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見本心問答集--10
5、您說:“世間法上盡人事去做時,其間所生善惡、成敗、起落、生死等等境界,我們要觀之如幻,自然這些法動不了本心,因為,這些都是外境經六根之作用,於色受想行識五蘊中反映而生的緣影,如果能如實知五蘊皆空,這些法就如夢幻泡影。那麼請問:一、善惡、成敗、起落、生死等等境界,如何觀之如“幻”呢?“無常觀”與“如幻觀”,不是同樣的一種觀行,善惡、成敗、起落、生死,可以觀之無常,生滅變異,但是如幻,要如何具體的“觀”呢?二、如果能如實知五蘊皆空,這些法就如夢幻泡影。一切的外境,皆是“五蘊”所成,這樣觀一切外境,如實五蘊皆空,這樣應該也是可以。不應在五蘊法之外還有一個“外境”可得,還是您認為外境非是五蘊法?
答:“外境經六根之作用,於色受想行識五蘊中反映而生的緣影,方稱為法。所以境絕對不等於法。”六根與六塵合而生六識,六和合為一精明,一精明就是心相,也就是圓覺經所說的,眾生聚集六塵緣影以為心相。六根是心與外境相緣的管道,而所生六識只是緣影,並不是實物。如看到樹,看到山,只是緣影映入,非樹與山進入身中。然後此緣影經五蘊色受想行識的分別,而成八識,正因為六根是心與外境相緣的管道,所以佛經曰:凡是眼所見、耳所聽、鼻所聞等等六根所觸及的外境,無非是法,而法所聚成的就是心。所以法即是心,心即是法。因為我們都是經過六根才能與外境相緣,所以不管如何,既然是透過六根相緣進入心相的,它就是緣影,它就是法,它就是心。也正因如此,常被誤解為外境就是法,進而誤推心就是境,所以心就與境分不開,有境就有心,自然無法“對境無心”;自然無法“以無所受之心,來接受諸境”(以無所受而受諸受);自然無法“行眾善而心離其業,稱名為無業行”。自然心不能離境,而心常隨萬境轉。心隨外境轉,所以有順逆諸境,因外有順逆之境,故內生愛憎取捨之心,故迷惑真心,認物為己。
6、問:識種或曰種性,就是人往生後,唯一留下的,是生前的濁辱,與生前修行的清淨,是為如來種性或眾生種性,這些種性載入輪回即名意生身或勝義根,“既然是透過六根相緣進入心相的,它就是緣影,它就是法,它就是心。”正是釋尊要指正處:“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您看法為何?
答:所以世尊要我們體悟諸法空相,特別指出它只是昏擾擾相的緣影啊!若誤認為他就是我們的心性,所以迷惑認為心性在色身之內。在身內之心其實是聚集諸緣影的心相,非真性。
7、問:人往生後以意為身,仍有六根,五蘊仍然作用,繼續緣影。身、根即識種,故能依業力往生六道受報,不是嗎?
答:那是因認為六根實有,五蘊非空了,實則六根與五蘊是誤識身體為我而妄生的。吾人認為人往生後,唯存識種。這就像一顆種子,這顆種子若成就者就是佛種,可自由自在應世,若是非成就者,則善種識往生或輪回中則得善果;若是惡種識,則輪回中將得惡果。
8、問:以下是您自我矛盾處,請給合理解說:一、“諸大菩薩是應法會而現身的,是佛的化身,為演法而應世的”。二、既然化身(法)能由眼緣入心(因現身),則推翻兄“境實有”論及“外境非法”論。
答:佛菩薩的化身,與身體不同,正是“意生身”。 什麼是意生身:一切諸佛及眾生,其心意可大至無邊無際,但當執意于一點時,則其心意可小至微毫乃至更小,如有一場十萬人的大型演唱會,那演唱者的身上,就聚集了十萬個心意,而每個心意皆俱足七情六欲及一切覺受。如維摩詰的斗室,可容納幾十億個菩薩及獅子座,乃至維摩詰於瞬間即可至阿國。這全都是“意生身”才辦到的,這不是執著四大可以辦得到的,吾人曾說過:“心念有無礙的本質”,佛、眾生無異。不知您有沒有以下觀經的經驗:當聚精會神觀經時,忽然間忘了身體的存在,只有一個意念在佛經上游走,這就是意生身在觀經。此時會發現“佛常住於世,靈山法會儼然未散”。如親身參予法會一樣的,佛就正對我說法。與一般看經,迥然不同。
意生身或許就是將來往生後的識種。所以我們騙的了別人,就是騙不了自己的意生身,所以身、口、意一如,就是直心,直心就是道場。
9、問:圓覺經中十二大菩薩,當時並無肉身存在世間,不是嗎?
