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70 講
前面談到依于安止(奢摩他),奢摩他是印度話音譯,等持的音譯是三摩地,義譯的話是等持。第二項,依奢摩他離欲之理,如果得到安止以後,要走入世間道路,首先,當然是由欲界提升到初禪,如果瞭解欲界到初禪的道理,那從初靜慮到二靜慮、二靜慮進步到第三靜慮、第三靜慮進步到第四靜慮,就容易瞭解了。所以現在只要把欲界到初靜慮這部份詳細說明,其他者自然就容易瞭解了,此即是為何要進行這個大綱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因為我們是欲界的補特伽羅,當然主要的就是消除欲界的煩惱,所以,如果把欲界的煩惱去除的話,就已經可以了,就直接可以修出世間的道路,因此就要說明由欲界如何進步到初禪,下文就談此大綱即第二項:「依於奢摩他(安止)離欲之理」,離開對於欲界所起的貪心,其道理方式如何來進行?「欲」是指欲界,貪心是欲界的煩惱,靠著奢摩他對於欲界貪心等等的煩惱怎麼離開呢?方式是什麼呢?
第二依奢摩他離開對於欲界貪心的道理何在呢?「唯修前說,具足明顯無分別等眾多殊勝正奢摩他(安止),全不修習二種勝觀。」「唯修前說」是指前面所談到的具足明顯、無分別等等很多殊勝特色的安止,此意是指,此處所談的安止並非他宗(對方)所說的安止,因為他宗所談的安止也太容易了,自宗所談的安止是非常純粹、境界是很高級的。因此要說明純粹高級的特色是具足明顯、無分別等等,即自宗所談的安止要非常明顯、明晰,去緣取對境能夠非常明晰、靈敏。就沉而言,粗分、細分的毛病都沒有沾染到,所以非常靈敏,能夠很清楚的抓住對境。掉舉的毛病也沒有,所以沒有分別妄念。不僅這些特色,又有身心輕安之樂相伴隨。已經得到此具有眾多殊勝特色的安止,得此安止應當是運用此來修更進一步的道路世間道或出世間道,假設不修的話是不可以的。故言唯修前面的安止,全不修習二種勝觀(世間的勝觀、出世間的勝觀),意指前面談到的安止非常好,但是得到以後就不修後面的二種勝觀,這不行的。
二種勝觀(請看389頁倒數第四行),「故當更修毗缽舍那,此複有二,一能暫伏煩惱現行,趣世間道毗缽舍那。二能永斷煩惱種子,趣出世道毗缽舍那。」此處明白講到世間道勝觀與出世間道勝觀,至於意義(請看390頁第六行),其中世間毗缽舍那修粗靜相…。其出世間毗缽舍那…。此中解釋二種勝觀個別的意思。
(請看394頁倒數第二行)假設得到具足很多特色的安止,若全不修二種勝觀(世間及出世間的勝觀),會如何呢?「且不能降伏欲界所有現行煩惱,況能永斷煩惱種子及所知障?」首先,暫時消滅欲界現行的煩惱都做不到,因為暫時消滅欲界現行的煩惱也要靠世間的勝觀,所以觀修毗缽舍那是非常有必要。假設沒有勝觀不要說永斷煩惱種子,消滅所知障更做不到,即使連欲界的煩惱現前出現的部份暫時消滅都做不到。譬如,離開欲界得到初靜慮心的時候,就是把欲界煩惱現前的部份暫時先滅掉,也就是得到初靜慮的果位。得此果位也是要靠勝觀,所以安止得到之後,不能說我有安止就足夠了,後面都不用再學了,不可以,還要進一步修勝觀。
