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57 講
聞法意樂
至尊仁波切在講說自己證道過程的書證道歌前程似錦(前程善好),這裏面有談到實修的方式,談到證悟的過程,說最初廣大而多聞,中間義理出現為教誡,最後日夜而做修持。這裏面談到的是先做聽聞,之後思惟,之後觀修,有這個次第存在,按照這個次第來做修持。不過一般總體來講,在聽聞的段落裏面當也有思惟,也有觀修;在思惟的段落裏面也有聽聞,也有觀修;在觀修的段落裏面當然也有聽聞,也有思惟。不過應該從主要者而言,就是雖然聞思修三者每個階段都有,不過在聽聞的那個階段裏面,雖然有思惟跟觀修,但是要以聽聞最為主要;在思惟的階段裏面,當然也有聽聞,也有觀修,但是要以思惟最為主要;觀修的段落,當然也有聽聞,也有思惟,但是要以觀修最為主要。所以要看主要重點在什麼地方,按照次第來做學習是指按照它的主要重點的方式來進行而做學習。
至尊大主是如此而做學習,我們追隨的弟子也應當如此來做,所以我們現在最初的階段,應該重點放在聽聞,當然在聽聞的時候有思惟也有觀修,但重點重點應該要放在聽聞;之後接下來做思惟,思惟的時候,當然也有聽聞也有觀修,但是要以思惟為主;之後做觀修,觀修的時候,當然也有聽聞也有思惟,但是要以觀修為主。這樣子一輩子日日夜夜恒常來做修持,這是至尊大主教導開示的學習的方式,所以談到最初廣大而多聞,中間義理出現成為教誡,最後的階段是日夜都不斷的在進行行持。所以我們追隨者,應當也是如此來做學習,在初中後的階段裏面,當然每個階段聞思修都要有,但是最初的階段,重點放在聽聞;中間的階段,重點放在思惟;最後的階段,重點放在觀修。按照這個次第而趣入,以如此方式來學習,現在就是在多聞的段落,對廣論的內容來進行廣大多聞。調整自己的動機,產生如此的想法之後來學習教法。
正講
現在進行到380頁(「由修成辦奢摩他量」)由觀修之故成辦安止之量,分成三項,要看前面的大綱,346談到「個別學法」,「學奢摩他法」「學毗缽舍那法」「學雙運法」,個別學習安止,個別學習勝觀,之後止觀雙運。其中的第一項,學安止怎麼學呢?「修止資糧」要依靠修安止的資糧。依靠修安止的資糧之後怎麼去修安止。修了之後,已經做了,已經修完了之後,成就奢摩他(成就安止)的標準是什麼。是不是三項?這三項裏面現在就進行到第三項「修已成就奢摩他量」,就我們現在進行到的地方了。
首先要依靠安止的資糧,是我修安止的時候,資糧就是順緣的意思,外在的順緣是什麼,內在的順緣是什麼,這些全部都要齊備,齊備之後我才能夠修安止,這第一項。第二項要講這些順緣都齊備之後,我要觀修安止,怎麼觀修呢?要瞭解禪修的方式,也是要說明一下觀修的方式,怎麼觀修。觀修的方式裏面先講,首先要產生的是無過等持。無過失的等持產生了之後,以無過失的等持作為基礎之後,就要按照九住心不斷的升級、升級,最後一直到九住心之間,都要好好的做禪修,這些全部都做完了,九住心都已經結束之後,那成辦出一個安止,有還是沒有呢?總要有一個標準嘛!就是已經成辦的標準是什麼,現在要講一講了。
「修已成就奢摩他量」,修已就是首先無過失的等持產生,這個要做為基礎,之後按照順序經過九個方便,就九個住心,到第九住心稱之為等住,到這些之間都學過了。「修已」就是已經修完了,學過了之後,那最後成效就要成就一個安止。已經成就安止的話,那要有一個標準,有沒有達到安止,這要有一個標準嘛!如果說最後做錯了,結果錯誤了,那總是不好,所以要先瞭解一下,我所要得到的果,它的標準是什麼,所以要講「修已成就奢摩他量」,這個量怎麼做判定。
