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身心,身心安住《1》




2009/10/12 09:19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法雲寺佛學院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這是兩句話。前面的「安住身心」是約因說的,「身心安住」是約果說的,由因而果,是這樣意思。這裡一共是分四段來講這個題目,第一段是「釋題」。


一、釋題


云何名安住、安住義云何?


這是提出來兩個問題,兩個問題也就是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約名說,「安住」這個名是什麼意思?「安住義」,約名所詮的義來提出問題,安住的道理是什麼?這是問題,下面就回答。


彼身無危險,心亦無憂惱。身心得調適,安住義如是。


名也就是如是。我們的身體,行住坐臥也都是很平安的,沒有危險,內心在行住坐臥的時候,也沒有憂愁苦惱,身體也好、內心也好,都是調適的,都是安樂自在的,「安住義」就是這樣子。


身心的安住也就是安樂住,這是任何人都希望這樣子,任何人都不希望身心不安樂住,那麼這就表示身心不安樂的時候是特別多,安樂的時候比較少,所以我們才希望能夠安樂住。


剛才解釋的這是按照一般的情形說,叫做安樂住。下面就是約深一層來說。


不受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無取於夢幻。勝義安樂住,佛子應善學。


這是約佛法的深義來解釋安樂住。怎麼樣才能安樂住呢?這樣子才可以。


「不受一切法」這句話,「受」就是接受、領納,叫做受;現在說「不受」,我們不接受一切法。接受、不接受這件事,當然我們從淺一層來解釋,我送給你一個麵包,你不接受,或者我接受了,這叫受和不受。現在這裡面不是這樣意思。就是你內心裡面一動就是受了,就是接受了。這個地方是非常微細的,非常微細的境界。用我們自己日常生活的事情來解釋這個「不受」的話,譬如說是我歡喜吃餃子,人家就讚歎這個餃子怎麼怎麼好;我們只是這樣聽,然後我們就流口水了。流口水這個地方來反省自己,就是自己並不是明顯的想要吃餃子,但是流口水了,就表示你


1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願意吃餃子。「願意吃餃子」這一念分別心是很微細的,微細到我們自己都不是明顯的知道;這可見「受」這個字是很微細的。


我們在學習《瑜伽師地論》的時候也講到這裡,譬如說我們欲界的人,我們有苦、樂、憂、喜、捨,有這五種受。我們通常的人,我感覺到苦,感覺到痛苦,感覺到快樂,苦、樂,感覺到憂愁,感覺到喜樂,感覺到捨,有這五種的差別。這五種差別,苦樂是約前五識來說;憂喜約第六識說,第六識裡面的苦惱就是憂,那麼樂就是喜了;捨,就是不憂不喜、不苦不樂,那叫做捨,捨也是受。有這五種受。我們欲界的人這五種受都是具足的,但是若色界天上的人就有差別了。


初禪天的人他沒有憂,沒有憂的原因就是沒有欲了,有欲則有憂,沒有欲所以沒有憂,還是有苦。到第二禪天的人,沒有憂也沒有苦,但是有喜、樂、捨都有。第三禪天的時候沒有喜,就是沒有喜,還有樂、還有捨。到四禪天的時候,沒有樂,但是有捨受,有捨的感覺。無色界天的人還是有捨受。到滅盡定的時候,捨受也沒有了。那麼這可知道,滅盡定的時候是不受一切法的。


受一切法的時候,就有苦。我們說受樂受的時候不苦,其實受樂受也有苦。我們不願意受苦,要追求樂,追求樂也很苦。如果你沒有追求到,還是苦;追求到以後,要保護這個樂也很苦;若失掉了是更苦,所以樂裡面也有苦。所以苦受是苦,樂受也是苦。捨受是不苦不樂、不憂不喜,那不應該說是苦,也不是!因為這個捨受它不停留在那裡,在時間上它一直地向前進。一直向前進,不是遇見苦受,就是遇見樂受,遇見苦受是苦,遇見樂受也是苦,所以深一層來說,所有的受都是苦;若不受的時候就沒有苦了,是這樣意思。


「不受一切法」這件事,本來我們剛才說,你給我麵包,我不要,那麼就是不受。但是若深一層說,你這個「不要」也是受,所以很難說不受的,很難達到不受的境界。那麼怎麼樣才能達到不受的境界呢?「本性無分別」,你若能通達這個道理,經過修止觀成就了,你就能不受一切法了。那麼這是「不受一切法」的一個方法。


