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見本心問答集--12
問答篇二十七
1、問:可否請您開示宣稱經中之王的法華經?
答:末學略述法華經之要,提供參考!
(一)法華經說明了方便法與實法之相融性,並指出方便法,只是為引導進入真實教義而假設的教義,故有堅信並執著方便法之五千眾退席。
(二)三世諸佛為一大因緣故而降臨世間,此一大因緣即是佛的智慧,讓眾生悟入佛智,與佛無異。
(三)宣說眾生皆可成佛。且僅有一佛乘是成佛之法,是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換句話說,也是眾生難信之法。故其間有很多比喻品,為使眾生相信自己確實可成佛。也因為是眾生難信之法,故自然會有很多人不相信佛所說,唯法華經中確有“般若”於其內,希望您於中悟得般若,依此般若,自然能通達十二部經。若能悟般若者,偽經自有真;若不能悟般若者,真經亦若偽。
2、問:如何分辨真經與偽經?
答:“若能悟般若者,偽經自有真;若不能悟般若者,真經亦若偽!”所以請依照適合自己修行的法門一門深入,唯須與佛經相照應,必有悟道的一天。不要懷疑其他行者的法門,或經的真偽,因為盡人壽去求證也無法取證真偽。求證真偽經就讓知識學者去求證,行者應求經中之般若。因為這是需專業知識的,就算求證真偽,對求般若者毫無益處。
3、問:讀完,忘光光的是真經。忘不掉的,是偽經。您以為如何?
答:吾人另有一說:讀完,忘光光的是因識已轉成智。雖似無得,但心更為清淨了,是為無得之得。忘不掉的,是意識心在作祟,雖似得到不少,但心更混濁了,似有所得,實失掉了清淨。
4、問:就“習氣”來說,看過的有的形成記憶,有的忘掉了,但總歸還是會變成“習氣”吧?
答:如果我們所看的好書或一出好戲,看完後我們會有一種“溫馨”的感覺。如果我們看一場武俠片,看完後會有“正義凜然”的感覺。如果看到電視新聞亂倫案、綁票案、兇殺案,我們會有“道德淪落”的危機感。乃至一些政治爭奪等等,這些事情我們看在眼裏,不管記不記得,都會匯成一種“覺受”,深植在內心裏,這也許就是一種“習性”的累積。這些都會使我們的內心混濁。雖說不出原因何在,但是總覺得很難受。也算是一種不知原因的束縛,或許也可稱為習性。如果觀看佛經,並經由佛經得到般若(清淨之智),有時雖忘記了佛經文,卻得到一種很舒適的愉悅或稱法喜的感覺,其實這就是得到清淨之智,適時的清淨了一些習性,所以會有愉悅的感覺,佛經稱此為“薰習”。所以觀看佛經,不會累積習性,反而可以“薰習”,讓習性脫落,唯除把佛經當知識研究的人,反而會使心混濁。
5、若萬法常寂,則世無忠良,家無孝子。佛子未得佛法之利,反受其害。您的看法呢?
答:您解的離譜了!只認得身境,不識得心境,千萬竹影何能掃得落葉?心若著境,萬法不能寂,忠家無孝子,孝家必有私,滅親稱大義,奸臣得大賞,古今無完人。萬法若常寂,則無境界可著,盡人事、聽天命、沒煩惱。忠孝仁義悌皆能盡力而為,自然無憾、無怨、無悔,故其心清淨。
6、問:有關“若無心,也一樣不能顯現六塵緣影”:有一法界名“非想非非想處”,不能顯現六塵緣影,此法界還有心嗎?
答:任何境界、任何法界,乃至三十三天皆由心所顯現,若無心即不能顯現各種境界,“非想非非想處”亦然,不是“非想非非想處”就代表此境界無心,唯木石無心。何以故?心如虛空,摩訶(至大無邊)虛空,無有任何法界能出此虛空,否則此心不名虛空。
7、問:能顯現六塵緣影是真心還是妄心?
答:能顯現六塵緣影即是心,本非真非妄,但分別六塵緣影而生愛憎取捨,稱名為妄心。若於六塵緣影知是空,而不生愛憎取捨,稱名為真心。所以真心與妄心同體而異名,或曰:不一不異。
8、問:佛性需要“養”嗎?如不“養”,佛性會消失嗎?
答:當然三世諸佛不需要眾生的供養,佛性更不會消失,但基於“教相”之所需,我們要供養諸佛。既然是教相,自然有其真實義,也就是眾生要供養的是自性佛(非他佛),自性佛要如何供養呢?就是常持平常心,或曰清淨心,則佛性自然得到供養,所謂“怡情養性”。若佛性沒有得到供養,也不會消失的,哪有那麼舒服的事?還有眾多煩惱等著受的呢!