380頁(「由修成辦奢摩他量分三.」),這裏面要講三項,「一.顯示奢摩他成與未成之界限. 二. 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 三. 顯示別趣世間道軌.」分成三項,這裏面先要看第一項,「初又分二. 一.顯示正義. 二.有作意相及斷疑.」裏面要先看第一項,「正義」是講成就了安止,內容是什麼,這個要先說明一下。之後具有作意的徵兆是什麼,「相」是徵兆,「有作意」指的就是安止,如果已經得到安止的話,那總是有些徵兆,可以判斷的徵兆。之後還有關於這個部分有許多的疑問,也要把它去除掉,這個不是本文的內容,但是當做一個附錄,因為現在要講的是由修成辦奢摩他的量在什麼地方,這個內容,在「正義」那個地方要解釋的,正式的意義要講,講完了之後,附帶的、附錄的又做了一些解釋,所以呢兩項。
兩項裏面現在要看第一項,「今初」是「若善了知如前所說修定之軌而正修習,」修定,定是等持,若善了知如前所說修等持的軌則,而且妥善的做了觀修之後,「如前」就是前面講的內容很多,主要第一項是靠安止的資糧,資糧是什麼,做了解釋。這些齊備了之後,觀修的方式是什麼,這些都妥善的了知。觀修的方式內容就很多了,首先要有一個無過失的等持,之後住心的次第,這前面都說過了。按照前面所說過的,也妥善去做了,也觀修了。觀修了之後,「若善了知」是知道,學習而知道。而正觀修(而正修習),就是不僅僅只是瞭解,而且還要做觀修,就是保任所緣行相,要保任它而做觀修嘛!這樣子「則九住心如次得生。」這樣子逐漸逐漸無過失的等持得到了,第一住心、第二住心,一直到第九住心都得到了。
「第九心時,」在得到第九住心,就是平等住的時候,「能盡遠離微細沉掉,」細分的沉、細分的掉都能夠離開了,「長時修習,」能夠安住在等持裏面長久長久,「此又不待策勵功用,相續依止正念正知,」在這個時候憶念跟正知也不必花力氣,還能夠長久持續,「而三摩地能任運轉,」這時候自成的等持能夠持續很久,自然的形成而安住在等持之中,憶念跟正知都不必花力氣,「是否已得奢摩他耶?」這個時候安止已經得到了嗎?就產生了這麼一個疑問,「茲當解釋,」那就要做一個說明了。
到第九住心的時候,有這麼一個情況,那就發生疑問了,到底安止得到了嗎?沒有得到嗎?因為第九住心的時候,細分的沉掉也沒有了,然後憶念跟正知也不必花力氣,就能夠自然安住在等持之中,喔!那已經得到安止了?就有這麼一個疑問。錯了,不是呢!還沒得到呢!那原因是什麼,所以就要做一個說明,那成辦安止的量、標準是什麼,才要做一個說明。
第九住心等住的時候,細分的沉、細分的掉舉也沒有了,而且憶念跟正知也不必花力氣,就能夠自自然然的持續而安住在等持之中,已經得到這個樣子了,不過這時候沒有得到身心輕安,因為沒有得到身心輕安之故,因此安止還沒得到呢!這個部分要做一個說明了,而且還要引經據典來做說明,就是這樣一個說法,380頁第三行「茲當解釋,」要把這個內容解釋一下,之後所解釋的內容,都有根據的,要根據好幾個教言:《解深密經》裏面有開示,還有《莊嚴經論》裏面有開示,《修次第中編》裏面有開示,《修次第初編》裏面有開示,《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裏面也有開示,還有一個《辨中邊論》裏面都有談到。《解深密經》是佛陀所開示的,《莊嚴經論》是彌勒的注解,又談到了,後面還有許多博士,都有談到了。然後《辨中邊分別論》也是彌勒怙主,《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是大博士祥帝巴,這些裏面都抉擇,都要討論的是,如果沒有得到身心輕安的話,不算是得到安止。
