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融會一乘義章明宗--3

分類:華嚴部
2012/09/30 08:33

  今當第二正說同別。分文有十。初同別法智。利機無盡。文複分二。初一乘別法因果無盡。


  章曰。又一乘之法。對機以明別。非謂自相而可別。隨機論別相。別別具十。所以說十者。欲顯無量故。


  解曰。一乘別法。明教義因果理事德用等十法義門。一一迥別。為法界大緣起際。攝法無餘也。若約果證究竟。不論對機。以果海離言故。不可說其相狀之別。故曰非謂自相而可別也。今明普賢境界。以普因普法。普利普機。機法俱普。別別具十。十十無盡。以顯無量也。故賢首曰。法界緣起。乃至在無窮。今以要門略攝為二。一者明究竟果證義。即十佛自境界也。二者隨緣約因辨教義。即普賢境界也。初義者。圓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說其相狀耳。乃至曰。不論因陀羅及微細等。故地論雲。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即其事也。是故今文約因對機。以顯一乘別法。聖凡等有。具足一體。本無限量。故曰。欲顯無量。故以主伴圓融。一一無量也。會師解曰。卓絕獨立名別者。失在自相。公違祖釋具。評卷後。


  二一乘同法智會無盡。


  章曰。又一乘同法。對智以彰同。若引機以會同。則同同具十。即窮無盡也。


  解曰。一乘圓融同法。緣起德用。有其二門。初異體門。二同體門。且初異體門有二。初約空有相即。自他二義。望體說同。初由一乘自有體時。他無量乘必是無故。故自即他。何以故。由自無用他作故。故祖曰。以二有二空。各不俱故。無彼不相即。有無無有無二故。是故一乘同法。同無量乘。常相即故。故祖曰。若不爾者。緣起不成。有自性過等也。次二力無力自他二義。望用說同。由一乘自有全力故。所以能攝他無量乘。他諸多乘全無力故。所以能入自也。其他有力自無力義。反上可知。故賢首曰。以用攝體。更無別體故。唯是相入。以體攝用。無別用故。唯是相即。乃至問曰。上一多義門。為一時俱同耶。為前後不同耶。答即同即前後。何以故。由此法性緣起具足。逆順同體。不違德用。自在無障礙也。是故第二同體門。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與前異體二門。窮極圓同。無不攝盡。故賢首曰。同體即攝同異二門中。無盡無盡。窮其圓極法界。無不攝盡耳。祖又問曰。此與前異體何別。答前異體者。初一望後九。異門相入。今此同體。一中自具十非望前後異門說也。即義亦准思之。是知以無障礙智。即如理智。如量智。乃至三智四智皆無障礙。以成重重無盡也。謂智無礙故。一智則一切智。境無礙故。一境即一切境。境智各有一多無礙。相對論之。故賢首曰。若廢智。即不論緣起。由約智故說舊來如此。何以故。不成即已。成即離始終故。智興法舊來成故。問為由智耶。法如是耶。答為由智也。為法如此也。何以故。同時具足故。故曰對根以彰同也。以無障礙法界境。對無障礙智。彰顯大緣起不思議圓通同也。若約引機。體德圓別會同無盡者。故曰同同具十無盡也。是故一乘同法。普攝聖凡智回向故。會融無二。同一法界。故賢首遵承特述教章曰。二同教者。初分諸乘。後融本末中曰。此同教說諸乘。會融無二。同一法界。乃至曰。一乘即三。雖具隱顯。竟恒無盡。明知立同總名。是顯華嚴一乘。直明法界。理遍通故。全體無二。不同法華橫依方便。破異顯一也。會師立法華會三歸一。同為總收諸同者。錯。具卷後評矣。已上二科。收歸第一明同別法智利機無盡竟。


  第二明同別證道。核論相殊。文複分四。初小乘必真論道有諍。


  章曰。又小乘未窮論道。故有諍論。


  解曰。前華嚴究竟一乘。同別法本。是諸佛眾生平等具有。□□□□□□□□□然以機差教別。道有大者焉。小者焉。□□□□□□實理方便成信。末能窮究一真大道。競自分宗。□□□□□□論也。故至相曰。若小乘中。但有□□。為小乘宗。不得法空故。不盡法源故。教不滿故。故多諍論。


