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教簡介=觀音寶鬘集--1
◎我的宗教是慈悲,我的心地是我的廟宇
◎水沸騰後會蒸發涓逝,慈悲卻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所謂的慈悲心,可約略界定為:非暴力、不具傷害性或侵略性的心態。
◎慈悲的特性之一即尊重他人的權利及看法,這是彼此和解的基礎。
佛法總綱摘要
過去幾千年來,雖然外在的物質不斷的變遷,但是,我們人類內在的情緒覺受和煩惱卻仍然沒有改變和改善,而在未解脫前,我們永遠深陷在煩惱的困境當中。雖然佛所說的法是在兩千五百年前說的,但是,對我們現在內心的安樂而言,仍舊有很大的幫助。
任何眾生,不需要經過刻意思惟,自自然然都會有「我執」—— 一種我的認識和感覺,進而產生「愛我」之心和想要快樂不要痛苦的心態,這種離苦得樂之心,是所有眾生本具的能力和權利,我們也應該這樣去追求。追求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我們透過五根去追求快樂,這種感官的安樂是眾生所共有的,畜生也是如此。而人類與畜生不共的地方,是智慧「辨別是非、認識外境的心識」。以智慧而言,是無記的性質——非善非惡,可以造成安樂因緣,也可以造成苦痛的因緣。畜生得到五欲的享受就滿足了,但人卻不一樣。一個人無論外在享受如何滿足,假如心被煩惱所使,一樣是有苦的,想要靠外在的物質來改善心裏的快樂,是不可能的。譬如,電腦是無法改變內心的痛苦,惟有靠內在思惟,才能得到心靈喜悅。既然人人都要離苦得樂,而改善外在的物質又無法得到心裏的快樂。因此,內心憂苦空虛想尋求心靈的依靠,所以形成宗教。
每個宗教,依靠的物件都不一樣,有人依靠眷屬、朋友、太陽、月亮、火。因為智慧的思擇,就形成具有宗義的宗教信仰(宗義是指宗教的中心思想和義理內涵)。所以,宗教有兩種,一、沒有宗義,二、有宗義。有宗義的宗教又分兩種:一、主張無創世主,二、主張有創世主。主張無創世主的宗教,又分兩種:一、主張有常、一、自主之「我」;二、主張沒有常、一、自主之「我」。宗教有可從另一角度來看,分為兩點:一、主張無前後世,二、主張有前後世。主張有前後世的宗教又分兩種:一、無解脫,二、有解脫。主張有解脫的宗教又分兩種:一、依處所、國土的解脫,二、依內心的解脫。第二就是佛教。所以,佛教是有宗義也主張無創世主、無常、一、自主之「我」、有前後世、有涅槃解脫、而且解脫是建立在內心的功德上的宗教。在過去、現在、未來中,有宗義的宗教信仰者都做出明顯有利眾生的事業,其中佛法的目的,就是調伏內心煩惱。
一般人對於宗教有三種看法:一、有宗教信仰。二、無宗教信仰,並視宗教為毒品,排斥宗教。三、可有可無,或希望所有宗教合而為一。這三批人沒有一個人不希望離苦得樂,我們從小到大付出種種的犧牲努力,無非都希望離苦得樂,這三種人誰可以得到真正的快樂呢?有宗教信仰的人,按著教義去實行,他們會得到快樂,有些教義內涵是各宗教所共有的——慈悲、忍辱、知足、守戒。經由如此認識和實踐,不但會使個人內心變得更溫柔、快樂,同時對整個社會也會造成正面的影響,這正是真正快樂因素,從自他經驗可以明顯看出。