「本性無分別」這句話怎麼講呢?「本性」這句話指過去說,是一切法的過去。譬如這個房子,這個房子已經造好二十年了,在二十年前沒有這個房子,那就是房子的本性。在本性的時候,沒有這個房子的形相。我們看見這個房子的時候,這個房子有多高、有多大,它的空間是怎麼情形,有多少窗戶、有多少門,能容納多少人,是做禪堂的、是做講堂的、是做寮房的,有種種的分別。但是在本性那裡都沒有這些事情,沒有這麼多的分別,所以叫做「本性」。這是一個解釋。「本性無分別」。


另外一個解釋,就是已經造好了的房子,它已經出現了它的體相用,我們看見它的時候,我們有分別,是有這分別,那麼怎麼能說「本性無分別」呢?我們若是


2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學習《中觀論》的時候,我們也還是通達它無分別,就是它的自性是不可得的,就是房子的自性不可得。這個「自性不可得」怎麼講呢?這個房子是由因緣有的,房子自己不能有。房子一定是要有投資的人,有建築公司,要有建築師畫圖則,政府批准了,然後開工了以後把這個房子造好了,這叫做因緣有。這個是因緣有。如果說不需要因緣這個房子就有了,那叫做自性有。如果說是沒有因緣的時候,這個地方就是空地,沒有房子,那麼叫自性空。在自性空上看,沒有房子,所以也是無分別。在自性空上看,沒有這個房子各式各樣的分別,也是沒有的,所以「本性無分別」,可以這麼講。


我們,佛教徒也好、非佛教徒也好,我們不學習佛法的時候,不修學止觀的時候,我們的心就在表面上活動,在色聲香味觸上活動。若是你學習佛法了的時候,而你又能夠修禪的時候,你就觀察一切法的自性不可得,你心在那裡停下來的時候,無分別,就沒有這個房子各式各樣相貌的分別。你遇見了一個人的時候,觀察這個人的自性也是空的,因為人也是因緣有,但是自性是空的;在自性空上看,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沒有色受想行識,一切都沒有。我們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分別,在色受想行識上分別,是有分別;在自性空上,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你就沒有分別。你觀察它自性空,就能遠離一切分別;遠離一切分別,就不受一切法了,是這樣意思。這是第二個解釋。「本性空」是約過去說,「自性空」是約現在說。


另外一個解釋呢,我們的心遇見一切法的時候,我們心裡面就分別——這個人是高是低,是白是黑,是肥是瘦,各式各樣的分別。但是所分別的境界上,沒有高低、肥瘦、好醜的事情,所分別的事情上。你說這個人是高,高是你內心的分別,在高的本身是沒有高這句話的。說這個人是很醜陋的,在那個人的本身上沒有醜陋這件事,是我們分別的。這一切的分別是我們心裡面的事,不是所分別的境界上有這件事的,所以「所分別無故」。我們所分別的事情都是內心裡面的事,我們心裡面這樣作如是觀、作如是想,才有這個分別。在那件事的本身是沒有這件事的,所以這也是無分別。


「本性無分別」,為什麼本性無分別?我們所分別的這一切的事情,在本性上是沒有的,在自性空上也是沒有的,在所分別的境界上也沒有。當然這件事,是要我們學習經論,學習經論的時候,我們再能夠常常靜坐,作如是觀,你才能夠知道「所分別無故」。若說是你不學習佛法,也不知道這件事;你學習佛法,你不修止觀,也不行。雖然學習了很多的佛法,你不靜坐、不修禪的時候,你還是原來的舊家風。還是「你為什麼要罵我?」還是作這個虛妄分別。那你就是受一切法,你就有苦,苦、樂、憂、喜、捨的這些受,總而言之就是有苦受。現在說是「不受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你就身心安樂住了。這是「本性無分別,所分別


3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無故」。


在《攝大乘論》上有這一個頌:「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無分別智無。」就是這個頌。這個頌的意思就是提出一個問題,提出什麼問題?這個「本性無分別」,自性空也無分別,所分別的境界上也是無分別,本來就是這樣子的,那麼我們應該得解脫了。本來就是無分別嘛,我們應該是解脫的,為什麼我們沒能解脫呢?我們還是苦苦惱惱的呢?為什麼這樣呢?「無分別智無」,因為你沒有無分別的智慧。你沒有這個智慧的時候,你就不能夠見到本性空,不能見到自性空,你不能見到一切的所分別的境界上沒有所分別,你不能見到這裡。不能見到這裡,你就要分別;要分別,你就有受,有受就有苦,你就不能安樂住了,就是這樣意思。


