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大師的華嚴思想初探

分類:華嚴部
2012/09/30 08:03


  清 遠
  一、序 言
  中國佛教諸宗派中,以《華嚴經》為主體論的華嚴宗,獨具幽玄的理論思想,亦屬中國佛教哲學的中柱。所謂《華嚴經》的思想淵源,是佛陀源自內證的實踐真智精神,即佛陀的大覺悟。基於妙證物我一如,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的實相境界,而且十方諸佛國土也同時俱現,甚至於過去、未來際的一切萬有均無不現的微妙為本質,即是理智與實際、主賓與心物融會,煩惱與菩提、生死與涅槃的相即無礙的現象。華嚴思想在印度最早展開殊勝的成果,且成為佛教各系的集大成。自傳入中國以來,得到法藏大師的極力弘揚,建立了華嚴宗完備的教觀體系,正式蔚為一大宗派。法藏大師雖在法順、智儼大師之後,被推為華嚴宗的三祖,而實際上是華嚴宗的真正創立者。本文擬根據資料結合學教心得,窺探法藏大師的華嚴思想。
  二、法藏大師的生平及著作略述
  法藏(643-712)大師號賢首,俗姓康,其祖先乃康居國的書香世家,其高、曾祖曾任康居國宰相。至他的祖父,始遷移來長安定居。法藏大師於十六歲時,曾於岐州法門寺阿育王舍利塔前,燃燒一指表示對佛陀虔誠的奉獻。及至雲華寺恭聽智儼大師講《華嚴經》,遂投其門下,隨聽華嚴,深入玄旨,得其嫡傳。
  高宗咸亨元年(670), 榮國 夫人楊氏死,武則天廣植福田,施宅為太原寺並度僧。於是道成、薄塵及京城其他大德連狀薦舉,度他為僧,遂於太原寺受沙彌戒。通天元年(698)奉詔講《華嚴經》時,感白光昱然自口而出,須臾成蓋,武則天得知,命京城十大德為授具足戒,並賜號賢首,此後即廣事講說與著述,並參加譯經。
  唐武后證聖元年(695),奉詔參輔實叉難陀三藏,譯出《華嚴經》(八十卷本)。又于中宗神龍二年(706),佐菩提流志三藏譯出《大寶積經》。
  藏大師的一生中,前後講新、舊譯《華嚴經》三十余遍,大力發揚法順、智儼大師的學說,建立了華嚴經完備的教觀體系,為華嚴宗的實際創立者。其門下知名的有宏觀、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先天元年(712) 十一月十四日 于長安大薦福寺圓寂。
  法藏大師的著作很多,主要有:《華嚴探玄記》二十卷、《起信論疏》二卷、《華嚴旨歸》、《華嚴綱目》、《華嚴策林》、《華嚴五教章》、《華嚴問答》、《華嚴義海百門》、《妄盡還源觀》、《華嚴金師子章》等。
  三、法藏大師對《華嚴經》宗趣的理解
  1、《華嚴經》的立場與組織
  法藏大師的華嚴思想,是在繼承法順、智儼大師思想傳統的基礎上,組織教理體系的集大成。法藏大師將法順大師的《法界觀門》組織、攝入《發菩提心章》中,以《五教止觀》納入《遊心法界記》,又將智儼大師的海印三昧思想攝入觀門組織,即成《妄盡還源觀》,但其整體的形式,卻是依《起信論》而來。上舉可知藏大師的實踐門組織,系屬祖述的傳承。而另一方面的教理組織,則傳承於儼大師的《搜玄記》,而其體系乃依據《華嚴經》的思想為中心。
  《華嚴經》的根本意趣,如依藏大師的看法,即把握於如來性起品所說的十種性起因緣,為之展開十義:法爾、願力、機感、為本、顯德、顯位、開發、見聞、成行、得果。
