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五祖思想窺探
◎ 正 慈
緒 言
華嚴宗乃我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為一宗依據之根本經典;以建立義理,顯示旨歸,因而得名。又此宗之觀門教相,經杜順和尚初創,至相尊者繼演,至賢首國師而圓備,故又名賢首宗。又以本宗旨在昌明法界緣起自在無礙法門,故亦名法界宗。賢首之後,有清涼國師澄觀,作華嚴大疏及演義鈔,維持華嚴正統。同時複有圭峰宗密大師祖述清涼,盛弘此宗。以上自杜順至宗密,人稱為華嚴五祖,蓋開創並演暢此宗五大功臣。
在中國佛教宗派中,以《華嚴經》為依據的華嚴宗,乃獨具幽邃論理思想的教學,亦屬中國佛教哲學的中柱。所謂《華嚴經》的思想淵源,是佛陀內證的實踐真智精神;即佛陀的究竟覺悟,妙證物我一如,宇宙萬物與我一體的實相境界!十方諸佛國土同時俱現,甚至過去,未來際的一切萬有,均無不現的微妙為本質!換言之,即理智與實際,主客與心物融會,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之相即無礙的現象,故華嚴思想,曾與印度的最早期就展開殊勝的成果,而且成為佛教各系的集大成。
華嚴,就經典而言,它是印度佛教中期的大乘產物,但作為一個學派而言,卻是中國佛教最突出的一個宗派思想。中國佛教之所謂中國佛教,固有其多種因素促成,但最契合中國人圓融心態的則莫過於華嚴。因此,就哲學觀點說,如果以圓而神代表中國人形而上的思想境界,那麼中國人遇到了華嚴經後,才算是真正發揮了最高的形而上境界,亦即所謂不可思議境界。中國人的形而上境界,亦只有在此處才獲得大休歇,而又大開拓。兩種不同文化的結合起來,而又產生共同的精神高元,華嚴宗可說是人類精神文明中最大的成就之一。
一、杜順大師的華嚴思想
《華嚴經》自晉代佛陀跋陀羅翻譯以來,早經講傳疏解,但尚未成一宗的組織。直至陳、隋之間,終南山杜順和尚,發揚華嚴一乘法門,總括華嚴的奧旨作《華嚴法界觀門》一卷,及《華嚴五教止觀》一卷,為開華嚴一宗教觀之先河。
第一祖杜順(558—640)稱為杜順禪師,號帝心尊者。其先師不明,時人推稱為文殊菩薩化身,以神僧而聞名,富有諸多奇瑞。著述義解之書多以修觀為主,《五教止觀》一卷,說五教三觀門,為五教判之淵源。《法界觀》一書,說三重之觀門。成為自家華嚴教學之根本,為事事無礙十玄緣起之根基。
法順在《華嚴五教止觀》《華嚴法界觀門》兩部著作中,首先開創了華嚴宗最初的判教說和法界圓融的理論。《華嚴五教止觀》的內容,是法順根據佛教各種經論中不同的教義,將止觀分為五類:一法有我無門(小乘教),二生即無生門(大乘始教),三理事圓融門(大乘終教),四語觀雙絕門(大乘頓教),五華嚴三昧門(大乘圓教)。法順這一分類,闡述佛教實際修行,自淺入深,由小向大的次第,智儼受之,又于《孔目章》約為五教,以示華嚴之高。後來法藏正式定為小、始、終、頓、圓五教之判,實繼承其說。法順又在《華嚴法界無礙門》中,將《華嚴經》的主要理論概括為:一、真空觀,二、理事無礙觀,三、同遍含容觀。以後經過智儼、法藏和澄觀的發揮、組織,成為華嚴過的重要理論之一,即關於“四法界”的理論。又智儼作《華嚴一乘十玄門》,也題作“承杜順和尚說”,法藏繼承之,加以發揮華嚴事事無礙的意旨,在所撰《華嚴經探玄記》裏對智儼十玄條文的次序和兩條名目做了最後修改的定論,故華嚴宗人對智儼的十玄門稱為古十玄,法藏的十玄門稱為新十玄。因此,法藏的華嚴宗大成,其有關法順、智儼者,至為明確,即說華嚴宗一脈相承,得自法順者獨多,非虛語也。故古來說華嚴系統者,唯談杜順系統,不詳言智正系統,因華嚴宗之成立,受杜順的影響最大。杜順在華嚴宗創立史上之功,誠不可沒,故在此詳言之。
