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粥大全-4



分類:以食為天

2011/01/10 13:28


 







 菊花
       菊花50,粳米100,先將菊花煎湯,再將菊花湯與粳米同煮成粥,早、晚隨量食用。中藥菊花早為古代醫家所喜用,《神農本草經》中把它列為上品,其性味甘苦而涼,具有疏散風熱、宣通肺氣、平肝明目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菊花中含有揮發性精油,故具芳香,也含膽鹼、維生素A、維生素B、氨基酸,還可增強毛細血管的抵抗力,並降低血壓。臨床上也有用以防治冠心病,中老年人如能在春季吃些菊花粥,不僅可防治風熱頭痛,肝炎目赤,眩暈耳鳴,而且久服還有使人肢體輕鬆,耳聰目明,提神醒腦效果。
       山藥

       以幹山藥45~60,或鮮山藥100~200,冼淨切片,與粳米100同煮粥,作早、晚餐用,山藥味甘平,是一促性味平和的滋補脾、肺、腎的食物。據近代醫學研究,山藥含有澱粉酶、膽鹼、黏液質、糖蛋白和自由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及碘、鈣、磷等。山藥中所含的澱粉酶,有人稱之為"消化素",因為它能分解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所以有滋補效果。中老年人在春季裏經常食用山藥粥,補益頗多。 春季藥粥 養肝明目


       有人認為,春天不必進補。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春天是萬物齊發的季節,人體各臟器也頻繁地活動起來, 所以春天也應當進補。
祖國醫學認為,春氣通肝,春天易使肝旺。肝通目,若肝血不足,則易使兩目乾澀,視物昏花。為此,春季進補重在養肝明目,我國民間素有食粥的習俗。營養學家認為,在米粥中加入一些補品或藥物,既可食用又可當補品,真是一舉兩得,藥粥種類很多,分列於下。
梅花粥 取白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將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兩三分鐘即可,每餐吃一碗。可連續吃三五天。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氣,激發食欲。食欲減退者食用效果頗佳,健康者食用則可精力倍增。
      
桑葚粥


       桑葚30(鮮桑葚則60),糯米60克,冰糖適量。將桑葚洗千淨,與糯米同煮,待煮熟後加入冰糖。該粥可以補肝養血,明目益智,適合於肝虧腎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及鬚髮早白等症的體虛者。
       決明子


       決明子10,大米60,冰糖少量。先將決明子炒至微香,取出待冷卻後熬汁。然後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後加入冰糖,沸後即可食用。該粥清肝、明目、通便。對於目赤紅腫、怕光多淚、高血壓、高血脂、習慣性便秘等症,效果極為明顯。
      
豬肝綠豆


       新鮮豬肝100克,綠豆60,大米100,食鹽味精各適量。先將綠豆、 大米洗淨同煮,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慢慢熬,煮成八成熟之後,再將叨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煮好後再加調味品。這種粥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 膚,可使人容光煥發,特別適合那些面色暗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同時,它對患有慢性腎炎、水腫的病人亦有可觀療效。


       蓯蓉羊腎粥


       【來源】 《聖濟總錄》
      
【原料】 肉蓯蓉15,羊腎1具,羚羊角15克,靈磁石20薏苡仁(即薏米,下同)20
      
【製作】 將肉蓯蓉灑洗去土,再與羚羊角屑、靈磁石一起水煎,去渣取汁。羊腎去脂膜切細後與薏米一起放入藥汁中煮粥即可。
      
【用法】 空腹隨意服食。
      
【療效】 滋陰平肝,強壯補虛。適用於肝腎不足、身體羸弱、面色黃黑、鬢髮幹焦、頭暈耳鳴等。


       蔥白粥


       【來源】《濟生秘覽》
      
【原料】粳米50蔥白 白糖各適量。
      
【製作】先煮粳米,待粳米將熟時把切成段的蔥白23莖及適量白糖放入即可。
      
【功效】解表散寒,和胃合中,適用於風寒感冒。
      
【用法】每日1次,熱服,取微汗。


       蔥白粥()


       【來源】 民間方
      
【原料】 蔥白25淡豆豉25,秈米100,鹽5,麻油15。 
       
【製作】 蔥白切成顆粒狀,豆豉切成末,秈米洗淨瀝幹。麻油入鍋燒熱,蔥白、豆豉稍炒,然後加水、鹽、秈米煮沸,溫火煮米爛即成。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服食。
      
