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68 講

2013/08/09 08:39



思惟利益遍滿虛空界的有情如母眾,因此,我要迅速得到所能夠獲得的果位之中,究竟圓滿的佛果珍貴寶,因為,如果我得到這個果位,就能夠迅速報答遍滿虛空像老媽媽的一切眾生,我要這樣做啊!心裏要如此思惟。


其次,要得到佛果,必須依菩提道次第與咒乘道次第,靠著這二者進行聞思修,之後、逐漸逐漸的通過五道十地,就能夠迅速的得到佛果,心裏如此思惟、調整自己的動機來學習教法。


從大綱上來講,所進行的段落到393頁,「第三顯示別趣世間道軌分二」要講二個內容,開示往粗靜相道要先得到正奢摩他,其次依奢摩他的離欲之理何在?現在進行第一個項目的段落。安止的部分已經即將講解完畢,就正行安止如何生起的方式,可以說已經講解完畢了。


在道路上,我要如何來進行觀修就能夠產生安止,首先無過失的等持如何來觀修,九住心按照次第逐步逐步的前進,最後到達第九住心的時候,又還能夠產生身心輕安,之後,依靠著此身心輕安最後就得到安止,這些都是安止生起的方式,這些都已經講解完畢。


靠著已經生起的安止,要運用此安止,修什麼道路呢?可以修的道路有二種:一是出世間的道路,一是世間的道路,這二者都可以觀修。其中出世間的道路,是不可欠缺的,一定要做觀修。但是世間的道路,就不是必定不可欠缺了,要看行者的情況而定,修、不修都可以。以要修世間道路這種人來講,要說明他觀修的方式為何,要如何做?所以有第三個大綱,又再做說明,顯示個別來講要趣入世間道路的人,應該怎麼做呢?


顯示別趣世間道軌分二,個別做說明,那也有原因的,也可以做這樣的瞭解。因為前面談到四種行者的類型,(390頁倒數第五行)「如《聲聞地》雲:『問,此中幾種補特伽羅,即于現法樂往世間道非出世道。答,略有四種()一切外道,()于正法中根性鈍劣先修止行,()根性雖利善根未熟,()一切菩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於現法。』」有這四種行者樂往世間道,而不是走出世間的道路。


我們就是第二種,于正法中根性鈍劣先修止行,雖然,我們現在是學習內道佛法的佛教徒,可是根器很遲鈍、鈍劣。一般來講,現在的人差不多都是根性鈍劣,因為煩惱無明立刻就會形成毛病,煩惱立刻會被引發的,是這樣根器鈍劣的情況。


因此,在此情況之下,比較重要的是要先把煩惱壓住?所以,現在應該是先想辦法讓煩惱現行類型的部份不要產生。就不要讓煩惱現行產生的部份,世間的道路比較具有特色,比較容易來進行、比較方便。因為,如果要等()出世間的道路,要等到證悟空性,證悟空性沒有那麼容易,不是立刻馬上可以證悟空性。所以,現在僅僅只是要把煩惱現行出現的部份,先把它壓住,讓它不要產生,那世間的道路還要更加好用、更加方便,因此要個別把這個部份做說明,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得到安止(可以修的道路有二種),運用在世間的道路上怎麼做?還有出世間的道路怎麼做?出世間的勝觀,後面勝觀品就會解釋了。(因為勝觀有世間的勝觀與出世間的勝觀。)就世間的勝觀,它的對境是觀想下下方的地是粗糙的,上上方的地是寂靜的,由此來做觀察分析。譬如分析欲界是比較粗糙的,初靜慮天是比較寂靜;初靜慮天比較粗糙,二靜慮天又比較寂靜,如此來做觀察,這是世間勝觀所要觀察的對境。出世間勝觀所要觀修的對境,譬如空性、四聖諦、補特伽羅無我,這些全部在後面勝觀品的部份討論,所以,這部份就先不講,現在要先說明世間道路的部份。


第三顯示別趣世間道軌又分二個大綱,其中第一項,顯(說明)往粗靜相道先須獲得一個安止,就算走世間道路的粗靜相道,前面仍然要先得到安止。就世間的粗靜相道(世間的勝觀)因為觀察分析下方的世界是粗糙的,上方的世界是寂靜的,靠著這個分析觀察之後,就能夠把煩惱現行的部份滅掉,所以從名稱上來看粗靜相道,知道這也是世間的道路。因為「粗」是指下方的世界是粗糙的,「靜」是指上方的世界比較寂靜、比較好的,這樣深入的去做分析,好好的分析,用勝觀的方式,完全明白瞭解,之後,好好做觀修,就能夠滅掉下方世界煩惱現前的部份了,是有這樣一個觀修的道路存在,此即謂粗靜相道。


如果,要修粗靜相道的話,前面還是要先得到安止,即先須獲得正奢摩他,意指假設前面沒有先得到安止的話,那這個道路也不要走啦!也沒有能力去走,所以,第一個大綱要先說明,在粗靜相道的前面要先須獲得一個純正的奢摩他。顯示別趣世間道軌,就是要說明如何走世間道路,第一個大綱要先說明前面的基礎需要什麼?需要先得到一個安止,得到安止之後,靠著安止去做實修。走世間道路,當然能夠把下方世界的貪欲等煩惱逐漸滅除,滅除的道理何在呢?因此,就有第二個大綱,依奢摩他離欲之理,能夠把下方世界貪欲之心滅除(之理)


