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64 講
聞法意樂
思唯利益遍滿虛空的如母有情眾生,因此無論如何要得到所能夠獲的的果位之中,究竟圓滿的佛果珍貴寶,原因何在呢?因為我們現在要得到佛果,就其能得方便而言,這個正法我們已經得到了、遇到了,有實修佛法的機會呢!因此得到圓滿的佛果,利益眾生等於是變成我們的責任,也可以去挑起這個責任呢!但是看看其他的一切如母有情眾生,都沒有遇到佛法,或者是根本就沒有機會學習佛法。首先他們所得到的身體,有一些是投生在地獄之中,有一些投生在鬼道之中,如此投生在三惡趣的情況之下,受到各種各類痛苦的逼迫,在受到痛苦逼迫的時候,那就沒有機會能夠實修佛法。相反的,現在就我們而言,卻有機會能夠實修佛法,因此也就有機會去利益如母有情眾生,那如何去運用這個機會呢?首先要對於能夠得到佛果的方法,它是沒有錯誤的,次第沒有錯亂的,完全齊備的這個法,先做聞思,之後迅速迅速成就圓滿的佛果,得到佛果之後,就能夠廣大的利益眾生。即使在沒有成就佛果之前,還在學習的階段裏面,也能夠順著自己的能力去利益眾生,而且就利益而言,是使他獲得正法產生的幫助,是能夠使他得到究竟的利益,如此思唯之後,調整自己的動機來聽聞教法。
正講
我們進行到的段落,首先如何去成辦安止,這個成辦的方法、得到安止的方法已經講解完畢了,但是得到安止之後,要運用這個安止,所趣入的道路就有世間的道路以及出世間的道路兩種情況,因此就總體總體一般來講,如何趣入于道路,這個要先做一個說明,之後個別個別而言,世間的道路如何而行,分成這兩項,這其中我們進行到總體來講,一般總體來講,這個道路怎麼樣子來進行,做一個總說,391頁倒數第一行「此三摩地極其寬廣,」我們講到這個段落。
故三摩地極其寬廣,等持的內容是非常廣泛廣大的,這個三摩地是指前面這麼多的篇幅內容所談到、討論到的安止,或者說等持的這些內容是非常寬廣、非常廣大的。廣大的原因是世間者而言要實修的道路,或者是出世間者而言要實修的道路,例如小乘,或者是出世間之中大乘的道路,或者是大乘之中密咒乘的道路,做這些實修的時候,一切都要修等持,所以可以說要走一切道路的時候,任何道路要禪修的時候,都要靠這個等持,把這個等持得到了之後,可以運用到各種的道路上面,應用到世間的道路也好,應用到出世間的道路也好,都可以運用上去的,等持的範圍就變得非常的廣大,因此「此三摩地極其寬廣」,這是前面已經說明的。
「故《解深密經》」瞭解到這一點之後,《解深密經》就開示說(「密義宣說:『大乘小乘一切等持,皆是止觀三摩地攝。』」)大小乘門的一切,大乘跟小乘一切的等持,都可以歸納在安止跟勝觀的等持之中,就講了這麼一句話。「故《解深密經》密義宣說」那個「密義」是一個動詞,瞭解了「此三摩地極其寬廣」這麼一件事情之後,因此之故,《解深密經》裏面就這樣子開示,可是這裏沒有用開示的引文,只有講它的意思,大乘跟小乘一切的等持,都是止觀三摩地所攝,都可以歸納在安止跟勝觀裏面的意思。不過這個經文,在我們前面卻有引用到,前面第二個大綱,奢摩他要分成六個大綱,六個大綱裏面的第二個大綱,馬上就引用到這個經文了,就在奢摩他一開始的地方,(336頁)「此中分六」是不是分成六項?「一.修習止觀之勝利. 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第二項的解釋在337頁倒數第五行,「如我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所攝。」這是《解深密經》的經文,直接引用經文,但是這個經文的大意,它的意思就在391頁最後這一行講的,所以《解深密經》裏面就有討論到「大乘小乘一切等持,皆是止觀三摩地攝」,因此瞭解到止跟觀非常重要之故,「故欲善巧諸三摩地,應當善巧止觀二法。」因為大乘小乘各種的等持,全部都是止觀的等持所攝之故,因此如果想要善巧專精等持的話,無論如何一定要先把安止跟勝觀這兩項,一定要好好的先專精。不管是世間的道路、出世間的道路,出世間的道路之中小乘跟大乘,一切密咒乘的實修,禪修的基礎,就在止觀這兩個項目上面,所以無論如何要先把止跟觀這兩個項目,要先好好的善巧專精。