因此,如果僅僅得到安止,要暫時消滅欲界煩惱現前出現的部份都還做不到呢!意即消滅它要靠勝觀,所以得到安止之後,要進一步修勝觀。如此解釋會發生一個問題,「故欲離欲界欲得初靜慮者,應依此止而修勝觀。」前面談到安止及勝觀的功德利益時(336頁),此中分六,一修習止觀之勝利(好處功德利益),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三止觀(本質)自性,四(理須雙修)止觀二者都要修才合道理,五次第決定,六各別學法(各別學習方式)。
第一項,止觀的功德利益引了《解深密經》二段經文,在第二段的經文談到功德利益,就是安止能夠把煩惱現前的部份消滅,觀是把煩惱種子的部份消滅,(337頁第六行)《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前者為觀所斷,後者為止所斷。前者指種子,後者指煩惱現前出現的部份。《解深密經》的經文一模一樣,「眾生為相(煩惱現行)縛,及為粗重(種子)縛,要勤修止觀」,表示止是斷掉前面相縛,觀能斷掉粗重所縛。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不是在止觀的利益就講到止可斷現行的部份,觀可斷種子的部份。此處又談到修止不修觀沒有用,因為連煩惱現前的部分都不能滅掉,即使滅掉(煩惱現前)的部份都還要靠觀,如此不是前後矛盾嗎?因此,這裏要斷諍論。故問,「前說修奢摩他(指前面功德利益所說),能伏煩惱現行豈不相違?」
回答此問題前,我們先解釋說明其意。勝觀分成二種,世間道路的勝觀及出世間道路的勝觀,但是,世間勝觀其實不能算是正式的勝觀(毗缽舍那),其實只能算入安止的部份,在許多大論裏都是如此的主張,為什麼把它列入安止呢?因為瞭解的能力還沒有那麼高級、深入,還沒有認識到對境萬法的實相。在世間勝觀的部份,其實都還是暈頭轉向。譬如觀察下方的世界比較粗糙,上方的世界比較好、比較寂靜,不是又一頭栽入上面的世界,所以,這個分析並沒有徹底究竟瞭解對境,因此,不能算是正式的勝觀,只能列入安止,很多大論是這種想法,因此《解深密經》也是這樣的想法。
《解深密經》談到止能夠滅除煩惱現行的部份,觀能夠連根滅除種子的部份,這樣的解釋剛剛好一樣。看看至尊仁波切的解釋,「答:無有過失,」(394頁最後一行)。前面跟後面的說法並沒有相違背,因為前面《解深密經》引文的說法,「前依世間的毗缽舍那,悉皆攝為奢摩他而說,」(把世間的勝觀列入安止)。現在這裏談到的,是依二種毗缽舍那,依世間的勝觀及出世間的勝觀來說明,即此處所講的勝觀是指這二種勝觀。此二種類型的勝觀前面都須先得到安止,是以這種情況來解釋。可是前面《解深密經》引文,許多大論的說法,卻把世間的勝觀直接列入安止的部份,以此方式來做解釋的,因此,二邊比較起來並無違背。
把煩惱滅除要依靠二種勝觀,即依於世間勝觀的道路及依於出世間的勝觀將之滅除的二種情況。因此,在此加以解釋,故言「此依二種毗缽舍那前行初禪近分所攝奢摩他說。」此處是把二種勝觀分開,此二種勝觀前面還有一個安止。
「能引離欲毗缽舍那略有二種,謂由諦行相及由粗靜相離欲之理,此說由其後道離欲。」要把欲界貪心滅掉的勝觀二種都可以,一種是出世間的勝觀,由真諦的行相,一種是世間的勝觀–由粗靜行相離開對於欲界的貪心,此處所說的方式是由世間的道路來離開對於欲界的貪念之心。
