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融會一乘義章明宗--2

分類:華嚴部
2012/09/30 08:32

  四敘古之通。通即名同。


  章曰。前德已述通別二教。而未見釋相。今以理求。通之與同。義無別趣也。


  解曰。雲華尊者。述古之通。通義即同。故以同字一言。立同總名。顯非自意。遵古所立也。已上四科。收歸第三。釋同字一言為總竟。


  今當第四彰問答答異歸同。文複分四。且初彰異違同問。


  章曰。問所以佛教多用一言通目諸義。既通目諸義。於辨才中。雲何得明法義。及辭樂說等耶。


  解曰。本問來意。既曰一言通目諸義。諸義應同。如何於辨才中。卻有法義辭說四種異耶。耶之一字。助顯問意也。


  二遣言通性答。


  章曰。答佛教若不通目。有情眾生。隨言取義。以定根性。無由以近會其遠旨。


  解曰。佛說言教。隨機勝劣。雖則法義辭說四種有異。大意通明顯歸一性。性若不通。法義壅隔。是故有情迷性眾生。隨取近言。生死無常苦空法義。執取而修。報趣人天權漸根性。隨言修證。證小果者。無由遠悟一性真常。本無生滅。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舍。證性圓通一乘佛果也。是故華嚴四無礙智。通該一切同一理性。經列十門。初依自相。謂知事法體各殊故。二依同相。謂知理法。若性若相。同歸一理故。廣列經文。疏隨解釋。繁不具引。若約乘攝四無礙者。演義曰。大小乘相中。法知一乘。義知諸乘。詞雲說一切乘無差別。即同一乘。樂說雲說一一乘無邊法。即同說諸乘意也。是知法義攝乘。四皆無礙。通歸一性。了無四異也。


  三結通明大道。


  章曰。所以佛教存通目者。依其論道及施設道。以生智滅惑。顯理成果之便巧也。


  解曰。法本通玄。義無壅塞。不為惑業所拘。豈昧性真玄通。故存通號。統目為德。雲惟一實之題者。貴使群生。去執我人山。發明元性海。依性核論。顯揚其道。及乎施設教道。位地高下。即非隔礙。以用發生根本大智。通滅無始迷執妄惑。惑忘理顯。成就佛果。此是大聖善巧方便也。故下經雲。佛說一切法。本破一切執若無一切執。則無一切法也。


  四引經證一言。文複分二。初顯信一言通目諸位。


  章曰。故華嚴中信解行等諸位。以信一言。成其信位。位中所含。即通成解行理事等一切法門。亦簡前後諸位法相不同。


  解曰。信為元首道之長也。通括始終。該攝三賢十聖。一切法門以信為宗。故清涼釋曰。今在信門。收無不盡。下諸位中。皆具一切也。故下經雲。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等。言亦簡前後諸位法相不同者。簡顯此經圓別一乘行位法相。不妨前後相入。行布圓融自在無礙。不同三乘信解行位。阿含門中。階降次第。前後相由也。故清涼揀曰。非是前後鉤鎖相因。唯是本位信中。有此則有彼。同時具有。而說有前後。不同三乘前後相因也。


  二會同普眼。結顯玄玄。


  章曰。及會普眼境界一乘無礙陀羅尼門。據斯聖巧。一言之下。玄複玄耳。


  解曰。法普即眼普。義通乃見通。能於一言。解一切法。能於一境。見無盡境界。故清涼曰。名普眼者。詮普法故。普詮諸法故。乃至曰。諸緣發見緣名為根。因沒果中。緣皆號眼等。一乘無礙陀羅尼門者。陀羅尼翻為總持。總持一乘法體。具塵沙德用。從本已來持之不失也。門者出生義也。至相曰。十陀羅尼。是一乘文義。如離世間品。印相施設。工巧字相等。並准此知。據斯聖巧一言文下玄複玄耳者。結顯一言通玄無盡。如清涼曰。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即善財所遇。第三知識海雲比丘。於如來所。聞。此普眼法門。於能詮一字中。便證所詮無盡法。清涼曰。即海雲所持。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但是深入法界菩薩。陀羅尼力之所能持也。圭峰釋曰。少分者即一字也。是知圓別詮旨玄妙。顯一言具無盡詮。明一法具無盡旨也。故圭峰曰。以能詮一字。全即所詮法界。故即無盡。不同諸宗能詮。定非所詮也已。上二科。收歸第四引經證一言。兼前三科。總歸第四躡蹤問答辨。異歸同竟。


