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教簡介=觀音寶鬘集--13

2012/06/18 16:12

此中,心太過於上揚,或者心太過於下沉,行者本身應該在相順于自己的修證經驗上,把這些缺失一一予以去除,到最後,心絕對可以於所緣境得到安住。


什麼是中量的止呢?當行者斷除了昏沉掉舉的缺失,於所緣境能夠安住,而漸次漸次的產生一種心輕安,一種心思輕安的覺受,而後基於心輕安的生起再進而生起身的輕安。當行者生起身心輕安的時候,能夠把身心的不堪能性,身心的粗重性,一一予以去除,也就是對於修學善業那種不歡喜心,不堪能的身心都予以去除。當行者能夠在具有身輕安以及心輕安之上,於所緣境完全能夠置心一處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就稱為俱量的止。當我們證得俱量止的時候,於任何善業的所緣境都能夠如所欲求的予以安置,沒有障礙。在講到我的時候,我包括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五蘊好象都是我的隸屬者,它是屬於我的,我是能夠操縱者。但事實上,我們都是為心所主宰,為心所控制。可是當行者得到俱量止的時候,可以反過來,能夠控制心。可以控制心的時候,行者就能夠完全如意安住于要所成辦的善業了,那是止的效用。因此,我們說要得到俱量的止,要去成辦止,它的方便是我們剛剛提到的,來自於能夠斷除昏沉掉舉的正知與正念力,也就是以正知、正念力去成辦「止」。


正知與正念的訓練,就來自於增上戒學。此中關於增上戒學,也就是別解脫戒,它有幾項的分別,幾項的種類,可以分為出家的別解脫律儀與在家的別解脫律儀。在家的別解脫律儀,也就是在家戒,有八關齋戒與五戒;而出家戒有沙彌、沙彌尼戒,以及比丘、比丘尼戒。


我們的大悲善巧世尊,為了能夠救護、救拔他所要教化的眾生,觀待祂所要教化眾生的能力根器機宜而施予不同的教誡。這一切教誡的根本在於斷除十惡業,也就是行持十善業。什麼是十惡業?就是屬於身體的業有三種:殺生、偷盜、邪淫;屬於口(語)的業有四種:就是妄語、兩舌、粗惡語、綺語;屬於心的業有三種:就是貪、嗔、癡。在了知行持十惡業的過患,當有外境迫使你去造作十惡業的時候,心起一種防護的心不去造作,這稱之為斷十惡業,也就是守護十善。能夠行持十善業的話,它的果報就是人天的果報。事實上,別解脫律儀,它是一種出離戒,是一種救畏的戒,也就是說必須在出離心的攝持上去防護守護這個戒,為了能夠得到解脫而持守的戒。


而要如何清淨持戒呢?這必須有一顆戒慎的心。比如說,我是一個佛弟子,我是個比丘,日日夜夜我要以正知的力量一直觀察我的身口,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就會違背我的律儀。以正知的力量去觀察,然後亦以一種戒慎的心去予以守護,就稱為持守戒,即是清淨持戒的內涵。


行者本身基於正知與正念,一直去觀察到底有沒有相違。如此,正知與正念就會愈來愈廣增。也就是經由增上戒學的修學,可以廣增,可以堅固我們的正知力與正念力,進而修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及增上定學的修學,就是〈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住四正斷。而於厭患三苦的行苦之上,升起欲求解脫的心,致力於增上三學的修學,這一點是整個佛教宗派所共同一致的。


在增上三學的修學之上,能夠更進一步以大慈心、大悲心為攝持,為修學,要能夠完全成辦所有眾生的離苦得樂,令眾生的痛苦完全去除,要安立這樣一個誓言,發下這樣一個誓言,也就是說為了能夠成辦利他,完全能夠究竟徹底的,把所有眾生離苦得樂的責任,完全承擔,行使利他之行。而行持的方便,就是要斷除自己的煩惱障、所知障,也就是說我要成佛,換句話說為了利益眾生我一定要成佛,這就稱之為菩提心,這是在增上三學上加上菩提心。以上就稱之為大乘佛法修學的內涵。


