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見本心問答集--2
2、問:古代大德言:“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此事並非說說就可以算到家了,初步要做到,就像一顆糖溶入麵團中後,要將此顆糖從麵團中每一個部份還原出來,不容易啊!一步一步都須要修證,不是嗎?
答:真心何須修證?六塵本無塵 (見塵非塵即見如來),誤認何曾解方便。如蓮花雖生於水中,而未曾著水。我雖生世間,不為世間著。若能了知眾生不是因修六塵以達一塵不染而得成佛,而是本來無塵可染,一切染塵皆為妄見,更無佛、眾生可分別,即能當下體識“見塵非塵即見如來。”一切的染塵,只是意識心對外境的反應而生的幻覺(如鏡中影),實相是“無塵可染”,一切染塵皆為幻見,故亦無染淨之名。一切處,一切物,實“無塵可染”。“無塵可染”,即如慧能大師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究竟無證亦無修。
3、問:“空性”:我無法說出。只能說出肉身是起心動念而已,如人飲水。真要比喻:“空性”如身,餘如夢境。我經典讀不多,但依圓覺經受持修行,不善法句,多以白話,試問:有何佛或何祖師,死後方成道?如在西方淨土,是否可直接成佛我不知。如果可以,是否也要帶肉身往西方?
答:若了悟真如之本體,本來寂滅無為而離諸相,此為眾生之清淨本心,此即名體悟空性,故言“無所得。”即身成佛是指四大未散以前成佛,並非肉身成佛,四大是假,仍須歸返大地。
圓覺經,是很易理解的了義經,值得一門深入,此經了義經中最易解的,發揮本能的智慧去貫通此經,並承擔經義,終必能瞭解如來真實義。暫不要看翻譯本,若有不解之句,再查看“佛學大辭典”,這樣比較容易理解法句。
另有兩本了義經,也要去貫澈它。即解深密經和諸法無行經。諸法無行經,明示但為信解甚深一相法者說之,經雲:
“雖說少欲知足,而不以為最;雖說經戒,亦不以為最;雖說在眾過惡,亦知一切法遠離相;常稱讚獨處不在憒鬧,而不以為最;雖贊發菩提心,而知心性即是菩提;雖贊大乘經,而知一切諸法皆是大相;雖說菩薩道,而不分別阿羅漢、辟支佛、諸佛;雖贊佈施,而通達佈施平等相;雖贊持戒,而了知諸法同是戒性;雖贊忍辱,而知諸法無生、無滅、無盡相;雖贊精進,而知諸法不發、不行相;雖種種讚歎禪定,而知一切法常定相;雖種種贊于智慧,而了智慧之實性;雖說貪欲之過,而不見法有可貪者;雖說嗔恚之過,而不見法有可嗔者;雖說愚癡之過,而知諸法無癡無礙;
雖示眾生墮三惡道怖畏之苦,而不得地獄餓鬼畜生之相。如是諸菩薩,雖隨眾生所能信解,以方便力而為說法,而自信解一相之法:所謂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所有、無取相。世尊!惟願說是不可思議方便之法,一切聲聞辟支佛與新發意菩薩所不能及,但為信解甚深一相法者說之。”
4、請問:入定和睡覺,相同在哪?不同在哪?
答:入定和睡覺兩者之比較,是很有共通處的,對一個失眠的人來說,睡覺是須要一番功夫的,但是愈是用意識心使其入眠,愈是不能入眠,數羊數到數千,依舊再數,不能入眠,因為數數字之心,就是意識心。睡眠就是要本心得到休息,而意識心就是本心染識之異名,只因白天此心執著六塵太深(包括法塵),這些都會讓您無法入眠。須忘記六塵,忘掉想睡的意念,方能入睡。
對一個不能入定的人來說,入定是須要一番功夫的,但是愈是用意識心使其入定,愈是不能入定,念阿彌陀佛念至數千,依舊再念,不能入定,因為念阿彌陀佛之心就是意識心。入定就是要本心得到清淨,而意識心就是本心染識之異名,只因平時此心執著六塵太深(包括法塵),這些都會讓您無法入定。須忘卻法,忘卻我,忘卻佛,忘卻眾生,忘卻解脫,乃至忘卻入定,至此方能入定,因如來定實無出入。
5、問:我不信入過定的人,如果說出定境,就會失去定境,理不通。如說,沒懺悔前別想修定,是嗎?
答:真禪定是無出入的,若時出時入的定是“癡定”。仔細思量也是意識心所為,非本心之清淨定。故不能執著任何一法,方能解無法之法(如來意)。一切佛所說法,僅為比喻而說,不能執著。至於如何是真懺悔,並不是雙手合掌,跪在那兒就叫懺悔(教相),懺悔是內心的事,全憑心意用功夫(實相)。不執著,當下無念,即不入於過去,過去已過去不能更改,然于現實中已了無痕跡,但不再犯,其心自得清淨,是名真懺悔。
6、問:“真禪定是無出入”,這是佛的境界?或是指開了智慧後即是?