答:沒錯,諸大菩薩是應法會而現身的,是佛的化身,為演法而應世的,並不是法眾欲見即能見的,而是菩薩本身為配合佛說法度眾生,而使法眾能見的。難道您沒發現,菩薩是明知故問的,而且好像演戲一樣,有條有序的一一出來問於佛,如果換成一般法眾,真的連問也不會問,所以佛經大都有演有說的演說法,希望法眾能解如來義。
10、問:人往生後,色受想行識五蘊是否繼續緣影?如果繼續緣影,沒有六根仍能緣影,符合您之論點嗎?如果不能繼續緣影,是釋尊所指的外道論嗎?
答:人往生後,沒有身體,沒有六根,沒有五蘊之作用,也沒緣影,唯存一識種,或曰種性,識種若清淨則生清淨地;識種若遭濁辱,則在輪回中。生前就應證知了,若不能證知即是濁辱。
問答篇二十二
1、問:境界虛妄不實、唯心所現的道理為何?
答:境界的意思是由心所現之一切境相,方名境界。所以境界非外境,而是外境映入心所生之覺受緣影,此緣影是由心所現。緣影非實物,是故為空。故曰:境界虛妄不實、唯心所現。
2、問:“起信論”中所談的“境界”,不是不包含外境而是外境的緣影,然外境不是境界嗎?
答:境界是心與外境攀緣所產生的境相,而八風是由此境界所生之境風。外境本身並無八風,而是境界分別所生的八風。當年佛陀悟道說法時,眾生與佛同住於此外境,而佛能不為八風所動,但眾生於八風中受盡折磨,就是因心裏境界的差別,並非外境的差別,所以境界並非外境。
3、問:不受生,為何生娑婆?不輪回,何來生命緣起?
答:娑婆與生命的緣起皆為隨緣現起之妄相,而心體中實無此相。圓覺經曰:實無身心,受彼生死。故生死如空中之幻花,若能如實知,不久他將如空中之雲彩自行散去。所以說:儘管隨緣現起種種對待之事相,而絕待空寂之心體中,仍未有種種相。
4、問:這娑婆世界有多少菩薩呀?有多少是無明緣行的眾生呀?大家趁此機會把這筆帳算清楚吧!
答:佛、菩薩、眾生是佛為使眾生覺悟聖道而假設施的,一切眾生具如來智慧,與佛無異,於心體中實無佛、菩薩、眾生,若不知一切眾生之心體若此者,雖勤苦修行,乃至具足八萬四千細行,皆名無明緣行眾生。若以法眼觀之,即知眾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故,自然無佛、菩薩及眾生之分別。
5、問:依您“心體清淨,了然常明”一文所談,則所謂“一真法界”,在娑婆世界中只有“宇宙能量”能說明這種特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色聲香味觸法,無受想行識,無無明,無老死,無形無色,但能變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萬物,我們證入實相時,是否即是證入“宇宙能量”感應到永恆的存在絕對的真,但是您是無所得的?因為他只能被感應,不能被攫取,即只能以證入的方式來了知,深思!深思!此甚深法義!
答:吾人所說是法界實相,行者若能無所住而生其心,自然能默契。此心正是吾人所述“心體清淨,了然常明”。若不能默契,則必仍有所住而不自知。其義甚深,非宇宙能量,更非關“感應”。
6、問:何有眾生與佛之名?何有佛國淨土與娑婆穢土?以上二問皆為方便說。佛與眾生同一身,唯心迷悟分。淨土與穢土亦同一土,亦唯心眼分。何有輪回之說?因有業力因果而成,或因願力而來。
答:是的!這是如來為令眾生得知:眾生本具如來之德性所作的方便說,如是“眾生本具如來之德性”,為無邊無量諸煩惱所隱蔽,隨生死流輪回不知止,是名眾生界。若能除眾生相,則名如來界。
7、問:非聖非凡。非關聖凡;是聖是凡,皆關聖凡。啊!原來這麼多的“非非,是是”是必要的……。
答:“非聖非凡,非關聖凡”。清楚的說是:心體實在沒有聖與凡這回事。
8、問:“心體清淨,了然常明”一文。想請教這是您的體悟嗎?