應當要善巧的是安止跟勝觀這兩個項目,其中為什麼要產生安止呢?它的必要性何在?總體來講,必須要得到安止,必要性是很多的,其中主要的必要性,就是因為要引發勝觀的證悟,有這個必要性之故,所以後面就談到(392頁第二行)「生此三摩地奢摩他作意,義雖多種,」很多的必要性,不過主要的必要性「然主要者是為引發毗缽舍那之證徳。」前面談到,有必要去善巧精通安止跟勝觀這兩個項目,為什麼有必要去善巧專精它呢?其中必須要善巧專精安止的必要性何在?很多種了,譬如說得到安止之後,我就可以獲得身心方面的輕安,那這個也可以當做是安止的必要性。可是有必要得到安止,它主要的必要性是因為要引發內心得到勝觀的證悟,為了這個必要性之故,所以有必要去得到安止。
既然安止的目標主要放在要引發內心的勝觀,那勝觀又是哪一些呢?簡單來講,勝觀有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把煩惱現前的部分,把它斷除掉,已經出現了,現前的部分,這個部分把它斷除掉,這是屬於是共通的勝觀。另外一種,是把煩惱的種子究竟徹底的把它斷除掉,這種不共的勝觀。這種不共的勝觀只有內道佛教徒裏面才有呢!只有內道佛教才能夠做這個實修,所以在課本裏面談到「毗缽舍那又有兩種,一.內外大小乘所共,能暫伏煩惱現行粗靜行相毗缽舍那,」能夠暫時降伏煩惱現前的部分,這個是粗靜相道的勝觀–毗缽舍那。第二種是只有佛道,內道徒個別個別的法,特別的法「二.唯佛弟子內道別法,畢竟斷除煩惱種子,」這個要靠觀修無我真實行相的勝觀「修習無我真實行相毗缽舍那。」所以第二種是無我的勝慧,第一種是共通的勝觀。第二種就是要把種子究竟斷滅掉的話,要靠無我的勝觀。就分成這兩種。
這其中把煩惱現前出現的部分,把它斷除掉,要用的方式是粗靜相道的勝觀,這個勝觀所要觀修的對境是什麼呢?觀想下方的世界是粗糙的、不好的,觀修上面的世界是寂靜的、是好的,以這種行相來做觀修,這種觀修的方式,它的對境就是下方的世界粗糙,上方的世界寂靜,這是觀修的對境,以這種方式把煩惱現前的部分把它斷除掉。可是假設要把煩惱的種子究竟斷除掉的這種勝觀,它所要修的對境是什麼呢?這種勝觀修的對境就是空性。可見兩者不一樣,這兩種勝觀,共通跟不共,所要修的對境不一樣。首先觀修粗靜相道而言,就一般來講,粗靜相道禪修的方式,外道徒也修這個道路,內道佛教徒也一樣修這個道路,但是外道徒修這個道路跟內道佛教徒修這個道路,禪修的方式有一點點不太一樣,因為當外道去修粗靜相道的時候,下方的世界是粗糙的、不好的,上方的世界是寂靜的、是好的,把上方的世界寂靜而且好的部分,當做是究竟所得,究竟所追求的目標,因此它是寂靜、是好的。可是內道佛教徒修粗靜相道的時候,卻不是把上方的世界當做是究竟所得的目標,但是它是寂靜的、是好的,為什麼呢?因為上方的世界跟下方的世界比較起來,上方的世界當然更加寂靜、更加的好,當然是這個樣子嘛!所以僅僅把他當做是寂靜,確實是寂靜、是好的,這樣子來做觀修。這種情況之下來觀修粗靜相道的方式,內道佛教徒裏面修粗靜相道,小乘也這樣觀修,大乘也這樣觀修。
我們看字面上,裏面就談到,(392頁第三行)「又有兩種,一.內外大小乘所共,能暫伏煩惱現行粗靜行相毗缽舍那,」對不對?這個字面上已經講了,外道也修粗靜相道,內道也修粗靜相道,內道裏面小乘也修粗靜相道,大乘也修粗靜相道,所以稱之為共通嘛!首先稱之為共通的原因是外道跟內道共通,其次在內道裏面大小乘門也共通去修它,所已是共通的「內外大小乘所共」,大家都可以修嘛!不過說大小乘門內道都可以修,是不是小乘要完整的去實修這個道路?而且一定要實修這個道路?那倒不是的。為什麼不是呢?那意思就是說有些人會去修這個道路,有些人不必去修這個道路,為什麼有些人要修有些人不要修?我們就瞭解了,一般來講,行者的根器大致上都會有兩種類型。在小乘裏面的行者,根器也是兩種類型,大乘的行者,根器也是兩種類型,有一種是鈍根,有一種是利根,就是內心的煩惱它現前出現的這個部分,並不是說力量非常的強大,而且再三產生、再三產生,它不是這個樣子。