我們更進一步來解釋什麼是菩薩道,大乘或說是菩薩道,事實上它的心思是基於發心——發菩提心,行持是基於六度。于發菩提心之上行持六度萬行,所得到的果位是一種斷除輪回系縛的佛的果位,這樣子的內涵我們稱之為菩薩道。因此,凡是一個菩薩,他要修學大乘道的話,他必須以聲聞緣覺乘所教示的內涵為根基,而在這之上修行大乘佛法,其次再以大乘的顯乘的內涵為基礎,才進到密乘的修學。密乘的甚深與善巧主要來自於它能夠很快的生起止觀雙運之道。要能夠成辦這一點,主要是來自于修學本尊相應法。要能夠修學本尊相應法,則不得不有空性慧。如果沒有菩提心,只有修學空性慧是不可能成佛的。如果行者沒有小乘的出離心為基礎,沒有具足出離心,修學大乘法是很困難的。所以承前所說,小乘、大乘、密乘這三者一貫而修,依次而上的修學很重要。


今天我簡要的闡述一下大乘的內涵到此為止,很感謝大家。大家很有欲求心到這兒來聽受教法,我很感謝,我很歡喜。我們都是一樣的,我們都是人,我們同樣都是佛弟子,而且我們同具佛性。如果我們努力的修學,一定可以像佛一樣的成佛的。如果我們能夠如法相應的修學的話,很自然的,很隨順的,人生就會很快樂。在這之後,我要做一個祈願與回向。感謝大家!


五、佛法即心法


各位男女二眾的佛法弟子們,來到這裏歡迎我,我非常感謝各位。西藏的藏傳佛教是小乘、大乘、密乘圓聚,並且可以同時修習小乘、大乘、密乘的修法的佛教傳承。


所以,眾生在宇宙上,可以同時修學小乘、大乘、密乘的佛教之法,這對於去瞭解、去深入整個佛教教法的道體,有相當的好處。


其實,我個人對佛教也不是很懂,目前還在繼續修學深度二道的佛教,而我平常對大家介紹佛教的時候,都從「見」和「行」上去介紹佛法。


什麼是佛教的見和佛教的行呢?「見」是緣起見,「行」是無害行。


雖然講到緣起見時,佛教的各宗各派所說的案例,有越來越多的差異,但是,佛教各宗各派的共同認許的是——任何的苦樂得失,都是基於因緣而後至的。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快樂,不要痛苦;而「想要快樂,不要痛苦」,並不是來自無因無緣而生,也不是來自不相順的因緣而生,而是依著相順的因緣而形成,所以我們既然想要快樂,就要承接快樂之因;不想要痛苦,就要有去除痛苦之因。那麼,什麼是相順的苦樂之因呢?就是:如果一個眾生,去傷害別人的話,自己就會得到痛苦;去利益別人的話,自己就會得到快樂。


因此,「苦樂」是基於因緣而生的緣故,既然自己不想痛苦,想要快樂,想要離苦得樂,應該不要傷害別人,去做無害行。


關於無害行,有二個次第,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屬於較低層次,就是—不要傷害別人,不要傷害眾生,僅僅這一點。第二個階段屬於較高層次,就是—不但不傷害眾生,而且更進一步去利益眾生,這是無害行的第二階段。


因此,我們在每天的生活裏,應該盡可能每天去做無害行,甚至去行利他行。那麼為什麼要斷除傷害行,去行無害行,行利他行呢?並不是因為佛陀說的,我們就去做,而是基於緣起的自信,緣起的體信,而去無害行。


因此是基於緣起見的理由而去行無害行,也就是基於大悲心為動機之上,去行持無害行的行儀。具有無害行利益眾生的行持之上,我們再來做念佛、禮拜、供佛的行儀,這樣才好。


因此佛法事實上是心法,它不是只有念誦禮拜,這是身口的行為而已。事實上,身口意三門,是以心為主,如果「心」安樂清淨的話,很自然身、口就會上行,這是佛教最重要,也就是以修心來調和身、口。