「茲當解釋,得此定者,」就是得到第九住心等持的時候,「有得未得輕安兩類。」「若未得輕安,」就把它稱為「是奢摩他隨順,非真奢摩他,」是隨順的安止,不是真正的安止。因此「名奢摩他隨順作意。」這個作意要把它解釋成為就是安止,所以不是真正的安止,只能當隨順的安止。這個根據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前面談過了,沒有得到身心輕安不算是安止,這是隨順的安止,可以這樣講。名字叫做隨順的安止,所以叫做隨順安止的作意,這個作意要把它解釋成安止,這有根據的,根據就是第一個《解深密經》,「如《解深密經》雲:『世尊,(請問佛陀)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此中間所有作意,當名何等?』這中間的作意,名字叫什麼呢?『慈氏,非奢摩他,是名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所以佛陀開示說:彌勒菩薩,這個不能稱之為奢摩他,這個作意不能稱之為安止,叫做隨順的安止,“隨順的安止相應作意”有沒有?所以這一個是相隨順的,不是正式的安止。
「《莊嚴經論》雲:」(又談到)『由習無作行,次獲得圓滿,身心妙輕安,名為有作意。』」那就表示,得到身輕安心輕安之後,才稱之為有作意。有作意就要看大綱,題目的名稱叫“有作意相及斷疑”也用這個有作意,所以有作意指的就是安止。這裏至尊仁波切就要補充說明(作意)了,「此說作意即奢摩他,」《莊嚴經論》裏面談到的作意,其實指的就是安止。那作意為什麼可以解釋成安止?「《聲聞地》文至下當說。」這個《聲聞地》裏面就有解釋了。所以《莊嚴經論》裏面談到的句子,內容是什麼,我們要看聖者無著的注解,因為彌勒慈尊他的弟子,無論如何怎麼講,主要當然是聖者無著,所以解釋就要看聖者無著所寫的《聲聞地》,《聲聞地》注解裏面,在384頁就有談到,「《聲聞地》雲:從是以後,其初發業修瑜伽師名有作意,」就用有作意這個名稱,「使得墮在有作意數。何已故?由此最初獲得色界地定所攝少作意故,由此因緣名有作意。」所以就用有作意這一個名稱,因此有作意這個詞,指的就是安止。在《莊嚴經論》裏面這樣談到,注解《聲聞地》裏面也這樣談到,所以就可以知道有作意指的就是安止。在《莊嚴經論》裏面談到,要得到身心輕安才能夠稱之有作意,才能夠稱之為得到安止。
聖者無著的注解談完了之後,《修次第中編》又談到了,《修次第中編》蓮花戒所寫,蓮花戒特別像寂護一樣辛苦勞累來闡述禪修的方式,主要是針對從中國迎請而來的禪修士大乘和尚,對他的見地破除之故,就特別寫了禪修的方式,明白解釋他的內容,因此寫了修次第初編、中編跟末編,這是談到禪修的方式其中的一個主要根據,就是修次第三編。這裏面《修次第中編》有談到,《初編》也有談到,在「《修次第中編》雲:(裏面談到)『如是修習奢摩他者,若時生起身心輕安,如其所欲,心於所緣(的對境,能夠)獲得自在,應知爾時生奢摩他。』那個時候才得到安止,所以「此說須俱二事,」要俱足兩個條件,一個是「謂於所緣得自在住」很自在的就能安住在上面,自由自在,「及發輕安,」還要產生身心輕安。所以首先要自在的能夠安住在對境上面,自然的安住,不必花任何力氣的,不僅如此,還要再得到身心輕安,這兩個條件齊備的話,那就是得到奢摩他了。所以中編的詞句裏面談到「若時生起身心輕安」這是第一個條件,第二個「如其所欲,心於所緣獲得自在」這第二個條件,那就表示得到安止的話,這兩個條件都要齊備。
所以從這裏來看,僅僅得到九住心的話,那還不算安止,《修次第中編》裏面就談到了,不僅如此「《修次第初編》說:」(又談到了)『若時於所緣境不用加行,乃至如欲心任運轉,爾時應知是奢摩他圓滿。』這裏面沒有談到輕安,不是說不需要輕安,只是這裏沒有談到,沒有談到的原因,是因為中編的時候已經有談到了,所以有人根據《修次第初編》這個經文詞句的內容,就解釋說蓮花戒的主張認為得到安止並不需要得到輕安,有這麼一個說法了。這個解釋就不對了,因為初編裏面所談到的內容,如果再對照中編裏面所談到的內容,中編裏面就談到,要具足輕安嘛!那就表示初編裏面只是沒有談到而已,並不是說不需要,其實是有必要的,所以後面就解釋了「意在已得輕安,(修次中編顯了說故。)」實際上它的思想是指已經得到了輕安,然後再加上這個條件,就是「如欲心任運轉」,那就表示心也要如欲任運轉,能夠自在而住,然後身心輕安也要,這兩個條件都要呢!