答:這是吾人真實修行多年,由內心所體悟自然的流露,並以文字作適度的表達,其實尚難盡吾意,故還希望有識者,能多做補充。其實,這只是每個人本來具有的心體,絲毫不差,所以會感到特別的親切,似曾相識。如果尚未到此田地者,是沒法瞭解此地的風光的。但聽聞之下,仍可啟發些許清淨智慧,因是自己擁有的,故倍感親切。
問答篇二十三
1、問:不放逸,是一切解脫法的根本,在大小乘皆是如此。所謂:“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平常如何觀照?但言不放逸六根競逐於六塵,此為要旨。放逸就是我們的怨賊、生死怨家之一。所以對於這樣的習氣、煩惱需要好好對治一番,於涅槃道,斯可希冀。所以說,不放逸是解脫道之根本。平時,依此“不放逸”之法,自我檢討受持一番,看一看,於五欲(色聲香味觸)之境,是否“歡喜、讚歎、染著、系著住而不能舍離”呢?依佛子而言,這些都是不該做的,讚歎六塵境界的美妙,通常令眾生更加執著顛倒於欲著境界而不舍,所以分辨善、惡知識,也可以依此觀察觀察,善知識豈會要我們“貪著於五欲”呢?這樣的詮釋如何?
答:如果照您所解釋出的佛法,如何能行於世間呢?根本就是離世法而行佛法。如果您若真的有自己去如實行,就會發現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任務,有如於空中造樓閣,原因是您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有身體就有六根,有六根就須面對六塵。眼可見色,既見色則應不著美醜,非不可見美色;耳可聽聲,既聽音則應不著美醜,非不可聽美音;鼻可聞香,既聞香則應不著美醜,非不可聞香味;舌可嘗甘,既嘗甘則應不著美醜,非不可嘗美味;觸可觸細嫩,既可觸則應不著美醜,非不可觸細嫩,這是其一。
而其二者就更要瞭解了《雜阿含二一二》:彼眼識所可愛樂、染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以不喜、不讚歎、不染、不著住故,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無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
您沒有說到的就是這一段:“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
解:但於行如是法,獲得最第一正等正受後,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也就是終不退減隨於眼色,隨於耳聲,隨於鼻香,隨於舌味,隨於身觸,隨於意識法。如此佛法方不離世間法。離世覓菩提,如兔角、石女兒。
2、問:請解《雜阿含二一二》:“彼眼識所可愛樂、染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以不喜、不讚歎、不染、不著住故,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無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
答:“彼眼識所可愛樂、染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是說:眼見愛染著之色,彼比丘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其間並沒有說不能看美之色,而是看了以後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也就是說以平等心來看待它,很自然隨順的就能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不需要去牽制自己不去看它。如果以控制的心來使其不能見、聽、觸、嘗、聞、意識到美色,表面上好像隔離了美色,其實那才是真正的執著美色,因為在內心中早已分別取捨了美色,這才是大大的執著了美色,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經曰:以不喜、不讚歎、不染、不著住故,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無量法喜。
又:“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就是說:但是依這樣的法,得到最第一正等正受,終不會退減本來自然隨順於眼色的隨緣性,於六根六塵如是。也就是說,終不影響六根六塵的隨順覺性。
3、問:眾生不著色、聲、香、味、觸,委實也不容易啊!眾生的心思如是投射反應自己也控制不了,知易行難,否則,眾生學佛也不會退轉。願慈悲再示!
答:這是知難行易之法,很好修行的,只要如實知即是,無須動意識心去控制。不動意識心去分別取捨其好惡,自然逮得第一三昧正受,並不複雜。
4、請再釋“雜阿含二一二”,就經文所說。
答:“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
是比丘見到諸所可愛樂、染著之“色”後,而能不喜、
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這就是比丘不特別的去分別“美醜”、“愛憎”,自然會“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這就是不刻意分別的平等心,這有什麼好玄的。“恬淡修得隨緣性,無求養成平常心。”這真的很玄嗎?若能修成這樣的心境,自然能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只要能修心,使心如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何須控制六根六塵呢?所以經文曰:終不退減隨於眼色;除此之外,有誰能真的去控制六根六塵呢?佛菩薩嗎?必須知道我們所要控制六根六塵的這顆心,本身就是六根六塵的主宰,所以必須“如實的知道”,不特別的去分別“美醜、愛憎”,自然會“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也就會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
5、問:這“平等心”是當下就平等呢?還是修了以後才平等?
答:這種“平等心”是觀念的問題,若說要修,也是修正觀念而已,觀念正了,當下就平等了。其實也是“我執”在作祟,故失去了平等心。
6、問:“如實知”的內容是什麼呢?如何稱為“如實”?“知”什麼呢?
答:“如實知”是不特別的去分別美醜、愛憎,自然會“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真正的去改變觀念,不可固執“我執”。當我們六根接觸六塵時,接觸世法,我們只有“盡人事,聽天命,沒煩惱。”不須刻意閃避煩惱境,只要盡人事後,所得結果,若如意則“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若不如意則“不憂、不怨歎、不染、不系著住。”不管如意不如意,皆無須在意,因為我們已經盡了人事,自當無煩惱,自然佛法不離於世間法。
7、問:“只因為觀察到貪愛染著,就知道有過患、有漏失、有苦。所以很自然的就會知離染、知舍,不喜,不讚歎,不系著。也因為能夠離於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所生貪愛,就能夠有以下的成果可期:“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無量法喜……”, (因為平息了“使心意散亂的六根浮動的因素”之緣故),是嗎?