  二三乘及□□□□□□


  章曰。三乘及同教。窮其論道。故有定論。


  解曰。□□□□□□□□□□□□□以頓詮真實。唯得真如門中能所俱泯。論道決定。泯離言詮。故賢首曰。頓教中三。始終俱離也。其次終教亦詮真實。唯得真如門中能所俱存。論道決定。由窮法理。不假言論。故賢首曰。終教中三。始終俱同。同歸佛乘也。其次始教。初入大乘。未盡法理。論道決定。則須言論。是名權三。故賢首曰。始教中三。始終俱別。以有入寂故。已上三教論道。唯除頓教。泯故不說。其終始二教論道。故至相曰。若至初教。則須言論為正。初教中不盡法理。以言克申故。又曰。若初教中。則有論興不論。俱名為論。何以故。二義取要顯佛法故。若至終教。不論為正。由窮法理。不假言申故。又曰。若至終教。則以不論為論。何以故。息相歸真。成證顯義。餘不順理。故以不論名論也。具明大小乘。唯論道方便。則其分齊。如對法論之後論道決擇處說。亦如攝論定學後分中說。統上小三。並為同教小乘同教三乘。故曰及同教。窮其論道。故有定論也。


  三一乘大道圓極絕論。


  章曰。別教一乘。絕其論道。故無論義經。法門具滿。無喻可況。故無譬喻經。法門圓備。不可由致而說。故無因緣經。


  解曰。華嚴別教大道一乘。具足十二分教。一一玄通。法法顯道。何故今文絕其論道。故無論義等三分耶。答至相曰。若約乘論有二義。一通相說。一乘三乘小乘。皆有十二部。二若分別說者。一乘有一部。謂方廣部有九部。謂無因緣譬喻及論義。如金剛身品說。故清涼曰。而涅槃說大。但有九部者。依三部中之小相故。謂因緣中。取因事制戒。於譬喻中。依為誘引。於論義中。約非了義。今文從分別義說。故初以一乘了義。絕其小始論義。非了義故。故無論義分也。二以一乘別法。圓滿具足。無可喻況。絕其分教中。誘引淺機。就彼取類。令生信故。故無譬喻分也。三以一乘法本。本來圓備。不可以因由所致。絕其因事制戒。故無因緣分也。若約通相說者。具如清涼釋十藏品。疏曰。此經之中具足十二。一因請方說。為重法故。如三家五請等。二因事方說。知本來如。觀善財等。又曰。一為深智說相似法。令解真故。如法華雲。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如出現品一一喻明等。又曰。一以義深故。二義不了故。並須迴圈妍核或佛自說。或菩薩相論。如問明品等。故疏後結曰。此經之中具足十二。已如上引。十二分教。義已略周。然此十二分教。舊名十二部經。恐濫部帙。改名分教也。


  四結顯教網曲巧被機。


  章曰。此則佛法善施教網。極巧然矣。


  解曰。文意俱易。但依科文。已上四科。收歸第二明同別論道妍核相殊竟。


  第三明同別通觀滅惑證理。文三。初同教通觀。據佛性說。


  章曰。又佛性論。明其通觀。通觀滅諸惑。通證諸理。通成諸行。通克諸果。此約一乘同教言。


  解曰。通觀者。通一乘三乘等教。以一無分別智定。為能觀也。故清涼曰。觀無相法。了知平等。離念契玄即無分別也。通觀諸教之下乘機。觀智伏惑滅惑之異。通觀諸教所詮。生空所顯理。二空所顯理。無性真如理等也。通觀諸位。別行通行八萬四千事理逆順等行也。通觀諸乘。觀成之相。望前尋思。即為觀益。望後克證。即為得果。諸教諸乘。淺深不同。故曰諸果。此上諸義。並如佛性論明。然此通觀離言說相。不可說其體相。言義不同。但是一行三昧。據其所克。亦得頓旨。若據方便。通三通一。若以智回向。知是一乘方便。亦入一乘。約一乘同教言也。故至相通觀。章曰。通伏諸惑。通滅惑種。通修諸行。通觀諸理。故名通觀。則是一無分別智定也。此觀據成。離言說相。不可說其體相。言義不同。但是一行三昧。據其所克。亦得則與頓教義。若據方便。則順尋思。及以如實唯識意言等。此順三乘。若為一乘所目。則屬一乘。若回向一乘。知是一乘方便。亦入一乘。此義則約同教一乘也。


  二別教通觀。依華嚴說。


  章曰。若一乘別教說。即通通具十窮其法界也。餘並准之。


  解曰。別教一乘通觀者。依華嚴經。初觀菩薩依十種法。謂身口意三業。佛法僧戒。依此十法。乃通三乘一乘修也。體略有三。初戒。次四無量。三慧也。此三體中。各具二義。初戒二義者。一隨相義。二離相義。次四無量二義者。一有緣義。二緣無緣義。三慧。二義者。一有分別義二無分別義。清涼釋曰。上三中二義。各初義通凡小。後義唯大乘。此二不二為實教梵行。若一行具一切佛法。方是華嚴。之梵行也。令謂凡小唯大。是通三乘也。此二不二。是通同教。若一行具一切佛法等。正顯十通無盡。窮其法界。是則教一乘通觀也。又至相問曰。空觀雲何。答依華嚴經。初觀菩薩依十種法。乃至末後結曰。並成觀境。但深淺異也。若窮空方便。一乘究竟。