引經據典裏面,《解深密經》,然後《莊嚴經論》,之後《修次第中編》,這是最主要的根據,中間所加上去的《修次第初編》還有《聲聞地》,這個要當做是附錄、補充的說眀,因為就《聲聞地》的「至下當說」這個要用來補充《莊嚴經論》,《莊嚴經論》裏面就有談到「名為有作意」,這個作意要把他解釋成安止,為什麼能夠這樣做解釋呢?所以補充《聲聞地》來做一個證明。之後《修次第中編》裏面談到需要具足兩個條件,依於這個根據之故,對於《修次第初編》的內容不能夠產生誤解,所以也做了這麼一個補充。
現在正式要講的內容,它的根據在哪里呢?就是九住心的時候,還沒有得到安止,為什麼沒有得到安止?這個證明的根據,實際上就是只有這三項,就是九住心的時候,雖然細分的沉掉也沒有,而且憶念正知也不用花力氣就能夠自然的安住,不過還是沒有得到安止,根據是什麼呢?應該前面三項是主要的根據,就是《解深密經》、《莊嚴經論》跟《修次第中編》,後面這些當做是一個補充的說眀。
「又《辨中邊論》說」就是至尊慈氏怙主討論安止的書籍,就不僅僅只是《莊嚴經論》,《辨中邊論》裏面也有開示呢!《辨中邊論》裏面談到「八斷行中之舍與此第九心同一宗要,」第八個作行舍跟第九個是同一個關鍵,就是《辨中邊論》談到需要輕安,因此在第九住心的時候還沒有得到身心輕安,但是要靠著第九住心才會產生身心輕安,那個時候才算是得到安止。所以《辨中邊論》說對付五種過失要用八種對治的作行,這八斷行,八種對治的作行之中,到最後一項是作行等舍,作行等舍的時候就是得到第九住心的時候,所以跟第九住心是同一個宗要、同一個關鍵,「但此非足,」這個還不夠,那就是到了第九住心還不夠,「彼論亦說須輕安故。」《辨中邊論》還談到「亦須輕安故」還要產生輕安呢!那就表示得到安止到第九住心還不算,還不夠,還要必須產生輕安才可以呢!
不僅如此「《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大博士祥帝巴所寫的,裏面也明白開示「雲;『如是菩薩獨處空閒,如所思義作意思惟,舍離意言,於心所現多數思惟,乃至未生身心輕安,是奢摩他隨順作意,』」所以說隨順的安止還不是安止,「『若時生起(身心輕安),爾時即是正奢摩他。』」那個時候才是正式的安止,這裏面已經很明白開示了,身心輕安沒有得到不算安止,身心輕安得到了才算安止。「此說極顯,」這裏面講的已經夠明白了,「此等一切」是《辨中邊論》還有《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這一切,「皆是抉擇深密經義。」在《解深密經》裏面已經談到了,得到身心輕安了才算是安止。這中間有《聲聞地》,還有《修次第初編》,這個算是一個補充,主要的根據前面已經有講了《解深密經》嘛!中間有一個《聲聞地》的內容,然後《修次第初編》的內容,這個做一個補充說眀,然後《辨中邊論》跟《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這一切呢,全部都是用來抉擇《解深密經》裏面所談到的內容。
「此等一切」講的是四部,就是四本書:《莊嚴經論》還有《修次第中編》,然後《辨中邊分別論》跟《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這中間的《聲聞地》跟《修次第初編》當做一個補充,所以「此等一切」這四部書,都是用來抉擇《解深密經》。抉擇《解深密經》的意思是指就佛陀的開示而言,佛陀開示佛經,有時候是了義,有時候是不了義。不了義的部分,當然是佛陀開示的,可是我們不必去主張。那佛陀前面談到《解深密經》的內容,博士都這樣子來做注解呢!可見這個內容是了義的部分,我們應當要追隨,按照這個方式下去做是比較好的。這是《解深密經》的開示,大博士都這樣子去做了一個注解,這個是了義,這個我們應當去追隨比較好,所以都是抉擇《解深密經》的意思。
之後就有一個問題了,382頁「若爾未生輕安以前,此三摩地何地攝耶?」這個等持是屬於哪一個地所攝?就問了這麼一個問題,在輕安沒有得到之前,譬如說第九住心等住的時候,那是屬於哪一個地所攝?就問了這麼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問的時候,我們會想到說,這個還要問嗎,我們就在欲界地呀!現在我們都在欲界地,就是欲界地嘛!那還有什麼地所攝?就會這樣子想,這個疑問,就想,不是這個樣子的。一般來講,當然我們現在是在欲界地,身體是在欲界,但就算是欲界的補特伽羅,欲界的身體,他的內心能不能產生上界地所攝的心?當然可以啊!所以何地所攝那個「地」,可以把他解釋成地位,相同的地位,就是內心到達跟它相同的地位,可不可以呢?可以呀!譬如說在他們的內心得到安止的時候,內心有得到住分,這個住分總要有一個標準嘛!
