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教簡介=觀音寶鬘集--12
尊者說:一切操之在我,我們應善用現在,這樣,在生命的最後一天來臨時,我們才能夠回首看到自己活過一個圓滿、充實,以及有意義的生命!
二、『新世紀道德觀』演講摘要
每一個人都想離苦得樂,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現在是二十一世紀的伊始,反觀過去,我們一直以為二十世紀是人類最熱鬧喧嘩的世紀,這個世紀科學和機械生產突飛猛進,經濟管理以及思想產生強大改變,所以思想家、科學家為決解決人類痛苦而努力,但是,眼前的痛苦雖然減輕了,痛苦的本質卻沒有改變。
二十世紀初人們相信軍隊有能力掌握人類,二十世紀後期,特別是青少年一代,卻希求和平而不欲戰爭。二十世紀初人們不覺得個人的行為會影響環境及生態,二十世紀後期,人們已有覺醒,人類與大地是息息相關。以整體發展而言,二十世紀主要是針對外在環境的改善,以為金錢愈多愈快樂,實際上,人的快樂與「真諦」有關。如果只求物質改良,是不會得到真正快樂。二十世紀發生很多變化,這些變化都是因為要解決痛苦而產生的。如果我們以同樣的思考模式來迎接二十一世紀,那麼我們除了二十紀的痛苦外,還會增加許多新的痛苦,問題是一樣的。所以,透過反省我們應用不同的思考模式來面對二十一世紀。
光是從物質面追求快樂是不夠的,真正的快樂來自內心,所以我們應提升精神食糧。人類社會中,「真諦」與「正直」十分重要!「真諦」是對真實狀況去瞭解後做取捨,分為物質與精神兩方面。以物質而言,例如科學精神就是以真實狀況為基礎,來創造、更新機器與生產,但是用炸彈為例,它是依真諦認識而產生,不過結果卻是害人,所以除了真諦的認識之外,還須有「利他」動機。
因為外在物質的改善,人類訊息距離拉近,使世界縮小,人與人互相依賴的關係更密切。所以要瞭解世界問題,須從寬廣的眼光來看待,而且身為人類,依賴社會而生存,不可能不依賴他人而快樂生活。實際上,人與人之間的安樂與處境,彼此有密切關係。但是,一般人卻以為「這是我」「那是你」,而產生距離。自己的自由重要,一切只想到自己。個人的自由的確很重要,但是,不能因為自己的自由而不顧他人。如果罔顧他人的自由,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安樂,因為真正的安樂,是來自於社會互助。
所以,我們應該瞭解實際的狀況,多思惟人類的未來,把人類當成一個整體來思惟。這是我常常抱持的觀念——也就是地球村的意識。這個與佛法「視一切眾生為如母有情」的概念是相同的。如果真的是為了一切眾生的安樂著想,我們應該在想到自己的同時也能關顧到家庭、生態環境以及全人類。一般人的眼光都很狹隘,都選擇眼前、短暫的快樂,而忽略永恆、究竟的快樂;但是智者為了永恆、究竟的快樂,寧願捨棄短暫的安樂,這就需要靠智慧的抉擇,並提起心力,遭遇任何困難都不退失信心。我們在生活中,常因為遇到一點好事或者成就,就得意忘形;遇到一點挫折或低潮,就很失望,這是兩個極端,所以我們應該有勇氣承擔一切。我們應該做個正直、誠實的人,只要目標正確,沒有走錯,就是最好的依靠。其次,要有利他的心,至少不要傷害別人。
我們一直以為快樂來自外在及物質,所以傾全力放在物質的追求及改善,從二十世紀的經驗可知,這樣無法達到真正的快樂,必須加上內心的提升。「一般人遭遇挫折、不順時,瞬間會生起一股勇氣,去做傷害別人的事,以為這股勇氣可以保護我們,實際上,這是愚勇,別人不一定被我們傷害,我們卻先傷害了自己!既破壞內心平靜,又使自己失去理智,傷害別人,當下就失去快樂。」
而發展愛心與慈悲心,幫助別人,內心充實安祥滿足,當下就利益自己,所以:「我們應多思惟嗔恚的壞處,多保持愛心,利益別人。這不是宗教,而是人生所必須,因為人人追求離苦得樂。
三、慈悲心·關懷情
