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見本心問答集--9
7、問:“肉身實有”,人往生後,心歸何處?
答:肉身同屬外境之地水火風,人往生後,地歸地,水歸水,火歸火,風歸風。外境不歸寂滅,而萬法可歸寂滅,因法由心生,心滅則法滅。任何善解佛法者,皆能證之,因人心固執,就算善知識也難以解說,唯除自己取證於佛經,這樣可以讓自己告訴自己,或許還可以轉還。菩薩能住五濁世間,其心不染,如蓮花之出污泥而不染,故佛菩薩腳踏蓮花,表示能住世間(外境),其心不染。
人往生後心歸何處?心現在處於何等境界,往生後一樣處於如是境界。身體不是心,心亦不是身,身散身聚,無礙於心者是佛菩薩。常住於不動地以上,是心地出輪回。也就是佛菩薩有身體時,其心已經出輪回了,有身無身本三昧。眾生身散即悲,身聚複喜,就是執著世間者,將依循心性另尋入世間之道,永在旋轉輪回中。因為因素很複雜,故不全然如此。
8、問:若“外境及肉身實有”,請指出西方極樂世界在哪里?東方淨土在哪里?彌勒淨土在哪里?您到這些佛土時有沒有肉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雲:“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須,悉皆如念,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是何道理?入定後為什麼反自然,數月不食不飲?
答:一切佛國土,唯在此心中,離心無淨土,故居淨土是心居淨土,非肉身居淨土。覺者雖身處娑婆世界,其心已居清淨佛世界,故曰:雖住世間,其心已出世間,而居佛國,如維摩詰居士,身雖在斗室中,其心己入阿佛國。因心有無礙的本質,能超越時間空間無所礙,故能於瞬間到達佛國。而身處處為礙,根本到不了,且四大根本不是我,為何要執著肉身呢?這臭皮囊何曾立過功?如果您想帶著肉身到處去,那只有永遠在娑婆世界流浪,輪回不止了。
入定後為什麼反自然,數月不食不飲?此人仍在佛法催眠幻想中,不能覺醒。這是自殘的行為,不可效法。佛經乃至得道禪師,會教行者這樣做嗎?有如乩童舉刀割自身而不知痛,對修行毫無意義。
9、問:佛為何要以方便法度眾?何不直接用實法度眾?
答:眾生本來成佛,只因讓外境催眠,產生幻覺而冤枉承受諸苦,佛要眾生即時醒悟,但多數眾生難以舍離外境緣影(受外境催眠中),無法離幻,故佛以無數方便法,讓眾生暫時得到佛法的攝受,其中必須依眾生的習性善導,方使眾生能信受。如果直接教以實法,則眾生難以信受,因為實法與眾生的顛倒見相反故。但方便法只能使眾生暫時離開外境的催眠,終究還是要醒悟。因眾生執著外境,被外境所轉而生幻覺,不覺不知,有如被外境催眠。而學佛法後,執著的心一時之間也沒改變,故轉而執著佛法,還是不覺不知,有如被佛法催眠。但受佛法的催眠遠比受外境催眠好多了,至少暫離諸苦。但仍須不執一法,悟得實法方能覺悟,覺悟後反觀佛法,即可悟知佛法是無法之法。
10、問:方便法能使眾生離一切苦厄嗎?
答:催眠是現代名詞,古時或說黃葉止兒啼。也就是說,要讓眾生頓悟,眾生的慧根不足,或說習性深重,而真正圓悟之法,實在是本來就沒有漸次的(圓悟實無漸次),而又不能不度眾生,所以只以各種千奇百怪不同的方法,來磨去眾生的習性,增加慧根,以期總有頓悟的一天。當覺悟之時,就會正遍知各種千奇百怪不同的萬法,自然於萬法中得自在,或曰無礙。當覺悟之時,就會如六祖大師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本自具足,非師相送予的,而我亦無所得。)圓覺經曰:修行亦如幻。當然,這種見境是境的心境,才是佛法真正覺悟的心地,但是看現在見境非境的修行者眼裏。正好是顛倒。
若能從佛法中取得佛知見,就能從中覺悟,覺悟後就不再被外境與佛法催眠了,所以佛經告訴我們不可執著任何一法,就算正法亦應舍,若不能如此者,那就是仍在佛法的催眠中。因為我們無法頓悟,得慧解脫煩惱,而圓覺實無漸次,也就是醒就是醒,夢中就是夢中,若半夢半醒,仍是未醒,但也不能任眾生受苦,故暫時以好的催眠法,讓眾生暫離一切苦厄,解脫煩惱。不過這只是暫時性的,還是要以佛知見而頓悟佛法,才算清醒。
11、問:佛法能合乎自然嗎?