「修此之身,」是指能夠把此道路做為實修的修行者,「謂未少得無我正見諸外道眾,及正法中具足無我見者二所共修。」第一種是根本就沒有得到無我見地,這是外道。第二種是學習佛法的人即使學習無我見地,但覺此法太高深離我太遙遠了,要證悟也實在太困難,所以,也沒辦法去運用,在此時要運用它去對付煩惱,恐怕用世間的道路還比較方便、比較有必要,在此情況下顯然就要學習世間的道路。此是說明修世間道路的行者有此二種類型。
之後,依于此道路如何把煩惱現行的部份滅掉,引「如《聲聞地》雲?『為離欲界欲勤修觀行,諸瑜伽師由七作意,方能獲得離欲界欲。何等為七,謂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此即表示出世間的道路(無我見地)太困難,不是可以馬上運用、證悟,所以要先修世間的道路,世間的道路如何修呢?要透過七種作意的禪修,就可以把欲界的煩惱現前出現的部份滅掉。(加行究竟果作意之前的六項,每一項都要加「作意」一詞)
前面的六種作意當作能成立的因,最後一項當成所要成就的果,從字面上的意義就很容易明白,加行究竟果作意,字面上已直接闡述果了。「最後作意是證離欲(離開欲界貪欲之心)根本定(初靜慮的正行)時所有作意,即所修果,前六作意是能修因。」
如此就產生一個問題,在六種作意的段落逐漸逐漸去對付煩惱,到第七個果作意之時,把煩惱消除掉,可是又沒有觀修無我,是世間的道路,那是觀修什麼把煩惱逐漸的滅除呢?
「若此非由修無我義而斷煩惱,為抉擇修習何義而斷煩惱耶?」,這個問題主要是要認定要斷除的煩惱是什麼?意即表示對方還沒有認明清楚所要斷除的煩惱是什麼?因為要斷除煩惱就要先界定、認明清楚所要斷除的煩惱是什麼。譬如,若要斷除的煩惱是我執,那要運用的對治法當然是觀修無我。現在要先明白瞭解所要斷除的煩惱到底是什麼?「為抉擇修習何義而斷煩惱耶?」此問題就要先界定清楚,所要斷除的煩惱是什麼,要先明白清楚。
「雖由此道亦伏欲界余惑現行,然唯說名離欲界欲。故主要者,謂由修習欲貪對治而斷煩惱,其欲貪者此為貪欲五種欲塵,」也就是要先滅除對五妙欲色聲香味觸的貪心,那要怎麼滅除呢?「故能對治,是於欲塵多觀過患。」好好觀修五妙欲的過患就能滅除五妙欲的貪心。因此,主要要斷除的是對於五妙欲的貪念,以及陪伴一起粗分的掉舉、粗分的沉。依奢摩他離欲之理,由詞句上可以瞭解離開欲界貪欲之理,主要要斷除的是五妙欲的貪心,當然附帶的其他的一些煩惱也會去除。至於我執根本就不可能斷掉,我執連一點點都不可能搖動。瞭解所要斷除的是五妙欲的貪心,那當然知道不用觀修無我見地,也可以做到。
界定清楚所要斷除的,能對治者,是於欲塵多觀過患,「違貪欲相而善修習,」世俗人把五妙欲看成非常好,可以帶來快樂;而修世間道要觀修五妙欲之過患,執取的方式不一樣。「由此能於欲界離欲,」世俗人把五妙欲看成是好的,可以帶來快樂;而現在是於欲塵多觀過患,內心要多去看到五妙欲是有過失、是不好。認識它是有過失、不好的心,當然就能夠把認為它是好的、可以帶來快樂的心去除掉,因為此二者執取的方式相反之故。但是,如果僅僅只是瞭解欲界是不好的,初靜慮是好的,或想想此理,就能夠把欲界的煩惱消除嗎?當然不是,故下文談到。
