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提道的10個先決條件
接下來的這段經文就是談修行的條件:“雲何得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傢俱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無畏具足、覺悟具足?”
這十問是講修行的條件,也就是入菩提道的先決條件,略述如下:
一、生處具足:是指大環境。倘生在非洲,既沒有文化又沒有佛教的地方,思惟理路無法開展,不知生命的真實意義,對於佛法的思惟與一般的思惟,根本無法分辨,這就是生處不具足,如現在的大陸即是如此。但在臺灣就不同,佛法就很興盛,易於修行,入菩薩道,就是生處具足。
二、種族具足:在我們環境裏,知識份子較有種族具足的特性,只要善知識能正確中肯的引導,眾生又有種族具足的條件,一定會相應和契機。
三、傢俱足:我國是大家庭制度,在此環境下,如果人人都信佛學佛,你也想學佛,就不成問題,由此類推,一個村落,聚落裏面也是如此。
四、色具足:是指自己的身相四肢健全。這裏開始講個人外相的部分。
五、相具足:是指自身五官端正。若四肢不全、五官不正,於菩提道上的精進必多障礙。
六、念具足:是指心念、正念要具足。不但要提得起,還要能貫徹。
七、慧具足:是指智慧要具足。念只是一種狀況,慧則更進步,反過來再對狀況有所選擇,也就是當念在運作的時候,智慧會告訴它,在生命的抉擇上願不願意深入?這是談心理的狀況。
八、行具足:是指行門要具足。
九、無畏具足:修行當中的定力、毅力、魄力、耐力這四種叫無畏具足,缺少其一,修行就不能長久。
十、覺悟具足:修學菩提道無外是要覺悟,覺悟的層面很多,如趙州和尚大悟三次,小悟無數,總之覺悟的能力要先具足。
一個人要具足這十種條件,包括了內在與外在兩方面,而前面五種是指外緣條件,講背景方面。這五種不具足,最好的方法是出家,若發心入佛門,這五種都能具足。後五種條件一般都較欠缺,需要依止善知識的指導。
「念具足」的念指的是意念,做一件事時要有總體觀,能提得起來也要能貫徹。念在運作時,智慧會告訴它,對狀況要有一種選擇,一般人對生命的認知往往不夠深入,充其量只是一種生活,當那天靜下來,去思考為何要如此忙碌時,會產生很大的恐慌,一碰到恐慌,可能會逃避不去想它,如此,就沒有智慧。
有時對周遭朋友的死,會感受到無常的衝擊,這時,你要深入去面對它,去思考無常是什麼?生活中的挫折煩惱從何而來?如何消滅?這就牽涉到四聖諦:苦、集、滅、道。集是指苦的來源,對幻境執著才有苦,貪、瞋、癡皆源自於此,將虛無當真實就會產生痛苦。而痛苦在某種狀況下往往又不是以痛苦的形態出現,而是隱藏在快樂或享受中,苦只是個符號。例如我們執著要擁有一棟房子,當你得到時又怕失去它;得到時,表面上是享樂,但卻隱含著失去它的苦,所以,苦只是以隱含的形式出現而已。
你對生命的實質有此認識,對生活的苦有這般瞭解以後,用什麼方法可以使苦不再繼續下去,使生命的無常能獲得妥善的解脫,那就要靠智慧了。能具足這方面的智慧,就知道如何行,因為你要找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八萬四千法門如何選取一門貫徹到底,如何在菩提道上行無所畏,就要具備「定力」、「魄力」、「毅力」、「耐力」四種條件,方能行之無畏。
想要所行無障礙,必須有善知識的指導,除非有一種天生就具足的人,具備超乎常人的素質,對生命有敏銳的觀察力,在生活上又具有積極的創造力,兩者結合起來,在生命的洪流中要超越與突破,自己可以主宰。有了觀察力,他的念、慧能具足;有了創造力,他的行、他的無畏就能具足,剩下來就是覺悟的部分。
要是能依據經典再將這兩種能力結合,就是覺悟具足了,也就達到「普賢行願力」的境界。
可是這種天生就是修行的人,到什麼時候才會修行呢?這種人往往在一般人生中一定很能幹、獨立性強,非得在社會上遭受挫折、打擊,才會反省思考人生,這就是他的人生轉捩點。要是有緣,進入佛門,修行就開始了,以所具有的洞察力與創造力,絕對可以好好修行。一旦投入修行,念力、慧力、行力、無畏力、覺悟力統統都能具足,這種人我們稱為「法行人」,自己依法而修行的人。
另外一種是「信行人」,要做一個成功的信行人,要依止善知識修學,並全部接受他的教導,不要到處攀緣。要能接受師父摧毀自己的人格,其目的在摧毀自我,幫你破我執,這才是你的善知識,你的師父。
是故,此十具足為入佛門必備的條件,欲行菩薩行,完成菩提道,應努力培養並使之早日具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