答:這種說法,太天真了,純理論的。因為只要一開始修行,就會發現到觀察“貪愛染著”的心,就已經入了“貪愛染著”,分別了貪愛與憎恨,然後又生離“貪愛染著”的心。生貪愛與離貪愛是同一顆心,既是同一心,如何能以心離心呢?所以只能越離越生,越生越離,是一種矛盾的修行法,是生滅法。生法與滅法同此一心,故只要知無生,即無可滅,是故無生無滅即是佛法,生滅法非佛法。
8、問:收攝六根、控制六根,以心為主,就是在修心,是嗎?
答:收攝六根、控制六根,就是在擾心,不是在修心試問:“收攝六根、控制六根”,這方法真的能修嗎?
您認真修過嗎?能一直如此嗎?您最多能連續修幾分鐘呢?如果不能于十二時中皆能修行的法,算是佛法嗎?但依吾人所知,用此法修行幾天下來,會出現精神問題,越認真就會越嚴重。
9、問:“以無所受之心境而來承受諸受”是怎樣的情形呢?
答:以無所受之心境而來承受諸受,故雖有所受,而其心無所為。此法並不玄,只是提升了我們的心境。如玩大富翁之遊戲,我們都會盡力得去賺很多錢,但不一定能如意,萬一破產了,我們也不會有太大的煩惱。若賺大錢,我們也不會太過高興,也就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皆能以“無所受之心境而來承受諸受,故雖有所受,而其心無所為。”這樣我們不但不會犧牲此生,過得消極的生活,還會積極進取的享受人生,自由自在,不為法所縛。因為這有如空中花、夢中事,為何要“繕性於俗”呢?
10、問:極微若是因緣所生,怎會永遠存在呢?極微若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應是自然有的,那如何來呢?
答:極微亦非空,要把物質說成是空的,您不覺得這樣說很牽強嗎?一切因緣皆由心生,而心由六塵緣影所成,故如影如幻。圓覺經曰:“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中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如此的六塵緣影的心相空,怎會變成外境物質空呢?如果外境物質空,所映入心內應是空無緣影。既有六塵緣影,相對的必有外境物質,方有緣影。我們的煩惱究其原因,並非外境,外境的本身實無過錯,而是心的本身,因分別六塵緣影而生愛憎取捨惹來煩惱的。若能觀六塵緣影是空花相,自然無愛憎取捨,煩惱亦將因無著而自消失。當不被六塵緣影所困擾時,我們就可當下以“無所受而受諸受”。“無所受而受諸受”,此句出自維摩詰經。也無須避六塵而修,無須學狂子投暗室,無須趣野外尋幽靜。這才是大乘佛法的精華,不在乎外境的有、無。
11、問:物質與能量,能互相轉換,可以說物質若轉成能量時,物質是空的嗎?
答:質能互換,當然也是存在的東西,否則,為什麼不能空能互換?能量也是存在的東西,為什麼硬要說是空呢?其實這些與佛法不是很相關,佛法是甚深的心法,佛法的“緣起”說,是心的緣起,不是物質的緣起,心無形實無可比喻,但為方便說法,才以有形的物質來比喻,只要取得其真實義即可,無須追究物質的緣起,因為這不是佛法的本意,且物質的理論,將會被不斷的推翻,而究竟法是屹立不搖的,他有無限的有效性及一致性,不會因時代的改變而失效或不一致。
12、問:您對於心經所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瞭解似乎不夠,大乘之門不容易入,所以不知外面一切“色法”物質界“即是空”,能是存在的,但“能”之生成還是不出心念,所以一切都是唯心所現,是嗎?