這些正面的心態,必須靠內心的思惟來培養,無法依靠外在物質而獲得。上個世紀的初期是科學昌盛時期,以研究外在物質為主,認為快樂的來源是物質,與內心無關,但是愈向後愈覺得快樂的源頭是改善內心。慈悲、忍辱、知足、守戒是靠內在修持才能得到,無法冀望外在物質的幫忙。二、認為宗教是毒品的人,因為內心沒有信仰及抉擇,容易會因自己的利益而做出欺騙及傷害他人的行為,進而損傷了整體社會的利益。他們可能會欺騙、不真誠,而不認為這有何不對。三、認為宗教應合一的人,這個觀念有待厘清。由於每個眾生的觀念、根器及理想皆不同,單一的教義可能不適用每一個眾生的需要,所以,需要有多種宗教以適應不同眾生的學習。因此,不同的宗教之間應該互相學習尊重並和諧共處。
我們同為具縛凡夫,但有能力藉佛法生起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正見,我這次說法並不是炫耀自己有何特別的證功德或自創教法,此次所說的內容乃是依釋迦世尊、恩師及各菩薩大德所傳下來的法門。法座這麼高,當年世尊為恭敬般若此深奧、殊勝之法而自設法座,所以現在我也為恭敬佛法而在說法前先禮拜法座,並且在即將登上法座之前思惟佛法的殊勝,並憶念諸行無常、有漏皆苦的道理,以消除我慢、嫉妒等心,思惟佛說法利益並向法致上最高敬意。我自己僅為傳述者。你們不用一開始就信任我,把我當成上師,要經過如理思擇以後再產生信心,觀察我是否見行合一。並不是因為說法者殊勝的原故,而是因為說法者所說之法的殊勝,才將法座蓋得這麼高。
以前世尊亦示現六年苦行才成道,現在卻有人想要用安適的方法快速成佛,相信神通,這是錯誤的。依止上師,更須長時、多方面觀察是否對自己的生活有實際利益,以及對方是否真正言行一致,仔細伸出如大象般的鼻子前後聞嗅,才能去相信。
宗教的內涵分二:方法和理由,也就是見和行。佛法的中心是緣起見、無害行,一般宗教的共同點,是勸人行善、斷惡,但是為何去做的理由則不同。佛法的目的,乃由緣起之意樂而起無害之加行。修學佛法最究竟的理由是緣起。因為緣起,所以不可能有創世主,也不可能是常、一、自主的存在。
佛法可以從見、行兩個方面解釋:一、無害行,二、緣起見。
無害行:經由利他之意樂所造作的身口意三業之行為,這又可以分為兩個部份:(一)最殊勝的是以慈悲心幫助別人。(二)假設我們不能以慈悲心幫助別人,也不應該以惡劣的動機去傷害別人。所以慈悲是佛法的根本。為何需要慈悲心呢?原因無非是為了離苦得樂,傷害他人是苦因,利益他人是樂因,苦樂非他造,亦非無因而生,乃是由同類因緣而生,不是天生自然的。因為苦樂是由因緣而生的原故,為了離苦得樂,所以我們應該造樂因,去除苦因。
緣起見:緣起即由前因而生後果,一切有為法皆由因緣而生。此又分三種緣:不動緣、無常緣、能立緣。(一)不動緣:一切法的壞滅皆由因緣而有,皆由己因緣而生,不是世間創世主變成的。(二)無常緣:果由因生,因為緣而使因產生新的性質——即果。所以每個果皆賴因和緣而成,因緣無常故能生果。(三)能立緣:因和果必需是同類性質,甜果由甜因生。因而歸納出「果由因生,因須無常,此因果須同類」。
任何一法皆由因緣而生的因果互賴之緣起法。內容分二:一、就可看得見的一點而言,以分別心觀待支分和和合體的作用,是互相觀待安立的,所以是同類,但因為錯覺而以為是異類。假如一切法真實有,則此不應有錯覺,所以宗義論師說:「諸法無方分 (諸法無真實 ) 」。二、再尋求其名言所持時,尋求假義時,不見真實存在,所以完全是藉由施設處安立,唯名而取的緣起道理。依賴因緣而生果、因緣互待的合理,故佛說四聖諦。我們都想離苦得樂,而離苦得樂的理想,並非靠發願回向的力量而成就,要去苦就得斷除苦因;要得樂就得修持累積樂因,而苦樂的根源來自內心的調伏。