「此雖無倒瞭解諸欲過失及初靜慮功德,而有堅固了相定解,若先未得正奢摩他,隨久觀修此二德失,然終不能斷除煩惱。」就算已經很正確、明白的瞭解欲界的貪欲是完全不好的,即初靜慮天多麼好、多麼寂靜,應該去那裏,就算有這種渴求之心,假設沒有先得到安止,我只是再三想欲界不好,要離開它,初靜慮非常好,無論我如何想,也不會達成,因為沒有得到安止。
在沒有得到安止的情況之下,我們會胡思亂想、妄念很多,內心的力量是完全分散的,所以,內心的力量不夠。因此,要禪修欲界是不好的,初靜慮是好的,就要先得到安止,因為得到安止之時,內心的威力全部集中,運用此內心再去觀修,威力就非常強大,以此方式去觀修就能斷掉欲界的貪念之心,所以,要先得到一個安止。
「又雖已得正奢摩他,若無明瞭觀察,隨修幾久,亦定不能斷除煩惱。」已經得到奢摩他之後,還要常常觀修個別的性相(欲界多麼糟糕、不好,上界多麼好、多麼有功德),再三觀修二邊的行相,如果這個不做,當然就不能斷除煩惱。「故須雙修止觀方能斷除,此一切伏斷煩惱共同建立(共同的模式)。」所以,此方式是斷除煩惱共同的模式、理論。
得到安止以後,要進一步修了相作意,此時開始準備要把煩惱滅掉,了相作意及勝解作意是拔除的對治方式,從遠離作意開始一直到加行究竟作意是能夠斷除的對治方式,以這種方式逐漸把煩惱滅掉,這是斷煩惱的共同建立,亦即一切的模式都以此方式來進行。共同的模式,是指走粗靜相道的方式,從了相作意開始,觀修的方式都是從粗糙及寂靜的行相來觀察分析,勝解作意、遠離作意等的觀修方式都是一模一樣。
以下就六種作意一項一項個別說明,「如是別思上下諸地功德過失善了其相,時為聞成,時為思成,故此作意聞思間雜。」在了相作意時(別思上下諸功德過失),還不能運用修所成慧,因為修所成慧是在勝觀得到時產生,而了相作意所用的觀察慧是聞所成慧及思所成慧,所以,在別思上下諸功德過失之前要先得到安止,並配合聞所成慧、思所成慧間雜而修,此為第一個了相作意。
「由如是修超過聞思,唯有修相一向勝解粗靜之義,是名勝解作意。」此時所配合的是修所成慧(修相),一向勝解粗靜相道的觀修,此時是勝解作意,即得到勝觀。但世間道路所談的勝觀是真正的勝觀嗎?宗大師為斷此諍論,分別引用三段經文來說明:「(一)《聲聞地》雲「於所緣相修奢摩他毗缽舍那。」(二)第六作意時亦雲「修奢摩他毗缽舍那。」(三)初作意時說緣義等六事,此于餘處毗缽舍那中亦多宣說。是故此等雖非修習無我正見,然是毗缽舍那亦不相違。」修世間道路所用的勝觀,當然不是觀修無我的勝觀,但不能說不是勝觀,引用《聲聞地》說明它仍應是勝觀。
「故此諸作意之時,是由雙修止觀而斷煩惱,修習之理,謂若分辨粗靜之義數數觀察,即是修習毗缽舍那。觀察之後於粗靜義一趣安住,即是修習正奢摩他。」在了相作意之時是隨順的觀,勝解作意時是正式的觀,故是由雙修止觀斷除煩惱,到了遠離作意,就是正式的止觀雙運,就能夠逐漸的滅除煩惱,觀修的方式如何進行呢?要分辨粗靜之義,下方世界是粗糙,上方世界是寂靜,由此數數觀察(再三思惟),粗糙的各種原因及寂靜的各種原因,此觀修方式即是修勝觀,之後,列舉出很多下方世界粗糙的原因,經由再三思惟之後得到一個成效,就是非常堅決確定,下方世界果然粗糙、不好;然後一心專一安住在所得到的結論上,此即是觀修安止。
上方世界寂靜的功德是好的,是我要追求的目標,再三思惟其原因,待原因思惟清楚明白,內心非常堅決確定,然後一心專注在此堅決確定的意義上,此即是安止,一般的止觀雙運的禪修方式都是如此。譬如,空性的止觀雙修方式,內心緣取空性,將一切萬法無諦實成立的原因再三思惟,即是修勝觀。然後,非常的堅決確定,萬法純粹是諦實不成立,對此意義一心專注安放其上,即是止,這就是止觀雙運結合一起的觀修方式。
