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見本心問答集--5
5、問: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解釋固然版本眾多,但身在其中的人亦不易覺察。譬如:入定長達數日之久是什麼相?
答:著四相是心的問題,非相的問題。入定長達數日之久,若能無心出入則無相,非關出入。若以意識心羈押心性而入定,是名做作,四相俱著!
6、問:身心輕安法喜充滿又是什麼相?
答:若真入其境,本無相亦無言說,為互相授受,強曰:身心輕安法喜充滿,是名脫四相。但若為入而入身心輕安法喜充滿,非自然而入者,則“身心輕安法喜充滿”即成意識所成相(即清淨相),須知:清淨相也是相,則為著四相而修行。
(這是深法,請多看幾次,即能善分別其法相,因正法本無相,若以言語說出,即生法相,故須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否則著相修行,而不自知。)
7、問:“清淨相也是相”,那麼,此“清淨相”與自性何干呢?這個“清淨相”除了意識所成相之外,是否另有別種“清淨相”?“自然入者”與“非自然入者”的清淨相之間有何差異?
答:身心輕安法喜充滿是清淨的形容詞,並沒有相。若不知此義者,會把身心輕安法喜充滿的印象架構在意識心上,是謂意識所成相,然後強押心念入此相中,自以為已得身心輕安法喜充滿,實仍為意識心所牽,故曰:非自然入。若了達身心輕安法喜充滿,無為自得,自然無有出入,則常得身心輕安法喜充滿,以無得而得。
8、問:在“圓覺經”中所謂的“清淨相”是指什麼?
答:先說明“清淨”與“清淨相”之差別,如圓覺經一開始:“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請注意看這樣形容的境界,與會法眾是否能看出任何相貌呢?答案很清楚,應是沒有相貌的,因為“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都無相貌亦無言說,但為介紹此等境界,故賦文解說,既是賦文即是以文字約略概說,故成清淨相,若識法者,即可脫去法相,悟得清淨覺地,若不識者即執著此清淨相,永不得菩提。
如神秀大師,所修即是清淨相,故曰:“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清淨本無相,大師卻看成相,把“身心如幻”誤認為菩提樹與明鏡台,故會惹塵埃。而慧能大師深知“清淨本無相”“身心如幻”,何來菩提樹與明鏡台?故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話說回來:“清淨相”與“自性本體”何干?應更進一步觀察“清淨”與“自性本體”何干?自性本體實無染無淨,亦非染非淨,亦無染、淨之分別,是絕對潔白清淨。故曰:自性始終無染著。但眾生不明自性,誤認輪回中的身心為自我,而見生老病死及六塵不淨,冤枉承受一切苦厄,故覺者為渡眾生,而解說一切諸法清淨,乃至身心如幻、萬法皆空,須注意的是:解說清淨法,並非用來清淨自性的,而是用來清淨耳目的,因自性本無染著,是耳目不淨而妄見。如烏雲遮日,要撥烏雲而日自現,非撥日,因日本來光明燦爛,是烏雲掩蓋。也就是說須“清淨耳目”,方顯“自性本體”,非清淨自性。
9、問:依您之解說,如何看待諸入地菩薩所依相?是清淨相?或清淨?若是清淨相,則菩薩尚不得證如菩提?若是清淨,則何有菩薩之名稱及諸次第果位?
答:自性始終無染著,佛說清淨法是為清淨眾生耳目,非清淨自性本體,讓眾生得法眼淨、得慧眼淨,終至得佛眼淨。佛眼淨故,則見一切法清淨,見六塵非塵是名見如來。圓覺妙性實無菩薩及眾生,但以此清淨覺地的立場來看,依執著四種清淨相的漸次深淺而有十地菩薩之分,唯佛地方名清淨覺地。
四種清淨相,一者謂得未曾得出世間心,生大歡喜,是謂增上意樂清淨攝於第一極喜地。二者謂得遠離一切微細犯戒,而增上戒清淨,攝於第二離垢地。三者由彼所得三摩地及聞持陀羅尼,能為無量智光依止,而增上心清淨攝于第三發光地。四者謂增上慧清淨於後後地轉勝妙故,當知能攝從第四地至第十地法雲地
,乃至佛地。于十地諸清淨,所有增上意樂清淨,乃至威德清淨,當知彼諸清淨輾轉增上,故十地功德皆有上,而清淨覺地功德應為無上,十地菩薩仍有清淨相之跡,故有增上。唯佛地除生清淨,因佛地本來清淨不再生清淨,若有增上即為清淨相,永不得菩提。故諸地菩薩仍有最微細愚癡,未能永斷最微細煩惱及所知障,未現正等覺,故解深密經曰:菩薩諸地中,有二十二種愚癡,未能離彼系縛。(請參閱十地波羅密多品第七,有詳細說明。)
又:一切有情,唯覺與不覺,實無漸次之十地菩薩,但眾生因勤奮精進修行,未能覺悟,常生勝人想,自忖:雖未成佛,但應有些許如是功德,故佛依于眾生想,以慰勞眾生之精進修行,而方便說有十地菩薩。若於十地有所依住者,如此眾生是為增上慢人,佛為增上慢人說有十地菩薩。故圓覺經曰:實無菩薩與諸眾生。
問答篇十一
1、問: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既然無盡,如何能斷盡呢?願聞其詳!