【療效】 散寒通陽,健胃祛毒。適用於傷風感冒、寒熱無汗、頭痛鼻塞、咽喉腫痛、便結尿少、腹痛腹瀉等。


       蔥醋粥


       【來源】 《濟生秘覽》
      
【原料】 蔥白15-20根,大米30-50,香米醋5-10毫升。
      
【製作】 取連根蔥白15-20根,洗淨後,切成小段。把米淘洗後,放入鍋內,加水煮沸。然後加入蔥段,煮成稀粥。粥將熟時,加入香醋5-10毫升,稍攪即可。
      
【用法】 以上為1次量,每日1-2次,連用2天。
      
【療效】 發汗解毒。適用于小兒風寒感冒等。


       催生益母粥


       【來源】 傳統方
      
【原料】 當歸川芎大腹皮、枳殼、白芷益母草10克,小米50克,紅糖適量。
      
【製作】 將上六味藥煎汁去渣,加入小米、紅糖同煮成粥。 
       
【用法】 頓服或分次服。
      
【療效】 理氣活血,化瘀催產。適用於氣滯血痰所致難產。


       大麻仁粥


       【來源】 《食療本草》
      
【原料】 大麻仁10克,粳米50克。
      
【製作】 先將麻仁搗爛和水濾取汁,與粳米煮粥。
      
【用法】 任意食用。
      
【療效】 潤腸通便,活血通脈。用於產後血虛便秘、小便不通、關節凝澀、風痹經閉等。


       大麥粥()


       【來源】 民間方
      
【原料】 大麥米50克,紅糖適量。
      
【製作】 將大麥米浸泡打碎,煮粥加紅糖適量。
      
【用法】 每日2次服食。
      
【療效】 益氣調中,消積進食。適用于小兒疳積、脾胃虛弱、面黃肌瘦、少氣乏力等。


       大米冬筍粥


       【來源】 《壽世新編》
      
【原料】 冬筍、粳米各50克。
      
【製作】 將冬筍洗淨切片,與粳米同煮為稀粥。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服。 
       
【療效】 宣散透疹。適用于小兒麻疹,疹出不暢。


       大米胡蘿蔔粥


       【來源】 《壽世青編》
      
【原料】 胡蘿蔔約250克,大米50克。
      
【製作】 將胡蘿蔔洗淨切片,與大米同煮為粥。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服食。
      
【療效】 寬中下氣,消積導滯。適用于小兒積滯、消化不良等。


       大米荔枝粥


       【來源】 《泉州本草》
      
【原料】 荔枝幹30克,大米100克。
      
【製作】 將荔枝與大米相和煮粥。
      
【用法】 空腹分2次服食。
      
【療效】 壯陽益氣。適用於脾虛泄瀉,產後水腫。五更泄服此粥更有效。
      
【宜忌】 荔枝性濕,陰虛火旺之人慎用。


       大蒜馬齒莧粥


       【來源】 民間方
      
【原料】 大蒜30,新鮮馬齒莧60(幹品30),粳米100克。
      
【製作】 將大蒜去皮,新鮮馬齒莧洗淨切碎,然後煮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
      
【用法】 可供早晚餐,溫熱食。
      
【療效】 清熱止痢。適用於急、慢性細菌性痢疾和腸炎。
      
【注意事項】 脾虛慢性泄瀉者忌服。


       大蒜粥


       【來源】 《食療本草》
      
【原料】 紫皮大蒜30,粳米100。 
      
【製作】 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鐘後撈出,然後取粳米,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將蒜放入粥內,同煮為粥。
      