二、智儼大師垢華嚴思想
智儼,晚年別號雲華和尚,又號為至相尊者。他十二歲從杜順出家,聰慧好學,到處求教。遍聽《攝大乘論》、《十地》等經律論,感到佛教經典和派別很多,難以遍學,因在經藏前發誓,信手探取,得《華嚴經》一卷,於是決定專學《華嚴經》曾於至相寺從地論南派慧光系僧人智正聽受《華嚴經》,還有疑義未解,遂搜尋各種疏釋,得北魏慧光所撰《華嚴經疏》,對此經所說別教一乘和無盡緣起的義旨,有所領會。從至相寺智正鑽研《華嚴經》,並從以前地論師慧光的《華嚴疏》中得到啟發,深入領會華嚴經別乘一教的地位和其中關於法界無盡緣起的思想。後遇僧人告以欲深入華嚴一乘妙義,必須深入理解《華嚴經》十地中的六相義,他便從事研究六相義,進一步領悟十玄義,作疏解釋六十卷《華嚴經》的義理,寫成《華嚴經搜玄記》五卷,時年方二十七歲。他對著作很慎重,不急於求聲譽,這部著作直到晚年才在至相寺發表弘揚。從而闡發了“十玄門”、“六相義”等思想,奠定了華嚴宗的主要理論基礎。
所謂“六相義”,是依據華嚴經法界緣起說,來分析一切現象都具有:總、別、同、異、成、壞六種相。其中,總、同、成是說,每一種緣起中,都具有各種成分(總),各部分互相依待而成一總體(同),由是而各部分緣起法才能結合成一種法界(成)。相反,別、異、壞是說,每一種緣起中,各種成分都有其差別(別),各部分互相生成,而仍是各各有別(異),由是各部分並沒有離開自己的地位去與其他部分結合成一種緣起法界(壞)。智儼認為,這六相中,雖然 兩兩 相反相對,但又是 兩兩 相順相成,同時具足,互相圓融無礙的。因此,總別、同異、成壞都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從而豐富了《華嚴經》關於法界緣起的理論。
所謂“十玄門”,也是對華嚴經無盡緣起,圓融無礙理論的發揮。它的主要內容是說,一切法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都是互相包攝的。一法中包含一切法,一一法中有無量法,乃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此反復說明緣起無盡圓融無礙的道理。
智儼著述有:《華嚴經搜玄記》《華嚴孔目章》《華嚴一乘十玄門》《華嚴五十要問答》《金剛經略疏》等,其中《華嚴經搜玄記》,是解釋《華嚴經》,顯示一經的教相及觀行的方軌。後來法藏的《華嚴經探玄記》,即祖述此書而作。《華嚴孔目章》,是指示一經的大綱。《華嚴五十要問答》,是解釋一經的要義。《華嚴一乘十玄門》,是根據經義建立十玄緣起的新說,為法藏《華嚴探玄記》、《華嚴教義章》闡發十玄門所依據。因此,華嚴一宗的教相和觀行到智儼時就已粗備了。
將《華嚴經》配置於觀行組織體系,就是“法界觀門”;對之教理的組織,即“一乘十玄門”。所謂“一乘十玄門”,乃以澄觀大師,在周遍含容觀的“十門”中,導出“十玄門”;但“十玄門”的組織,卻是由智儼大師而大成!這可以說由法順而智儼的傳統思想,成就“一乘十玄門”的淵源是至當的。關於“一乘十門”,乃從《華嚴經》的根本思想,樹立於法界緣起;且將緣起自體的本質性,分為因果兩門:因是屬方便緣修的普賢觀,果乃自體窨的十佛境界。又果系絕說相而不可說;因是可說而明方便隨緣!如是思想乃依世親大士《十地經論》的“十地品”說而來,且確定《華嚴經》的根本性,才樹立因門可說的教學組織,成為法界緣起的體系。