9、問:有人認為:能顯現六塵緣影是妄心,五蘊的識蘊的識變。您認為:能顯現六塵緣影即是心,本非真非妄,但分別六塵緣影而生愛憎取捨,稱名為妄心。兩人看法差異在哪?
答:能顯現六塵緣影即是心,本非真非妄,但分別六塵緣影而生愛憎取捨,稱名為妄心。如果顯現六塵緣影即是妄心的話,那要除妄就是要斷滅六塵緣影,也就是要斷滅見聞覺知,才能除去六塵緣影,這就成了植物人,也就是成了斷滅法。仔細觀察,外境與六塵緣影有何過錯?是錯在愛憎取捨的心,故只要降伏執著分別六塵緣影而生愛憎取捨的妄心,即可恢復清淨的真心,心本無真妄,因貪執故稱為妄,離妄即恢復本心,為方便解說,故暫稱為真心。而五蘊所成之六塵緣影,本來空無,何妄之有?
10、問:境從何生?請問你的心和能生境的心,是一還是二呢?如果是一,為何有心來顯境,而且境常存呢?如果是二,那不是違背佛法一合理相,及楞嚴經中的心物一元呢?
答:凡夫見境是境,因為不識佛法;修行中見境不是境,因為心存佛法;覺悟究竟者,見境還是境,因為心無佛法(正法亦應舍),恢復本來面目。
正道本無法,正法亦非道,
執法以為道,終生不見道。
執法以為道者,必定見樹非樹,終將不見道。不執法者,悟後還同未悟時。
11、問:見境還是境,是不是也是一種執呢?執境以為境。悟後還同未悟時,是不再起妄了,不起妄怎會有境存之妄呢?
答:如果外境真能由心生,而不需真實外境作為所緣物的話,那大家都很快樂了,何處有苦海?又何必費心修行呢?我們可以由心生出一棟摩天大樓來住;我們可以由心生出大量鈔票來用;我們可以由心生出雙V轎車來開;我們可以由心生出一處佛國淨土,供一切眾生住;我們可以由心生出漂亮的衣服來穿……。然而事實上皆不然,三世諸佛亦不能。拿出警覺心,不要因誤解佛法而掉入佛法的深沉催眠中,傷害了慧命。心仍然要依著真實外境為所緣,心才能生起種種的形形色色,及各種境界。心不能依空而生起種種外境,如果是這樣,應稱為幻想,不可稱為境。若失去真實外境的依恃而憑空幻想,這是很危險的啊!這樣的誤解,將會進入宗教的催眠,若嚴重者即如恐布分子的攻擊者,縱使自己犧牲了生命,縱使傷害了無數無辜的性命,但教徒還是認為這是一場光榮的聖戰,這也是誤解宗教而受到嚴重的催眠(洗腦)所致,而自己不覺不知,當然正確佛法不會如此。
12、問:楞嚴經雲: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山洎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又六祖雲: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便有內外境之別,便起分別心,非佛陀所說不二之法。若做是論,許多經典是讀不通的吧?
答:色是五蘊之一,也是心中所生之物。聚緣內搖趣外奔逸而生萬法,萬法也是色受想行識五蘊所生,所以心生則萬法生,心滅則萬法滅。但心既生萬法,則萬法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而心滅時是萬法滅,非真實
外境滅。所以六祖曰: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因為心生種種法生。心能生萬法,佛經從沒說過心能生真實外境。心所生是外境的緣影,一切見聞覺知也不出五蘊之外。對植物人來說,見聞覺知沒有作用,故色受想行識也沒有作用,但此時並不表示沒有外境,因為外境還在對他做醫療啊!只是沒有六塵緣影。我們怎能睜眼說瞎話呢?怎能說真實外境都是心幻出來的呢?我們對外境所攝入心的六塵緣影都是一樣的,也就是一棟房子,我們每個人心中的緣影,都會顯示一棟房子,不會顯示出一輛車。所以“色”,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聖賢與凡人不同的,是對六塵緣影的感受(五蘊)不同,愛憎取捨也不同。所以修行是修行色受想行識五蘊習性,不是修本心自性,更不是修行外境,所以方便說對於外境(世間法),盡人事、聽天命、沒煩惱就是最高的修行法。如果能存這樣的觀念,保證可以貫通一切的佛經,心經就像白話一樣。
13、問:經中不是說“返照五蘊內外一空,身心世界洞然無物,忽然超越世出世間,永離諸苦”嗎?
答:經中分明說“返照五蘊內外一空,身心世界洞然無物。”色受想行識五蘊,即是心之作用。主旨是在修行五蘊,令五蘊空,自然“身心世界洞然無物。”不在修行外境,令外境空無一物,而是“身心世界洞然無物。”並非外境世界洞然無物。當體悟五蘊皆空得心清淨時,還要令娑婆世界化為佛國淨土,豈可讓外境世界也空掉呢?
