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三藏與華嚴思想之關係
壹、前言
佛教從印度輾轉傳入中國,以梵文書寫的佛教經典是需要翻譯成為中文。唐代出現了許多譯經師。其中最著名的有八位:即玄奘(600~664)、義淨(635~713)、實叉難陀(652~710)、菩提流志(?~727)、善無畏(638~713)、金剛智(671?741)、不空(705~774)、般若(?~714)等。
不空三藏甚受唐玄宗、肅宗、代宗尊崇,甚至其餘王公大臣也對不空三藏之譯經、弘法事業盡力護持。到底不空三藏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何他會受到這麼多人的敬仰崇拜?據翰林待詔趙遷撰《大唐故大德贈司空大辨正廣智不空三藏行狀》中,知不空三藏曾居灌頂師位四十餘年,受法的門人數以萬計,由他授比丘戒的弟子亦有二千人,唐朝玄宗、肅宗、代宗、德宗(時為太子)等也都受不空三藏灌頂。又,他不僅是一位翻譯大師,而且是一位善說有部律的戒師。
不空三藏曾翻譯過許多顯密的經典。他以華嚴字母構成修持之觀門與儀軌,此即《華嚴經入法界四十二字觀門》及《大方廣佛花嚴經入法界品頓證毘盧遮那法身字輪瑜伽儀軌》。為何他以《華嚴經》四十二字母作為修持之觀門與儀軌?到底在什麼背景下,不空三藏會與華嚴思想交涉?這些問題都是本文所想要探討的。本文撰寫方式,先探討不空三藏之生平與時代背景,次論述其譯著;後再從其時代背景及譯著中,探討其與華嚴思想之交涉。本文所依據的資料,以不空三藏所譯、有關華嚴思想的經典為主,其他譯著及現代學者的研究成果為輔。
貳、不空三藏之生平與時代背景
不空三藏,梵名Amoghavajra,音譯為阿目怯跋折羅;意譯為不空金剛,這是他的全名,但他的略名不空較為人所熟悉;又被唐朝代宗封為智藏,或稱不空智。不空三藏是中國佛教譯經史上四大譯經家之一,而所譯的佛教經典多屬密教,對中國、日本的密教影響不小,所以他是一位元很值得研究的物件。
一、 生平
在敍述不空三藏的時代背景前,不能不先簡單介紹他的一些生平事蹟。茲就其國籍、童年、出家、譯經、弘法等略說如下:
關於不空三藏之國藉,有三種說法:一說北印度人,又一說南印度師子國人,另一說西域人。根據《唐書.西域傳》,唐代西域範圍包括忽嶺以東以西及印度等;而在中國佛教譯經史上,來華之外國譯經師也有被泛稱為西域人的,他們大多懂梵語。由此推斷不空三藏出身印度,但難以確定北印度或南印度。
不空三藏生於大唐神龍元年十二月(705)。十歲跟隨舅父到武威、太原。十三歲遇金剛智三藏,從金剛智三藏學梵語及密教經典。這時不空三藏雖尚年經,但已露出不凡的跡象。金剛智三藏見到這少年的不空三藏後,就知道他往後將是一位優秀的接班人。
祖師(指金剛智三藏)道悉談章羅門語論,輒背文而諷誦,克日而洞悟,祖師大奇。他日與授菩提心戒,引入金剛界大曼荼羅,驗之擲花,知有後矣。
開元七年(719),十五歲的不空三藏就跟金剛智三藏出家,二十歲受比丘戒。此後,不空三藏學習律儀和梵文、漢譯的經論,並隨金剛智三藏譯經。
聽習律儀、唐梵經論。隨師譯語,稍得精通。隨駕兩京,應詔翻譯,不離左右。
不空三藏聰敏過人。就本師金剛智三藏研討聲明論時,他只費六個月就把需要用十二年才能學完的課程學完。
討論聲論,十二年功,六月而畢。誦文殊願,一載之限,再夕而終。
又,不空三藏求法心切。在其師金剛智三藏持續三年都不能滿足其願後,不空三藏為求法故,甚至想回天竺。其旺盛的求道心與努力,實在令人感到驚歎。
後於祖師處,哀祈瑜伽,五部三密。求之三載,未遂夙心。為法之故,欲歸天竺。
金剛智三藏見不空三藏確實對法很渴望,而且聰明過人,於是決定盡授密教的五部經典給他。
我之法藏,盡將付汝。次於他晨,為與傳授五部之法。灌頂護摩阿闍梨教,《大日經》悉地儀軌,諸佛頂部眾真言行,一一傳持,皆盡其妙。
開元二十九年(741),唐玄宗詔許金剛智三藏和弟子回國。但金剛智三藏到洛陽就生病,于同年八月二十日圓寂。不空三藏奉師遺命想往天竺,但這時他又奉朝廷的命令,齎送國書往師子國。不空三藏到達南海郡時,採訪使劉巨鱗三請建壇灌頂。同年,偕其弟子含光、惠辯等僧俗三十七人,共乘船舶前往師子國去。
在師子國,不空三藏訪問普賢阿闍黎,從他受十八會金剛頂瑜伽法門及大毗盧遮那大悲胎藏、五部灌頂等。除外,還廣事搜求密續和各種經論,獲得陀羅尼教《金剛頂瑜伽經》等八十部、大小乘經論二十部,共計一千二百卷。
天寶五年(746)不空三藏從師子國回到長安,奉敕權止鴻臚寺。六年(747)詔入內立壇為帝灌頂,賜號智藏國師,移居淨影寺。
天寶十三年(753),不空三藏奉詔到河西武威,住開元寺。並為節度使哥舒翰及其它士庶數千灌頂;又為其弟子僧含光授五部法;對功德使李元琮亦授予五部灌頂,並授金剛界大曼荼羅之法。