(請看394頁第三行),「若未善解《聲聞地》義,」請先看395頁第四行,此引文談到「由七作意,方能獲得離欲界欲。何等為七?謂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一般談到作意,通常有六種作意的說法、七種作意的說法、八種作意的說法,有不同的理論。六種作意的說法就是把第七項(加行究竟果作意)排除掉。七種作意就是《聲聞地》的引文所談到的七種作意的理論;八種作意的理論,就是在七種作意前面,再加一項初修業作意。


「若未善解《聲聞地》義,」是指請前面《聲聞地》引文(393頁倒數第四行),「如《聲聞地》雲:『』雲何作意初修業者,謂專注一緣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作作意』這裏談到初修業作意。「若未善解《聲聞地》義,」此《聲聞地》義應該是指,有些人不瞭解(393)《聲聞地》引文的意義,因為他沒有看到(後面395)《聲聞地》的引文,不瞭解初修業作意(作意初修業者)。因此,弄錯亂了,把「作意初修業者」解釋成第一個「了相作意」,因為(395)只有講到七種,因此,認為作意初修業者是第一種,就是了相作意,他的想法是這個樣子。


不知道在七種的前面還有一個作意初修業,對(393)《聲聞地》的引文,沒有善解其義,故而產生誤解把第一個作意(作意初修業)當作了相作意,以為在七種前面已經沒有啦!以為第一個就是從了相作意開始。


如果有此想法,會產生什麼毛病呢?因為不瞭解之故,因此,他內心會有這種想法,在色界(靜慮天)和無色界最低的道路是初靜慮的近分,但是「於彼說有六種作意」,這六種作意第一個就是了相作意,因此,並起誤解,謂近分所攝心最初產生之時,即是了相作意,因為(他認為)第一個作意就是了相作意,「若如是計極不應理這樣的想法是不太對的,是有毛病的,有這樣誤解的人,他所提出的道理都很正確,可是最後所成立的宗卻是錯誤的。


首先,他提出第一個道理(原因):「色界靜慮天與無色界最低的道路,當然是初靜慮近分」,這沒有錯,這是正確的。然後:「於彼說有六種作意,第一個是了相作意」,這個也對啊!六種作意第一個當然是了相作意,可是由這二個要去成立一個結論,故起誤解「謂」,即把前面當作道理作出一個結論:「最初產生近分所攝心的時候,即了相作意。」此結論就不對啦!因為,當最初近分所攝心產生之時,當然是屬於作意之中的一項,但不是了相作意,可是他把它當做了相作意,這個想法就不對,所以前面提出的原因,靜慮與無色界最下的道路是初靜慮的近分這個是對的,六種作意中的第一項當然也是了相作意,這個也對的,可是這不能成立最初產生近分所攝心即是了相作意的結論,而他卻以為可以成立出此結論,為何他會想最初近分所攝心當然是了相作意呢?有這種想法的原因,即是因為對前面(393)的引文誤會、不瞭解,因此就導致這樣的結論,所以,「若如是計極不應理。」


實際上,根據前面所提的二個能立因,不能成立他的所立宗,不能夠達到這樣的結論,但是他卻認為可以得出這個結論,為何會有這種想法呢?因為對前面《聲聞地》的引文沒有妥善的瞭解,故言未善解《聲聞地》義。在沒有妥善的瞭解之下,就認為居於前面這些道理,可以成立出這樣結論的誤解,因此,就要排除這個錯誤的想法,說明不能成立此結論。因為近分所攝心(最初產生時),不能說就是了相作意,因此就要做個詳細的解釋說明。


基於對方這個錯誤的說法,自宗說:若如是計極不應理,你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不可以這樣承認。因此要加以破除,下文即說明不可以的原因:「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靜慮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了相作意是觀察修,由修習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這些都是講原因、道理,主要內容是什麼?


安止與近分是同時產生的,假設沒有得到近分,就沒有得到安止,若沒有得到安止,也就沒有得到近分,因為近分與安止二者是同時得到的(同時發生)。因此,如果了相作意是最初的近分,即表示此了相作意必須要得到安止,因為,前面談到安止與近分是同時得到的。如果,得到了相作意也得到安止,此種說法就顯得很奇怪,因為了相作意是觀察修,是個別性相理解作意,即就個別性相去作思擇、分析,所以了相作意是觀察修,如此就很奇怪了,因為對於個別性相正在作思擇、瞭解、觀察的情況下,會不會得到安止呢?不會的。因為得到安止,應該是一心非常專注的時候,(而了相作意)正在作思擇、觀察,如此是不會得到安止的。


所以,就了相作意而言,應該如此說,若不是在了相作意之前得到安止,就要在了相作意之後得到安止,二者一定不會同時發生,因為了相作意是個別性相的瞭解,它正在進行觀察分析,是觀察修,在觀察分析的情況下,不會產生安止。