【用法】 每日2次,溫熱服食。
      
【療效】 下氣,消炎,健胃,止痢。適用於急慢性痢疾等。
      
【宜忌】 患有慢性胃炎及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老人忌月匠。


       大棗木香粥


       【來源】 《家庭藥膳》
      
【原料】 木香6,粳米30-60大棗20枚,白糖適量。
      
【製作】 將大棗去核,浸泡後連水同粳米煮粥,粥將熟時加木香再煮片刻,放入白糖調勻即可。
      
【用法】 每日2-3次,溫服。
      
【療效】 健脾和胃,燥濕止瀉。適用于小兒脾虛腹脹泄瀉。
      
【注意事項】 小兒疳積,胃腸積滯者不宜用。


       當歸補血粥


       【來源】 《內外傷辨惑論》
      
【原料】 黃芪30當歸10,粳米或糯米100,紅糖適量。
      
【製作】 將黃芪切片,與當歸共煎,取汁去渣,再與洗淨的粳米同入砂鍋,加水適量,共煮為粥,加紅糖調味。
      
【用法】 分2次,溫熱服。
      
【療效】 益氣補血。適用於氣血不足月經先前,量多色淡,質地清稀,神疲倦怠,面色不華,氣短心悸,小腹有空墜感,舌質淡,苔薄而潤,脈沉虛無力。


       當歸粥


       【來源】 民間方
      
【原料】 當歸10,粳米50,紅糖適量。
      
【製作】 先將當歸煎汁去渣,然後加入粳米、紅糖共煮成粥。
      
【用法】 經前3-5天開始服用。每日1-2次,溫熱服。
      
【療效】 行氣養血,活血止痛。適用於氣血虛弱型痛經,經血量少,色淡質稀。  黨參小米粥


       【來源】 《家庭藥膳》
      
【原料】 黨參30升麻10,小米50
      
【製作】 先煎黨參升麻去渣取汁,入米煮為粥。
      
【用法】 每日2次,空腹食。
      
【療效】 益氣升提。適用於子宮下垂,氣短乏力。


       導赤清心粥


       【來源】 《食療百味》
      
【原料】 生地黃50毫升,連心麥冬6蓮子3克,竹葉卷心20支,燈芯草2支,雪梨1只,粳米20克,砂糖適量。
      
【製作】 將上藥洗淨後共煎,去渣取汁;雪梨去皮搗爛取汁;粳米洗淨煮粥,待沸後入藥汁、地黃汁,後下梨汁。粥熟後調入沙糖即可。
      
【用法】 每日2-3次服食。
      
【療效】 清心涼營。適用於伏暑,邪在營血。症見發熱日輕夜重,心煩不寐,口於渴不欲飲,小便短赤熱痛,舌絳等。
      
【注意事項】 暑濕盛,胸悶不食者禁用;脾胃虛寒,大便溏軟者不宜用。


       燈心花鯽魚粥


       【來源】 《本草綱目》
      
【原料】 燈心花5-8劄,鯽魚1-2條,白米30克。
      
【製作】 將鯽魚去鱗和內臟,用紗布包好與燈心花和白米同煮粥。
      
【用法】 連服2-4次。
      
【療效】 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消腫止渴。適用于兒童體虛浮腫,慢性腎炎,營養不良性水腫,腸風下血,疳症;成人失眠及神經官能症等。


       地骨皮粥


       【來源】 《食醫心鏡》
      
【原料】 地骨皮30,桑皮15麥冬15,麵粉100
      
【製作】 先煎以上前三味藥,去渣取汁,與麵粉共煮為稀粥。
      
【用法】 渴即食之。
      
【療效】 清肺,生津,止渴。治糖尿病、多飲、身體消瘦等。


       地黃花粥


       【來源】 《聖濟總錄》
      
【原料】 地黃花適量,粟米100克。
      
【製作】 將地黃花陰乾,搗為末,每次3克,先以粟米煮粥,臨熟將黃花末加入,攪勻再煮沸。
      
【用法】 任意食之。
      
【療效】 滋腎,清熱,除煩,止渴。治糖尿病及腎虛腰痛等。


       地黃首烏粥


       【來源】 經驗方
      
【原料】 制何首烏30?0熟地黃15?0,粳米100大棗2?枚,冰糖適量。
      
【製作】 先將何首烏熟地黃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取汁,入粳米、大棗(去核)、冰糖,同煮為粥。
      
【用法】 供早、晚餐服食。
      
【療效】 益腎抗老,養肝補血。適用于肝腎不足,陰血虧損,頭暈耳鳴,頭髮早白,貧血,神經衰弱以及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病症。