答:“真禪定是無出入”,這是佛的境界,也是指開了智慧後即是,開了智慧即是覺。
7、問:“真禪定是無出入的”,可否再詳加解釋一下呢?
答:“真禪定是無出入的”,若不見有出入之心,即為常定,若有出入即非大定。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事自如,凡聖皆忘;能所俱泯,心境如如,則無不定之時。以上是六祖壇經所解說的。
8、問:坐久了,腿部麻木,怎麼辦?初學坐禪,以單盤坐姿只坐了半小時,腿部就因盤腿時,上腿壓下腿的關係,下腿因血液運行不好,腿部就麻木不仁,有時僵硬得連要放腿都困難,怎麼辦?有什麼方法可以坐久一點而不會腿部麻木不仁呢?
答:盤腿坐不是每個人都行的,因天生或後天的關係,筋骨較硬,約有 一兩 成的人是無法久坐的,只不過坐十幾分鐘,就好像兩隻腿是別人的,更無法雙盤腿,有些迷信的人會說,您與佛較無緣。其實這些是無關重要的,更不要自認為是而退道心。如果試多次仍然如此,那就採用如意坐或羅漢坐。只要不影響骨骼的姿勢均可。但須注意一點,只要有一點點打瞌睡的現象,就要起來走一走,否則很容易成習性,以致每次禪坐時就想打瞌睡。還須有一個觀念,禪坐只是較方便入手的加行法,而行住坐臥均是禪,十二時中無非定。
問答篇四
1、問:“了卻生死之究竟大法”一文,是依何經論述?
答:“了卻生死之究竟大法”的法源根據是“圓覺經”,經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雲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這是世間難信之法,難信之法易悟,易信之法難悟。華嚴時,佛初轉法輪即說難信之法,與會法眾難信佛所說之法,故被迫中止說法,次再說易信之法。易信之法較接近眾生的理念,但離實相甚遠,故較難悟。而難信之法因離眾生理念較遠,但接近實相故易悟。了義經都為難信易悟之法,故學佛者一生至少要通達任何一本了義經,才算學佛法。否則,就如臨濟錄曰:“只如諸方說六度萬行以為佛法,我道是莊嚴門,佛事門(教相),非是佛法。”六度萬行、持戒、持齋等,是莊嚴佛法外面之假裝,非真佛法。如果只學到這些,不算是學佛,僅學到佛法的包裝,不是佛法的實相。
2、問:“了卻生死究竟大法”一文中雲:“未生我時,尚未有身體,不會認不清自我”,此“自我”是什麼?
答:您問我,並非嘴巴問我,也不是大腦問我。我答您,並非嘴巴答您,也不是大腦答您,這言語性即是“自我”。它常在六根處顯現,夜夜共枕眠,朝朝還共起,您卻不識伊。
提供一則禪師教徒弟認識“自我”的方法:一僧習禪多年仍無法找到本心(自我),故無能安心,困擾不已,請益禪師,禪師與其相對而坐。師曰:我說一句,你跟著在心裏默念,並觀想如是境,僧應諾。許久……師曰:我今已死。
僧心裏默念,並觀想如是境:我今已死。
師曰:我已被送進火葬場。
僧心裏默念,並觀想如是境:我已被送進火葬場。
師曰:我已被火化成灰。
僧心裏默念,並觀想如是境:我已被火化成灰。
師曰:有一陣風吹來,把灰吹散,什麼都沒剩下。
僧心裏默念,並觀想如是境:有一陣風吹來,把灰吹散,什麼都沒剩下。
良久!
師問:你今在何處?
僧默然!
師曰:將心尋來。
僧終大悟。
3、問:文中“未生我時,尚未有身體,不會認不清自我”,“本心(自我)”,是不是認為有情眾生未入胎前尚未有身體,在中陰身狀態下不會認不清本心?
答:中陰身的意識形態(識種),出生後就忘掉了,可確定的是,它並無身體可誤認。但不管有身無身,它都確實存在。
4、問:又文中“但出生後,有了身體而誤認身體為我,而迷失了‘宅中王’,即住在身體內的真我(原來的我)”。照您的意思,您認為真我住在身體內,怎麼解釋“楞嚴經”中這段經文“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
答:不可小看此“真我”,此真我若無所著,其大等虛空,可為無邊身菩薩,其壽亦無盡,可為無量壽佛。此“真我”可做佛、可做眾生。楞嚴經中:昏擾擾相,眾生誤認,以為是心性,其實是緣心(六塵反應之心),非本心性,而一但誤認為是本心性,把本心迷惑於身內,不知色身所涉外之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而妄認四大為我,故不能盡我相、人相、眾生相及壽者相。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文中所稱“住在身體內的真我”,是據眾生迷境相而執著身體,故真我被惑於身內,若不執於色身,真我實遍虛空。
5、問:既是於一切法皆不執著,何苦於自法如此執著?