  三引論攝通。觸事成真。


  章曰。又梁攝論雲。生死即涅槃。無二無此彼故者。欲明即事備真矣。


  解曰。生死是妄染事。涅槃是真淨理。若證通觀者。決無事理二境之礙。決無染淨真妄。此彼之拘。是故經雲。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故曰即事備真矣。已上三科。收歸第三明同別通觀滅惑證理竟。


  第四明同別行位。融不融殊。文三。初同教三乘行位差別。文複有二。初信解次第。


  章曰。又諸三乘經論所明位地。及差別次第法相門等。並約信解門中。作如是說。故大論雲。隨一方化儀也。


  解曰。三乘位地。阿含施設化儀前後。信解為發趣之端。行向乃運修之始。聖地佛果為證性之終。行布淺深。法規次第。儀軌當然。故大智論。揀非一乘行位。行布圓融。互遍法界。以彼三乘行位。隨機成局。一方施設也。故賢首曰。以三乘行位。是約信解。阿含門中。作如是說也。


  □□


  章曰。若據行法。則不如是。行解亦入解門。


  解曰。有解無行。其解必虛。有行無解。其行必孤。行解相資。行入正解也。故帝心曰。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此行。清涼曰。及顯相資。目足更資也。若不解此行法。絕于前解。無以成其正解。清涼釋曰。絕解成解。圭峰曰。絕解為解。是知前顯儀軌。正分行布解行。今明行法。圓融行解相順也。已上二科。收歸於同教三乘行位差別。


  二別教一乘行位等齊。


  章曰。又別教一乘佛。及普賢願行等法。始終皆齊。無有前後。仍於諸法義。隨舉為首。餘即為伴。宜可思之。


  解曰。佛及普賢。即因門果門。攝法無盡。始則約相。就門。安立信住行向地等。分佈前後。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終則約體就法。信等地位。即無前後。始終皆齊。相入圓融。隨舉一位。即一切位具足主伴是別教也。故賢首曰。以此經中。安立諸位。有二善巧。一約相就門。分位前後。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約體就法。前後相入。圓融自在。異彼三乘。是別教也。但以不移門。而恒相即。不壞相即而恒前後。是故二義融通不相違也。


  三就方便同開總別知。


  章曰。若隨機欲。或有總知。謂大學者。或有別知謂小乘學者。


  解曰。就前同教三乘中。隨機欲性。開出大乘學人為總知。小乘學人為別知。良以大乘學人。具廣大心故。總知三賢十聖佛果位地漸次法門。全斷煩惱所知惑障。開顯理性。總知染淨等法。故名大學也。其小乘學人。闕廣大心故。故名別知。別知頂忍世第一。小乘十地。十二位行位等相。不廣顯故。洎至斷惑。愚法小乘中十使。不通迷四諦。故名別知也。故賢首曰。今此就實中。愚法二乘。無廣大心。故不究竟斷煩惱障。又亦可前約三乘中聲聞。此中約愚法。故不同也。已上三科。收歸第四明同別行位融不融殊竟。


  第五明同別依定二智起殊。文二。初一乘同別。依海印定起。


  章曰。一乘同別教義。依海印定起。普眼所知。


  解曰。海印定體。即根本智也。體遍十方故。普悉包容無所拒故。明三昧心。周於法界。以喻顯體。故稱海印。故下經雲。海有希奇殊特法。能為一切平等印。眾生寶物及川流。普悉包容無所拒。是故如來初成正覺。首證此定。教起前後。卷舒自在。同時演說十十法門。該於九世十世無盡佛法。並於第二七日。一時現起。唯證普眼。則偏知也。清涼釋曰。觀境自在。無境不觀。故曰普眼。乃至曰。以虛心之覺。契唯如之境。則不動法界。窮乎寂照之原。豈非普哉。諸佛窮究。此經具顯。此明別教依起也。若逐機末教。有與一乘同時異處。說是同教。末不離本故。依本而成故。故賢首曰。地論雲。時處按量顯示勝故。同時者。顯是同教故。異處者。示非別教故也。更有菩薩相似海印定。如大集經說矣。


