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法界觀門》略論 --2

分類:華嚴部
2012/09/12 09:00

  這一句中首先提出空不即色,以空即色這樣一個命題。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世俗一般認為,就是什麼也沒有,這種看法是斷滅空斷滅空就不是,所以說不即色。這裏所說的就是指斷空。這是一般世俗的看法。佛家則認為真空必不異色,性空之理孕含在一切事物之中,一切事物都是這種的體現,因此空不異色。關鍵是要看這個是佛教理的體現(真空),還是一般世人的俗見(斷空)。
  第二門還是以青黃等為例。相對於會色歸空中所說色相非真空,這兒強調空之理非青黃之相,青黃等色,是事物的外觀表像,所以以空理非青黃,故雲空不即色。然而事物的外觀表像也是其本質的體現,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真空不即青黃,又不異青黃。
  再從能依、所依來分析。能依和所依是佛教特有的一對範疇,依持依止之意,佛教所說的能令一切事物住持相續的意思。能依和所依則是從主客觀方面加以區分,大致而言,能夠住持他法而起作用者為能依,而為他法所依持,助長他法起住持相續作用的則稱為所依。相對來講能依是主動方面,而所依則是被動成分更多。舉例來說,草木依大地而生長,則草木相對於大地而言是能依,大地則為草木之所依。就空之境而言,空是一切事物之所依,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方式,在這兒空為所依,一切事物為能依。同樣,真空(理)是萬法之所依,是萬法之所以為萬法而存在的依據,因此真空為所依而萬法為能依。由此可見,所依非能依,所以空不即色。但是能依和所依是必不可分的,任何事物都是能、所兩方面結合之產物,缺一不可,由此觀之則空色又相即。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所依故即是色,是故言由不即色故即是色也。
  第四門又是歸結以上三門:凡是真空,必不異色。為什麼呢?以是法無我理,非斷滅故,是故空即是色。真空離相,離一切世間迷情所見之相,而為一切真如理性之體現,不是斷滅空,因此真空即色而不異色。

  以上會色歸空觀明空即色觀兩句八門,從空和色二者關係反復論證闡述其相即、不即的道理,並以此理推而論世間一切法之理。
  真空觀的第三句色空無礙觀,闡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色相即而無礙,就事物整體而言,一切事物都蘊含同一真實之理,因此色舉體不異空,而真實之理又貫通於世界萬物中,因此空舉體不異色。所以觀空而見色,觀色而見空,空色一味,無障無礙。
  第四句泯絕無寄觀則又進了一個境界:此所觀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迥絕無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謂行境。到了這個層次,所觀真空,非言語行為所能表達,泯絕無寄,物我兩忘,與宇宙渾然一體,連心念意動亦不生。一旦心生念動,即失正念。
  真空觀四句十門,前二句八門,從色空和空色兩方面進行分析,以述兩者相即和不即之關係,以使讀者破除常見,漸入理趣。第三句歸納和總結前兩句,指出空色一味,無障無礙。故觀色見空,觀空見色。第四句則更進一層,非言非解,達到泯絕無寄之境界。四句中,從解和行,或者說是從理論和實踐來看,前兩句是解,是從理論上闡述色空兩者之關係,以破眾生之迷情;後兩句是行,是實踐。行由解成,故解在前,解行結合,得成正解正行。
  《華嚴法界觀門》中第二觀為理事無礙觀。這就是澄觀所說的華嚴四種法界觀中的理事無礙法界觀。一樣,是佛教教義學說的重要範疇;華嚴宗更是著重分析理、事關係,以理法界事法界為其基本教義之法界觀的基礎,從而成為其教義之特色。法順在《華嚴法界觀門》中所說的三觀,其第二觀著重強調”“之間關係的分析,並分十門加以闡述,以理事無礙觀為概括。但理事鎔融,存亡逆順,通有十門。”[7]所謂鎔融,據澄觀解釋,鎔謂鎔冶融謂融和[8]從鎔銷到融和,由表及裏,由淺入深,漸進漸入,層層分析。由事、理之概念解說,到事理之間相互關係分析,最後達到理事相即,理事相融,即構成華嚴學說的最高境界。
  理事無礙觀中十門即理遍於事門、事遍於理門、依理成事門、事能顯理門、以理奪事門、事能隱理門、真理即事門、事法即理門、真理非事門、事法非理門。理事無礙這一觀後來經過法藏、澄觀等人的詮釋和發揮,成為華嚴宗法界觀的基礎理論之一。
  《華嚴法界觀門》將理事關係分為十門進行闡述,清涼澄觀在《華嚴法界玄鏡》中又依此十門中所說的理事關係,歸結為 兩兩 相對應的五對:一理事相遍對,二理事相成對,三理事相害對,四理事相即對,五理事相非對。這相遍、相成、相害、相即、相非五對,這五對都以理事相稱,每一對之間又有相尊和相望之關係,先明理,以示尊理;而十門中一三五七九,以理望事;二四六八十,則以事望理。[9]
  真空觀(四句十門)