答:這是無法之法,它不讓您作任何有為的修行,故乍看之下並無下手處。其實不管您修持何法,時時刻刻到處都是下手處,且只須如實知,即可去一切無明。以無法之法故,實無一法而可執著;真我(真心)無心故,實亦無能執之心。但若進一步理解,即可體會心經之“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也就是說,本來就沒有無明,故亦沒有無明可盡,不是經過修行才把無明盡掉的。本來就沒有老死,故亦沒有老死可盡,不是經過修行才把老死盡掉的。若體會此意,即可悟得“五蘊皆空”。
6、問:“了卻生死究竟大法”,此篇是否為隨緣浪起而說?
答:是的,佛法都是隨緣而說的,佛經裏,佛均應菩薩、聲聞、比丘……等諮詢而說法的,若無此因緣,佛是無法可說的,因佛本心恒常清淨,並無一法可得,故無法可說。但若緣起,則心生故萬法生,即可說一切法。說法竟,則心寂法亦寂。其實自性本具萬法,與佛無異,只因迷而不見。
7、問:有心處不得住,無心處急走過,是嗎?
答:有心可累積經驗適應生存,不能不住,但不住貪憎癡。無心則無分別,何須急走過。住與不住“無心”卻成有,惟無心實非關住與不住,是名“真無住”。
8、問:談夢說醒,論空言證。老話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果有人在夢中“談夢說醒”,如何叫醒作夢之人?
答:若醒來的人,欲叫醒做夢的人,做夢的人,不一定會認為自己在做夢,若知是夢自然醒,何勞醒者叫?醒者只能在旁等候,若夢者稍有醒悟,則醒者趁勢推機,方可叫醒夢者。佛明白告訴眾生曰:眾生本來成佛,現在還是佛,未來依然是佛,有誰會相信呢?故佛法藏於經典中,等候眾生稍有省悟時,而為省悟的眾生做證,使其認清真實境。
悟時方知無佛可成,本來是佛故;
悟時方知無法可得,本來具足故;
悟時方知本來清靜,無塵可染故;
悟時方知生死涅槃,妄想而成故。
9、問:如何轉識成智?
答:當您看一本佛經後,而能忘記掉此佛經裏的法,僅悟取佛經裏的智慧(般若) ,而絲毫不留一丁點法在心頭,那就是轉智成功了,脫去了法塵。否則法即是塵,常擾您心,不得清淨。
10、問:“識”難道不是“智”?
答:法是(塵)識,般若是智,有天壤之別。識會擾亂本心,使本心惹塵埃;智會使本心清淨,本心清淨即心是佛。識是賊,勿認賊為父。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法為六塵之一。
11、問:個人覺得,現在大都各有所持,說法紛紜,難辨權實,“正法”究竟是什麼?讓人常常無所認知。
答:眾說紛紜,無所決擇,當然以“了義經”為依據。 萬法紛紛,實有一法可盡通萬法,其名為大法王,亦名為陀羅尼(譯:總持或佛之真言),能以此一法,而齊修萬法,此一法亦為“無法之法”。世尊依此法而說于萬法,四十九年仍未盡說。且法法無礙,法法不相矛盾。其實並不深奧,眾生因執著己見,故轉成深奧。若執己見而觀經者,佛經僅供其參考而已,並無法悟取智慧,僅鞏固了己見,無所助益。
12、問:諸惡不做,指對惡業的態度;眾善奉行,指對善業的態度;自淨其意,不善不惡業,讓人間只存在“善與純”,是嗎?
答:“諸惡不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拙作“無業行”一文,正默契此意。人世間難免有善惡諸事,但最重要的是能自淨其意。也就是說,要能使自心保持清淨,不為善惡業所染。若解此理者,自然能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義。
問答篇五
1、問:“正知見的體悟”一文中,如何依此知見修持?次第如何?所證如何?