「無取於夢幻」,這個地方又有一個意思。一切的因緣生法,我們簡單的說,它有兩個相貌。一個說是本性空,或者說是自性空,或者一切名言安立的分別境界都是空的,這是一個相貌。第二個相貌,雖然說空也還是有,因緣生法──你不能否認這件事,是有這件事。有這件事,但是不像我們分別的那樣子。我們分別的時候,認為是真實的。我們認為真實有一個房子、有一層樓,真實有個大蓮花,真實有條蛇、有老虎,都認為是真實的。但是若是你通達本性空的時候,同時也會知道這些因緣生法是假的、是虛妄的。虛妄的情形「如夢」,如夢中境,像做夢的時候裡面的境界。


這個夢中境,最容易知道是空,我也常說過,譬如做夢的時候有人請我吃飯,吃得很香、吃得很飽;但沒有吃的時候,肚子是餓的;有人請我吃飯我肚子很飽,等到夢醒了的時候肚子還是空的,並沒有飽啊!但是做夢的時候是真實吃到飯了,若醒了夢的時候知道,那是做夢的時候的虛妄分別,那個飽是你的虛妄分別。你看見那個飯好吃,是你的虛妄分別;你做夢看見老虎,那個老虎是沒有的,只是內心的虛妄分別。不能說沒有老虎,但是就是假的、都是虛妄的,所以「如夢」,這件事還是要承認的,要承認。如果真實是完全是空的,佛不會來到世間教化眾生,佛不會做這件事,因為根本沒有眾生嘛,一切法都是空的,佛來度眾生做什麼呢?所以還是有如幻如化的一切法,但是眾生不知道這件事,就是為它迷惑了,佛才來度化我們。所以要承認一切法還是如幻有的,是如夢,如夢中境,如夢裡面的境界;如鏡中像;如幻,就是幻術所變的──這一桶水裡面什麼也沒有,但是那個幻術師一伸手,從水裡面拿出一條魚來,魚還會動,那是幻術所變,像真的似的,實在不是,是假的。


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我們要觀察一切法是本性空,同時也要思惟一切法是如幻有,要這樣子。這樣子就使令我們的心,我們時常這樣觀察,我們時常的這樣學習,


4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我們的執著心逐漸逐漸地就消除了,就不執著一切法是本性有,不執著一切法是自性有,不執著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有,也認為都是如幻如化有。這樣子我們執著是真實有,這個執著也沒有了;不是本性空的執著也沒有了,叫做「無取於夢幻」。包括前面這個本性空,我們都不執著了;不執著了,就是不受一切法。


「勝義安樂住,佛子應善學」,這叫做「勝義安樂住」,就是最究竟圓滿的安樂住。不是我們平常所謂說:身無危險就是安,心無憂惱就是樂。不是!這是我們一般人的心情認為那是安樂住,其實那個安樂住是靠不住的。我今天是身無危險,但是明天靠不住;我今天心裡沒有憂惱,但是明天不一定,隨時會憂惱,隨時會有危險。若是我們「不受一切法」,達到了「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無取於夢幻」,這時候是安樂住。就在危險裡面,還是安樂住。


我昨天曾經說過,不要說是修學佛法到究竟圓滿的時候,就是初開始悟入聖道的時候,譬如說是得了初果須陀洹,這個人不怕死,死亡的事情他不恐怖,他不恐怖,就能達到這個程度。我們沒有到那個程度的時候,我們心裡面總是恐怖,為什麼有恐怖呢?就是有我,執著有我,執著有我就有恐怖,就有恐怖的。一直地要希望我能夠安全;我們一般的人,我們一般的老百姓,也是,希望我們生活很安定、安全。乃至到有身分、有地位的,國家的領導人,他的心情和我們也是一樣,一直地希望安全,「我做總統做得很安定,沒有人能打倒我」,都是求安全的。為什麼?就是有執著,就是有個我的執著,有我的執著、有我所的執著,希望能夠安樂住。但是你若有執著,是不可能安樂住的,總是心裡不安。但是我們學習佛法的人,要達到這個程度——「不受一切法」,「無取於夢幻」——這時候是究竟的安樂住,「勝義安樂住」,這是最究竟的境界、最殊勝的境界,這是安樂住的。


「佛子應善學」,我們做佛教徒的人應該好好學習這個安樂住,學習這個安樂住的。不是說是「我有一百萬的軍隊保護我的安全!」那個軍隊不能保護你的安全的;說「我有核子彈!」核子彈也不能保護你的安全;「飛彈的防衛!」飛彈不能防衛你的安全,不能保護的,不能保護安全。只有我們內心裡面有無分別的戒定慧,有清淨的無漏的戒定慧,這時候是安全的。