青年是社會的棟樑,是國家未來的精英,能夠直接在此與諸位青年朋友們對談,我感到非常的榮幸。如果我們有正確的思考及適當的計畫,透過信心和毅力來付諸行動,那麼必然可以有光明美好的未來,假使事事悲觀,缺乏信心,未來必然暗淡,所以深信人類的未來是操之在我們自己的手中。發展自信心與意志力的主要關鍵,在於真誠與慈悲,若能心存慈悲與關懷,一定能夠展現積極的面貌,相對的,要是內心充滿懷疑﹑嫉妒,所展現的外貌一定是負面的,這就是所謂—相由心生的道理。如果以負面的心態與人交往,內心的門將無法開啟,如此一來,也就無法與人溝通,唯有內心充滿慈悲與關懷,方能開放心胸,坦然的和別人相處。
整體的人類都擁有希望得到快樂,去除痛苦的權利,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責任感。古時候的社會,人們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經常和外界接觸,反觀現今,由於科技的發展和情勢的回異,人類必須彼此互相依賴,是故將自己與他人隔離,是不適合現在的社會型態。
生態的意識,必須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因為我們的臭氧層已經受到嚴重的破壞,為了避免這種破壞日益增加,我們需要具有地球村的共識,然而另一方面,重視個人利益的全球性運動,也正在擴展。世界上的資源愈來愈缺乏,提倡消費的觀念是錯誤的,有些地區過於富裕,消費太多,而有些地區卻資源不足,所以我們應當限制消費,以保存世界上的資源。在北半球,有著豐富的資源,但是南半球卻面臨困乏,北半球對南半球所給予的支持,顯然不足,這意味人口已經造成世界問題,依佛法來說「人身難得」,如果人口膨脹構成問題,我們就必需以非殺生的方式來實施家庭計畫,我相信非暴力的人口抑制是必要的措施。
所有宗教以提倡人類善良本質為宗旨,我認為信仰是個人的自由,並非所有的人類都必需信仰宗教,因為人類的精神層面可以分為二部分,一部分是信仰宗教的精神層面,另一部份是不信仰宗教的精神層面。各種宗教又分為二大類,第一類是有神論者,信仰有造物主的宗教;第二類是無神論者,不認為有造物主的宗教。有些學者認為,佛教是心靈的科學,並不是一種宗教,我覺得這種說法很有道理,就佛教的觀點來說,對沒有經過實證的義理,可以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因此懷疑的態度是科學的,任何事情都要經過實驗和研究以後,才可以采信。
我將佛法的要義歸納為二點,一:生活方式和行為,二:相互依存的緣起關係。佛法中所提倡不殺生的行為,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彼此互相依存的緣起理論也很重要,因為一切事物不能單獨存在,相互之間都有密切的關連,由物理學家所提出的相對論,已經可以說明這種互相依存的關係,而由量子學來說,更可證明佛教的緣起論。佛法中比較深奧的道理,在於一切事物不斷的生住異滅,沒有一個恒常的實相,這種無常的論點,亦為現代物理學次原子物論所證明。
非暴力並不單是指行動上狹義的非暴力,廣義的非暴力是慈悲﹑關懷及不傷害一切眾生的動機。所以非暴力有二種層次,一:有能力就幫助別人,二:沒有能力幫助別人時,也要做到不傷害別人。由此可知,非暴力是慈悲的展現。善良的心和平靜的心,是尋求快樂人生的必要條件,這種心境無法向外求得,因此大家應該經常觀照內心。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有障礙,我們要體認這點,才不會失望無助,才不會產生各種悲劇。對於生活中的一切問題,若能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就比較容易處理,事情也不致於愈變愈糟。
既然世間的一切是無常的有為法,我們更應該要把握當下,不要輕易的放棄希望和信心,好好的把握瞬間就流逝的寶貴時間,培養善良慈悲的心,因為善良慈悲心的培養,在教育上來說是非常的重要。以上是我的談話,如果覺得有益,就請實踐,如果不感興趣,就忘掉它吧。
四、慈悲心·空正見
