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聯談觀音信仰--2

2012/08/10 11:32

  18. 西天法界通臺地,
   南海慈航濟淡江。



  這是臺灣新竹市法蓮寺觀音佛祖殿聯。


  西天法界通達桃竹臺地,南海的慈航濟渡淡江而來。


  法蓮寺其他詠觀音聯有:


  正門聯:法護群生,恩敷竹塹;蓮開九品,香滿乾坤。


  右側門聯:法水瓶中施雨澤,蓮花座上現慈航。


  左側門聯:法界三千開覺路,蓮舟一葉渡迷津。


  寺外壁聯:法雨簷前滴,蓮花座上開。


  柱聯:地湧橤蓮,靈根永固;瓶垂楊柳,奕葉長春。


  南海,借指觀世音菩薩。中國人認為觀世音的道場在舟山群島的普陀山。因為地處浙江東南海濱,所以中國人習慣稱觀世音菩薩為南海觀世音。淡江,清代新竹屬淡水廳。


  三藏和尚法顯大師《曆遊天竺記傳》中,曾記載:當法顯從海路歸國時,中途船遇暴風,情況危急,法顯心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得以救度。當時,印度人航海經商,往獅子國(今斯裏蘭卡)貿易,船中都供奉觀音菩薩以求平安,可見當時南印度人已視觀世音菩薩為海上的守護神。


  到了西元七世紀,玄奘法師遊歷印度的時候,由中印度的摩揭陀國以至南印度的補陀洛迦地方,觀世音菩薩已成為民間普遍的信仰了。


  根據《普陀山志》的記載說,五代後樑末帝貞明二年(九一六),日本留學僧慧鍔法師學成回國時,特別向五臺山請了一尊觀音聖像,想返回日本供奉。慧鍔法師所搭乘的木船航行至浙江的舟山群島,在過新羅礁的地方,忽然海中掀起狂風惡浪,海面上現出許多的鐵蓮花,致使木船好幾天無法前行。


  不得已,只好將觀音聖像請上小島,借張姓漁夫的茅蓬安放,經過數日,選擇了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時候準備再度啟程,誰知鐵蓮花又佈滿了海面,阻擋了去路,這時候張姓漁夫對慧鍔法師說:您既然日本回不得,就在這裏建築寺院安住,供養菩薩,不是同樣可以弘揚佛法!


  於是慧鍔法師就在山上建築一座不肯去觀音院。後來朝拜的人日益增多,終於更名為普陀山,成為大悲觀世音菩薩的道場,與山西的五臺山——大智文殊菩薩的道場、四川的峨嵋山——大行普賢菩薩的道場、安徽的九華山——大願地藏菩薩的道場齊名,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佛經中最早是說,在娑婆世界南印度補陀洛迦山。唐代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中作補陀洛山,東晉·佛陀跋陀羅所譯《六十華嚴》中稱為光明山


  補陀洛是梵語的音譯,義譯是白華、小白華、小花樹、小樹蔓莊嚴等。原來這座補陀洛山,就是南海中的海島上的光明山,山上有小白花樹,是一個非常美麗、莊嚴、聖潔的地方。


  普陀山的普陀二字,與補陀洛,西藏的布達拉一樣,都是依發源地補陀洛迦的發音而命名,只是用字不同而已。



  19. 西江月色千秋偃,
   南海潮音萬古同。



  這是台南縣茅港尾觀音寺聯。


  西江的月色,千年以來偃映著,展示著實相無相的真諦;南海的潮音,萬古以來沒有不同,依然布演著觀音圓妙的佛音。


  〈普門品〉上說:梵音海潮音。觀音的道場在浙江東南海濱的普陀山,海水的潮音日夜不斷,聲音來時是動相,聲音去了是靜相,動靜二相只是相對的現象。能聽的功能,它不在動相與靜相之間,動來也留不住,靜來也無所住,能知道動,能知道靜,當體即空,一念不生,便能耳根圓通。