就是他內心的煩惱會比較薄弱,不是說力量很強大,而且再三出現、再三出現。因此之故,受到煩惱現前出現這個部分的損害、侵犯,沒有那麼嚴重,因此在暫時上,並不是很迫切需要把煩惱現前這個部分所造成的侵犯、傷害,先把它消滅掉,目前而言,這個部分好像不是很迫切需要的一個工作,因為煩惱現前之後造成一個很強烈的傷害,這個部分沒有嘛!因此之故,去努力的時候就把煩惱現前的部分、種子的部分,一起努力把它斷掉就好了,以這種方式來進行,不必說我先把煩惱現前的部分斷掉,花很大的力氣,逐漸逐漸後面再把煩惱的種子滅掉,這樣子一段一段的來做,不需要!一開始花力氣就連煩惱現前跟種子一起滅掉,這樣子來做禪修也就可以了。
但是有一種不是這個樣子,鈍根的類型,現在煩惱很粗糙,現前的部分很粗糙,力量很強大,因此再三傷害自己、再三傷害自己,那不能夠一直等說我要把煩惱的種子一起斷掉嘛!也沒有這個能力,目前煩惱就已經現前了,造成了侵犯、傷害,已經非常嚴重了,不能說我要連種子一起完全把它消滅掉,現在也沒有這個能力,也不能夠等待,所以現在的工作要做的是,花大的力氣,先把煩惱現前的部分把它消滅掉,等到這個部分工作做完,再慢慢進行到去消滅種子的部分,必須按照這個方式來進行的。有這樣的一個根器,這是鈍根的。所以在小乘裏面,行者也是兩種情況了,大小乘裏面,行者也是兩種情況了。
因此屬於鈍根類型的話,要先透過觀修,把煩惱現前的部分先滅掉,之後再逐漸逐漸的把煩惱的種子滅掉。但是就利根而言,煩惱現前這個部分威力不是非常強大,造成的傷害也不是非常嚴重,所以並不需要我先透過一個觀修,只是把現前的部分把它滅掉,這個工作並不需要做,現在禪修的時候,就是一起連現前的部分連種子的部分,一起把它滅掉,這個工作要做。可見這兩種類型不管怎麼講,滅掉種子,兩種類型都需要滅掉的。但是僅僅只是滅掉現前的這個部分,就利根而言,並不需要去做,現在我進行一個觀修,這個觀修,我僅僅單純只是要滅掉現前的部分,這種禪修對利根來講,不需要做。那利根者要做的是什麼?現在所進行的禪修是要把現前的部分、種子的部分,一起全部都斷掉,這個工作要做,這個禪修要做。但是說我現在進行的禪修,僅僅單純只是去對付現前的部分,就利根來講,這種禪修並不需要做。可是呢,就利根的禪修也好,鈍根的禪修也好,滅掉種子這個部分,顯然都要做,不管如何,哪一種類型都要做,為什麼呢?因為種子如果不滅掉的話,那根本不會得到解脫,所以後面的文字就談到了。
「前是圓滿支分,」前者是什麼呢?就是共通的勝觀,滅掉煩惱現前的禪修,那個是屬於圓滿的支分,「非必不可少,」並不是說不能夠缺少的,就是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有的話就能夠產生圓滿的一些幫助,沒有的話,也沒有關係,可是「後是必不可少之支。」後者是不共的勝觀,內道佛教徒的勝觀,要滅掉煩惱種子的勝觀,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夠缺少的。可見這兩種裏面,圓滿的支分有的話,再增加一些幫助,沒有的話,也不會有什麼關係。但是第二種,鈍根也好,利根也好,那顯然都需要,不管是誰都不能夠欠缺,所以後者是必不可少的分支。既然它是不能夠欠缺的分支,那就表示它非常重要,要很重視,因此之故,後面的文字就談到,因為後者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分支,「故求解脫者,應生能證無我真實毗缽舍那。」它非常重要,所以「求解脫者」無我真實義的勝觀一定要有,不能夠欠缺。