大曆六年(771),不空三藏所翻譯經典凡一百二十卷七十七部及目錄一卷,並請入藏。 大曆九年(774)圓寂時,世壽七十,僧臘五十。唐代宗為之廢朝三日,並追贈「司空」,更加「大辨正」諡號,於大興善寺造塔安置舍利。建中二年(781),唐德宗敕淮不空三藏弟子慧明在大興善寺為其立碑。
晚年,他曾對弟子說:「汝等於法,宜踰身命。是所聞者,斯不易焉。吾思往日涉險冒危,為法委身,窮曆拜國,周遊往返,十餘萬里。爾等當思此意,速此修行。無殉利以辱身,勿為名而喪道。奉我臨終之誠,成爾書紳之勖。」從以上這些話,可知他真是一位「起而行」、視法重於生命的宗教師。
二、時代背景
印度的佛教,在歷史上可分為小乘、大乘、金剛乘(密教)三個階段。而不空三藏正好生長在密教盛行的時代。密教在印度可說是源長流遠,其實踐與理論都立于整個印度文化的基礎上;它不是一個孤立的宗派,而是廣大印度宗教潮流的一支。或許可以說它早已潛伏在雅利安人與非雅利安人雙方的生活中,從七世紀起,才慢慢獨立而具有明確的形式。
關於密教在印度成立的社會背景,雖不得詳知,但至少可從以下四項明確的事實探求密教成立的因素:(一)西羅馬帝國滅亡(475),導致印度與西方世界的貿易及其商業資本衰退。(二)強大統一的笈多王朝逐漸衰弱,接著異民族(匈奴)侵入,逮其被擊破後,地方王朝分立,政治日趨專制。(三)農村封瑣性經濟成立,自古停滯於農村的政治、文化勢力反而大見伸張。(四)受商業資本家支持的佛教與耆那教勢力日衰,而居於主流、正統的印度教(婆羅門教)反而日漸興盛。
密教亦稱為秘密佛教,是混合了複雜的要素而成立的。要簡單的下其定義是很難,但可舉出其兩大特色:一是高度發達神秘主義的哲學;另一是低俗咒術儀禮的組織化。前者是繼承大乘佛教中觀與瑜伽行而來;後者是密教與民眾接觸時重要的一面。
七世紀以後具有獨立性質的密教,稱為「純密」。在此之前的密教,稱為「雜密」,指見於一般大乘經典陀羅尼品中的密教。陀羅尼,漢譯為「總持」,亦即咒語,系用以憶持佛典要點的摘要語,也被認為具有神秘的靈異機能。在此語言被視為神聖。原始佛教時代,釋尊對咒語採取嚴禁的態度。但到了密教成為獨立的思想體系,出現于印度佛教史上時,咒語極其盛行,不只密教經典,而且連顯教的大乘經典都加入咒語,如《心經》中的般若波羅密多咒。
「純密」即純正的密教,是以《大日經》和《金剛頂經》為二大支柱而成立的密教。
《大日經》是一部敍述大日如來比如陽光一般的智慧光明,慈悲救濟一切眾生的經典,它所依據的是中觀、般若經,其所開展的世界叫做胎藏界。而《金剛頂經》是承繼《大日經》而成立的,但它依據瑜伽行唯識派的哲學與認識論。它開展的世界叫做金剛界。至此不論是中觀派或是唯識派,其學說進展的結果都有滲透了一些密教的思想。
東晉已有密教經典傳入中國,這些都是印度初期的密教經典,亦即雜密的經典。唐玄宗時代,印度密教大師善無畏來到中國。初被迎住興福寺,後任西明寺住持。善無畏三藏曾在那爛陀寺──當時印度佛教亦即密教的研究中心──學習密教。他到中國後,著手翻譯密教的經典。在善無畏的譯經中,最重要的是《大日經》。密教採用印度固有的灌頂禮儀,作為其師徒傳承密法的儀式。這種灌頂式在四世紀從印度傳來,但中國實際舉行是在善無畏以後,給予中國上下強烈的印象。
另一位印度密教大師金剛智,亦來到中國。金剛智三藏,是東印度人。他在印度各地學律、中觀、瑜伽行唯識,並在南印度修學密教。約四十歲時到中國;在中國譯經弘法大約二十年。金剛智三藏所學的密教是流行於南印度的《金剛頂經》系密教,他將它傳到中國。他的譯經中最重要的是屬於《金剛頂經》系的《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四卷等。此代表金剛界的密教。經由善無畏與金剛智二位密教大師的譯經,中國佛教才開始能接觸到金、胎兩部的密教。
後不空三藏遇金剛智三藏,師事他,接受他所有的密法;在師子國遇普賢阿闍黎,蒙授秘法。不空三藏自師子國請回大量的密教經典,並進行翻譯,令密教漸行於中國。不空三藏是印度人,但幼年就到中國,比前二位大師更具中國色彩。除譯經外,他在宮廷或在其他地方也弘法,並在五臺山等建密教寺院。由於時勢所趨,他所譯所弘均屬密教。
如上述,自七世紀起,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唯識二大派,已逐漸密教化,佛教經典也隨著時空納入許多密教思想。八世紀,密教的經典大量的從印度輾轉傳入中國。中國佛教接受未密化、已密化的經論後,一些修行儀軌亦逐漸流行。不空三藏處身于密教興盛的時代,在自己精進努力下,終於成為一位密教的大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