答:色受想行識五蘊出自心,既從心出就是緣影。心經是解說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其中“色”是五蘊之一,是外境的形色緣影,非指外境,故曰:受想行識,亦複如是。如果色是指物質,那麼心只有四蘊,不應說五蘊,心所面對的外境如果是空的話,那麼應沒有任何緣影能攝入心中。如果心中有形色緣影的話,那麼必定有真實外境在。如果沒有外境,而心能生形色緣影的話,那應稱為幻想。所以心經是說心空,不是外境空。如果這樣下去,矛盾的解法會不斷的發生。其實要求證於佛經也不是很困難的事,只要把自己的觀念帶入四、五本佛經,而能貫通不悖,即可印證。若稍有疑惑,則須修正自己的觀念,不可曲解佛經來遷就自己。因為佛經不會故布迷陣,也不會用迷團讓我們猜,若能如是,是為佛所印可。
心經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少數譯經者,為了遷就自己的“外境非實有”觀,而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譯為色不離空,空不離色,其實不異即是同的意思,“色同於空,空同於色”,因色是緣影故空,故曰:“色同於空,空同於色”,否則當時譯經之高僧,應直譯為:“色不離空,空不離色”。如此色、空是二,不合於佛法。
答:“外境經六根之作用,於色受想行識五蘊中反映而生的緣影,方稱為法。所以境絕對不等於法。”六根與六塵合而生六識,六和合為一精明,一精明就是心相,也就是圓覺經所說的,眾生聚集六塵緣影以為心相。六根是心與外境相緣的管道,而所生六識只是緣影,並不是實物。如看到樹,看到山,只是緣影映入,非樹與山進入身中。然後此緣影經五蘊色受想行識的分別,而成八識,正因為六根是心與外境相緣的管道,所以佛經曰:凡是眼所見、耳所聽、鼻所聞等等六根所觸及的外境,無非是法,而法所聚成的就是心。所以法即是心,心即是法。因為我們都是經過六根才能與外境相緣,所以不管如何,既然是透過六根相緣進入心相的,它就是緣影,它就是法,它就是心。也正因如此,常被誤解為外境就是法,進而誤推心就是境,所以心就與境分不開,有境就有心,自然無法“對境無心”;自然無法“以無所受之心,來接受諸境”(以無所受而受諸受);自然無法“行眾善而心離其業,稱名為無業行”。自然心不能離境,而心常隨萬境轉。心隨外境轉,所以有順逆諸境,因外有順逆之境,故內生愛憎取捨之心,故迷惑真心,認物為己。
6、問:識種或曰種性,就是人往生後,唯一留下的,是生前的濁辱,與生前修行的清淨,是為如來種性或眾生種性,這些種性載入輪回即名意生身或勝義根,“既然是透過六根相緣進入心相的,它就是緣影,它就是法,它就是心。”正是釋尊要指正處:“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您看法為何?
答:所以世尊要我們體悟諸法空相,特別指出它只是昏擾擾相的緣影啊!若誤認為他就是我們的心性,所以迷惑認為心性在色身之內。在身內之心其實是聚集諸緣影的心相,非真性。
7、問:人往生後以意為身,仍有六根,五蘊仍然作用,繼續緣影。身、根即識種,故能依業力往生六道受報,不是嗎?
答:那是因認為六根實有,五蘊非空了,實則六根與五蘊是誤識身體為我而妄生的。吾人認為人往生後,唯存識種。這就像一顆種子,這顆種子若成就者就是佛種,可自由自在應世,若是非成就者,則善種識往生或輪回中則得善果;若是惡種識,則輪回中將得惡果。
8、問:以下是您自我矛盾處,請給合理解說:一、“諸大菩薩是應法會而現身的,是佛的化身,為演法而應世的”。二、既然化身(法)能由眼緣入心(因現身),則推翻兄“境實有”論及“外境非法”論。
答:佛菩薩的化身,與身體不同,正是“意生身”。 什麼是意生身:一切諸佛及眾生,其心意可大至無邊無際,但當執意于一點時,則其心意可小至微毫乃至更小,如有一場十萬人的大型演唱會,那演唱者的身上,就聚集了十萬個心意,而每個心意皆俱足七情六欲及一切覺受。如維摩詰的斗室,可容納幾十億個菩薩及獅子座,乃至維摩詰於瞬間即可至阿國。這全都是“意生身”才辦到的,這不是執著四大可以辦得到的,吾人曾說過:“心念有無礙的本質”,佛、眾生無異。不知您有沒有以下觀經的經驗:當聚精會神觀經時,忽然間忘了身體的存在,只有一個意念在佛經上游走,這就是意生身在觀經。此時會發現“佛常住於世,靈山法會儼然未散”。如親身參予法會一樣的,佛就正對我說法。與一般看經,迥然不同。
意生身或許就是將來往生後的識種。所以我們騙的了別人,就是騙不了自己的意生身,所以身、口、意一如,就是直心,直心就是道場。
9、問:圓覺經中十二大菩薩,當時並無肉身存在世間,不是嗎?
答:沒錯,諸大菩薩是應法會而現身的,是佛的化身,為演法而應世的,並不是法眾欲見即能見的,而是菩薩本身為配合佛說法度眾生,而使法眾能見的。難道您沒發現,菩薩是明知故問的,而且好像演戲一樣,有條有序的一一出來問於佛,如果換成一般法眾,真的連問也不會問,所以佛經大都有演有說的演說法,希望法眾能解如來義。
10、問:人往生後,色受想行識五蘊是否繼續緣影?如果繼續緣影,沒有六根仍能緣影,符合您之論點嗎?如果不能繼續緣影,是釋尊所指的外道論嗎?