答:如果不能了知煩惱畢竟空,則煩惱斷之亦無盡。煩惱既無法斷盡,如來亦不名如來,何況聲聞?若以閃避煩惱境,來修習斷煩惱,如何生出般若(智慧)呢?只是壓住意識心,使心不起念,是名斷滅。雖斷滅了煩惱,同時也滅了菩提,因煩惱性與菩提是同一心體!若能知煩惱是幻生的,即能于順逆諸境中,生出清淨智慧(般若),般若一出,煩惱將自泯。若能了知煩惱本然無生,今所現之煩惱實是幻生的,既是幻生即無實性,故只要知是幻,則煩惱將自泯,因煩惱無實性,所現煩惱性,即是佛性。譬如:看見幻虎,此幻虎本無實性,只要知是幻,幻虎將自消失,因幻虎無自性性,能現幻虎者,即是佛性。故曰:煩惱性即佛性。
2、問:君言:“何事何物能免於業力之外?這是自然法則,誰能例外?即使是聖人也不能例外於這一點。”
答:“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因菩薩自淨其意故,自然能不思善,不思惡,即不執著善惡境界。自然善惡業力不能拘,故可自由自在隨願力去如無去,來如無來。故佛菩薩雖與我等同處於世上,但均是無業人。而凡夫雖“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但不知自淨其意,自然不敵業力,隨業受善惡諸報。惡業是業,善業也是業,同是輪回因,聖人為善,能自淨其意,故不受業力的挾持,能免輪回。
3、問:如何能知有實證者?南傳佛法與大乘佛法有何不同?
答:如果真有實證者,我們也須至慧眼淨、法眼淨,乃至佛眼淨,才看得出來。否則,就算佛陀現前,我們也不識,或許也會拂袖而去;或許他若說得不中聽,我們也會說他是外道。所以當年為了說法傳法,世尊也說了許多很中聽(符合顛倒見故)的方便法(權法),然後再導以實法,令入佛智,否則正法難傳。如果能貫通一切經法者,應視為有實證者,為佛所印可故。佛經是可以互相貫通的,故不可懷疑或反對大乘佛法
,應認真去體會,將發現一個是身體力行的有為法,一個是于心意上能獲解脫的無為法,兩者實為可並行而不矛盾的修行法門,但若執著法相者,必生矛盾滯礙難行。
4、問:諸法無我,何來我獨存?我獨尊?
答:若見萬法空相,即我(自性)顯。不識自性,縱說得三藏十二部,亦為魔說。我(自性)本無名亦無相,為互相受授,強曰有我。識我者即知非有我亦非無我,見聞覺知中知有我,四大緣心中無有我。
5、試問:有何法能脫離空有二見?除非有第三觀。那能識得空有的識物,禪名叫本來面目?
答:空有二見是相對治法,而佛法應為絕對之法,故離於“空有二見”方契佛法。因不是從空成不空,或從不空而空;亦非從有歸無,或從無而有。而應是本來無一物,非空非不空、非有亦非無。如本無兔角,不能說角何有、角何無或說角何空,角何不空!
另外,禪並非本來面目,禪是法(船),本來面目是道(彼岸),是借由禪可得知本來面目,故禪並非本來面目。因禪而得見性,此禪性即本來面目。故六祖壇經曰: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是謂禪定。道與法混淆不清,觀經難了義。
6、問:佛往來三界,或見三界夢幻一場,相界亦立,
此識之流變,何以說無?試以佛在常寂光境,面對境知光否?見光也是識,若說無識,此論不成立,除非沒有這個個體。試問所謂的無,是被識的無,還是識體本身之無。若識身是無,拿什麼去辨認外境?當知佛性具備功能,有功能說成無,用字不恰當,至多只可說是無形相而已。
答:常寂光境,亦不出唯心境界,此光非世俗之耀眼光,世俗之光有陰有影,常寂光無陰無影,一片蕩然,無遮無掩,光明朗淨,清清楚楚,活活潑潑,無有變易,謂之常寂光境。眾生本自具足,從自心顯現,非肉眼能見,但自能契之。
佛之識是為無垢識,識既無垢即是清淨智,六識乃至八識若能轉為無垢識,即成清淨智,如此雖入於六塵,複加見聞覺知,亦不為所染,因清淨智故能見六塵清淨,自然見塵非塵名見如來,無須避六塵而修。
問答篇十二
1、問:如何降伏嗔恨心?