  二三乘教義依後得智說。文二。初依外薰意識說。


  章曰。三乘教義。依佛後得法住智說。聞思修及報生善意識。


  解曰。後得智從佛根本智流出。此智流出大悲心。如來欲安立正法住世。了俗證真。故說十二分教。顯示大眾生受所說也。故清涼釋曰。一受持。謂求聲慧。初聞即受。隨聞受持。如水不嚼隨得而飲。二助力。謂求思慧。嚼所聞法。助成智力。如食咀嚼。以資身力。三遠離。謂求修慧。依聞思行。能除惑習。如服良藥。藥行除病。因承三慧。外熏意識。染成識種。及至他世。報生善得修道智境也。故清涼曰。謂變易所起異熟心識。名為報生。生能知無常等。故名善得修道知也。此則前六意識。非實照之智也。


  二依內證真知說。


  章曰。並內證梵行勝智。及真實智所知。此約別相說。


  解曰。由前三慧。外熏意識。後得智用觀通境法。內熏心王根本智體。故名內證。唯識論疏釋十真如中曰。得於三慧。照大乘法。觀此法教根本真如。名勝真如。或證此如。說法勝故也。梵行者。梵雲勃嚂摩。此翻淨。理染極故。名梵淨行故。清涼釋曰。但以性淨故則行淨。行淨故則智慧淨等。名為勝智。以梵行離染名淨。淨唯顯空。空極照真。真實方現。故下及字也。故至相以華嚴梵行品為空觀。觀通一乘及三乘教。乃至曰。若窮空方便一乘究竟也。以空助顯真如。實智智體所知也。所知者。義出涅槃。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一知法。二知義。三知時。四知足。五知自。六知眾。七知尊卑。具此七知。是實智所知也。廣釋文繁。茲不具錄。已上顯內證根本智體。異前外熏後得智用。此就三乘約內外識智分別相說。故文結雲。此約別相說也。已上二科。收歸三乘教義。依後得智說。兼前一乘同別。依海印定起。總歸第五明同別依定二智分殊竟。


  第六明一三解行比證兩殊。文二。初一乘別機。三生比較。


  章曰。又一乘法義。出出世證。余時見聞及比解行。


  解曰。法是華嚴大威德法門。就法顯義。義分信解行證。令機趣證。義說三生。故曰法義也。直顯一乘機。於具縛身中。見聞此法。成金剛種。為見聞生。依種發解。依解成行。即離結縛。名解行生。依行證入。離於情系。名證入生。此明圓機圓行圓證。一生克證。三生必圓。不落階漸。疾得成證。故屬別教一乘耳。言出出世證者。直詮因陀羅微細境界。超出粗細眾生界故。則不可說其分齊故也。故至相曰。法華經雲。此土常安穩。當知三界內。有粗細眾生。粗者見劫壞。細者常安穩。佛所以不同說小乘三界。唯一同成壞。初教三界。其義則空。終教三界。則加無分別。一乘三界。所謂無盡無分別等。圓別之機。乃約一念頓成說也。曰餘時者。如賢首曰。若依圓教。一切時分悉皆不定。何以故。謂諸劫相收故。相即故。該通一切因陀羅等諸世界故。仍各隨處。或一念。或無量劫等。不違時法也。又如至相。約餘時比較。總有五說。一依勝身。一生即得。二依三時益。三依一時益。四依一念益。五無念益。文義繁廣。具釋如四十五知識章。後具明也。


  二三乘同機三生比較。


  章曰。三乘法義。出世得證。世間比而解行。


  解曰。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也。詮顯諦緣度三法也。就法顯義。名依信解行等。修習趣入。得出五濁惡世。證入清淨佛土。不同圓別一乘所起行用。皆遍法界也。故賢首揀曰。是故當知。與彼三乘分齊全別。何以故。以三乘行位。是約信解阿含門中。作如是說也。言世間比而解行者。世間。即三種世間中眾生世間。自在行。是菩薩隨眾生差別信等。比較解行損益也。故至相通依五乘。定其解行損益章中曰。又諸乘解行理事等。所有損益。並為世間未出世者。成損益門。非為出世者。故梁攝論曰。若世間法則可毀。若出世間法。則不可毀等。已上二科。收歸第六明一三行解比證兩殊竟。


  第七明一三願行依住兩殊。文二。初一乘本法眾生依住。


  章曰。一乘法義。佛及普賢菩薩。願行建立。有情眾生依而住持。


  解曰。一乘法體。是為眾生依而住持。但自迷倒。住持不顯。持非幻滅。是故佛及普賢。建立願行法門。廣辟如塵數。悉使眾生深悟喜故。現相品雲。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