答:人往生後,沒有身體,沒有六根,沒有五蘊之作用,也沒緣影,唯存一識種,或曰種性,識種若清淨則生清淨地;識種若遭濁辱,則在輪回中。生前就應證知了,若不能證知即是濁辱。
問答篇二十二
1、問:境界虛妄不實、唯心所現的道理為何?
答:境界的意思是由心所現之一切境相,方名境界。所以境界非外境,而是外境映入心所生之覺受緣影,此緣影是由心所現。緣影非實物,是故為空。故曰:境界虛妄不實、唯心所現。
2、問:“起信論”中所談的“境界”,不是不包含外境而是外境的緣影,然外境不是境界嗎?
答:境界是心與外境攀緣所產生的境相,而八風是由此境界所生之境風。外境本身並無八風,而是境界分別所生的八風。當年佛陀悟道說法時,眾生與佛同住於此外境,而佛能不為八風所動,但眾生於八風中受盡折磨,就是因心裏境界的差別,並非外境的差別,所以境界並非外境。
3、問:不受生,為何生娑婆?不輪回,何來生命緣起?
答:娑婆與生命的緣起皆為隨緣現起之妄相,而心體中實無此相。圓覺經曰:實無身心,受彼生死。故生死如空中之幻花,若能如實知,不久他將如空中之雲彩自行散去。所以說:儘管隨緣現起種種對待之事相,而絕待空寂之心體中,仍未有種種相。
4、問:這娑婆世界有多少菩薩呀?有多少是無明緣行的眾生呀?大家趁此機會把這筆帳算清楚吧!
答:佛、菩薩、眾生是佛為使眾生覺悟聖道而假設施的,一切眾生具如來智慧,與佛無異,於心體中實無佛、菩薩、眾生,若不知一切眾生之心體若此者,雖勤苦修行,乃至具足八萬四千細行,皆名無明緣行眾生。若以法眼觀之,即知眾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故,自然無佛、菩薩及眾生之分別。
5、問:依您“心體清淨,了然常明”一文所談,則所謂“一真法界”,在娑婆世界中只有“宇宙能量”能說明這種特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色聲香味觸法,無受想行識,無無明,無老死,無形無色,但能變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萬物,我們證入實相時,是否即是證入“宇宙能量”感應到永恆的存在絕對的真,但是您是無所得的?因為他只能被感應,不能被攫取,即只能以證入的方式來了知,深思!深思!此甚深法義!
答:吾人所說是法界實相,行者若能無所住而生其心,自然能默契。此心正是吾人所述“心體清淨,了然常明”。若不能默契,則必仍有所住而不自知。其義甚深,非宇宙能量,更非關“感應”。
6、問:何有眾生與佛之名?何有佛國淨土與娑婆穢土?以上二問皆為方便說。佛與眾生同一身,唯心迷悟分。淨土與穢土亦同一土,亦唯心眼分。何有輪回之說?因有業力因果而成,或因願力而來。
答:是的!這是如來為令眾生得知:眾生本具如來之德性所作的方便說,如是“眾生本具如來之德性”,為無邊無量諸煩惱所隱蔽,隨生死流輪回不知止,是名眾生界。若能除眾生相,則名如來界。
7、問:非聖非凡。非關聖凡;是聖是凡,皆關聖凡。啊!原來這麼多的“非非,是是”是必要的……。
答:“非聖非凡,非關聖凡”。清楚的說是:心體實在沒有聖與凡這回事。
8、問:“心體清淨,了然常明”一文。想請教這是您的體悟嗎?
答:這是吾人真實修行多年,由內心所體悟自然的流露,並以文字作適度的表達,其實尚難盡吾意,故還希望有識者,能多做補充。其實,這只是每個人本來具有的心體,絲毫不差,所以會感到特別的親切,似曾相識。如果尚未到此田地者,是沒法瞭解此地的風光的。但聽聞之下,仍可啟發些許清淨智慧,因是自己擁有的,故倍感親切。
問答篇二十三
1、問:不放逸,是一切解脫法的根本,在大小乘皆是如此。所謂:“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平常如何觀照?但言不放逸六根競逐於六塵,此為要旨。放逸就是我們的怨賊、生死怨家之一。所以對於這樣的習氣、煩惱需要好好對治一番,於涅槃道,斯可希冀。所以說,不放逸是解脫道之根本。平時,依此“不放逸”之法,自我檢討受持一番,看一看,於五欲(色聲香味觸)之境,是否“歡喜、讚歎、染著、系著住而不能舍離”呢?依佛子而言,這些都是不該做的,讚歎六塵境界的美妙,通常令眾生更加執著顛倒於欲著境界而不舍,所以分辨善、惡知識,也可以依此觀察觀察,善知識豈會要我們“貪著於五欲”呢?這樣的詮釋如何?