今天能在幾個寺院團體,以及諸位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以及廣大的人民群眾之前,有此說法的機會,內心感到非常的高興。大家歡迎我,我再一次表示致謝之意。其次,關於以下對於佛教內涵的介紹,我是以一種盡可能使大家能瞭解的方式來作介紹。在未說佛教教理之前,首先我個人需對世尊作個禮敬。這禮敬是來自于龍樹菩薩的禮敬文。(誦禮敬文)
在這個世界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眾生,都是一致的欣樂厭苦。所有的生物乃至有情眾生,對於他本身離苦得樂的方法,都是相順於他自己的能力而盡力去成辦的。所有的生物乃至蜎飛蠕動的小蟲,都是相順於自己的能力,而致力於使自己離苦得樂。
就人類來說,他的離苦得樂較之於其他生物,有什麼不同的特色呢?在厭苦欣樂上,人與其他眾生是相似的,是一致的,但是,在離苦得樂的方法上,在致力於尋求離苦得樂的方便上,人類卻與其他眾生有不同的地方,這是因為人類有特別的智力之緣故。如果人類的智力,能夠善巧好好的運用的話,無可置疑的,可以成辦很多的離苦得樂,相反的,如果人類的智力用在顛倒的地方,人類的痛苦會增多。不但如此,而且會危及傷害到更多的生物與眾生。因此,人類雖具有智力,但不可以此為滿足,應該在正理正義之上運用智力,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然而如果我們要在正理正義之上,運用我們人類的智力的話,必須要具有利他增上的心。因此之故,平常對於佛教教義的解釋,比如什麼是佛教心要?什麼是佛教精華?我是出自於見與行而來解釋的。
我所謂的佛教的見與行,是指緣起見與無害行。什麼是無害行呢?事實上它是以慈悲心作為攝持的動機而去行持的。如果能夠以慈悲心去行持無害行,最好是能夠行持利他,否則最起碼也不要傷害眾生。其次,來說緣起見,為什麼我們需要行持無害行,其理由何在?並不是因為行持無害行是佛陀所教示,是佛陀的思想,所以我們必需這樣作,不是這樣子的。包括我們所要求的快樂,所要斷除的痛苦,這一切的有為法,都是剎那剎那變滅的,都是依著因緣而有,也因此我們要能夠離苦得樂的話,必須了知苦因何在,斷除苦因;在了知樂因何在之上,取受樂因,這是基於緣起見的理由而行持無害行的。因此,我所說佛教的心要是無害行與緣起見。
更進一步說,無害行的精要內涵是慈悲心,緣起見的心要來自於空性。因此,佛教的修學,慈悲跟空性慧是不可或缺的。大悲心,事實上是一種心識的功德;而空正見,是一種內心對事物的看法和執持方式。為此之故,龍樹菩薩的主要弟子聖天菩薩,在他所造的《四百論》中說:佛法是心法。主要不是在於展示語業或身業,而是在於心。因此,如果能夠調伏心,就是修法,如不能調伏心,就不是修法。佛的教說中提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而佛在聖地印度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後,首先初轉第一法輪,講說四諦法輪,它的關鍵何在呢?佛是基於緣起而說四諦的。
我們若進一步分析四諦的內涵,可知它有兩重因果。以苦諦來說,我們所不要的痛苦,稱為苦諦。將之安立為果,而它的因是什麼呢?苦果的因是什麼?是集諦。所以苦集二諦是一重因果。再來是樂,我們所欲求的樂,這裏所說的欲求的快樂,不是一般有漏的、有缺陷的快樂,而是一種痛苦根本去除的安樂,這是安立我們所要證得的果位,我們所要證得的目標。證得的方便就是修學道諦。所以滅諦為樂果,而道諦為樂因。這又是一重因果。
四諦的內涵,如果我們要更詳盡、更詳細去探究的話,在十二因緣中有談論這個問題。十二因緣從無明直到老死講的就是這個。因此我認為能夠在十二因緣之上,瞭解生死的流轉次第,以及生死的還滅次第的話,對於四諦的了知會有特別的意義。