這一段文是解釋題,就是簡略地解釋這個題。下面我們再多說一點。


二、假名安樂住


年少壯無病,廣積集珍財,恩愛勿別離,壽命得長存。如是如是事,世人所愛敬。


世人所認為安樂住是什麼樣呢?年紀輕、身體健康、沒有病,安樂住,這是我的安樂住。「廣積集珍財」,在學校裡要學習專業知識,然後在社會上大展身手,積


5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集了很多的財富,這是安樂住。「恩愛勿別離」,恩愛的境界,我的父母,這是我的恩愛的境界,我的兄弟姊妹、夫妻、兒女、好朋友,這都是恩愛的境界;恩愛的境界永久的恩愛,不要分開,這是安樂住。「壽命得長存」,最後我還要長壽,長壽來享受這些安樂。這是我們的安樂住,我們就希望這個;我看,世間人就是希望這些事情吧!


「如是如是事,世人所愛敬」,前面說這四句話,這些事情,世間人都歡喜這些事,就是歡喜這樣子。其實這些事情是靠不住的,沒有辦法靠得住的。


我們看歷史上,我認為我們佛教徒應該讀一讀歷史,歷史上的事情能警覺我們,對我們能夠警覺。我們一般說,人與人之間,我們看那個唐太宗是個很好的皇帝,他的大兒子叫「乾」【按:唐太子李承乾】,大兒子──他封他為太子,最後呢,他把他的大兒子貶為庶民。因為他大兒子要造反,要打倒他父親;父親和兒子還有這個問題。夫妻也有問題,夫妻同樣也是有問題,當然可能……,我認為有智慧的人,父母和兒女大家都有智慧,沒有這個問題;夫妻都有智慧,也沒有問題。如果智慧有問題的時候,你說「我和這些人是好朋友!」隨時會變成敵人,會變成敵人的,隨時靠不住的。世間上的人也是有人有智慧,但是有智慧也不是決定的。說現在他有智慧,過幾天又會糊塗了,沒有智慧了。說是他現在糊塗,但是遇見佛法的時候又可能開智慧的;過幾天不知道什麼因緣,「我不信佛了」,又糊塗了。這個智慧、糊塗都不是決定的,就是靠不住。只有你要常能修學佛法,得無生法忍以後,再不退轉了,他那個智慧逐漸是高,逐漸增長,一直到佛圓滿,而不會退,不會失壞的。


《法華經》的〈譬喻品〉,說是一個房子,這個房子失火了,裡面有很多人物在裡面住,這個房子失火就不能住,要往外跑,只有一個門!才能跑!只有這個門,只有一個門,不是很多門。我們這個房子現在有三個門。但是《法華經.譬喻品》那個火宅只有一個門,這一個門是什麼?就是佛法。佛法才能使令我們從火宅裡跑出去,沒有第二個門。當然這種話說起來,其他的宗教就不高興了;佛教是門,我們也是門。其實不是,只有佛法是門;因為佛法有般若波羅蜜,你才能得解脫的,不然是不能得解脫的。


「世人所愛敬」,認為這是安樂住,實在這不是安樂住。因為什麼這不是安樂住呢?「年少壯無病,廣積集珍財,恩愛勿別離」,就算是滿你願,恩愛不別離,壽命真是長存,長存能存多少?能存多少年?就算滿你願了,長存了,還是不能安樂住的。因為什麼呢?


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樂住不可得。


6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以有煩惱故」,因為你內心裡有煩惱,有貪瞋癡的煩惱。父子本來是——父親也愛兒女,兒女也愛父母,應該沒有問題吧;因為父親也有貪瞋癡,兒女也有貪瞋癡,利害衝突、不同的時候就是冤家。「以有煩惱故」,你認為的那個安樂住都會變,就變成苦惱了。「有諸罪業故」,說是這個人有智慧,父母、兒女、兄弟姊妹、夫妻,大家都有智慧,沒有衝突。有智慧的人能化解一切矛盾,就是沒有衝突。夫妻也的確是恩愛的,父母也是恩愛的,兄弟姊妹大家都好,都是心情快樂,沒有問題。但是不行,「有諸罪業故」,你過去生你造過罪,今生這個罪業發生作用的時候,還是不能安樂住,就有問題。你現在有智慧,你做不得主的,「有諸罪業故」,有罪業就不行,罪業使令你會苦惱。


我也想講個故事,但是我想不要講故事,下面講不完,不要講故事。「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我們現在這一生,你說你「年少壯無病」,老到來了,你的病來了、死亡來了,都沒有用了。「年少壯無病」這件事也沒有了;「廣積集珍財」到時候也沒有作用了;「恩愛勿別離」,非別離不可了;「壽命得長存」,死亡到來了,就是要結束了,不可能長存的嘛!