  今當第五明一經八會法門。文複有六。初地前五會。從三比行。


  章曰。又華嚴經文。前之五會。及十明已後。盡不思議品。即以一乘別教。從三乘說。


  解曰。今顯晉經八會。卷攝圓通料揀八會。不出初會。故至相曰。初會十門。料揀一部經意。初會如是我聞首。料揀下文所目之義。約有十門。謂人及法理事文義。解行因果相成主伴。以明旨趣也。故清涼亦曰。以文從義科者。此經一部有五周因果。即為五分。初會中一周因果。謂先顯舍那果德。後遮那一品。明彼本因。名所信因果。二從第二會。至第七會中隨好品。名差別因果。謂二十六品辨因。後三品明果。亦名生解因果。三普賢行品辨因。出現品明果。名平等因果。非差別顯故。亦名出現因果。四第八會。初明五位因。後明八相果。名出世因果。亦名成行因果。五第九會中。初明佛果大用。後顯菩薩起用修因。名證入因果。因果二門俱證入故。是知晉經八會。卷攝相盡。不離初會。總顯人法理事。乃至因果十門法義相成主伴。以明旨趣也。初會為總。信解行向四會。為前五會也。經文善巧。以一乘別教。一周因果。圓通法本垂於三乘。從彼教相。約顯地前。比行而說也。清涼疏。約前後攝疊十科中。第七科曰。就前複二。初明地前比行。後第六一會。明十地證行也。言及十明已後。盡不思議品者。十明即第二會中問明品也。是顯十信之明。貫下諸位。直至晉經第六會已後。盡不思議品。至隨好品。並明差別因果也。故清涼疏。約前後鉤鎖科中曰。四從問明至隨好品。差別因果。前因後果。皆依一乘別教。甚深法界。無盡因果。善巧所流。從三比行說也。


  二登地一會。從三證行。


  章曰。十地中文。即用一乘圓教。從三乘教。以顯一乘別教說。


  解曰。功不虛設。終必有歸。前明解導行願。賢位因終。今顯智冥真如。聖位果立也。言十地者。十是一周圓數。十十無盡也。地是生成住持。持諸功德也。故本業雲。地名為持。持百萬阿僧祇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也。若爾雲何說得諸位階降次第。答。以此經中安立諸位。有二善巧。一約相就門分位前後。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約體。就法前後相入。圓融自在。異彼三乘。是別教也。但以不移門而恒相即。不壞即而恒前後。是故二義融通不相違也。今即用此融通甚深。言所不至。從彼三乘之位。地前行布。地上圓融說者。要以一乘地前地上。俱具行布圓融。以顯一乘深廣。寄彼三乘。令易入故。故清涼曰。三乘之位。地前行布。地上圓融。今一乘位。地前地上。俱有行布圓融。若俱雙辨。則前後不異。若地前行布。地上圓融。則全同三乘。前淺後深。又似行布圓融。各別教行。不知法性教行。非即非離。故於地前。但顯圓融。已過三乘。地上多明行布。以顯超勝。勝相雲何。謂賢位始終。已圓融自在。登地已去。則甚深甚深。言所不至。若不寄位。何以顯深。不包三乘。何以顯廣。是知以圓一乘。從三乘說者。方顯一乘別圓法體。圓融自在也。故賢首曰。若自別教。即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終教位說。以彼教中。信滿不退。方得入位。今即寄彼。得入位處。一時但得。此一切前後諸位行相等。是明法體深玄難解。故寄三顯。令易入故。若約乘寄地。如清涼曰。九約寄乘。謂初二三地。寄世間人天乘。四五六七寄出世三乘。八地已上出出世間。是一乘法。故以諸乘為此地法。委釋具三十五鈔。廣如彼疏。及賢首教章行位差別具明。


  三結顯地法成就功德。


  章曰。所以知者。故文中以悉曇字音。會成無盡故也。


  解曰。梵語悉曇。此雲成就。言字音會成者。即字母為眾藝之勝書。說文本故。此偏明之。故經列四十二字。一曰阿字。是無生義。達諸法空。斷一切障。二曰多字。是清淨無染離塵垢義。乃至第四十二日陀字。即究竟處。所謂此究竟含藏一切法輪也。故經結雲。善男子。我唱如是字母時。此四十二般若波羅蜜門為首。入無量無數般若波羅蜜門也。清涼疏結雲。四十二門者。謂表四十二位故。故智論中諸位圓融。明初阿字具後諸字。故曰字音會成無盡故也。然新譯本第四十二曰。茶字去聲引之故智者觀經疏曰。究竟佛者。道窮妙覺。位極於茶。又南嶽用對圓頓教中四十二位。初住阿字中四十一字。對至等覺。最後茶字。當於妙覺。雖一一位皆能遍具諸位功德。然是分具。今此極位。乃究竟具諸位功德也。若更委辨諸經譯別。字多乖舛。如涅槃以阿字為惡。此中以囉字為多。此等不以義定。故多訛謬。委如演義五十九釋。