假使我是一個欲界的人,可是我的內心達到這個標準的話,那這時候我的心就稱之為上界地所攝的內心。所以雖然是欲界地的一個補特伽羅,可是心本身,能不能成為上界地所攝的心?當然可以嘛!因為已經達到那個標準,所以現在談到的是欲界的補特伽羅,欲界者而言,可是他的內心成為上二界地所攝的心,產生這種心也有,也可以呢!譬如說欲界地的補特伽羅,禪修禪修,內心得到初靜慮的正行的時候,那這一個人,他的心就是屬於初靜慮地所攝的心,但是不是初靜慮天的補特伽羅。如果他禪修禪修,他的內心得到第四靜慮正行的話,那當然他的心就屬於第四靜慮地所攝的心,但這個人當然不是第四靜慮天的補特伽羅,不是的!這講的是他內心達到什麼程度,內心的禪修,得到初靜慮的的時候,得到二靜慮的時候,這個內心是屬於初靜慮地所攝,二靜慮地所攝,或者是四靜慮地所攝,但不是講這個補特伽羅,這個補特伽羅當然是欲界的補特伽羅,也不是初靜慮天的補特伽羅,也不是四靜慮天的補特伽羅,他是欲界者,一個欲界的人。現在講的不是補特伽羅,他的內心已經到達什麼地方,是指這個意思,所以現在還沒有得到輕安的時候,前面有等持嘛!譬如說第九住心,那這個第九住心,到底是在哪一個地?屬於哪一個段落?就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問:沒有得到輕安之前,等持屬於哪一個地所攝?「答:此三摩地」這個等持,是「欲界地攝,」當然在欲界地的補特伽羅裏面,那是非常殊勝,很奇特的、非常稀有的等持,但是還不能算是上界地所攝,還是屬於欲界地所攝。所以答:此三摩地還是屬於欲界地所攝,是屬於「三界九地隨一所攝,」當然這個等持一定在三界九地的某一個地方,任何一個地方,但是欲界地所攝,因為「而非第一靜慮近分以上定故。」色界有初靜慮、二靜慮、三靜慮、四靜慮,現在講的是色界,色界的第一靜慮,就是初靜慮。色界的初靜慮裏面,又有近分跟正行,現在討論的是近分。在上二界地所攝的等持,那就是無色界再下來就是色界。色界的話初靜慮、二靜慮、三靜慮、四靜慮,當然最初得到的是初靜慮。初靜慮裏面又有近分跟正行,最初得到的是近分,近分算是最低最低的了,就是上二界地所攝的等持裏面是最低最低的。
最低的近分,都還沒有得到呢!而非,「非」就是都還沒有得到,為什麼?因為「又得近分,決定已得奢摩他故,」因為只要是得到近分的話,那一定得到安止,現在還沒有得到輕安的等持,因為還沒有得到安止嘛!所以連初靜慮的近分都還沒有得到,既然初靜慮的近分都還沒有得到的話,那就是屬於欲界地,色界地都還不到嘛!