了知色唯是心,別無實色,“一切根身器界。皆如空華夢物。”這是萬法唯心的寫照。“一切根身器界,皆如空華夢物。”一切根身器界,即是五蘊,五蘊如緣影故皆如空華夢物。山河大地不自言是山河大地;草木流水亦不自言是草木流水;樹木榮者榮,枯者枯,而不自言榮、不自言枯;四季忽冷忽熱,而不自言是春夏秋冬;天色有暗有明,而不自言是白天是夜晚;萬物成壞住滅,而不自言成壞住滅。這樣的外境本平等無別,透過心之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分別覺受後,忽然生出山河大地,生出森林流水,生出榮木與枯木,生出春夏秋冬,生出白天夜晚,生出成壞住滅。這些都是色法。所以色法是由心生,不是外境由心生。這些色法本來是空的,故曰:“五蘊皆空”,“萬法皆空”。此時,“五蘊皆空”,“萬法皆空”,故心體清淨,了然常明。但因識的妄分別,取榮樹舍枯木,樂白天而厭黑夜,喜四季如春而厭秋夏冬,取成住而舍壞滅,取、舍、愛、憎。因此煩惱,束縛逐漸堅固。再也不見“清淨了然常明的心體”。然而外境依然如前,平等無別,但是眾生之意識心已經冤枉承受了一切苦厄。
若於此不能信入者, 請暫時把話包起來,以後會用的到,到時候再打開它,必定受益匪淺。只要您是一個精進修行者,到時候必能悟道,請別忘了遙向西方行個禮。
問答篇二十八
1、請教:物不遷論第一雲:“夫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餘則謂之不然。”想問您自己的體悟!請您不吝賜教!
答:這確實是一個好問題。“物不遷論”,其實就是“物不動論”。這些外境之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一般人認為這些流動是必然的,但其實不然。凡人因為處於外境之流動中,其心亦隨諸動而不能靜,為使心靜,進而企圖抑止此動而求心靜,然而此動豈能止呢?所以必須由諸動中求心靜,自然雖外境動而心常清淨不動。亦不離流動的外境來求心靜,故能雖靜而不離動。如何能做到“外境動而心常清淨不動”呢?
拙作中,“真不動”一文可以解釋。
2、問:了即業障當體空,非是汝說斷滅見,所以仍須償宿業,不昧因果是正見。其實對一個開悟的聖者而言,償還業債等於是在洗三溫暖一樣,只能用一句話形容“蚊子叮牛角,不痛不癢。”
答:“了即業障本來空,不了仍須償宿業”。這是如實見,不是斷滅見。假設眾生與佛同處於一樣的順逆諸境,對佛來說,不會覺得何者順?何者逆?因為覺悟的人自己先無愛憎取捨之心,所以不生順逆的覺受。而眾生則不然,五蘊習性的愛憎取捨,自然現順逆諸境。所以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五蘊覺受,就有佛國淨土與娑婆穢土之別。就像“一水四見”,境同而覺受不同。故修行是修五蘊習性,不是修境,更不是修自性。
3、問:眾生是佛嗎?
答:圓覺經曰:“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因眾生本來成佛故,大家都是佛,實不為過。但眾生因妄想與執著故,不敢承擔,所以所見皆為眾生見,所行皆為眾生行。“承擔”不只是一句口頭禪,若真能承擔,就表示能擔荷如來正知見。佛為一大事因緣故,降生於世,一大事者即佛之知見。若能承擔佛之知見者,自然能薰習五蘊習性。習性既脫落,則清淨本性自然顯耀,“娑婆穢土”化為“佛國淨土”。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4、問:您提到“佛國淨土”與“娑婆穢土”之別,請問現今世界是“佛國淨土”,還是“娑婆穢土”?
答:“佛國淨土”與“娑婆穢土”同時存在,唯覺悟者所見皆為淨土,見眾生本來成佛。未覺者所見皆為穢土,只見眾生不見佛。
5、問:您說法的時機如何?
答:吾人隨緣而說,且所說不只是針對某一人。雖有難信之法,或有不可思議法門,唯不強求相信,因各有其根器故,所以通常會注明“提供參考”,或“請各取所需”。吾人大都談實法,若偶有方便法,也是為顯示實法而談的。為什麼實法會成難信之法呢?因為實法與眾生知見常常是相反的,所以佛稱“眾生知見”為“顛倒妄想”,所以實法變成眾生難信之法。
6、問:“四大聚散本來即是自性之生滅相,相生相滅皆不礙自性,自性它就是相的本質;相,只是自性的變化而已。”不是嗎?