「以若得前說第一靜慮未到地攝正奢摩他,縱未獲得以上靜慮及無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習勝觀,亦能脫離一切生死系縛而得解脫。」前面所討論、所開示的,僅僅只是把煩惱現前滅掉的這種粗靜相道,共通的部分就是非必不可少分支,不是不能夠沒有的那個分支,那個部分並不是說一定有需要,前面談到了嘛,那個部分不是說一定要有,它不是說必不可少的。可是無我的真實性了悟的這個勝觀,那就不可缺少,一定要有的,原因何在呢?為什麼粗靜相道,共通勝觀的這個部分,它不是必不可少,可是後面的無我真實性了悟的這個勝觀,不共勝觀的這個部分,卻是不可欠缺、不能沒有的,為什麼呢?這個部分要做一個說明,首先就是若得到前面所說的第一靜慮未到地所攝的正奢摩他,這個「正奢摩他」安止,安止就非常多種了,那麼多種裏面,初靜慮所攝的安止,二靜慮的安止,三靜慮的安止,四靜慮的安止,再上去就是空無邊處的安止,識無邊處的安止,無所有處的安止跟有頂天的安止,這類型就非常的多。
在這麼多的安止裏面,二靜慮天(二禪天)、三靜慮天以上的安止,就算沒有得到,也沒有什麼關係,也不是說一定要得到,沒有也沒有關係的。所以至尊仁波切在這裏談到「以若得前說第一靜慮未到地攝正奢摩他,」我們前面談到的這麼多,說要成辦安止,要得到安止,那個安止是哪個階段的安止?前面談到安止的類型這麼多嘛,是初靜慮的安止哦,得到前面所說的安止是第一靜慮(初靜慮)未到地所攝的正奢摩他,就是初靜慮地所攝的安止,得到這一個安止就可以了,所以前面這麼多的內容討論到的安止,講的都是初靜慮地所攝的安止,這個部分得到就可以了,因為假設得到初靜慮地所攝的安止,二靜慮的安止沒有得到,三靜慮的安止沒有得到,這個都沒有關係,因為都不會障礙得到解脫,所以初靜慮的安止那當然就要得到,得到了也就可以了。
那得到了這個安止之後,「縱未獲得以上靜慮及無色奢摩他,」以上是初靜慮以上,就算沒有得到初靜慮以上及無色界的奢摩他,沒有得到以上的靜慮,沒有得到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還有四個無色界的安止,這個沒有得到呢,都沒有關係,但是「然即依彼止修習勝觀,亦能脫離一切生死系縛而得解脫。」「依彼止」依彼初靜慮地所攝的安止,就前面我們講的這麼多內容的安止,靠著這個安止去修習勝觀,什麼勝觀呢?這裏談到的勝觀,是不共的勝觀,勝觀不是兩種類型嗎?靠著初靜慮的安止去修習不共的勝觀,就是無我真實性的勝觀,把這個勝觀好好禪修之後,就能夠把輪回的束縛完全滅掉了,就能夠得到解脫,靠著這個方式就能夠得到解脫了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二靜慮、三靜慮甚至四無色界的安止,沒有也沒有關係,也可以沒有,意思就是粗靜相道沒有禪修也可以,也沒有關係,因為一樣會得到解脫。
二靜慮天以上,三靜慮天以上,這些安止沒有、不觀修、沒有得到,也可以的!總之,二靜慮天以上的安止,就算沒有得到,也沒有關係,也可以的。意思就是說,為了要得到二靜慮天以上的安止,精勤努力去做實修,這些實修沒有做,也沒有關係。那為了要得到這些二靜慮天以上的安止,要很勤快努力去做什麼工作?做什麼禪修?那就粗靜相道,要觀修下方的世界粗糙、不好,上方的世界寂靜、好,繼續繼續不斷的做觀修,這樣繼續持續的觀修下去,慢慢就會得到二靜慮天的安止,三靜慮天的安止,一直到四無色界的安止,就逐漸逐漸都會得到的。所以說這些安止,沒有也沒有關係,沒有得到也沒有什麼關係,也可以,意思就是指粗靜相道的觀修,就算沒有觀修,也可以的,這個實修不做,也沒有關係,也可以的。不做的情況之下,是靠著我們前面這麼多篇幅所討論到的安止,這初靜慮天的安止,只要這個部分得到了之後,靠著這個安止去修了悟無我的勝觀,靠著這個觀修,照樣可以脫離輪回,一樣的可以得到解脫。
總而言之,僅僅只是針對煩惱的現前部分,要修粗靜相道的勝觀,共通的勝觀,這個部分不做也沒有什麼關係,它不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分支,就是少了它也沒有什麼關係,少了它照樣可以得到解脫的意思,因此在我得到解脫上面,不是一定要靠它,少了它沒有關係,解脫照樣可以得到,原因是因為二禪天以上的安止,如果想要得到的話,那必須透過粗靜相道的禪修,下方的世界粗糙,上方的世界寂靜,這個部分要繼續的努力,很勤快去做禪修,禪修之後逐漸逐漸慢慢的二靜慮天的安止得到了,再慢慢的三靜慮天的安止又得到了,這樣一步一步上去的,所以這些安止,後面二靜慮天以上的安止,假設要得到的話,一定要靠粗靜相道,就是共通的勝觀,這樣一步一步修上去的。但是二禪天以上的安止就算沒有,也可以,也沒有什麼關係,那就是說粗靜相道的觀修,沒有,也沒有什麼關係,不用修,那也可以的。