談到了三界九地,還有一個詞句叫做無漏九地,這兩個不一樣,這個不要錯亂,要瞭解一下。三界就是欲界、色界跟無色界。九地是這樣算的,第一個欲界地,再過來色界是初靜慮地、二靜慮地、三靜慮地、四靜慮地,這樣就五個了,再過去就無色界,無色界的四個天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有頂天處,所以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加上有頂天地,這樣就九個地,這稱之為三界九地。
另外還有一個名詞經常談到無漏九地,沒有漏掉的,沒有遺漏的。無漏的九個地,欲界地不算,有頂天地也不算,那就少掉兩個,可是初靜慮地裏面又分成三個,就是初靜慮的近分,正行分成兩個,普通正行跟特別正行,那就三個了。所以初靜慮地裏面要近分,普通正行跟特別正行三個,再加上二靜慮地的正行,三靜慮地的正行,四靜慮地的正行,就六個,之後加上無色界,空無邊處地的正行,識無邊處地的正行,無所有處地的正行(有頂天不算),加上三個,還是九個,這個叫做無漏九地。所以三界九地跟無漏九地,兩個不一樣,這不能夠錯亂。
無漏九地並不是這九個地都是無漏,九個地都是有漏,可是運用這九個地,卻可以得到無漏的道路,所以把它稱之為無漏九地。那為什麼要扣掉前面的欲界地跟後面的有頂天地呢?是這個樣子,因為它的心識,前者太粗糙,後者太微細。欲界地的心識太粗糙,有頂天的心識太微細,不能夠運用它們去得到無漏的道路,沒有希望,那中間的這九個地,運用這九個地的心識去禪修的話,將來可以得到無漏的地。因為可以達到這個目標之故,所以這九個地把它稱之為無漏九地。不是說這九個地是無漏,這九個地都是有漏,可是運用它卻可以得到無漏的道路,所以稱之為無漏九地。
前面談到是何地所攝,這個部分已經回答完畢了。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是一個非常不同的等持,已經算是很殊勝、很奇特的等持了,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底下談到「於欲地中雖有如此勝三摩地,然仍說是非等引地,而不立為等引地者,」這樣子一個稀有奇特的等持,算不算是等引地,是或者不是?又這麼一個問題。這當然是一個非常好的三摩地等持,不過仍然不是屬於等引地,不能說它是等引地,不是等引地,「而不立為等引地」什麼原因不能把它當做等引地?(「以非無悔歡喜妙樂輕安所引故。」)因為等引地必須是無悔,然後是歡喜妙樂,還有輕安之樂所攝,才算是等引地,但是現在的第九住心,等住的時候,無悔這個部分沒有,歡喜妙樂這個部分沒有,輕安之樂所攝這個也沒有,這三個都沒有,因此之故,它不能算是等引地,這樣子做一個解釋說明。那原因何在呢?九住心這三個條件都不齊備,所以不能列入等引地,這是原因了。
這個原因的說明有根據的,「如《本地分》雲:『何故唯於此等名等引地?』為什麼把它稱之為等引地?『非於欲界心一境性?」欲界的心一境性還不算,『謂此等定,』那個「此等定」就是等引地那個定,『是由無悔』沒有後悔,『歡喜輕安妙樂』,還有歡喜的安樂,輕安的妙樂『所引」,『欲界不爾,」欲界不能夠達到,『非欲界中于法全無審正觀察。』那這樣子講的話,欲界沒有等持?不是的,欲界也有等持。「非欲界中于法全無審正觀察」欲界裏面對於法也有審正觀察,就是欲界裏面也有很好的等持,不過這個等持再怎麼好,不能算等引地,因為不能達到無悔,還有歡喜的妙樂,輕安的妙樂,這個部分沒有達到。