答:訓練“以無所受而受諸受”之法,可使嗔怒止于未生時,是為無生法忍。即是:“諸惡不作,諸善奉行”,然後不思善不思惡。也就是說:“善惡諸念”不放在心上,心不受善惡業所染,自然心不生業,不生業即不生後有。另一方面,已生之業,將現種種順、逆諸境,則應以平等心去坦然承受,如此內心自然覺得泰然安穩。若能如此,則雖受諸受,其內心亦感覺無所受,無所受即不生後有,是所謂:“以無所受而受諸受。”可使嗔怒止于未生時,是為無生法忍。
若訓練不力,而讓嗔怒生出時,則放開心量,瞭解原因,可令自心與嗔怒的物件互換立場,尋求解決之道,此為生滅法。如果錯誤在自己,實在沒有嗔怒的理由,若錯誤在對方,更不能有嗔怒,因為嗔怒的本身是一種很痛苦的處罰,那有錯在別人,卻處罰自己的愚人?莫怪佛曰:眾生愚癡!況且當你以嗔怒在處罰自己時,
或許對方並不知道,對方並不知道是最好的,如果對方知道了,必定樂翻了天。請發揮本能的智慧,也就是沒有八風的智慧,將會理解,不管如何,只要保持“沒有八風的智慧”,嗔怒與煩惱皆無任何存在的理由,如此必能了悟無生法忍。
2、問:請解釋“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一文中,“然欲授受此無法時,說、示、聽、聞佛法,即須動用意、眼、耳等諸根識”,俾讓學習者能找到一個學習的入口。
答:佛法本來非關說、示、聽、聞,及六塵識,故維摩詰菩薩以“默然”示不二法門,唯有“默然”最能離識而表達佛法本來意(法性義)。文殊菩薩以深般若智知其意,故大為讚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言語,是真入不二法門。然以“默然”無法傳授佛法,因眾生無深般若智,故仍須藉六根塵為法船(相)。既是船(相),即非彼岸,故須脫去法相,方解如來真實義,故金剛經曰:正法亦應舍。眾生不知法性義,常處於法船中不知舍,或曰:須坐船一段時間,或幾世,或三大阿只僧劫,方能至彼岸,故不願舍。若知法性義者,即知“覺悟佛道”本身已超越時空,也就是說“覺悟佛道”並非久學者易悟道,初學者難悟道,因悟道常在於一刹那間。不知此義者,已經放棄了無數個一刹那。法相本身就是塵,每次觀經、聞法,僅悟取其“般若智”後,並使心入此法行,自然能離諸法相,即名如法行,不涉亦不干擾任何有為法。故曰:“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此法全憑心意用功夫,請多看幾次即可瞭解。
3、問:何謂法塵?十八界、六塵中之法塵,不知如何闡述?及法塵到底有幾種?乃至法塵是屬色法?或心法?請用具體的方式說明。
答:有相就有塵,法相就是法塵,故曰:“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離諸法相,方能洗去法塵。否則著相修行,縱得三十二大人相,亦為魔眷屬。佛本無相,為傳佛慧業于萬世,故以銅、木、泥造其像,以其像入於寺殿中。既有相,即蒙塵,故設拂塵,以拂去佛塵,使之一塵不染,方契法義。佛即心,心本覺。若回趣真如,法還不淨!
又:法本身就是塵,故金剛經曰:正法亦應舍!打個比喻來說:如用肥皂洗手,洗去手上的污垢後,也要衝掉肥皂擦幹雙手才算洗乾淨,因為肥皂水也是污染源。如用法水洗滌本心,而不留半滴法水在內心,本心才能真正的清淨,因法本身也是塵。如此洗滌本心,稱名為“浴佛”。寺廟之“浴佛”只是法相的啟示而已,
非真正的浴佛。若不明此義,天天到寺廟“浴佛”,也無用,是謂著相修行!
4、問:一切修行,皆因妄執,是緣起(無明)三解脫法門;行空、無相、無願,是證性空。請解“無願”之說法?如何回向利他,行慈悲喜舍卻無願?
答:若無我執,雖行慈悲喜舍亦無願;若有願反成我執,不名解脫。以己所修習之法,誠心、不欺瞞,用以引導他人修行,即是利他,亦可曰報佛恩。
5、問:既悟無生法忍,還有深般若可得?