所以我這樣講,平常我們佛教徒更應該去修持我們自己的心,調和我們的心,並觀察我們的心,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也是我所要講的。我進一步呼籲,請大家能夠互相幫助、互助協助,特別是對很貧苦的、有疾病的,或悲苦的人,尤其要極力去幫忙。


佛陀住世時,比丘病了沒人服侍的時候,佛陀親自為他喂服湯藥。而佛陀也曾經對於阿難尊者做過類似的事。


最後,我要來一段禱告,我的祈願文有二個:第一,願每位眾生都能心地善良;第二,願不同教派,不同修習佛法者都能夠和順、和睦,互相融合,這就是我的祈願。


六、生命的目的


我認為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從呱呱墜地開始,每一個眾生都在追尋快樂與避開痛苦。不論是生活條件的好壞;不論教育程度的高低;也不論意識型態的異同,我們內心深處都在渴求快樂、滿足。至於整個虛空是否有其他更深層的生命意義,我不太清楚,但是我可以確信,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附有讓我們的生命快樂的任務,因此,找出可以成就極大快樂的泉源,就變得非常的重要了。


人,不論美麗、和善,或是平庸、彆扭,就像你我一樣,終究是人;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渴望快樂和厭惡痛苦;同時,他們趨樂避苦的權利也和我們不相上下。好了,當你承認所有的人在追求快樂以及獲得快樂這兩方面都是平等的,你自然而然會對他人會產生人溺己溺的親近感覺,透過使你自己逐漸熟悉這種一視同仁的利他心,你就會培養出對他人的責任感,一種積極協助他人克服障礙的心願;這種心願,是沒有選擇性的,它一視同仁。只要有人和你一樣的經驗樂與苦,即使他們中有一部份人的行為是惡劣的,你也沒有理由去分別善惡而改變對他們的關懷。培養慈悲心方法:我們應該從去除「憤怒」與「仇恨」這兩個對慈悲心最大的障礙著手。眾所周知,這兩種情緒威力非凡,足以把我們整個心思弄得大亂。然而,他們是可以被調服的。如果我們不能做到,他們將折磨我們,並且阻礙我們去追求因慈愛之心而生的喜樂,所以,一開始是有必要去瞭解憤怒究竟是不是有價值的。


有些時候,當我們因某些不利的情況而覺得洩氣時,憤怒確實能帶給我們較多的能量、自信和決斷力,因此,看起來似乎是有幫助的。但是,我們必須仔細檢視自己的心理狀況:雖然,憤怒能夠帶給我們額外的能量,但如果仔細去分析,我們其實會發現,這種能量的本質是沒有方向的。我們沒辦法確定他的結果究竟是好、或是壞,因為它把我們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份——理性——遮敝了。


所以,憤怒的能量是極不可靠的,它可能引發一種極具破壞力或不幸的行為。更有甚者,如果憤怒發展到極端,會使一個人完全失去控制,因而做出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反過來說,我們倒是可以去培養一種具有同樣威力,但卻比較容易控制的能量——不僅發自慈悲心,同時也來自理性和耐性——這些特質正是憤怒的最佳解藥。


但,不幸的是,許多人卻誤將這些特質當做是軟弱的象徵;我認為正好相反,他們才是內在力量的真正的表現。慈悲心的本質是謙沖、平和與柔軟,但卻是非常的有威力;只有那些極易不耐煩的人才感覺到不安全與不穩定。因此,我認為,「發怒」才正是一種軟弱的表現,所以,當問題發生時,僅量試著保持謙和誠懇的態度,並把所遭受的種種當做是公平的。


當然,其他的人可能會乘機占你的便宜,如果你這種與世無爭的態度而導致他人變本加厲的不易行為,那就採取一個較強硬的立場,但這必須出於慈悲心。如果有必要表明自己的想法,及採取強硬的對策,請不要出於憤怒或懷有惡意。你應該明瞭,雖然看起來,你的對手是在傷害你,但是,實際上最後他必然只害到他自己。為了防止你自己因自私而採取報復的手段,你應該喚起自己實踐慈悲心的欲望,並且負起責任去幫助對方,以免他們自食惡果。由於你所採取的對策是出於理性和平和的抉擇,因此它較有效,也較正確及有威力。出於憤怒而採取的報復手段,因為是沒有方向的能量,所以鮮少擊中目標。