「由是因緣未得輕安,」由前面所談到的這些內容,就明白瞭解了,前面談到很多的根據,根本根本的根據是佛陀所開示的《解深密經》,之後慈氏彌勒所開示的《莊嚴經論》,蓮花戒所撰寫的《修次第中編》,還有慈氏彌勒的《辨中邊論》,還有祥帝巴寫的《教授論》。之後又去除了兩個疑問,就是還有一些疑問嘛!有兩個疑問,就是這種等持是什麼地所攝的?又做了討論;是不是等引地?又做了討論。把這個疑問也都排除掉了,這些都已經講解了,講解了之後,就瞭解了。瞭解到「由是因緣」由前面的這些討論就能夠瞭解,「未得輕安,雖三摩地不須一類依止正念,能無分別心任運轉,複能合糅行住坐臥一切威儀,然是欲界心一境性,應當了知不能立為真奢摩他。」這部分就明白瞭解了,沒有得到輕安,就不能稱之為安止,所以雖然有得到一個非常好的等持,這個等持不需要花很大力氣的憶念,而且「能無分別心任運轉」沒有分別念頭,也能夠自然的就持續下去的,這個是上座的時候,不僅僅如此,下座的時候,行住坐臥一切的威儀,還能夠繼續的維持下去,那個「合糅」就是還能夠結合在一起,下座的時候還能夠結合在一起。不過這樣子一個很好的內心,很好的等持呢,還只能稱之「欲界心一境性」,還是屬於欲界,不能夠屬於上界地所攝,這一點就很明白瞭解了。加上後面就談到兩個疑問嘛!何界地所攝?是不是等引地?這些也討論過了,那就會很明白瞭解了,喔!這樣的一個等持,它還不是上界地所攝,只能把它稱之「欲界心一境性」,只能這樣講,還不是屬於安止,「應當了知不能立為真奢摩他」不能把它當做是一個正式的安止,這是所立的結論,就經過前面的討論,成立出這個結論。
因此不能把它當做是安止,沒有得到安止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得到輕安之故,因此就不算是安止,所以接下來就產生這麼一個問題,那輕安怎麼去得到它?得到輕安之後怎麼去成就安止?後面就有這個問題了,「若爾」就問了,「雲何能得輕安?」既然得到輕安才算是得到安止,那怎麼得到輕安?就有這麼一個疑問了,「得輕安已雲何而能成奢摩他?」輕安如果已經得到之後,那是怎麼去成就安止的呢?又問了這麼一個問題,底下就回答了,先說明輕安,然後怎麼得到安止,所以先要講輕安,「答:應知輕安如《集論》雲:」聖者無著所寫的《集論》裏面做了這個回答,輕安是什麼意思,「雲何輕安?謂止息身心粗重,」就是身心的粗重止息之後,「身心」達到「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礙為業。」它的作用能夠把一切障礙排除掉,這就稱之為身心輕安。所以裏面談道,要排除掉的是身心的粗重,之後就得到身心的堪能性。
首先這裏面談到,能夠排遣一切障礙為業,「業」是作用力,它的作用是這樣子的,就是首先要排除掉的是什麼?要止息掉的是什麼?就是身心的粗重。排除掉身心的粗重之後,能夠得到一個身心的堪能性,這個稱之為身心輕安。所以所謂身心輕安,當然它的反面就是身心的粗重,這兩個是相違背的,身心的粗重就是不堪能的性質,這兩個相違背的。那相違背的部分,要把不堪能的性質,粗重的性質排除掉的話,當然要靠它的對治,就是靠著這個堪能性,能夠把它排除掉,所以後面就做了一個解釋,首先解釋粗重是什麼意思,至尊仁波切把《集論》裏面的內容做了一個解釋,「身心粗重者,謂其身心,于修善行,無有堪能隨所欲轉,」不能夠任意指揮身心在行善行上面,這就稱之為粗重,「能對治者」因為這兩個是相違背的,所以「能對治者」身心粗重是要排除掉的,那它的對治部分,當然要用跟它相違背的部分。
要排除身心的粗重是指,當我要指揮我的身體跟內心,做善行實修的時候,不能夠任運自在隨意去指揮它,喔!這身心粗重了!對治的話「能對治此」就是「身心輕安者,」那什麼叫身心輕安?「由離身心二種粗重,則其身心於善事轉極有堪能。」極有堪能就是輕安的意思,輕安的意思就是極有堪能,極有堪能的意思是指,因為把要排除掉的「身心二種粗重」已經排除掉了,因此之故,我指揮我的身心,放在善行實修上的時候,隨意的去指揮它,能夠任運驅使去指揮它,這就把它稱之為堪能。所以從這個解釋就能明白瞭解什麼叫做輕安,這是粗略的解釋,就是《集論》裏面談到的內容,做一個粗略的解釋。