進一步來談什麼是四諦法門。凡是由集諦為因,所產生的一切有漏的﹑有缺陷的法,都稱為苦諦。苦諦涵蓋三種苦,即:苦苦,壞苦,行苦。三苦之中,希望脫離苦苦,這是有情界共然的。這是什麼意思呢?譬如說身體的痛苦,這種現行的痛苦是一種苦受,而這種苦連畜生也是有的。第二種苦是指壞苦,壞苦就是一般我們所視為有漏的、有缺陷的快樂,這是一種樂受。一般凡夫都欲求得到這種快樂,更進一步對壞苦產生厭離,欲求得到舍受,即不苦不樂受。佛教以外的外道也有這樣的欲求。他們經過禪定的修學,證得四禪天以上,進入等至三摩地時,斷除壞苦,而得舍受。第三的苦是行苦,事實上,凡是由煩惱與業所感召出來的,都稱之為行苦。這是沒有自由的。行苦能夠完全根本斷除時,即稱之為解脫。
什麼是煩惱與業呢?首先說到業。業是一種因果法則,因果定律。換句話說,任何一種果法,都必須觀待於因與緣而有,這種因緣果的定律與法則,是法爾如此的。由造業者本身的動機,他的意樂之上,去造作一種樂行,我們稱之為業。所以造作業的時候,如果這個業讓對方感到不安樂,當這個果報成熟的時候,自己也會得到痛苦感受的果報。相反的,如果這個業在造作的時候,對方得到安樂,得到利益的話,以後自己也會得到快樂的果報。所以凡是讓對方感到痛苦的,我們稱之為惡業,凡是讓對方跟自己感到快樂的,我們稱之為善業。
再來談煩惱。由煩惱導生的業,與造業者的動機有很大關係。凡是造業者動機是惡的話,就稱為煩惱,然而即使造業者本身的身口二行很壞,很不好,可是他存著一顆利他的心,那麼這個業還算是善業。同樣的,如果造業者的身口業行雖是非常良善,可是他是以傷害眾生為動機的話,這還是要歸之於惡業。比如說以嗔心為動力,去造作任何的業,即稱之為惡業。比如說以利他為動機,就好象父母、老師、朋友,對我們出之以嚴厲的語氣,對我們教訓,雖然他的語業看起來是惡業,但事實上,他是以一種利他的心思來教訓我們,這種我認為它可以安立為無害之行,是沒有傷害的行持。相反的,如果造業者本身,是以欺騙、狡詐為動機的話,雖然嘴巴上講得非常好聽,非常善巧,給人家東西,讚歎人家,雖然業的作法看起來是好,可是心卻是不好的,這種我認為可以安立為傷害之行。
而煩惱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必須好好的去觀察,這是很重要的。所謂煩惱可以這樣說,凡是一種心生起來,會讓生起這個心的眾生,感到不安樂、不寂靜的,我們稱之為煩惱。比如說嗔恚、貢高、我慢、嫉妒,貪欲乃至於慳吝,行者生起這種心的時候,這些心都稱之為煩惱,那是因為這些心生起來的時候,會讓我們生起不安樂。
其次,如果痛苦的核心根源在於煩惱的話,到底煩惱能不能根本斷除?雖然煩惱生起的時候,會讓心不安樂,可是當究竟去作觀察的話,可發現煩惱的根源,主要是來自於顛倒的心;是錯誤的心而導致的。比如說我們中國的法師有些人在修「我」,在觀察我,檢視我何在?什麼是我?在觀察這個我時,發現我是找不到的,是無自性的。但是我們在找我的時候,找不到我,是不是就是沒有我?不是的,不是沒有我,而是沒有一個獨立自由的我。當我們的心生起很強猛的貪、嗔的時候,比方說嗔心來時,我們會覺得對方害我,對方讓我痛苦,我不要這樣子;同樣的,當我們生起很強烈的貪心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我們貪求對方,認為對方是真實而有。對貪境與嗔境,我們生起實有的感覺,而且會更進一步執為實有。同樣的,對於蒙受苦樂的我本身,會覺得我要這個我要那個,或者我不要這個我不要那個,或者有一種獨立實有的我,由此導出很多的貪嗔。如果我確實是實有的話,我們一直的找,一定可以尋找得到。但事實上卻遍尋不得,一直找不到,這表示什麼意思呢?表示我們所執持的獨立實有的這個我,根本就是從來未曾有過,所以我執的心,只是一種顛倒的心識,是一種不實之相。相反的,無我的心,是一種非顛倒的心識,是跟實相相應的。我執的心與無我的心,這兩個心識正是相違。無我的心,具有正理安立,任你如何觀察抉擇,你可以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顯,而無邊廣增。同樣的,執我為實有的心,只不過是因為顛倒的關係而已,如果去觀察抉擇的話,會發現它根本是愈來愈小,愈來愈不明顯。因此,經由無我的抉擇,我們發現到,原來印象及實相是不相輔順的。