答:一切修持即次第;眾生與佛平等即所證。眾生自言我貪、我憎、我癡,不知貪憎癡性即佛性,欲斷貪憎癡之心本身即為貪憎癡性,以貪憎癡斷貪憎癡,即鞏固了貪憎癡,累劫難了,實無貪憎癡可斷。心若清淨無為,即無貪憎癡,無犯自性戒、無亂自性定、無愚自性慧,悟此即悟“無生法忍”。生貪憎癡與滅貪憎癡均為妄想所生,然萬法本無生,於無生中自然圓滿。
2、問:“信為道源功德母”,信有功德,那必須是真信,若是妄信,何來功德?佛性、本性,我既未親見,若說了就信,或看了經就信,這是真信還是妄信呢?未曾親見就信,也只是表面上的信,內心未必信,如此的信只是種個善根,卻可能耽誤了開悟,是不是?所以,真信是要有條件的,不是說信就信,條件未到的信,只是妄信,只會耽誤了自己。若我相信了,相信那就是自性、佛性,可是我並沒有解脫,並沒有開悟明心見性,如此,相信了還是凡夫,有何用呢?
答:若能求證了義經,即可鞏固信根(可求證圓覺經),沒有人能勉強自己去相信任何法,但最值得我們相信的應算是佛經了,而佛陀也不是叫我們盲目的相信佛經,在佛經中菩薩也很殷勤,詳細的為每一法句做深入的諮詢。佛也無不盡力的一一解釋,從四大的假合說到自心的清淨;從出世法說到世間法;從勝義諦說到俗諦。無非是要顯示正修行路:“如來因地”。但若還是不相信,問題就出在自己的一顆“執著己見的心。”若是真相信的話,則須改變自己“執著己見的心”,如果依然持著一顆“執著己見的心”,那就不是真相信,真相信則須如法奉行,若還是執著四大、攀緣六塵,與不識佛法者一樣,故相信了,還是凡夫。所謂欲求佛果,必依真因,倘若因地不真,難免果招紆曲,非但徒勞無益,而且有損。如用銅鐵不能造金佛。若不知如來因地,與不知如何發清淨心(法行),難免錯亂修習,墮落邪見。楞嚴經:“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二種根本者:一真本,二妄本。真本是根性,常住不生滅;妄本是識心,虛妄生滅。若因真,則果正,自然不落邪見。
3、問:具正知見遠離邪見非常重要,但是天臺、唯識、中觀都同意,要到見道位才能斷五邪見,那麼,在初地前,是如何確認所見所解的為正見而分含有我見等邪見的見解呢?
答:最好以了義經為基準做判定,暫不要以“天臺、唯識、中觀都同意,要到見道位才能斷五邪見”這樣的理論去判定正知見。也不是否定這樣的理論,而是他們所附帶的內容,更難理解,更難圓滿。因為那也許是非了義的。當我們于佛法產生迷惑時,切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從非了義要證入了義會出現一些矛盾現象。從了義證入非了義則無礙。故若遇矛盾現象時,須依了義即可貫通無礙。
4、問:依理解經義所得來的信,不是真信的,只是意識想思的妄信而已,那是經不起考驗的。人如果沒有親證佛性,只從了義經得到有人人本具佛性便信了,那就不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不是嗎?
答:了義經所講的,就是讓我們親證佛性的方法,它是因地非果地。也就是必須依“親證佛性”的佛所說的法,方能“親證佛性”。如有人親眼見過月球的表面,告訴我們說月球像橘子,我們不相信,除非讓我們親眼見到,而又不接受他教我們的方法,“用天文望遠鏡”看。然後在旁邊說“若不是親證決不相信”,那不是一顆“執著己見的心”嗎?其實,一顆“執著己見的心”大家都有,但是越不執著的人,心量越大,般若智越高。“執著”只會讓我們縮小心量,並限制智慧的發展。若能不執著,眾生的心量、智慧也是無邊的,足以容納無邊的佛法。曾經有人質疑說:既然一法都不能執著,為什麼我又那麼執著「正知見”。其實若仔細體悟“正知見”,會發現它是無任何“法相”讓我們執著的,因它是無法之法,故無可執著處;另一方面,當得正知見之時,亦無能執之心了。
體悟“正知見”時,會讓我們感覺到:佛雖說了很多法,卻好像什麼都沒有說(法本無識)。雖聽了很多,卻好像什麼都沒有聽到(轉識成智)。只覺得自心清淨了,法水洗滌了本心,以無所得而得。識法者,將可視萬法為無法,因法本無相。不識法者,無法亦視為法,故法成法相。
5、問:“執著”那麼容易去除嗎?證得初果者仍有執著,何況凡夫?“執著”應該是修行到家了自然消除,而不是我們凡夫要消除就能消除的,不是嗎?