  修持觀世音菩薩法門的人,利用耳根聽聲音來修證。不管外界是動或靜,都可聽到自己內在的音聲,慢慢內在的音聲也都清淨了,如身遊太虛中,安心自在。


  20. 西方貝葉演真經,如問如來,總不出戒、定、慧,三條法要;
   東海蓮花生妙相,自觀自在,也只消聞、思、修,一味圓通。



  這是普綾題甘肅省蘭州市五泉山嘛尼寺觀音堂聯。


  來自西方的貝葉布演真經,如果請問如來佛演布的是什麼道理?祂回答的絕對不出戒、定、慧,三條佛法要義;來自東海的蓮花生出妙相,從觀音自觀自在的境界看來,要了悟也只需要聞、思、修,一味自證圓通體用。


  據《華嚴經》卷五十一說: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眾生心中,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只要守持戒律、修習禪定,引發無漏智慧,就能消除無明煩惱,即能正知正見自己的真心,與佛無二無別。


  有佛聯曰: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


  人心三毒是貪嗔癡,起因於愛憎迷。以知足、守戒,對治貪病;以慈悲、忍、定,對治嗔病;以學道、覺、慧,對治癡病。


  修學佛法必須具備聞、思、修三慧。聞即聞佛開示,悟明本有佛性,為因地心,依悟而起思修,而得證入。本有佛性是正因,悟明為了因,思修屬緣因。


  《楞嚴經》中記載,觀音菩薩在楞嚴會上,向本師釋迦佛與大眾報告修行經過。祂說祂最初學佛的老師叫觀世音佛,祂就在觀世音佛那裏,發大乘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觀世音佛教祂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先聽聞佛法;然後研究經典,思惟佛理;再依法奉行修持,達到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覺所覺空,空覺極圓,能覺悟的和所覺悟的都空了的悟境。


  觀音信仰修持觀音耳根圓通法門,觀世間一切音聲,包括稱祂名號的音聲,天天都念觀世音,時時都念觀世音,耳根反聞,內心傾聽,證入三昧。



  21. 自在自觀觀自在,
   如來如見見如來。



  這是浙江杭州靈峰寺聯。


  自在地自我觀想,透過自我觀想的心情多麼自在;如你所來,如你所見,一切如如自在,不被萬物遮蔽,便可見到如來實相。


  浙江省普陀縣普陀山聯曰:自在自觀觀自在;如親如見見如來。


  臺灣法華寺引用本聯嵌寺名題曰:
  法界普光輝,自在自觀觀自在;華藏盡玄門,如來如見見如來。


  四川江津縣鐘耘舫題石門大佛寺聯:
  自在觀,觀自在,無人在,無我在,問此時自家安在?知所在,自然自在;
   如來佛,佛如來,有將來,有未來,究這生如何得來?已過來,如見如來。


  台南縣大仙寺,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祀觀音菩薩,有聯曰:
  萬法皆空,無我無人觀自在;一塵不染,非空非色見如來。


  雲林縣北港鎮碧水寺聯:碧海藏天,無古無今觀自在;水心印月,非色非空見如來。


  亦有觀音寺截後半句題聯:無我無人觀自在,非色非空見如來。


  諸聯對如何臻觀自在之境,如何得見如來?具有妙答。



  22. 地接竹龕,聲通南海;
   寺開蓮座,人引西天。



  這是臺灣桃園大溪鎮觀音寺聯。


  這地方雖然連接竹龕,但音聲直通南海普陀山;本寺開出觀音蓮座,將人接引到西天極樂世界。


  23.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無機不破,萬裏無雲萬裏天。



  這是浙江省南海普陀縣普陀山觀音聯。


  有感應立即通達,就好像江裏有水,天上有月,只要千江裏都有水,千江上便都有月;沒有任何機心不被破除的,就好像天空有雲,雲上是天,只要萬裏天空都無雲,那萬裏天上便都是青天。


  千山共一月,萬戶盡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是宋代禪僧雷庵正受的偈句。見《嘉泰普燈錄》卷十八。月如佛性,千江如眾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貴賤,是人便有佛性。無明煩惱盡去,佛心本性自然顯現,所謂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雲千江水月,如意清妙。掌管好自己的一顆心,心清意定,那麼良心、道德與真善美的世界俱足。一顆富足的心,無須向外攀緣;不攀緣的心,靜定安詳,如意清妙。