答:有人很反對談“佛法順乎自然”。或有人認為世界或自然是從無明產生的。如果把這種觀念帶入佛經裏,會很矛盾的;如果把這種觀念帶入現實生活裏,更是矛盾。而現實生活本身就是在自然之中,佛法則需透過一種玄理才能合理解釋(指因誤解佛法而違反自然的佛法),這種玄理,其實是帶點迷信在裏面。吾人是不談玄理,不談迷信,而是說實相的。因為真的佛法絲毫沒有一點迷信的,而且是坦坦蕩蕩的。
諸佛淨土不出此心,所謂“摩訶”,就是在比喻此心。摩訶是大的意思,到底大到什麼程度才算“摩訶”呢?只要說的出來或寫得出來的數字或形容,都不足以代表“摩訶”,也就是沒有限量的大。既然是這樣,還有什麼不在心的範圍裏。一個火柴盒到底能容納多少心呢?凡是有所執著火柴盒者,無一不入火柴盒中。也就是說能容納無可比喻恒河沙數個心還不擁擠。心就是有這麼奇妙,以無住故無限的大(超過須彌),以有住而納芥子。只要心無執著,此心即無邊無際,其實仍在自然的範疇裏。
12、問:如何因入定而生慧呢?
答:不能說定後生慧,若入定後方生慧,則此是癡定,不能生慧。若無定之慧是狂慧,狂慧不能正定,故定慧是一體不可分,慧與定應同時產生,無慧則不定,無定則不慧,是為定慧等持。
又:定有深淺,只要能與佛經相應即可,最怕自為、自想、自成而違背經典,故要多看經典。不要以為合乎我們的感受的就是佛法,因為我們還在顛倒幻想中。要依佛經為修行基礎,否則難免成為魔眷屬。或許有人認為盡信經不如無經,這是對佛經不能貫通者的說法,覺者能以一切法皆為佛法。
又:有些定法是理論上說說可以,若真的實踐就會發現它根本就是憑空憶想,須靠幻想來安住這種定,這種定只能說是集中精神,不讓雜念竄起,但不能長久如此。這是以神識強壓心念,神識不久就會疲勞,雜念複起,無功而返,治標不治本。集中精神本身就是一種想識,然後移動此“集中想識”,或臍下、或眉間、或會陰、或玉枕,乃至全身竅門,這是氣功修練法。或有一貫道行者練此法,法輪功亦有類似此修行法。這都不是佛法,若能不執,練練身子也不錯,若一旦執著,則舍法比取法難,行者務必小心。
問答篇二十
1、問:“遺此本明”處,是如何“遺”呢?本自如如,而“惑汝真性”,是如何“惑”法?可否事相上說明惑之所在呢?
答:“遺此本明”是說妄失本來的明朗自性,而取攀緣心,自此認外塵緣影以為自心,故迷惑真性。如果不識此心而學佛法,學到的只是法塵,非法之真實。故六祖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2、問:“真心無可修,以息幻強名為修”,請問息妄是何心息妄呢?幻又從何生,是否離真仍有幻?
答:真心本來具足一切功德,無可修。但無始以來累積的習性(妄念)一時難以降伏,故須起意識心對治習性之妄,是名以幻修幻。故曰:“真心無可修,以息幻強名為修”。但唯除頓覺人,直悟無生法忍,蕩然登佛地。而一般行者,亦必須“頓悟圓覺,漸修習性”,修行方才有目標,不致迷失於法海中。
再則,世間一切生滅現象,它並不自言是生是滅,是行者意識心分別,然後稱名為生,稱名為滅。然行者所稱的生,並不必然是生;所稱的滅,並不必然是滅。若仔細觀察,彼生或許是此滅,彼滅或許是此生。譬如:狗滅而蛆生,如果站在蛆的立場,是狗滅得好。如屋生則材滅,屋滅則材生,若希望得材者,則視其為材生而屋滅;若希望得屋者,則視其為屋生而材滅。若站在物質不滅的定律上來說,世上的一切何滅、何生?如果真有生滅者,則是意識心依所愛所憎而分別其生滅。若體會真心因無染此識,故平等無別,自然不起生滅心。
3、問:如您所說,那麼念佛、內觀、止觀、密法,這一切都是意識心止妄之用,不是真心囉?