答:初修行者,就是要逐步的去除“執著”,執著愈少,心量愈大,智慧愈高。心量真的可以放大到無邊,因心量無邊,智慧也會發展到無邊,方可容納無邊的佛法。其實這樣的境地,我們今世現在都已具足的,就是被“執著”限制、蒙蔽著。試試放棄一點執著,然後再看一次圓覺經,它不會讓您失去什麼,只會讓您得到更多的清淨。就算已得了“正知見”,佛經也會再一次的為您證明,並令入不退道場中,佛法將在心中自然圓成。
答:真心何須修證?六塵本無塵 (見塵非塵即見如來),誤認何曾解方便。如蓮花雖生於水中,而未曾著水。我雖生世間,不為世間著。若能了知眾生不是因修六塵以達一塵不染而得成佛,而是本來無塵可染,一切染塵皆為妄見,更無佛、眾生可分別,即能當下體識“見塵非塵即見如來。”一切的染塵,只是意識心對外境的反應而生的幻覺(如鏡中影),實相是“無塵可染”,一切染塵皆為幻見,故亦無染淨之名。一切處,一切物,實“無塵可染”。“無塵可染”,即如慧能大師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究竟無證亦無修。
3、問:“空性”:我無法說出。只能說出肉身是起心動念而已,如人飲水。真要比喻:“空性”如身,餘如夢境。我經典讀不多,但依圓覺經受持修行,不善法句,多以白話,試問:有何佛或何祖師,死後方成道?如在西方淨土,是否可直接成佛我不知。如果可以,是否也要帶肉身往西方?
答:若了悟真如之本體,本來寂滅無為而離諸相,此為眾生之清淨本心,此即名體悟空性,故言“無所得。”即身成佛是指四大未散以前成佛,並非肉身成佛,四大是假,仍須歸返大地。
圓覺經,是很易理解的了義經,值得一門深入,此經了義經中最易解的,發揮本能的智慧去貫通此經,並承擔經義,終必能瞭解如來真實義。暫不要看翻譯本,若有不解之句,再查看“佛學大辭典”,這樣比較容易理解法句。
另有兩本了義經,也要去貫澈它。即解深密經和諸法無行經。諸法無行經,明示但為信解甚深一相法者說之,經雲:
“雖說少欲知足,而不以為最;雖說經戒,亦不以為最;雖說在眾過惡,亦知一切法遠離相;常稱讚獨處不在憒鬧,而不以為最;雖贊發菩提心,而知心性即是菩提;雖贊大乘經,而知一切諸法皆是大相;雖說菩薩道,而不分別阿羅漢、辟支佛、諸佛;雖贊佈施,而通達佈施平等相;雖贊持戒,而了知諸法同是戒性;雖贊忍辱,而知諸法無生、無滅、無盡相;雖贊精進,而知諸法不發、不行相;雖種種讚歎禪定,而知一切法常定相;雖種種贊于智慧,而了智慧之實性;雖說貪欲之過,而不見法有可貪者;雖說嗔恚之過,而不見法有可嗔者;雖說愚癡之過,而知諸法無癡無礙;
雖示眾生墮三惡道怖畏之苦,而不得地獄餓鬼畜生之相。如是諸菩薩,雖隨眾生所能信解,以方便力而為說法,而自信解一相之法:所謂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所有、無取相。世尊!惟願說是不可思議方便之法,一切聲聞辟支佛與新發意菩薩所不能及,但為信解甚深一相法者說之。”
4、請問:入定和睡覺,相同在哪?不同在哪?
答:入定和睡覺兩者之比較,是很有共通處的,對一個失眠的人來說,睡覺是須要一番功夫的,但是愈是用意識心使其入眠,愈是不能入眠,數羊數到數千,依舊再數,不能入眠,因為數數字之心,就是意識心。睡眠就是要本心得到休息,而意識心就是本心染識之異名,只因白天此心執著六塵太深(包括法塵),這些都會讓您無法入眠。須忘記六塵,忘掉想睡的意念,方能入睡。
對一個不能入定的人來說,入定是須要一番功夫的,但是愈是用意識心使其入定,愈是不能入定,念阿彌陀佛念至數千,依舊再念,不能入定,因為念阿彌陀佛之心就是意識心。入定就是要本心得到清淨,而意識心就是本心染識之異名,只因平時此心執著六塵太深(包括法塵),這些都會讓您無法入定。須忘卻法,忘卻我,忘卻佛,忘卻眾生,忘卻解脫,乃至忘卻入定,至此方能入定,因如來定實無出入。
5、問:我不信入過定的人,如果說出定境,就會失去定境,理不通。如說,沒懺悔前別想修定,是嗎?
答:真禪定是無出入的,若時出時入的定是“癡定”。仔細思量也是意識心所為,非本心之清淨定。故不能執著任何一法,方能解無法之法(如來意)。一切佛所說法,僅為比喻而說,不能執著。至於如何是真懺悔,並不是雙手合掌,跪在那兒就叫懺悔(教相),懺悔是內心的事,全憑心意用功夫(實相)。不執著,當下無念,即不入於過去,過去已過去不能更改,然于現實中已了無痕跡,但不再犯,其心自得清淨,是名真懺悔。
6、問:“真禪定是無出入”,這是佛的境界?或是指開了智慧後即是?