所以這個段落,是要成立第一項,因為前面談到有兩項,就392頁的第四行「前是圓滿支分」圓滿支分就是能夠產生幫助,有的話能夠有更多的幫助,這稱之為「圓滿支分,非必不可少」,我們剛剛是解釋這一項目。但是後者,不共的勝觀是「必不可少」,對不對?一個是「非必不可少」,一個是「必不可少」,這裏談到「以若得前說第一靜慮」這個內容一直到「系縛而得解脫」,就過了三行「以若得前說第一靜慮未到地攝正奢摩他,縱未獲得以上靜慮及無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習勝觀,亦能脫離一切生死系縛而得解脫。」到這裏為止,是要成立第一項,就是粗靜相道是一個「非必不可少」的,不是「必不可少」的,沒有也沒有什麼關係的,這個解釋要成立出這一項。
其次要說明後面那一項,為什麼是「必不可少」,就是第二項不共的勝觀,無我的勝觀,這不能欠缺啊!這個不能沒有的,不能沒有的原因何在?「若未通達未能修習無我真實,僅由前說正奢摩他,及依彼所發世間毗缽舍那,斷無所有下現行煩惱得有頂心,然終不能脫離生死。」這個要成立出第二項,就是後者是「必不可少」的分支,原因何在?「若未通達」通達是首先無我真實義要證悟,證悟之後那還不夠,接下來要不斷的串習,那個「修習」是串習,所以若未通達無我真實義,未能串習無我真實義,要這樣連在一起。要先通達,通達之後要串習,假設這個不做的話,要跳到隔壁,然終不能脫離輪回,假設這個不做的話,就不能脫離輪回了。這個不做,僅僅靠著前面所說的正奢摩他,前面這麼多篇幅討論的初靜慮天的安止,僅僅得到這個安止,不能夠脫離輪回的。再過去靠著這個安止引發世間的毗缽舍那,就是引發世間的勝觀,粗靜相道的世間勝觀,斷無所有天(就是有頂天)以下的一切的煩惱現行,得到有頂天的內心的話,無所有世界以下的一切煩惱現行就全部斷掉了嘛,就算到達這裏,也是不能脫離輪回。假設欠缺了無我真實義的證悟、串習,那始終就不能脫離輪回了。因此之故,無我真實義串習的這個部分,是屬於一個不可少的分支。
392頁第五行「以若得前說第一靜慮」,一直到「如贊應贊」前面那裏「然終不能脫離輪回」,這四行的內容就是要成立前面講的兩項,就是前項粗靜相道共通的勝觀,是「非必不可少」,還有要成立出第二項,就是後面不共的勝觀,不是「必不可少」。再過來要引經據典來成立這個說明,「如贊應贊論中贊置答雲:『為入佛正法,癡盲諸眾生,乃至上有頂,仍苦感三有。』」這個頌文要成立的是後項,就是不共的勝觀,是「必不可少」的分支。因為就算到達有頂天,「仍苦感三有」還是要墮入三有的輪回之中,這個要成立的是第二項,不共的勝觀,無我真實義了悟的這個勝觀,不能欠缺,如果這個部分沒有的話,不管實修其他道路怎麼做,一直到達有頂天,還是墮入三有的輪回之中。「『若隨佛教行,雖未得本定,諸魔勤看守,而能斷三有。』」這成立了前項,就是粗靜相道的方式,並不是「非必不可少」,就是沒有也沒有什麼關係,沒有的話照樣可以脫離輪回。
所以就無我真實義的勝觀而言,要把煩惱種子滅掉,這個部分一定要做,如果沒有做的話,其他的道路,其他的禪修,不管怎麼做,仍然在輪回之中,因為其他禪修不管怎麼做,最後就算到達有頂天,那還是在輪回裏面,因此不能夠脫離輪回的。所以欠缺無我勝觀,不共的勝觀這個部分,不能夠脫離輪回,它是一個不共的分支,第一個頌文是要成立出第二項。再過來第二個頌文「若隨佛教行」這個頌文是指世間粗靜相道共通的勝觀,沒有的話也沒有什麼關係,因為照樣可以脫離輪回得到解脫。我們休息一下。