「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樂住不可得」,「年少壯無病」不行、不可能,「廣積集珍財」也不行,「恩愛勿別離,壽命得長存」完全不可以,都破壞了。


所以我們一般人所認為的樂住,實在是樂住不可得,沒有樂住好得的,都被這些事情破壞了。所以我們認為安樂住,那是假名的安樂住,不是真實的。


那麼怎麼樣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安樂住呢?這是第三段。


三、真實安樂住


學習賢聖戒,遠離惡不善,克己勿縱肆,制心勿恚害。己所不欲者,勿施與他人,栽培慈愍心,安住清淨戒。


這是修學真實的安樂住的開始,應該這樣做才可以。


第一個就是「學習賢聖戒」,那麼就是優婆塞、優婆夷這五戒,或者是八關齋戒,或者十善戒;出了家,有沙彌戒、沙彌尼戒,還有正學女戒,還有比丘戒、比丘尼戒,還有菩薩戒,聖人也是安住在這個戒裡面,賢人也是安住在這裡面。我們不是賢、也不是聖,我們學習──向賢人、聖人學習這個戒;學習這個戒,我們就安住在戒法上,不犯戒,這就是開始安樂住。


「遠離惡不善」,我們不要做錯誤事情,有罪過的事情不要做。當然這個地方也是有問題:如果我們不學習佛法,我們知道什麼是善事、什麼是罪惡的事情?也不是太明白的。要學習佛法然後才能知道,知道這件事是有罪的、這件事是無罪的,


7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不然我們不知道。


剛才我和幾位居士說到一件事,當然那件事和這裡說的相合不相合,各位想一想看能不能合得上。我在一九六七年尾到日本去,到日本去,我到街頭上去,到那個店鋪裡面去買東西,但是我手裡沒有日幣,我就拿著美鈔向他買,他不要美鈔,「我要日幣!」就是這件事。若是我們今天到廣州去,或者到中國其他地方,我們若拿美金他是拒絕嗎?「我要人民幣,我不要美金!」有這樣的人嗎?那麼這表示什麼事情?這表示什麼?這表示日本人……,我們姑妄言之,日本人對於自己國家的錢幣有信心,也就是對國家有信心。「我不要,我不要自己國家的錢幣,我要美鈔、我要港幣!」那表示什麼意思?他對自己的國家沒有信心。為什麼沒有信心?你要問那個國家的政府;為什麼有信心、為什麼沒有信心,那個國家的政府要負責這件事。而老百姓自己有智慧,也是有智慧的。人家的人民有這樣智慧,我們國家的人民智慧不夠。


說我們佛教徒,我們如果不學習佛法的時候,你就沒有佛法的智慧;你沒有佛法的智慧,你說你是佛教徒?你可以說嗎?「我是佛教徒的代表!」你敢說這句話啊?所以是智慧的問題。這件事是善事嗎?這件事是惡事嗎?你知道嗎?佛教徒,我們能學習戒,但是你還是要學習佛法的,學習經律論,我們若開智慧的時候,你才能知道「喔!這是有罪過的事情。」


我說一個小事情,我再說一個小事情。我給你,或是你給我,你從台灣或者從什麼地方寄給我一本書,還有一封信放在這個書裡面就寄來了。這件事有什麼問題嗎?有什麼問題?有一年,這個人現在不在,謝冰瀅在三藩市,她借我一本書,她還給我,同時也給我一封信,她不放在書裡,單獨另外寄。另外寄一封信,這個書單獨寄來,書和信不放在一塊兒。那這是什麼意思?有人給我寄書,信放在書裡,另外沒有寄信來,這件事有什麼意思?當然是,我把這個信就夾在書裡一同寄給我,我就省掉了郵票,就不需要花那個郵票錢了;我若另外寄,就要另外花郵票錢。寄書當然也要有郵費,若寄信也要有郵費。


這件事我在想,如果我們要持戒的話,「學習賢聖戒」,持戒的話;我看郵政局他也沒有提到這件事,他也沒有規定這件事,但是若按照道理說呢,你寄信是另外一個信紙,你就放在書裡面寄來,你就向政府偷這個郵票了,你就犯盜戒了。你省那個郵票錢,你就是犯盜戒了。如果你單獨寄,那就是合法的,你沒有犯盜戒。我不知道各位同學你們學習戒,這件事怎麼觀察?這些事情都是要學習,從學習中才能知道這件事。


說「我不學……」,有的人願意靜坐、願意學習佛法,有的人願意靜坐而不學習佛法,有的人學習佛法而不靜坐,也有的人也不學習靜坐、也不學習佛法。我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