答:自性本不生不滅,何來“四大聚散本來即是自性之生滅相”?自性本無相,何有“自性它就是相的本質;相,只是自性的變化而已”之說?自心著相方現相,若不著相,則自性本無相。您如是說,有違佛語。
又:“自得法”,“自證法”,“自身內證法”皆同義,是譯者不同而已。大乘入楞伽經卷四曰:大慧菩薩摩訶薩複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我於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亦不當說,不說是佛說。’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語?佛言:‘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說,雲何二法,謂自證法及本住法……。”又曰:“大慧!諸佛如來內證智法,常恒清涼不變……。”
7、問:“自心著相方現相,若不著相,則自性本無相。”如是說,是否有違佛語?自性若不著相時,是誰在說不著相?說“自性本無相”,豈非又著相?不是在自打嘴巴嗎?波浪是海水,海水並不一定是波浪。佛性與四大亦是此種狀況。難道四大自外於佛性嗎?
答:自性如虛空無內亦無外,但四大不屬自性,若四大散時,自性還有四大嗎?自性若依著四大而不自知,到時候,一棺兩屍:一條是肉身,一條是法身。
又:佛性如海水,六識如波浪,哪有四大如波浪之說?圓覺經曰: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拘留孫佛偈曰:
見身無實是佛見,了心如幻是佛了;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8、請解釋您所謂的“不著文字相”是指什麼意思?“不著文字相”與“著文字相”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比如:我說“請坐下”,那麼您會聽成“請躺下”,還是“請蹲下”,還是“請起立”?若是聽成“請坐下”就是著文字相嗎?文字就是一個思惟的表達而已。而“微笑”難道不成不是文字?您沒聽過“肢體語言”嗎?難道“肢體語言”不算是語言?
“ 到時候一棺兩屍,一肉身一法身”,咦?您不是說“自性實相”是名法身、是名化身、是名報身、是名般若。既然它們都是同一個東西的不同名字,當然一棺就不只兩屍了。而是法身、化身報身、連般若、清淨法界、本來面目都被放到棺材裏面了。
答:三身實為一體,此體是名法身。為了方便說明、分別、講解,方分為法身、化身、報身、般若、清淨法界、本來面目等等。如果執著文字相的人,會聲稱“法身無體,怎能稱為體?自性如虛空,哪來這麼多東西。”,不知法身無體,為方便稱為體。不知自性無名,為方便稱為法身、化身、報身、般若、清淨法界、本來面目,都是從各個不同角度,來論述自性本體與作用的名稱。雖有眾多名稱,而其性一也。
又如:佛所說萬法,其實是為解說一實之法,而所解說的一實之法,是名無法,所以如果能解如來義者,聽完萬法後,不執文字、言語相,即能了悟“佛無說法”。“智慧的傳承”須靠文字及言語,乃至一切表示,智慧的本身不是文字,不是言語,不是任何表示。所以如果執著「文字及言語乃至一切表示”,就不能悟取智慧。
“智慧的傳承”,可以用很多的方法,自然會產生很多不同的名稱,但是須了達其性一也。如果能體悟“佛智”者,可以依此“實性”建立萬法。所以說:修行需要佛法,悟道則非關佛法。
問答篇二十九
1、問:“知一切法相只如虛影,毫無實質,無所謂生。譬如鏡中假相。”對嗎?
答:對了一半,另一半是不入斷滅。萬法本無生,雖生亦無實性。若能澈知其本無生,於其無生而生之間,自能生般若智(清淨智),得此般若智後,則不管其萬法之有生無生,亦能自在無礙,如佛菩薩一般,所謂“百花(法)叢裏過,片葉(業)不沾身。”六祖曰:“身來身去本三昧”,有身無身一樣自在。又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其身雖處輪回中,其心已無輪回,自然能見塵非塵,是名見如來。但若雖能觀身心如幻,而以對治心除幻,不能澈知其幻,進而以壓抑手段令心“觀身心如幻”,不能徹底的知道身心本來就是幻,則幻雖滅,覺性亦受到抑制,於是般若無由而生,因而入於斷滅。遇境則又墮,非究竟。因無清淨智故,觸境即染。因怕染故,即須無時無刻壓抑之,是謂法縛,無能解脫。
心地觀經第八發菩提心品曰:“善男子!以何因緣,立空義也?為滅煩惱,從妄心生,而說是空。善男子!若執空理為究竟者,空性亦空,執空作病,亦應除遣。何以故?若執空義為究竟者,諸法皆空,無因無果,路伽耶陀(順世外道,倡極端唯物論),有何差別。”所以要真實觀“諸法空相”,不可以任何意念,讓諸法空,應知諸法本自空寂,不可作意令空,否則是名“空見”,不解空義。作“空見”,即入斷滅。
2、問:請教:如幻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幻即真,真亦幻,真幻不二。知幻即真,入真知幻,是否契理?