  所謂性起因緣:(1)發菩提心不舍眾生;(2)修諸善根正直深心;(3)無量慈悲救護眾生;(4)行無量行不退大願;(5)積諸功德心無厭足;(6)供養諸佛教化眾生;(7)出生無量方便智慧;(8)成就無量諸功德藏;(9)具足無量莊嚴功德;(10)演說無量諸法實義。藏大師認為上舉十緣,確系如來出現於世的一大事因緣。故十緣,不僅是針對果成的說法,更是為救度眾生而出現,因此十義,還可以說是成果的如來為針對度眾生而出現,否則,就無須如來出現於世了。
  所謂法爾,是指恒常無盡的世界中,轉無盡的法輪,即示明如來出現的永遠相;願力是依如來的本願而顯現說法的機緣;機感是如來隨應眾生而自顯現的說法;顯德是顯如來果德,導引趨向證道;顯位是示明菩薩道的行位。開發是闡明眾生由性起之德而開發;見聞是眾生聞如來之法成就菩提金剛種子。成行是成普賢大行;得果即以證得佛果為宗旨。
  性起是為闡明如來為眾生而自顯現,故十義的主要思想,即是法爾願力。是十義成立緣對性之根源,法爾也許永遠站立於相,然而其展開相對性的顯現,卻屬法相稱的本質為主體現。故《探玄記》即以法爾而立十義,但《文義綱目》卻以願力為中心主張。
  法藏大師對於《華嚴經》的理解,可依分科說而窺探其組織論點。序分、正宗分雖不異于智儼大師的分科說,但有關流通分,卻舉出四種說,其前二說,是承智儼大師的所說;後二說乃藏大師的自說論,即強調《華嚴經》堪為法界妙法門,故無有經結的流通分乃當然合理。如若要明示流通,即以利益三乘隨順機宜的教法為物件才對,因此,藏大師所主張的不必有流通的含意,也就是顯明以法界為法門的《華嚴經》的尊嚴。
  藏大師將序分署名為教起因緣分,正宗分是依智儼大師的分科說,更為之展開組織,稱為舉果勸樂生信分生因契果生解分托法進修成行分依人入證成德分。將智儼大師的依緣修行成德分的內容,分別樹立成為五分說,應以五周因果組織而解釋,即舉果勸樂生信分是所信的因果;修因契果生解分是生解的因果,其中更分別為差別因果與平等因果;托法進修成行分是成行的因果;依人入證德分是證入的因果。上舉之釋是將智儼大師所示的信、解、行、證配置於因果論而完成的。如再配置於八會的解釋,即第一會屬所信之境,第二是依境起信,第三是依信起解,第四是依解起行,第五是隨行起願,第六是行願實證,第七是練行純熟,第八是該攝法界。
  法藏大師對於智儼大師之五種教體說的繼承,樹立五教判,組織教理體系,顯明瞭《華嚴經》獨立精神之偉大。即:
  (1)言詮辯體門:由言語的表現而論教說,即首先依小乘薩婆多部的學說,在於名、句、文的音聲上有關兩者的合說而舉三說。再依大乘的攝假從實、分假異實、假實合辯、假實雙泯的四種解釋。所謂假,是針對名,實是以聲為主體的論調。
  (2)通攝所詮門:由言說所含、所詮的義理而論,即文與義的相互關係。所謂文是屬思想性的文章表現為主體。
  (3)遍該諸法門:教法不必由言語與思想才能表現,乃主張凡事都可由一切顯現其本質。
  (4)緣起唯心門:凡世間的一切所現,無非是教法,但其所觀,卻不出唯心。教法的本質,不由一切的客觀所存在,必從其表現的主體而解釋,始得顯明其本質。
  (5)會緣入實門:即以本收末會相顯性兩義。前者是針對凡是教法其根元歸於真如的說法;後者乃於種種的教法悉依相而顯真如的極致。
  (6)理事無礙門:教法之體乃真如,但不礙事相,真如之體圓具一切法,故不礙而平等。即理性與事相無礙,始能顯現教法的本質。