答:是的,這些都不出意識心,凡有修整造作之有為法,無非意識心。但若識本心之行者,不會讓意識作主宰,故雖行念佛,但知自性是佛;雖行內觀、止觀、密法,但知一切法性空。如是雖隨眾生所行法修行,以方便力漸修習性,而自知諸法實相:所謂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所有、無取相。
4、問:您所說的心是真心還是意識心?您吃飯睡覺的心是真心還是意識心?
答:因有某種因緣,才會想說法,故緣起法生,若無緣起,則法不生。一、如說法時,由智轉成識,方能說法,故說法是意識心在說法,但並不由意識來作主宰,是故仍處於真心狀態,然本心依舊無說無示,故維摩經曰:說法者,無說無示。二、說法時,是由根本智轉成後得智(世俗方便智),此智非意識心所成,因心已無染無雜,唯自性流露,稱性而談。故徹悟者,吃飯就只是吃飯,善分別法相,於第一義(本心)不動。
5、問:慧目雲何未淨?眾生執著眾生相的顯現處是如何呢?解不真,行證如何真呢?信解若真,還有行證嗎?不是信解就是行證嗎?
答:慧目未淨,是無明所蒙蔽。執著眾生相則顯現無明,或曰顛倒見。又:信解若真,還有行證嗎?是的,對大根器者來說,信解行證同時解脫,但大多數行者,習氣深重,不能頓脫,故須藉種種方便,漸修習性。
6、問:文字法相乃佛菩薩的清淨等流,可令有情眾生悟入實相,法執乃有情眾生的虛妄分別,是淨染二分的差別,不是嗎?
答:因相而成執,若悟“法無相”,則無所執,法本無生,心亦無心,心與色相緣而成法與心,雖生法與心,並不屬“染與淨”,是愛憎取捨而生意識心,然後幻染又幻淨,如此輪回不止徒自疲。不要常執著在三輪(兩邊及中間)之中,亦不離開三輪,應進一步從三輪中體悟法之空性,所謂“三輪體空”。如:在“染與淨及不染不淨”此三輪中,去體悟離此三輪中所顯現的空性是如何境地,這就是去蕪存菁之非非法。讓空性自然顯露。
7、請問心性如何釋放?
答:心性不系縛就是釋放,這是方便的有為修行法,藉以體悟自性本無縛無解,若能悟之者,自然無釋放之心意存在,故曰:雖言釋放,無釋放之有為心。
8、問:什麼是心性?什麼是釋放?為什麼要釋放心性?心性有沒有釋放,有何不同?
答:不能解脫就是因為沒有獲得釋放,能釋放心性就是解脫。如果以為自己很厲害、很聰明,一直執著不放,就不能體悟什麼是解脫。因為一直用意識心主導“解脫”不可得。如果用意識心主導釋放,本心即得解脫。只是一直想解脫,而不懂得釋放,如何能解脫?系縛者是自己,然後處心積慮的想解脫,而又不了解釋放心性,那解脫只是空談。釋放心性正是解脫的如實行,解脫不是名相而已,它是真正的解脫。換個角度來看解脫,才能更顯出解脫的意義。
9、問:“所以知夢即醒,知妄即離,並無次第。”大哉說!但當下承擔,立地成佛,古來大丈夫有幾人?
答:除此之外,皆為戲論,如夢中事,於夢中所有作為皆如幻,乃至成佛做祖仍不出幻想中,唯有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如夢之醒。雖言承擔,其實它不是有為法的承擔,只是不執著,恢復本來佛,是名承擔,它只會減輕負擔,不會增加負擔。
10、問:無生見嗎?