答:上文是說“心”,下文是說“境”
1、問:可否請您開示宣稱經中之王的法華經?
答:末學略述法華經之要,提供參考!
(一)法華經說明了方便法與實法之相融性,並指出方便法,只是為引導進入真實教義而假設的教義,故有堅信並執著方便法之五千眾退席。
(二)三世諸佛為一大因緣故而降臨世間,此一大因緣即是佛的智慧,讓眾生悟入佛智,與佛無異。
(三)宣說眾生皆可成佛。且僅有一佛乘是成佛之法,是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換句話說,也是眾生難信之法。故其間有很多比喻品,為使眾生相信自己確實可成佛。也因為是眾生難信之法,故自然會有很多人不相信佛所說,唯法華經中確有“般若”於其內,希望您於中悟得般若,依此般若,自然能通達十二部經。若能悟般若者,偽經自有真;若不能悟般若者,真經亦若偽。
2、問:如何分辨真經與偽經?
答:“若能悟般若者,偽經自有真;若不能悟般若者,真經亦若偽!”所以請依照適合自己修行的法門一門深入,唯須與佛經相照應,必有悟道的一天。不要懷疑其他行者的法門,或經的真偽,因為盡人壽去求證也無法取證真偽。求證真偽經就讓知識學者去求證,行者應求經中之般若。因為這是需專業知識的,就算求證真偽,對求般若者毫無益處。
3、問:讀完,忘光光的是真經。忘不掉的,是偽經。您以為如何?
答:吾人另有一說:讀完,忘光光的是因識已轉成智。雖似無得,但心更為清淨了,是為無得之得。忘不掉的,是意識心在作祟,雖似得到不少,但心更混濁了,似有所得,實失掉了清淨。
4、問:就“習氣”來說,看過的有的形成記憶,有的忘掉了,但總歸還是會變成“習氣”吧?
答:如果我們所看的好書或一出好戲,看完後我們會有一種“溫馨”的感覺。如果我們看一場武俠片,看完後會有“正義凜然”的感覺。如果看到電視新聞亂倫案、綁票案、兇殺案,我們會有“道德淪落”的危機感。乃至一些政治爭奪等等,這些事情我們看在眼裏,不管記不記得,都會匯成一種“覺受”,深植在內心裏,這也許就是一種“習性”的累積。這些都會使我們的內心混濁。雖說不出原因何在,但是總覺得很難受。也算是一種不知原因的束縛,或許也可稱為習性。如果觀看佛經,並經由佛經得到般若(清淨之智),有時雖忘記了佛經文,卻得到一種很舒適的愉悅或稱法喜的感覺,其實這就是得到清淨之智,適時的清淨了一些習性,所以會有愉悅的感覺,佛經稱此為“薰習”。所以觀看佛經,不會累積習性,反而可以“薰習”,讓習性脫落,唯除把佛經當知識研究的人,反而會使心混濁。
5、若萬法常寂,則世無忠良,家無孝子。佛子未得佛法之利,反受其害。您的看法呢?
答:您解的離譜了!只認得身境,不識得心境,千萬竹影何能掃得落葉?心若著境,萬法不能寂,忠家無孝子,孝家必有私,滅親稱大義,奸臣得大賞,古今無完人。萬法若常寂,則無境界可著,盡人事、聽天命、沒煩惱。忠孝仁義悌皆能盡力而為,自然無憾、無怨、無悔,故其心清淨。
6、問:有關“若無心,也一樣不能顯現六塵緣影”:有一法界名“非想非非想處”,不能顯現六塵緣影,此法界還有心嗎?
答:任何境界、任何法界,乃至三十三天皆由心所顯現,若無心即不能顯現各種境界,“非想非非想處”亦然,不是“非想非非想處”就代表此境界無心,唯木石無心。何以故?心如虛空,摩訶(至大無邊)虛空,無有任何法界能出此虛空,否則此心不名虛空。
7、問:能顯現六塵緣影是真心還是妄心?
答:能顯現六塵緣影即是心,本非真非妄,但分別六塵緣影而生愛憎取捨,稱名為妄心。若於六塵緣影知是空,而不生愛憎取捨,稱名為真心。所以真心與妄心同體而異名,或曰:不一不異。
8、問:佛性需要“養”嗎?如不“養”,佛性會消失嗎?
答:當然三世諸佛不需要眾生的供養,佛性更不會消失,但基於“教相”之所需,我們要供養諸佛。既然是教相,自然有其真實義,也就是眾生要供養的是自性佛(非他佛),自性佛要如何供養呢?就是常持平常心,或曰清淨心,則佛性自然得到供養,所謂“怡情養性”。若佛性沒有得到供養,也不會消失的,哪有那麼舒服的事?還有眾多煩惱等著受的呢!