  (7)事融相攝門:以相在相是而解釋。相在乃一在一切中,一切在一中。相是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換言之,即以一與一切的事事相攝為顯示。
  (8)帝網重重門:由一與一切的關係,更為之擴展至重重無盡,顯明《華嚴宗》圓宗的教體。
  (9)海印炳現門:果位乃屬海印三昧,如示因位,即依普賢而開顯信滿位的妙門。
  (10)主伴圓備門:如是普法的妙門,絕不孤起,必從主體隨生於十方世界,專為針對無量的機類,得同時說法。
  以上所舉《華嚴經》的教理說,實際上乃以78910等的事事無礙門,才是所展開的真實妙旨。
  2、《華嚴經》要品的解釋
  關於法藏大師華嚴思想的組織,乃以《華嚴經》各品主要部分的思想為基本。如第一會世間淨眼品,即所依處的器世間,與能化主的智正覺世間,乃所化機的眾生世間,稱謂世間。但依處的器世間,更分以寂滅道場的別處與華嚴世界的通處;化主的智正覺,分為三身、十身;化機的眾生,可再分為同生、異生而解釋。淨眼是針對器世間的洞徹,智正覺是現象,眾生乃照囑;故如來對眾生所應的顯現,即屬世間淨眼,然其顯現的處與時,乃此品的中心思想,故以現實的處所,即摩竭陀國菩提樹下的別處互融於通處的盡十方華嚴世界。
  第二會至第六會,其第三分中,前差別因果為中心的是十地品。而十地品所占《華嚴經》的地位,在龍樹、世親大士的理論思想上是很顯著的。如依藏大師對此品根本思想的解釋,乃由十義而展開,即:(1)約本:不可說果海性;(2)所證:離垢真如;(3)智:根本、後得、加行三智;(4)斷障:離二障現行種子;(5)年修:初地乃願,二地是戒,三地禪,四地乃道品,五地是諦,六地緣生,七地菩提分,八地淨土,九地說法,十地受位元元的配置;(6)修成:初地屬信樂,二地是戒,三地乃定,四地以上即攝慧的四行。在慧行中,四、五、六地是三乘慧,七地以上即菩薩慧;(7)顯位:證位、阿含位的二位;(8)乘法:初、二、三地是世間人乘,四、五六地乃世間三乘,八地以上為出世間的一乘;(9)寄行:行于十地,成就檀等十度;(10)顯報:顯現十王事相為皆歸。
  藏大師對十地品思想的貫穿,乃六相說。所謂六相,是依初地的第四修行願為主體論。即:(1)明教興:即六相說以顯緣起圓融法,此理現前而惑障一滅一切滅,行位是一成一切成。(2)論種類:不但以會事入理,即入理圓融於事為六相的立場。(3)明所出:顯示十地品第四大願中的經說為旨趣。(4)建立:由六相緣起而成立論,即緣起的本末關係分為三段而解,末依於本而分起、不起;即起,即帶於本,而分別同與異;更於帶本的末,收攝於本。又因的三重本末相對,構成緣起的看法,故六相就必然由此而產生。(5)問答抉擇:六相能於奪盡逆互的各他相,如順相即各各能互成立。(6)釋門:在五段釋門中,乃依世親大士的解釋;而整個十地品思想的構成,尤其以世親大士的六相論,除陰、界、入等事的焦點,分別是以本為依止而滿本,同相乃入,異相是增相,成相是略說,壞相是廣說,也不得疏忽。然對於後者,導出藏大師的本末三重關係,更對於前者,乃屬入理融事的六相妙諦精密論斷。
  在第三分中,依性起品而解釋平等的因果,也不容忽略。所謂性起,乃以出智、最勝、所依等三義為內容;即以不改為性,顯因為起,屬如來的性起。若以真理為如,依性顯用而起為來,即如來就是性起。故性起遂以十門的組織而論成,即:分相、依持、融攝、性德、定義、染諍、因果、通局、分齊、建立。性起品的內容之十門,盡依如來的根本正覺現無盡法界。