       地黃粥


       【來源】 《聖濟總錄》
      
【原料】 生地黃汁約50毫升,訶子10,小米、粳米各50,鹽少許。
      
【製作】 將訶子炮後碾為細末。先以二米煮粥,將熟,入訶子末及地黃汁再稍煮,加入鹽調勻即可。
      
【用法】 每日分2次服食。
      
【療效】 涼血止崩。治婦女血熱崩漏,血色深紅,口幹喜飲,頭暈面赤,煩躁不寐,舌紅苔黃,脈滑數。


       冬瓜赤豆粥


       【來源】 《新中醫》
      
【原料】 冬瓜500克,赤豆30克。
      
【製作】 將冬瓜、赤豆加水適量煮湯。
      
【用法】 不加鹽或少加鹽。食瓜喝湯,每日2次。
      
【療效】 利小便,消水腫,解熱毒,止消渴。適用於急性腎炎浮腫尿少者。
      
【注意事項】 慢性腎炎脾腎虛寒者不宜食用。


       冬瓜鯉魚頭粥


       來源】 民間方
      
【原料】 鯉魚頭1個,新鮮連皮冬瓜100克,粳米適量。
      
【製作】 先將鯉魚頭洗淨去鰓,冬瓜皮洗淨,切成小塊,然後一同煮水,取汁去渣,與洗淨的粳米煮為稀粥,放入調味品即可。
      
【用法】 每日15-7日為1療程,經常食用效果較好。
      
【療效】 利小便。消水腫,清熱毒,止煩渴。適用于水腫脹滿,小便不利,包括妊娠水腫,急慢性腎炎,肝硬變腹水,肥胖症,肺熱咳嗽,痰喘。


       冬季養生話食粥


       從 立冬開始就已經進入冬季了,經過了小雪、大雪,很快就要到冬至了。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冬季人的體內陽氣潛藏,因之,冬季 的養生要以斂陰護陽為原則。尤其年老體弱的老人要睡得早一些,起得晚一些,最好等陽光比較充足時再進行體育鍛煉,以防擾及體內潛藏的陽氣而患感冒。感冒是 老年人健康長壽的大敵。它可以降低身體的抵抗力,加重其他疾病,如慢性氣管炎、高血壓、心臟病等。
      
冬至之後,陰氣開始消退,陽氣逐漸回升,此時正是進補的好時機,無論是食療或是藥力都易於發揮效能。說起進補可有兩類,一類為食補,一類為藥補,但藥補 不如食補。冬季食粥,在寒冷的氣溫下,喝上一碗熱熱呼呼、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大人們、放學歸來的孩子們以及在家休養的老人們的美餐。煮粥通常用 大米,大米性味甘平,而其他米如小米、糜子米、薏仁米都是性味甘、微寒,因之,冬日食大米更有益。大米有和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臟之功效,除了煮大 米粥外,還可以煮成:
       山藥
粥:


       山藥(去皮)50克,大米50克,蜂蜜、食用油均適量。將山藥切成小塊用油炒過加入蜂蜜,將大米熬成粥,加入炒過的山藥再煮開,即可食用。山藥為滋補腎、脾之佳品。
      
栗子粥:栗子(去皮)50克,大米50克,鹽少許。將生栗子用高壓鍋(少放水)煮熟,去皮,搗碎,放入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鹽調味。栗子可補腎,對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軟或疼痛有食療作用。
      
芝麻粥:


       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鹽適量。先將芝麻炒出香味,將大米洗淨煮成粥加入芝麻,調入蜂蜜或食鹽,即可食用。芝麻可分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腸補肺氣的作用;黑芝麻可入腎、強筋骨。
      
杏仁粥:


       杏仁(去皮)20個左右,大米50克,白糖或食鹽少許。將大米洗淨煮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煮至熟,加少許白糖或食鹽。杏仁可止咳定喘、祛痰潤燥。
      
核桃枸杞粥:


       核桃仁30克,洗淨搗碎;枸杞15克,洗淨;大米50克,洗淨,加適量水同煮成粥。為神經衰弱、小便餘瀝不淨的食療佳品。
梨粥:鴨梨3個,洗淨去皮、去核、切塊。加適量水煮半小時,將大米50克洗淨,煮成濃粥。快熟時加入梨汁及梨塊,同煮至熟。有潤肺清心、祛痰降火之功,對小兒肺熱咳嗽有食療作用。
      
牛肚大米粥:


       牛肚200克,大米50克,食鹽少許。將牛肚用鹽搓洗乾淨,切丁,與洗淨大米加水同煮成爛粥,加少許鹽調味食用。為小兒病後體虛、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食療佳品。


       冬令感冒 粥療有方


       感冒,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冬季氣候寒冷,更易發生,現介紹幾則藥粥效方,供選用。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