我們現在這裏所談到的初靜慮天、二靜慮天、三靜慮天、四靜慮天,再上面是無色界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跟有頂天,這些都列在二靜慮天以上,都是屬於二靜慮天以上的安止,前面談到那些可以列在二靜慮天以上的安止,我們有這樣子談到嘛,那有人就問了這個問題,我們簡略的做一個答復,現在這裏是欲界地,從欲界這個地方到初禪天,就是色界初靜慮天的話,這中間中間還有許多的差別,就還要經過許多的過程了。那首先是在欲界的時候,有欲界的煩惱。欲界的煩惱有它現前的部分,已經發揮作用現前的部分,現在要先把它現前的部分消滅掉的話,要努力去把它斷掉,那把這些現前的部分努力把它斷除,已經斷掉了之後,才會得到初靜慮天的正行,但是呢,要怎樣去把這些現前的部分斷掉呢?努力努力要做什麼呢?那就是要修粗靜相道的方式,修的時候要先得到初靜慮天的近分,這個要先得到。要把這些煩惱現前的部分斷掉的話,才會得到初靜慮天的正行,要得到初靜慮天的正行,當然要先得到它近分的部分。
我們前面所談到的,就近分而言,又有很多的次第,近分就很多種,那我們前面一直談到這個安止,前面講了這麼多,這個安止是初靜慮地所攝的一個安止,就是欲界的補特伽羅修這個安止,一直按照前面講的做禪修禪修,之後他得到安止,他所得到安止就列入初靜慮的近分裏面,那就是我們這裏一直談到的這個安止。所以假設一個人,他是欲界的補特伽羅,他修修修,得到這個安止的時候,這樣子的內心,具有這種安止的一個內心的人,雖然他是欲界的補特伽羅,可是他的內心算不算是欲界的內心呢?不是的。因為他已經得到初靜慮地所攝的近分了嘛!所以他的心是屬於初靜慮的內心,不是屬於欲界的心。這個時候得到了安止,初靜慮地所攝的近分已經得到了,那安止後面是什麼呢?後面的情形就又有很多了,他可以繼續修粗靜相道,就是把這個安止得到之後,近分得到之後,後面他觀修初靜慮地是寂靜的,欲界是粗糙是不好的,這樣子繼續觀修,就是前面談到的共通勝觀的方式。
或者是不要這樣修,(近分)之後直接去緣取無我的意義而做觀修,這樣修的話,是修不共勝觀的方式,之所以可以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他內心的住分已經得到了,就是雖然他是一個欲界的人,可是因為他經由前面的禪修,得到初靜慮地所攝的近分之後,就得到了安止,這樣的一個人,他的內心是已經得到安止的住分,得到安止住分之後,他當然可以去緣取無我的意義而來做禪修。所以這個時候,這個人已經超越了,雖然他是欲界的補特伽羅,可是已經超越了欲界的內心,他的內心是屬於初靜慮天所攝的內心,在這樣的一個內心之下,他運用這個內心,後面還要做實修的道路,那他要運用去修,也可以去修粗靜相道,或者要去修無我的意義的不共勝觀,那就要看情況了。看情況就是我們談到的鈍根跟利根的差別,假設他是一個利根的的話,就不必修粗靜相道,因為現在煩惱已經現前了,造成很強烈的傷害,我要先把他滅掉,這個部分不需要做嘛!這個部分的傷害不是很大,所以把這個現前的部分消滅掉這個工作不需要做,所以不必去修粗靜相道,他要做的努力是連煩惱的種子一起消滅掉,這個工作他直接去做就可以,所以在這個時候他並不需要把煩惱現前的部分破壞掉,這個部分並不需要去努力。
但假設不是這個根器,鈍根的話,就要把煩惱現前這個部分滅掉,他就要好好的去努力,繼續去努力的時候,如果按照這個粗靜相道繼續去努力的話,那前面談到的是安止已經得到之後,安止本身當然也是一個近分,可是安止後面還要繼續做的時候,後面還有六種作意,就是我們前面談到的安止,安止是近分,後面還有六種作意,從第一個個別性相理解作意,到最後一個加行最後際的作意,一共有六個,這樣按照順序,還有很多次第,按照順序得到之後,再得到一個加行最後際的果作意,加行際果作意得到了之後,就得到正行,這是初靜慮的正行,這個是粗靜相道的方式來做禪修,這樣的一個方式。
仁波切說我們現在講的內容,如果做成一個表格的話,大家會很容易明白瞭解,會比較有幫助,現在沒有表格,所以大家如果前面講的內容有什麼問題也可以隨時提出來發問。
問:392頁第五行「以若得前說第一靜慮未到地攝正奢摩他」這個第一靜慮未到地就是他還沒有到初靜慮,是得了還是沒?