智儼的主要思想理論,是十玄緣起,在他所撰《華嚴經搜玄記》《華嚴五十要問答》中,關於六相的解釋,還很簡略,而關於十玄緣起在《華嚴十玄門》中卻有詳細的解說,說明《華嚴經》的主要教理是法界緣起,此經為闡明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的相狀而立有六相圓融的教義,智儼在六相圓融教義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十玄緣起事事無礙的法門來進一步章明華嚴法界緣起相即相入的重要理論,皆是談事事無礙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無盡緣起,以宣揚萬物一體萬物相關的妙理,故六相十玄即是華嚴法界緣起教義的要領所在,亦即本宗不共他教的別教一乘妙義所在。因此有人說,六相十玄緣起之義若不明了,則于《華嚴經》一切教義皆不能了。
由《一乘十玄門》,還元於《法界觀門》,始能理解到法順大師的思想!且通覽《搜玄記》的傳承,也可知智儼大師的教學思想,乃承自法順大師而展開教學組織!但其內容,卻非整然的由緣起體相而觀實踐的法門,仍依《華嚴經》的義理而組織教學體系,且也依之為構成判教思想的淵源!
智儼判教的理論,在他所撰《華嚴孔目章》中,雖有“依教有五位差別不同”等語,但對於五教的名目,尚未固定下來,有處說小、初、熟、頓、圓,有處說小、始、終、頓和一乘,有處又說小、初、終、頓、圓。可見他此時立教還在草創,未作定論,直到他的弟子法藏的著述才有了完備的立教分宗組織,所以華嚴宗的實際建宗立教者不能不推法藏。
華嚴宗在法順時是明示華嚴經之觀行的立場說,至智儼稍有施行教理之整備。從宗門看,漸由實踐門轉移到教義門,為次一代的法藏,造成其形態,更為明瞭。即決定了十玄緣起之名目,構成了其理論的組織,于華嚴經確立同、別教之意義。又、關於緣起之成立,因緣之六義為論立種子之六義。接著給予六相圓融之基礎的理解等,在教學組織上奠定了強有力的地位。
三、法藏大師的華嚴思想
第三祖法藏(643--712)被稱為賢首大師,封號為國一法師。他十七歲出家,遍讀佛教大乘方等經典,以後師事智儼深得《華嚴經》玄旨。華嚴宗的基本教義和理論,到法藏時才建立完備,同時也才正式蔚為一大宗派。他雖然被推為華嚴宗的三祖而實際上是華嚴宗的真正創立者。
法藏,被尊稱為賢首國師,(相傳此名為武則天所賜),因此華嚴宗在佛教史上又稱為賢首宗。賢首宗又名華嚴宗,“華嚴”是因本宗尊《華嚴經》而得名,依《華嚴經》圓融無礙的佛陀最高境界為宗旨而成立的派系,故名華嚴宗。
先有杜順大張華嚴的教網,教化道俗;次有智儼著《搜玄記》等始成一宗的組織;到了法藏才集華嚴之大成著作有二十餘部之多,是開立華嚴宗的組織;到了法藏才集華嚴之大成著作有二十餘部之多,是開立華嚴宗的大功臣,後代學人以紀念這位大德,故稱華嚴宗為賢首宗。“賢首”是因本宗為賢首創立而得名。
華嚴宗雖說依《華嚴經》而立教,但它對《華嚴經》的發揮是創造性的,因此成為中國佛教特有的教派之一,並傳入朝鮮、日本。華嚴宗以“理”、“事”等中國人較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概念來闡發佛教大乘思想,同時又比較注意對範疇之間關係的細微分析,因而在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過程中,有著較大的影響。兩宋的程朱理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華嚴宗思想影響的,這是值得注意的。