答:見境心不起名不生,不生即不滅,既無生滅即不被前塵所縛,當處解脫。不生名無念,無念即無滅,無念即無縛,無念即無脫。舉要言之:識心即離念,見性即解脫,離識心見性外,更有法門證無上菩提者,無有是處。
真心者,念生亦不順生,念滅亦不依寂,不來不去,不定不亂,不取不舍,不沉不浮,無為無相,活潑潑平常自在,此心體畢竟不可得,無可知覺,觸目皆如無非見性也。
11、問:果真是世間難信之法,這些佛法,皆是佛經有明示的,若不能體悟者,怎麼辦?
答:習重者,於此難信之法必生畏怖,因為行者心中對佛法的概念,已經形成某種佛之國度,其實因為觀念不正確,所形成的必非真佛國,而是佛經稱為“魔宮”,故聽聞正法時,有如欲振破其心中的魔宮,而生畏怖。此時必須持經來修正觀念,不可固執己見。學佛者多看佛經,據悉:自稱是佛教徒的人,有很多人不曾親自看佛經,佛法雖不在佛經,但佛經能確顯現佛法,佛雖沒有說法,但佛法確從佛而出。
12、問:後學不太懂“廓然無聖”的深意,請您指點。出碧岩錄。
答:“廓然無聖”字面的意思是說,盡十方處沒有所謂的聖人,這句話是達摩祖師對梁武帝所說的。因為梁武帝內心一直認為自己做了很多功德,所以常認為自己已經不同凡人了,達摩祖師早就知其意了,為了破解梁武帝內心對聖的執著,故對曰:“廓然無聖”。
其實,真的也沒有凡聖之情事,因為為了的說法讓大眾能覺悟,故暫分凡與聖,佛與眾生,以方便說法。所以聖者內心絕不以為是聖者,有這種理解之人,堪名為聖者。聖者非聖者是名為聖者,就是這個意思。為表達到此境地的人,給她一個名稱,以別於未到此境地之人,所以聖與凡只是一個區別的名稱。非真有聖與凡,故曰:“廓然無聖”。
問答篇二十一
1、問:您言“洞悉明瞭”與“知是幻,是名離幻”,請問是不是還用的意識心。後學以為見聞“覺知”是因相而起的,而“了知”是真心之覺。在現實中,取“在分別否”?分別否正是第六識。書本上言不即不離,還請多加開示。
答:“洞悉明瞭”與“知是幻,是名離幻”,此兩者同是修行法,既是修行法,即為意識心之作用,同名為幻,故曰修行如幻。一切法本無生,既生出必為幻,而修行亦如幻,兩幻相抵,幻滅法亦滅,是名真修行。若不知法是幻,不知修行亦如幻,則兩幻相加,幻上加幻,是名迷惑人。
又:欲離諸幻,須先洞達一切法本無生,既生出必為幻,既知是幻,則無所離,或曰離無所離,或曰不即不離。如作夢,夢見身處很危險的地方,極欲離開,當醒來時,發現只是夢,則無所離,或曰離無所離,或曰不即不離。也就是“以無離而離諸幻”。只要能深解其義,“無所離”,“離無所離”,“不即不離”,“以無離而離諸幻”,這些說法都是同義的,但若只看到文字的表相,則會有不同的意義。
2、問:“如幻三昧”一文中提到:“對有而不執著所致之無,非洞悉其本無之絕對無。”是否是執著於不執著,亦是執著?又:“而猶著一菩提,或有更甚者,連菩提亦不著,便入空亡與斷滅,只因不能洞測‘如幻三昧’。故楞嚴經曰:‘縱令內守幽閒,亦是法塵分別影事。’”若如您所說,豈非不能用定力壓下自己的心識?了知所見皆幻,乃緣起所生,但雖是緣起,還是會有覺受啊,那該怎麼辦呢?
答:“對有而不執著所致之無,非洞悉其本無之絕對無。”是說對本無,誤認為“有”,然後對“有”而行不執著之法,就是壓制法,非徹知其本無,而不加任何對治法,方名究竟法,是無生之法,是佛經所說的甚深微妙法,或曰:世間難信之法。故經中聽法者常贊為“不可思議之法”,或歎為“未曾有之法”。再則既知是幻,則任何覺受于本心實無所受,因幻所覺受的亦知是幻,則“內心深處”不為所動,是名不動本尊。故六根雖有所覺受,但因知是幻故,本心無可受之受,雖日理萬機,而本心事事無受,自然法法無生,是名悟無生法忍。
3、問:從實修處請問:通常我們所說如幻,是指觀諸法虛妄不實,如幻化事,但是真實起觀時,是要如何思惟相續呢?是不是吃飯時,告訴自己:“這是如幻”,好似夢一般;喝水時告訴自己:“這是如幻”,好似夢一般;行住坐臥告訴自己:“這是如幻”,好似夢一般。還是:于靜坐時,先思惟色陰如幻、受陰如幻等,先思惟身心,再思惟世界?如何依如幻觀“思惟”、“行持”,有沒有較具體之修法?比如說:無常觀只要觀諸法生滅,便可思惟。“幻”要如何思惟?