答:未到地就是近分,後面是不是又講近分?講未到地也可以,講近分也可以,第一靜慮就是初靜慮地、初禪天,初禪天的未到地就是近分,近分所攝的正奢摩他,就是等持、安止,這個如果得到的話,還沒有得到正行,因為是近分嘛!近分之後才正行,所以還沒有得到正行。
之後就要看鈍根跟利根兩種情況,但是無論如何,安止都有必要先做觀修,要先修安止,修安止很勤快努力,逐漸逐漸就得到安止,但是在最初得到安止的時候,欲界的內心已經改變了,所以這時候不是屬於欲界地所攝的內心,他得到一個非欲界地所攝的內心,這樣一個心識呢,他得到了,那這個心識不是欲界地所攝,是在什麼地方呢?初靜慮地所攝的內心,但是初靜慮地所攝的內心,那還不是屬於初靜慮地的正行,因為得到初靜慮地的正行的話,要把欲界的煩惱全部要斷掉,但這個時候還沒斷掉嘛!因為才剛得到一個安止而已,哪里有斷掉欲界的煩惱呢?沒有,還沒斷掉嘛!所以正行都還沒有得到,煩惱現前的部分都還沒有斷掉,初靜慮地所攝的正行都還沒有得到,因為那個時候才最初最初得到安止而已,那時候不是正行的內心,所以這裏談到的是「初靜慮未到地所攝的正奢摩他」,這是指最初得到安止的時候,是初靜慮地的近分所攝的安止,這個是指還沒有得到正行,得到正行的前面,還有一個未到定,就是近分,那個近分要先得到。所以近分要先得到,鈍根也是要得到,利也是要得到,這都要得到。
得到了之後,要修勝觀,我們前面講了嘛,得到安止的必要性是什麼?就是要修勝觀,可是後面修勝觀怎麼做呢?那就看鈍根跟利根了,也許修粗靜相道的勝觀,也許緣取無我真實性來修勝觀。假設是利根的話,不必修粗靜相道的勝觀,就直接緣取無我空性的意義來修勝觀,所以就靠著初靜慮的未到地、靜慮的近分,就前面所得到的安止,就只靠著這個安止去運用它,就能夠把煩惱全部都消滅掉,之後他就會得到羅漢的果位。但是在得到羅漢果位的時候,正行都還沒有得到呢!就算初靜慮的正行都還沒有得到,它一樣得到羅漢的果位,為什麼呢?因為得到正行的話,要把欲界的煩惱全部都消滅掉,要把煩惱現前的部分斷掉,但是因為現在這個人,他得到初靜慮地所攝的安止,然後他又沒有修粗靜相道,它是直接緣取無我義來修勝觀的一個人嘛,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是把煩惱現前的部分跟種子的部分,同時斷除掉了,在那個時候,他得到羅漢果位,在得到羅漢果位之後,他才把現前的部分跟種子的部分斷掉,那個時候,他才得到正行。
所以還沒有得到正行之前,先得到羅漢的果位,之後才把現前的部分、種子的部分一起全部都滅掉。所以在他得到羅漢果位的時後,那正行沒有得到呢!是這樣的一個人。這個是利根的情況之下,他先得到羅漢果位,之後才得到初靜慮的正行。
假設是鈍根的話,那就不是了,這兩者就有差別了,鈍根的話呢,也得到初靜慮所攝的安止,可是接下來,他不是緣取無我義來修勝觀,他要先修粗靜相道,修粗靜相道的時候,就不能夠把煩惱現前的部分跟種子的部分一起都斷掉,就不是了。要先把現前的部分斷掉,種子還沒有斷掉,是把煩惱現前的部分斷掉,後面才斷掉種子,在這中間中間,他會得到正行。已經得到正行了,可是種子都還沒有斷掉呢!所以要把種子斷掉,那可能要得到很高很高的證悟。那現在先把現前的部分滅了就很容易了,他把現前的部分滅掉,就會得到正行,初靜慮、二靜慮、三靜慮,這樣子一直進步、一直進步上去。所以把現前的部分滅掉是很容易,要把種子滅掉,那很困難,要走到後面後面了!所以就算種子還沒有滅掉,前面的正行,他照樣會先得到。所以這兩種就有差別。