  普陀山觀音聯尚有聯曰:一日兩度潮,可聽其自來自去;千山萬重石,莫笑他無覺無知。即當前實景,寫自在之心,亦佳。



  24. 竹林法水澴瀠,靈源洋溢通南海;
   山寺慈雲糾縵,瑞氣氤氳接普陀。



  這是鄭奎璧題林口竹林寺正門聯。竹林古寺祀觀音菩薩。


  竹林的法水澴繞瀠滿,靈通的源頭洋溢,通達南海;山寺慈雲糾糾縵縵,祥瑞的氣息氤氳,直接普陀。


  竹林寺右側門聯:觀山吐霧兆征祥,慶雲靄靄皆環岫;音寺談經臻入妙,頑石磷磷盡點頭。


  左側門聯:佛殿仰巍峨,畫棟雕樑成樂國;祖心存惻隱,慈航寶筏渡迷津。


  鄭奎璧題壁聯:竹林甘露滴綠柳,青蒼三月景;山寺慧風生白蓮,開放一枝香。


  林清敦題柱聯:竹林山色峙拱普陀,拓得三摩淨境;南海潮音流通淡水,分來一脈靈源。


  邱天德題柱聯:竹翠迎觀峰,寺外慈雲千朵秀;林幽環淡水,佛心濟世萬家春。


  佚名題柱聯有:佛通三昧,妙相尊嚴稱大士;祖具一心,靈光普照護群生。


  寶刹釋迦佛,濟度迷津西天去;南海觀世音,慈悲賜福竹林來。


  慈竹靄春暉,萬千林勤拜仰;青山供古佛,森嚴寺共瞻依。


  右門菩提路,聯曰:水流花開觀大自在;風清月朗得上乘禪。橫披:溪聲便是廣長舌。


  左門慈悲門,聯曰:隨處化身,不生不滅;聞聲救苦,大慈大悲。橫披:山色渾如清淨身。


  右窗聯:音雲何觀,返聞自性;心即是佛,妙證真常。橫披:廣度眾生。


  左窗聯:有相皆虛妄,無我即如來。橫披:水清月現。



  25. 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來想如來,非如來如是如來。



  這是廣東廣州市觀音山聯。


  刻意去求自在的心境,反而不自在,修學佛道,覺知自在的真如之境,自然就十分自在了;領悟如來之所以為如來的威德,思考著怎樣才能臻如是而來的真實之境,雖然不是如來,卻因此像如來一般。


  26. 即色即空,觀慈悲相,吾無隱爾;
   是萬是一,具手眼人,自成辯之。



  這是浙江德清山慈相寺聯。西平遙亦有此聯。


  色相就是空相,觀想慈悲心的實相,我沒有對你們隱瞞什麼;手眼說是萬也只是一,具備手眼的人們,只要能自我完成,便能不辯自明。


  即色即空,色是妄想所成,在色上要明白空理,無所執著。《般若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27. 即心即佛,但從彼岸問迷津,渡頭寶筏開時,慈航有路;
   是色是空,誠向茲山瞻法相,洞口祥雲護處,變化無方。



  這是清代葉赫實誠題浙江省普陀縣普陀山紫竹林潮音洞聯。


  人心就是佛心,只從涅槃的彼岸來指點陷溺迷津的人,等到渡頭的寶筏啟程後,駕著以大慈心為懷的船帆,就可找到覺路了;是色相都具空性,虔誠地來到這普陀山,瞻仰觀世音菩薩的法相,在洞口祥雲簇護的地方,顯示千變萬化的佛法。


  即心即佛,出自北朝傅翕(?——五六九)《心王銘》。意思是說,不必另外求佛,佛自在我心中。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五,詩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一切如來,都是由心所造。