對因果互賴緣起的解釋有四:一、法性理論——依同性質的因緣互相觀待而有。二、觀待理論——依不同因緣碰觸而有相互依賴的變化。三、成立理論——例如要快樂,如何累積快樂之因緣。四、作用理論——因緣具足,其果即生,且一方提升另方則削弱。所以對空性產生定解則對諸法執為真實的力量即消失,對改變內心、調伏煩惱可透過與負面情緒的相違內容之修學。所以佛法是透過真理的認識,在因緣變化中作正確的取捨。
我們對四聖諦的體會,可證知佛內心悲智力的功德,因為心是唯明唯知的體性,只是暫時受煩惱、顛倒的執著而迷失,透過對空正見真理的認識,可以破除之,因為自性執是不堪正理的檢視。
煩惱是痛苦的根本,要有這種破除煩惱的欲求,才能令心改變。這是別人無法強迫你的。所以要常常去想:如果心一直不改變,那會是怎樣的一個相狀?我們的內心可以經由對真理的認識,與不斷串習而改變,當內心因為痛苦,而希求斷除痛苦的方法時,應先對痛苦的因果關係瞭解(前二諦——苦、集),生希求遠離之心,就會希求寂滅之法(道諦),而得到涅槃之果(滅諦),佛為此而說四諦。
佛在世時三轉法輪,但直至四百年後,龍樹菩薩及其弟子才把大乘佛法宣揚後世。有人說:「大乘非佛說」,此乃因為佛未公開、普遍宣說大乘法,僅業清淨之人方能見聞。可由兩種理由破除「大乘非佛說」,(一)由大乘的解釋之道並未出現相違,(二)若單單依小乘經藏修習,無法成就一切智智,因為與正理有違。但是菩薩藏經乃是以小乘為基礎而建立的,小乘中的四諦十六行相乃是菩薩藏中應行的基礎,尤其聲聞乘中的別解脫戒是佛法的根基。所以小乘、大乘並不相違,也不是沒有關係。
大乘分為般若大乘及密教大乘,也有人說「密乘非佛說」,這是因為契入密乘需要非常清淨的業才能聽得到。無論顯教或密教其目的都是為了求得佛果——福智資糧必需圓滿具足。密法是在顯教的基礎上,加上悲智雙運不共的修持法而快速成就佛果。此非理論,而是一種經驗、果位上的方便,因此可證成密乘必為佛說。
就密教而言分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下三部也是上上部的基礎,同樣的,上上部也因為有四身成就的方便法門,而成為上上部。佛果亦由因緣而成,佛果位時,色身、法身無二,所以,需要色身、法身無二的正因才能成辦,這是無上瑜伽不共殊勝的修持。
《般若經》為佛陀在二轉無相法輪所宣說,在藏傳的經論當中,時常會提到:「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中,般若法門最為殊勝。」《般若經》亦稱「母般若」,因為般若經的所詮是以空性為主,而透過瞭解空性的道理,能夠使我們斷除煩腦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也就是所謂的聲聞以及獨覺的菩提果位;也能夠透過認識空性的內涵,再加上福德資糧的圓滿,徹底的斷除所知障而獲得大乘的涅槃,也就是無上菩提的果位。因此以瞭解空性這點而言,它是能夠貫穿三乘的原故,因此可稱它為三乘之母,而詮釋它的般若經亦稱為「母般若」。藏傳《般若經》總共有母子十七部,其中有般若十萬頌、二萬頌、八千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乃是所有《般若經》的心要故名《心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原是梵文,藏文翻譯版比較詳細,目前所流通最廣的漢譯版比較簡略(唐玄奘大師翻譯)。《心經》內涵可分兩種:顯義和隱義,顯義為空正見,為龍樹菩薩的《中論》闡釋。隱義則為現觀道次第,間接顯示空性所依的有法,由彌勒菩薩所造《現觀莊嚴論》所闡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