「又能障礙」這個地方底下開始,詳細的做一個說明,「又能障礙樂斷煩惱,煩惱品攝內身粗重。若勤功用斷煩惱時,其身重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獲輕利,名身堪能。」又詳細的做一個說明,首先「又能障礙樂斷煩惱,煩惱品攝內身粗重。若勤功用斷煩惱時,其身重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前面談到都是要斷除掉的,要斷除掉的內容是指,在我要把煩惱消滅掉的時候,應該要很高興的,沒有這個樣子,「樂斷煩惱」嘛!樂斷煩惱這個部分,有遇到一個障礙,好像沒有很想努力去做。還有「煩惱品攝內身粗重」心總是朝向煩惱的方面去,現在不是了,要讓它朝向清淨的、善好的部分。
前面斷煩惱的時候「障礙樂斷煩惱」快樂這個部分,提不起興趣,現在這個要排除掉,要變成提得起興趣。之後在「斷煩惱時」覺得身體很粗重,現在這個要排除掉,要得到身體很輕鬆。所以「皆得遣除,身獲輕利,名身堪能。」這個把它稱之為堪能。所以要排除掉的部分排除掉了,這個時候就覺得身輕如燕,好像很輕利、很便利。前面談到了,把要排除掉的部分排除掉了,障礙斷煩惱,還有煩惱品攝的內身粗重,還有勤功用斷煩惱時,其身重等不堪能性,這些排除掉。這些排除掉了之後,得到一個「身獲輕利」,身體很便利,很伶俐,很靈活,這個時候就把它稱之為身堪能。
這個是身輕安,是先說明一下什麼叫做身粗重,舉個例子而言,譬如說眼睛看跟耳朵聽來做例子的話,去看一場電影的時候,好幾小時看眼睛都不累,看得很舒服呢!耳朵聽音樂,還有一些煩惱的語言,東家長,西家短煩惱的語言,再怎麼聽,聽了也不累,都覺得很好聽,還要豎起耳朵仔細聽。可是要看佛經,打開來一看,不到五分鐘,眼皮很沉重;然後聽佛經,上師的開示,耳根聽沒幾句話,耳朵很沉重。喔!這個就叫身體的沉重,沉重是指這個意思。然後身體去做頂禮的時候,做沒有幾下,身體很沉重。可是說要跳舞,跳兩個小時,身體也身輕如燕,還很高興呢!所以沉重是這個意思了,頂禮的時候,身體就很沉重。所以講身不堪能,身粗重就是指在行善行的時候,身體很粗重,很沉重,抬不起來。可是行不善行的時候,身體很靈活,很便利,身體很輕鬆。現在要把這個排除掉,不是這個樣子,要把它顛倒過來。在做善業的時候,要做到身體很便利,很靈活,不是很粗重;做不善業的時候,身體很不便利,很粗重,不是很輕鬆,應該要變成這個樣子,喔!那就變成身輕安了。
這裏面可以分成兩項,「又能障礙樂斷煩惱,煩惱品攝內身粗重」這第一個,「若勤功用斷煩惱時,其身重等不堪能性」這第二個。這個都是身粗重,它的作用會造成這個樣子。前面講的是在加行的段落,就是還沒有斷掉煩惱之前,由於身粗重的影響之故,不會開始要去斷煩惱,沒有做之前,就讓它不要開始,不會去做,這是第一個影響。第二個影響,若勤功用時,是正在斷煩惱的時候,正在做的時候呢,受到身粗重的影響,也不能好好的去做,做得力不從心,不能夠好好的去做。是不是分成這兩段?所以前面那個「障礙樂斷煩惱」就是想要去斷煩惱,這個時候就遇到障礙了,還沒有開始,沒有開始之前,受到身粗重的影響,就不會去做。已經開始去做的時候,受到它的影響,又不會好好的去做,所以分成這兩個。
這兩個裏面,第一個又分成「障礙樂斷煩惱」,而且「煩惱品攝內身粗重」障礙想要很快樂去斷煩惱這個部分不能夠產生,而且讓心始終都朝向煩惱的方面,有這樣的一個情況,這樣子的一個身粗重。這第一個裏面又分成兩個,這是加行的部分。後面那個「若勤功用」是在正行的段落,又受到身粗重的影響。譬如說身體做頂禮的時候,首先是身粗重的影響,就不想好好的去做頂禮,根本不想要去做,這身粗重的影響。之後已經去做了的時候,受到身粗重的影響,做是做了,但是不會好好的去做,不會很高興快樂的去做,這個是身粗重的影響,兩個。心粗重就下一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