答:“真禪定是無出入”,這是佛的境界,也是指開了智慧後即是,開了智慧即是覺。
7、問:“真禪定是無出入的”,可否再詳加解釋一下呢?
答:“真禪定是無出入的”,若不見有出入之心,即為常定,若有出入即非大定。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事自如,凡聖皆忘;能所俱泯,心境如如,則無不定之時。以上是六祖壇經所解說的。
8、問:坐久了,腿部麻木,怎麼辦?初學坐禪,以單盤坐姿只坐了半小時,腿部就因盤腿時,上腿壓下腿的關係,下腿因血液運行不好,腿部就麻木不仁,有時僵硬得連要放腿都困難,怎麼辦?有什麼方法可以坐久一點而不會腿部麻木不仁呢?
答:盤腿坐不是每個人都行的,因天生或後天的關係,筋骨較硬,約有 一兩 成的人是無法久坐的,只不過坐十幾分鐘,就好像兩隻腿是別人的,更無法雙盤腿,有些迷信的人會說,您與佛較無緣。其實這些是無關重要的,更不要自認為是而退道心。如果試多次仍然如此,那就採用如意坐或羅漢坐。只要不影響骨骼的姿勢均可。但須注意一點,只要有一點點打瞌睡的現象,就要起來走一走,否則很容易成習性,以致每次禪坐時就想打瞌睡。還須有一個觀念,禪坐只是較方便入手的加行法,而行住坐臥均是禪,十二時中無非定。
問答篇四
1、問:“了卻生死之究竟大法”一文,是依何經論述?
答:“了卻生死之究竟大法”的法源根據是“圓覺經”,經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雲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這是世間難信之法,難信之法易悟,易信之法難悟。華嚴時,佛初轉法輪即說難信之法,與會法眾難信佛所說之法,故被迫中止說法,次再說易信之法。易信之法較接近眾生的理念,但離實相甚遠,故較難悟。而難信之法因離眾生理念較遠,但接近實相故易悟。了義經都為難信易悟之法,故學佛者一生至少要通達任何一本了義經,才算學佛法。否則,就如臨濟錄曰:“只如諸方說六度萬行以為佛法,我道是莊嚴門,佛事門(教相),非是佛法。”六度萬行、持戒、持齋等,是莊嚴佛法外面之假裝,非真佛法。如果只學到這些,不算是學佛,僅學到佛法的包裝,不是佛法的實相。
2、問:“了卻生死究竟大法”一文中雲:“未生我時,尚未有身體,不會認不清自我”,此“自我”是什麼?
答:您問我,並非嘴巴問我,也不是大腦問我。我答您,並非嘴巴答您,也不是大腦答您,這言語性即是“自我”。它常在六根處顯現,夜夜共枕眠,朝朝還共起,您卻不識伊。
提供一則禪師教徒弟認識“自我”的方法:一僧習禪多年仍無法找到本心(自我),故無能安心,困擾不已,請益禪師,禪師與其相對而坐。師曰:我說一句,你跟著在心裏默念,並觀想如是境,僧應諾。許久……師曰:我今已死。
僧心裏默念,並觀想如是境:我今已死。
師曰:我已被送進火葬場。
僧心裏默念,並觀想如是境:我已被送進火葬場。
師曰:我已被火化成灰。
僧心裏默念,並觀想如是境:我已被火化成灰。
師曰:有一陣風吹來,把灰吹散,什麼都沒剩下。
僧心裏默念,並觀想如是境:有一陣風吹來,把灰吹散,什麼都沒剩下。
良久!
師問:你今在何處?
僧默然!
師曰:將心尋來。
僧終大悟。
3、問:文中“未生我時,尚未有身體,不會認不清自我”,“本心(自我)”,是不是認為有情眾生未入胎前尚未有身體,在中陰身狀態下不會認不清本心?
答:中陰身的意識形態(識種),出生後就忘掉了,可確定的是,它並無身體可誤認。但不管有身無身,它都確實存在。
4、問:又文中“但出生後,有了身體而誤認身體為我,而迷失了‘宅中王’,即住在身體內的真我(原來的我)”。照您的意思,您認為真我住在身體內,怎麼解釋“楞嚴經”中這段經文“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
答:不可小看此“真我”,此真我若無所著,其大等虛空,可為無邊身菩薩,其壽亦無盡,可為無量壽佛。此“真我”可做佛、可做眾生。楞嚴經中:昏擾擾相,眾生誤認,以為是心性,其實是緣心(六塵反應之心),非本心性,而一但誤認為是本心性,把本心迷惑於身內,不知色身所涉外之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而妄認四大為我,故不能盡我相、人相、眾生相及壽者相。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文中所稱“住在身體內的真我”,是據眾生迷境相而執著身體,故真我被惑於身內,若不執於色身,真我實遍虛空。
5、問:既是於一切法皆不執著,何苦於自法如此執著?