分類:華嚴部
2012/09/30 08:33

  今當第二正說同別。分文有十。初同別法智。利機無盡。文複分二。初一乘別法因果無盡。


  章曰。又一乘之法。對機以明別。非謂自相而可別。隨機論別相。別別具十。所以說十者。欲顯無量故。


  解曰。一乘別法。明教義因果理事德用等十法義門。一一迥別。為法界大緣起際。攝法無餘也。若約果證究竟。不論對機。以果海離言故。不可說其相狀之別。故曰非謂自相而可別也。今明普賢境界。以普因普法。普利普機。機法俱普。別別具十。十十無盡。以顯無量也。故賢首曰。法界緣起。乃至在無窮。今以要門略攝為二。一者明究竟果證義。即十佛自境界也。二者隨緣約因辨教義。即普賢境界也。初義者。圓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說其相狀耳。乃至曰。不論因陀羅及微細等。故地論雲。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即其事也。是故今文約因對機。以顯一乘別法。聖凡等有。具足一體。本無限量。故曰。欲顯無量。故以主伴圓融。一一無量也。會師解曰。卓絕獨立名別者。失在自相。公違祖釋具。評卷後。


  二一乘同法智會無盡。


  章曰。又一乘同法。對智以彰同。若引機以會同。則同同具十。即窮無盡也。


  解曰。一乘圓融同法。緣起德用。有其二門。初異體門。二同體門。且初異體門有二。初約空有相即。自他二義。望體說同。初由一乘自有體時。他無量乘必是無故。故自即他。何以故。由自無用他作故。故祖曰。以二有二空。各不俱故。無彼不相即。有無無有無二故。是故一乘同法。同無量乘。常相即故。故祖曰。若不爾者。緣起不成。有自性過等也。次二力無力自他二義。望用說同。由一乘自有全力故。所以能攝他無量乘。他諸多乘全無力故。所以能入自也。其他有力自無力義。反上可知。故賢首曰。以用攝體。更無別體故。唯是相入。以體攝用。無別用故。唯是相即。乃至問曰。上一多義門。為一時俱同耶。為前後不同耶。答即同即前後。何以故。由此法性緣起具足。逆順同體。不違德用。自在無障礙也。是故第二同體門。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與前異體二門。窮極圓同。無不攝盡。故賢首曰。同體即攝同異二門中。無盡無盡。窮其圓極法界。無不攝盡耳。祖又問曰。此與前異體何別。答前異體者。初一望後九。異門相入。今此同體。一中自具十非望前後異門說也。即義亦准思之。是知以無障礙智。即如理智。如量智。乃至三智四智皆無障礙。以成重重無盡也。謂智無礙故。一智則一切智。境無礙故。一境即一切境。境智各有一多無礙。相對論之。故賢首曰。若廢智。即不論緣起。由約智故說舊來如此。何以故。不成即已。成即離始終故。智興法舊來成故。問為由智耶。法如是耶。答為由智也。為法如此也。何以故。同時具足故。故曰對根以彰同也。以無障礙法界境。對無障礙智。彰顯大緣起不思議圓通同也。若約引機。體德圓別會同無盡者。故曰同同具十無盡也。是故一乘同法。普攝聖凡智回向故。會融無二。同一法界。故賢首遵承特述教章曰。二同教者。初分諸乘。後融本末中曰。此同教說諸乘。會融無二。同一法界。乃至曰。一乘即三。雖具隱顯。竟恒無盡。明知立同總名。是顯華嚴一乘。直明法界。理遍通故。全體無二。不同法華橫依方便。破異顯一也。會師立法華會三歸一。同為總收諸同者。錯。具卷後評矣。已上二科。收歸第一明同別法智利機無盡竟。


  第二明同別證道。核論相殊。文複分四。初小乘必真論道有諍。


  章曰。又小乘未窮論道。故有諍論。


  解曰。前華嚴究竟一乘。同別法本。是諸佛眾生平等具有。□□□□□□□□□然以機差教別。道有大者焉。小者焉。□□□□□□實理方便成信。末能窮究一真大道。競自分宗。□□□□□□論也。故至相曰。若小乘中。但有□□。為小乘宗。不得法空故。不盡法源故。教不滿故。故多諍論。


