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12

2013/01/09 08:58

不過《大智度論》的解釋,說是能轉重為輕,完全把罪都滅了,不可能!這個地方說:你誦大悲咒,即得除滅。若侵損食用常住飲食物,要對十方師懺謝,然始除滅。今誦大悲陀羅尼時,十方師即來為作證明,一切罪障,悉皆消滅。若侵損常住飲食財物,如果一個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一時的貪心,非份地侵損食用常住的飲食財物,要對十方師懺謝,要對十方的出家人,對比丘僧懺謝。要對十方師懺謝,然始除滅。按比丘戒的道理,就是沒有達到犯根本戒的時候,這時候是可以懺悔的。前面說:千佛出世,不通懺悔。就是犯了盜戒的根本,達到那個標準了。佛在世的時候,當時佛制戒的時候,佛這樣問:現在國家的法律,你盜人家的財物,盜多少是犯死罪?當時的法律是盜五個金錢,盜五個金錢的時候,犯死罪。因此佛就制訂,說這個比丘,或者是比丘尼,如果你盜了五個金錢,你盜取侵損常住飲食財物,若值五個金錢的時候,你就是犯根本戒了。下邊這段文:若侵損常住飲食財物,要對十方師懺謝,然始除滅。這是說不足五個金錢,不足五個金錢,你是可以懺悔的,你懺悔,這個罪是可以滅的。今誦大悲陀羅尼時,十方師即來為作證,明一切罪障,悉皆消滅。你沒有向十方僧懺悔,但是你念大悲咒,念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十方師就來作證,對你說,一切罪障悉皆消滅了。一切十惡五逆,謗人謗法,破齋破戒,破塔壞寺,偷僧祇物,汙淨梵行,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滅盡。惟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一切十惡五逆,這底下又總說,人的十種惡法,身三:殺、盜、淫;口四: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三:貪、瞋、癡。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轉法輪,這都是逆罪。謗人謗法,人家沒有犯這種罪,你就說那個人有這種罪,那麼就是謗人。謗法就是謗毀佛法。破齋破戒,破齋,過什不食叫做齋。過午,你又吃東西,違犯律的規定,叫破齋。或者你受了五戒,或者是八關齋戒,或者是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或者菩薩戒,這裏面有輕戒,有重戒。破塔壞寺,供養佛舍利的,你把它破壞了;或者是一個寺院,大眾僧在那裏修行的地方,你把這個寺院破壞了;或者你偷僧祇物,偷大眾僧的財物;或者汙淨梵行,譬如說是你受了八關齋戒,你破他的戒,那麼就是汙淨梵行。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滅盡,若誦持大悲咒,使令這個罪滅了。惟除一事,什麼事呢?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你誦了大悲咒,雖然沒把重罪滅掉,但是能遠遠地為你作無上菩提的因緣,使令你終究有一天能發菩提心,可以成佛。前面的文,從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前面說:於諸眾生起慈悲心,先當從我發如是願。這是誦持大悲陀羅尼咒的人,須要起慈悲心,發這十六個願,這等於是念大悲陀羅尼咒的方法。之後的這一大段文,是觀世音菩薩,加持大悲陀羅尼咒的力量,使令誦持的人,能得到利益。這說出觀世音菩薩加持的力量。複白佛言:世尊,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也。其惡死者,一者、不令其饑餓困苦死,二者、不為枷禁、杖楚死,三者、不為怨家仇對死,四者、不為軍陣相殺死,五者、不為虎、狼、惡獸殘害死,六者、不為毒蛇、蚖蠍所中死,七者、不為水火焚漂死,八者、不為毒藥所中死,九者、不為蠱毒害死,十者、不為狂亂失念死,十一者、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十二者、不為惡人厭魅死,十三者、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十四者、不為惡病纏身死,十五者、不為非分自害死。