答:這是無法之法,它不讓您作任何有為的修行,故乍看之下並無下手處。其實不管您修持何法,時時刻刻到處都是下手處,且只須如實知,即可去一切無明。以無法之法故,實無一法而可執著;真我(真心)無心故,實亦無能執之心。但若進一步理解,即可體會心經之“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也就是說,本來就沒有無明,故亦沒有無明可盡,不是經過修行才把無明盡掉的。本來就沒有老死,故亦沒有老死可盡,不是經過修行才把老死盡掉的。若體會此意,即可悟得“五蘊皆空”。
6、問:“了卻生死究竟大法”,此篇是否為隨緣浪起而說?
答:是的,佛法都是隨緣而說的,佛經裏,佛均應菩薩、聲聞、比丘……等諮詢而說法的,若無此因緣,佛是無法可說的,因佛本心恒常清淨,並無一法可得,故無法可說。但若緣起,則心生故萬法生,即可說一切法。說法竟,則心寂法亦寂。其實自性本具萬法,與佛無異,只因迷而不見。
7、問:有心處不得住,無心處急走過,是嗎?
答:有心可累積經驗適應生存,不能不住,但不住貪憎癡。無心則無分別,何須急走過。住與不住“無心”卻成有,惟無心實非關住與不住,是名“真無住”。
8、問:談夢說醒,論空言證。老話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果有人在夢中“談夢說醒”,如何叫醒作夢之人?
答:若醒來的人,欲叫醒做夢的人,做夢的人,不一定會認為自己在做夢,若知是夢自然醒,何勞醒者叫?醒者只能在旁等候,若夢者稍有醒悟,則醒者趁勢推機,方可叫醒夢者。佛明白告訴眾生曰:眾生本來成佛,現在還是佛,未來依然是佛,有誰會相信呢?故佛法藏於經典中,等候眾生稍有省悟時,而為省悟的眾生做證,使其認清真實境。
悟時方知無佛可成,本來是佛故;
悟時方知無法可得,本來具足故;
悟時方知本來清靜,無塵可染故;
悟時方知生死涅槃,妄想而成故。
9、問:如何轉識成智?
答:當您看一本佛經後,而能忘記掉此佛經裏的法,僅悟取佛經裏的智慧(般若) ,而絲毫不留一丁點法在心頭,那就是轉智成功了,脫去了法塵。否則法即是塵,常擾您心,不得清淨。
10、問:“識”難道不是“智”?
答:法是(塵)識,般若是智,有天壤之別。識會擾亂本心,使本心惹塵埃;智會使本心清淨,本心清淨即心是佛。識是賊,勿認賊為父。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法為六塵之一。
11、問:個人覺得,現在大都各有所持,說法紛紜,難辨權實,“正法”究竟是什麼?讓人常常無所認知。
答:眾說紛紜,無所決擇,當然以“了義經”為依據。 萬法紛紛,實有一法可盡通萬法,其名為大法王,亦名為陀羅尼(譯:總持或佛之真言),能以此一法,而齊修萬法,此一法亦為“無法之法”。世尊依此法而說于萬法,四十九年仍未盡說。且法法無礙,法法不相矛盾。其實並不深奧,眾生因執著己見,故轉成深奧。若執己見而觀經者,佛經僅供其參考而已,並無法悟取智慧,僅鞏固了己見,無所助益。
12、問:諸惡不做,指對惡業的態度;眾善奉行,指對善業的態度;自淨其意,不善不惡業,讓人間只存在“善與純”,是嗎?
答:“諸惡不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拙作“無業行”一文,正默契此意。人世間難免有善惡諸事,但最重要的是能自淨其意。也就是說,要能使自心保持清淨,不為善惡業所染。若解此理者,自然能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義。
問答篇五
1、問:“正知見的體悟”一文中,如何依此知見修持?次第如何?所證如何?
答:一切修持即次第;眾生與佛平等即所證。眾生自言我貪、我憎、我癡,不知貪憎癡性即佛性,欲斷貪憎癡之心本身即為貪憎癡性,以貪憎癡斷貪憎癡,即鞏固了貪憎癡,累劫難了,實無貪憎癡可斷。心若清淨無為,即無貪憎癡,無犯自性戒、無亂自性定、無愚自性慧,悟此即悟“無生法忍”。生貪憎癡與滅貪憎癡均為妄想所生,然萬法本無生,於無生中自然圓滿。
2、問:“信為道源功德母”,信有功德,那必須是真信,若是妄信,何來功德?佛性、本性,我既未親見,若說了就信,或看了經就信,這是真信還是妄信呢?未曾親見就信,也只是表面上的信,內心未必信,如此的信只是種個善根,卻可能耽誤了開悟,是不是?所以,真信是要有條件的,不是說信就信,條件未到的信,只是妄信,只會耽誤了自己。若我相信了,相信那就是自性、佛性,可是我並沒有解脫,並沒有開悟明心見性,如此,相信了還是凡夫,有何用呢?