  第四分離世間品,此會乃屬第二會於普光法堂的重說,內容是連接第三會的初起,以行為主體。而此品即性起品對於果所起的行用,故性起品乃屬普賢行品之果,及離世間品所起之用,仍以果顯現行用,明示離世間品的性起為其具體內含的妙論。
  最後第五分的入法界品,即從果現的行成立證的妙諦,即由解而依因成果,且對於行也是依果所現的行,是故所謂證乃依行始能成立。故證是依果現之行趣入果成的法界,即是如來的顯現,證入法界的論調,故藏大師依法界所入,分別:有為、無為、亦有為亦無為、非有為非無為、無障礙等五種,再順次而解釋:唯識、真如、如來藏、絕相、無礙,及以對此以能入而展開的淨信、正解、修行、證得、圓滿等五門,強調一之能入,通於五的所入;一之所入通於五的能入,互為對應五之能入與五之所入,且信解行證,都屬法界的能入,法界的所屬也是所入的境,而且是普攝圓融的無障礙法界,得圓滿能入的妙趣,能入所入亦是具足法界全貌圓成所顯現境界。
  四、法藏大師法界緣起說的組成
  通過對上舉《華嚴經》要品的解釋,即可顯現法藏大師成立華嚴思想的根本背景,但從《華嚴經》整體上獨特的說相結構看,卻是依《華嚴經旨歸》中的十門、《華嚴策林》中的九義,及《五教章》的施設異相的十異為主要組織。這些都是由《文義綱目》、《探玄記》的注釋而發展教理組織的程式。但其組織基礎,仍依《華嚴經》之如來顯現為圓成法界的組織論。
  所謂如來顯現的內容,乃站立在緣起觀上而論,故法界緣起,即以正覺的《華嚴經》思想為基本,所以成立緣起論為藏大師成就其思想體系的基礎。因此,華嚴的宗旨即該攝因果二門,因是普賢的行願,果乃舍那之業用,是以諸界為體,緣起為用,體用全收,圓攝於一際的妙論。
  藏大師對於經義的詮明,特以十玄門十義十對擴展而顯示十無礙,即是以十玄門為一經的根本思想,將經內所含妙意,以法相圓融的十因來樹立緣起的基礎而開顯妙旨。
  藏大師為鞏固智儼大師的緣起說組織,乃承其思想以染法、淨法、染淨合說三種來樹立法界緣起組織。
  所謂染法緣起,分為皆集一心門、攝本從末門、攝末從本門、本末依持門等四門;淨法緣起則分為本有、修生、本有修生、修生本有等四門;染淨合說乃分為翻染現淨門、以淨應染門、會染即淨門、染盡淨漏門等四門。對於染法,乃依智儼大師的緣起一心與依持一心擴展為四門,至於染淨合說即是藏大師新成立的卓見。他對第三說的焦點,乃針應智儼大師的染法攝末從本門,將淨法對染而別立一門。
  法界緣起說的樹立,成為如來藏緣起思想的體系。如此的緣起說組織,仍依《華嚴經》的根本思想之十玄門,總攝緣起說體系而成立。故繼續之而解釋十地品的一心,使有關十重唯識組織得以更明顯。即:相見俱存、攝相歸見、攝數歸王等三為始教。次即以末歸本、攝相歸性、轉真成事、理事俱融等四配於終、頓二敦。接下來的融事相入、全事相即、帝網無礙等三,乃圓教中之別教,總具十門成就同教的組織。
  對於始教位的三重,乃依《攝大乘論》、《唯識論》、《解深密經》、《二十唯識論》、《觀所緣論》、《大乘莊嚴經論》;而終頓二教的四重,即依《楞伽經》、《勝曼經》、《寶性論》、《起信論》等而解釋。但前者是依阿賴耶識思想,後者是如來藏思想,然智儼大師的心識說,乃依《攝論》思想的始終二教說而闡明。但藏大師卻是依《起信論》而解釋;且將《攝論》配同於始教位。《地論》於十地品,乃全部被《華嚴經》攝盡,即阿賴耶識緣起與如來藏緣起,共為法界緣起的體系。故藏大師的緣起論組織則屬兩者間的綜合。故所謂性相融合,即屬其教理組織的方法論,尤其屬圓教的後三重,即依《華嚴經》而融合前二者成就第三立場的法界緣起,乃藏大師獨自的卓越見地。