  彼岸,指了脫生死,到達得證正果的涅槃境界。


  迷津,比喻為煩惱所系縛而流轉於三界六道中的眾生界。


  寶筏,比喻引導人脫離苦海,到達彼岸的佛法。


  祥雲,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心說法,如雲覆虛空,普蔭一切眾生,使得吉祥。


  這副對聯,運用經典文字,結合普陀山地景來闡發佛心佛願,造境清雅。


  28. 我門中締結佛緣,豈惟在一炷清香,幾聲佛號;
   你心裏能全善果,自然的秋生桂實,春茁蘭芽。


  這是明代戴仁題西湖中天竺法淨寺觀音殿送子觀音佛龕聯。


  入我門中締結佛緣,難道只是在平日燒一炷清香,念幾聲佛號而已?你要在心裏修持,當機緣成熟了,自然像秋結桂子,春抽蘭芽般,周全善果。


  古代婦女求子心切,祈求送子觀音能成全自己的心願,作者提醒信佛真諦,不在燒香禮佛,得到佛的庇佑,而在修心行善,自我完成善美的佛緣。所謂一點心苗須養護,十分善果好周全


  臺北市中正區水源裏的寶藏岩,是先民移墾臺北建築的第一座觀音佛寺,有一副注生殿古聯說:天上石麟來夜半,人間玉樹長階前。


  在半夜的時候,夢見神仙送來石麟,庇佑喜獲聰穎的麟兒;人間庭院臺階前,長著英挺出眾的玉樹,他將成長為材質美好的子弟。


  石麟,比喻聰穎出眾的兒子。
  玉樹,比喻材質美好的嘉子弟。


  29. 佛法無邊超苦海,
   眾生有願渡慈航。


  這是臺北市景美觀音閣聯。


  佛法的功德無邊無際,可使人超離苦海;眾生有願心就有願力,渡脫之道是藉著觀音佛祖慈航的牽引。



  30. 佛法無邊傳祖道,
   觀空有色聽世音。



  這是臺灣高雄阿蓮鄉超峰寺聯。


  佛法無邊,傳佈佛祖之道;觀空有色,聽取世間音聲。



  31. 佛法無邊,靜裏常觀自在;
   慈雲廣濟,空中密見如來。



  這是臺灣台南觀音亭聯。此亭建于清代道光六年(一八二六)。


  佛法雖然廣大無邊,但在真靜裏,便恒常可觀照到自在的本性;觀音菩薩的慈雲廣布,濟助眾生,但在空理之中,密見如來實相。


  有某觀音寺聯:雲起慈門,憐彼迷情不易悟;波騰願海,憐伊佛性了無殊。


  32. 法演圓音,普化大千世界;
   華嚴妙相,展開萬億金身。



  這是台南市法華街法華寺天王殿聯。


  臺北市中正區水源裏寶藏岩觀音佛祖佛龕亦見此聯。唯下聯萬億億萬


  一切有形的色法或無形的心法,布演著圓妙的佛音,普通沾化著三千大千世界;如華的萬德莊嚴法身,都有不可思議美妙的色相,展示著萬億無量的佛身。


  法華寺天王殿另有二聯曰:


  不變隨緣,十世升沉迥異;隨緣不變,一心體用無殊。


  法宇更新,一杵鐘聲回夢蝶;華嚴妙應,半空雲影散天花。


  夢蝶,典出《莊子?齊物論》莊子夢蝶事。後來稱夢為蝴蝶夢,含有夢幻非真之意。


  法華寺,原是李茂春夢蝶園故址,清康熙時改建,為台南四大古寺之一。


  33. 法相本西天,聊現尊嚴鐘港北;
   慈航羈南海,時因普濟渡瀛東。



  這是鄭川流題台南慈蔭寺聯。


  觀音的法相,本來原自西天,姑且展現尊嚴,鍾情港北;觀音的慈航,恒常羈留南海,時常因普濟眾生,渡化瀛東。


  34. 法相法雲何,形槁木,心死灰,斯之護法;
   觀音觀自在,水上鷗,花間露,作如是觀。



  這是臺灣台南竹溪寺聯。


  法相,法的相是什麼呢?形如槁木,心似死灰,這才是護法的表現;觀音所觀的自在是什麼呢?看看水上的鷗鳥,飛來飛去,花間的露水,暫態晞幹,一切都像這樣的觀想。


  槁木死灰,謂枯槁的朽木與陳久的冷灰。比喻毫無生趣或寂寞無情。語出《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竹溪寺尚有聯曰:


  溪流環古刹,竹影繞禪房。


  慈雲煥彩光瀛島,勝地鐘靈萃竹溪。


  片竹孤雲窺色相,悟來大道無多事;長溪皓月即禪心,勘破機關總是空。


  35. 直指見心,慈雲塔現如來金粟眼前,七寶莊嚴參佛相;
   回頭是岸,甘露泉在大士白蓮座後,一瓶清淨悟禪機。



  這是吳鴻昌題江西贛州光孝寺聯。


  直接指見人的本心,以慈雲寶塔現身在如來佛金粟般的眼睛前面,看那莊嚴的七層寶塔,便可參悟佛陀的實相;要知能及時回頭,便是脫離苦海的彼岸,甘露泉水在觀音大士白蓮座的後面,看那一瓶清涼淨水,便能領悟無限的禪機。


  這是詠贊千手千眼觀音的對聯。


  上聯讚頌觀音所現化的化宮殿手。化宮殿手的形象是造作宮殿一座,其中安置化佛,喻意常生佛家。此手並要行者營建俗世的佛宮家伽藍,而是要化出蓮華胎藏,種下往生佛國的種子。


  下聯贊誦觀音所現化的楊枝手。楊枝淨水就成為觀音法力的代表。表現在圖像上是觀音一手持軍持(淨瓶澡罐),一手拈楊枝(柳葉)的形象,以甘露清涼淨水,灑在祈求的人的頭上,為他們除障祛病,使得安樂。


  36. 迎面見青山,看三千世界,露路崎嶇,平地有風波,藉端慈航登覺岸;
   江心澄皓月,聽八百梵音,霜鐘清澈,諸天留因果,應從苦海識菩提。



  這是安徽懷甯迎江寺聯。


  迎面見到青山,看三千大千世界,露水世路如此崎嶇,就在平地,也會有風波產生,借著觀音的慈航,登上無上正等正覺的涅槃彼岸;江心澄現皓月,聽八百聲的梵音,霜天鐘聲無比清澈,諸天留存因緣果證,應該從苦海中度脫,悟識菩提真境。


  37. 苦海同提登彼岸,
   慈航遍渡澤恩波。


  這是臺北市中正區水源裏寶藏岩正殿內柱聯。


  在苦海中一同提拔出來,登上涅槃境界的彼岸;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普渡眾生,使眾生受到佛光遍照的恩澤。


  38. 南海綠竹千年翠,
   西方蓮花九品香。



  這是高雄佛光山慶祝開山三十周年,春節平安燈法會,觀世音菩薩花燈聯。橫披:普施甘露


  南海的綠竹,千年以來依然青翠;西方極樂世界的妙法蓮花,具有九品的清香。


  39. 泡影乾坤,妝成寶相;
   色香世界,幻出空花。



  這是清代乾隆皇帝題宣武區陶然亭觀音大士祠聯。


  在宛如泡影隨生隨滅的天地中,妝成莊嚴的佛相;在充滿色形香聞的娑婆世界中,幻變出虛空的寶花。


  泡影,比喻容易幻滅。出自《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寶相,佛家稱莊嚴佛像。


  信仰觀音,當打破幻想迷執的疑雲,使一切塵勞不起,脫胎換骨。


  40. 香閣峙中峰,靜觀自在;
   慈燈航彼岸,耿若常明。



  這是臺灣台南縣白河鎮碧雲寺聯。


  觀音的香閣峙立在中峰,好像在靜靜地向內觀照清淨本在的自性;觀音的慈燈航向彼岸,耿耿之光,好像是常明的燈火,永不熄滅。


  碧雲寺又名火山岩,建於明永歷年間。寺中又有觀音聯曰:


  碧裏觀空,寺拱西天懸皓月;雲中聽世,門朝南海接慈航。


  碧樹茜巷,悟到時幻成貝葉;雲煙縹緲,覆被處盡屬懸花。


  碧水映諸天,色即空,空即色;雲龕崇寶地,來如見,見如來。


  41. 是色是空,蓮海慈航遊六度;
   不生不滅,香台慧鏡啟三明。



  這是北京雍和宮大街喇嘛廟聯。


  是色相也是空相,觀音在蓮海中,借慈力航遊,以六波羅蜜,將人們從生死苦海,度脫到 涅槃的彼岸;觀音香台慧鏡的聖德,與空相應,不生不滅,所以有無量的願力,幫助人們袪除無始以來的貪欲、嗔恚、愚癡三毒,啟開清淨光明的真心本性。


  六度,即六波羅蜜。指六種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徑。為大乘佛教修習的主要內容。包括:佈施(檀那)、持戒(屍羅)、忍辱(檀提)、精進(毗梨耶)、禪定(禪那)、智慧(般若)。


  菩薩修六度法門,一方面仍是自度,另一方面同時度他。只要能修行六度圓滿,即能福慧雙具,達到修行的最終目的。


  本廟建於康熙年間,原為清胤禎雍王府,繼位後,改建為喇嘛廟。廟中又有詠觀音對聯:


  錢陳群題:定光澄月相,慧海湧潮音。


  佚名題:般若慈源,覺海原無異派水;菩提無路,德山相見別峰雲。


  42. 音亦可觀,方信聰明無二用;
   佛何稱士?須知儒釋有同源。



  這是江蘇省南京燕子磯觀音閣聯。


  音聲也是可以觀照得到的,這才相信一般所說的耳聰目明,沒有二種作用的分別;佛何以稱為士?須知道儒家和釋家,有同樣的淵源。


  就觀音二字的字義而言: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言: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當代顯明法師〈觀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法門〉中解釋說:真觀就是諸法性空。清淨觀呢?是度生不住相。廣大智慧觀是中道。悲觀及慈觀是以上面三觀來拔苦與樂。也可以說,真觀是空,清淨觀是假,廣大智慧觀中,合起來是空、假、中三觀。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言: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當代顯明法師〈觀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法門〉中解釋說:能觀的智,所觀的境,境智一如,所做的事情也好,所發的聲音也好,都妙,就是妙音。觀世音呢?就是不變隨緣,尋聲救苦。梵音是真空清淨無染的聲音。海潮音有起有落,定時不差。勝彼世間音則指空有不二,互攝互入,為中道境。


  43. 音可能觀,觀遍黃山開慧眼;
   士可以大,大如滄海顯婆心。



  這是汪尚東題安徽黃山觀音寺聯。


  音聲是可能觀照得到的,只要觀遍黃山的景致,便能打開慧眼觀想得到;士也是可以變化長大的,甚至大到有如滄海一般,便能顯現大慈大悲的婆心。


  有關觀音的性別究竟為何呢?法無定相,如《金剛經》中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菩薩並無男女之分,應以何身得度,就現何身而為說法,觀音亦然。


  在印度佛教中觀音的本身,原為相好圓滿的大丈夫。傳入中國後,唐宋以前,觀音菩薩像都是男身老比丘相。大約在唐代開始,觀音在信徒們的口中,被描繪為女性;元代的法師在畫觀音像時,才有畫成女身的,並流傳至今。


  其實觀音菩薩為倒駕慈航而度生,隨順眾生,相機攝度。是男相或女相,都是隨順眾生的要求所示現的方便法門。


  將觀音作成女相,站在茫茫苦海中救人利物的原因,是因為女性具有無比崇高的母性慈愛的悲心;同時在古代社會中,女性所遭遇的痛苦與苦難,也比男性更多、更大,所以觀世音菩薩的聖像,經常以女性的化身,除了以女人之身而深入婦女群眾,廣度多苦多難的婦女;又因示現美豔的婦女之身,尚可廣度男人,示現老婦人身可更接近廣大的民眾。


  黃璟題甘肅省蘭州市五泉山白衣寺觀音閣聯:指普天之青雲,兩隻佛手;視眾生如赤子,一片婆心。


  可見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觀音以慈悲為祂的大行大願,在大千世界中裏,芸芸眾生中,以無邊的婆心,積極從事於拯救世界,利益群生的工作,為人們所信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