答:深般若以無得而得,能令本心絕對潔白清淨的智慧,方名深般若。依此般若而得慧眼淨、法眼淨、乃至得佛眼淨,自能見一切法清淨,乃至見一切諸土清淨。故心經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能度一切苦厄……。心淨則佛土淨,心不淨何處有淨土?
6、問:“現前當來”是什麼意思?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裏,重點在那一句?那一字?
答:“現前當來”是說當今現在,勿須等來世。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重點在於:自性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心境),攝念佛人(攝意識心),歸於淨土(心淨則佛土淨),我無選擇,都攝六根,自然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7、問:在念佛過程中,子若憶母,如果母是彌陀時,能體會到這個“憶”字;如果憶的是自性佛時,可是這個自性佛自己感覺不到,怎樣去憶哪?請說明具體的方法,或者念佛的經驗體會供借鑒!
答:意識心與自性(子與母),是同體而異名。當心馳于外時,則生“有、有想、有願”,即所謂將生異心、生私心、生欲心、生所求心,此時名意識心。當念自性佛時,此念當下清淨,此念即是自性本身,非另有一個自性可感覺,此時心空、無想、無願即是清淨本心,自然都攝六根,歸於淨土(心淨則佛土淨)。故圓通章曰:“母子相憶,二念憶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故只要認知“念佛三昧”之真實義。自當直心念佛即是,勿生善巧。請以此觀念,再誦幾次“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即可明大義。
8、問:依三昧論圓通章言:“我本因地”,此我若只指自性而言,差矣!不圓矣!不俱足矣!失三昧矣!“我無選擇”此我若以“實”解,亦差矣!盼再釋?
答:大勢至菩薩言:‘我本因地’,是指大勢至菩薩之自性本因地,佛、菩薩、眾生之自性三無別,本自圓滿,何有失三昧。
“我無選擇”,更是了得,不管從八萬四千法門中之任一法門而入,若能使自己到“我無選擇”的境地,即是入“不退道場”中,將得三昧,能總攝一切諸法。故念佛三昧經曰:“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是故非聲聞緣覺二乘境界。”如果作其他的解釋,亦無不可,因為立場、境界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見解,故法有“一水四見”之說;行有“三獸渡河”之別。只要若能建立如此知見,自然念佛句句清淨,念念正覺(佛)。故有“一句彌陀,滅罪恒沙!”之說。
9、問:念佛三昧?觀淨土三經,裏面並沒有念佛三昧?
若真要說,也只是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會現其身來引導。不知念佛三昧是世人編出來的,還是佛本意呢?
答:淨土五經中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出自楞嚴經。“……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要厘清一個觀念,不管是淨土三經或五經,甚至是淨土宗、禪宗、密宗所用的經典的,都不是佛或佛經本身的分別,而是後世成就者或學人,依與自己的講義較符合的經典,做歸納而分別出來的。若至甚深法時,諸法是相通無礙的,千萬不要去區分這些,否則會阻礙自己的學習。最好不要自己對某經的法義不能貫通,就懷疑此經的起始,相信有高僧大德早以貫通淨土五經,乃至一切經典。
君所言:“若真要說,也只是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會現其身來引導。”其實這就是“老實念佛”的精神所在,也是一種淨心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對古時候有九成以上的文盲社會來說,非常有效,且當時資訊,可以用“沒有”來形容,所以更突顯其重要性。但今非昔比,想用此法達成淨心的效果,已近乎不可能了。如果您還可以的話,那恭喜您,並敬佩您!因為這是一種不須明究理,只管相信再相信的方法,看似簡單,實比登天還難。因為當今資訊發達,人心不古,真能直心念佛者百萬難舉一。
現在所說念佛三昧,也是終歸於老實念佛,只是要在“正遍知”下老實念佛。故曰:只要認知“念佛三昧”之真實義,自當直心念佛即是,勿生善巧。直心念佛與老實念佛同義無別。
問答篇十三
1、問:根本沒有所謂的“實法”,哪有的“權法”跟“實法”的矛盾呢?
答:所謂“實法”,是無法之法,無法之法本無言說,但佛為互相授受,須遍尋言語及一切比喻,盡力演說。如能不執文字相者,觀實法後仍無一法可得,無一法可得是名真得,謹內心感覺無限的清涼及舒暢,(這是清淨法水浴自性佛的現象。)有如回到久未重逢的故鄉一樣的感覺一樣親切,這就是禪者常意會的本地風光,也是內心的本來面目,能體會者將終生不忘,這方是實法(無法之法)的精髓。
其實,這些實法並非吾人說的,而是佛經裏說的。實法須用智取,勿用識取,方能解無法之法。自然會有“付時說萬法,受時知無法”的感覺。
答:著四相是心的問題,非相的問題。入定長達數日之久,若能無心出入則無相,非關出入。若以意識心羈押心性而入定,是名做作,四相俱著!