答:如果照您所解釋出的佛法,如何能行於世間呢?根本就是離世法而行佛法。如果您若真的有自己去如實行,就會發現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任務,有如於空中造樓閣,原因是您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有身體就有六根,有六根就須面對六塵。眼可見色,既見色則應不著美醜,非不可見美色;耳可聽聲,既聽音則應不著美醜,非不可聽美音;鼻可聞香,既聞香則應不著美醜,非不可聞香味;舌可嘗甘,既嘗甘則應不著美醜,非不可嘗美味;觸可觸細嫩,既可觸則應不著美醜,非不可觸細嫩,這是其一。
而其二者就更要瞭解了《雜阿含二一二》:彼眼識所可愛樂、染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以不喜、不讚歎、不染、不著住故,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無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
您沒有說到的就是這一段:“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
解:但於行如是法,獲得最第一正等正受後,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也就是終不退減隨於眼色,隨於耳聲,隨於鼻香,隨於舌味,隨於身觸,隨於意識法。如此佛法方不離世間法。離世覓菩提,如兔角、石女兒。
2、問:請解《雜阿含二一二》:“彼眼識所可愛樂、染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以不喜、不讚歎、不染、不著住故,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無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
答:“彼眼識所可愛樂、染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是說:眼見愛染著之色,彼比丘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其間並沒有說不能看美之色,而是看了以後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也就是說以平等心來看待它,很自然隨順的就能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不需要去牽制自己不去看它。如果以控制的心來使其不能見、聽、觸、嘗、聞、意識到美色,表面上好像隔離了美色,其實那才是真正的執著美色,因為在內心中早已分別取捨了美色,這才是大大的執著了美色,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經曰:以不喜、不讚歎、不染、不著住故,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無量法喜。
又:“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就是說:但是依這樣的法,得到最第一正等正受,終不會退減本來自然隨順於眼色的隨緣性,於六根六塵如是。也就是說,終不影響六根六塵的隨順覺性。
3、問:眾生不著色、聲、香、味、觸,委實也不容易啊!眾生的心思如是投射反應自己也控制不了,知易行難,否則,眾生學佛也不會退轉。願慈悲再示!
答:這是知難行易之法,很好修行的,只要如實知即是,無須動意識心去控制。不動意識心去分別取捨其好惡,自然逮得第一三昧正受,並不複雜。
4、請再釋“雜阿含二一二”,就經文所說。
答:“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
是比丘見到諸所可愛樂、染著之“色”後,而能不喜、
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這就是比丘不特別的去分別“美醜”、“愛憎”,自然會“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這就是不刻意分別的平等心,這有什麼好玄的。“恬淡修得隨緣性,無求養成平常心。”這真的很玄嗎?若能修成這樣的心境,自然能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只要能修心,使心如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何須控制六根六塵呢?所以經文曰:終不退減隨於眼色;除此之外,有誰能真的去控制六根六塵呢?佛菩薩嗎?必須知道我們所要控制六根六塵的這顆心,本身就是六根六塵的主宰,所以必須“如實的知道”,不特別的去分別“美醜、愛憎”,自然會“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也就會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
5、問:這“平等心”是當下就平等呢?還是修了以後才平等?
答:這種“平等心”是觀念的問題,若說要修,也是修正觀念而已,觀念正了,當下就平等了。其實也是“我執”在作祟,故失去了平等心。
6、問:“如實知”的內容是什麼呢?如何稱為“如實”?“知”什麼呢?
答:“如實知”是不特別的去分別美醜、愛憎,自然會“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真正的去改變觀念,不可固執“我執”。當我們六根接觸六塵時,接觸世法,我們只有“盡人事,聽天命,沒煩惱。”不須刻意閃避煩惱境,只要盡人事後,所得結果,若如意則“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若不如意則“不憂、不怨歎、不染、不系著住。”不管如意不如意,皆無須在意,因為我們已經盡了人事,自當無煩惱,自然佛法不離於世間法。
7、問:“只因為觀察到貪愛染著,就知道有過患、有漏失、有苦。所以很自然的就會知離染、知舍,不喜,不讚歎,不系著。也因為能夠離於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所生貪愛,就能夠有以下的成果可期:“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無量法喜……”, (因為平息了“使心意散亂的六根浮動的因素”之緣故),是嗎?