七、甘露潤群生


我們共同的目標是什麼呢?我們都希望在心靈上建立快樂。團體是為了眾生的快樂而建立的,不像政治上的團體,你的團體,我的團體,大家分得很清楚,而是要團結和諧,互相配合。


所謂的改善,並不是只從外在物質的改善去定義的,而是在物質生活進步的同時,內心也要提升,要改過向善,這樣才有辦法得到真正的改善,這樣才是合法——與法相應。


物質生活進展得相當快,但是,如果只有在物質進展上努力的話,以後會因為太偏重物質而帶來許多大家不願得到的痛苦。為了避免這些痛苦的產生,在外在物質發展的同時,我們的內心也要隨著進步,必須去除內心上的困擾,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而且,我們代代相傳留下來的中國佛教傳統,是我們父母留給我們最好旳東西,要好好的保存它、維護它,絕不能讓它衰敗、失去。


我時常說佛教的內容大致可從意樂以及行為兩方面來說,也就是緣起性空的意樂,以及不損惱他人的行為。所謂不損惱他人,就是以慈悲心去對待他人。如果我們有「無害」他人、不損惱他人的行為,那麼不止鄰居和睦相處、社會能安樂,整個世界都能和平了。


緣起性空的道理是很深的,我們必須瞭解,一切法都是緣起相,必須要因緣和合才有辦法生起。透過這種思惟,我們能進一步的,更廣大的瞭解一切法。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生起的,不管是痛苦或是快樂,都是因緣和合才有辦法生起。如果不瞭解這一點,只是看到暫時的,眼前的快樂或痛苦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廣大的去對待,什麼叫做快樂?什麼叫做痛苦?一般說來,假使快樂的因緣完全聚合,你不須要去追求快樂,快樂就會自然生起,痛苦的生起也是這樣。所以,透過這種緣起的思維,我們現在就會去積聚一切快樂的因,我們去種這些因,讓這些因結合,這樣我們才有辦法生起永恆的快樂啊!


緣起的道理是說一切都是由因緣而產生的,而因緣的本質可以變化的,它是慢慢、慢慢地在改變的,這與科學上「進化」的論說是很相似的。現在科學家也相符、證成佛陀所說的「因緣是可以改變的,是無常的」這個道理。


我認為所有的宗教中,佛教所說的教法,與科學家實驗出來的是相符合的,但是這並不代表佛教是最好的,因為符合自己的根器與智慧,能對自己產生作用的宗教,才是最好的良藥,我無法說什麼是最好,但佛教確實有辦法給人類福祉,讓人類社會產生安樂。以我個人的經驗,我可以證明佛法對我確實是有幫助的,當我遇到挫折,使我灰心、沮喪時,我會用佛法的道理,更進一步的瞭解今生的快樂或痛苦只是短暫的,它並不算什麼。因為《入菩薩行論》裏有一句話:「只要眾生的痛苦存在,我一定會來這世間救眾生。」透過這樣的思惟,我可以覺得今生的痛苦是短暫的,是不用在乎的,因而可以改善內心的痛苦、去除內心的痛苦。


雖然佛法有能力淨化我們的內心,但學佛之後可以馬上有這種力量,讓我們去除內心的煩惱嗎?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因果是絲毫不爽的,所以我們要恒久的培養、串習對治煩惱的力量。尤其在修持的時候,不能覺得某個法門好,就專攻一個法門,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心會緣許多的境,必須透過許多角度、修持許多法門,才能真正對治內心的許多煩惱。因而佛陀善巧的說了許多的方便法門,讓我們淨除內心的污垢,所以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但學習之後,要把所學的法門濃縮、收攝。