  如果以理事而論,即是緣起相由、法性融通、緣性雙顯、理事分無等四門。如以因果的顯示,即究竟果證隨緣約因而解釋十玄門的妙旨。又將緣起相由與法性融通展開為無礙十因,即緣起相由,乃針對事,法性融通是理,故事事無礙的論證,最終歸攝於緣起相由。故藏大師常以緣起相由門作為顯理的旨趣。
  緣起相由門分為:諸緣互異的異體門、諸緣互應門的同體門、應異無礙門的雙辨同異等三門。此三門各具互相依持的相入與互相形奪的相即,及體用雙融的即入同時等三義。將之再組織成立的是十義,即:諸緣各異、互遍相資、俱存無礙、異門相入、異體相即、體用雙融、同體相入、同體相即、俱融無礙、同異圓備等:但第十的同異圓備蓿總結,而二門的即入是內含本法的三義所展開。是以諸緣互異門稱異體門;諸緣互應門稱同體門,而應異無礙門則由無礙所綜合。因此,緣起無礙的論證顯理即歸攝於同體與異體的兩面,也可以說是相即相入原理性的妙旨。
  五、法藏大師的判教理論
  l、五教判的基礎理論
  法藏大師的判教論乃承智儼大師的判教思想而構成自己的思想理論,即是以小、始、終、頓、圓組成同別二教,但仍是依緣起論為中心。如果僅以判教而論,則是以華嚴理論為基礎,展開階層體系的原則。另外對實踐性的組織,也依《五教止觀》而樹立,這在智儼大師的五乘組織裏已有明顯的敍述。
  關於成佛論,藏大師雖承智儼大師的思想,但其針對小乘的法相,以七十五法、六識的立場,卻未發揮盡致。在終教,乃廣說法相,少說真性,雖以百法、八識為主體,卻仍不達究竟境界。終教即少說法相而廣談真性,以會事入理,八識乃依如來藏而成立。頓教不說法相,唯辯真性,故泯八識差別相,將一切法,歸納於絕言的真理。圓教乃無盡法界,顯明緣起無礙。然總論之,唯是如來一大善巧,作為攝化眾生的方便而已。如將之展開為二,即一乘與三乘,更開為三,即小乘、三乘和一乘,再開為四,即別教小乘、同教三乘、同教一乘、別教一乘,或小乘、漸教、頓教、圓教。若再分為五,即由漸教分成始、終二教,組成五教判的妙論。
  然而不能局限五教為判經的歸宿,唯依此為主觀而顯示經論的理體,由之導入理趣,為通達諸經論的指南而已。故所謂判教論;必須具備嚴密的理論為原則,決不只是針對各經論或宗派的分類為目的。如五教的基礎理論,乃以法相與真性為中心,性相融會而樹立圓教,以相而論時具性:以性具相,即兩者不離而融會為旨趣。
  五教之說,始於法順大師的《華嚴五教止觀》智儼大師繼承其說,於《華嚴孔目章》中的約五教而明諸法。藏大師承五教之旨,於《華嚴經探玄記》和《華嚴五教章》中大成其說,正式建立華嚴一宗判教之體系。
  法藏大師的十宗判教理論亦不出五教組織,且將十宗中的前六宗,即:我法俱有宗、法有我無宗、法無去來宗、現通假實宗、俗妄真實宗、諸法但名宗等與小乘部派思想看齊,幽第七一切皆空宗為始教,第八真德不空宗為終教,第九相起俱絕宗為頓教,第十圓明具德宗乃法界性起的一乘圓教。
  關於同別二教思想,是根據智儼大師的理論而述。但有關其體系的組織,建立完整的一乘思想,乃藏大師的卓越成就,然其根本思想的淵源.仍以海印三昧的啟示,而樹立別教性海果分不可說緣起因分不可說的因果二門。此乃依世親大士的十地品
  由法順、智儼大師的傳統思想而展開一乘十玄門;且依《華嚴經》為主體的配合組織成立華嚴思想體系。