講到這裏,我們發現佛教教典裏面所說的無我,就是我們現在所要講的內涵。關於無我法義的解釋,佛教的四個宗派:有部宗、經部宗、唯識宗、中觀宗中,對於無我的解釋方法,有少許的不同。關於無我的法義,最究竟﹑最徹底的,就是包括我們平常所念誦的《般若心經》在內的一些般若經典。這些經典裏面所闡述的無我法義,是最詳細、最究竟徹底的無我法義。
在《般若心經》裏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首先講「色即是空」,色法,極力去找,卻找不到,這並不表示沒有色,而是說一切法一切境上,沒有實有的色,境上沒有實有,所以說並非沒有色。譬如眼識、眼根,還有色塵,根境識三個和合,而有作用,而有法的產生,有損害有利益,所以你不能說它沒有色。那麼色法的有,是怎麼樣的有?境上是沒有實有的色法,可是它的存在,原是基於因緣的和合,在很多因緣的聚合之上而安立為色,也就是說,色的有是緣起安立的有。
進一步來講「空即是色」。一切色法是觀待而有,它是緣起和合而有的。也就是說,境上沒有實有,必須觀待很多因緣和合而產生,所以我們稱為「空即是色」。因此,《般若心經》講到的空性的道理,就是所謂的無我,它是最究竟最徹底。可以說空與緣起的道理是雙運的。所以說煩惱可以對治,也就是說煩惱的根本,可以經由對治予以根斷。一般而言,我們知道嗔恚的對治是修慈心,貪欲的對治是修不淨觀,而能夠真正的根斷對治一切所有煩惱根本愚癡的,是什麼呢?是證得無我的空性智慧。經由對治品摧滅煩惱的時候,我們的煩惱完全淨除了,不為煩惱所窒礙了,不為煩惱所束縛了,這時候就稱之為解脫。
關於解脫的意義、安立的內涵,以及安立的方式有多種。事實上外道的論典也有安立解脫,就佛教來說。各宗派對於解脫的內涵及安立也有少許的不同。我們剛剛提到的《心經》,它闡述了一切法無有自性,它是從這個地方去安立究竟解脫的意義。這就是龍樹菩薩在《中論》中所說,在法界當中煩惱淨盡的時候,新的法性即稱之為解脫。我們在前面所說的,在一切法無自性之上,一切法是空性之上,證成四諦中的滅諦。這個滅諦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解脫,是把一切痛苦、煩惱(主要是煩惱)完全斷滅的時候安立滅諦。而滅諦事實上在所證品、在法裏面是有的,特別是在我們的心緒裏頭,堪能成為心的功德,這是實有的,這是真正的,因此,我們從苦集滅道的滅諦去瞭解這個問題的話,自然會生起欲求解脫之心了。在所證品所要證得的內涵,我們安於滅諦解脫,而這個解脫也就是完全的根本斷除煩惱。到那時候,就是得到根本的安樂了。每個人都需求快樂,所以我們應該從這個滅諦,把煩惱完全淨除,去尋求這樣的根本安樂。
因此,《般若心經》中的咒語說,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咒語的意思是說,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它是什麼意思呢?原來心的垢染,心的污垢,可以經由對治品的修學而完全淨除。當我們經由對治力的關係,把心的垢染完全淨除的時候,同樣的心的功德就很自然地經由新的串習而無邊廣增。這個偈語所說的第一句「去吧!」是說經由修行出世間之道,去到聖道,也就是見道的意思。在見道之上,還必須更進一步修道,這是第二個「去吧」的意思。經由修道的修學,更進一步把煩惱的種子完全根斷,煩惱障完全根斷得到解脫,這是第三句的意思,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正是安立的解脫。真正的到彼岸,究竟的彼岸是指一切種智,就是佛陀的果位,也就是把煩惱障,還有煩惱障所留下來的遺習,就是所知障,完全淨除而至成佛。這是整個《般若心經》的要義所在。