  一
  理遍於事門
  以真理不可分故,是故一一纖塵,皆攝無邊真理,無不圓足。
  二
  事遍於理門
  以事無體,還如理故,是故一塵不壞,而遍法界。
  三
  依理成事門
  以諸緣起皆無自性故,由無性理事方成。
  四
  事能顯理門
  由事攬理,事虛而理實。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
  五
  以理奪事門
  事既攬理成,則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
  六
  事能隱理門
  真理隨緣成諸事,然事法違於理,則事顯理不顯。
  七
  真理即事門
  理非事外,事必依理,故此理舉體皆事。
  八
  事法即理門
  事由緣起,必無自性,故舉體即理。
  九
  真理非事門
  理為真,事為妄,真妄相異,故真理非事
  十
  事法非理門
  理為性,事為相,性相異,故事法非理。
  理事相遍對包括理遍於事事遍於理兩個方面。就理遍於事而言,是唯一的,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事是千差萬別的,理既遍於事,因而千差萬別的事物應該反映的都是同一之理。就事遍於理而言,儘管事物千差萬別,但千差萬別之事本無自體,唯因緣和合而有事相,因此所反映的只是一個唯一之理。一塵一法都是如此。舉一塵即舉全理,舉一法也是全理,一塵、一法都是的具體體現,此即事遍於理。
  理事相成對包括依理成事門事能顯理門依理成事事無別體,要因真理而得成立”[10]。由因緣和合而成之世界萬物並無自性,由無自性故得依理而成,就如波之于水,波由水之動而成,水為波之體,波為水之用,波依水而得成,無水則無波。事能顯理則是指由事攬理故,則事虛而理實。世界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因緣聚而事成,因緣散而事壞,因此就事而言,相對於理之實則事為虛。就波與水之喻而言,波因水動而成,無水動則無波成,波能顯水,故波虛而水實。
  理事相害對包括以理奪事門事能隱理門以理奪事門是說,既依而成,離了則就談不上的存在。就如離了水就談不上有波的存在一樣。而事能隱理門則是說,真理本身是隨緣而體現於各種事物之中,需要通過各種事物現象來認識隱藏在事物中的真理,我們平時常說的通過現象看本質,就是這個意思。事物的現象比較容易被人們看到,而本質總是隱藏於現象的背後,因此說是事能隱理。這一對的理事關係,構成了相害對
  理事相即對主要有真理即事門事法即理門真理即事門是說,真理總是反映在具體事物中,離開了具體事物,就無所謂的真理,這是真理即事。就具體事物這一方面來說,任何事物都是真理的具體體現,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事法即理。事和理兩者相即不違,故稱為理事相即對
  理事相非對主要是真理非事門事法非理門。既然理事相即,那麼又是相非呢?這是從另一層關係上來考慮:既稱為真理,那肯定是真實不虛的,如非真實,是虛妄的話,那也談不上是真理。而具體的事相則都由因緣和合而成,緣聚而成,緣散而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則事相非真而為虛妄。真和妄,兩者相異,所以說真理非事。從事物的本質(性)和現象(相)來看,是內在本質的體現,是外在現象的表現。本質和現象是有差異的,因此事法非理。這一對主要強調了理和事之間的差別,強調了兩者相異的關係,因此稱為相非對
  理事無礙觀以五對十門,從各種角度反復論述了之間相成相壞,有即有離的關係,通過層層分析和論述,進一步深入闡明理事之圓融無礙。即如澄觀《華嚴法界玄鏡》中所說:約理望事,則有成有壞有即有離;事望於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逆順自在,無障無礙,同時頓起。”[11]
  《華嚴法界觀門》中所說的第三觀周遍含容觀,即事事無礙法界觀。所謂周遍即普遍於一切處,所謂含容即包含一切。無不周遍無不包含,即為周遍含容。華嚴宗以此來闡述理事之關係周遍一切,含容一切。即如《華嚴法界觀門》中論述此觀門是事如理融,遍攝無礙,交參自在”[12]理事無礙觀是從之間的相互關係反復論述,以闡明兩者本即相離這關係;此第三觀則在理事無礙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遍攝無礙。從理事關係來看,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如單就事而言,則事和事之間彼此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是相礙的。但從事物的本質來看,理是事物的本質,是真實不虛,任何事物之理都是一樣的,是相通的,因此理無可相礙。就此而言,也可說事和事也是無礙。因此澄觀解釋說:若唯約事,則彼此相礙;若唯約理,則無可相礙。今以理融事,事則無礙,故雲事如理融。
”[13]
  此觀亦以十門加以說明,這十門即為:理如事門、事如理門、事含理事無礙門、通局無礙門、廣狹無礙門、遍容無礙門、攝入無礙門、交涉無礙門、相在無礙門、普融無礙門。此十門中,前二門為一類,可以說是十門之綱。由前第三理事無礙觀可知,理事非一非異,非即非離,理事無礙。由此理如事,事如理,理隨事而遍現,事隨理而圓遍。因此一法之理即普法界之理,舉一塵而遍及法界,舉一塵即具一切理,一切法界之理在一塵中現。