誦持大悲神咒者,不被如是十五種惡死也。以下是說,誦持大悲咒的人,能得到的利益。以下是念咒能得利益,原因就是因為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力。若是沒有佛菩薩的加持力,你念陀羅尼咒,是不會有靈驗的。複白佛言,觀世音菩薩又對佛稟白說:世尊,若諸人天,假設一切的人,一切的天。可見念大悲咒,不但是人間的人,天上的人,也可以念大悲咒。人到無求品自高,你若有所求,也就表示自己有所不足。人間的人,多諸苦難,天上的人也一樣,他也是有所不足的。所以也有所求於佛菩薩。現在這裏說怎麼樣求法呢?誦持大悲心咒,誦就是背著本能念下來,不是照本念。初開始當然是要照本念,不然我們不會念,但是你若長期這樣念,如果你想多念,你照本念很辛苦,所以你要是誦下來,你念得很多很多,他不是太辛苦,所以應該是誦下來好。持就是不忘,你常常誦,常常誦,他就不失掉。你雖然誦下來了,但是你不常誦,他就會忘記了,所以這個持,就表示常常誦的意思。這個誦持大悲心咒的人,他常常誦持大悲咒,他會得到什麼樣的好處呢?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也,有這樣的好處。能滅十五種惡,能成就十五種善,有這樣的好處。其惡死者,這十五種惡死,是那十五種呢?一者、不令其饑餓困苦死。你常常的能誦持大悲咒,你天天的誦,那麼這個人就不會因饑餓的困苦而死亡,這可見他的生活一定是很自在的。第種,不為枷禁、杖楚死。枷是一種刑具,古代的刑具。我查字典上,它畫出一個圖。那就是把這個人脖子那個地方,放在枷的地方,他那麼一壓,就是把他壓死了,是那麼回事,是枷禁而死。杖楚死,這個楚是一種木,用具。杖楚,楚為一種木,用這種木作杖,所以叫做杖楚。這等於是用杖楚來打這個人,因杖楚而死。誦持大悲咒的人,不會這樣子死亡的。三者、不為怨家仇對死,怨家就是有怨恨的仇家,和自己有怨恨的,也就是有仇恨,也就是和自己有敵對的人。這樣仇恨的人,把自己搞死了。念大悲咒的人,不會這樣子。四者、不為軍陣相殺死,不會兩軍打仗的時候,被殺死,不會有這種事情。五者、不為虎、狼、惡獸殘害死,誦持大悲咒的人,不會被虎、狼,或者其他的惡獸,殘害而死。六者、不為毒蛇、蚖蠍所中死,不會被這些毒蛇、蚖蠍傷害而死。七者、不為水、火焚漂死,不會被水所漂、火所焚而死。八者、不為毒藥所中死,不會吃了毒的藥,不會被毒的藥毒死。九者、不為蠱毒害死。蠱毒怎麼講呢?我查字典,字典上說,是用一百種有毒的蟲,放在一起,它們互相吞啖,最後剩餘的蟲是最毒的。用這個蟲的毒,來毒這個人,這個人非死不可。念大悲咒的人,不會為這樣的蠱毒所害。十者、不為狂亂失念死,狂亂若用現在的話來說,應該說就是神精病。失念就是沒有記憶力,沒有記憶力,有了神病顛狂而死。念大悲咒的人,他的神智永遠是清明的,不會得精神病顛狂而死。也不會失念,記憶力也會特別正常,或者是特別好。十一者、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念大悲咒的人,登高山的時候,不會從高山上掉下來;上樹的時候,也不會從樹上掉下來,摔死了;也不會從山的崖,或者河的岸,掉下來死了,不會這樣死。十二者、不為惡人厭魅死。厭魅,這個厭是什麼呢?厭就是巫術,惡人他懂得巫術,他念惡咒,咒這個起屍鬼。這個起屍鬼,就是新死亡的人,全身都沒有缺少,他這個頭、手、身體都是完整的。用這個咒能把鬼招來,附在這個死屍上面,這個死屍就起來,然後給他一把刀,巫術這個人命令這個鬼去殺有仇恨的人。把這個人殺死了,這就叫做厭魅。念大悲咒的人,不為惡人厭魅死,不會這樣子。大悲咒能保護你的安全,起屍鬼來的時候,他不能殺害你,他就回去了,回去殺那個咒起屍鬼的人。去殺那個人,那個人也預先有個方法,就是預備一隻羊。預備一隻羊,就是這個起屍鬼,不能殺那個人的時候,他回來,就殺這個羊,就算完了。有這樣的事。如果你完全沒有預備,那麼咒這個起屍鬼的人,就會被殺。念大悲咒的人,有大悲咒的保護,不為惡人厭魅而死。十三者、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鬼神的世界也和人的世界差不多,也有善惡的分別。