答:若能求證了義經,即可鞏固信根(可求證圓覺經),沒有人能勉強自己去相信任何法,但最值得我們相信的應算是佛經了,而佛陀也不是叫我們盲目的相信佛經,在佛經中菩薩也很殷勤,詳細的為每一法句做深入的諮詢。佛也無不盡力的一一解釋,從四大的假合說到自心的清淨;從出世法說到世間法;從勝義諦說到俗諦。無非是要顯示正修行路:“如來因地”。但若還是不相信,問題就出在自己的一顆“執著己見的心。”若是真相信的話,則須改變自己“執著己見的心”,如果依然持著一顆“執著己見的心”,那就不是真相信,真相信則須如法奉行,若還是執著四大、攀緣六塵,與不識佛法者一樣,故相信了,還是凡夫。所謂欲求佛果,必依真因,倘若因地不真,難免果招紆曲,非但徒勞無益,而且有損。如用銅鐵不能造金佛。若不知如來因地,與不知如何發清淨心(法行),難免錯亂修習,墮落邪見。楞嚴經:“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二種根本者:一真本,二妄本。真本是根性,常住不生滅;妄本是識心,虛妄生滅。若因真,則果正,自然不落邪見。
3、問:具正知見遠離邪見非常重要,但是天臺、唯識、中觀都同意,要到見道位才能斷五邪見,那麼,在初地前,是如何確認所見所解的為正見而分含有我見等邪見的見解呢?
答:最好以了義經為基準做判定,暫不要以“天臺、唯識、中觀都同意,要到見道位才能斷五邪見”這樣的理論去判定正知見。也不是否定這樣的理論,而是他們所附帶的內容,更難理解,更難圓滿。因為那也許是非了義的。當我們于佛法產生迷惑時,切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從非了義要證入了義會出現一些矛盾現象。從了義證入非了義則無礙。故若遇矛盾現象時,須依了義即可貫通無礙。
4、問:依理解經義所得來的信,不是真信的,只是意識想思的妄信而已,那是經不起考驗的。人如果沒有親證佛性,只從了義經得到有人人本具佛性便信了,那就不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不是嗎?
答:了義經所講的,就是讓我們親證佛性的方法,它是因地非果地。也就是必須依“親證佛性”的佛所說的法,方能“親證佛性”。如有人親眼見過月球的表面,告訴我們說月球像橘子,我們不相信,除非讓我們親眼見到,而又不接受他教我們的方法,“用天文望遠鏡”看。然後在旁邊說“若不是親證決不相信”,那不是一顆“執著己見的心”嗎?其實,一顆“執著己見的心”大家都有,但是越不執著的人,心量越大,般若智越高。“執著”只會讓我們縮小心量,並限制智慧的發展。若能不執著,眾生的心量、智慧也是無邊的,足以容納無邊的佛法。曾經有人質疑說:既然一法都不能執著,為什麼我又那麼執著「正知見”。其實若仔細體悟“正知見”,會發現它是無任何“法相”讓我們執著的,因它是無法之法,故無可執著處;另一方面,當得正知見之時,亦無能執之心了。
體悟“正知見”時,會讓我們感覺到:佛雖說了很多法,卻好像什麼都沒有說(法本無識)。雖聽了很多,卻好像什麼都沒有聽到(轉識成智)。只覺得自心清淨了,法水洗滌了本心,以無所得而得。識法者,將可視萬法為無法,因法本無相。不識法者,無法亦視為法,故法成法相。
5、問:“執著”那麼容易去除嗎?證得初果者仍有執著,何況凡夫?“執著”應該是修行到家了自然消除,而不是我們凡夫要消除就能消除的,不是嗎?
答:初修行者,就是要逐步的去除“執著”,執著愈少,心量愈大,智慧愈高。心量真的可以放大到無邊,因心量無邊,智慧也會發展到無邊,方可容納無邊的佛法。其實這樣的境地,我們今世現在都已具足的,就是被“執著”限制、蒙蔽著。試試放棄一點執著,然後再看一次圓覺經,它不會讓您失去什麼,只會讓您得到更多的清淨。就算已得了“正知見”,佛經也會再一次的為您證明,並令入不退道場中,佛法將在心中自然圓成。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