關於法藏的教學,乃由其傳統,即繼承法順、智儼的思想,組織教理體系的集大成!即將杜順的《法界觀門》組織,攝於《發菩提心章》中;更以《華嚴五教止觀》,納入于《遊心法界記》。又將智儼的海印三昧思想,攝入觀法的組織體系,即成《妄盡還源觀》;但其整然的形式,卻是依《大乘起信論》而來!上舉可知法藏的實踐門組織;而其體系,乃依據《華嚴經》思想為骨幹;以呈上義湘大師的書簡中就有明顯的具述其旨趣。
法藏的基本思想,大體上都是從智儼然那裏延續下來的,但他比智儼的一些說法更明確,更充實了。如在判教理論上,教分為五的思想在杜順和智儼那裏已都有表露,但明確五教的名稱和次序為:小、始、終、頓、圓教,則是由法藏才確定下來的,他並且據此把當時的各宗派分別判入上述各教,而把華嚴宗抬到一乘圓教的最高地位。所謂“五教”主要是從“教法”上分的,同時法藏還從“教理”上,依據中、印各派所講的理論,分為十宗。又、他也研究了佛教傳入中國後,各家所據不同佛教經典,宣傳不同教義的情況,把各家按先後次序分為十家等,大大地充實了華嚴宗的判教說。
對於華嚴宗闡明法界無盡緣起教義的一些基本理論範疇,如“四法界”、“六相義”、“十玄門”等,法藏也有更為廣泛和深入的分析和論證。而特別要提到的是,他為了使這些教義易於為人們理解,做了許多通俗化的工作,從而使華嚴宗的影響更為擴大。如、他曾被武則天召去講“六相”、“十玄”,講了半天武則天也聽不懂。於是他指著殿前的金師子做譬喻,反復闡明,“帝遂開悟其旨”(宋高僧傳卷五法藏傳),這就是現存的《金師子章》。又如,他為了使人們對《華嚴經》中緣起無盡、圓融無礙的理論得到感性的認識,曾設十面鏡子“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去丈餘,面面相對”,然後在中間放一尊佛像,點一支蠟燭照之,於是十面鏡子中,“互影交光”,佛影重重,而“學者因曉刹海涉入無盡之義。”
法藏的教判論,竟以如何的體系而成立?乃承智儼的教判思想,專以理論性而構成;即以三乘於始、終、頓的分判與一乘,組織同、別二教為旨趣!然雖以一乘為主體的針對三乘,卻仍以緣起論為中心,是值得注意!如唯以教判論,即針對教學性的理論為基礎,展開階層的體系為原則。另一方面:對實踐性的組織,也依《華嚴五教止觀》而樹立;這在智儼的五乘組織,已具明顯的敍述。
法藏的教判論為緣起論的統一,樹立圓教法界緣起的基礎理論,乃置於始終二教的綜合判;因對於始教,即以“空”為主體的龍樹、提婆大士的中觀系,及攝三論教學中的思想。又對於“相”的問題,乃依無著、世親大士的瑜伽系,及容納法相教學,組織大乘教學之空有系統的統一,而成立華嚴教學。但其綜合統一的理論,卻是以終教而針對“如來藏緣起學說”為主題論的特色!
法藏在觀行方面,祖述杜順法界觀門,以法界觀為華嚴一宗的樞要。此觀略有三重:一、真空觀,說觀諸法的本性即空,但非斷滅空,亦非離色的空,乃即有而明空,其所謂空,亦無空相可得,故名真空觀。此觀依於理法界而立。二、理事無礙觀,說於前唯真空觀於此則進而峻峭諸法的事與真如理,炳然雙現,圓融無礙,故名理事無礙觀,此觀依于理事無礙法界而成立。三、周遍含容觀,說由第二觀而知理事融即,更進觀同具真如體性的一一塵法,相攝相融,一多無礙,大小相即,重重無盡,融通自在,如彼虛空,普遍含容。故名周遍含容觀。此觀依於事事無礙法界而成立。以上三觀,相即相攝,非初觀外,別有二三,既不旁橫,統該法界,故名法界三重觀,為華嚴宗的根本法門。他于華嚴三昧、普賢觀、三聖圓融觀、華藏世界觀等,無不該攝於法界觀中。
