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修證中身體變化的過程

分類:佛法禪理
2012/10/13 09:27



打坐修證中身體變化的過程


南懷瑾老師開示



以謂之破參?因爲有疑則有參,無疑則不參,突然碰到啪嗒的一下(這是象聲詞,事實上幷沒有這一下,言語形容它,言不盡意),身心放下,空掉了。有的是到了前念已滅,後念未生,當下一段空的境界。他便認爲“哦呵!就是這個!”那麽就定住這一個,前念不生,後念不起,當體即空的空空一段,定定,定得連身心皆空了,皆忘掉了。要弄得如痴、如傻。要久定。這個時候,這個人呀,簡直記憶力都會减退,好像腦筋都不大靈敏了。有一個階段萬事都懶得用心去動。如果這個時候,沒有明師,沒有宗師指導,單求如此下去呢?坐久了,有些人變成枯木一樣,莊子所謂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這不是真悟,不是真明心,更不是真見性。這是妄想意識暫停現象。那個三際托空的境界,正是意識根本的變相現量。

須知心地風光,是活潑潑的,不乾枯的。真到啪嗒一下,破了初關的人,頗不容易,真爲難得。倘若果能如此,這一關的功用變化來了,現在姑且不說試聽看。總之:由破初關而得定的人,漸漸漸漸地,身體如果原有宿疾,便百病叢生了。內部原有病根的話,各種病都給你發出來,頭痛的就頭痛得更厲害,背痛的背痛得更厲害,有瘡的,瘡發得更快,有毒的一身發爛、發癢、發酸、發麻。因爲這個時候,色身氣質變化,剝複之機來了。一張皮被剝了一樣。剝與複,兩個字是卦名,《易經》上的卦名,剝極了,要壞到極點,反是沒有精神,反是枯槁了,反是瘦了,反是……

所以你們做功夫有時候打坐定了,每一個心理的病的境界都要經過的呦。很多人修道坐坐,都以爲一修道百病皆除。我告訴你,一修道是百病皆生,都生完了以後才百病皆除。本來沒有病,你裏頭潜伏的病都要把你發出來。爆發完了以後才可以。

古人到達這個情形,他不在乎的,只管修道不管別的。現在的人醫學常識發達,三天沒有大便,哎呀!該要大便中毒了;又一樣,哎喲,該是有病了。你看現代人修道,對于這個身體看得比什麽都貴重,什麽叫做“生死以之”?根本沒有這個精神。尤其是醫學發達了,半吊子的醫學知識大家都會一點點,也不是真醫生,多少都看了報紙,懂了一點醫學常識,那個報紙有些宣傳的理論,他就把它真當醫學理論。嗨!他顧慮身體不得了嘍!沒有那個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其實真正懂醫學的常識,這又蠻好,尤其學醫的,這個可以幫助他一下。在這個階段,有各種各樣的現象。或者是大便秘結了,或者是肚子瀉了,各種各樣,百病叢生,有冤報冤,有仇報仇,有病報病,就是這個樣子。

  那麽,過了這個階段,剝極則複,剝極了就恢復了。什麽恢復?生機,另一個生命機能恢復。陽氣勃然而興了。在女人呢?兩乳發脹,春意蕩然;男人呢?二月初二龍抬頭了,陽氣突然而來了。這是比方話嘍!身上一身發脹,全身一股氣來了。那麽普通的人,不知道的呢?在這個時候不是自己想辦法,就是天然走漏了。走漏了同你那個三際托空見到那個空的一面不相干,可是色身這一面(其實,這一面也就是那一面。)漸漸又恢復到平常沒有修持,沒有體會一段空相以前那個身體一樣。那麽,在一般人,沒有經驗的,覺得這一下舒服了,所謂發泄得舒服了,在那個充滿的境界上當成發脹。、不舒服。把它恢復了那個平日的樣子,他習慣性認爲這樣是舒服。


如果有智慧,進一步呢?依然不動,身體上陽能一發動,即刻將心念空了,欲望自然奈何不了你。可惜人沒有這個大氣魄的呀!沒有這個大智慧呀!人能克服性欲這一關的,太少了。多半要照應這個東西去了,照應身體上這一衝動了,不肯不照應的。如果是大氣魄、大智慧的人,忘身嘍,管你的,什麽東西動,你愛動就動。這一下好,氣機突發。

  那麽,道家講的呀,由尾閭骨透督脉透頭頂,前面下來到任脉,又降下,降下以後又打通奇經八脉,動得三花聚頂五炁朝元。什麽三花?精炁神。什麽五炁?金木水火土。亦即心肝脾肺腎。身體突然筆直正立,端容正坐,自然歸元。“元”幷沒有一個地方,有個地方就不是“元”了。在密宗來講,三脉四輪突然而開,然後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爲一,虛空即我,我即虛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就到達了。

  這些依我講起,大概十句話講完了。可是要知中間微細的過程,說不完嘍!各有業力,各有因緣的變化不同,大原則就是我告訴你的。到達這個樣子,在道家言,所謂:三花聚頂、五炁朝元,渾然無爲,寂然一體。在密宗言,所謂:三脉四輪打通了,光明自然顯現,無所謂明點不明點了。但這還只是在破初關境界上的功用,慢慢來,切勿得少爲足,以爲到了家了。有些人不明此理的呢!就在如此定境上過一輩子,也勉强說是證果了。還不是大果,仍然未了分段生死。

  如果是大智慧大乘道的菩薩,定久慧明瞭,身心都起變化,脫胎換骨,內觸妙樂。通力智慧漸漸開展,記憶力悟力更加高明,甚至,連宿命通都發起了。什麽叫宿命通?就是前生後生,什麽事情都知道。

這一個階段,以見地與功用配合來講,還不算是初關完成,所以說多難!


古人見道的,只能在這個階段中間徘徊徘徊的太多太多了。以此來觀察,古人今人很多都只是在這個階段。



但是這個中間有一個重點,有些修外道、修密宗、修道家,這些人等,雖然不見自己本來面目,但功夫到達這個程度也有,爲什麽不許可他是見道呢?不許可他是證道呢?因爲他不見本性,不明本來,就是《楞嚴經》上佛說的:“不得正覺。”


有些人,參禪的,晃到空的這一面,見了本性,爲什麽也不許可他呢?因爲功用沒有到,慢慢來。



見地功用到達了這個剝極而複的時候,所謂百脉皆通,三花聚頂,五炁朝元,可是其中有多少艱苦、多少血汗、多少岔途、多少支節喲!豈有那麽簡單!



《習禪錄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