如果了相作意之前先得到安止,安止即是近分所攝心(安止、近分是同時得到),那就不能說了相作意是第一個作意,因為它前面已經得到安止(近分所攝心),如此,了相作意就不能當成第一個近分,因為它前面已經有了,且二個也不會同時發生,意即了相作意之後才得到安止。如果安止是在後面發生,即表示在後面才得到安止(近分),如此的話,了相作意不能當第一個近分,因為後面才得到安止,也才有近分(安止近分是同時出現),因此,前面的了相作意不能當第一個近分。


仁波切自述:平常三大寺早餐有吃餅也有喝茶,午餐也有吃餅也有喝茶,有人說午餐吃餅的是第一餐,這是不對的說法。早餐與第一次吃餅是同時,午餐與第一次吃餅不是同時。這個比喻也不對,直接講意義,不用比喻。


這裏有二個理由,他宗說:了相作意是第一個近分。自宗言:安止與近分是同時,此意是指安止肯定不是欲界的心,欲界的心不可能那麼清靜,所以,安止不可能是欲界的心,而上界的心第一個是近分,再來是根本靜慮,因此安止與近分是同時,沒有近分沒有安止,沒有安止沒有近分,此是第一個跟他宗講的道理。


再來,指出他宗說:了相作意是第一個近分。那是不是了相作意同時生起近分,如此即應承認了相作意同時生起奢摩他。但是,了相作意同時生起奢摩他是不可能,因為了相作意是個別性相瞭解的智慧,一定是觀察修。而了相作意是觀察的階段,怎麼會同時得到奢摩他(安止),不可能嘛!安止是一心專注在某一個對境上,所以,了相作意當下同時得到奢摩他不可能。而修了相作意以後生起奢摩他也不可能,因為修了相作意就會傷害奢摩他,真正要生起奢摩他,不可以觀察,所以,了相作意與安止同時是不可能,因此,就變成了相作意之前要修奢摩他,而了相作意之前要修奢摩他,就變成了相作意之前有近分,如果這樣的話,那你主張了相作意是第一個就破掉了,這樣清楚嗎?


「若如是計極不應理」,此後,都是要舉出理由,說明對方沒有道理,所舉出的理由前後要連在一起,沒有連在一起就不能破除對方,所以二個理由要合在一起:「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靜慮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這二個要合在一起當第一個理由。後面要加「而且」一詞,前面雖然有二項,要當第一個理由,後面「而且」當第二個理由。「而且了相作意是觀察修,由修習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所以,加上一個「而且」就非常好,就前面有一個原因存在,「而且」後面又一個原因存在,因此,你的主張就會被破除。「而且」前面第一個道理雖然有二項,可是要列成一項,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靜慮之近分,沒有得到奢摩他,就不能得到初靜慮的近分,沒有得到近分也沒有算得到奢摩他。因為二者要同時發生,所以雖然舉出二項,「()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靜慮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但只能算一個理由。


譬如,我們要成立瓶子是無常,如果瓶子有(存在)的話,一定屬於常或者是無常二項,但是瓶子不是常,是不是講了二個句子,但是,其實要成立它是無常,如果是有(存在)的話,一定是常或是無常,而它又不是常,那就是無常。所以這也是一樣,其實講了二個,但只能當一個原因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靜慮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只能算一個理由。


然後接著,而且「了相作意是觀察修,由修習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這二個道理剛好就能夠把前面的想法破除掉。首先,(如果)把了相作意當作第一個近分,可是了相作意是觀察修(即仔細思惟觀察對境),在彼時不能產生安止,除非它已經先得到過啦!否則不可能新產生。


如果不可能新產生,前面又談到初靜慮近分與奢摩他一定同時發生,所以,就表示了相作意與奢摩他又不能同時發生,而了相作意的後面又不能產生正奢摩他,因為它是觀察修,因此,就表示在它的前面一定要有奢摩他,只能這樣子,如果在它的前面有奢摩他,他宗的主張就破掉了。如果說了相作意是第一個近分,而它前面已經有奢摩他,此奢摩他就是第一個近分,怎麼可以說了相作意是第一個近分?所以這二個合在一起就可以破除對方的主張。


以瓶子為例,瓶子應是無常,舉出來二個理由合在一起用,剛好可以成立這個主張。凡是有(存在)的話,一定是常或是無常,但是它現在又不是常,那就是無常,所以這二個條件合在一起,就能夠成立瓶子是無常這個主張。


現在也是一樣,用「而且」前面那個道理要成立奢摩他與近分,如果沒有得到其中一項,就沒有得到另一項,即表示二個(近分與奢摩他)一定要同時得到。可是,再加上後面一個道理,觀察修的時候不可能成就安止,因為觀察修是在思擇分析的情況,當然不可能成就安止,而後面又不會新產生,因此,安止一定要在前面產生。如果安止在前面產生,而前面又講安止與近分是同時得到的,既然安止在前面一定要出現,就表示在前面一定要有一個近分,如果前面有一個近分,就可以成立「了相作意不能當第一個近分」的結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