法藏一生,大弘華嚴教法,前後宣講晉、唐譯本《華嚴經》三十餘遍,又得武則天護法提倡,中宗、睿宗都禮他作菩薩戒師,是為華嚴一宗極盛。著書極多,《華嚴五教章》四卷(又雲三卷),被尊重是一宗代表之教學書,明析確立教判仔細組織教理。又《華嚴經探玄記》二十卷是晉譯《華嚴經》的逐次的注釋,為一般所通用。《遊心法界記》一卷,《妄盡還源觀》一卷等,尤其是為修觀門而著的書。《大乘起信論義記》三卷是起信論系統的注釋,為古來最重視的論書。又《華嚴經經傳記》五卷,眾所周知是史傳之書。其他總計近四十部著述,因此完成華嚴宗一派。拮抗當時玄奘、窺基法相宗的弘盛,確立了一乘教義。即就《華嚴經》其組織分科說,在宗趣論上有了整然體系。關於教判上決定了五教、十宗,同、別二教等。教學的根本體系上有:三性同異義,緣起因門六義法,十玄緣起無礙法門義,明確而完整成為一大組織。同時有關觀法之組織,亦其諸種的著述而整頓其內容,深固地完備了教學的體系。從印度以來,在教學思想上所流傳的空、有二大思潮,得以善巧統一成為有、家一體的解決,於是確定了法界緣起的華嚴教學的中心。同時對外的法相宗說,穩坐性、相融會的立場,精巧與奪其他宗派,置華嚴本宗不墜且安定的地基。
門人弟子甚多,於中以宏觀、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是門下六哲,皆知為錚錚英才。日本華嚴初講之祖,新羅的審祥亦親近其坐下稟受大教。但是慧苑著有《刊定記》十卷,雖曾表露英才的尖鋒將一經的分科、教判的方式,或教學的中心,于十玄緣起的組織等,想建立獨自的教學,與其師完全不同是另一種見解,是故後代認為是一種異端之說而不依用。蓋後為澄觀極力擯斥認為是背師違立之徒。
四、澄觀大師的華嚴思想
澄觀(738—839),尊稱為清涼大師。澄觀生時,法藏已逝去二十七年,他雖非直承法藏的華嚴教義,其功實多。法藏晚年曾為八十卷《華嚴經》作略疏,但只寫到第十九卷即去世,他的弟子慧苑,雖稱繼師遺志,續作《華嚴經略疏刊定記》十五卷,但其所說,多於法藏的意旨相違背。如在五教問題上,慧苑不同意法藏把頓教列入五教之內,因而另立了四教。又慧苑將法藏的十玄改作德相、業用兩重十玄說,因此維護法藏的教義正統,在當時是華嚴宗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慧苑的弟子法銑曾作《刊定記纂釋》,對慧苑的異說進行了指摘。澄觀接踵法銑祖述法藏宗旨,寫成《華嚴經疏》和《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兩部巨著,發揚法藏五教,十玄等教義,並對慧苑的異說予以痛斥,於是華嚴一宗得以複盛華嚴四法界之說,原散見法藏的著述中,至澄觀才另以系統的組織,作出華嚴四法界的重要理論。一心法界,攝取四法界,所謂心融萬法,便成四種法界。澄觀在所著《華嚴法界玄鏡》中說:“言法界者,一經之玄宗。意以緣起法界不思議為宗故。然法界之相,要唯有三,意具四種: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法界的界字,據華嚴宗解釋有兩種意義,一是分義,二是性義。
一、事法界,界是分義,謂宇宙萬法的事相,各各差別不同,界限分明,比如器從金出成種種形是為事法界。
二、理法界,界是性義,謂平等的理性即真如,為一切事法所依,生佛平等無二無差別,比如眾金器,其形相雖種種不同,其金的體性則一是為理法界。
三、理事無礙法界,此界字具有性、分二義,謂差別的事法,與平等的理性,二而不二,攬理成事故,即理即事,理由事顯故,即事是理。如是理事互融,真如即萬法,萬法即真如,真如與萬法,融通無礙,比如金即器,器即金,是為理事無礙法界。