6、問:身心輕安法喜充滿又是什麼相?
答:若真入其境,本無相亦無言說,為互相授受,強曰:身心輕安法喜充滿,是名脫四相。但若為入而入身心輕安法喜充滿,非自然而入者,則“身心輕安法喜充滿”即成意識所成相(即清淨相),須知:清淨相也是相,則為著四相而修行。
(這是深法,請多看幾次,即能善分別其法相,因正法本無相,若以言語說出,即生法相,故須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否則著相修行,而不自知。)
7、問:“清淨相也是相”,那麼,此“清淨相”與自性何干呢?這個“清淨相”除了意識所成相之外,是否另有別種“清淨相”?“自然入者”與“非自然入者”的清淨相之間有何差異?
答:身心輕安法喜充滿是清淨的形容詞,並沒有相。若不知此義者,會把身心輕安法喜充滿的印象架構在意識心上,是謂意識所成相,然後強押心念入此相中,自以為已得身心輕安法喜充滿,實仍為意識心所牽,故曰:非自然入。若了達身心輕安法喜充滿,無為自得,自然無有出入,則常得身心輕安法喜充滿,以無得而得。
8、問:在“圓覺經”中所謂的“清淨相”是指什麼?
答:先說明“清淨”與“清淨相”之差別,如圓覺經一開始:“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請注意看這樣形容的境界,與會法眾是否能看出任何相貌呢?答案很清楚,應是沒有相貌的,因為“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都無相貌亦無言說,但為介紹此等境界,故賦文解說,既是賦文即是以文字約略概說,故成清淨相,若識法者,即可脫去法相,悟得清淨覺地,若不識者即執著此清淨相,永不得菩提。
如神秀大師,所修即是清淨相,故曰:“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清淨本無相,大師卻看成相,把“身心如幻”誤認為菩提樹與明鏡台,故會惹塵埃。而慧能大師深知“清淨本無相”“身心如幻”,何來菩提樹與明鏡台?故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話說回來:“清淨相”與“自性本體”何干?應更進一步觀察“清淨”與“自性本體”何干?自性本體實無染無淨,亦非染非淨,亦無染、淨之分別,是絕對潔白清淨。故曰:自性始終無染著。但眾生不明自性,誤認輪回中的身心為自我,而見生老病死及六塵不淨,冤枉承受一切苦厄,故覺者為渡眾生,而解說一切諸法清淨,乃至身心如幻、萬法皆空,須注意的是:解說清淨法,並非用來清淨自性的,而是用來清淨耳目的,因自性本無染著,是耳目不淨而妄見。如烏雲遮日,要撥烏雲而日自現,非撥日,因日本來光明燦爛,是烏雲掩蓋。也就是說須“清淨耳目”,方顯“自性本體”,非清淨自性。
9、問:依您之解說,如何看待諸入地菩薩所依相?是清淨相?或清淨?若是清淨相,則菩薩尚不得證如菩提?若是清淨,則何有菩薩之名稱及諸次第果位?
答:自性始終無染著,佛說清淨法是為清淨眾生耳目,非清淨自性本體,讓眾生得法眼淨、得慧眼淨,終至得佛眼淨。佛眼淨故,則見一切法清淨,見六塵非塵是名見如來。圓覺妙性實無菩薩及眾生,但以此清淨覺地的立場來看,依執著四種清淨相的漸次深淺而有十地菩薩之分,唯佛地方名清淨覺地。
四種清淨相,一者謂得未曾得出世間心,生大歡喜,是謂增上意樂清淨攝於第一極喜地。二者謂得遠離一切微細犯戒,而增上戒清淨,攝於第二離垢地。三者由彼所得三摩地及聞持陀羅尼,能為無量智光依止,而增上心清淨攝于第三發光地。四者謂增上慧清淨於後後地轉勝妙故,當知能攝從第四地至第十地法雲地
,乃至佛地。于十地諸清淨,所有增上意樂清淨,乃至威德清淨,當知彼諸清淨輾轉增上,故十地功德皆有上,而清淨覺地功德應為無上,十地菩薩仍有清淨相之跡,故有增上。唯佛地除生清淨,因佛地本來清淨不再生清淨,若有增上即為清淨相,永不得菩提。故諸地菩薩仍有最微細愚癡,未能永斷最微細煩惱及所知障,未現正等覺,故解深密經曰:菩薩諸地中,有二十二種愚癡,未能離彼系縛。(請參閱十地波羅密多品第七,有詳細說明。)
又:一切有情,唯覺與不覺,實無漸次之十地菩薩,但眾生因勤奮精進修行,未能覺悟,常生勝人想,自忖:雖未成佛,但應有些許如是功德,故佛依于眾生想,以慰勞眾生之精進修行,而方便說有十地菩薩。若於十地有所依住者,如此眾生是為增上慢人,佛為增上慢人說有十地菩薩。故圓覺經曰:實無菩薩與諸眾生。
問答篇十一
1、問: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既然無盡,如何能斷盡呢?願聞其詳!