阿底峽尊者在西藏寫了一部《菩提道炬論》,宗喀巴大師應用這部論寫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廣論中就包含了八萬四千法門的精華,因此,日常法師現在所教你們的廣論的內涵,是真正對你們有大利益的。我們在學習廣論時,要想廣論好比科判一樣,假如我們要緣廣的話,它可以緣到任何一個法門。例如,我們要思惟空性時,可以用廣論的內涵去緣空性、緣菩提心,假如要收攝,就再回到廣論的道次第裏面。要這樣去學習。


今天就到此為止。希望你們繼續努力下去,希望你們一切障礙都能消除。謝謝大家。


八、快樂是人生的目的


我非常高興能與各種宗教團體的朋友會面,以交換彼此之間的知識和見解。由於科技的發展,世界各地的經濟狀況,都有長足的進步,然而無論是物質發展非常發達的國家,或是較貧窮落後的國家,都同樣面臨人類老病死的基本問題,在這種情況之下,本人深感各種宗教傳統朋友們,都應該肩負起責任。換言之,物質上的舒適可以經由金錢來提供,而精神上﹑心靈上的舒適,就必需藉助於宗教。因此,誠如我曾經所提過的,各種宗教的修持與現代的社會,固然是息息相關,可是在某些情況之下,也產生了分歧和動亂的來源,由此可見,人類固然需要宗教來安頓身心,更要經由宗教的共同努力,來泯除人類所發生的種種問題。所以要解決人類的問題,必需透過宗教的和諧來達成。我個人認為要達成這個目標,可以有下列四種方式,第一種方式:透過與各種不同宗教團體的學者見面,彼此交換意見,互相瞭解其中的差異。第二種方式:與各種宗教團體的修行者見面,來交換彼此的純真性。第三種方式:由各種宗教團體的信徒,組成一個朝聖團,到不同的宗教聖地朝聖,如果可能的話,大家可以一齊祈禱,否則也可以用靜坐冥想的方式進行。第四種方式:初期由教皇召集的世界各宗教領袖,在義大利舉行領袖會議,這樣也可以對世人發出強而有力的訊息。今天在此地,我們已經進行第一種及第二種方式,我感到非常的愉快。


從小時候開始,對於回教徒頭上所戴的小帽子,我就已經很熟悉了,因為在我的出生地,以及後來所駐錫的拉薩地區,就有很多的回教徒,自從第五世洛桑嘉措至今,回教徒在西藏已經有四百年的發展歷史,回教徒與西藏政府之間,也建立了非常和諧友善的關係,一般而言,回教徒非常的文雅有禮,彼此之間亦從未有過爭論或鬥爭,據我所知,在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之前,西藏六百萬人口當中,應該有十萬人是回教徒,我今天深感榮幸,能在這兒與回教的朋友見面。


有關天地教的朋友所提出的----身心靈如何淨化,如何提升,如何安頓的問題,從佛教的觀點來說,所有的一切,都是源自於內心主動的力量,所以人們的問題和煩惱都是受到負面情緒的左右,例如嫉妒﹑煩惱……等,要對治這些負面的情緒,就必需具備慈悲心﹑包容心﹑關懷心。因此佛教的修行法門,就是要發展空性的智慧,唯有發展空性的智慧,才能升起包容心﹑慈悲心﹑關懷心,並消除所有的煩惱。就我個人的修行經驗而言,如果我們的內心能夠寧靜,那麼所有的一切難題都可以得到解決,外在的逆境也可以從此改觀。


我個人深信精神的修持可以有二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有宗教信仰的精神修持;第二種方式:沒有宗教信仰的精神修持方式。第一種具有宗教信仰者,到底還是屬於有限的少數,大多數的人多為沒有信仰的無神論者,在日常生活中,第二種人與宗教毫無相關。對於沒有宗教信仰者,個人認為基本的人類價值,例如:關懷別人及具有責任感,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唯有關懷和責任感,人類及社會架構才能夠存續。