「如是所修初二作意(了相及勝解作意)是為厭壞對治。如是輾轉修習止觀,由修習故,若時生起欲界上品煩惱對治,是名遠離作意。」在遠離作意時就能消滅掉欲界上品的三種煩惱,因為有三種上品的煩惱所以有三個無間道,斷掉現前的部份有三個解脫道。
「又由間雜熏修止觀,若能伏斷中品煩惱,是名攝樂作意。」中品的煩惱有三種,到了攝樂作意又能夠去滅掉它,因此又有三個無間道、三個解脫道。
觀察作意,並沒有特別斷除什麼煩惱,因為上品的三種煩惱及中品的三種煩惱都已經滅除了,因此,會產生一個疑問,我是不是把所有煩惱全部滅掉了?大概我已經沒有煩惱了。所以,為了去除此疑問之故,其次,因為想著已經滅掉一切煩惱,難免會產生傲慢之心,也為了去除傲慢之心的緣故,因此,就有進行測驗的觀察,即觀察作意。
「次若觀見能障善行欲界煩惱,住定出定皆不現行,不應粗尋便謂我今已斷煩惱。當更審察(仔細分析觀察),為我實于諸欲尚未離欲而不行耶,抑由離欲而不行耶,作是念已,為醒覺故,隨於一種可愛境界攀緣思惟,若見貪欲仍可生起,為斷彼故喜樂修習,是名為觀察作意,由此能舍未斷謂斷諸增上慢。次更如前於粗靜義別別觀察,于觀察後安住一趣,由善熏修此二事(止觀)故,若時生起欲界下品煩惱對治,是名加行究竟作意。」
到加行究竟作意把欲界下品的煩惱斷掉,欲界下品的煩惱也分成三種,所以有三種無間道形成對治的力量,但是解脫道只有二種,因為第三個解脫道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此部份不一樣。前面斷除上品煩惱時是遠離作意,中品煩惱時是攝樂作意,都各有三個無間道,三個解脫道,到了觀察作意就沒有特別要斷除的。加行究竟作意有三個無間道,去對付下品的三個煩惱,但只有二個解脫道,因為把下下品的煩惱滅掉的解脫道就變成第七個加行究竟果作意。「第三、第四、第六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加行究竟作意)是能伏斷煩惱的對治。」
「如是若斷軟品煩惱(斷掉現前細分煩惱),即是摧壞一切欲界煩惱現行,暫無少分而能現起,然非畢竟永害種子(不是連根徹底斷掉),由此能離無所有處以下諸欲(用此世間的道路,粗靜相道的觀修方式,能斷除無所有處以下欲界的現行煩惱),然尚不能滅除有頂(天)現行煩惱(因為有頂天之上已經沒有其他世界,所以就不可以用粗靜相道的觀修方式),何況能得永度生死?(有頂天煩惱都不能滅掉,要脫離生死輪回,就更不可能。)」
「然依靜慮亦能獲得五種神通,」可是透過安止好好的觀修,就算沒有脫離輪回,還是可以得到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是得不到第六種神通,因為得到第六種神通就是阿羅漢(脫離輪回者),「恐繁不錄,如《聲聞地》,極廣宣說,應當了知。」內容很多就不再說明,在《聲聞地》有詳細說明,看一看就會瞭解。