  二三乘及□□□□□□


  章曰。三乘及同教。窮其論道。故有定論。


  解曰。□□□□□□□□□□□□□以頓詮真實。唯得真如門中能所俱泯。論道決定。泯離言詮。故賢首曰。頓教中三。始終俱離也。其次終教亦詮真實。唯得真如門中能所俱存。論道決定。由窮法理。不假言論。故賢首曰。終教中三。始終俱同。同歸佛乘也。其次始教。初入大乘。未盡法理。論道決定。則須言論。是名權三。故賢首曰。始教中三。始終俱別。以有入寂故。已上三教論道。唯除頓教。泯故不說。其終始二教論道。故至相曰。若至初教。則須言論為正。初教中不盡法理。以言克申故。又曰。若初教中。則有論興不論。俱名為論。何以故。二義取要顯佛法故。若至終教。不論為正。由窮法理。不假言申故。又曰。若至終教。則以不論為論。何以故。息相歸真。成證顯義。餘不順理。故以不論名論也。具明大小乘。唯論道方便。則其分齊。如對法論之後論道決擇處說。亦如攝論定學後分中說。統上小三。並為同教小乘同教三乘。故曰及同教。窮其論道。故有定論也。


  三一乘大道圓極絕論。


  章曰。別教一乘。絕其論道。故無論義經。法門具滿。無喻可況。故無譬喻經。法門圓備。不可由致而說。故無因緣經。


  解曰。華嚴別教大道一乘。具足十二分教。一一玄通。法法顯道。何故今文絕其論道。故無論義等三分耶。答至相曰。若約乘論有二義。一通相說。一乘三乘小乘。皆有十二部。二若分別說者。一乘有一部。謂方廣部有九部。謂無因緣譬喻及論義。如金剛身品說。故清涼曰。而涅槃說大。但有九部者。依三部中之小相故。謂因緣中。取因事制戒。於譬喻中。依為誘引。於論義中。約非了義。今文從分別義說。故初以一乘了義。絕其小始論義。非了義故。故無論義分也。二以一乘別法。圓滿具足。無可喻況。絕其分教中。誘引淺機。就彼取類。令生信故。故無譬喻分也。三以一乘法本。本來圓備。不可以因由所致。絕其因事制戒。故無因緣分也。若約通相說者。具如清涼釋十藏品。疏曰。此經之中具足十二。一因請方說。為重法故。如三家五請等。二因事方說。知本來如。觀善財等。又曰。一為深智說相似法。令解真故。如法華雲。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如出現品一一喻明等。又曰。一以義深故。二義不了故。並須迴圈妍核或佛自說。或菩薩相論。如問明品等。故疏後結曰。此經之中具足十二。已如上引。十二分教。義已略周。然此十二分教。舊名十二部經。恐濫部帙。改名分教也。


  四結顯教網曲巧被機。


  章曰。此則佛法善施教網。極巧然矣。


  解曰。文意俱易。但依科文。已上四科。收歸第二明同別論道妍核相殊竟。


  第三明同別通觀滅惑證理。文三。初同教通觀。據佛性說。


  章曰。又佛性論。明其通觀。通觀滅諸惑。通證諸理。通成諸行。通克諸果。此約一乘同教言。


  解曰。通觀者。通一乘三乘等教。以一無分別智定。為能觀也。故清涼曰。觀無相法。了知平等。離念契玄即無分別也。通觀諸教之下乘機。觀智伏惑滅惑之異。通觀諸教所詮。生空所顯理。二空所顯理。無性真如理等也。通觀諸位。別行通行八萬四千事理逆順等行也。通觀諸乘。觀成之相。望前尋思。即為觀益。望後克證。即為得果。諸教諸乘。淺深不同。故曰諸果。此上諸義。並如佛性論明。然此通觀離言說相。不可說其體相。言義不同。但是一行三昧。據其所克。亦得頓旨。若據方便。通三通一。若以智回向。知是一乘方便。亦入一乘。約一乘同教言也。故至相通觀。章曰。通伏諸惑。通滅惑種。通修諸行。通觀諸理。故名通觀。則是一無分別智定也。此觀據成。離言說相。不可說其體相。言義不同。但是一行三昧。據其所克。亦得則與頓教義。若據方便。則順尋思。及以如實唯識意言等。此順三乘。若為一乘所目。則屬一乘。若回向一乘。知是一乘方便。亦入一乘。此義則約同教一乘也。


  二別教通觀。依華嚴說。


  章曰。若一乘別教說。即通通具十窮其法界也。餘並准之。


  解曰。別教一乘通觀者。依華嚴經。初觀菩薩依十種法。謂身口意三業。佛法僧戒。依此十法。乃通三乘一乘修也。體略有三。初戒。次四無量。三慧也。此三體中。各具二義。初戒二義者。一隨相義。二離相義。次四無量二義者。一有緣義。二緣無緣義。三慧。二義者。一有分別義二無分別義。清涼釋曰。上三中二義。各初義通凡小。後義唯大乘。此二不二為實教梵行。若一行具一切佛法。方是華嚴。之梵行也。令謂凡小唯大。是通三乘也。此二不二。是通同教。若一行具一切佛法等。正顯十通無盡。窮其法界。是則教一乘通觀也。又至相問曰。空觀雲何。答依華嚴經。初觀菩薩依十種法。乃至末後結曰。並成觀境。但深淺異也。若窮空方便。一乘究竟。