神有邪正,鬼也有善惡的不同。邪神和惡鬼,他也會做種種的惡事,你想用功修行,他偏要搗亂,也有這個事情。但是你若念大悲咒,這個邪神、惡鬼得不到機會來傷害你。我們沒有入聖道的人,我們這個內心,不與真理相應,有的時候用功修行的時候,有的時候心裏也會有正念,但是有的時候又不能有正念,因為你不可能是晝夜六時,長時期地內心清淨,你辦不到。孔子的大弟子顏回,他三個月不違仁,可見這個人的修行是很好,能九十天保持內心的清淨。他這樣的修行也很好了。但是說我們發心用功修行的人,我們能夠一天二十四小時保持清淨,都很困難。那麼我們常念大悲咒,有的時候心裏面也是有雜念,或者有不清淨的思想,這就是邪神、惡鬼向你搗亂的機會,這就叫做便。可是你若常念大悲咒,邪神、惡鬼不得便。雖然有便,而不得,就是還是不能傷害你。這是念大悲咒有這樣的情況。我看古代的世界,說是古代的時候,人多數是有道德,但是也有不道德的。現在的世界也不能說沒有道德,但是不道德可能多一點。人與人之間的糾紛也比較多,非佛教徒我們不說,我們是佛教徒,相信善惡因果,我們不敢做惡。不敢做惡,但是我們應該保護自己的安全,不要使令那個邪神、惡鬼得便,那麼我們怎麼辦呢?所以佛菩薩慈悲,雖然有的時候談玄說妙,但是也會想到這個地方,讓你念大悲咒來保護你的安全。我們平常說:聖與凡絕交,經論上祖師有這個話,聖人和凡夫絕交。我們人與人之間,大家作朋友,不是絕交,大家互相有來往,但是我們若想和聖人作朋友,很難很難。我在加拿大遇見一個女孩,其實年紀也不小了,她原來是念觀世音菩薩,現在不念觀世音菩薩,改念上帝了。我說:你為什麼不念觀世音菩薩,而念上帝呢?她說:我以前念觀世音菩薩,我母親念,我也隨著念,我有問題的時候,我念觀世音菩薩,可是觀世音菩薩不睬我,我要求他一點事情,他不睬我,他不幫我的忙。後來我的同學,有信上帝的告訴我念上帝,立刻有靈驗,上帝跟我說話了。這也是個問題。我們平常相信了佛教,我們每天也可能信心很強,每天都有作功課,或者拜佛,或者念《阿彌陀經》,或者是念《金剛經》,或者是念什麼。但是有時候也有問題,就是感覺一點不靈驗,有時候有這個境界。我們念念觀世音菩薩,到時候不靈驗,這怎麼辦呢?所以經論上說:聖與凡絕交。絕交這句話,就表示沒有感應,有這種情形,那麼怎麼辦呢?觀世音菩薩也知道這件事,告訴我們念大悲咒,念大悲咒就有效。你求觀世音菩薩,說沒有效,我念彌勒菩薩也無效,念地藏菩薩也沒有效,現在就告訴你念大悲咒。念大悲咒的時候,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這個地方是有些問題的。十四者、不為惡病纏身死。念大悲咒的人,不會被特別惡的病纏身,醫生也沒有辦法治得好,但是念大悲咒就沒有這個問題。十五者、不為非分自害死。第十五樣,就是不會非本分的,就是不合乎常情的,譬如這個人自殺,有了什麼特別困難的事情不能解決,我死了就完了,好像就解決了,其實死了,這個問題還不能解決的。但是若是常常念大悲咒,就不會有這種非分的事
情,就不會有自殺的這種思想。也等於說,不會有那樣的困難,使令你走頭無路,不會那樣。誦持大悲神咒者,不被如是十五種惡死也。我們常常念大悲咒,就不會遭遇到這十五種惡事,這十五種惡事,都不是我們歡喜的。我們不是聖人,我們有什麼方法能避免呢?念大悲咒,可見佛教徒的光明,佛教徒有這種榮幸!得十五種善生者,一者、所生之處,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國;三者、常值好時;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六者、道心純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屬,恩義和順;九者、資具財食,常得豐足;十者、恒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者、所有財寶,無他劫奪;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稱遂;十三者、龍天善神,恒常擁衛;十四者、所生之處,見佛聞法;十五者、所聞正法,悟甚深義。若有誦持大悲心陀羅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種善生也。