「去吧!去吧!」這些《般若心經》中的咒語,可以安立為五道,就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以及無學道。關於這五個道次,在聲聞乘及緣覺乘所解釋的與安立的都一樣,在菩薩乘,在大乘中,它所安立的方式有少許的不同。其實大要而言,五道都是一致的。在大乘中,從見道開始講到十地的理則。在前面所說中,我們知道可以證成滅諦功德的方便,就是苦集滅道中的道諦。所謂的道諦,主要是在於修道之上而成辦的。如果是在修道之上成辦的話,我們說是以修學增上三學而成辦解脫。增上三學是什麼呢?就是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這三個戒定慧的次第是決定的。
此中提到的增上慧學,它有很多區分,比如說通達世間五明的世俗慧,還有通達真實義,通達空性的究意勝義慧,現在這裏我們所說的,主要是講說證得無我的智慧。所謂證得無我的智慧,就是我前面說到的,它是摧滅愚癡的根本對治品。雖然若只要證得無我的話,它的前面不一定要修止,但是如果我們所要證得的無我智慧,要能夠究竟徹底完全,那必須要借著修止,做為助辦,修止(三摩地),才能夠把能所隱沒,進而達到空性慧的證得。換句話說,我們不是只有證空性,而是要真的以無所有性為所緣的特別聖觀,而要證得無所有性為所緣的特別聖觀,非得依靠三摩地的修行不可。也就是我們要成辦這樣的聖觀之前必須要修止,才能夠究竟徹底。
一般而言,止、觀與聖觀,不只是佛教的教理,並不是只有佛教才提及,印度的外道中,也有提到止與觀的內涵的。現在我們所提到的是,為了能夠斷除能導出生死輪回的愚癡無明,必須生起證得無我空性智慧的智慧,所以在這之前必須修止。
我們來解釋一下,什麼是三摩地或者止的意義。我們的心於所緣境,能夠置心一處不為所動,不為掉舉所散亂,沒有掉舉的缺失,就是能夠安住於所緣境之上。但是這樣是不夠的,必須更進一步在安住之上,心本身能夠非常明晰澄明,也就是說心能夠在很明晰之上,對境具有很強烈的支持力,那麼這就必須遠離昏沉的缺失。換句話說,行者本身對所緣境的安立,能夠離開昏沉與掉舉的缺失而置心一處,熄滅了所有對外境的閃動,而如如安住於自己的所緣境,這個稱之為止。
關於修止的所緣境,有很多不同,有基於外在的所緣境而修止,也有基於內在的所緣境而修止,或以心本身(以心的光明本身)做為所緣境而修止,也有以空性本身做為所緣境而修止。總之,所緣境的安立有很多的不同。因此,以任何所緣境修止的時候,一開始我們的心要安立在所緣境的時候,會發現心會生起很多的分別,很多的閃動。大部分的時間,心都不住於所緣境上,也就是說較之于安住於所緣境上,閃動的時段較多,這是一個階段。進一步,漸次漸次的串習,心於所緣境閃動的時候,能夠以正念力把它喚回來,拉回來。經由這樣的串習,可以變成這樣的次第的。心安住於所緣境的障礙有兩個,一個是掉舉,一個是昏沉。掉舉、散動,事實上,大部分來自於貪欲。對於可愛境,由於貪的關係而讓你的心不能安住於所緣境上。這個的心象或者形象是什麼呢?是你的心太高揚了,太上揚了,所以這時候就必須想辦法讓你的心下降一點,緩和一點。怎麼做呢?讓你的心下降的方法是行者必須修學無常法或是苦。這樣一來,你的心就可以由太高昂而下降,這樣進而就可以安住於所緣境。
而當行者的心于所緣境慢慢因為能夠安住的關係,因為安立太久的關係,心雖然安立於所緣境上,可是你的心對於境本身不夠明晰不夠澄明,甚至於對於所緣境的支持力沒有力道,雖然說已經有住分了,可是它沒有很明顯,這就稱之為昏沉。而昏沉對於得到止或修學三摩地,是個很大的障礙。事實上昏沉與掉舉都有粗分跟細分的差別。
我們來談什麼是細分的昏沉,它的形相是什麼呢,就是說當行者心于所緣境安住著,而且也非常明晰澄明,甚至心對所緣境也有少許的支持力,但是從內在從根本處,它就是沒那麼有力道,這就是細分的昏沉。這個細分的昏沉乍看起來是不錯的,可是如果我們一直耽于安住的話,久而久之,它讓行者的智慧愈來愈愚鈍。
昏沉是心太過於內攝,太過於收攝的關係所導致的,所以我們必須想辦法,讓心由太過於下沉而使之上揚。那麼要如何使之上揚呢?比如說,我們可以視自己為本具的如來藏、本具有的佛性,產生一種自豪、自負乃至於歡喜心,也可以觀察抉擇真實義,讓我們的心產生一種明晰感,往上揚往上提,這樣的話,就可以把昏沉的缺失予以去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