9、問:有人認為:能顯現六塵緣影是妄心,五蘊的識蘊的識變。您認為:能顯現六塵緣影即是心,本非真非妄,但分別六塵緣影而生愛憎取捨,稱名為妄心。兩人看法差異在哪?
答:能顯現六塵緣影即是心,本非真非妄,但分別六塵緣影而生愛憎取捨,稱名為妄心。如果顯現六塵緣影即是妄心的話,那要除妄就是要斷滅六塵緣影,也就是要斷滅見聞覺知,才能除去六塵緣影,這就成了植物人,也就是成了斷滅法。仔細觀察,外境與六塵緣影有何過錯?是錯在愛憎取捨的心,故只要降伏執著分別六塵緣影而生愛憎取捨的妄心,即可恢復清淨的真心,心本無真妄,因貪執故稱為妄,離妄即恢復本心,為方便解說,故暫稱為真心。而五蘊所成之六塵緣影,本來空無,何妄之有?
10、問:境從何生?請問你的心和能生境的心,是一還是二呢?如果是一,為何有心來顯境,而且境常存呢?如果是二,那不是違背佛法一合理相,及楞嚴經中的心物一元呢?
答:凡夫見境是境,因為不識佛法;修行中見境不是境,因為心存佛法;覺悟究竟者,見境還是境,因為心無佛法(正法亦應舍),恢復本來面目。
正道本無法,正法亦非道,
執法以為道,終生不見道。
執法以為道者,必定見樹非樹,終將不見道。不執法者,悟後還同未悟時。
11、問:見境還是境,是不是也是一種執呢?執境以為境。悟後還同未悟時,是不再起妄了,不起妄怎會有境存之妄呢?
答:如果外境真能由心生,而不需真實外境作為所緣物的話,那大家都很快樂了,何處有苦海?又何必費心修行呢?我們可以由心生出一棟摩天大樓來住;我們可以由心生出大量鈔票來用;我們可以由心生出雙V轎車來開;我們可以由心生出一處佛國淨土,供一切眾生住;我們可以由心生出漂亮的衣服來穿……。然而事實上皆不然,三世諸佛亦不能。拿出警覺心,不要因誤解佛法而掉入佛法的深沉催眠中,傷害了慧命。心仍然要依著真實外境為所緣,心才能生起種種的形形色色,及各種境界。心不能依空而生起種種外境,如果是這樣,應稱為幻想,不可稱為境。若失去真實外境的依恃而憑空幻想,這是很危險的啊!這樣的誤解,將會進入宗教的催眠,若嚴重者即如恐布分子的攻擊者,縱使自己犧牲了生命,縱使傷害了無數無辜的性命,但教徒還是認為這是一場光榮的聖戰,這也是誤解宗教而受到嚴重的催眠(洗腦)所致,而自己不覺不知,當然正確佛法不會如此。
12、問:楞嚴經雲: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山洎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又六祖雲: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便有內外境之別,便起分別心,非佛陀所說不二之法。若做是論,許多經典是讀不通的吧?
答:色是五蘊之一,也是心中所生之物。聚緣內搖趣外奔逸而生萬法,萬法也是色受想行識五蘊所生,所以心生則萬法生,心滅則萬法滅。但心既生萬法,則萬法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而心滅時是萬法滅,非真實
外境滅。所以六祖曰: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因為心生種種法生。心能生萬法,佛經從沒說過心能生真實外境。心所生是外境的緣影,一切見聞覺知也不出五蘊之外。對植物人來說,見聞覺知沒有作用,故色受想行識也沒有作用,但此時並不表示沒有外境,因為外境還在對他做醫療啊!只是沒有六塵緣影。我們怎能睜眼說瞎話呢?怎能說真實外境都是心幻出來的呢?我們對外境所攝入心的六塵緣影都是一樣的,也就是一棟房子,我們每個人心中的緣影,都會顯示一棟房子,不會顯示出一輛車。所以“色”,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聖賢與凡人不同的,是對六塵緣影的感受(五蘊)不同,愛憎取捨也不同。所以修行是修行色受想行識五蘊習性,不是修本心自性,更不是修行外境,所以方便說對於外境(世間法),盡人事、聽天命、沒煩惱就是最高的修行法。如果能存這樣的觀念,保證可以貫通一切的佛經,心經就像白話一樣。
13、問:經中不是說“返照五蘊內外一空,身心世界洞然無物,忽然超越世出世間,永離諸苦”嗎?
答:經中分明說“返照五蘊內外一空,身心世界洞然無物。”色受想行識五蘊,即是心之作用。主旨是在修行五蘊,令五蘊空,自然“身心世界洞然無物。”不在修行外境,令外境空無一物,而是“身心世界洞然無物。”並非外境世界洞然無物。當體悟五蘊皆空得心清淨時,還要令娑婆世界化為佛國淨土,豈可讓外境世界也空掉呢?