答:如果不能了知煩惱畢竟空,則煩惱斷之亦無盡。煩惱既無法斷盡,如來亦不名如來,何況聲聞?若以閃避煩惱境,來修習斷煩惱,如何生出般若(智慧)呢?只是壓住意識心,使心不起念,是名斷滅。雖斷滅了煩惱,同時也滅了菩提,因煩惱性與菩提是同一心體!若能知煩惱是幻生的,即能于順逆諸境中,生出清淨智慧(般若),般若一出,煩惱將自泯。若能了知煩惱本然無生,今所現之煩惱實是幻生的,既是幻生即無實性,故只要知是幻,則煩惱將自泯,因煩惱無實性,所現煩惱性,即是佛性。譬如:看見幻虎,此幻虎本無實性,只要知是幻,幻虎將自消失,因幻虎無自性性,能現幻虎者,即是佛性。故曰:煩惱性即佛性。
2、問:君言:“何事何物能免於業力之外?這是自然法則,誰能例外?即使是聖人也不能例外於這一點。”
答:“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因菩薩自淨其意故,自然能不思善,不思惡,即不執著善惡境界。自然善惡業力不能拘,故可自由自在隨願力去如無去,來如無來。故佛菩薩雖與我等同處於世上,但均是無業人。而凡夫雖“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但不知自淨其意,自然不敵業力,隨業受善惡諸報。惡業是業,善業也是業,同是輪回因,聖人為善,能自淨其意,故不受業力的挾持,能免輪回。
3、問:如何能知有實證者?南傳佛法與大乘佛法有何不同?
答:如果真有實證者,我們也須至慧眼淨、法眼淨,乃至佛眼淨,才看得出來。否則,就算佛陀現前,我們也不識,或許也會拂袖而去;或許他若說得不中聽,我們也會說他是外道。所以當年為了說法傳法,世尊也說了許多很中聽(符合顛倒見故)的方便法(權法),然後再導以實法,令入佛智,否則正法難傳。如果能貫通一切經法者,應視為有實證者,為佛所印可故。佛經是可以互相貫通的,故不可懷疑或反對大乘佛法
,應認真去體會,將發現一個是身體力行的有為法,一個是于心意上能獲解脫的無為法,兩者實為可並行而不矛盾的修行法門,但若執著法相者,必生矛盾滯礙難行。
4、問:諸法無我,何來我獨存?我獨尊?
答:若見萬法空相,即我(自性)顯。不識自性,縱說得三藏十二部,亦為魔說。我(自性)本無名亦無相,為互相受授,強曰有我。識我者即知非有我亦非無我,見聞覺知中知有我,四大緣心中無有我。
5、試問:有何法能脫離空有二見?除非有第三觀。那能識得空有的識物,禪名叫本來面目?
答:空有二見是相對治法,而佛法應為絕對之法,故離於“空有二見”方契佛法。因不是從空成不空,或從不空而空;亦非從有歸無,或從無而有。而應是本來無一物,非空非不空、非有亦非無。如本無兔角,不能說角何有、角何無或說角何空,角何不空!
另外,禪並非本來面目,禪是法(船),本來面目是道(彼岸),是借由禪可得知本來面目,故禪並非本來面目。因禪而得見性,此禪性即本來面目。故六祖壇經曰: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是謂禪定。道與法混淆不清,觀經難了義。
6、問:佛往來三界,或見三界夢幻一場,相界亦立,
此識之流變,何以說無?試以佛在常寂光境,面對境知光否?見光也是識,若說無識,此論不成立,除非沒有這個個體。試問所謂的無,是被識的無,還是識體本身之無。若識身是無,拿什麼去辨認外境?當知佛性具備功能,有功能說成無,用字不恰當,至多只可說是無形相而已。
答:常寂光境,亦不出唯心境界,此光非世俗之耀眼光,世俗之光有陰有影,常寂光無陰無影,一片蕩然,無遮無掩,光明朗淨,清清楚楚,活活潑潑,無有變易,謂之常寂光境。眾生本自具足,從自心顯現,非肉眼能見,但自能契之。
佛之識是為無垢識,識既無垢即是清淨智,六識乃至八識若能轉為無垢識,即成清淨智,如此雖入於六塵,複加見聞覺知,亦不為所染,因清淨智故能見六塵清淨,自然見塵非塵名見如來,無須避六塵而修。
問答篇十二
1、問:如何降伏嗔恨心?