  2、四教判的意趣
  法藏大師的判教論,為緣起論的統一,樹立圓教法界緣起的基礎理論,乃是對於始終二教的綜合判。對於始教,即以為主體的龍樹、提婆大士的中觀系;對於的問題,乃依無著、世親大士的瑜伽系。組織大乘空有系統而成立華嚴思想。但此綜合統一的理論,卻是以終教而針對如來藏緣起說為主體論。
  藏大師關於如來藏緣起說的理論,乃以《楞伽經》、《密嚴經》、《起信論》、《法界無差別論》為依據。有關《楞伽經》的地位,即以隨相法執宗、真空無相宗、唯識法相宗和如來藏緣起宗等四宗教判組織來顯明。
  所謂隨相法執宗即屬小乘諸部經論;般若等經及中觀等論屬於真空無相宗;解深密等經及瑜伽等論屬於唯識法相宗:楞伽、密嚴等經及起信、寶性等論屬於如來藏緣起宗。四宗之中:一隨事執相說是小乘諸師所立:二會事顯理說,是龍樹、提婆所立;三依理起事說,是無著、世親所立;而四理事融通無礙說,是馬鳴、堅慧立。藏大師認為此四宗於諸經論中,亦有交參之處,並無前後時限差別。
  藏大師對緣起說的組織,依《起信論》而成立,而且批判戒賢、智光論師的判教論,戒賢論師所主張的《解深密經》,乃攝生寬狹與言教具闕;智光論師的《大乘妙智經》乃益物漸次與顯理增微,故都未盡理想,所以綜合二者,而組成獨具特色的四宗判教論。
  六、法藏大師的華嚴教理體系
  1、三性與因緣
  法藏大師的華嚴教理的根本體系,乃以三性、因緣、十玄、六相四部分組成。三性說是法相理論中實相論的一面,即由種子說的緣起論思想為主要學說而發展。但藏大師的思想,卻與真諦三藏的攝論派及玄奘大師的唯識學派不同。
  藏大師的三性論,乃緣由法相的三性說,以法性為主體而解釋如來藏緣起的互融無礙,成為華嚴思想中的特殊卓見。法相的三性說,根據依他起性為主觀,而不認圓成實性的隨緣。而且以遍計所執性為所執之境。對此,若以法性而論,即以真實性為主體而顯示隨緣,即以真實性為主體而顯示隨緣,以分別性為能執之心。然藏大師的三性論中心思想,前者針對依他遍計,即假與妄的分別;後者乃真實依他,即真與妄的對立。所謂依他性,乃仗真實性的隨緣而成立,故將能執之心的根本無明,加以分別性為妄的解釋。分別性是:虛妄心,構劃計度,不稱境故,名為分別,就能為名,因為分別依他成立,故謂依他性。最終以真妄交徹,本末無礙,性相融通為三性論的結論。
  藏大師對於三性一際,舉一全收的圓融無礙引證解釋,可以說是依據真諦三藏所說而來。對於法相教理,即由《起信論》思想,融會於如來藏緣起說以導入真諦三藏的攝論體系。
  法藏大師對於因緣論即種子說,乃依智儼大師的緣起說為理論基礎而演繹。即將三性說加上無盡緣起說,組織在華嚴思想體系之中。因緣論亦是十玄緣起說組織的根據所在。藏大師是以正因對緣而成三義,限定直接的因果關係為親因緣的因,認其自體具空、有二義,故成六義。其相對的即增上等三緣,果亦限於親因緣的自果,然果唯具空有二義,其自體為他因時必具六義。故因果不屬存在性、固定性,乃屬作用性、交互性的妙用。故于阿賴耶識的因果,顯現熏種時雖現行而具六義,雖是種子,但對果卻是唯有二義而已。
  用因緣論來與龍樹大士的八不對照時,即六義屬肯定性,八不乃否定性的顯示。有關六相的問題,智儼大師亦有提示,但藏大師有更明確的規定:六義是依緣起的自體,六相是緣起的義門。六義依六相為趨入一乘的方便道,然六義自體是一乘的自然緣起為理論中心。即因體的空有,以相即而導引,因用的有力無力,依相入為主體。對緣于待不待,成立異體、同體,而異體與同體乃體之相即與用之相入。此為十玄門緣起無礙的理論基礎。