了知色唯是心,別無實色,“一切根身器界。皆如空華夢物。”這是萬法唯心的寫照。“一切根身器界,皆如空華夢物。”一切根身器界,即是五蘊,五蘊如緣影故皆如空華夢物。山河大地不自言是山河大地;草木流水亦不自言是草木流水;樹木榮者榮,枯者枯,而不自言榮、不自言枯;四季忽冷忽熱,而不自言是春夏秋冬;天色有暗有明,而不自言是白天是夜晚;萬物成壞住滅,而不自言成壞住滅。這樣的外境本平等無別,透過心之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分別覺受後,忽然生出山河大地,生出森林流水,生出榮木與枯木,生出春夏秋冬,生出白天夜晚,生出成壞住滅。這些都是色法。所以色法是由心生,不是外境由心生。這些色法本來是空的,故曰:“五蘊皆空”,“萬法皆空”。此時,“五蘊皆空”,“萬法皆空”,故心體清淨,了然常明。但因識的妄分別,取榮樹舍枯木,樂白天而厭黑夜,喜四季如春而厭秋夏冬,取成住而舍壞滅,取、舍、愛、憎。因此煩惱,束縛逐漸堅固。再也不見“清淨了然常明的心體”。然而外境依然如前,平等無別,但是眾生之意識心已經冤枉承受了一切苦厄。
若於此不能信入者, 請暫時把話包起來,以後會用的到,到時候再打開它,必定受益匪淺。只要您是一個精進修行者,到時候必能悟道,請別忘了遙向西方行個禮。
問答篇二十八
1、請教:物不遷論第一雲:“夫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餘則謂之不然。”想問您自己的體悟!請您不吝賜教!
答:這確實是一個好問題。“物不遷論”,其實就是“物不動論”。這些外境之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一般人認為這些流動是必然的,但其實不然。凡人因為處於外境之流動中,其心亦隨諸動而不能靜,為使心靜,進而企圖抑止此動而求心靜,然而此動豈能止呢?所以必須由諸動中求心靜,自然雖外境動而心常清淨不動。亦不離流動的外境來求心靜,故能雖靜而不離動。如何能做到“外境動而心常清淨不動”呢?
拙作中,“真不動”一文可以解釋。
2、問:了即業障當體空,非是汝說斷滅見,所以仍須償宿業,不昧因果是正見。其實對一個開悟的聖者而言,償還業債等於是在洗三溫暖一樣,只能用一句話形容“蚊子叮牛角,不痛不癢。”
答:“了即業障本來空,不了仍須償宿業”。這是如實見,不是斷滅見。假設眾生與佛同處於一樣的順逆諸境,對佛來說,不會覺得何者順?何者逆?因為覺悟的人自己先無愛憎取捨之心,所以不生順逆的覺受。而眾生則不然,五蘊習性的愛憎取捨,自然現順逆諸境。所以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五蘊覺受,就有佛國淨土與娑婆穢土之別。就像“一水四見”,境同而覺受不同。故修行是修五蘊習性,不是修境,更不是修自性。
3、問:眾生是佛嗎?
答:圓覺經曰:“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因眾生本來成佛故,大家都是佛,實不為過。但眾生因妄想與執著故,不敢承擔,所以所見皆為眾生見,所行皆為眾生行。“承擔”不只是一句口頭禪,若真能承擔,就表示能擔荷如來正知見。佛為一大事因緣故,降生於世,一大事者即佛之知見。若能承擔佛之知見者,自然能薰習五蘊習性。習性既脫落,則清淨本性自然顯耀,“娑婆穢土”化為“佛國淨土”。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4、問:您提到“佛國淨土”與“娑婆穢土”之別,請問現今世界是“佛國淨土”,還是“娑婆穢土”?
答:“佛國淨土”與“娑婆穢土”同時存在,唯覺悟者所見皆為淨土,見眾生本來成佛。未覺者所見皆為穢土,只見眾生不見佛。
5、問:您說法的時機如何?
答:吾人隨緣而說,且所說不只是針對某一人。雖有難信之法,或有不可思議法門,唯不強求相信,因各有其根器故,所以通常會注明“提供參考”,或“請各取所需”。吾人大都談實法,若偶有方便法,也是為顯示實法而談的。為什麼實法會成難信之法呢?因為實法與眾生知見常常是相反的,所以佛稱“眾生知見”為“顛倒妄想”,所以實法變成眾生難信之法。
6、問:“四大聚散本來即是自性之生滅相,相生相滅皆不礙自性,自性它就是相的本質;相,只是自性的變化而已。”不是嗎?