人類信仰能充份的開發,有賴於人權和宗教信仰自由,所以人權和宗教信仰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生存的磐石,這是非常的重要。有關於基督教的朋友所提到的人權問題,個人深信創造力能充份發展人類的潛能,促使社會進步,所以無論是在經濟的層面或是其他領域,我們都必需要有創造力,假使人類的思想受到抑制,人們沒有思想自由,沒有言論自由,那麼就無法充份發揮人類基本的潛能。


一般而言,我認為「快樂」是人生的目的,雖然對於未來,我們無法獲得保證,但是我們仍然抱著希望來生存,倘若我們失去了希望,或者完全喪失了希望,生命就會縮短,因此我們是因希望而存活的。換言之,我們是活在希望中。希望的意思就是指好的事情,而不是壞的事情,因此對於天理教的朋友所提出的|—生命歷程的最終目的為何,我們可以作個結論,人生的目的就是快樂,就人而言,快樂可以有遠端的快樂和近程的快樂,由於人類自恃的不同,我們應當多思考人類遠端的快樂。



九、羅桑嘉措如是說


關於慈悲


慈悲不但是所有人類進化的大道,也是人類存亡絕續的道路。凡能生起利他之心的人,就必然是位真正值得吾人景仰尊崇的物件。因為內心生起無限利他之心,不只是個人世界喜悅和幸福的泉源,更能利益無數蒼生,凡是有緣能與此人相遇親澤之人,即使是十惡不赦之徒,都會在生命中受到極大震撼而改變一生。


人間彼此的相互慈悲可分兩種:一種含有煩惱,另一種不含煩惱。不含煩惱的慈悲,愈審察愈穩定、愈清楚,曆久彌堅。但含有煩惱的慈悲,過 一兩 天就沒了。


當我在陌生之地遇到陌生之人時,我的心裏沒有障礙、沒有隔閡。即使我們是初次會面,我也能像對老朋友那樣與你交談。在我心中,我們既都是人,你們就是我的兄弟姊妹;我們之間沒有實質上的差別。我能暢所欲言,如對老友。有此感覺,我們就能毫無困難的溝通,就能心心相印,不是只說幾句漂亮的話,而是真的心心相印。


愛與慈悲是人類基本的品質,從佛教徒的觀點看來,愛是一種希望幫助他人獲得快樂的態度,慈悲是一種願他人脫離痛苦的渴望。慈悲不是一種自私的心態,並不因為「他人是你的朋友,你才希望他們脫離痛苦」,真正的慈悲甚至擴充到包容敵人,因為慈悲來自看見其他生命的苦痛,其中包含你的敵人。當你看見敵人受苦,即使他們曾經傷害過你,你都能發出真正的慈悲心。


雖然講悲心的主要是菩薩乘--大乘--的經典,其實所有佛教的理念都是建立在悲心上。佛陀的一切教法可用兩句話來表明。第一句是:你必須助人。這包括了所有大乘法。第二句是:若不能助人,亦應不害人。這是全部的小乘法。這表達了一切道德的基礎,那就是不害人。大乘法和小乘法都是立基於愛心和悲心。佛教徒如能助人,即應助人,若不能助人,至少也要不害人。


真正的慈悲來自看見他人的苦痛,你有一種責任感,希望能夠給予人一點幫助。慈悲分成三種,第一種是不由自主的希望眾生脫離苦痛,你不能忍受他們受苦,希望解除他們的苦難。第二種慈悲不只是希望他們離苦得樂,更是一種真正的責任感,一種解除他們苦難的承諾,使他們脫離困境。當你覺悟眾生都處於不恒常的狀態,卻又執著有一個堅實的自我,因此,他們困惑又受苦,你更加深了這種慈悲心。真正的慈悲引發出為他人謀福利的責任感,鼓勵我們把責任擔負在自己的身上。當我們覺悟雖然眾生在本質上是互相依賴的,但他們仍然緊抓住自我存在的觀念,這種理解加強了第三種的慈悲心。慈悲中包含了這份了悟,是最高層次的慈悲。


敵人對我們很有益處,我們需要修練容忍、寬恕與耐性等控制忿怒的方法,來培養我們的慈悲心。一個製造問題的人,給了我們學習容忍、寬恕與耐性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