  三引論攝通。觸事成真。


  章曰。又梁攝論雲。生死即涅槃。無二無此彼故者。欲明即事備真矣。


  解曰。生死是妄染事。涅槃是真淨理。若證通觀者。決無事理二境之礙。決無染淨真妄。此彼之拘。是故經雲。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故曰即事備真矣。已上三科。收歸第三明同別通觀滅惑證理竟。


  第四明同別行位。融不融殊。文三。初同教三乘行位差別。文複有二。初信解次第。


  章曰。又諸三乘經論所明位地。及差別次第法相門等。並約信解門中。作如是說。故大論雲。隨一方化儀也。


  解曰。三乘位地。阿含施設化儀前後。信解為發趣之端。行向乃運修之始。聖地佛果為證性之終。行布淺深。法規次第。儀軌當然。故大智論。揀非一乘行位。行布圓融。互遍法界。以彼三乘行位。隨機成局。一方施設也。故賢首曰。以三乘行位。是約信解。阿含門中。作如是說也。


  □□


  章曰。若據行法。則不如是。行解亦入解門。


  解曰。有解無行。其解必虛。有行無解。其行必孤。行解相資。行入正解也。故帝心曰。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此行。清涼曰。及顯相資。目足更資也。若不解此行法。絕于前解。無以成其正解。清涼釋曰。絕解成解。圭峰曰。絕解為解。是知前顯儀軌。正分行布解行。今明行法。圓融行解相順也。已上二科。收歸於同教三乘行位差別。


  二別教一乘行位等齊。


  章曰。又別教一乘佛。及普賢願行等法。始終皆齊。無有前後。仍於諸法義。隨舉為首。餘即為伴。宜可思之。


  解曰。佛及普賢。即因門果門。攝法無盡。始則約相。就門。安立信住行向地等。分佈前後。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終則約體就法。信等地位。即無前後。始終皆齊。相入圓融。隨舉一位。即一切位具足主伴是別教也。故賢首曰。以此經中。安立諸位。有二善巧。一約相就門。分位前後。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約體就法。前後相入。圓融自在。異彼三乘。是別教也。但以不移門。而恒相即。不壞相即而恒前後。是故二義融通不相違也。


  三就方便同開總別知。


  章曰。若隨機欲。或有總知。謂大學者。或有別知謂小乘學者。


  解曰。就前同教三乘中。隨機欲性。開出大乘學人為總知。小乘學人為別知。良以大乘學人。具廣大心故。總知三賢十聖佛果位地漸次法門。全斷煩惱所知惑障。開顯理性。總知染淨等法。故名大學也。其小乘學人。闕廣大心故。故名別知。別知頂忍世第一。小乘十地。十二位行位等相。不廣顯故。洎至斷惑。愚法小乘中十使。不通迷四諦。故名別知也。故賢首曰。今此就實中。愚法二乘。無廣大心。故不究竟斷煩惱障。又亦可前約三乘中聲聞。此中約愚法。故不同也。已上三科。收歸第四明同別行位融不融殊竟。


  第五明同別依定二智起殊。文二。初一乘同別。依海印定起。


  章曰。一乘同別教義。依海印定起。普眼所知。


  解曰。海印定體。即根本智也。體遍十方故。普悉包容無所拒故。明三昧心。周於法界。以喻顯體。故稱海印。故下經雲。海有希奇殊特法。能為一切平等印。眾生寶物及川流。普悉包容無所拒。是故如來初成正覺。首證此定。教起前後。卷舒自在。同時演說十十法門。該於九世十世無盡佛法。並於第二七日。一時現起。唯證普眼。則偏知也。清涼釋曰。觀境自在。無境不觀。故曰普眼。乃至曰。以虛心之覺。契唯如之境。則不動法界。窮乎寂照之原。豈非普哉。諸佛窮究。此經具顯。此明別教依起也。若逐機末教。有與一乘同時異處。說是同教。末不離本故。依本而成故。故賢首曰。地論雲。時處按量顯示勝故。同時者。顯是同教故。異處者。示非別教故也。更有菩薩相似海印定。如大集經說矣。