答:訓練“以無所受而受諸受”之法,可使嗔怒止于未生時,是為無生法忍。即是:“諸惡不作,諸善奉行”,然後不思善不思惡。也就是說:“善惡諸念”不放在心上,心不受善惡業所染,自然心不生業,不生業即不生後有。另一方面,已生之業,將現種種順、逆諸境,則應以平等心去坦然承受,如此內心自然覺得泰然安穩。若能如此,則雖受諸受,其內心亦感覺無所受,無所受即不生後有,是所謂:“以無所受而受諸受。”可使嗔怒止于未生時,是為無生法忍。
若訓練不力,而讓嗔怒生出時,則放開心量,瞭解原因,可令自心與嗔怒的物件互換立場,尋求解決之道,此為生滅法。如果錯誤在自己,實在沒有嗔怒的理由,若錯誤在對方,更不能有嗔怒,因為嗔怒的本身是一種很痛苦的處罰,那有錯在別人,卻處罰自己的愚人?莫怪佛曰:眾生愚癡!況且當你以嗔怒在處罰自己時,
或許對方並不知道,對方並不知道是最好的,如果對方知道了,必定樂翻了天。請發揮本能的智慧,也就是沒有八風的智慧,將會理解,不管如何,只要保持“沒有八風的智慧”,嗔怒與煩惱皆無任何存在的理由,如此必能了悟無生法忍。
2、問:請解釋“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一文中,“然欲授受此無法時,說、示、聽、聞佛法,即須動用意、眼、耳等諸根識”,俾讓學習者能找到一個學習的入口。
答:佛法本來非關說、示、聽、聞,及六塵識,故維摩詰菩薩以“默然”示不二法門,唯有“默然”最能離識而表達佛法本來意(法性義)。文殊菩薩以深般若智知其意,故大為讚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言語,是真入不二法門。然以“默然”無法傳授佛法,因眾生無深般若智,故仍須藉六根塵為法船(相)。既是船(相),即非彼岸,故須脫去法相,方解如來真實義,故金剛經曰:正法亦應舍。眾生不知法性義,常處於法船中不知舍,或曰:須坐船一段時間,或幾世,或三大阿只僧劫,方能至彼岸,故不願舍。若知法性義者,即知“覺悟佛道”本身已超越時空,也就是說“覺悟佛道”並非久學者易悟道,初學者難悟道,因悟道常在於一刹那間。不知此義者,已經放棄了無數個一刹那。法相本身就是塵,每次觀經、聞法,僅悟取其“般若智”後,並使心入此法行,自然能離諸法相,即名如法行,不涉亦不干擾任何有為法。故曰:“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此法全憑心意用功夫,請多看幾次即可瞭解。
3、問:何謂法塵?十八界、六塵中之法塵,不知如何闡述?及法塵到底有幾種?乃至法塵是屬色法?或心法?請用具體的方式說明。
答:有相就有塵,法相就是法塵,故曰:“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離諸法相,方能洗去法塵。否則著相修行,縱得三十二大人相,亦為魔眷屬。佛本無相,為傳佛慧業于萬世,故以銅、木、泥造其像,以其像入於寺殿中。既有相,即蒙塵,故設拂塵,以拂去佛塵,使之一塵不染,方契法義。佛即心,心本覺。若回趣真如,法還不淨!
又:法本身就是塵,故金剛經曰:正法亦應舍!打個比喻來說:如用肥皂洗手,洗去手上的污垢後,也要衝掉肥皂擦幹雙手才算洗乾淨,因為肥皂水也是污染源。如用法水洗滌本心,而不留半滴法水在內心,本心才能真正的清淨,因法本身也是塵。如此洗滌本心,稱名為“浴佛”。寺廟之“浴佛”只是法相的啟示而已,
非真正的浴佛。若不明此義,天天到寺廟“浴佛”,也無用,是謂著相修行!
4、問:一切修行,皆因妄執,是緣起(無明)三解脫法門;行空、無相、無願,是證性空。請解“無願”之說法?如何回向利他,行慈悲喜舍卻無願?
答:若無我執,雖行慈悲喜舍亦無願;若有願反成我執,不名解脫。以己所修習之法,誠心、不欺瞞,用以引導他人修行,即是利他,亦可曰報佛恩。
5、問:既悟無生法忍,還有深般若可得?