「現在無修此等根本靜慮之理,故亦無有錯誤引導,」現在在外道的情況來看,就算得到初靜慮、二靜慮者,然後妥善的去講解初靜慮、二靜慮如何觀修,這種情況根本就沒有。譬如,內道弟子去學外道,能夠敎其如何修初靜慮、二靜慮,並且自己也得此果位的引導者(外道老師)根本就沒有,所以也不會產生錯誤的引導。現在看外面有些人說他得到初靜慮、二靜慮,這些都不算的,都還沒有達到標準呢!「然於此等若真瞭解,則于餘定亦斷歧途最為利益。」可是就算沒有真正得到初靜慮、二靜慮這些果位者的詳細解釋,但是經文大論都有開示過,故若從經文作解釋說明,則對於斷除走入岔路的危險很有幫助。
前面講這麼多複雜的世間道修行方式,可是最後還是要得到勝觀,特別是無我勝觀才能脫離輪回,所以出世間的道路非常重要。「如是四種靜慮(色界)、四無色定(無色界)及五種神通與外道共,唯得此定非但不能脫離生死,反於生死而為系縛,故於奢摩他不應喜足,更當尋求真無我見毗缽舍那(要學習出世間的勝觀)。」
「縱未廣知修初靜慮等根本定法,然于前說修奢摩他,或名作意法定當了知。就算不知道初靜慮、二靜慮如何禪修沒有關係,比較重要的是要瞭解安止如何得到,這個一定要學習。後引諸多根據,「此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等所說九種住心,《中觀》《修次》之所建立,如前已引。又《莊嚴經論》及無著菩薩,于《菩薩地》《大乘對法》《攝抉擇分》解彼意趣。又《攝抉擇分》於止觀二法,指《聲聞地》,故《聲聞地》解釋最廣。又此諸義,《中觀》《修次論》及《慧度教授論》亦曾宣說。又《辨中邊論》說,由八斷行斷五過理,修奢摩他法,今善觀彼等諸心要義,略示一二全無杜撰。」引經說明安止的觀修非常重要,一定要瞭解。
沒有把安止觀修的內容好好瞭解,會有何毛病呢?「現在修靜慮者,且無此等之名。又有一類先學論時,雖知其名,然未善其義,後修行時,見無所須棄而修餘。又有眾多略得止品所攝正定,便謂已得空三摩地,或得內外所共第九住心定,便謂已得無上瑜伽具眾德相圓滿次第,及謂已得根本後得合雜無間無分別智。皆是未能善解之相。」
這些都是沒有妥善瞭解安止所形成的毛病。如果把安止成就的方式好好的瞭解,就不會被他人用很美妙的名稱騙得一楞一楞的。有些人會教導打坐、參禪、無相的禪修、無緣取、空性的意義、空性的禪修,很多很好聽的名稱,結果被騙得暈頭轉向,產生錯亂。把安止的禪修誤解成得空性的勝觀,實際上修安止時,有時會達到分別妄念全部都沒有出現,但是內心沒有分別跟空性是完全不一樣,可是把它混雜在一起,然後用美妙的名稱,把大家騙得一楞一楞。假設把安止禪修的方式好好的瞭解,就不會暈頭轉向了。
「若于上說(安止的禪修)善得定解,則不因其假說修無所緣、無相了義、美妙名稱而生誤解。若能實知此定之義(能夠妥善的瞭解安止的意義),便能了知歧非歧途(正確或錯誤的道路),故于此諸定量教說修三摩地次第,應當善巧。」因此對於大論所談三摩地的禪修方式,一定要好好的專心學習。
後面有九個頌文,是宗大師根據大論典,解釋安止禪修的方式完畢後,內心非常高興喜悅寫下的詞句,最後二句是回向發願文,「慈尊無著論所說修止法.」安止是根據廣大行來講,而廣大行是根據慈氏彌勒、無著的論典來講述說明安止如何成就。講說完畢之後,回向發願希望佛陀的教法能長久安住。
此偈頌有很多內涵,我在香港有講,你們可以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