  二三乘教義依後得智說。文二。初依外薰意識說。


  章曰。三乘教義。依佛後得法住智說。聞思修及報生善意識。


  解曰。後得智從佛根本智流出。此智流出大悲心。如來欲安立正法住世。了俗證真。故說十二分教。顯示大眾生受所說也。故清涼釋曰。一受持。謂求聲慧。初聞即受。隨聞受持。如水不嚼隨得而飲。二助力。謂求思慧。嚼所聞法。助成智力。如食咀嚼。以資身力。三遠離。謂求修慧。依聞思行。能除惑習。如服良藥。藥行除病。因承三慧。外熏意識。染成識種。及至他世。報生善得修道智境也。故清涼曰。謂變易所起異熟心識。名為報生。生能知無常等。故名善得修道知也。此則前六意識。非實照之智也。


  二依內證真知說。


  章曰。並內證梵行勝智。及真實智所知。此約別相說。


  解曰。由前三慧。外熏意識。後得智用觀通境法。內熏心王根本智體。故名內證。唯識論疏釋十真如中曰。得於三慧。照大乘法。觀此法教根本真如。名勝真如。或證此如。說法勝故也。梵行者。梵雲勃嚂摩。此翻淨。理染極故。名梵淨行故。清涼釋曰。但以性淨故則行淨。行淨故則智慧淨等。名為勝智。以梵行離染名淨。淨唯顯空。空極照真。真實方現。故下及字也。故至相以華嚴梵行品為空觀。觀通一乘及三乘教。乃至曰。若窮空方便一乘究竟也。以空助顯真如。實智智體所知也。所知者。義出涅槃。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一知法。二知義。三知時。四知足。五知自。六知眾。七知尊卑。具此七知。是實智所知也。廣釋文繁。茲不具錄。已上顯內證根本智體。異前外熏後得智用。此就三乘約內外識智分別相說。故文結雲。此約別相說也。已上二科。收歸三乘教義。依後得智說。兼前一乘同別。依海印定起。總歸第五明同別依定二智分殊竟。


  第六明一三解行比證兩殊。文二。初一乘別機。三生比較。


  章曰。又一乘法義。出出世證。余時見聞及比解行。


  解曰。法是華嚴大威德法門。就法顯義。義分信解行證。令機趣證。義說三生。故曰法義也。直顯一乘機。於具縛身中。見聞此法。成金剛種。為見聞生。依種發解。依解成行。即離結縛。名解行生。依行證入。離於情系。名證入生。此明圓機圓行圓證。一生克證。三生必圓。不落階漸。疾得成證。故屬別教一乘耳。言出出世證者。直詮因陀羅微細境界。超出粗細眾生界故。則不可說其分齊故也。故至相曰。法華經雲。此土常安穩。當知三界內。有粗細眾生。粗者見劫壞。細者常安穩。佛所以不同說小乘三界。唯一同成壞。初教三界。其義則空。終教三界。則加無分別。一乘三界。所謂無盡無分別等。圓別之機。乃約一念頓成說也。曰餘時者。如賢首曰。若依圓教。一切時分悉皆不定。何以故。謂諸劫相收故。相即故。該通一切因陀羅等諸世界故。仍各隨處。或一念。或無量劫等。不違時法也。又如至相。約餘時比較。總有五說。一依勝身。一生即得。二依三時益。三依一時益。四依一念益。五無念益。文義繁廣。具釋如四十五知識章。後具明也。


  二三乘同機三生比較。


  章曰。三乘法義。出世得證。世間比而解行。


  解曰。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也。詮顯諦緣度三法也。就法顯義。名依信解行等。修習趣入。得出五濁惡世。證入清淨佛土。不同圓別一乘所起行用。皆遍法界也。故賢首揀曰。是故當知。與彼三乘分齊全別。何以故。以三乘行位。是約信解阿含門中。作如是說也。言世間比而解行者。世間。即三種世間中眾生世間。自在行。是菩薩隨眾生差別信等。比較解行損益也。故至相通依五乘。定其解行損益章中曰。又諸乘解行理事等。所有損益。並為世間未出世者。成損益門。非為出世者。故梁攝論曰。若世間法則可毀。若出世間法。則不可毀等。已上二科。收歸第六明一三行解比證兩殊竟。


  第七明一三願行依住兩殊。文二。初一乘本法眾生依住。


  章曰。一乘法義。佛及普賢菩薩。願行建立。有情眾生依而住持。


  解曰。一乘法體。是為眾生依而住持。但自迷倒。住持不顯。持非幻滅。是故佛及普賢。建立願行法門。廣辟如塵數。悉使眾生深悟喜故。現相品雲。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