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聯談觀音信仰--5

2012/08/10 11:38

  83
  禪門無住始為禪,但十方國土莊嚴,何處非祇園精舍;
  渡世有緣皆可渡,果一念人心回向,此間即慧海慈航。
  這是吳鎮題天津大悲院聯。
  禪門中領會法無所住,才是禪悟,只要是十方世界莊嚴佛國,何處不是佛陀的祇園精舍;渡化世人,與佛有緣的人都可渡化,果真每一念眾生心識都能清淨無染,回返不生不滅的佛性,那麼這世間就是觀音的慧海慈航。
  無住,無所住。《金剛經》說:一切萬法,皆從心生,心無所生,法無所住。又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法(everything),是一切事物,包括行為、精神、物象種種活動。萬有一切都不是呆滯不動的,除去妄心,離去迷情,這顆清淨的心才不致浮囂躁動,這樣就能還我真實的面目,也可以像佛成正等正覺;若不知在自己內心上自證自見,而外求佛法,著有著空,終無是處。
  祇園,是佛所在的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84
  觀音自在;
  世間普聞。
  這是言觀音願行的話。
  觀音具有大慈大悲的濟世精神,向內心可觀想到十方圓明的自在境界;向外可普遍聽聞到世間一切眾生求救的聲音,而前往垂救。
  從久遠劫來,盡虛空,遍法界,觀音以千百億化身廣度眾生,利樂有情,具有大慈大悲的濟世精神。
  85
  觀空有色西江月;
  聽潮無聲南海音。
  這是一般家庭觀世音佛龕應用聯。橫披為大慈大悲
  觀照諸法體性本空,有色相契入佛地的是西江的皓月;傾聽潮水妙演圓音,使人悟道的無聲之聲是南海的佛音。
  南海音,南海的海潮音。傳說觀音在普陀山聽海潮音而悟道。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因地處東南海濱,所以中國人又稱觀世音菩薩為南海觀世音南海佛祖
  海潮音完全因無所念而起,不揀擇對象;海潮音隨潮汐的規律而起,千億萬年沒有變動過;觀世音菩薩一發音,所有眾生都能聽到,所以喻為海潮音
  《妙法蓮華經?觀音菩薩普門品》依據觀音菩薩的度他精神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觀音隨機應化,使凡夫眾生在現實生活及實際苦難中得以救濟。《悲華經》中也說:《寶藏佛授記》雲:汝觀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眾生住安樂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
  《佛地經記?卷七》中說,觀音為救度世間眾生,隨三界六道的不同需求而顯化身相。
  眼見耳聞,都是緣起性空,因為緣起的有,自性的空,所以法無定法,實相無相。儘管無聲無相,仍需善觀善聽,以苦難做為逆增上緣,一切觀自在,空中覺妙諦。
  近代明度禪師說:真正會聽的人,要聽無聲之聲;真正會看的人,要看心內的世界。體證觀音的智慧,洞悉世事,時時反求諸己,不要讓心在五欲六塵的外境上流轉,就不會起惑造業,頻生無明煩惱。(參見星雲大師《心甘情願?不見不聞的世界》)
  86
  觀音山,觀音坑,抱觀音寺,頑石頭頭,而觀音點首;
  和尚洲,和尚港,對和尚門,爭波面面,為和尚洗心。
  這是清代陳維英題臺北縣觀音山西雲岩寺聯。
  觀音山,觀音坑,環抱著觀音寺,處處見到頭頭頑石,但觀音都為他們點頭渡化;和尚洲,和尚港,面對著和尚門,爭先湧動面面波浪,為和尚們洗淨自性本心。
  87
  繞戶竹風翻妙偈;
  當空水月滌塵襟。
  這是清代乾隆皇帝題潭柘寺觀音殿聯。