四、事事無礙法界,此界字亦具有性分二義,謂宇宙萬法的差別事相,皆由平等的理性所顯現,理事既無礙,則事與事亦自圓融無礙,一切差別的事相,由於理性同一,故能一一稱性融通,各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關係,一多相即,大小互融,而重重無盡,自在無礙,比如眾金器種種形相,由於同一金性,一一稱金性而融通,是為事事無礙法界。此是華嚴宗圓教所顯的教義(此宗為顯示此事事無礙法界,更開十玄緣起,六相圓融的法門以表詮之)。因此,澄觀的著作多從四法界著眼,如五教十宗的次第,澄觀與法藏稍有不同者,亦因此也。據澄觀《華嚴玄談》所說,前小乘六宗與法藏同,後大乘四宗與法藏稍有不同,法藏第七一切皆空宗,為大乘空始教,澄觀改為第七三性空有宗,說遍計執性是空,依他、圓成是有,故名三性空有,此就大乘相始教立名。澄觀又將法藏第八、第九順序互易,改為第八真空絕相宗,為大乘空始教及頓教。改第九為空有無礙宗,為大乘終教,即將終教列於頓教之後。改第十為圓融具德宗,說一切諸法,稱性圓融,具足眾德,周遍含容,事事無礙,主伴無盡。法藏以小、始、終、頓、圓五教的順序,澄觀則依四法界的順序,以真空絕相屬理法界,空有無礙屬理事無礙法界,圓融具德屬事事無礙法界故。此與法藏教義不相違背。由於澄觀生當中唐時代,正是禪宗極盛時期,更因他早年受禪宗的影響很深,因而極力融會禪教,並指出法藏所以在五教中列入頓教,是別為一類離念之機而說頓教。而澄觀則具體的以南北禪宗作為頓感教(見《華嚴經疏鈔》卷八)。又澄觀吸取天臺宗“一念三千”的性具說,以發揚華嚴性起的教義,此亦是時勢使然,因當時玄奘、慈恩所弘之瑜伽唯識,漸成衰勢,而單傳直指、見性成佛的達摩禪宗,則風靡一時,因此法藏從緣起立說接引法相之方便已成過去,澄觀遂別取途徑,以發揚華嚴性起教義,而弘揚觀道,以接引單刀直入的禪宗。佛法重在契機,法藏、澄觀,易地皆然,非澄觀存心立異。澄觀在《華嚴經疏鈔》卷二自述其融會禪教的心得說:“造解成觀,即事即行,口談其言,心詣其理用以心傳心之旨,開證諸佛所證之門。會南北二宗之禪門,攝台(天臺)衡(南嶽)三觀之玄趣。使教合忘言之旨,心同諸佛之心……”。澄觀這一諸宗融會,禪教一致的思想,經過他弟子宗密進一步弘揚,對於中唐以後的中國佛教界影響很大。
澄觀一生講《華嚴經》達五十遍。他的著作,現存有:《華嚴經疏鈔》、《華嚴經行願品疏》、《華嚴法界玄鏡》、《華嚴綱要》、《華嚴略策》、《三聖圓融觀門》、《五蘊觀》、《華嚴心要法門》、《新譯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華嚴經入法界品十八問答》等。
華嚴宗以五教十宗來解釋各種教相,以四法界來解釋各種教義,以十玄六相來論證事事無礙法界。這個事事無礙法界,是本宗獨得的教義。以法界三觀,為一宗觀行的樞要。這些就是華嚴宗教觀的綱領,由杜順發明,經過智儼、法藏和澄觀的發揮、組織,而一宗教觀具備。
第五祖 宗密大師的華嚴思想
第五祖宗密(西元780--841)圭峰禪師,又尊稱為定慧禪師。宗密被後人尊為華嚴宗五祖,其實他的思想中已不是單純的華嚴教義,而是夾雜了大量的禪宗南宗的思想。他在佛教內部是會通禪教,而在外部則有會通儒、釋、道三家的傾向。因此,宗密的思想比起法藏及澄觀來,要複雜得多了。
宗密在所著《原人論》中提出來他的五教說,即所說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即大乘有宗),四、大乘破相教(即大乘空宗),五、一乘顯性教。法藏五教為小、始、終、頓、圓。法藏將終、頓、圓三教皆約為一乘,故宗密合之為一乘顯性教。法藏所以開為終、頓、圓三者,是約同教別教、曆位無位之異也。法藏的始教,雙收西域空、相二宗,以俱未盡大乘法理,故合名為始都。宗密仍分空、相為二教,亦不相豁。又《原人論》但斥偏淺不了之處,後以終、頓、圓三教,皆稱了義極致,故不分之,空、相二宗各不同,今欲兼斥,故分為二。又宗密的《禪源諸詮集都序》以教有三種,對禪宗三宗,亦執此意也。宗密的《注華嚴法界觀門》,基本上還是據法藏、澄觀的教義來闡發四法界、十玄門理論的。