  四別教一乘因果交徹。


  章曰。普賢性起。用彼一乘別教。以顯一乘文義。由彼文中是廣大說故。


  解曰。普賢性起二品。明普賢行因。成現果分。以晉經缺第七會初十定品也。自十通品。至如來性起品。凡有十品。兼前十地品。共十一品。並第六會。收其中十通品。至菩薩住處品。計有五品。辨等覺法門。等覺義周。終明妙覺故。次佛不思議等三品。明妙覺之果。略有二義。一不可說。二可寄言。寄言中複有二義。一差別說。二平等說。差別說者。即以三品。酬前諸因。因果別故。初總明佛德。迥超言念。名不思議品。次辨身相普周。名如來十身相海。大相既爾。隨好更多。名隨好品。已上皆屬差別因果也。今顯普賢性起二品。明平等因果。謂因無異果之因。果無異因之果。因果交徹。平等不二。不二而二。因果曆然。因即普賢行門。果即性起圓融也。唐經名如來出現品。今依晉經。名如來性起品。是第六會了。是顯別教一乘平等因果。以彼二品經文。廣大說故也。


  五七八二會。一乘證入。


  章曰。離世間下。二會之文。一乘行法。以始標終說故。教義俱一乘也。


  解曰。由上差別平等因果。生解既終。今攝解成行。六位頓修。辨二千行門。一時齊起。而處世無染。故受之以離世間品。次入法界品。近望上文。大行既具。則證法界。遠取諸會信解行願。本在於證。依人證入。故次辨之。如來自入師子頻申三昧。即果法界。令諸大眾。頓證法界。善財曆位。漸證法界。漸頓該羅。本末融會。皆證法界。故受之以入法界品。此上二品。晉經為七八二會。唐經為八九二會。始標則前之六會。是寄三顯一也。終說則七八二會。正顯一乘行法圓滿無盡教海。唯證相應。無盡法門。自此略畢。又複教則因大。義則果大。教證二大詮旨圓融。俱一乘也。


  六問答辨明六決定體。文複分三。初約數不圓問。


  章曰。又十地以前四會中。六決定文。何故不依十數而說。


  解曰。文中問意。以華嚴所說法義。一一須十。以顯無盡。何故地體唯六決定。又於地前四會經中。或五或三。六數不定耶。


  二寄顯深義答。


  章曰。答為六決定是本分義深。體略難解。故寄三乘之教。卻顯一乘玄趣。令其聞者。一往易解也。


  解曰。此六決定。是十地體。通十地故。亦通十住已來。故經雲。十住中有五決定。十行亦同。除大善。十回向有三決定。謂觀相及大善不怯弱。故至相六決定章結曰。此之廢興。顯位高下增微。故通義可知。此義通彼修生及本有。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普賢性起在此位中。何以故。同是證故。至相又曰。如地經說六決定義。是其地體。返不由十數。目之十地不同。是其地相。翻用十數目之。以此驗求。知佛慈悲。欲令易解。將不滿教目體。以滿數教目相。是佛別意也。


  三明經宗善巧。


  章曰。經文善巧。交絡二義。顯宗分齊。極善妙也。


  解曰。通顯一經八會法門。寄三顯一。前後交絡。善巧攝機。以明圓別一乘。玄妙宗極分齊也。交絡二義者。一乘三乘。乘義交絡也。地體地相二義交絡也。又清涼曰。三宗趣者。先總後別。總有二義。一以地智斷證。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二前二皆宗。為成佛果為趣。此明宗趣二義交絡也。後別者。別於上總。略有十義。乃至第十曰。十者撮要。謂六決定。宗辨此故。又曰。論其體性。多不出前。為成十故。小有加減。一即離言體。二所證體。乃至第十唯因體。取其別相。異果海故。收此十體。不出三體。一總含體。 二克 實體。謂智興證。三離言體。配屬可知。上二即因。下一為果。因果非即離。言慮雙絕。以為地體也。已上三科。收歸第六問答辨明六決定體。兼前五科。總收歸第五明一經八會法門竟。