  環繞寺戶的竹林清風,翻唱著神妙的觀音偈頌;當空的水月,滌蕩為俗塵羈絆的心襟。
  88
  寶筏渡迷津,共登彼岸;
  藏經開覺路,並悟諸天。
  這是臺北市中正區水源裏寶藏岩聯。
  藉著觀世音菩薩開示的佛法,濟度迷妄的眾生脫離苦海,一同登上涅槃境界的彼岸;以研讀佛經開啟成佛正覺的道路,一同了悟三界二十八天光明、自然、清淨、自在、殊勝的奧義。
  89
  龕護白雲,是大士雙趺坐處;
  樓觀滄海,惟達摩一葦航之。
  這是保召棠題江蘇南通白衣庵聯。
  佛龕庇護的白雲,是觀音大士雙膝趺坐之處;樓上觀看的滄海,只有達摩祖師的那一枝葦草,才能航度。
  這副對聯除了稱頌觀音,也讚揚達摩所傳的禪理。
  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相傳菩提達摩從南印度來到北魏,提出一種新的禪定方法,開創出全心的禪學派別。自稱南天竺二乘宗,以四卷本《楞伽經》傳授弟子,主張理入行入並重。
  一葦航之,民間廣為流傳達摩一葦渡江故事。
  達摩于梁武帝普通年間(五二0─五二六)航海東來,抵達南海(今廣州)。當時南海刺使蕭昂上表梁武帝,梁武帝派人專程迎達摩至金陵(今南京)。
  梁武帝在位時致力於建寺、寫經、度僧、造像,對佛理無法真正了悟,達摩與他在對話後,見解不相契合,決定離金陵北上。
  達摩離開宮廷後,梁武帝把他與達摩的問答告知了他的師父志公禪師,志公禪師認為達摩的開示很好,並對梁武帝說,他便是觀音菩薩乘願再來傳佛心印。梁武帝聽了,深感懊悔,當下派人追趕達摩。
  當時達摩正走到江邊,回頭忽見一隊人馬趕來,於是隨手折一枝蘆葦,擲于江中,腳踏蘆葦,悠然度江北去,進入北魏境內。
  90
  龍肝鳳髓,富豪家誰識草根香味遠;
  雲影天光,清淨地由來蓮界白衣尊。
  這是臺北市延平北路龍雲寺門聯。
  平日吃的是像龍肝鳳髓一樣的珍味,像這樣的富豪人家,有誰識得草根香味的悠遠;飄遊的雲影和天上的風光都映照出來,像這樣清淨的心地,是由於來自蓮界的白衣大士。
  龍雲寺建於清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落成。
  雲影天光,出自宋代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原詩是在寫讀書有悟的心境。
  半畝方塘喻心。人心像鏡子打開奩匣一樣明澈,得以朗映一切,是因為時時充實新知,各種思想相容並蓄,讓生命的活水進來,才能開啟蒙昧,擁有活潑流動,從容自得的心靈。
  結語
  聖印法師《普門戶戶有觀音─觀音救世法門》中說,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已有觀音菩薩名號的出現,史家推斷龍樹菩薩的出生,約在西元一五0至二五0年之間,因此觀音信仰的年代,應推溯到佛曆紀元後的四、五百年和西曆紀元之前的那個時代。這思想起源于南印度,然後傳入中印度、北印度,再由北部傳入中國。在西元四、五百年時,已經普及印度全國了。
  聖印法師又說,中國的觀音信仰,到南北朝時代,已到了極盛的時代。並綜合各朝代的觀音信仰,分成法華系、華嚴系、淨土系、密宗系四個系統。到了後來,每一位佛弟子,沒有不信仰觀音菩薩的;甚至普及民間,也備受崇敬,所以有戶戶觀世音這句話。
  當代南懷瑾〈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與人類文化的關係〉中說,觀音信仰,在中國已有一五00年的歷史。在一三00年前,中國唐代初期,觀世音菩薩的精神與教化,同時隨著中國佛教文化而傳播到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各地,至今已達千餘年之久,所以祂又是東方文化精神的座標。