答:深般若以無得而得,能令本心絕對潔白清淨的智慧,方名深般若。依此般若而得慧眼淨、法眼淨、乃至得佛眼淨,自能見一切法清淨,乃至見一切諸土清淨。故心經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能度一切苦厄……。心淨則佛土淨,心不淨何處有淨土?
6、問:“現前當來”是什麼意思?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裏,重點在那一句?那一字?
答:“現前當來”是說當今現在,勿須等來世。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重點在於:自性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心境),攝念佛人(攝意識心),歸於淨土(心淨則佛土淨),我無選擇,都攝六根,自然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7、問:在念佛過程中,子若憶母,如果母是彌陀時,能體會到這個“憶”字;如果憶的是自性佛時,可是這個自性佛自己感覺不到,怎樣去憶哪?請說明具體的方法,或者念佛的經驗體會供借鑒!
答:意識心與自性(子與母),是同體而異名。當心馳于外時,則生“有、有想、有願”,即所謂將生異心、生私心、生欲心、生所求心,此時名意識心。當念自性佛時,此念當下清淨,此念即是自性本身,非另有一個自性可感覺,此時心空、無想、無願即是清淨本心,自然都攝六根,歸於淨土(心淨則佛土淨)。故圓通章曰:“母子相憶,二念憶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故只要認知“念佛三昧”之真實義。自當直心念佛即是,勿生善巧。請以此觀念,再誦幾次“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即可明大義。
8、問:依三昧論圓通章言:“我本因地”,此我若只指自性而言,差矣!不圓矣!不俱足矣!失三昧矣!“我無選擇”此我若以“實”解,亦差矣!盼再釋?
答:大勢至菩薩言:‘我本因地’,是指大勢至菩薩之自性本因地,佛、菩薩、眾生之自性三無別,本自圓滿,何有失三昧。
“我無選擇”,更是了得,不管從八萬四千法門中之任一法門而入,若能使自己到“我無選擇”的境地,即是入“不退道場”中,將得三昧,能總攝一切諸法。故念佛三昧經曰:“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是故非聲聞緣覺二乘境界。”如果作其他的解釋,亦無不可,因為立場、境界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見解,故法有“一水四見”之說;行有“三獸渡河”之別。只要若能建立如此知見,自然念佛句句清淨,念念正覺(佛)。故有“一句彌陀,滅罪恒沙!”之說。
9、問:念佛三昧?觀淨土三經,裏面並沒有念佛三昧?
若真要說,也只是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會現其身來引導。不知念佛三昧是世人編出來的,還是佛本意呢?
答:淨土五經中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出自楞嚴經。“……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要厘清一個觀念,不管是淨土三經或五經,甚至是淨土宗、禪宗、密宗所用的經典的,都不是佛或佛經本身的分別,而是後世成就者或學人,依與自己的講義較符合的經典,做歸納而分別出來的。若至甚深法時,諸法是相通無礙的,千萬不要去區分這些,否則會阻礙自己的學習。最好不要自己對某經的法義不能貫通,就懷疑此經的起始,相信有高僧大德早以貫通淨土五經,乃至一切經典。
君所言:“若真要說,也只是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會現其身來引導。”其實這就是“老實念佛”的精神所在,也是一種淨心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對古時候有九成以上的文盲社會來說,非常有效,且當時資訊,可以用“沒有”來形容,所以更突顯其重要性。但今非昔比,想用此法達成淨心的效果,已近乎不可能了。如果您還可以的話,那恭喜您,並敬佩您!因為這是一種不須明究理,只管相信再相信的方法,看似簡單,實比登天還難。因為當今資訊發達,人心不古,真能直心念佛者百萬難舉一。
現在所說念佛三昧,也是終歸於老實念佛,只是要在“正遍知”下老實念佛。故曰:只要認知“念佛三昧”之真實義,自當直心念佛即是,勿生善巧。直心念佛與老實念佛同義無別。
問答篇十三
1、問:根本沒有所謂的“實法”,哪有的“權法”跟“實法”的矛盾呢?
答:所謂“實法”,是無法之法,無法之法本無言說,但佛為互相授受,須遍尋言語及一切比喻,盡力演說。如能不執文字相者,觀實法後仍無一法可得,無一法可得是名真得,謹內心感覺無限的清涼及舒暢,(這是清淨法水浴自性佛的現象。)有如回到久未重逢的故鄉一樣的感覺一樣親切,這就是禪者常意會的本地風光,也是內心的本來面目,能體會者將終生不忘,這方是實法(無法之法)的精髓。
其實,這些實法並非吾人說的,而是佛經裏說的。實法須用智取,勿用識取,方能解無法之法。自然會有“付時說萬法,受時知無法”的感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