現在的情況是由欲界到達初靜慮天,我們前面談到了,可是假設從初靜慮天要到二靜慮天,就初禪到二禪,那他的方式是什麼樣子呢?就煩惱而言,欲界有欲界的煩惱,初靜慮天有初靜慮天的煩惱,二靜慮天有二靜慮天那個地方的煩惱,三靜慮天有三靜慮天那個地方他自己的煩惱,這種情況就譬如說,我們人類來講的話,人類有人類的煩惱,旁生動物道有它自己的煩惱。人裏面在家人有在家人的煩惱,出家人有出家人的煩惱,內心的想法各自不同,煩惱不同,粗細都有差別,是不是這個樣子?所以欲界有欲界自己的煩惱,初靜慮天也有初靜慮天的煩惱,等到他到二靜慮天,二靜慮天又有二靜慮天的煩惱,是這樣一個情況的。因此之故,假設要得到上面那一個天的正行的話,要把下面那一個天煩惱現前的部分都要滅掉。什麼是得到二靜慮天的正行呢?得到二靜慮天正行的意思,就是指把初靜慮天煩惱現前的部分都完全滅掉了,在初靜慮天的煩惱現前的部分滅掉的同時,就得到初靜慮的正行。但是我現在正在做滅掉的工作,正在做的那個時候,當然沒有得到正行,可是正在做的那個時候,他的心是不是已經發生改變了?正在逐漸逐漸的把現行的部分逐漸消滅掉,逐漸滅掉,完全滅掉就得到正行,可是還沒有完全滅掉,逐漸逐漸去對付它,讓它逐漸逐漸的減少,正在做這個工作的時候,這時候內心不是逐漸改變了嗎?所以會先改變成為上面那一個天的近分的部分,這個時候內心已經發生改變了。我們前面講,由欲界到初靜慮天來講的話,這個時候他不是欲界的心,他是屬於初靜慮地所攝的近分的心,對不對?這個時候他把現前的部分正在進行斷滅的工作,可是還沒有滅掉,假設滅掉的話,那初靜慮天的正行。但是現在正在進行消滅的工作,那個時候就是近分的段落。
近分前面講了嘛,有六個作意,到第七個的話,就是正行了。跟這個情況一模一樣,從二靜慮天要到三靜慮天,也是一樣的,二靜慮天的補特伽羅本身,他的內心也要先發生改變,就是比他原來二靜慮天的心還要更加微細,那得到三靜慮天近分的部分,三靜慮天的正行沒有得到哦,他先得到近分的部分,然後這樣子一步一步的升上去,完全一模一樣的方式。那現在假設是初靜慮地、初禪天的補特伽羅,他現在修一修,他進入二禪天的時候,二禪天近分的安止已經得到了,他會不會運用這個安止去去修出世間的道路?緣取無我而修不共的勝觀?不會的,他只會修粗靜相道,如果修粗靜相道的話,就二禪天的近分,前面不是講了,從第一個個別性相理解作意一直到第六個加行際(究竟)作意,再過去就得到加行際(究竟)果作意,得到加行際果作意的時候,就把初禪天煩惱現前的部分全部都斷掉了,他就會得到二靜慮天的正行。
那為什麼前面談到初靜慮近分所攝的安止得到的時候,也許走粗靜相道,也許緣取無我的意義,可是到了初靜慮的正行已經得到了,要到二靜慮天的時候,二靜慮天近分所攝的安止得到之候,不會緣取無我的意義?因為要緣取無我的意義來做禪修的話,他不必等得到初靜慮的正行嘛!初靜慮的正行沒有得到,前面的近分所攝的安止得到之候,他就選無我的意義去禪修了,他不用得到初靜慮的正行。所以現在得到初靜慮的正行之候,當然更不會緣取無我的意義,他只會修粗靜相道,繼續修上去,那繼續修上去的話,就我們前面談到的,就初靜慮的正行已經得到之候,他的心更加微細,得到二靜慮近分所攝的安止,二靜慮地所攝的安止得到之候,後面就有六個作意,就個別性相理解作意,一直到第六個加行際作意,加行際作意又得到之候,再過去就得到加行際的果作意,加行際的果作意就二靜慮的正行,那時候把初靜慮天煩惱現前的部分都滅掉了,就得到二靜慮的正行。
好了,現在得到二靜慮的正行,再上去就三靜慮的正行,三靜慮的正行沒有得到的時候,先得到三靜慮近分所攝的安止,這個時候他的內心又變成三靜慮地所攝的安止的內心,比二靜慮地的內心又更加微細,那得到這個安止之候,後面又六個作意,那又到三靜慮的正行,這樣一直上去、一直上去,最後到達有頂天。到了無所有處,再上去就到達有頂天。就這樣一步一步上去,這種方式就是粗靜相道的禪修方式。我們今天講述到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