一切天、人,應常誦持,勿生懈怠。得十五種善生者,是那十五種呢?一者、所生之處,常逢善王。就是我們常常念大悲咒,如果你死掉以後,你生到一個地方的時候,常逢善王,你能夠遇見好的國王,按現在的來說,就是好的政府,這個政府很開明、公平。你能遇見這樣的政府。二者、常生善國。念大悲咒的人死掉了以後,能生到一個很好的國家。這個常逢善王,只是一部分,善國則是這個國家全部都是好的。三者、常值好時。念大悲咒的人,他能夠常遇到好的時節,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特別繁榮的時候。如果經濟衰退,那就不是好時。可以這麼說,就是特別興旺的一個時期。我頭幾天看報紙,看《民報》上寫方塊文章,他摘錄劉平彥文章裏的一小段,他說我們中國,不是說經濟搞好了,問題就解決了,不是的,因為還有其他的問題。其他還有什麼問題呢?他說經過四十年的統治,人性都被扭曲了。因為沒有孔孟之道,又取消了宗教,取消了舊道德,人是心性、品德被扭曲了。這個問題,不是光是經濟搞好就可以。現在說:常值好時,這句話我剛才說,是繁榮的時候,我說這句話也不太對,應該說,是那個時期的人,都是品德好的,品德大多數是好的。像我們讀《阿彌陀經》上說:極樂國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這就是好時!應該這麼說好一點。四者、常逢善友。你還能遇見好朋友。司馬遷在那一篇文章上說,什麼叫做好朋友?同明相照。同明相照,那是好朋友。如果再明白一點說,就是他能用智慧的光明,來照耀你,這就是好朋友,應該是這麼說。說是大家的情感很好,但是常勸你去做些放逸的事,這不是好朋友。所以常逢善友,應該這麼說。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就是你常念大悲咒的話,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具足的。就是眼睛正常,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具足的。眼也有,耳也有,鼻舌身意都是很正常、很端正的,都具足。具足這六根裏邊,這個第六意根很重要。有的人,眼耳鼻舌身都很好,但是第六意根不正常,就是這個人很癡呆,或者是記憶力很不好,那麼這個人就是很難有什麼成就,所以也等於說意根有所不足。現在說,身根常得具足,他的生命體上,六根都是圓滿的。念大悲咒,也能有這樣的好處。我們六根具足了,我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是自己若是缺了一個耳朵,或者缺了一個眼睛,這時候,心情怎麼樣?所以身根常得具足這句話,還是非常重要的。六者、道心純熟。前面說這麼多的好,固然是好,但是這一句話,就關係到佛法上來了。就是你若能相信佛法,而能夠對三乘聖道,有歡喜心,有希求心,我想要做聖人。這樣的道心,這個心就是誓願、願望的意思。就是希求聖道的願力,成熟了。就是對世間上的有為、有漏的繁華境界,不那麼留戀,能希求聖道,有這樣高尚的意願,這就是道心純熟。說是我所生之處,常逢善王,常生善國,常值好時,常逢善友,我六根都具足了,但是世間有為、有漏的境界,終究是無常的,還是靠不住的。你非要成就聖道以後,才能夠常、樂、我、淨,不然的話,世間上的事情,無論怎麼美滿,到時候終歸無常。所以這個道心純熟,還是很重要的。七者、不犯禁戒。常誦持大悲咒的人,能使令他持戒的心堅強,不會違犯戒律,這又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我們在歷史上看這些國王、大臣,那些有權勢富貴的人,多數是不持戒。因為他有那個自在力,他能為所欲為,我們一般人辦不到的,他能辦到,他做是很容易,雖然是非法,但是他也能做成,別人,不敢違背他。所以容易做惡事,容易做惡事,結果富貴的人,將來就跑到三惡道去了。所以念大悲咒,不犯禁戒,能使令你富貴,而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屬,恩義和順。眷屬,這個眷是彼此相愛的意思,叫做眷;屬就是隨順,互相相愛的人,我能隨順你,你能隨順我,那麼這叫做眷屬。這個眷屬究竟是誰?