答:這種說法,太天真了,純理論的。因為只要一開始修行,就會發現到觀察“貪愛染著”的心,就已經入了“貪愛染著”,分別了貪愛與憎恨,然後又生離“貪愛染著”的心。生貪愛與離貪愛是同一顆心,既是同一心,如何能以心離心呢?所以只能越離越生,越生越離,是一種矛盾的修行法,是生滅法。生法與滅法同此一心,故只要知無生,即無可滅,是故無生無滅即是佛法,生滅法非佛法。
8、問:收攝六根、控制六根,以心為主,就是在修心,是嗎?
答:收攝六根、控制六根,就是在擾心,不是在修心試問:“收攝六根、控制六根”,這方法真的能修嗎?
您認真修過嗎?能一直如此嗎?您最多能連續修幾分鐘呢?如果不能于十二時中皆能修行的法,算是佛法嗎?但依吾人所知,用此法修行幾天下來,會出現精神問題,越認真就會越嚴重。
9、問:“以無所受之心境而來承受諸受”是怎樣的情形呢?
答:以無所受之心境而來承受諸受,故雖有所受,而其心無所為。此法並不玄,只是提升了我們的心境。如玩大富翁之遊戲,我們都會盡力得去賺很多錢,但不一定能如意,萬一破產了,我們也不會有太大的煩惱。若賺大錢,我們也不會太過高興,也就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系著住。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皆能以“無所受之心境而來承受諸受,故雖有所受,而其心無所為。”這樣我們不但不會犧牲此生,過得消極的生活,還會積極進取的享受人生,自由自在,不為法所縛。因為這有如空中花、夢中事,為何要“繕性於俗”呢?
10、問:極微若是因緣所生,怎會永遠存在呢?極微若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應是自然有的,那如何來呢?
答:極微亦非空,要把物質說成是空的,您不覺得這樣說很牽強嗎?一切因緣皆由心生,而心由六塵緣影所成,故如影如幻。圓覺經曰:“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中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如此的六塵緣影的心相空,怎會變成外境物質空呢?如果外境物質空,所映入心內應是空無緣影。既有六塵緣影,相對的必有外境物質,方有緣影。我們的煩惱究其原因,並非外境,外境的本身實無過錯,而是心的本身,因分別六塵緣影而生愛憎取捨惹來煩惱的。若能觀六塵緣影是空花相,自然無愛憎取捨,煩惱亦將因無著而自消失。當不被六塵緣影所困擾時,我們就可當下以“無所受而受諸受”。“無所受而受諸受”,此句出自維摩詰經。也無須避六塵而修,無須學狂子投暗室,無須趣野外尋幽靜。這才是大乘佛法的精華,不在乎外境的有、無。
11、問:物質與能量,能互相轉換,可以說物質若轉成能量時,物質是空的嗎?
答:質能互換,當然也是存在的東西,否則,為什麼不能空能互換?能量也是存在的東西,為什麼硬要說是空呢?其實這些與佛法不是很相關,佛法是甚深的心法,佛法的“緣起”說,是心的緣起,不是物質的緣起,心無形實無可比喻,但為方便說法,才以有形的物質來比喻,只要取得其真實義即可,無須追究物質的緣起,因為這不是佛法的本意,且物質的理論,將會被不斷的推翻,而究竟法是屹立不搖的,他有無限的有效性及一致性,不會因時代的改變而失效或不一致。
12、問:您對於心經所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瞭解似乎不夠,大乘之門不容易入,所以不知外面一切“色法”物質界“即是空”,能是存在的,但“能”之生成還是不出心念,所以一切都是唯心所現,是嗎?
答:色受想行識五蘊出自心,既從心出就是緣影。心經是解說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其中“色”是五蘊之一,是外境的形色緣影,非指外境,故曰:受想行識,亦複如是。如果色是指物質,那麼心只有四蘊,不應說五蘊,心所面對的外境如果是空的話,那麼應沒有任何緣影能攝入心中。如果心中有形色緣影的話,那麼必定有真實外境在。如果沒有外境,而心能生形色緣影的話,那應稱為幻想。所以心經是說心空,不是外境空。如果這樣下去,矛盾的解法會不斷的發生。其實要求證於佛經也不是很困難的事,只要把自己的觀念帶入四、五本佛經,而能貫通不悖,即可印證。若稍有疑惑,則須修正自己的觀念,不可曲解佛經來遷就自己。因為佛經不會故布迷陣,也不會用迷團讓我們猜,若能如是,是為佛所印可。
心經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少數譯經者,為了遷就自己的“外境非實有”觀,而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譯為色不離空,空不離色,其實不異即是同的意思,“色同於空,空同於色”,因色是緣影故空,故曰:“色同於空,空同於色”,否則當時譯經之高僧,應直譯為:“色不離空,空不離色”。如此色、空是二,不合於佛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