  次當第六明三一緣起不同。文複分三。初三乘分淨緣起。


  章曰。三乘緣起。緣聚即有。緣散則離。


  解曰。緣起有二。一染二淨。染者。謂六道眾生。迷真執妄。內起妄心。外執妄境。心境二緣交妄起染。故起信論雲。無明熏真如成諸染法等。淨者。謂小始權漸之機。知染成過。從真起淨。即是三乘。一聲聞乘。修五停心觀七方便等。二緣覺乘。覺乘無性。成辟支佛等。以此二乘。唯除我執。未除法執等。故雲分淨。三菩薩乘。聞五性三乘之教。信唯識理。不執我法。雖發三心四願。乃是厭權有為。忻求菩提。猶墮取捨。雖修六度萬行。雖斷二障。雖證二空。乃是二空所顯真如。而非二空即真如故。義當權始分淨也。若終頓二教。雖則知真實性。無別八識。猶拘翻泯。亦先離過。後方成德。是故淨緣起時。權聚為有。淨緣散時。幻滅為離。有聚散離。皆非稱性。緣起之際。本來究竟。離于造修者。故曰分淨也。此上輾轉淺染分淨。顯前四教。皆當分淨。皆屬三乘。以為所對。委如行願義記具明也。縱然終頓圓三合為一實。而終頓實權未足。故不辨圓融具德也。故賢首曰。雖頓終始三權實之異。總為一三乘教。以皆為三人所得故等。乃至於十玄緣起門後。揀曰。是故大聖善巧。於彼三乘位中。隨其機欲。方便少說。由不窮法界源故。權現二身三身等佛。未顯諸佛十身自境界故。故雲淨分緣起也。


  二一乘圓淨緣起。


  章曰。一乘緣起。緣聚不有。緣散未離。


  解曰。一乘法體。全性緣起。性周法界。緣起無邊。聚成妙有。有德非常。故曰不有。散成真空。空非斷滅。故曰未離。譬如明鏡。照聚有不留。照散本非離。至相曰。明一乘法界緣起之際。本末究竟。離於修造。何以故。離相故。起在大解大行。離分別菩提心中名為起也。由是緣起性。故說為起。起即不起。不起者是性起也。賢首曰。由是緣起。是法界家實德故。普賢境界。具德自在無障礙故。華嚴雲。菩薩善觀緣起法。于一法中解眾多法。眾多法中解了一法。是故當知。一中十。十中一。相容無礙。仍不相是。餘門亦然。是故圓淨緣起。諸門法義。法法緣起。一一無盡。包空有而絕相。入言像而無跡。廣如六七二祖行願鈔具明。茲不繁錄也。


  三結明綺互彰圓。


  章曰。此約所對不同。故成綺互明耳。


  解曰。前顯分淨為對。不同圓淨緣起法門。重疊若雲起於長空。萬行芬披。比華開於錦上。故賢首揀曰。與彼三乘。全別不同。宜可廣依華嚴經。普眼境界。准思之。已上三科。收歸第六三一緣起不同竟。


  次當第七明同體因果依持。文複分二。初依體平等。


  章曰。又如同體依持。以明因果。理性體融。在因為因在果為果。其性平等。據緣以說。


  解曰。法界一理體。平等如虛空。為聖為凡。作依止體。為聖為凡。作任持用。用及緣修趣證無為。雖則機差因果殊異。而一理性平等融和。故就緣起門中。同體異體二門無盡也。故賢首曰。初門同體。即攝同異二門中。無盡無盡。列十無盡。窮其圓極。法界無不攝耳。故曰。在因為因。在果為果。其性平等。據緣以說也。


  二據緣差別。


  章曰。在一乘則圓明具德。處三乘則一相孤門。在小乘廢深論淺。居凡有則唯事空文。此即理之妙趣也。


  解曰。至相十玄章曰。在一乘即圓明具德。謂此一乘。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圓淨緣起。具德無窮。賢首曰。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如是云云無量。廣如經文。乃至問曰。此等歎因中德耳。豈可即滿德果耶。答此一義。因果同體。成一緣起。得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若不得果者。因即不成因。何以故。不得果等非因也。乃至又曰。由此因體依果成。故但因滿者。即沒於果海中也。為是證境界。故不可說也。次曰。處三乘則一相孤門者。賢首釋曰。三乘但隨機而已。未顯諸佛十身自境界故。非現佛身。又隨機少說。一相一寂一味理等。非窮盡說也。何以故。三乘以此無窮。為過失故等。次曰。在小乘廢深論淺者。由此小乘。于甚深緣起一心法中。依淺智事識。觀緣起行。于深智業識。但得其名。未達其義。如小乘論說。但有六識。義分心意識。又如增一經說。于阿賴耶識。但得其名。是故至相緣起章曰。若據勝劣。緣起是勝觀。亦即是一乘。小乘之中。雖有名字。而不達其義。何以故。不斷法我故。次曰。居凡有則唯事空文者。謂六凡類。迷情昧智。緣起事行。十善五戒。縱得功成。報超欲色。尚拘事禪。不通理觀。故曰唯事空文也。故至相緣起章曰。緣起者。大聖攝生。欲令契理舍事。凡夫見事。即迷於理。聖人得理。即於事也。已上四句據緣說異。從聖至凡深淺雖殊。其實顯理。事理融即。成大緣起。故就結曰。此即理之妙趣也。故至相又曰。今舉實理以會迷情。令諸有情知事即無。即事會理。故興此教也。已上二科。收歸第七明同體因果依持。兼前共七科。總歸初序。說由致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