。


問:那假如我們照字面來解釋的話,這個「勝義」是不是能說是殊勝的義利,可不可以這樣解釋?


答:可以。但是經論上現成的解釋,「義」當個境界講,殊「勝」指聖人的智慧說;殊勝的智慧的境界,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佛菩薩的勝智所緣之境,所以是勝義,就是殊勝智慧的境界,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是安樂住,是這樣意思。


問:另外好像以前師父有講過好幾遍,就是義利跟利益有不同?義利跟利益是不一樣的。


答:是的。


問:能不能再請師父再解釋一下,利益跟義利有什麼不一樣?


答:這個「義利」,我們頭幾天講《瑜伽師地論》裡面也講過了。「義」是福報的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