答:您是不是感覺佛經明明這樣說,但總是與世法難以貫連,甚至與世法脫節?佛經要我們觀一切法如幻,但是如何讓吃飯、睡覺、行住坐臥如幻呢?乃至如何讓結婚生子及賺錢養家如幻呢?沒飯吃,餓肚子我們能觀之如幻嗎?生病所受之苦,我們能觀之如幻嗎?乃至因此而死亡(非享盡天年),我們能觀之如幻而輕易的任自己死亡嗎?這是觀一切境如幻所生的迷惑。佛經要我們觀一切法如幻,非觀一切實境如幻,這就是吾人常談之處。是因為法與境混淆,所產生的迷惑。而有些學佛者認為真實外境就是法,或認為境包含在法之範圍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些問題,其實是該我來問他們的。
吾人認為:外境經六根之作用於色受想行識五蘊中,反映而生的緣影方稱為法,所以外境絕對不等於法。現在,吾人就把佛法與世間法連貫起來,以解您之迷悶:餓時就實實在在吃飯;困時就睡覺;行住坐臥就行住坐臥;結婚生子就快快樂樂的結婚生子;想出家就快快樂樂的出家;養家活口就高高興興的養家活口。在世間法上就盡人事去做(不要以為出家人就能離開世間法而修行),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修行法門,但是於中不能產生任何憂悲苦惱慢等煩惱,因憂悲苦惱慢等煩惱的清淨與否,乃至其次第的分別,此時於心就造就出諸佛淨土、或魔宮穢土、或天堂地獄。話說回來,要如何能清淨憂悲苦惱慢等煩惱呢?這就是佛陀要我們觀諸法如幻的重點。觀法如幻就是說:世間法上盡人事去做時,其間所生善惡、成敗、起落、生死等等境界,我們要觀之如幻,自然這些法動不了本心,因為這些都是外境經六根之作用,於色受想行識五蘊中反映而生的緣影,如果能如實知五蘊皆空,這些法就如夢幻泡影,根本動不了本心,自然不能惹起煩惱,故曰:煩惱畢竟空寂。有如風吹陽光,本然不動;有如竹影掃落葉,不動本然。所以稱此為不動本尊,非經抑制而不動,而是本然不動。
再強調一次:外境經六根之作用,於色受想行識五蘊中反映而生的緣影,方稱為法。法是外境的緣影,是故可觀為幻。外境以成住壞滅的型態,亙古長存,若觀為幻,則與世法相礙,佛法將滯礙難行,勉強行之,則如空中造樓閣,無有是處。盡人事,聽天命,沒煩惱,方為佛法如實行者,不礙於念佛、誦經、禪坐、持咒等等有為修行法。不管現今以何法修行,都無須改變它,藉以成就善根。
4、問:您說“這是觀一切境如幻所生的迷惑,佛經要我們觀一切法如幻,非觀一切實境如幻。”重點是在“不動”兩字?也就是說自己在塵世的喜、怒、哀、樂,皆引眾生之緣所生,非本性所現,故了知如幻。但是還未達到這個境界時,還須依定力壓制自己的顛倒妄想,可是最後,這些都要捨棄,人法二空,不落兩邊,轉智成識。不知道這樣對不對。
答:欲達此境界,勿持眾生見。這是觀念問題,並非久學與初學之差別。若持眾生見,就算修行百年,亦難舍眾生之習性,最終只是一個沒有法行的知解宗徒。若能放棄眾生見,或曰不執眾生見,則當下即是法行,當下雖未能舍掉眾生之微細習性,但已頓脫眾生之較粗重的習性。這是實語,請務必相信,並如實行之。另請參閱佛經,如圓覺經等,以堅定信心,脫離眾生見,自然慢慢成就遠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