父母、兄弟姊妹、夫妻、朋友等,這都是眷屬,都是有恩德、有情義的。有情義,彼此間常常互相來往,常是很和氣的,很隨順的,不會起糾紛,不會有衝突。有些人彼此是怨家,為什麼是怨家?當然是有衝突,而他們以前,彼此是眷屬。如果彼此距離幾千萬裏,不常來往,不可能成為怨家的,就是常在一起有衝突,才變成那樣。現在常念大悲咒,有恩義的眷屬,常能和順。我也曾思惟這件事,為什麼人與人會衝突?會傷害感情?我思惟這件事,究竟是怎麼回事?我認為這就是智慧的問題。常常念大悲咒,容易增長智慧,智慧增長了,有了問題的時候,你用智慧去觀察的時候,他就沒有衝突了。所以恩義的眷屬,便常能和順。我是這樣思惟這件事。九者、資具財食,常得豐足。資具,就是你生活上所用的一切用品,加上這個財,或者食,這都是生活之必需品。常得豐足,都是很寬裕的,不會饑餓困苦。十者、恒得他人恭敬扶接。常常誦持大悲咒的人,恒得他人恭敬你,就是尊重你,能扶助你,能接引你,能提拔你,不會有人踩你一腳,不會這樣子。這表示處處都有好朋友。十一者、所有財寶,無他劫奪。你擁有的財寶,不會被土匪劫奪。雖然這個土匪很多,但是他不來搶你的財寶,念大悲咒還有這樣的好處。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稱遂,這件事更好。你心裏面有所希求的事情,都會滿你的願,不會求之不得。十三者、龍天善神,恒常擁衛。你常能持誦大悲咒,龍和天,或者一切的善神,簡別不是惡神。能常常的擁護你,能保護你,還有這樣的功德。十四者、所生之處,見佛聞法。你生到什麼地方,你能夠見到佛,能聽聞佛法使令你開大智慧,增長福德,增長道心,能轉凡成聖。十五者、所聞正法,悟甚深義。說我見佛了,也聽聞佛法了,但我沒聽懂,沒聽懂還不行。所以,十五者,聽聞正法能夠明瞭法的甚深的道理,能明白。《法句經》上提到一件事,說是有智慧的人,聽聞佛法,和那個沒有智慧的人,聽聞佛法這個差別的地方,他說了一個譬喻。說我們吃飯的時候喝湯,用匙盛這個湯的時候,這個匙對這個湯,它不知道這個湯什麼味道。若是我們用舌,這個湯放在口裏面,這個舌能嘗出來這個湯的味道。就說是悟甚深義,就譬喻用這個舌嘗這個湯味,若不悟甚深義,雖然聽聞了佛法,那就像用匙嘗湯的味,不知道什麼味道。這個事情,這也是智慧的問題。這個智慧的問題,也是現在,聽法的時候,不能專心聽法,心裏面有其他的雜念,心安不下來,也很難會聽懂佛法。這是一個原因。其次,宿世的栽培也有關係,宿世栽培得不夠,現在聽聞佛法,就是聽不大懂,有的人一聽就懂了,有的人聽幾遍,還是聽不懂。現在這裏面說,誦持大悲咒的人,所聞正法,悟甚深義,他能夠明白佛法的甚深義,知道這一段文是什麼意思,那一段文是什麼意思,它的甚深義,你能夠明白。若有誦持大悲心陀羅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種善生也。這十五種最好的生命,得到這十五種功德。一切天人應常誦持,勿生懈怠。所有的天,所有的人,應該永久地誦持大悲心陀羅尼咒,你不要生懈怠心。說我今天不誦了,明天也不念了,不念,時間久了就念不上來了。有這樣的機會,能遇見這個法門,你有條件能成就這個功德,而你因為懈怠而沒有成就,很可惜!以上的文,說到念大悲咒的好處,能滅惡生善,下文還會提到很多好處,今天就講到這裏。觀世音菩薩說是語已,於眾會前,合掌正住。於諸眾生,起大悲心。開顏含笑。即說如是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神妙章句。前面的一段文,是說念大悲咒有什麼什麼功德,以下開始說大悲咒的章句。觀世音菩薩說這樣的大功德,說這樣的言以後。於眾會前,在法會大眾之前。合掌正住,這是表示觀世音菩薩,對大悲神咒恭敬的意思。於諸眾生,起大悲心,這一句話是說觀世音菩薩的動機,他為什麼要說大悲神咒呢?就是對一切眾生有深重地慈悲的關係。由這樣的動機,才演說大悲神咒的。開顏含笑,開顏就是含笑。笑得不過分,所以叫含笑。即說如是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這是在解釋經的題目的時候,解釋過了。神妙章句,就是有不可思議作用的章句,就是一句一句的,多少句成一章,就是全部的大悲神咒。陀羅尼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