  除此二門外,其餘八門則從各種角度反復論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理。不離一處即全遍十方一切塵內,全遍十方而不動一位;不壞一塵而能廣容十方刹海,廣容十方法界而微塵不大,等等。最後歸結為一切及一普皆同時,更互相望,普融無礙。
  相傳為杜順所作的《華嚴法界觀門》,以真空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來闡述和發揮華嚴教義思想,為華嚴教義之成立確立了理論基礎。就這點而言,《華嚴法界觀門》一書是否確為杜順所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本書所闡述的思想對華嚴教義的形成和發展,對華嚴思想基礎的確立,畢竟是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書及書中所闡述的思想,在中國佛教華嚴宗的發展史上是有重要地位的。
  華嚴四法界之說最終完成於清涼澄觀。澄觀(738839)是唐代僧人,俗姓夏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11歲出家,精通佛教各宗派理論以及中國傳統學術思想的各派學說。後居五台大華嚴寺,講《華嚴》大經,並演諸論。曾著《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後世把疏、鈔合刻稱《華嚴經疏鈔》)等祖述師說,闡述華嚴思想。繼承法藏的五教判釋與十玄緣起說並加以發揮。使華嚴一宗,得以複盛,他也被尊為中興華嚴的祖師。
  澄觀在其所著《華嚴法界玄鏡》中,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華嚴法界觀門》中所立三重觀門之說。澄觀認為,如就從主觀作用而言,僅立三重觀門就已足夠,但相對於能觀而說所觀,相對於能依而談所依之時,則應於三重觀門所依之體,即事法界一門不可或缺,於是他在《華嚴法界觀門》所說的三法界上再加事法界,形成了四法界之說。使華嚴法界觀思想更為充實和完善。
  以澄觀所立華嚴四法界說與《華嚴法界觀門》中所說的三重法界相比較,可以見到,在四法界中,除了第一事法界外,其他三種法界與《華嚴法界觀門》中的三重法界是可以對應的。即以真空觀對應理法界理事無礙對應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對應周遍含容觀。對此,澄觀在《華嚴法界玄鏡》中說:法界之相,要唯有三,然總具四種: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今是後其三,其事法界一一事相皆可成觀,故略不明,總為三觀所依體”[14]。澄觀認為,在四種法界中,第一事法界本是指千差萬別的現象世界,因此從本來意義上看並不存在的問題。但此事法界又是後面三種法界觀之所依。後面三種法界觀,唯依此事法界才得以成立,因此澄觀認為應合在一起而成為四法界觀。觀此千差萬別的事法界(現象界),懂得此千差萬別的現象反映了世界諸法之同一理性,即成理法界觀;事物的現象反映本質(理),現象與本質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是不可分的,因此不相礙,即為理事無礙法界觀;現象界雖然千差萬別,但其所反映的,即宇宙本體卻是同一的。反過來說,既然就事物的本質而言,是同一的,那麼現象界的本質也應是同一的,差別即平等,平等即差別,此即事事無礙法界觀
  華嚴宗所立四法界觀之學說,更顯華嚴一家觀門就事說理的特質。法界觀成了華嚴教義思想最具特色的理論學說,應該說在《法界觀門》中就已經奠定了基礎。
  [1] 見澄觀《華嚴法界玄鏡》卷一,《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2] 見《續高僧傳》卷二十五唐雍州義善寺釋法順傳二十九中記:武功縣僧毒龍所魅。眾以投之。順端拱對坐。龍遂託病僧言曰。禪師既來。義無久住。極相勞嬈。尋即釋然。故使遠近瘴癘淫邪所惱者無不投造。順不施餘術。但坐而對之。識者謂有陰德所感。故幽靈偏敬致。等等。
  [3]《續高僧傳》卷二十五,法順傳
  [4]《華嚴經傳記》卷三:智儼年十二,有神僧杜順,無何而輒入其舍,撫儼頂,謂景曰:此我兒,可還我來。父母知其有道,欣然不吝。順即以儼付上足達法師。令其順誨。云云。
  [5] 見澄觀《華嚴法界玄鏡》卷一。
  [6] 見澄觀《華嚴法界玄鏡》卷一。

  [7] 見澄觀《華嚴法界玄境》卷二。
  [8] 見澄觀《華嚴法界玄境》卷二。
  [9] 澄觀《華嚴法界玄鏡》卷二:此五對皆先明理,尊於理故,又皆相望,一三五七九,以理望事,二四六八十,以事望理。
  [10] 澄觀《華嚴法界玄鏡》卷二。
  [11] 澄觀《華嚴法界玄鏡》卷二。
  [12] 澄觀《華嚴法界玄鏡》卷三。
  [13] 澄觀《華嚴法界玄鏡》卷三。
  [14] 見澄觀《華嚴法界玄鏡》卷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