  當代于君方〈中國的觀音信仰〉中說:所有南亞、東南亞、東亞的佛教國家,都熟知並禮敬觀音菩薩,在中國、日本、韓國與越南,觀音是特別照顧婦女的慈悲女神;但在斯里蘭卡、東南亞和西藏,觀音都以統治者或宇宙主宰的模樣出現。
  對聯之成為中國建築美學的一環,明清最盛。而廟宇興建,頌贊佛德,不管撰聯者是僧侶、鄉紳、士人,都借著結合地景、廟宇名稱,稱頌佛菩薩大願大行,勉勵信眾發心追隨。
  從對聯中也印證觀音信仰大抵可區分為顯教和密教二種系統。
  顯教說,觀世音菩薩現在是在極樂國土內,為阿彌陀佛的脅士,説明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淨土的眾生,並同時為眾生說法。祂在極樂世界的地位是一位補處菩薩,將來要接替阿彌陀佛成為極樂世界的教主,在極樂世界成就佛道,掌理教席。
  密教的說法,則認為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而觀世音菩薩的本體,原是正法明如來,為了濟度眾生而現菩薩身,但以阿彌陀佛為本體。
  觀世音菩薩法門很多,從對聯中也可知有來自《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般若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法門、《法華經》〈普門品〉的持名法門等。撰聯者雖大多佚名,但都可見道行高深,多從一般信佛、學佛求現世利益及現前幸福中超轉,而強調種下善根,提高層次,證悟清淨妙明的真心。
  觀音菩薩代表智慧、慈悲、無畏的三大德學。 人們不僅把觀音菩薩視為在生時的守護神,也將觀音視為臨命終了往生淨土的舟航。觀音信仰既普及民間,觀音對聯更多妙品,可惜地方寺廟多歷年所後,往往翻修擴建,因此散佚的對聯也不少。
  早期由大陸遷移臺灣的先民,所到之處,普建觀音寺,由於渡海風浪兇險的緣故,人們心中將原自南海普陀,作為海洋守護神的觀音與道教的天後媽祖,並稱雙慈
  臺灣的齋教或一貫道,具祀觀音。道教且把觀音菩薩改稱為觀音娘娘,在道觀中與道教的主神一同供奉。禪寺對聯也每多以觀自在和禪悟的心境相提。
  臺灣的觀音古寺在翻修擴建時,因不同信眾的需求,增祀道教神明,詠歎觀音救苦救難之大願大行的古聯,仍在香火繚繞中清晰可見。
  觀世音菩薩是以慈悲為祂的大行大願的菩薩,法身本無定相,但因為祂悲心無盡,慈願莫窮,慈願慧力隨感而應,所以民間匿稱觀音為觀音媽觀音老母。又稱為南海佛祖觀音大士大士爺慈航尊者等。不論是男相、女相,都不影響祂尋聲救苦、接引往生淨土的行願。
  因為台海兩岸觀音寺題聯多明清二代,所詠觀音應化身以女相為主,且以楊柳觀音、白衣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為多。
  在對聯中,與觀音一同稱頌聖德者有如來佛、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達摩祖師及道教的天後媽祖。
  從對聯中可知觀音信仰深植人心,觀音與人民最為親近;而觀音的大慈大悲,普渡眾生的聖德,在長遠的時間下,無形中成為民間善良風俗的一部分。
  二十年來,因為編著《中華對聯鑒賞辭典》,從許多旨意佳妙的寺廟對聯中,有幸接觸佛理,使身心得到滌洗。
  最近兩年,為了代生病的母親祈壽祈福,也希望對臺灣民間信仰有更深入的瞭解。利用寒、暑假,感謝外子開車帶領,到臺灣各地佛寺廟宇,搜集抄錄對聯,浸潤其中,感受到先民敬天禮人、感恩惜福的美好性情。謹撰本文,盡己棉薄之力,使文化的香火,薪燃不息。對佛學修習淺薄,闡說謬誤之處,尚祈有道大德不吝指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