  2、十玄與六相
  有關十玄門的組織,乃依《一乘十玄門》的思想而來,即由智儼大師授與藏大師的思想繼承而完成,其一為因緣論上所見的論理性為根據,其二為鞏固事事無礙的明確性。藏大師將異體、同體、相即、相入的原理,依因緣論為基礎而闡述十玄門。即於事的對他性是異體,對自性是同體的分別,乃《一乘十玄門》所明,但關於體乃相即,於用規定相入,在智儼大師尚未明示,至藏大師依因的論理性而演繹始顯出其特色。以此可以窺見藏大師的思想體系的獨特成就。
  後世稱智儼大師所創立的十玄為古十玄,法藏大師所繼承和發展的為新十玄。現根據法藏大師在〈<華嚴經探玄記>〉中提出的新十玄略作闡述:

  、時具足相應門:緣起諸法,同時圓滿具足而又彼此互相照應。一切諸法都是相即相入,互為一體的關係,同時圓滿具足,同時相應無礙,依緣起之理而成立。
  、自在無礙門:從空間上看,一切諸法似乎有廣狹之間的對立和矛盾,但在事事無礙的境界,其廣狹之間的對立和矛盾,通過相即相入的媒介,可以圓融自在而無障礙。
  、多相容不同門:此是從一切法的作用而言。所謂多中有一,一中有多,多有含一,一能具多,然又不失一、多之相。
  、法相即自在門:緣起諸法,從本體上講都是一樣。得一即得一切,得始即得終。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相入,圓融自在。
  、密隱顯俱成門:一切法都互有隱顯,隱中有顯,顯中有隱,而隱顯一一之相,同時成就,無有先後,互不妨礙,圓融自在。
  、妙相容安立門:諸法大小相狀無礙自在而相容,每一法中,以小入大,以一攝多,小中現大,大小相容,互不為亂,無礙自在,不壞大小,一多之相,同時顯現於一門之內。
  、陀羅網境界門:借因陀羅網為喻,以闡明緣起諸法,相即相入,即互為條件,互相攝入,融為一體的境界。
  、事顯法生解門:隨托一事,即能障顯一切事法,皆互為緣起。所托之事和所顯之理俱圓融自在,無別無二。
  、世隔法異成門:一切法門顯現或存在於十世之中,在時間上雖有前後長短差別,但都相即相入、圓融無礙,百千大劫為一念,一念即百千大劫。
  、伴圓明具德門:一切諸法,相互交徹,互為主伴。隨舉一法,其他諸法都伴隨於此,同時具足一切德相。
  藏大師用十玄的理論闡釋法界緣起,使其在內容上更為複雜和豐富,可以說比業感緣起、賴耶緣起和如來藏緣起的內容更豐富,達到了佛教緣起論的最高峰。
  所謂六相說,乃十地品初地的第四願,以總、別、同、異、成、壞的六相為淵源。藏大師於<<華嚴五教章>>,詳述了此六相之理。據〈〈五教章〉〉看,六相的名義如下:(1)總相:一含多德故。(2)別相:多德非一故,依止,滿彼故。(3)同相:多義不相違,同成一義故。(4)異相:多義相望,各各異鼓。(5)成相:由此諸義,緣成成故。(6)壞相:諸義各住自法,不移動故。
  六相之中,總相、同相與成相,是屬於圓融門,別相,異相與壞相,是屬於行布門。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相即相入,所以總相即別相,別相即是總相,同異、成壞各種二相亦然,都是相即相入的,六相圓融,所以萬物無不圓妙,這是由六相所明的事事無礙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