宗密著述觀存有《華嚴行願品疏鈔》《注華嚴法界觀門》、《注華嚴法界觀門科文》、《華嚴心要法門注》、《圓覺經大疏》、《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圓覺經道場修證儀》、《金剛經疏論纂要》(會入《金剛經疏記科會》)、《起信論疏注》(會入《志信論疏筆削記會閱》)、《原人論》、《禪源諸詮集都序》、《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裴休問宗密答)
華嚴宗自法順依經立法界三觀,智儼開六祖十玄門,法藏判五教十宗,澄觀總結四法界,疏之鈔之,一乘圓極之理大備。但自澄觀傳到宗密之際,遂演變為禪教一致的趨勢,而實為後世“教演華嚴、道繼禪宗”之濫觴也。
著書有二百餘種之多,流傳於世。其中圓覺經小疏十二卷,大疏鈔二十六卷,略疏四卷等。禪源諸詮集都序四卷是禪源諸詮集一百卷中之殘帙而已,但很完善地傳下宗密教學之面目。其他所知其教學的有注法界觀門一卷、普賢行願別行疏鈔六卷、行願疏科一卷等,從這些著疏中知道他教學的一切。另外有原人論一卷,泛論儒、道,由二教說起而究明佛教的源奧。
他的特色是教、禪一致,很明顯是傳承五教之判教。有時認為終、頓相同,又說頓、圓相通。其性起趣入說,以行門為本之立場,完全同於澄觀。門下有傳奧、圭峰溫、太恭、太錫等人,未見有特殊之華嚴之優秀學者。
結 語
任何一個學說或宗派的成立,都需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蘊育才能完成。如儒家思想起自堯、舜,至孔子而集大成;佛家當中天臺、慈恩、禪、淨諸宗亦皆祖述天竺的大德以彰其源遠流長。華嚴宗的成立亦然,在法藏大師集大成之前有本順、智儼師徒闡揚於前,尤其自南北朝以來約有三百年的時間,除華嚴本身的研究熱烈之外,地論系、攝論系的弘揚與廣傳,正是法藏大師集成的深厚溫床。所特異於其他宗派者,乃是華嚴宗不祖述西天,而號杜順初祖為文殊化身。此一宗風足資證明華嚴思想的建立,全依中土大德的努力與創造。
華嚴思想不但不標榜印度祖師,整個思想架構、理論系統、邏輯分析等,皆中國祖師大德的智慧結晶,在思想的領域內發揮了融合各宗各派及教內教外的“大一統”思想;這種恢宏、磅礴、和諧、圓融的氣勢,顯非其他宗派之傳承、祖述、注疏而已。故其非凡之成就符合了中國文化廣博、精深的要件。其思想是“廣大、和諧、圓滿”之象徵,是積極創造的文化思想,完全符合中國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事實上,儒家、道家、佛教文化,在華嚴思想中完全融鑄成一體。儒家重境,道家重行,華嚴則境、行、果兼。其中儒家與華嚴合而為比丘系的華嚴思想系統(重所詮之理),而道家與華嚴合為長者系的華嚴思想系統(重能詮之教),是為不思議之思想成就也。
佛陀一代的教法,無非闡釋此華嚴經;其最歸趣,亦旨在歸入華嚴經。如發揮此華嚴經義,則佛陀一代所說八萬大藏經,皆互相交融;如歸納其涵義,則華嚴經九會所說,其深廣無所不該。大方廣佛華嚴經是把宇宙的真理與智慧合而為一,正如華嚴經所明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