答:自性本不生不滅,何來“四大聚散本來即是自性之生滅相”?自性本無相,何有“自性它就是相的本質;相,只是自性的變化而已”之說?自心著相方現相,若不著相,則自性本無相。您如是說,有違佛語。
又:“自得法”,“自證法”,“自身內證法”皆同義,是譯者不同而已。大乘入楞伽經卷四曰:大慧菩薩摩訶薩複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我於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亦不當說,不說是佛說。’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語?佛言:‘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說,雲何二法,謂自證法及本住法……。”又曰:“大慧!諸佛如來內證智法,常恒清涼不變……。”
7、問:“自心著相方現相,若不著相,則自性本無相。”如是說,是否有違佛語?自性若不著相時,是誰在說不著相?說“自性本無相”,豈非又著相?不是在自打嘴巴嗎?波浪是海水,海水並不一定是波浪。佛性與四大亦是此種狀況。難道四大自外於佛性嗎?
答:自性如虛空無內亦無外,但四大不屬自性,若四大散時,自性還有四大嗎?自性若依著四大而不自知,到時候,一棺兩屍:一條是肉身,一條是法身。
又:佛性如海水,六識如波浪,哪有四大如波浪之說?圓覺經曰: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拘留孫佛偈曰:
見身無實是佛見,了心如幻是佛了;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8、請解釋您所謂的“不著文字相”是指什麼意思?“不著文字相”與“著文字相”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比如:我說“請坐下”,那麼您會聽成“請躺下”,還是“請蹲下”,還是“請起立”?若是聽成“請坐下”就是著文字相嗎?文字就是一個思惟的表達而已。而“微笑”難道不成不是文字?您沒聽過“肢體語言”嗎?難道“肢體語言”不算是語言?
“ 到時候一棺兩屍,一肉身一法身”,咦?您不是說“自性實相”是名法身、是名化身、是名報身、是名般若。既然它們都是同一個東西的不同名字,當然一棺就不只兩屍了。而是法身、化身報身、連般若、清淨法界、本來面目都被放到棺材裏面了。
答:三身實為一體,此體是名法身。為了方便說明、分別、講解,方分為法身、化身、報身、般若、清淨法界、本來面目等等。如果執著文字相的人,會聲稱“法身無體,怎能稱為體?自性如虛空,哪來這麼多東西。”,不知法身無體,為方便稱為體。不知自性無名,為方便稱為法身、化身、報身、般若、清淨法界、本來面目,都是從各個不同角度,來論述自性本體與作用的名稱。雖有眾多名稱,而其性一也。
又如:佛所說萬法,其實是為解說一實之法,而所解說的一實之法,是名無法,所以如果能解如來義者,聽完萬法後,不執文字、言語相,即能了悟“佛無說法”。“智慧的傳承”須靠文字及言語,乃至一切表示,智慧的本身不是文字,不是言語,不是任何表示。所以如果執著「文字及言語乃至一切表示”,就不能悟取智慧。
“智慧的傳承”,可以用很多的方法,自然會產生很多不同的名稱,但是須了達其性一也。如果能體悟“佛智”者,可以依此“實性”建立萬法。所以說:修行需要佛法,悟道則非關佛法。
問答篇二十九
1、問:“知一切法相只如虛影,毫無實質,無所謂生。譬如鏡中假相。”對嗎?
答:對了一半,另一半是不入斷滅。萬法本無生,雖生亦無實性。若能澈知其本無生,於其無生而生之間,自能生般若智(清淨智),得此般若智後,則不管其萬法之有生無生,亦能自在無礙,如佛菩薩一般,所謂“百花(法)叢裏過,片葉(業)不沾身。”六祖曰:“身來身去本三昧”,有身無身一樣自在。又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其身雖處輪回中,其心已無輪回,自然能見塵非塵,是名見如來。但若雖能觀身心如幻,而以對治心除幻,不能澈知其幻,進而以壓抑手段令心“觀身心如幻”,不能徹底的知道身心本來就是幻,則幻雖滅,覺性亦受到抑制,於是般若無由而生,因而入於斷滅。遇境則又墮,非究竟。因無清淨智故,觸境即染。因怕染故,即須無時無刻壓抑之,是謂法縛,無能解脫。
心地觀經第八發菩提心品曰:“善男子!以何因緣,立空義也?為滅煩惱,從妄心生,而說是空。善男子!若執空理為究竟者,空性亦空,執空作病,亦應除遣。何以故?若執空義為究竟者,諸法皆空,無因無果,路伽耶陀(順世外道,倡極端唯物論),有何差別。”所以要真實觀“諸法空相”,不可以任何意念,讓諸法空,應知諸法本自空寂,不可作意令空,否則是名“空見”,不解空義。作“空見”,即入斷滅。
2、問:請教:如幻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幻即真,真亦幻,真幻不二。知幻即真,入真知幻,是否契理?
答:上文是說“心”,下文是說“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